㈠ 印度宣布限制食糖出口,这一举措会带来哪些影响
2022年6月1日,印度政府宣布,为确保国内糖供应和价格稳定,该国糖的总出口限制将限制在2021-2022年提取季(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的1000万吨,立即生效。一些专门研究印度的专家认为,此举可能会加剧全球通胀,但影响的程度仍有待观察。
为应对国内供给不足和价格上涨,一些主要农业国家近期出台了出口限制措施。一些专家警告说,全球食品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无助于缓解国内食品价格,反而会进一步推高全球食品价格。
㈡ 求印度经济发展历程
印度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1947~1956年,即从印度独立到“一五”计划结束,是经济恢复时期。印巴分治不仅造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大仇杀,而且打乱了本来就不平衡的国民经济。分治后大城市和大工业均分布在印度境内,而原料产地和粮食产区却大多分布在巴基斯坦。据统计,91%的大工业如钢铁、黄麻、造纸等工业几乎全部留在印度,而巴基斯坦却生产38%的棉花和80%的黄麻。这就使独立初期的印度花费巨额外汇进口黄麻、棉花和粮食。
印度独立初期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工业生产总指数从1948年的108.4下降到1950年的105。农业下降到1950~1951年度的95.6,粮食下降到90.5。为改变这种状况,印度政府拟订了“一五”计划(1951~1956年),其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变印度停滞不前的经济结构,以便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经过努力,印度国民经济在“一五”计划结束时,平均增长率达到3.6%,超过原定指标的2.1%。5年内工业生产增长25%,农业生产增长22.2%。按1970~1971年价格计算,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7.4%,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4.3%,国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长3.6%。
此间,物价比较平稳,工厂工人实际工资恢复到战前(1939年)的水平。在“一五”计划期间,还实行了取消中间人地主的土地改革,有40%耕地面积的土地转移到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手中,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的阶级矛盾,并促进了印度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第二阶段:
1956~1966年,即实行“二五”和“三五”计划的10年,是印度工业体系形成时期。根据尼赫鲁的经济发展战略,印度“二五”和“三五”计划在工业方面强调优先发展以机械制造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在这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集中力量投资在电力、冶金、矿山、采矿、机械制造、化工原料、采油、煤油、石油化工以及化肥等各种重工业和基础工业方面,从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经过10年的努力,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总指数从1956年的136(1950的为100)上升到1966年的264.4。
工业产品增长最快的是为生产服务的机械设备和耐用消费品,其中机床增加21倍,内燃机增加7倍,动力水泵增加5倍,发电机增加4倍,家用电冰箱增加6倍。此外,食糖和食油分别增加14%和13%,机纺棉布反而减少15.2%。印度政府在积极发展国营企业的同时,也鼓励私人垄断财团以及同外国资本合作兴建的新型工业。印度国营企业从21家增至74家,投资额增加29倍,从8.1亿卢比增至241.5亿卢比。
印度国内和国外垄断组织在印度投资增加132.5%,从47.83亿卢比增加到106.93亿卢比。印度五家最大的财团资产总值从1958年的45.44亿卢比增至1966年的131.94亿卢比,增加近2倍。
在农业方面,尼赫鲁的战略是实行乡村发展计划和实行合作社。前者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合作社评议会制度,使其成为农村基本经济行政单位,要求10年内把全部耕地纳入广泛的发展计划,并在美国专家的建议下实行农业精耕计划,集中使用高产品种、化肥、农业机械等现代化技术,以达到大幅度增产目的。但该计划当时基本上未能实行。
1964年尼赫鲁去世后,继任的夏斯特里抛弃了尼赫鲁的上述战略。其间,工业增长一倍,而农业只增产14%,年平均增长率为1.5%。而且农业生产很不稳定,每隔二三年就出现一次减产,有时甚至出现大幅度倒退。如1965~1966年度的农业生产低于1958~1959年度的16.6%。1965~1967年连续两年灾荒,加上1965年的印巴战争和美援的中断,形成了粮食恐慌、通货膨胀、外汇短缺和工业减产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农业生产的停滞和倒退严重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三、第三阶段:
1966~1984年,即从三个年度计划,经过“四五”、“五五”、“六五”计划到英·甘地逝世,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着重发展农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粮食恐慌,粮食库存全部耗尽,配给制度基本上依靠美国进口小麦来维持,从而使印度对美国和世界银行的依赖加深。为改变这种状况,在美国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下,英·甘地开始实行所谓“绿色革命”,即农业发展新战略。
在工业方面,给国内外私人投资提供新机会,开展放松工业许可证政策,将14家大银行(存款总额占全国56%)收归国有,对垄断财团新建和扩建进行审批等限制措施。在这个时期,对农业和能源动力方面的投资比例增大。农业投资比重从“三五”计划(1964~1969)的20%,提高到“四五”计划(1969~1974)的23%。工业企业的投资从20%下降到18%。
“六五”计划(1980~1985)对农业的投资占25.4%(“五五”计划为21.7%),能源动力开支占28.1%(“五五”计划为26.2%),工矿业开支占15.4%(“五五”计划为18.7%)。“六五”计划期间预计国民收入增长率为5.2%,人均收入增长率为3.28%。
四、第四阶段:
1985年至今,经过“七五”、“八五”、“九五”三个五年计划,即从拉吉夫·甘地执政后,印度各届政府开始经济政策的调整与经济改革。进入20世纪80年代,英·甘地执政时,印度就开始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但调整幅度太小。
1985年拉吉夫·甘地执政后,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问题与困难较多。1991年拉奥执政后坚持改革,改革步伐加快,成绩显着,但仍存在问题与困难。
㈢ 谁发明了 白沙糖
印度最早制造出了砂糖(sarkara),传到中国,也传到埃及和西方。因此糖字英文sugar,法文sucre,德文 zucker, 俄文caxap,都源自梵文sarkara。后来中国提高了制糖术,将紫砂糖净化为白糖,“色味愈西域远甚”。这样,白糖又输入印度。因此印度印地语中称白糖为cīnī(意思为“中国的”)。中国在制造白沙糖方面居当时的世界领先地位。
㈣ 白糖是哪个国家最先发明出来好久传入中国
蔗糖是人类基本的粮食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蔗糖根据纯度的高低可分为三种;白糖、砂糖和片糖。甘蔗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和印度。大约在周朝周宣王时传入中国南方。
普通白砂糖颗粒精细,非常容易和奶油融合打发成调和蛋白或是奶油糖霜。其细小的晶体颗粒可以迅速地融化在其他配料中,对烘焙产品的质地和结构有很重要的影响。相比之下,粗糖的晶粒较大,不容易分解,需要大量的水才能将其融化。
白糖使用注意事项
白糖不可生吃:白糖中容易存在螨虫,如果我们生吃白糖,会导致螨虫进入我们的身体中,引起腹痛、咯血等症状。
白糖不要鸡蛋一起煮:不少人喜欢吃糖水荷包蛋,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健康的。白糖和鸡蛋一起煮的话,容易形成一种果糖基赖氨酸结合物,这种物质会对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㈤ 世界上产糖大国是哪个国家
世界第一产糖大国巴西糖业现状
1、总述
巴西位于南美洲的东部,东濒大西洋。国土面积为854.7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家。巴西的经济实力居拉美之首。20世纪90年代初巴西实行对外开放以来,由于获得了国外低息贷款和先进生产技术,农业产量出现了大幅增长。目前,巴西是世界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除小麦等少数作物外,主要农产品均能实现自给并大量出口。甘蔗、咖啡、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一。
巴西是世界第一产糖大国,也是一个食糖净出口国,糖业在巴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巴西食糖生产从每年5月份开始到次年4月份结束。巴西中南部地区是甘蔗和食糖主产区,其产量分别占全国甘蔗和食糖总产量的85%和90%。食糖生产主要采用两步法,产品主要为原糖,产品质量较好,生产成本在全球产糖国当中比较低廉(约为5美分/镑),同时巴西货币汇率较低,因此巴西食糖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高。巴西食糖可供出口量在世界食糖贸易总量中占最大份额,目前巴西占据国际市场的份额已从过去15年的4%急剧上升至30%。世界食糖市场贸易量的增长率几乎等于巴西食糖出口量的增长率。
近几年,由于巴西政府大力推行食糖和酒精联产计划、扩大对食糖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资金支持酒精储备、拓展酒精海外消费市场等糖业政策,巴西的甘蔗种植面积、甘蔗产量、食糖产量和出口量、酒精产量和出口量逐年上升。目前,巴西食糖产业每年的总产值约为200亿美元,其中60亿美元来自出口,50亿美元来自国内销售,另外87亿美元是酒精产业创造的。
2、甘蔗生产
甘蔗种植面积增加:由于食糖和酒精卖价较好,极大地鼓励了蔗农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另外,糖厂、酒精厂进行资产整合,加大甘蔗种植的投资力度也导致了巴西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03/04榨季巴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在02/03榨季的基础上增加了53万公顷,达到560万公顷。03/04榨季巴西的甘蔗收割面积达到505万公顷,比02/03榨季增长了5%。
在巴西第一产糖大省-圣保罗地区,甘蔗种植取代了牧草和柑橘的种植。因为据巴西农业部计算,种植1公顷甘蔗的投资成本为2122雷亚尔,比种植柑橘少73%,比发展牧草少36%,同时,种植甘蔗的平均边际利润为7.31%,高于柑橘的6.01%和牧草的3.27%。甘蔗连续增产:根据巴西农业贸易办公室的统计,由于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适宜的天气和管理方面的改善。03/04榨季巴西甘蔗总产量达3.5亿吨,比上一榨季的3.21亿吨增加了9%。主产区中南部地区本榨季共产甘蔗2.98亿吨,比02/03榨季的2.69亿吨增加了11%。另一产区东北部地区的甘蔗产量为5180万吨。巴西03/04榨季平均单产达到68.3吨/公顷,比上一榨季提高
㈥ 印度开始限制食糖出口,这对其他国家有哪些影响
这可能对他经常依赖印度进口食糖的国家,产生不小的影响,可能引起社会供给面的不足,居民生活带来困扰
㈦ 白糖是哪儿国制造出来的
白糖就是从甜菜、甘蔗中榨出,再经提纯成白糖,全国糖厂很多。
㈧ 白糖的SR805是什么意思啊
三氧含量
郑糖大涨的理由:(转帖)
1. 产区销区销量总体偏淡,南宁现货价格3590元/吨。
2. 泰国原糖进口成本3388元/吨,国内现货升水203元/吨。
3. 根据巴西unica的统计,截止6月中旬,中南部地区已将入榨甘蔗量的55%用于洒精生产,这一比例高出前预期的预计。
4. 全球资金流动性过剩,股市暴涨,商品价格暴涨,通货膨胀迹象显露,但糖价却一路下跌。糖市中买方不缺资金,缺乏的是对市场的信心。
5.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市场等待比5月更加乐观的6月份销售数据出台的同时,从近期有关会议传言中也可以嗅到有关方面有可能再次组织更加重大的利好来刺激糖市。如果消息面出现什么变化,利好的可能性相当大。
6. 巴西、印度的原糖增产情况已经基本得到了疏导,巴西方面主要转产酒精,印度方面主要转化为缓冲库存。中国国储面对当前国内糖市情况不可能熟视无睹。实际上,华商储备袁永康6月23日的讲话可能暗示国储后期会有所作为,如果广西地方政策陷入困境的话。
有效信息
1. 华商储备处长袁永康先生于6月23日(南宁)白糖期货投资论坛上发表了关于国储调控与糖价波动的演讲:①今年收储已经测试完毕,将出公告办法,企业跟系统一联接就可交糖拿钱。②目前国库一颗白糖都没有。今年一定要想方设法收储糖。成品糖应占70%,原糖占30%,或者成品糖占60%,原糖占40%。③储备规模偏小,目前规模160万吨,国储规模应该200万吨以上,才能真正起蓄水池作用。
2. 6月26日持仓结构对多头不利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善。不过,如果目前是底(抑或阶段性底),那么情况不算严重。多空双方有三点值得注意:①当晚外盘显示原糖底部信号进一步加强;②广西地方政策坚挺,国家放出可能收储之信号;③本周是6月最后一周,周末或接近周末,6月销糖数据明朗。市场预期后期消费数据看好。
3. 截止6月22日当周,郑糖注册仓单7295张,较上周增加485张。有效预报400张,上周1085张。SR707空头套保1055张,与上周相同。SR801空头套保6684张,上周5684。
4. 白糖远期批发市场有向上走好迹象,短期指标也显示郑糖反弹尚未结束。如果原糖主力合约10月在9美分之上企稳,加上国内政策面坚挺和夏季白糖消费数据看好预期,郑糖有望利用时间换空间站稳3600和3650而形成阶段性反转。这里,原糖企稳是国内白糖走好的关键前提。
5. 持仓结构显示,郑糖空头高度集中,主力空头与散户多头对峙。不过,如果目前是底部,这种情况还不算严重。后势发展可能重演曲线救市一幕,象当初避重(SR709)就轻(SR801),多头可能绕开SR801而攻取SR805。
6. 截止6月19日当周,原糖基金净空持仓8708手,上周净多持仓9069手。总持仓从6月初以来持续下降,当周下降9954手。
7. 巴西中南部地区为了满足国内旺盛的需求,开榨后一直将生产的重心放在酒精上。巴西将把57.3%的甘蔗用于酒精生产,另外42.7%的甘蔗用于生产食糖。而在上一榨季,生产食糖和酒精的用蔗比例分别为47.6%和52.3%。
8. 巴西食糖工业联盟(UNICA)上本周四表示,截止6月1日,2007/08榨季巴西中南部地区的糖产量减少至360万吨,降幅为10.5%,比去年同期的水平减少了425,500吨。UNICA表示,今年至今,每吨甘蔗的产糖量也从去年同期的57.9公斤/吨降至51.2公斤/吨。与之形成对比的,每吨甘蔗的酒精产量则从去年的38.9公升/吨增加到42公升/吨。
9. 印度政府宣布上调食糖缓冲库存至500万吨。目前印度出口商暂停向国际市场倾销食糖。
10. 从事商品交易已25年多的全球商品公司总裁格里格•史密斯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油价上涨刺激乙醇需求增加,通常需要12-18个月才能消耗的过剩白糖库存,现在很快会被消耗掉。市场低估的白糖价格到年底有望翻倍,可能会升至20美分/磅。这家对冲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为2.1亿美元。
11. 印度暂时从国际市场上退出。俄罗斯将于明年开始上调原糖进口关税,将刺激进口商提前采购巴西原糖。在前几日的下跌中,价格已经跌破部分巴西糖厂的成本线。市场传言产糖大国开始改种其他作物。
12. 目前美原糖期货在筑底,但这个底是小底还是大底还不能肯定。对于一个大底来说,需要更多的振荡才能完成,国际糖业组织(ISO)预测近几个月原糖价格会到8美分。
13. 6月21日早上中央电视台一台播报随着全球气温的变暖,今年酷热的天气已经到来,今年的酷热天气是三十年来最热的一年。
14. 目前国内糖市阶段性库存压力比较大,由于广西政府力挺3600的销售价,短期内糖价是上下两难。
15. 虽然5月份白糖进口较去年增加较多,但白糖配额发放是有限的。除此之处,国内基本面没有什么变化。
16. 资金面情况对多方不利。现在对多方最为关键的是原糖价格的企稳,只有原糖价格企稳,多方才能平静地等待6月份的销售数据的公布。否则不排除有一次暴跌的可能。近日农产品暴跌是否会传染到郑糖市场,值得关注。
17. 国内基本面没变化,本年度消费数据仍然看好。有消息与观察,3600元/吨价位,广西制糖企业微利或亏损,湛江部分糖厂亏损。郑糖走势偏离国内基本面和政策面。
18. 目前原糖走势成为国内糖市是否稳定的关键因素。如果原糖继续向下调整,国内糖市的稳定则需要广西地方政府拿出更加坚定的收储措施及其实际行动,否则只有等待国储政策行动。
19. 对多头不利的数据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和5月份进口量(19万吨)远高于去年同期(近6万吨)。原糖价格企稳对于国内糖市走出疲弱有不能忽视的作用。
20. 广西糖协秘书长就广西收储情况接受食糖网站采访时表示,广西政府采取了动态收储策略。这意味着广西收储的白糖不一定要在本榨季销售。同时,还透露,6月18日,全广西制糖企业一天就卖了5万吨糖,其中两个集团就卖了23700多吨,6月底前基本上可以把今年的增产部分(171万吨)消化完,广西6月销量肯定比5月有大幅度增长。
21. 有市场人士观察到,白糖终端用户库存非常少,大都随购随销,而且采取联销进货。由于糖价不稳,中间商蓄水池没有发挥作用。
22. CRB连指创历史新高,国际农产品大幅上涨、继续走牛,美原油指数突破70美元/桶。国际原糖持续下跌与周边环境过度背离。
23. 市场预计今年印度食糖产量还将增加80-100万吨,达到2780-2800万吨,食糖过剩量达到800万吨。印度政府计划将白糖收储量由30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印度食糖出口公司(ISEC)称,低于10美分的价位公司不出口白糖。
24. 巴西计划七月初将汽油中的酒精浓度从23%上调至25%,国际分析人士称,上调2%相当于抵消70-80万吨的食糖产量。
25. 6月14日广西糖协理事长扩大会议通过各网站表明广西产销数据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26. 广西3600以下所有糖厂不卖糖,同时23家糖厂在网上收储。这意味着广西可能在糖价大幅下跌的时候买进(收储)云南糖,广西对白糖后市信心很大。
27. 目前资金面情况对多头不利,市场将在不稳定的心理压力下不断测试与挑战广西地方政府3600收储的决心和实际措施。
28. 据伦敦6月13日消息,国际糖业组织(1SO)一高级经济学家Sergey Gudoshnikov周三称,在印度出口过剩及大量巴西供应的重压下,未来数月原糖价格将跌向每磅8美分,并预估巴西陈旧的糖厂面临的生产成本为超过每磅7美分。
29. 从目前统计数据、销糖趋势和销区库存来看,目前国内白糖价格走势已经偏离基本面情况。同时,国内白糖走势已经偏离政策面情况。这种情况的扭转需要一个过程。
30. 资金面由空头主导转向多头主导有一个振荡过程,该振荡过程的一个表现是主力资金空头持仓不断减少,而多头持仓不断增加。近期具有现货背景的主力资金在减持空单。
31. 业内人士分析,巴西老糖厂的边际成本在6.5美分一线,新糖厂在8.5美分一线,并认为,巴西糖厂不会因为价格跌破成本就不卖糖。只有先跌破巴西糖厂的生产成本,从利润上抑制巴西糖厂的扩张,才能解决目前全球的大量剩余问题。
32. 占全国糖产量半壁江山的广西宣称不惜一切代价守住3600元/吨,并首次计划批发市场收储,收储单位包括具有批发市场会员资格的23家制糖企业。业内人士认为,广西希望通过网上收储,能对糖市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3. 对于糖市无视政策调控继续疲软,悲观气氛漫延,市场在等待广西如何“不惜一切代价”,在等待广西食糖收储第二期政策。
34. 对于广西加大政策支撑糖价力度,市场表现平淡:①市场处在回调整理当中,还未做好上涨的准备;②政策影响存在时滞(政策未被市场理解);③市场对国际原糖走势忧虑。待国际原糖走稳、政策完全被理解和郑糖调整结束,政策调控及其力度自然反映到价格中来。
35. 目前市场处在多空力量转换时期,国内基本面将决定郑糖走势。多多理解政策的含义,多多考察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作为与效果。
36. 在市场重点转移到需求方面之时,广西加大政策调控力度,近日糖市有望走出底部。
37. 6月10日广西糖协召开紧急会议: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糖价稳定在3600元/吨以上,要求各制糖企业不要在3600元/吨以下卖糖。网上收储30万吨白糖,政府追加5000万元资金支持,承储企业由原来8家增加到所有制糖企业。
38. 市场重点将转移到需求方面。各种需求因素将逐渐被挖掘并发挥作用。原糖对国内糖市的影响将逐渐被淡出,郑糖将以低开高走、跌少涨多方式走出原糖困绕。
39. 5月份全国累计产糖1194.8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5.55%),累计销糖784.0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3.47%),销糖率65.62%(较去年同期下降0.98%)。
40. 产销新数据显示,今年产量虽然大幅增长,但销量也同样大幅增长,这表明国内食糖消费潜力巨大。
41. 国内基本面决定郑糖走势。市场以时间换空间方式等待5月产销数据出炉和国际原糖企稳。原糖每一次下跌,国内盘将以跳空低开、然后振荡上行、跌少涨多形式进行行情整理。
42. 广西糖协张鲁宾认为,当前销区库存比较小,目前广西价格比上榨季和本榨季初低1000元,同时猪肉价格上涨导致玉米和淀粉糖价格上涨,最近美国农业部把中国食糖消费增长调高至7%,中国人均糖消费增长有巨大潜力。这些表明后期国内食糖消费需求很大,广西库存249.5万吨在销售上没有什么问题。
43. 5月份,云南产糖178.34万吨,累计销糖率48.2%。较4月份销糖率43.6%提高了0.46%。
44. 目前美国已经有上百家工厂生产乙醇,预计2008年消耗全球一半的玉米。印度已有9个州和3个区下令使用调和5%乙醇的汽油。菲律宾通过法案,计划用乙醇作为交通运输燃料。泰国决定从2008年起,在销售的91号汽油中掺入10%乙醇。
45. 郑糖多头绕过近月709空头重仓把手,扎驻远月801,在政策支持下,走农村包围城市、曲线救市之路。明日或下周SR709将走出带量行情,预期行情向上。
46. 印度石油部长称,印度可能考虑将汽油中的酒精从目前的5%提高到10%。近日巴西糖协负责人提出,生产酒精所用农作物的比例将从现在的51%提高到62%。
47. 国际农产品奔在牛市的路上。国际原油保持60美元之上。国际原糖持续下跌与周边环境过度背离。此次原糖破9美分并快速大幅跌至8.6美分可能意味着熊市快走到尽头。
48. 近日巴西糖协负责人提出,生产酒精所用农作物的比例将从现在的51%提高到62%。欧洲生物乙醇燃料协会日前发布信息称,2006年欧洲生物乙醇燃料产量达15.65亿升,比2005年的9.13亿升增长了71%。
------------------------------------------
鲜花 鸡蛋 回复 时间:07-07-06 11:40
开心不易
所有发帖|订阅文章
加为好友|给我留言 从2月底下跌以来,那么多的利空,(几乎是每天都有新利空),可糖真的跌了吗?从3800到3500就这300--350点的幅度,而库存糖已消耗70%--75%,还有4个月才能见新糖,国内的通货膨胀在蔓延,天平正在向多头倾斜,一但多糖得到确认,那么,糖将爆发前所惟有的单边轧空行情,一手糖就可赢利丰厚,而再向下,就是最空的空头也不敢看3000点以下,期货行情是极端风险的游戏,面对如此小风险的机会为何不做?
开心不易大声宣布:郑糖空头市场自下周一结束!!!!
理由:罗杰斯作多,外糖必涨!!!
国际知名基金经理和投资人罗杰斯表示,因房屋市场可能崩盘,他正在出售华尔街银行股票,并建议通过购买糖来投资初级商品市场。 罗杰斯长期以来一直坚定看多商品市场,并认为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令该地区比美国或欧洲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罗杰斯在20世纪70年代与金融大鳄索罗斯共同创立了赫赫有名的量子基金。“金融公司、股票经纪商、投资银行,这些我统统作空。我看空金融服务公司,主要是美国公司。”在对投资者发表演讲后,罗杰斯还称,美国金融业存在“最好”的作空机会。
“房屋市场的问题将在美国长期存在,可能要比其他国家更麻烦。但全球经济增长的额外部分集中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手中,他们赚取了巨额财富,世界发展不应如此。”
罗杰斯还警告称,在上证指数自年初以来累计上涨逾35%后,中国股票估值过高。
“目前我不会买入中国股票,但我也没在卖。”他还称如果股市下跌40~50%,“我将大举增仓”。
罗杰斯表示,他青睐的商品投资目标是农产品。
他表示,铅在触及纪录高点后,是他最不看好的商品。“这不意味着我抛售铅,我的意思只是我最不看好铅,糖较历史高点低85%,而铅触及纪录高点……在过去几年中上涨了600~700%。”
郑糖继续做多,大的机会不要理睬小的回调
牛市成立,短线调整,调整幅度:0801:3450\3421\3400\3385(极限),你可以不在乎这几十点的调整,也可以短线做高抛低吸,但一定别忘记在8月底要买回,做多,9月一定要发动的.祝多糖兄弟们好运! 现在的白糖行情如下图:刚刚启动早着呢!!!
㈨ 印度开始限制食糖出口,限制的原因是什么
印度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二大食糖生产国,同时也是一个食堂消费国,印度对于糖的消耗量是比较大的,不过正是因为全球的粮食价格都在不断的上涨当中,这就导致食堂糖出口也遭到了限制,所以印度也开始限制食糖的出口。
不管是限制糖的出口还是限制小麦,还是限制其他的农产业,其实都是会跟周边的邻国造成很大的影响,当然印度之所以持续这种食糖限制出口的问题,也许也是对于将来的房价上涨采取的预防措施,自俄乌冲突以来,全球这个粮食价格都是在持续走高的情况,对于多个国家都是会出现供应紧缺或者是价格上涨等等情况的。
同时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巴西的糖厂用于乙醇生产的甘蔗数量非常大,也是会造成全球糖供应减少的情况,如果说糖价涨到高于乙醇价格的话,可能是会推动糖产量的增加,这是因为粮价的问题,多个国家其实都已经实施了粮食出口的这个限制力,包括面粉,植物油,豆类,小麦等等。
㈩ 现在白糖期货的行期是怎么样的
原糖期货周一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收于30年新高,延续10月初以来的上涨。
ICE 3月原糖期货连续第五天上涨,收高0.12美分,报每磅31.88美分。为近月合约1981年1月末以来最强劲收盘位。
原糖市场自10月初以来累计上涨超过40%,因供应吃紧且巴西和印度出口前景呈现不确定性。
分析师称,原糖价格在区间高位震荡,因获利了结进场。
Country Hedging的一位分析师Sterling Smith称,在市场决定下一轮走势之前,原糖将进行盘整。
分析师称,印度食糖行业预计2010/11年食糖出口预计在250-350万吨左右,并试图说服政府批准200万吨的开放许可证。
部分经销商称,印度预计将批准逐步增加糖出口量。
伦敦12月白糖收高4.60美元,报每吨780.70美元。
英国贸易公司Czarnikow周一称,激升的全球糖价将不足以解决全球糖市场基本面不均衡的问题。
Czarnikow在月度报告中称:"尽管2010/11年产量反弹的预期存在,供需平衡仍紧张,因产量增长一直不足以重建库存。"
一些交易员称,原糖期货中期有上冲35-40美分的潜力;但是也有交易员认为当前高价位现货买盘不足可能有超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