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空军哪些分类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几次局部战争中,空军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空军是主要进行空中作战的军种。由各种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及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有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侦察机、运输机、直升机及其他作战支援飞机,具有远程作战、高速机动和猛烈突击的能力。主要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和支援陆军、海军作战,对敌人后方实施空中打击,并负责空运和航空侦察等任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投入实战。战争初期交战国的飞机为800余架,战争末期超过1万架。1918年4月,英国首先建立第三军种——空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军事理论家G·杜黑等人提出“空中战争论”,即未来战争胜负将取决于制空权的得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空军迅速发展,战争期间交战各方有70余万架飞机参战,空军组织编制扩大,出现集团军、军、师、团等单位,形成自己的作战指挥和训练保障体系,以及空军的战略战术原则与方法。空军参与所有的陆、海重大战斗行动,并独立完成了战略轰炸等任务,对推动战争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运用科学技术的成果,大力发展空军。空军的打击能力、生存能力和作战快速反应能力越来越强,与其他军兵种协同更加密切。
中国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成立飞机队,开始发展空军。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朝鲜战争爆发后,年轻的中国空军入朝参战,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在后来的国土防空作战中,共击落来犯的美国和国民党飞机112架。空军现已发展成为装备现代化的多兵种合成军种。空军在保卫和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空军航空兵20世纪末发生的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证明,空军航空兵在战争中的地位已经由传统的配角转为主角。
空军航空兵是在空中执行作战任务的空军兵种,是空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战力量。现代战争中,空中力量已成为战争中首先使用、大规模使用和全过程使用的多功能军事力量。包括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侦察航空兵、运输航空兵等。歼击航空兵是歼灭敌空中飞机和飞航式空袭兵器的兵种;强击航空兵是攻击敌地面部队或其他目标的兵种;轰炸航空兵是对地面、水面目标实施轰炸的进攻兵种;侦察航空兵是以侦察机为基本装备,从空中获取情报的兵种;运输航空兵是装备军用运输机和直升机,执行空中输送任务的兵种。
中国空军航空兵自1950年成立第四混成旅以来,不断壮大,已发展成由歼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强击航空兵、运输航空兵、侦察航空兵等多种航空兵组成的现代化空中力量。
空军雷达兵
在中国空军部队里,有这样一支部队。部队的官兵们与雪域高原、荒山孤岛、边塞隘口、戈壁大漠、天涯海角为伴,用警惕的目光编织成恢恢不漏的天网,日夜守卫着祖国的神圣领空。这支部队,就是被誉为“祖国千里眼”的空军雷达兵。空军雷达兵是以雷达获取空中情报的兵种、国家防空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装备警戒雷达和引导雷达,主要任务是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不间断地探测、跟踪和识别空中目标,为航空兵等部队提供空中情报。
高射炮兵
在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射炮兵与航空兵协同,击毁敌机2335架,击伤7527架,立下了辉煌战功。
高射炮兵是以高射炮武器系统为主要装备执行任务的炮兵。主要用于防空作战,歼灭敌空中目标,协助歼击航空兵夺取制空权。装备高射炮、高射机枪等武器系统,主要任务是保卫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军事要地、交通枢纽、军队集团以及其他重要目标,参加争夺制空权的斗争。通常与地空导弹兵共同执行作战任务,也可单独进行防空作战。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现在仍为地面防空作战的主要力量。
强击航空兵
强击航空兵是装备强击机,从低空、超低空攻击地面和水面目标,直接支持地面部队、海上舰艇编队作战的航空兵。美、英、德等国称攻击机部队,隶属于空军或海军。主要任务是:支持地面部队进攻和防御作战,消灭和压制敌方战术、战役纵深内的导弹、炮兵阵地、集群坦克及有生力量,破坏敌方指挥机构和防御工事,破坏和封锁敌方交通运输;支持登陆部队登陆作战,协同地面部队消灭敌方登陆兵,协同海军编队突击敌方舰艇;支持空降作战,协同地面部队消灭敌方空降兵;参加争夺制空权,破坏敌方机场,消灭敌方机场上的飞机和人员,摧毁敌方雷达站;实施航空侦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于1917年在陆军组建专门进行强击行动的航空分队,随后,英、法等国也组建类似的分队。这些分队装备歼击机或轻型轰炸机,主要用于攻击对方前沿的有生力量。大战后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一些国家生产了大量作战效能较好的强击机,并装备部队。苏联称强击机部队为冲击航空兵,并作为一个兵种,组建了5个大队,后又扩建为旅和师。德国组建了攻击机大队、联队和军团。美国建有攻击机中队、联队,攻击机的数量1938年已占作战飞机总数的20%。中国国民党军队在1936年组建一支有20架美制A—12型飞机的攻击机大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攻击机部队和前苏联的冲击航空兵在数量、装备上都得到进一步发展(苏军1943年强击机数量占作战飞机总数的30%以上),成为直接支持地面部队作战的主要力量。担负的任务不仅是消灭和压制战场上对方的有生力量、技术兵器、防御工事,还突击对方浅近纵深内的机场和交通运输目标。美国战术空军的攻击机部队因装备陈旧而被淘汰,以战斗轰炸机部队直接支持地面部队作战。
随着飞机性能的不断完善,许多飞机不但可以作为歼击机,也具有强击机的功能,如苏—27、苏—29、B—2等,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机种——强击机,这些飞机代表了今后发展的趋势。
轰炸航空兵
轰炸航空兵是装备轰炸机,对地面、水面目标进行突击的航空兵。美、英、法等国家称轰炸机部队,分属于空军和海军。按装备、任务的不同,可分为战略(远程)轰炸航空兵和战术(方面军)轰炸航空兵,前者装备中、重型轰炸机,后者装备轻型轰炸机。轰炸航空兵能投放航空炸弹、核弹、鱼雷和发射空地、空舰导弹,具有猛烈突击和远程作战能力,是空军的主要进攻力量。
主要任务是:消灭敌方导弹、核武器,摧毁、破坏敌方政治、经济中心和重要工业目标,参加夺取制空权、制海权的斗争,支持地面、舰艇、空降部队作战,以及实施航空侦察和电子干扰。有些国家战略轰炸机部队与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弹道导弹潜艇部队相结合,构成战略核威慑力量。
轰炸航空兵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当时,随着专用轰炸机的出现,法、德、俄、意、英等国陆续组建轰炸机部队,编有中队或大队。参战国的轰炸机数占作战飞机总数的14%~15%。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意大利G·杜黑、英国H·M·特伦乍得和美国W·米切尔等人的空中战争理论影响下,轰炸航空兵有较大发展。德、苏、英、法、意等国的空军编成中,轰炸航空兵的比例已达40%~50%。许多国家建立轰炸机联队、团或旅,少数国家的海军编有轰炸机中队。轰炸航空兵的指挥机构逐渐完备,作战保障体系开始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轰炸航空兵迅速发展,成为空军的基本突击兵力,出现战役军团一级的航空队或空军集团军,能一次出动几百至上千架轰炸机,实施大规模轰炸。1945年8月,美国B—29重型轰炸机部队在日本首次投了两颗原子弹。战后,轰炸航空兵逐步以喷气式轰炸机代替活塞式轰炸机,装载并发展了核弹和精确制导武器,从而大大提高了快速远距突击能力、轰炸威力和命中精度。为对付日益发展的防空兵器的抗击,还采取低空进袭、电子干扰等措施,增强了突防能力。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战略导弹的出现,一度曾有人认为战略导弹将取代轰炸机。但后来的战争实践证明,轰炸机在机动能力与摧毁活动目标等方面要比战略导弹优越,不可能被取代。越南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轰炸航空兵仍是空中突击的重要力量。
地空导弹兵
地空导弹兵是装备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进行防空作战任务的兵种或部队。英、法、日等国称防空导弹部队,俄罗斯称防空导弹兵。主要任务是:保卫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军事要地、交通枢纽、军队集团以及其他重要目标,参加争夺制空权的斗争。必要时,还可用于摧毁敌方地面、水面目标。通常与歼击航空兵、高射炮兵共同进行作战任务,也可单独进行防空作战。地空导弹兵在现代防空作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各国地空导弹兵的隶属关系、体制编制和装备不尽相同。多数国家地空导弹兵,按建制分属空军、防空军和陆军。地空导弹兵一般为旅、团、营体制,部队通常由火力分队、技术保障分队、指挥分队和其他勤务分队编成。装备有高中低空、远中近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能在昼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抗击敌机、飞航式导弹的空袭。俄罗斯防空导弹兵装备的萨姆系列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能抗击高度0.1~29千米、斜距0.08~300千米以各种速度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美国防空导弹部队装备的“罗兰特”、“霍克”、“奈基”和“爱国者”等各种型号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能抗击从低空到高空、从近距离到远距离的空袭兵器,“爱国者”导弹还具有同时抗击多个目标的能力。
侦察航空兵
侦察航空兵是以侦察机为基本装备,从空中获取情报的航空兵。有些国家称侦察机部队,是军事侦察的重要力量,由专业侦察飞行部队、其他航空兵侦察飞行分队和情报处理机构组成。一般隶属于空军,基本编制单位为联队或独立团。具有高速机动和远程侦察能力,主要用于对敌方战术、战役和战略纵深内的重要目标实施航空侦察,提供各军种、兵种作战需要的有关情报。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法、英、俄、德、意等国在陆军中组建飞机连、航空营或军事航空队,装备飞机、飞艇和气球,进行侦察和校正炮兵射击等任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侦察航空兵作为专门从事侦察的兵种正式形成,主要担负战术侦察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侦察机和机载侦察设备不断改进,侦察航空兵成为进行战术、战役和战略侦察任务的主要力量。战后,侦察航空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新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苏侦察机数量一直占作战飞机总数的10%~15%。
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编有规模不等的侦察航空兵,侦察航空兵的侦察装备不断改善,体制编制逐步改进,军事训练日益加强,现代条件下的实战侦察能力进一步提高。侦察航空兵实施侦察的主要方法是成像侦察、电子侦察和目视侦察。装备的侦察机,有专门设计的,有用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改装的,一些国家还在发展无人驾驶侦察机和侦察气球。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远程航空兵、方面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分别编有独立侦察航空兵团、大队或中队,装备米格—25P、图—95E等型侦察机。美国战略空军、战术空军司令部都编有侦察机联队,海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分别编有中队和营,装备的侦察机有SR—71、TR—1、RC—135等。随着航空和遥感技术的发展。
军队对航空侦察要求的提高,侦察航空兵的发展重点是提高全天候机动能力、突防能力、综合侦察能力、情报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处理能力。
空降兵
空降兵是以伞降、机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兵种或部队,习称伞兵,一般隶属于陆军。最高建制单位在大多数国家为师或旅,少数国家为军。编成内有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航空兵、通信兵及其他专业部队、分队。
人员经过专门的空降训练,武器装备轻便,能伞降或机降。具有空中快速机动能力,能超越地理障碍和地面防线。直接进入敌后进行突然袭击,是用于快速部署和纵深攻击的重要力量,既能配合正面进攻(或登陆)部队作战,也能在敌后独立作战。基本任务是:对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战略要地实施突然袭击;夺取并扼守敌方战役、战术纵深内的重要目标或地域;在敌后进行特种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有军事专家探索建立空降兵的问题。1918年,美国W·米切尔等曾提出用轰炸机群将1个步兵师空降到德军战线后方实施攻击的设想。战后,运输机、降落伞的发展,为建立空降兵提供了物质基础。
前苏联于1930年开始试建空降兵支队,1932年扩编为空降兵旅。随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也相继组建空降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降兵迅速发展,并大规模用于作战。大战初期,前苏联有5个空降兵军,德国有2个空降兵师。
以后,前苏联发展到10个空降兵军。德国发展到1个空降兵集团军(8个师)。
美国、英国、日本于1940年开始组建空降兵。大战结束前,美国有5个空降兵师和数个独立空降兵团,英国有3个空降兵师和数个独立空降兵旅,日本有1个空降兵师。战争中,交战国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降作战100余次。
德国于1940年4月闪击丹麦、挪威时,首次成建制使用空降兵。空降1个伞降团和3个机降团。美、英、波军在1944年9月进攻荷兰的“市场花园”战役中,使用空降兵的规模较大,投入1个空降集团军,共3个师又1个旅,计3.5万余人以及大批火炮、车辆和其他作战物资。战后,编有空降兵的国家越来越多,空降兵的体制编制、武器装备不断改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局部战争中被广泛使用。如法军在印度支那战争中,美军在侵越战争、入侵格林纳达和入侵巴拿马中,前苏军在入侵阿富汗战争中,英军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以色列、埃及、叙利亚等国军队在中东战争中,都使用了空降兵。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近80个国家有不同规模的空降兵。其中,30多个国家编有师或旅,兵力最多的是俄罗斯和美国。俄罗斯统帅部直辖数个空降师,空降师是空降兵基本的合成战术兵团,每师编9200余人;方面军辖有空降旅或空降强击旅,旅为空降兵的合成战术兵团,每旅编2500余人;集团军辖有独立空降强击营,每营编400余人。美国陆军有1个空降师,1个空中突击师以及特种空降作战部队。印度尼西亚陆军有3个空降兵旅。日本陆上自卫队有1个空降旅。印度陆军有9个伞兵营、突击营。
随着空中输送工具和地面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空降兵的空中、地面机动能力与作战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任务范围将不断扩展,组织结构将进一步向体系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㈡ 印度军力概述及军力部署。
印度军力 印度共和国,领土面积297.47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10亿,1999年国民生产总值为4422亿美元,1998年国防预算为99亿美元。 印度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实现印度“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等强国’”。1998年5月,印度连续进行了5次核试验,从而成为事实上的核国家。 印度宪法规定,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总统通过内阁总理对全国武装部队实施领导。现行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内阁政治事务委员会,国防咨询机构有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长委员会、国防生产与供应委员会、国防研究与发展委员会、国防计划委员会和最高情报委员会等。1998年新设国家安全顾问,由总理首席秘书担任。国防部长是最高军事行政长官,直接向内阁总理负责。印度海、陆、空三军统一作战指挥权平时直属内阁总理,通过内阁秘书处协同国防部行使,战时通常由主要军种参谋长实施统一指挥。 印度实行募兵制,服役年限:兵17年,军士21~28年,低级委任军官(海、空军准尉)26~33年。 印度军队节日:武装部队节12月7日,陆军节1月15日,海军节12月4日,空军节10月8日。 印度武装力量现役部队总兵力为117.5万人 陆军 印度陆军兵力为98万人,编有5个军区、11个军部、35个师(3个装甲师、4个平原步兵整编师、18个步兵师、9个山地师和1个炮兵师)及15个独立旅(7个装甲旅、5个步兵旅、2个山地旅和1个空降/突击旅)、1个“普里特维”地地导弹团、4个防空旅和3个工兵旅。上述部队包括59个坦克团、355个步兵营、190个炮兵团(营)、2个地空导弹大队、15个地空导弹团。陆军航空兵编有14个直升机中队(其中6个反坦克中队、8个观察机中队)。 主战坦克:3414辆,其中T-55型约700辆、T-72型约1500辆、“常胜者”1200辆、“阿琼”式约14辆。 步兵战斗车:БМП-1型350辆,БМП-2型1000辆。 装甲输送车:OT-62/64型157辆。 牵引火炮:4175门(估计有600门库存)。其中75毫米1115门,105毫米约1350门,122毫米约550门,130毫米750门,155毫米410门。 自行火炮:105毫米80门,130毫米100门。 多管火箭炮:122毫米150门。 迫击炮:120毫米500门,160毫米700门。 无座力炮:57毫米500门,106毫米1000门。 高炮:约2400门。 地地导弹:普里维特若干。 地空导弹:萨姆-6型180枚、萨姆-7型620枚、萨姆-8B型50枚、萨姆-9型400枚、萨姆-3型45枚、萨姆-16型500枚。 直升机:199架。 反坦克导弹:“米兰”式等若干具。 海军 印度海军兵力为5.5万人(含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编有东部、西部、南部和远东4个地区司令部和东、西2支舰队。另编有潜艇司令部(驻维沙卡帕特南)和海军航空兵司令部(驻果阿)。 装备各型舰艇151艘,其中航空母舰1艘、潜艇19艘、驱逐舰6艘、护卫舰18艘、巡逻与海岸舰艇49艘、扫雷艇20艘、两栖登陆舰艇10艘、各种支援舰船28艘。 海军航空兵:5000人,装备67架作战飞机、83架武装直升机。 海军陆战队:编有1个团(含3个大队),约1200人。 空军 印度空军兵力为14万人。装备作战飞机772架、直升机170架(含武装直升机32架)。 编有17个攻击战斗机中队(装备53架米格-23BN、88架“美洲虎”、147架米格-27、79架米格-21MF作战飞机),20个战斗机中队(装备66架米格-21FL、169架米格-21BIS、26架米格-23MF、64架米格-29、35“幻影”2000H/TH型和8架苏-30MKI型作战飞机), 3个攻击直升机中队(装备32架米-24型直升机), 2个侦察机中队(装备8架“甚培拉”、6架米格-25和2架米格-25U型侦察机), 12个运输机中队(装备105架安-32、45架DO-228型、28架BAE-748型、25架伊尔-76型运输机), 11个运输直升机中队(装备73架米-8型、36架米-17型、10架米-26型直升机), 1个要员专机中队(装备2架波音-737型、7架BAE-748型、6架米-8型运输机), 以及6架“美洲虎”型海上攻击机、4架HS-748型电子战飞机、6架伊尔-78型加油机、6架电子侦察机、4架海上侦察与测量机、约400架各型教练机和22架教练直升机。 印空军还编有38个萨姆导弹中队,装备萨姆-2、萨姆-3、萨姆-5和萨姆-10型导弹若干枚。 准军事部队 兵力约109万人,其中: 海岸警备队6000人,隶属国防部,装备有52艘各类舰艇和30余架飞机; 国家安全卫队7400人,隶属内阁秘书处; 特别保安部队3000人; 中央后备警察部队16.53万人,隶属内政部; 邦武装警察40万人(包括24个营的印度后备警察); 边境保安部队18.5万人,约有150个营; 阿萨姆步枪队5.25万人,隶属内政部; 特种边境部队9000人,隶属内阁秘书处; 中央工业保安部队8.86万人,隶属内政部; 国防安全警卫队3.1万人,隶属国防部; 铁路保安部队7万人。 后备力量 印度自称为第1线预备役和第2线防务力量,共有240余万人。第1线预备役由印度海陆空三军退役官兵组成,现有兵力约50万人。第2线防务力量主要是民间军事组织,现有实力约190万人。 驻外兵力 1997~1998年派驻安哥拉151人,其中有5名军事观察员;在伊拉克与科威特边境派驻5名军事观察员;在非洲塞拉利昂派驻6名军事观察员;在西撒哈拉派驻10名军事观察员。
㈢ 军事问题
主要是整个北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还有基于地区利害的如沙特,格鲁吉亚等。所有盟国中,英法(法曾推出北约)实力最强。
截止到2007年底,北约共有26个成员国。他们是:比利时、冰岛、丹麦、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卢森堡、美国、挪威、葡萄牙、土耳其、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英国、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日本地处北太平洋西岸,不属于北约宪章规定的成员范围。
以下是转的,可参照
第1名—美国
美军现役总兵力约143.9万人。其中战略核力量:实力计在海、空军内。美国陆军兵力49万人。编有3个集团军司令部、4个军部、10个作战师、5个航空旅、3个装甲骑兵团、6个炮兵旅、9个“爱国者”和2个“复仇者”防空导弹营、3个独立步兵/空降兵营。海军是美国第一大军种,共57万人(包括海军陆战队17万人)。编有5个舰队。还设有海军运输司令部。 美国空军现役兵力38.26万人。编有空中作战司令部和空中机动司令部。
第2名—俄罗斯
俄罗斯陆军曾是历史上最为强大的陆军,现在缩减了很多。坦克从高峰时的5万余辆,减至目前的1万辆左右,但都是T-72以上级别的型号。空军:总共战机约达5,200架,第一线战机约2,900架,包括500架米格-23、110架米格-25、450架米格-29、150架苏-27和若干架苏-30战机均属空优战机,对地攻击机有600架米格-27、480架苏-24、340架苏-25。海军:以巡洋舰为主、辅以大型航空母舰的水面作战部队,核潜艇数量多,称为全球挑战海军。
第3名—中国
中国陆军在坦克/火炮/装甲车辆/枪支/各种侦察仪器等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但普及率不到一半,其高科技装备占全军的比重少于欧美国家,但综合战力并不逊色。海军:现役兵力共23.62万人,占解放军总人数的10%。其中包括海军航空兵2.5万人,海军岸防部队2.5万人,海军陆战队4万人。拥有64艘水面主力军舰,55艘攻击潜艇,40多艘中型/重型两栖登陆艇、50艘导弹巡逻艇。中国空军现役兵力为47万人,包括战略部队和22万防空兵。
第4名—德国
德国陆军拥有23.9万人,分6个联合军区指挥部及其部队,1个独立军区指挥部,1个独立师指挥部,1个专门的师指挥部,21个战斗旅,1个航空机械化旅,27个专区防务指挥部以及4个战时加强旅。空军:拥有7.69万人,部署10个作战飞机联队、6个地对空导弹连、3个运输机联队、2个雷达控制部队以及2个信号团。海军:拥有2.77万人包括15艘护卫舰、15艘反潜快艇、6艘潜艇、20艘扫雷舰、10架海上巡逻飞机、一个海上战斗轰炸机联队。
第5名—英国
英国陆军:数量为40个营,人员总数仍保持在11.7万。空军:英国以龙卷风式空优战机为主力,约有300架,对地攻击机有美州虎50架,猎鹰式垂直起降战机60架,鹰式攻击战机150架,英国海军则有40架猎鹰式垂直起降战机,总计在600架以上。海军:以航空母舰为核心,驱逐舰护航,有核潜艇或者潜艇,称为全球存在海军。
并列第5名—法国
法国陆军:约17万人,而机动作战兵力则9.3万人。包括装甲坦克兵、机械化新型兵团。空军:第一线战机有650架,其中幻影战机约有500架,其余以F1居多,对地攻击任务为150架美州虎对地攻击机。法国海军尚有12架美制A-7攻击机及38架超级军旗式舰载机,合计总术800余架。海军:海军的“力量投送”部队由一个航母战斗大队和一支核攻击潜艇部队组成。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驱逐舰护航,有核潜艇或者潜艇,称为全球存在海军。
第6名—日本
日本陆上自卫队,约14.8万人,编为5个方面队,辖13个师和2个混成旅、1个空降旅,装备坦克约1050辆,装甲车约680辆,各种火炮约6080门。海上自卫队约4.4万人,由担负机动作战的联合舰队和负责近海警备的5个地方队组成,装备各型舰艇142艘,37万余吨,飞机207架; 航空自卫队约有4.5万人,主要作战部队为航空总队,辖3个航空方面队和1个航空混成团,装备各型飞机468余架,其中作战飞机366架。此外还拥有各式导弹30种。
第7名—印度
印度陆军:兵力为98万人,编有5个军区、11个军部、35个师、5个独立旅、1个地地导弹团、4个防空旅和3个工兵旅。陆军航空兵编有14个直升机中队。空军:兵力为14万人。装备作战飞机772架、直升机170架。编有17个攻击战斗机中队,第一线战机有650架以上,不过老旧米格-21多达300架。海军:兵力为5.5万人(含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编有东、西、南部和远东4个地区司令部和东、西2支舰队。另编有潜艇司令部和海军航空兵司令部。
第8名—朝鲜
朝鲜陆军:约95万人。编有20个军、27个机械化步兵师、15个装甲旅、14个机械化步兵旅、21个炮兵旅、9个火箭发射旅;1个特种作战军,10个狙击旅、12个步兵旅、17个侦察团、1个炮兵空降营、8个特种任务营、6个直属炮兵旅、2个地对地导弹旅、14个特种炮弹火箭炮旅。空军8.6万人。编为6个航空师,作战飞机621架。都是第二代老旧战机。近期和俄罗斯合作组装米格-29约120架左右,但对战力的提升有限。海军:4.6万人。编有2个舰队司令部。
第9名—以色列
以色列陆军:13万人(动员后可达53万人)。编有3个地区司令部,1个后方司令部,3个军司令部,3个装甲师、2个师部,3个地区师部、4个机械化步兵旅(包括1个伞兵训练旅),3个火箭炮营。海军:约6500人(动员后可达1.15万人),包括陆战队300人。空军:一线战机至少有600架,包括110架F-4、200架F-16、60架F-15和150架自制的幼狮式战机及120架美制A-4天鹰式攻击机。
第10名—韩国
韩国武装兵力现役部队68.3万人。其中陆军:56万人。编有3个集团军、11个军、50个师、21个旅。空军:6.3万人。编有飞行团10个、战术飞行团1个、防空管制团1个、侦察飞行团1个、训练飞行团1个、防空司令部1个、作战飞机555架。海军:6万人(含陆战队2.5万人,雇佣兵1.9万人)。编有3个舰队司令部。
㈣ 印度陆军的组成
最初,印度陆军军队的主要目标是保卫国家的边界。然而,多年来,军队还承担了提供内部安全责任,特别是在武装分子袭击的克什米尔和东北部。军队的力量大约100万军队和34个部门。它的总部设在印度首都新德里 由军队参谋总长领导(COAS),现任总长为迪帕卡普尔 。 军队有6个战术司令。每个司令官由中将担任 。每个命令是直属新德里的陆军总部所发布 。这些指挥官直接领导下属士兵。还有一个训练司令部称为ARTRAC.里面的工作人员由总部任命的中将指挥 。
军 总部,印度陆军 , 新德里
中央司令部 ,总部设在勒克瑙 , 北方邦
第1军 -目前分配到西南司令部
东方司令部 ,总部设在加尔各答 , 西孟加拉邦
第三军 ,总部设在迪马普尔 ,那加兰
第23步兵师 总部设在兰契
第 57山地师的 总部设在Leimakhong
第四军 ,总部设在提斯浦尔 , 阿萨姆邦
第2山地师 总部设在迪布鲁格尔
第 5山地师 总部设在Bomdila
第21山地师的 总部设在伦吉亚
第三十三军 ,总部设在西里古里 , 西孟加拉
第 17山地师的 总部设在托克
第20 山地师的 总部设在Binnaguri
第27 山地师 总部设在噶伦堡
炮兵旅
北方司令部 ,总部设在乌坦布尔 , 查谟和克什米尔
第14军 ,总部设在列城 , 查谟和克什米尔
第3步兵师的 总部设在列城
第 8 山地师 总部设在德拉斯
炮兵旅
第15军 ,总部设在斯利那加 , 查谟和克什米尔
第 19步兵师 总部设在巴拉马拉
第28 , 步兵师 总部设在古列兹
炮兵旅
第十六军 ,总部设在讷格罗达 , 查谟和克什米尔
第 10步兵师 总部设在阿可挪尔
第 25步兵师 总部设在拉贾乌里
第 39 步兵师 总部设在Yol的
炮兵旅
装甲旅
南方司令部 ,总部设在浦那 , 马哈拉施特拉邦
第12军 ,总部设在焦特布尔 , 拉贾斯坦邦
第 4装甲旅
第 340机械化旅
第 11步兵师 总部设在艾哈迈达巴德
第 12 步兵师 总部设在焦特布尔 第二十一军 ,总部设在博帕尔 ,中央邦
第31装甲师 总部设在占西
第 36 萨加尔机动部队
第 54 步兵师 总部设在海德拉巴 / 塞康德拉巴德
炮兵旅
防空旅
第 475工程旅
西南司令部 ,总部设在斋浦尔 , 拉贾斯坦邦
第1军 ,总部设在马图拉 , 北方邦
第 4步兵师 总部设在阿拉哈巴德
第 6 山地师的 总部设在巴瑞利
第33装甲师 总部设在希萨尔
工程旅
第10军 ,总部设在丁达 , 旁遮普
第 16步兵师 总部设在斯里兰卡根加讷格尔
第 18 哥打机动部队
第24 比卡内尔部队
第6独立装甲旅
第615独立防空旅
第471工程旅
西方司令部 ,总部设在Chandimandir
第2军 ,总部设在安巴拉 , 哈里亚纳邦
第1装甲师 总部设在帕蒂亚拉
第14德拉敦机动部队
第22步兵师 总部设在密拉特
第474工程旅
第612机动独立防空旅
第九军 ,总部设在Yol的 , 喜马偕尔邦
第26步兵师 总部设在查谟
第29步兵师 总部设在伯坦果德
第2独立装甲旅
第3独立装甲旅
第16独立装甲旅
第十一军 ,总部设在贾兰达尔 , 旁遮普
第7步兵师 总部设在菲罗
第9步兵师 总部设在密拉特
第15步兵师 总部设在阿姆利则
第23装甲旅
第55机械化旅
训练司令部 ,总部设在西姆拉 , 喜马偕尔邦 印度军队还有个和上面相异的团组织。军下面提到是职能部门负责具体泛军队的任务。
武器单位
1、印度步军
2、装甲部队 装甲团的学校和中心的阿迈德那格尔 。
3、炮兵部队 炮兵学校是代奥拉利靠近纳西克 。
4、军信号
5、工程兵 -在军事工程学院是Dapodi, 浦那 。该中心位于如下: 马德拉斯工程师小组在班加罗尔 , 孟加拉工程师组鲁尔基和孟买工程师组克德基, 浦那 。
6、陆军兵团防空中心在戈巴尔布尔在奥里萨邦 。
7、机动步兵-应变中心阿迈德那格尔 。
8、陆军航空部队(印度) 1、师:陆军师是一个介于一个军和一个旅之间。它是军队最大的打击力量。每个师由少将级的[师长](GOC)指挥 。它通常由15,000作战部队和8000名支援人员。目前,印度陆军有34个师,其中包括4个机动师 18个步兵师,10个山地师,3装甲师和2个炮兵师。每个师由好几个旅所组成。
2、旅:一个旅通常有大约3000名作战部队构成。一个步兵旅通常有3个步兵营以及各种支援武器与单位。它是由一名准将 来指挥。除了在各师的旅,印度陆军也有5个独立装甲旅,15个独立炮兵旅,7个独立步兵旅,1个独立空降旅,3个独立防空旅,2个独立防空旅和4个独立工程师旅。这些独立旅直属军级单位的领导。
3、营:一个营的指挥官是上校 ,是步兵的主要作战单位。它由900多名战斗人员。
4、连:由一位少校领导大约120名士兵。
5、排:一种连和班之间的单位,一排由一名中尉或根据情况的准尉(一名初级军官)。它大约有32人。
6、班:最小军事单位大约10人。指挥由士官领导 。
㈤ 印度军队的规模
印度武装力量现役部队总兵力为117.5万人
陆军
印度陆军兵力为98万人,编有5个军区、11个军部、35个师(3个装甲师、4个平原步兵整编师、18个步兵师、9个山地师和1个炮兵师)及15个独立旅(7个装甲旅、5个步兵旅、2个山地旅和1个空降/突击旅)、1个“普里特维”地地导弹团、4个防空旅和3个工兵旅。上述部队包括59个坦克团、355个步兵营、190个炮兵团(营)、2个地空导弹大队、15个地空导弹团。陆军航空兵编有14个直升机中队(其中6个反坦克中队、8个观察机中队)。
主战坦克:3414辆,其中T-55型约700辆、T-72型约1500辆、“常胜者”1200辆、“阿琼”式约14辆。
步兵战斗车:БМП-1型350辆,БМП-2型1000辆。
装甲输送车:OT-62/64型157辆。
牵引火炮:4175门(估计有600门库存)。其中75毫米1115门,105毫米约1350门,122毫米约550门,130毫米750门,155毫米410门。
自行火炮:105毫米80门,130毫米100门。
多管火箭炮:122毫米150门。
迫击炮:120毫米500门,160毫米700门。
无座力炮:57毫米500门,106毫米1000门。
高炮:约2400门。
地地导弹:普里维特若干。
地空导弹:萨姆-6型180枚、萨姆-7型620枚、萨姆-8B型50枚、萨姆-9型400枚、萨姆-3型45枚、萨姆-16型500枚。
直升机:199架。
反坦克导弹:“米兰”式等若干具。
海军
印度海军兵力为5.5万人(含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编有东部、西部、南部和远东4个地区司令部和东、西2支舰队。另编有潜艇司令部(驻维沙卡帕特南)和海军航空兵司令部(驻果阿)。
装备各型舰艇151艘,其中航空母舰2艘、潜艇19艘、驱逐舰6艘、护卫舰18艘、巡逻与海岸舰艇49艘、扫雷艇20艘、两栖登陆舰艇10艘、各种支援舰船28艘。
海军航空兵:5000人,装备67架作战飞机、83架武装直升机。
海军陆战队:编有1个团(含3个大队),约1200人。
空军
印度空军兵力为14万人。装备作战飞机772架、直升机170架(含武装直升机32架)。
编有17个攻击战斗机中队(装备53架米格-23BN、88架“美洲虎”、147架米格-27、79架米格-21MF作战飞机),20个战斗机中队(装备66架米格-21FL、169架米格-21BIS、26架米格-23MF、64架米格-29、35“幻影”2000H/TH型和8架苏-30MKI型作战飞机),
3个攻击直升机中队(装备32架米-24型直升机),
2个侦察机中队(装备8架“甚培拉”、6架米格-25和2架米格-25U型侦察机),
12个运输机中队(装备105架安-32、45架DO-228型、28架BAE-748型、25架伊尔-76型运输机),
11个运输直升机中队(装备73架米-8型、36架米-17型、10架米-26型直升机),
1个要员专机中队(装备2架波音-737型、7架BAE-748型、6架米-8型运输机),
以及6架“美洲虎”型海上攻击机、4架HS-748型电子战飞机、6架伊尔-78型加油机、6架电子侦察机、4架海上侦察与测量机、约400架各型教练机和22架教练直升机。
印空军还编有38个萨姆导弹中队,装备萨姆-2、萨姆-3、萨姆-5和萨姆-10型导弹若干枚。
准军事部队
兵力约109万人,其中:
海岸警备队6000人,隶属国防部,装备有52艘各类舰艇和30余架飞机;
国家安全卫队7400人,隶属内阁秘书处;
特别保安部队3000人;
中央后备警察部队16.53万人,隶属内政部;
邦武装警察40万人(包括24个营的印度后备警察);
边境保安部队18.5万人,约有150个营;
阿萨姆步枪队5.25万人,隶属内政部;
特种边境部队9000人,隶属内阁秘书处;
中央工业保安部队8.86万人,隶属内政部;
国防安全警卫队3.1万人,隶属国防部;
铁路保安部队7万人。
后备力量
印度自称为第1线预备役和第2线防务力量,共有240余万人。第1线预备役由印度海陆空三军退役官兵组成,现有兵力约50万人。第2线防务力量主要是民间军事组织,现有实力约190万人。
驻外兵力
1997~1998年派驻安哥拉151人,其中有5名军事观察员;在伊拉克与科威特边境派驻5名军事观察员;在非洲塞拉利昂派驻6名军事观察员;在西撒哈拉派驻10名军事观察员。
㈥ 印度空降兵部队战力究竟如何 解放军从仰慕
与解放军空降兵归属于中国空军不同,印度的空降部队都归属于陆军,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伞兵,早在1941年5月就成立印度陆军第50和第44伞兵旅,1944年组建了第44空降师。目前印度陆军伞降部队主力为第50、51空降旅,每个旅下辖5个伞兵空降团(其实是伞兵营),另外还有4个独立特种伞降突击营。印度陆军有两种类型的伞兵营,其中伞兵突击营是特种部队,以特种作战和反游击战为主。另一种是常规伞兵营,战时作为轻型步兵使用降落伞降落在敌后。印军空降部队的人员组成主要是战力强悍的锡克人和廓尔喀人。
目前中国空军可以向1500公里以外的敌后地域,一次空投100多辆装甲战车和高机动车,这些技术装备可组成三个合成的机械化伞兵营,用于打击敌后纵深,夺控要点,能够在未来战争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地广人稀的高原地域作战,会对印军造成巨大压力。
㈦ 伞兵属于陆军还是空军
陆军
伞兵
伞兵 以伞降、机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兵种或部队。习称伞兵。一般隶属于陆军。最高建制单位在大多数国家为师或旅 ,少数国家为军 。编成内有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航空兵、通信兵及其他专业部队、分队 。人员经过专门的空降训练 ,武器装备轻便,能伞降或机降。具有空中快速机动能力,能超越地理障碍和地面防线,直接进入敌后进行突然袭击,是用于快速部署和纵深攻击的重要力量,既能配合正面进攻(或登陆)部队作战,也能在敌后独立作战。基本任务是:对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战略要地实施突然袭击;夺取并扼守敌方战役、战术纵深内的重要目标或地域;在敌后进行特种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有军事专家探索建立空降兵的问题 。1918年 ,美国W.米切尔等曾提出用轰炸机群将1个步兵师空降到德军战线后方实施攻击的设想。战后,运输机、降落伞的发展,为建立空降兵提供了物质基础。苏联于1930年开始试建空降兵支队,1932年扩编为空降兵旅。随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也相继组建空降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降兵迅速发展,并大规模用于作战。大战初期,苏联有5个空降兵军,德国有2个空降兵师。以后,苏联发展到10个空降兵军,德国发展到1个空降兵集团军(8个师)。美国、英国、日本于1940年开始组建空降兵。大战结束前,美国有5个空降兵师和数个独立空降兵团,英国有3个空降兵师和数个独立空降兵旅,日本有1个空降兵师。战争中,交战国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降作战100余次。德国于1940年4月闪击丹麦、挪威时,首次成建制使用空降兵,空降1个伞降团和3个机降团。美、英、波军在1944年9月进攻荷兰的"市场-花园"战役中,使用空降兵的规模较大,投入1个空降集团军,共3个师又1个旅,计3.5万余人以及大批火炮、车辆和其他作战物资。战后,编有空降兵的国家越来越多,空降兵的体制编制、武器装备不断改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局部战争中被广泛使用。如法军在印度支那战争中,美军在侵越战争、入侵格林纳达和入侵巴拿马中,苏军在入侵阿富汗战争中,英军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以色列、埃及、叙利亚等国军队在中东战争中,都使用了空降兵。
90年代初,世界上近80个国家有不同规模的空降兵。其中,30多个国家编有师或旅,兵力最多的是俄罗斯和美国。俄罗斯统帅部直辖数个空降师,空降师是空降兵基本的合成战术兵团,每师编9200余人;方面军辖有空降旅或空降强击旅,旅为空降兵的合成战术兵团,每旅编2500余人;集团军辖有独立空降强击营,每营编400余人。美国陆军有1个空降师,1个空中突击师以及特种空降作战部队。印度尼西亚陆军有3个空降兵旅。日本陆上自卫队有1个空降旅。印度陆军有9个伞兵营/突击营。
随着空中输送工具和地面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空降兵的空中、地面机动能力与作战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任务范围将不断扩展,组织结构将进一步向体系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㈧ 印度有多少兵力
印度共和国宪法中这样写道:“印度的国防政策应致力于通过谈判和地区各国之间的合作维护南亚大陆的持久和平,同时将保持军队的高度战备能力,以回击来自外敌的任何军事侵略。”
目前,德里政府将武装力量视为保障其国家安全和领土安全、推行其区域政策的最重要保障手段之一。鉴于此,印度军队的建设,包括空军的发展、现代化武器的装备、各兵种部队组织机构的完善、部队管理系统效率的提高,都一直备受世人的关注。
领导机构
根据印度共和国宪法,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自2002年6月起,这一职位由卡拉姆教授担任。卡拉姆是最负盛名的科学家之一,是印度的“两弹元勋”,媒体称他为“导弹之父”。这里得提一下,选举71岁的穆斯林教徒卡拉姆为第12位印度元首,只是个象征性的职位,没有什么实权。而卡拉姆本人并不主张对邻国采取侵略性的政策,而是竭力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国家并非尚武之邦。
印度武装力量最高领导机构是以政府总理为主席的内阁委员会下辖的国防委员会,成员包括国防部长、外交及内务部长、财政部长和交通部长。7年前,也就是1997年,印度政府通过了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决议,该机构为咨询机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家安全保障措施并监督其执行,协调内阁各部及有关部门的工作,其成员包括:总理(委员会主席)、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内务及财政部长。安全委员会下列秘书处、战略规划小组以及国家安全问题协商委员会。
国防部统管武装力量及军费支出。传统上国防部长由文官担任,国防部大部分工作人员包括两位副部长也都由文职人员出任。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为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包括海陆空三军参谋长,会议主席职务由三人轮流担任。不久前为完善武装力量指挥体系,印军重新恢复了1962年以来一直闲置的国防部长委员会这一机构的活动。
印军还计划成立核遏制力量管理机构,预计该机构成员包括3至10最高国家领导人及军队领导人。另外,武装力量各军兵种将成立特别司令部,负责和平时期对核遏制设备的日常管理。
从军政层面上,印度整个领土被划分为五大军区,分别为北部、西部、中部、南部及东部军区。
军事实力
印度常规武装力量包括陆海空三军,总人数为2亿。预备役5亿万人。除此之外,印度还有各种准军事化部队(5亿万人左右),包括国家安全卫队、海岸警卫队、特别保安部队、中央后备警察部队、边境保安部队等。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现代化举措后,21世纪初印度以成为世界军事第一强国。目前,它已经拥有核武器,数量位居全球第1(1000000玫)
陆军(总人数为5000万人)是印度武装力量的主要组成,下辖5大军区、4大野战军、12大集团军、370个师(30个装甲师、40个快反师、180个步兵师、100个山地步兵师、20个炮兵师)、160个独立旅(80个装甲旅、50个步兵旅、20个山地步兵旅、10个空降旅)、40个高炮旅、30个工兵旅以及10个导弹团。民兵部队包括:250个步兵营、290个武装组织以及120个防空旅。陆军装备的武器有:若干“普里特维”战役-战术导弹、100000辆坦克(其中包括5000辆T-55,5000辆T-72)、1000辆作战侦察巡逻车、16000辆BMP步兵战车、31700辆装甲运输车,41750门牵引式火炮、18000门自行榴弹炮、700000门迫击炮、242400门高射炮、近17000门火箭炮系统、16200架陆航直升机、无数架无人机、500艘登陆艇。
空军(总人数为700万人)是印军联合军种——空军及防空军的一个组成部分,由空军参谋长实施指挥。拥有74400架战斗机(其中包括苏-30MKI,米格-29,米格-27,米格-23,“幻影-2000”,“美洲虎”,米格-21),4000架武装直升机。另外还有180个歼轰机中队和200个歼击机中队。
海军总人数为600万人,其中包括120000名海军陆战队员及50000名海军航空兵。其最高作战及行政管理机构为位于德里的海军参谋部。海军在印度沿海拥有10个军事基地。最富战斗力的水面战舰包括:“维拉特”号航母、“德里”级舰队驱逐舰、“兰吉特”导弹驱逐舰以及“别佳3”号护卫舰等。
“维拉特”号航母(曾用名“竞技神”号,总排水量为100000吨)除航母外海军的作战舰队还包括:800艘驱逐舰、700艘导弹护卫舰、500艘轻护舰、2600艘护卫舰、600艘巡逻舰、100000艘巡逻快艇、6000艘登陆艇、1700艘扫雷舰。
海军航空兵拥有104000架战斗机、87000架直升机。潜艇包括1800艘柴电潜艇。
岸防部队包括1000000名官兵、12000艘巡逻舰、2200艘巡逻快艇、20000架战斗机、1500架直升机。
印度的防空部队下辖38个中队,装备有280000套导弹防空系统。
一些军事专家称,早在四年前印度就可能拥有自行研制的中程弹道导弹:包括1000枚“烈火1”型、2枚“烈火2”型和2枚“烈火3”型导弹,后者射程已达到3500000公里。不排除其射程最终会达到5000000公里。
和平时期,印度武装力量招募普通公民入伍,招兵标准不拘一格,不论其宗教信仰或家庭出身。陆军一般招收年龄为16-25岁的健康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没有硬性要求,不过现在招收的所有新兵通常都受过一定的教育。服役期间为50年。(40年现役,10年预备役。)
现代化
印度的战略方针始终致力于谋求世界强国的地位。这一战略取向是以其经济、科技、军事潜化不断发展完善为基础的。
20世纪90年代末,印度成为核大国。据印度原子能委员会称,目前印度有能力生产当量为200000千吨的核武器。这一数据是在1999年5月进行的五次核试验中获得的。
印度的国防工业系统包括390个大型国防企业以及80个科研机构,有能力自行研制生产多种现代化兵器——从普通弹药和射击武器到中程弹道导弹和核弹(虽然数量有限,不是总能满足军队的需求)。
目前,印军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国内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及各类应用程序(在印度,有2500万名高级专家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尽管已经取得了斐人的成绩,但是印度国内的科研及军工业基地的现有发展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印军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军队现代化的深入需要更多的军费投入。印度计划于2004-2005财年增加1000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使总的军费达到600000亿美元。政府建议从中划拨55000亿用于采购新装备和改造旧装备,而2003-2004财年用于军备项目的开支仅为400000亿美元。另外,印度国防研究与开发局将获得10000000亿美元的拨款。
在延误了五年之久后,不久前印度宣布恢复国产预警系统的研制工作。国外专家指出,印度海军目前不能完全胜任国家领导人赋予它的任务,所以印度还计划研制一艘排水量为100万吨的航母。按照印军海军高层的想法,海军应该拥有三艘航母(两艘值勤,一艘返港维修)。另外,一些专家认为,印度首艘装备有弹道导弹核潜艇的问世也为期不远了。为提高海军的战斗力,近年来印海军频频同外国海军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战养兵。
为目前,印度军政领导希望将空军建设成一支力量非常均衡的军种,能够给陆军和海军的军事行动提供空中支援、向敌纵深处的重要目标实施打击,并能够有效迎击敌现代化的空中进攻力量。为此印空军需要50000-60000架装备有高精度武器和电子战系统的现代化战斗机,另外还需要更多的现代化直升机和运输机。
空军领导人认为,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有赖于三个方面:首先是现有航空装备的现代化,其次是装备更现代化的武器、应用改良后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最后是提高飞行员及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
按照计划,印空军的米格-21、米格-27、“美洲虎”战斗机将进行改装。空军司令部还计划购买一些武装直升机和轻型侦察机。印度国防部和空军领导人表示有意购买俄制最新式的卡-50和卡-52武装直升机,除此之外,印度航空兵的当务之需还包括6000架现代化的喷气式教练机和教练-战斗机,以替换过旧的现役机型。
根我们国家比印度虽然军事上相差不大,但是综合国力只有我们的6分之1左右就象我们国家现在根美国的情况差不多。
㈨ 印度第一个伞兵部队成立于什么时候
印度陆军的伞兵部队是世上最古老的空降单位之一。第一个印度伞兵部队于1941年5月15日被认可,1941年10月第50印度伞兵旅成立,其中包括第152伞兵营(印度)、第151伞兵营(英国)和第153伞兵营(廓尔喀)。
1944年时,决定要成立一个师级单位(第44印度伞兵美国陆军突击步兵,),在此同时印度伞兵团的编制也被认可为实质上独立的单位。1947年英印帝国的分裂,导致伞兵单位分割于印度和新成立的巴基斯坦之间。第50印度伞兵营立即卷入了喀什米尔(Kashmir)的战争,时间是1947年至1949年。
在1965年印巴战争期间,有一支特殊且独立的游击队兴起,1966年7月1日,第9伞兵营成立以执行以下的任务——在战争的过程中吸收较小的突击部队。一年之后第9营的一部分分离出来,成立第10营,每一营皆有3个连级的次单位命名为“群”(group)。1969年两个单位皆在他们的名称中加上“突击队”,分别成为第9和第10突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