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的绿/白/蓝色革命是怎么回事
印度农业革命是指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绿色革命"、以提高牛的经济价值,增加牛奶产量为目标的"白色革命"和以开发江、河、湖、海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为目标的"蓝色革命"
绿色革命
背景
南亚古国印度,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但因长期受英国殖民者的残酷掠夺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农业生产水平低,曾是举世闻名的"饥馑之国",有些地区曾出现过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悲惨景象,仅1900~1947年就饿死2600余万人。
目的及成果
印度独立以后,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从60年代开始,就实行新的农业发展战略--"绿色革命"。"绿色革命"是指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以引进、改良、推广高产优良品种为核心,提高粮食单产,所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和水稻。60年代初"墨西哥小麦"育成,单产每公顷14025kg;60年代中育成的菲律宾"奇迹稻",单产每公顷达22500kg。"墨西哥小麦"和菲律宾"奇迹稻"的引种成功和大面积的推广,加上灌溉面积的显着扩大,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印度的粮食单产和总产量成倍增加,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绿色革命"以来,平均每年增长3.95%,1981年印度粮食产量达134×106t,创历史最高纪录,粮食产量仅次于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三粮食生产大国。
问题
"绿色革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的使用,必然要增加大量投资,不仅生产成本高,还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由于大量灌溉,长期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板结和盐碱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另外,一些农村旧的生产关系及落后势力,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也起着阻碍作用。
白色革命背景
背景
印度是世界上养牛最多的国家。印度教敬牛如神,除土地之外,牛是农业重要的生产资料,印度教徒反对杀牛,不少教徒买牛"放生",被放生的牛被奉为"神牛",目前,印度有难以计数的"神牛",在大小城镇的街道上游荡或躺卧。汽车司机为等待"神牛"慢吞吞地穿过马路,不得不减速、停车,造成交通阻塞,有时为避让突然出现的"神牛",往往酿成车祸,如1993年8月21日,在印度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一辆长途客车为避让一头"神牛"而冲入湖中,造成28人丧生。
开展
为了提高牛的经济价值,增加牛奶产量,从1977年起,印度开展"白色革命"。他们引进、培育、推广优良水牛品种,建立牛奶生产合作社,停止进口一切商品性奶制品,使牛奶产量有很大提高,现在,印度牛的存栏数达2.7亿头,名列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养牛头数的20%,全国平均每3个人就有一头牛。全国每年牛奶产量达4×107t多,平均每人每天占有牛奶150g多,80年代后期印度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产奶国。
蓝色革命
80年代后期印度又推行"蓝色革命"的构想。所谓"蓝色革命"就是开发江、河、湖、海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其目的是增加鱼类捕捞量,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外汇收入。
印度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7500km,并且有众多海湾、海角和海峡,可供捕鱼的海域面积达2020000km2,具有发展海洋渔业和养殖业的良好条件。此外,印度内陆长达2900km的河流系统以及170多万公顷的水库和池塘,也具有发展淡水养鱼的可观潜力,80年代中期鱼类捕捞量达28×105,1993年底为4365000t,本世纪末将达6×106t,投资为170亿卢比。
为了加快对江河湖海资源的开发,筹集资金和培养技术人员,印度成立了渔业开发署和专门发展养鱼的国家合作开发公司,与此同时,还在科钦建立了海洋研究院,中央水产、航海工程学院,在马德拉斯建立了国家养殖中心。另外,还计划在喀拉拉邦、安德拉邦和孟买等地区兴建4个大型渔港和23个小型渔码头,在沿海地区兴建水产加工厂,建造冷藏库。目前,印度有293座水产品加工厂,现有冷藏库367座。据统计1992~1993年度,印度水产品赚取外汇近6亿美元,1993~1994年度,将提高到8亿美元。
为争取实现"蓝色革命"提出的下一个目标,即到本世纪末,鱼类捕捞量达6×106t,印度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千方百计推动各项计划的实施。
Ⅱ 有人说中国和印度使地球变绿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长期以来,因绿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总被西方指摘的中国和印度,一举摘帽,成了世界绿化行动的主力军!其中,仅中国一个国家的植被增加量,更是占到过去17年里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至少25%。
NASA发表于2月11日的《自然》杂志称,中国和印度境内的绿化带非常醒目。虽然论植被区面积,中国仅为全球的6.6%,但中国占到全球植被叶面积净增加的25%。中国的绿化主要来自森林(42%)和耕地(32%),而印度主要来自耕地(82%),森林只占4.4%。
其实,科学家们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注意到了地球有绿化迹象,但当时他们只是认为这是由于二氧化碳浓度上升造成的,并不清楚人类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现在,通过分析近20年来累计的卫星遥感数据,这些研究者终于可以确定:正是中国和印度的人类活动,推动了全球绿色覆盖面积的增加。
Ⅲ 印度都喜欢什么颜色或崇拜什么颜色
印度居民大多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在印度,月亮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印度人相见应递英文名片,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言。主客见面时,都要用双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着:“纳玛斯堆”(梵文:“向您点头”,现在表示问好或祝福)。晚辈在行礼的时候弯腰摸长者的脚,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妇女握手。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
印度人是用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人们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责;召唤某人的动作是将手掌向下摆手指,但不能只用一个指头;指人时也要用整个手掌,不能用一两个指头。
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到印度家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用右手拿食物、礼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就餐的时候,印度教徒最忌讳在同一个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涤一遍后才使用。 喜欢分餐进食,注重菜品酥烂,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爱辣味。主食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感兴趣。不吃菇类、笋类、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锡克教的人,忌讳吃猪肉,牛肉。他们一般不喝酒,因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但有喝茶的习惯,方式是“舔饮”,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盘子中,用舌头舔着喝。印度人最不喜欢吃大荤,吃素食的人较多,等级越高,吃荤越少。喜欢中国的粤菜、苏菜。
忌讳白色,习惯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们忌讳弯月图案,视1、3、7为不吉祥数字,和印度人交谈,要回避有关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工资以及两性关系的话题。
印度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崇拜蛇,视杀蛇为触犯神灵。忌讳用澡盆给孩子洗澡,认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为。
泰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现在,泰国城市中的男子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深色的西装,打领带。妇女在正式社交场合穿民族服装,也可穿裙子;在日常生活中,可穿各式流行服装,但在公共场合忌穿短裤。
仪态礼仪
在泰国,进入佛殿要脱鞋,进入当地人家的客厅也要脱鞋。他们讨厌在平时生活中拍拍打打的举止习惯,认为这是不礼貌的。当地人向上伸出小指表示和好,大拇指朝下表示失败,伸出弯曲的食指则表示死亡。
相见礼仪
生性宽厚,温和有礼的泰国人在见面时不是握手说哈罗,而是合掌说声“沙娃滴卡”。这种合掌问候方式在泰语称为“威”(Wai)。做法是把双手提到胸前,双掌合并但不贴合,犹如在掌心握着一片棉花。这时您的双手的形状就有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
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或事时,“威”的做法便会有所不同。比如说在向同辈问好时,合掌后指尖不高过下巴。在对长辈行“威”礼时,则须低头让指尖轻触鼻尖。对尊贵的对象如德高望重的长辈表示尊敬时,则把双掌抬高至额头。泰国人遇到僧侣或象征佛陀的佛像,都会下跪,合掌,并以额头触地膜拜。一般遇到同辈向他们“威”时,泰国人都会以“威”礼回报。但若是晚辈向长辈“威”时,长辈是不须回“威”的,有些只以点头或微笑回应。
一、社交习俗
印度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印度国民多“种姓”, 不同宗教多规定;
民族繁杂多信仰, 性格一般多稳重;
绿色吉祥多偏爱, 白色懊丧多忌用;
讲究礼貌多敬语, 礼节方式多注重;
厌倦食物多种类, 待人接物多禁令。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印度教徒中分为不同等级的社会集团,可以译为“种姓”。即把人分成四个不同等级;“波罗门”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刹帝利”为“二种姓,地位稍次;“吠舍”为平民,是第三种姓;“首陀罗”为所谓的贱民,为第四种姓,其地位最为低下。他们的各种姓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在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一种被排除的“不可接触的贱民”,被称为“哈里真”。他们是最受歧视的人。印度教徒迎接贵宾时,主人要向客人敬献花环,并亲手将花环套在客人的脖颈上。花环的大小,要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的花环一般很粗大,其长过膝;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及前胸。荷花是印度的国花,倍受印度国民的青睐。因其“出淤泥而不杂,濯清涟而不妖”,故人们常借以赞美人的气节与风骨,又被赞誉为“花中君子”。印度人普遍昵爱绿色,认为绿色是吉祥的色彩,象征着春天和新生。印度妇女民间传统都喜欢在自己的前额正中点一颗指头般大小的圆形痣,人们都称其为“吉祥痣”。其颜色不同,形状各异,或红色、或黄色、或紫色、或绿色,黑色痣虽有,但较少见,一般都依衣着颜色而定。
印度人对蓝孔雀十分崇拜,并将其视作吉祥、如意、幸福的象征。印度是个极为尊重牛的国家,印度教徒把牛奉为神明。按他们的习惯,每逢饭前都要首先敬牛。还有的人敬狗、敬蛇、敬老鼠等等。他们的形体动作语言丰富,不过一些动作所示的意思与我们区别很大。如:表示同意的意轴,他们总要先把头稍歪左边,然后立刻恢复原状;表示不同意,他们反倒点头示意。
二、礼节礼仪
印度人相互见面的礼节,有合掌、举手示意、拥抱、摸脚、吻脚。一般两手空着时,口念敬语“纳马斯堆”,同时要施合掌礼。合掌之高低,对开者宜高,两手至少要与前额相平;对晚辈宜低,可齐于胸口;对平辈宜平,双手位于胸口和下颌之间。若一手持物,则口念“纳马斯堆”,同时要举右手施礼。对于长辈,或对某人表示恳求时,则施摸脚礼(即用手摸长者的脚,然后再用手摸一下自己的头,以示自己的头与长者的脚相接触)。摸脚跟和吻脚礼是印度的最高礼节。印度东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与客人相见时,总把自己的鼻子和嘴紧紧贴在对方的面颊上,并用力地吸气,嘴里还要叨念着:“嗅一嗅我!”,以示其对客人的崇敬。印度安达曼群岛上的森蒂耐尔人,在与久别挚友重逢时,双方要交替互坐膝头,并热烈地拥抱数分钟,以表示相逢后的喜悦心情。印度伊斯兰教徒的见面礼节是按其传统宗教方式,用右手按胸,同时点头,口念“真主保佑”。现代在社交场合上的印度男人们,也开始运用握手礼节了,但印度妇女除在重大外交场合外,一般与不与男人握手。
一般礼仪
正统的锡克教信徒头戴包头巾,不抽烟,不吃牛肉并且不剪头发。
进入印度人的住家要脱掉鞋子。
称谓与问候
见面与分手时,男人与男人握手。如被引见妇女,男人不与她握手而应双手合十,微微弯腰。男人不能触碰女,在公共场所不能与单身女人说话。
约会与准时
遵守时间是明智可取的。
款待与馈赠
虽然正统的穆斯林妇女通常不与男人见面,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
来到印度人家里时,主人会给你戴花环,你应马上把它取下来以示谦让。
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牛在印度是神圣的动物。
穆斯林不吃猪肉,恪守教义的穆斯林滴酒不沾。
接受或传递食品时,一定要用右手。
作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交谈
印度人喜欢谈论他们的文化业绩、印度的传统、有关其他民族和外国的情况。
不要谈及个人私事、印度的贫困状况、军事开支以及大量的外援。
Ⅳ 石材印度绿是人造板是天然板
印度绿是一种色泽自然、饱满,而不含多余的人工制作色素的天然大理石;纯天然,环保,生态绿色也成了当下大家对环境保护的代名词。所以,印度绿就成了环保产品中的代表之一。
Ⅳ 为什么在地图上看印度是绿的,中国是黄的
你看的是地形图吧,中国是黄土地,所以黄的;印度主要是平原地区,绿色的;俄罗斯,美洲森林覆盖,绿色;北非,澳大利亚,沙漠地区,黄的。
Ⅵ 美国卫星发现地球正在变绿,中印贡献大,专家却为何对印度表示担忧
没有一个清洁的环境,再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无意义。——曲格平
古时候,人们并不怎么注重自己的环境。当时的人们,无论是修建房屋,还是搭建桥梁,都是砍伐树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树木的使用十分的广泛。小到一双筷子,大到一张床、一扇门,全部都用木头制作而成。木头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好的木头打造成精美的家具,坏的木头用来烧火取暖,总之,木头的用处十分的多。这就导致当时的人们并不怎么注重保护树木,砍伐十分随意。
而印度植被增长的原因,令科学家困扰了很久,最终才有了头绪。人们认为,当今农业水平逐渐增长,使得粮食等农作物的产量逐渐增加,为植被覆盖面积的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发展较为依赖农业,当地的种植面积不减反增,使得本国的植被覆盖面积逐渐增长。但是印度的农业发展过度依赖灌溉地下水,专家认为长此以往下去很容易导致水资源缺乏,制约发展。
结语
发展是全方位的,人们发展的眼光也是在逐渐完善和成长的。从一无所知,到注重清洁卫生,再到注重植被覆盖面积,然后到重视环境中各种资源的长远发展,这样的发展过程用了数百年。而未来的世界究竟如何发展,应该注重哪些方面,还需要人们不断地探索。
Ⅶ 美国卫星发现地球正“变绿”,原因在印度和中国,印度却让人担忧,为何
每当人类抬头仰望天空,总是会幻想遨游宇宙的场景,而后人类通过不懈的努力,从理论依据再到实践,终于在上世纪苏美冷战的刺激下,通过向太空中发射卫星开启了对宇宙的探索。美国一直都是这个领域的先驱者,引领着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人造卫星成为了人类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而人类也合理利用卫星,将它用以观察和勘测地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且随着科研人员对技术的钻研,卫星能够发挥出来的功效越来越大。
如今的城市化已经日益加重,大批量新建起来的工业正在蚕食大自然,显然种植植被是控制住局面很好的方式,中国和印度已经在身体力行的进行,希望其他国家也能够赶紧动起手来吧。
Ⅷ 为什么不要印度的翡翠
印度翡翠又被称为是东陵玉,也叫砂金石,亦称海洋石,是一种含铬云母的油绿石英岩。印度翡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也就是说,印度翡翠属于石英类宝石的一类。
因为印度翡翠内部含铬云母约10%-18%,所以会呈现浅绿色、深绿色,虽然印度翡翠也有其他颜色,但是绿色是最为常见的。而且,只有绿色的东陵玉才被称为印度翡翠。
这主要是因为绿色东陵石和翡翠的相似度很高,很多人会认错。那么,印度翡翠都有哪些特点呢?
1、物理特性
印度翡翠一般有着鲜艳的油绿和碧绿色,其油脂光泽比较强烈,透明度也不错,一般呈半透明到微透明状。
印度翡翠的折射率大约是1.544-1.560,硬度为7.0左右,密度为2.65-2.8。
印度翡翠的折射率、和密度都和缅甸翡翠相差很大。但因为印度翡翠的质地细腻,所以经过抛光后的它也是非常漂亮的。
2、砂金效应
因为印度翡翠的矿物中含有金红石、赤铁矿、铬云母等,一些片状矿物成分会在强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这种现象被称为“眼”,其小大约为1毫米。
优质的印度翡翠“眼”很多,且均匀地闪烁于油绿的底色上。这个发光的“眼”也是区分缅甸翡翠的一个特性。这也是所谓的“砂金效应”。
3、油脂光泽
印度翡翠的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特性就是油脂感较强。把它拿在手里观察,会有种油乎乎的感觉。这点倒是和田玉碧玉有着相似之处。
而翡翠没有这种油脂的感觉,翡翠一般是玻璃光泽的。正是这个油脂的特性,导致了印度翡翠的光泽不是那么好。
4、光学效应
用透视光观察,可见印度翡翠内有平行排列的绿色铬云母片。侧着观察时,会有一条绿色的线分布在玉石内部。
如果用“查尔斯滤色镜”来查看印度翡翠,则绿色铬云母会呈现红色。
印度翡翠,除了以上的特性和翡翠有所差异外,还有一个特点要注意。有部分印度翡翠,因为含有部分铬云母,所以它也有类似的苍蝇翅的闪光。
但这不是翡翠的翠性,所以我们不能单单只是根据苍蝇翅就来区分翡翠和印度翡翠。
另外,印度翡翠不只有绿色。因为矿物成分的不同,所以它还有其他很多不同的颜色,也就是说,印度翡翠的颜色一般都是因为致色矿物导致的。
Ⅸ 苹果中有红富士大家都知道,但什么是印度青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印度青又叫印青,印度
“印度青”,是以前中国苹果的主要栽培品种。印度青苹果源于印度,由于苹果浑身青色,所以被叫成“印度青”。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印度青苹果就已经传入到了中国,并在中国进行了广泛种植。印青,印度也是人们对硬度青概括性的别称。
可以说,印度青苹果是中国苹果种植最古老的品种之一了,比起红富士苹果要早很多年。印度青苹果最早是作为传粉树引进中国的,是用来给其它果树授粉的,但是作为授粉树它的优势却很不明显。
在贮藏时间上,两者棋逢对手。在糖度上,印度青占优势。但在美观、上档次、结果周期方面,红富士要远远胜过印度青。
(9)为什么说印度的绿是假绿色扩展阅读:
1、印度青苹果的第一大优势就是甜。
当时的印度青苹果号称是“最甜的苹果品种”,苹果的糖度可以达到18.98。在那时候,甜口的苹果市场需求量要远远高过酸甜口的苹果市场需求量。这也是印度青苹果能受到那个年代消费者热捧的一大原因。
2、印度青苹果的第二大优势就是硬度高,耐贮藏,耐运输。
印度青苹果的硬度极高。刚刚成熟摘下来的印度青苹果,吃起来果肉硬且艮,可以长距离的运输。
印度青在贮藏的过程中,如果不放在冷库中,它的果肉会渐渐变软变粉,而且糖度也会随着贮藏时间逐渐上升。很多人都说,苹果放几天才好吃,说得那个品种就是印度青苹果。
Ⅹ 为什么印度洋港口的海水是绿色的
站在海边,极目远望,大海通常是蓝色的。
然而,在【不同地方】的大海颜色也会有很多变化,在海岸线附近,海水里有着很多从陆地上重来的有机物和水生物质。
其中有一些很小的【绿色】物质,称为浮游生物,他们含有一种【叶绿素】的化学物质,叶绿素可以吸收大部分的红光和蓝光,反射【绿光】,所以我们看见海岸边的海水就是绿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