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既然印度越乱越好,为什么中国不支持印度毛派让印度半死不话的
印共自身不弱,印度中央政府无法消灭他们。中国也不想看到下一个越南,而且如果印共当政印度就是有14亿人口的一个整体,想想就可怕,不如让他们窝里斗,再说中国承诺不对外输出革命,也不想给美国扣干涉内政的帽子
❷ 印度未来军事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
武器装备采购渠道多,自研能力逐步增强,太空技术,计算机技术十分先进。战略思想是先控制印度洋,成为地区性的强国,然后逐渐转变为亚洲强国,最后转变为世界性的强国。由于宗教信仰,有较强的凝聚力。现在国际中的地位次于中国,但试图想要超越中国。中国和印度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现实中的最佳比较。
❸ 能不能谈谈你对印度毛派共产党有什么看法
印度赤贫者太多所以才会有这个,世界上那个国家的赤贫者达到一定比列就会那共产主义
❹ 毛派武装的总述
毛派武装的成员在全国共约有2.2万人,分成许多团体,组织的实际情况不为外界所知。毛派武装可能接受了尼泊尔共产党毛派等境外组织的资金援助,武器装备不逊于警察。
2月3日在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树林中,15名警察遭遇毛派游击队的伏击被打死。领导这个游击队的是一名自称“纳玛达44”的女性。据称她从南部安德拉邦德大学退学后与毛派成员结婚,进而成为了游击队的领导人。
毛派的活跃有着社会原因。印度的经济虽然保持高度增长,但农村依然处于落后状态,贫富差距加剧。虽然城市中有着发达的IT产业,但全国仍约有四成人口过着没有电力的生活。毛派的势力范围是从东部到南部共13个邦的贫困地带,被称为“红色走廊”。毛派活动于边境附近的村落,帮助建设水利设施并提供教育,事实上行使了政府的职责,以此扩大支持者并吸收兵员。
据报道,06年有244名警察被毛派打死,07年这一数字升至277人。印度内政部人士指出,毛派如今已不单是某个邦的威胁,而是全印度的威胁。治安部门长期以来因应对克什米尔问题和东北部地区的分离主义运动而无暇顾及毛派,基于反省,目前正加紧重编特种部队。
❺ 印共毛派的崛起过程
印度真正的毛派革命始于1967年,他们在西孟加拉邦的纳萨尔巴里起义,这被看成印度人民战争的一个转折点。 起义发生后,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春雷隆隆”(a peal of spring thunder,意译),对这一起义给予高度评价。
1969年,以武装起义为斗争手段的印共(马列)成立,但不到两年,这个政党就分裂了。总书记玛瞿穆达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1972年,他死于狱中。在整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印度毛派支离破碎,但是坚持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和人民战争理论,仍然是他们的共同点。
1971年的孟加拉战争对毛派来说也是一个重大打击。因为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良好关系,所以,印度毛派中的一些人在这场战争中站在了巴基斯坦一方,这种举动很难被印度国内民众的情感所接受,也进一步削弱了毛派的力量。有意思的是,在整个分裂的过程中,亲玛瞿穆达的毛派还在七十年代年代分裂成了支持林彪和反对林彪的两股势力。分裂后,印度毛派陷于沉寂。直到1993年4月11日,读者在《印度时报》上又读到了一段文字:“极左分子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有明显的回潮趋势。”
毛派回来了。从1993年至今,印度绵延的贫困山区为毛派提供了舞台,他们的势力也从原来的4个邦扩展到印度28个邦中的13个邦。1992年,印度前总理拉奥诚恳地向民众道歉,认为政府始终没有解决好土地改革的问题,而相关的承诺其实早在独立前就已经做出。此后,一个选举接一个选举,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并为因此改善。而毛派的核心目标——土地革命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大资本。在印度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印度农民的自杀率近年来也扶摇直上,社会分化加剧。印度国内贫富分化极其严重,有人形象地形容,印度10.5亿人口中有80%以上生活在“牛车经济”中,连自行车都买不起;另有15%的人生活在“两轮车经济”中,他们买得起小型摩托车;只有2%的人生活在“飞机经济”中,他们独占了印度经济“奇迹”的成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印度的情报人员估计,目前的毛派武装人员大概有两万人之多,仅去年一年就造成了近千人丧生,他们毁坏铁路,抢银行,劫狱,让自己经常出现在印度报纸的头版。
印度毛派领袖相信,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发展,而他们的理论变化是,不再用上所有的力量去打赢一场战争,而是一边采取偷袭战术,一边巩固自己的根据地,毛泽东的游击战争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很深。
短短时间内,从尼泊尔边境到印度东部,一条红色走廊已然形成。在这条红色走廊上,聚集着像比哈尔邦这样印度最穷的地方,山脉险峻、丛林连绵,游击队在许多地方面对的都是缺员多达35%的印度警察和他们落后的武器。
在许多地区,毛派游击队已经取代政府来管理当地,并依靠税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比如恰蒂斯加尔邦的丛林里盛产竹子,毛派就向往来于丛林的竹子商人收取赋税,并要求当地的道路建设公司同样为之。而当政府带领军队来到山区清剿毛派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受到当地农民的保护。印度毛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建立了严密的地下组织,这使得不了解当地情况的军队和警察很难对他们有所行动。如今,印度毛派游击队已经发展到可以进行较大规模战斗的规模,不久前他们拿掉了印度当局的一个警察局,参与这次战斗的游击队员有上千人之多。
2005年,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也公开表示:“我们不清楚这些武装组织为何盗用中国领袖毛泽东的名字;而且我们也不喜欢这样。他们要这样称呼自己,我们也没有办法;但中国与他们从来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境内也没有任何组织或团体与他们有任何联系。” 实际上,当年中国的大使也是这样表明其对尼泊尔毛派态度的。当然,在毛派上台之后,态度自然发生了一些转变。
❻ 请问尼泊尔的尼共(毛主义)是个什么主义啊和毛主席有关吗
有关。
该派信仰毛泽东思想,从1996年2月13日开始发动了“人民战争”,试图用“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在尼泊尔实现“新民主主义”,之后在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尼共(毛)宣传他们要打破种姓差别,男女平等,推翻尼泊尔现行的君主制。尼泊尔国会于2008年5月28日宣布废除君主制,结束于280多年的沙阿王朝,成立尼泊尔民主联邦共和国,实现共和,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共和国。
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自1949年尼泊尔共产党成立起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曲折复杂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尼泊尔的共产主义运动逐渐出现两大流派,一是在合法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简称尼共(联)],二是一直坚持武装斗争的“革命”共产党,即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简称尼共(毛)]。
尼共(联)党章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该党宣称恪守有益于尼泊尔劳动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信念和原则,并抛弃传统陈旧思想和教条主义,客观分析当今世界的现实和国家的新形势,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尼泊尔当前的实际进一步结合起来,寻找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追随别人搞出的某种僵化模式,从而找到一条尼泊尔式的真正民主和社会主义道路。该党还将目前在尼实行多党竞争和“人民的多党民主主义”作为其党纲的核心内容,主张实行人民多党民主制,致力于消灭贫困、物资匾乏以及各种形式的剥削和不平等现象,为建设一个进步、发达、富裕和繁荣的社会而努力。
尼泊尔人民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在2008年4月尼泊尔制宪会议选举中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获得了601个代表席位中的近一半议席,成为制宪会议第一大党并获组阁权。
可参考:
http://ke..com/view/1625445.htm
❼ 印度毛派武装的活动范围
该党在成立后的两年中,势力范围迅速扩展,现在全印度170多个地区受到影响,其中北起尼泊尔边境,南至安德拉邦南部山区被称为“红色走廊”的势力强大,活动频繁,该党试图把这一地区建成一个革命联合区域。据信,到2009年10月,这个组织在印度20个邦中都有活动。中国北京的前《人民日报》驻印度首席记者任彦说,约有2亿印度人在该党的控制范围内。同时,他们还与尼泊尔共产党(毛)、不丹共产党(毛)有联系,但是尼泊尔共产党(毛)否认有联系。
❽ 印度毛派游击队为什么没有实行土改
印度毛派也实行过土地改革,现在印度共产党前身也是属于毛派,在其实际控制区实行土地改革,目前其控制区咋印度可以算得上是模范区,当地人民生活条件普遍比别的区域高,环境也相对好很多,可以说印度共产党在印度还是很不错的一个政党。
❾ 印度毛派游击队来历是什么
印度毛派游击队于2004年9月21日成立,由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人民战争以及印度毛主义行动中心合并而成。两个组织于同年10月14日公布合并事宜,并筹组了临时中央委员会,由人民战争领袖贾纳帕蒂出任总书记。
它是印度毛派武装,简称“印度共产党(毛主义)”、“印度共产党(毛)”或者“印共(毛)”,是印度一个信仰毛泽东思想的地下政党,目标是推翻印度政府。
我国驻印度大使曾明确表示:中国与他们从来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境内也没有任何组织或团体与他们有任何联系。
❿ 印共与印共毛的区别是什么
1、政党不同
印共指印度共产党。
印共毛派是以西孟加拉邦的下层阶级为获得土地而暴动袭击地主为发端,事发村庄“纳萨尔巴里Naxalbari”遂成为毛派的别名。
2、诞生时间不同
印度共产党1920年成立共产主义小组,1933年12月建立全国性政党。
印共毛派诞生于1967年,以西孟加拉邦的下层阶级为获得土地而暴动袭击地主为发端,事发村庄“纳萨尔巴里Naxalbari”遂成为毛派的别名。
3、影响不同
从1920年印度侨民共产党成立之后,印度的共产党内部就存在着关于党的最低纲领和战略策略之争。党内斗争频繁激烈,外部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也非常严厉,党的命运多舛。
但是,印度共产党还是参加了历次的国会选举,其政策也随形势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着调整,成为印度政坛上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
印共毛派,随着印共(毛)在国内持续的活跃,它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形成了南亚国家的毛派与印度的毛派互动的局面。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印度共产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印共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