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的三部曲是什么

印度的三部曲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12 07:33:53

1. 《幽暗国度印度三部曲Ⅰ》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幽暗国度》([英国] V.S.奈保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kSQNtdT8JzIms9Wvh9_eqw

提取码: bkyj

书名:幽暗国度

作者:[英国] V.S.奈保尔

译者:李永平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3-7

页数:336

内容简介:

V.S.奈保尔首次踏上印度——他祖辈的家园,这个隐藏在幽暗阴影中的国度。奈保尔从孟买上岸,一路经过德里、加尔各答、克什米尔,最后来到外祖父的故里。这个有着暧昧身份的异乡人与过客,见到的是无处不在的贫困丑陋,感受到的是震惊、愤怒、失落。在奈保尔一贯的嬉笑怒骂与孤傲冷漠中,后殖民情境中这个幽暗国度所展现的乱象令人何等无奈,何等绝望!

一年的印度之旅,唯一的收获是:印度属于记忆,一个已经死亡的世界。

作者简介:

V.S.奈保尔(V.S.Naipaul):

英国当代作家,文化巨匠。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

50年代开始写作,作品以小说、游记、文论为主,主要有《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米格尔街》、《自由国度》、《河湾》与“印度三部曲”等。其作品在全球享有盛誉,半个世纪里,将里斯奖、毛姆奖、史密斯奖、布克奖、第一届大卫·柯恩文学奖等收入囊中。1990年,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2. 这5本书,带你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导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现实的家园,而书本可以构建一个人的精神家园。以下5本书,都是关于人和精神家园的故事。

01《夜航西飞》

柏瑞尔·马卡姆

豆瓣评分:8.7 (4433人评价)

这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但是非常酷!

作者本人也是一个非常酷的女性。

她是非洲第一位职业女飞行员,还是一名冒险家、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

她18岁就成为非洲首位持赛马训练师执照的女性。

29岁开始独立飞行。

34岁成为第一个独立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员。

40岁出版这本畅销书《夜航西飞》。

此外,她还养狗、骑马和猎象……

这本书算是马卡姆的自传,回忆了她在非洲的生活,训练赛马、驾驶飞机,还有和当地土着的相处,让我读得津津有味。

这本书中更为特别的是,马卡姆在夜晚飞行中沉淀下的大段自白。

从她的文字中,我总能轻易想象出非洲的星辰、沉默的草原和远方的风声,它们只属于马卡姆。

当她从漆黑的夜中钻出来又沉进去时,她一次次确认着人类的孤独。

这本应该是本孤独的书,我却在里面看到了一种不需要任何人理解的快乐,正如她所写的:“当你飞行时,你会感觉到满足,就像拥有了整个非洲。”

在非洲大陆静谧夜空上的孤独飞行,是她阅读世界的方式。

02《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

豆瓣评分:8.5 (3185人评价)

林语堂先生是个妙人。

这个妙字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理解:

他出生于福建的基督教家庭,从小接受西式教育,中学时却发现自己离不开的仍是中国文化;

他的命运和近代中国紧密绑定,本应是壮烈激昂的故事,从他口中讲出时却只剩下禅意和幽然;

他用英文写了一本讲述中国的书,嬉笑怒骂之间没能全身而退,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字句间都带着那份对国的情谊。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对国民性的一次盘点,中国人在林先生眼中是这样的:乐观的现实主义者,不多想未来却实实在在地耕耘于现在。

理想中的国家和个人从不存在,每个人所能窥到的都只是冰山一角。

从林语堂的文字中,我更多的是被他牵引着,开始了一场自省的旅程。

03《印度:受伤的文明》

V.S.奈保尔

豆瓣评分:8.3 (439人评价)

如果你想要了解印度,这本书几乎可以说是“必读书”。

作者奈保尔是印度移民后代,30岁他第一次来到故国印度,写下了对于这个遥远又熟悉的国家的初印象《幽暗国度》。

15年后和28年后,他又分别写下两本印度的观感,组成了经典的《印度三部曲》。

奈保尔笔下的印度,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相互稀释、相互制衡的贫瘠之地。

摆脱了殖民地身份的印度仍有着深深的不安全感,它将贫穷视作一种骄傲,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吊诡地弥漫着反文明的气息。

印度也是一个让奈保尔矛盾的国家。

中印战争、政治人物、阶级分化,包括社会中的殖民遗产的撕扯,在这个国家此消彼长,时空交错的荒谬感在书中无处不在,历史和现实在这个国家彼此冲撞。

奈保尔既是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又时不时流露出对这个血缘上故乡的柔情和关爱。

跟随奈保尔的游记,我读到了这个沉重而混沌的国度,悠久文化中所累积的磅礴生命力。

04《二手时间》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豆瓣评分:8.8 (4069人评价)

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是怎样的呢?有人关注过吗?

《二手时间》正是一本由无数前苏联普通人的生活碎片,拼接成的书。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他们在时代浪潮中的选择与被选择。

他们一个个出现在作者面前,仓促地讲了一段自己和前苏联的故事。

阅读这本书,让我作为旁观者,侥幸窥得了他人的一段生活。

本书作者是白俄罗斯着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她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的二十年间,每一个俄罗斯普通人在社会转型中的痛苦和挣扎。

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遭遇者,也是命运的接受者。当事人在当时的状态,这些分散的碎片,拼接成了历史中那段崩塌的苏联时刻。

我友情提示:读这本书需要耐心,也需要勇气。

05《我的阿勒泰》

李娟

豆瓣评分:8.8 (11717人评价)

这本书,我愿意向所有人推荐,就因为它有着一种笨拙却鲜活的力量。

我认为,比起细腻的匠心雕琢,文字中的生命力更加可遇不可求。

《我的阿勒泰》是李娟关于北疆生活的散文集。

她从小在疆北阿勒泰地区长大,与母亲和外婆相依为命,在这个穷荒辽阔之地,他们辗转迁徙,以裁缝和小杂货店为生。

作者李娟并没有花太多笔墨去描写自己的“苦”,所有生活的酸涩,都被轻描淡写地扫过,仿佛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寻常生活。

她更喜欢去写寂静生活中那些最美好的细节:不期而遇只为陪伴自己一下午的小孩、舞会上那些醉人的呢喃和诗意,以及靠腌制野菜就能满足的漫长冬日时光……

李娟的文章有一种质朴,和自然、和生命紧紧相连。

她们娘仨儿有种骨子里透出来的生命力,让人不自觉地被吸引。

我真心喜欢李娟笔下的生活,喜欢阿勒泰变幻无常的云朵和风,喜欢那种没有被世俗沾染过的乐观和哀愁,喜欢人和自然、生命和生命间那种交融着的快乐。

有一天,我一定要让秃头老板带我亲自去一趟阿勒泰。

3.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印度三部曲Ⅲ》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英国] V.S.奈保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X9HPf54vnS29mcsSXnB4DQ

提取码:gwop

书名: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作者:[英国] V.S.奈保尔

译者:黄道琳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3-11

页数:560

内容简介:《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代表作“印度三部曲”第三部,也是激情四射、饱含争议的V.S.奈保尔写印度最深沉、最公允的作品。

V.S.奈保尔第三次来到印度。奈保尔以孟买为中心,近距离观察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城市与乡村、宗教与种姓、祭司与政客、作家与黑帮分子……这一次,激昂的笔锋让位于冷静的白描,率意评断让位于原味历史,奈保尔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不动声色的聆听者、旁观者,一个记录印度人心声的人,进而创作出这部朴素但异常深邃的“口述实录”。

作者简介:V.S.奈保尔(V.S.Naipaul)

英国当代作家,文化巨匠。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

50年代开始写作,作品以小说、游记、文论为主,主要有《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米格尔街》、《自由国度》、《河湾》与“印度三部曲”等。

作品在全球享有盛誉,半个世纪里,将里斯奖、毛姆奖、史密斯奖、布克奖、第一届大卫·柯恩文学奖等收入囊中。1990年,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4. 奈保尔《幽暗国度》

奈保尔《幽暗国度》

 

      读书当然是很私人的事情,然而和网友一起读书,才能读到更广阔的天地。

      奈保尔就是书友们推荐的,从最初的《米格尔街》,到“奈保尔专场”到2022年的第一期“阅读绿皮车”,第一站是印度,第一本共读的书就是《幽暗的国度》。前提是我自己愿意跟随,积极参与。

    《幽暗国度》是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之一”,“非虚构文学典范之作”。《时代周刊》的宣传词:有一种人远离了故乡,却比故乡的任何人都更了解那里。V.S.奈保尔就是这里面尤其杰出的人。

      在这之前,我读过奈保尔的《米格尔街》、《大河湾》、《模仿者》、《奈保尔家书》,奈保尔以生俱来的敏感,流露于文字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的着名英国作家,首次踏上印度的国土,从孟买、德里、加尔各答到克什米尔,最后来到外祖父的故里。当游记去阅读就好,但是也要时刻提醒自己:这毕竟是六十年前的印度,这是奈保尔笔下的印度。我是宁愿欣赏奈保尔的文字,不去揣测作家当年的心情。

      我是喜欢奈保尔的文字的,他的作品常有佳句,喜欢做读书笔记的朋友,想必也不会拒绝奈保尔。我不曾踏入过印度的国土,对印度的印象,除了阅读就是观影,印度的电影业在世界上都是比较出名的。听说印度的IT行业也很发达。印度的等级制度,印度的先进与落后都是很明显的。先进可以有参照,“落后”就难以判断了,反正我们绝大多数都没机会生活在印度,无需入乡随俗。

  奈保尔在《幽暗国度》里,类似“印度人喜欢随处大解。通常他们蹲在铁路两旁,但兴致来时也会蹲在海滩、山坡,河岸和街道上,”

“卖雪的克什米尔人挖起一铲子冰雪,拼命往前冲,追上已经离开的进香客,匆匆讨价还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然后又慌忙跑回来,挖起另一铲子冰雪,卖给另一群进香客。就这样,一整天他在山径上不停挖掘跑动。他一年只做这一天的生意。”

“在印度政府观光局工作的一位朋友事先提醒我:把整瓶酒原封不动带上岸,肯定会被没收。”诸如此类的记录,我觉得无非就是所见所闻,不必过份解读,游记也没标准模板和单一主题,犯不着只写好人好事快乐事,那是旅游宣传小册子的腔调。

    阅读过程中,我确实也有过好奇,印度人如何看待奈保尔的这本书?但是我并没兴趣去翻找六十年前的评论,这是印度人的历史。奈保尔借印度人的嘴,将了自己一军:“有趣,你命好,不必住在这个国家。我们全都被困在这儿。知道吗,这就是我们的处境:被困在一个地方,动弹不得。”同时,他亦夫子自道:“那位做生意的朋友批评我:你读了太多西方人写的、对印度充满偏见的书。这么说对我并不公平。他认为正确的、值得一读的书,我读过不知多少本。”

    “甘地未能把他那直接坦诚的眼光和理想传留给印度。诡异的是,待在印度一整年,我竟然找不到一个能够告诉我甘地究竟长得什么样的民众,他们可都是甘地的祟拜者。”

  “甘地生前说过的每一句话,写过的每一篇文章,几乎全都被记录、保存下来。有关甘地的书目简直可说汗牛充栋。然而,在印度,甘地早经退隐到历史中。”

  好吧,我觉得把“甘地”替换成奈保尔,也是说得通的。

 

     

5. 《印度:受伤的文明印度三部曲Ⅱ》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印度:受伤的文明》([英] V.S.奈保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BsCHzjfUZCkwHYqwdmXeBA

提取码:cy

书名:印度:受伤的文明

作者:[英] V.S.奈保尔

译者:宋念申

豆瓣评分:7.1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8-11

页数:200

内容简介:

奈保尔第二次来到印度,此时正值甘地夫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高潮。与首次来印(《幽暗国度》)感受到的震惊、愤怒和羞愧不同,这一次他深入“乱象”背后,试图去触摸文明失落的灵与肉:印度的危机不仅在于政治和经济,更在于作为一个“早已被挫败的国度”,印度不过是从一个黑暗时代进入另一个黑暗时代。

作者简介:

V.S.奈保尔(V. S. Naipaul):

英国着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着有《米格尔街》、《大河湾》、《自由国度》、《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抵达之谜》、“印度三部曲”、《非洲的假面剧》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8年8月11日于伦敦病逝。

6. 印度佛教发展的三部曲是什么

简单说:
1. 释迦摩尼成佛、讲佛传道。(1个教派)
2. 佛教的分裂、形成多元化发展(10000多个教派)
3. 走出印度与其它宗教融合,如与中国诸神融合为显宗佛教。与藏教融合形成密宗佛教。

是不是你想问的三部曲?

7. 农场三部曲是谁的

安纳德。
安纳德《农庄三部曲》名词解释:印度英语作家安纳德1905创作的长篇小说《村庄》(1938)、《在黑水那一边》(1940)和《剑与镰刀》(1942)的合称。作品叙述旁遮普一个青年农民拉尔·辛一生的悲惨遭遇,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印度广大群众觉悟的提高和日益增长的反抗情绪,引导人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斗争。
安纳德印度英语作家。生于白沙瓦(现属巴基斯坦)。1925年获旁遮普大学文学士学位。同年去英国留学,192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30年代定居英国,最初从事文艺理论着述,后创作小说。1937年以战地记者身份去西班牙,写了许多充满激情的反法西斯政论。返英后继续写小说。1945年回归印度,定居孟买,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活动。1947年印度独立后,投身世界和平运动,于1953年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国际和平奖金。

8. 奈保尔的印度游记 指的是《印度三部曲》读过的人回答

《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新版)(印度三部曲之一)讲述的是奈保尔首次踏访印度-他父祖辈的家园。从孟买、德里、加尔各答,再到他外祖父的故乡,这个有着暖味身份的“异乡人”与“过客”,见到的是无处不在的贫困与丑陋,感受到的是震惊、愤怒、疏离、鄙夷与失落。春了一贯的冷嘲热讽与孤傲尖酸中,后殖民情境中的印度乱象是那么的令人无奈与绝望。这一年的印度之旅其实也是他企图探询自己的历史与身份认同的内心之旅,而他的收获却是看到:印度属于黑夜-一个已经死亡的世界,一段漫长的旅程。
他的叙述技巧极为卓越,一步步缓慢地揭露了印度与他的内心,读来具有无比的乐趣……有一种人,远离了家园,但是仔去比家乡的任何人更了解这个地方:奈保尔先生就是一个杰出的例子。

--------------------------------------------------------------------------------

作者简介
奈保尔爵士(Sir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1932-),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32年出生于特里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进 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53年取得学位后迁居伦敦,任职英国广播公司(BBC),1957年以《神秘按摩师》正式开 始写作生涯。
奈保尔的作品小说和游记为主,两者均获高度评价。代表作有:《比斯瓦先生的房子》、《河湾》、《印度三部曲》等。
在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之前,奈保尔已获无数荣誉,如英国最富声望的布克奖、毛姆小说奖、莱思纪念奖、霍桑登奖等。1993年,获颁第一届大卫·柯恩英国文学奖(David Cohen British Literature Award),该奖旨在表扬“尚在人世的英国作家的一生成就”。
1990年,奈保尔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

--------------------------------------------------------------------------------

编辑推荐
《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中,作者的叙述技巧极为卓越,一步步缓慢地揭露了印度与他的内心,读来具有无比的乐趣……有一种人,远离了家园,但是仔去比家乡的任何人更了解这个地方:奈保尔先生就是一个杰出的例子。

--------------------------------------------------------------------------------

目录

印度之旅序曲:申请一些证件
第一部
第一章 想象力停驻的地方
第二章 阶级
第三章 来自殖民地的人
第四章 追求浪漫传奇的人
……

9. 求 《 印度三部曲)》电子书免费百度云网盘下载

《印度三部曲》网络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wqwy5oVBfLdV6cbvJPFkUw

提取码: va6i

《印度:受伤的文明》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代表作“印度三部曲”第二部

10. 绝望的美丽

                      绝望的美丽

                                                                                  ——记印度电影《月亮河》

有人这样说过:在印度,与其做女人,还不如做一头牛比较划算。可以想见,女人在印度的社会地位糟糕到何种程度。最近频频曝出的女性受辱案件,也将所谓的印度教教义推往风口浪尖,而对于我,真正的触动,来自于这部印度电影——《月亮河》。

从前鲜少看印度电影,对宝莱坞极尽奢华之能事堆砌出的华彩篇章甚至有些抵触,但对于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印加裔女导演迪帕·梅塔,自接触她的片子以来,便让我一发不可收拾,内心充满无限景仰。

《月亮河》又名《水》、《祸水》,是迪帕·梅塔的“印度三部曲”之一,以一个寡妇被逼良为娼的悲惨遭遇,讽刺了父权社会表面堂皇下的丑陋,更让印度女性的独立意识和印度的民族意识的萌芽结合起来产生共振,不失为一部恢弘的史诗,堪称迪帕·梅塔最为精彩的作品。

影片开始于美丽的月亮河边,月亮河,也就是恒河,根据印度教的传说,恒河之水从湿婆神的头发上泻下,缓缓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因此,恒河被印度人视为圣河。

故事从一个刚刚成为寡妇的8岁女孩楚娅说起。印度的寡妇只有三种选择,一是殉葬,二是嫁给丈夫的弟弟,三是进入一个叫做“寡妇院”的地方,一辈子过着清苦而无望的生活。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由于印度各地可娶幼女的婚俗,有些寡妇甚至只是几岁大的孩子,成为寡妇后会被立即被赶入寡妇院,靠施舍生活,而由于必须剃光头并且穿着特别,总被旁人认为不祥之人而被嫌恶。

根据印度婆罗门教义:“寡妇理应受苦克己守贞至死”,楚娅被剃光头发,带到寡妇院,在那里,她必须对她犯下的罪过进行忏悔,因为她被认为是自己导致了丈夫的死。生活在这里的寡妇,不仅被剥夺了所有财产,还要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不能吃甜食和油炸食品,只能靠每天不停地诵经,换取仅能充饥的一小碗米饭,有的年轻寡妇还被迫以神的名义卖身给高等级种姓的权贵们享乐。寡妇们乞讨和卖身得到的报酬,绝大部分被头目夺走,她们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存足丧葬费,死后能将自己火化后的骨灰,撒入圣洁的月亮河。悲惨地生活,绝望地等死。死亡,甚至是她们洗涤自身唯一的机会。

小楚娅天真可爱,性格倔强,她厌恶寡妇院里的头目肥婆麦杜马提,经常念叨着妈妈一定会接自己回家,在影片中,她所承载的象征意义非常鲜明,虽然年幼,但她仍代表着一股对虚伪宗教的反抗势力,与麦杜马提和阉人古拉碧所代表的腐朽教义相抗衡。

楚娅在“寡妇院”结识了年轻美貌的卡丽安妮,并见证了卡丽安妮和纳拉扬的爱情,与这个寡妇院众人避而远之的女子成为莫逆之交,偷养小狗,雨中嬉戏,苦中求乐。

故事的女主角——卡丽安妮,一个纯真美丽的年青寡妇,在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英俊青年纳拉杨,一个崇尚真理,立志追随“圣雄”甘地的婆罗门种姓的少爷。纳拉扬不顾母亲的反对,坚决要娶卡丽安妮为妻。卡丽安妮也在爱情的感召下,决意冲破陈腐的宗教与传统束缚,逃出寡妇院。而当得知纳拉扬的父亲竟然是玩弄过自己的婆罗门贵族时,羞耻和屈辱让卡丽安妮拒绝了纳拉扬的爱情。月亮河见证了他们的两情缱绻,却令人不得不绝望。最终,她选择走入月亮河,祈求神圣的河水洗刷她的孽业,用生命为这个残酷的制度殉葬。

故事的男主角纳拉扬,出生自印度上层的种姓阶级婆罗门,家境富裕,英俊潇洒,并接受过良好教育,考取了律师资格。他是甘地式的上层知识分子,在印度社会中,甚至可以称其为拯救者。他和卡丽安妮之间的爱情,在强大的宗教势力面前,没有进行下去的任何希望。

寡妇院里还有一位女性莎肯塔拉,在影片中,她代表了愚昧的民众,虽然对女权现状充满同情,但只能默认接受,更无心改变。她虔诚地信奉着古老的教义,安静而忍耐着面对着自己的命运。讲道的老人告诉她:无论什么时候还都要坚信自己的信仰,她便为这纯粹的信念苟活着,直到卡丽安妮的死亡,才让她对所信奉的产生了疑惑。

影片的结尾耐人寻味:卡丽安妮走投无路投河自尽后,纳拉扬断绝父子关系离家出走,年幼的楚娅仍旧没有逃过厄运,被麦杜马提送去被富人糟蹋,莎肯塔拉抱着昏迷不醒的孩子追上了即将搭乘火车离去的纳拉扬。三人同时踏上了同一趟列车,前往未知的目的地。由于圣雄甘地修改了寡妇不准再嫁的法律,女人的命运似乎有所转机,而火车的不断前进,仿佛也预示着未来可能出现的自由和希望。

自此,全片压抑伤感的基调似乎有些停滞,随之而来的,难道真的是希望和变革?然而,圣雄甘地的革命,解放得了法律,却解放不了人们头脑中顽固的愚昧,深受殖民压迫和宗法控制的印度,真的能就此改变吗?导演迪帕·梅塔借影片结尾的字幕,告诉了大家最终的答案:据调查,印度有3400多万的妇女的生存状态与两千多年前的处境相差无几。

这是一个残酷的故事,所谓遵从神的旨意,听从神的召唤,不过是贵族们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寻找到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而由于缺乏基础教育,一代代的愚民只能麻木地接受和顺从,全然无视女性的牺牲和苦痛,千百年来皆是如此,祖宗的教义就是这样,有什么必要去改变呢?

印度的男男女女都拥有深邃的轮廓,片中的演员个个外型出色,演技出众,特别是印波裔的女主演丽莎·雷,将卡丽安妮纯真的美和最终对社会的绝望展现得淋漓尽致,以无懈可击的演技征服了全世界,电影评论家们盛赞她为“电影里最美丽的女性”,我也深以为然。该片也曾荣获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同时,这个残忍的故事,却有着美妙的布景,独到的视角,摄影剪接极其出色:恒河粼粼的波光、神庙点点的烛火,荷叶上的露珠,晨曦中的河水,无不散发着平和静谧的光芒,悠扬动听的印度古乐贯穿始终,鼓点总在最关键处敲击到你的心上,但画面越是凄美,结局就显得越发残酷,而也只有几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化与沉淀,才能造就如此含蓄、隐忍的表达。

看这部《月亮河》,潮水般的伤感自我的胸口漫过,我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为了那种无望的美,那种永远无法泯灭的痛。同为女性,我庆幸自己身处同样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的中国,得到了相对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如果有时间,您也去月亮河边,走走…

阅读全文

与印度的三部曲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中部38师在哪里 浏览:983
中国男足对伊朗哪个台 浏览:45
中国古代印尼叫什么 浏览:737
伊朗新年是什么时间 浏览:466
丹顶鹤在中国哪里越冬 浏览:217
伊朗石油怎么运输到中国 浏览:431
二战意大利美国哪个更强 浏览:17
建行在越南取钱手续费多少 浏览:446
抄底伊朗什么意思 浏览:50
中国移动语音如何设置 浏览:13
英国什么时候实行炮舰政策 浏览:941
ems寄到印尼多少钱 浏览:591
为什么要去印尼盾国家打工 浏览:98
中国电信怎么看电视 浏览:862
印尼的果冻果是什么 浏览:681
1885年英国什么报纸停刊了 浏览:563
在北京申请英国t4签证要多久 浏览:8
劳森为什么来中国了 浏览:665
伊朗为什么不把油卖给中国 浏览:513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赤脚医生 浏览: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