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唐玄藏为什么去印度不走中南半岛

唐玄藏为什么去印度不走中南半岛

发布时间:2022-12-15 06:15:26

A. 唐玄奘西天取经,为什么会从贫瘠的西域走呢

《西游记》有云:“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身为四大名着之一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描写了唐僧在三个徒弟的保护之下,历尽十八万千里艰辛,与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如愿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艺术来源于现实,其实吴承恩所作的《西游记》,其中的唐僧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那就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他也的确从长安出发去往西天,也就是印度取经钻研佛学。其实从长安到印度的距离,并没有十万八千里,但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依靠双脚从长安走到印度,也是一项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工程。值得一提的是,长安到印度的直线距离不过2000多公里,而玄奘法师并未走这条路,他先向西北西域之地绕了个大弯,再向南跋涉到达了印度。玄奘法师为何不走捷径,反而绕了这么远的路呢?



“蜀身毒道”在隋唐时期,已经变成了十分危险的道路

隋、唐王朝在云南,均没有设置管理机构,更没有向西汉一样,在蜀身毒道沿途,设立强有力的控制、保障据点。公元548年,南北朝发生“侯景之乱”,宁州刺史为了平定乱事,带走了原本驻扎在云南的部队前往中原。此后在云南地区,再也没有中原官员,到宁州云南任职的记录,云南也慢慢被爨氏控制。以致于到了玄奘法师身处的唐朝初年,蜀身毒道上几个官方控制的据点,已经荒废了多年。

云贵高原地势落差很大,从蜀地进入云南的官道,修起来颇为不易,加上云南内部各个土着势力犬牙交错,还有很多尚未开化的蛮夷部落,所以除了大批结队而行的官军,普通人独身一人,是不敢走这条风险性很大的道路的。玄奘法师早年曾在蜀地生活过,对于蜀身毒道定是十分了解,虽然这条道路距离印度最近,但是一路上的不确定风险太高,迫使他最终放弃了这条捷径,毕竟活着才有“输出”,万一死在半道上,还谈何取经大业?

B. 唐玄宗去印度取经为何不走海路,而是选择不远万里的绕道西域

这是我们站在时代之上,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所产生的的时间差。如今的地球,俨然已经成为地球村,就算是一个没出过国门,甚至不会使用网络的人而言,用一个地球仪也能计算和比较出地球任何两点之间最短路径(不算航空)。但这对玄奘法师取经的年代而言,不现实。

我们再假设一下,如果当时有能够航行的海路,选择海路也还有一个时间上的问题。从长安西行,出嘉峪关就是去西天之路了,而若是走海路,玄奘法师先要抵达沿海,不论是从福建沿海还是从广东沿海离境,自长安出发所需时日不少。而出海之后,同样需要“绕行”才能抵达印度半岛,路程相比陆路,只长不短。从时间考量上而言,也是一个不合理的地方。

C. 历史上,唐僧去古印度取经绕道西域,却不走中南半岛或海路是什么原因

因为古代海陆运输并不发达,没有适宜的船只。在古代陆路运输比较成熟,海陆运输还并不完善,船只水平不高,所以没有选择不走中南半岛或海路。

D. 唐三藏去印度,为何是往西北走而不往西南走

唐僧从西安出发,一共走了十万八千里,换算一下就是五万四千公里。大家都知道,绕赤道一圈,才四万公里,套用某奶茶广告语就是“唐僧走的路足足可以绕地球一圈”,印度就在亚洲,没那么远。

看了唐僧的取经线路图,你就知道唐僧这路绕得进入印度。抛开西游记的神话成分不说,以上地图就是实实在在唐玄奘法师当年的取经路线图。从地图上看,唐僧要是从西藏或云南进入印度的话,要至少近2/3的路程,唐僧为何舍近求远?

看到丝绸之路的地图,也会由衷感叹道古代汉唐盛世,中国的强盛与繁华,贸易通达世界各地。记得看《西游记》时,唐僧自报家门时,一般都会说“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所有接待的国王都会由衷地说一句“原来是来自大唐的高僧”。这句话,其实也隐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唐僧步行万里到这里不简单,又仪表堂堂,谈吐有致是高僧;二则因为大唐盛名在外,国王们见了大唐的人,都会高看一眼,好生款待,并顺利换取通关牒文(也就是护照)。

E. 玄奘为何只走陆路

历史上法显、玄奘“西天取经”的去时路线基本上是相同大致沿着丝绸之路,越过印度河进入中印度地区。
而返回的路线截然相反,法显是在印度东海岸走海陆回国,至山东登陆返回祖国;玄奘则因当年答应了高昌国王,取经后返回高昌国宣讲佛法,所以几乎是沿原路返回,只不高昌当时已被唐朝征服,玄奘也就未做停留,直接返回了大唐。所以法显是西行陆路取经,东行海路归国;玄奘是来去一条路走两遍。那么按照今天的地理知识,法显东归之路明显距离更近,为何不能来去都走海陆?又或是通过中南半岛前往印度呢?第二条路线就是法显东归的海上路线,其东归是从恒河入海口的位置登船,穿越孟加拉湾抵达狮国(今斯里兰卡),
二度登船后进入印度洋向东航行,沿苏门答腊岛东北海岸线进入我国南海,再往北航行至我国。如果把这条路线反过来,完全可以当做前往印度的路线,法显搭乘的是商船,说明东晋时期这条海上贸易线已经成熟。第三条路线是从长安南下四川,经过当时的南诏,由布拉马普特河(雅鲁藏布江)流域进入印度。有人说这条路线上的南诏与唐朝关系不好,此路行不通,这个说法其实不对。南诏与唐朝对立是中晚唐时期的事儿,由于唐朝国力衰退,南诏国开始扰乱西南,威逼四川,唐僖宗因此悬赏镇压,这也是后来播州杨氏崛起的原因。
而在唐初,南诏还只是西南诸邦中的势力之一,只因唐朝廷需要扶持西南政权牵制吐蕃,所以朝廷选择了最南端的“蒙舍诏”,扶持其征服了洱海地区的五个大型部落,从而统一洱海。贞元十年(794年),唐德宗封其首领异牟寻为南诏王,这才有了南诏国。所以玄奘西行的贞观三年(629年),走南诏路线是有可行性的。小说《西游记》将玄奘西行称“西天取经”,这个说法也很恰当,因为玄奘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探究佛教各派学说之分歧。换言之,如果说法显是为了探索佛教完整的戒律清规,那么玄奘就是为了探索南北佛宗的统一概论。法显作为前辈,带到中国的是佛教“世界观”,玄奘则是去寻找“方法论”。玄奘时期我国佛教流行摄论宗和地论宗,此两家有关法相多有乖违,玄奘渴望得到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融汇贯通一切,于是决心前往印度求法。所以这一路走去,不管大乘、小乘,能够听闻学习便是目的,那么路线选择就尽可能路过崇尚佛教的国家,而且越多越好。

阅读全文

与唐玄藏为什么去印度不走中南半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二战后印度那么强大 浏览:527
意大利的熊猫怎么样 浏览:83
我不会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16
北京粤运中国多少金牌 浏览:978
印度为什么突然加大检测 浏览:747
意大利女排28号叫什么名字 浏览:502
越南青柠怎么做 浏览:541
中国和英国签了多少大单 浏览:377
中国的海洋岛在哪里 浏览:141
中国的遗迹是什么 浏览:27
伊朗人为什么有人扎头巾 浏览:258
在中国卖日本小商品在哪里进货 浏览:576
寂寞的中国人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439
印度煎饼放什么调料 浏览:648
如何将人民币转到越南 浏览:91
伊朗为什么会发洪水 浏览:677
你会怎么做综艺中国 浏览:293
如何强起来的中国 浏览:281
印度鹅粪叫什么 浏览:117
印尼燕盏是什么 浏览: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