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亚中的印度重工业生产条件优越什么和什么资源丰
自然条件优越,人文资源丰富。
一 自然1位置:南亚次大陆,相对独立;沿海,靠印度洋2气候:亚热带,降水多,温暖湿润,日照足3土地:地广,面积大,肥沃;多平原丘陵,少高山;几大河流供给用水4资源:矿物种类多,集中度高,丰富,如煤、铁、水能。
二 人文1劳动力:人多,集中分布,素质较高,官方语言是英语2城市:分布集中,利于工业集中发展3政府:重视发展工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新产业,如IT4交通:铁路、公路、海运教发达5政治:南亚第一。
第一,首谈印度的人口优势和红利,印度有14亿人口,这就使得印度不缺劳动力,劳动力比较廉价,对于印度本国来说,劳动力可以加快印度的基础建设。对于国外的公司来说,可以节约成本,尤其是在印度办厂,可以节省许多开支,所以说许多世界性的制造公司纷纷到印度办厂置业,盘活了印度的当地经济氛围。第二,印度的地势和土壤优势,印度的平原面积占到了40%,山区占25%,高原占1/3,这就使得印度这里的环境很适合种植粮食等农作物。这里产出的粮食养活了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并且多余的产出的农作物还被印度出口到国外,赚取外贸资金。第三,印度的对外政策,左右逢源,不偏不倚,我们都知道美国和俄罗斯都在拉拢印度入伙,但是印度政府却很聪明,我谁都不得罪,我谁也不支持,不偏不倚,以不变应万变,印度的这个对外政策,使得印度获取了极大的利益,俄美双方从经济上,军事上对于印度都是给予最大的扶持。第四,印度所处的国际环境很优越,除了边境冲突以外,没有大范围的敌对国家,这就使的印度能够在长的时间段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从经济前十到第七名,印度没用多长时间,稳定的外部环境,造就了印度国内发展迅速的态势。第五,印度的文娱产业是很厉害的,它们的宝莱坞号称是印度的好莱坞,为印度的经济收入添砖加瓦。
B. 印度到底是靠什么养活13多亿人口的
很多人都好奇,印度只拥有我国不到三分之一的土地,怎么能够养活十三亿多的人口的?
然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印度将高科技与农业结合到一起。政府非常重视在农业方面的技术发展,希望通过农业技术来使得印度农业更加高产,并且通过高科技手段可以提高农业种植方面的效率和回报率。原本印度在科技方面已经实行大力发展,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可以说现代科技对于印度农业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独立以后,钢铁、机械、电力、化学等工业都有所发展,工业已形成完整体系。印度的纺织、食品、精密仪器、汽车、软件制造、航空和空间等工业发展迅速。旅游业也是印度政府重点发展产业,也是重要就业部门,提供两千多万个岗位。
C. 印度中下游以什么农业发达
印度的两大河平原是最适合发展农业的区域.印度河中下游为灌溉农业,恒河中下游为水稻种植业 原因:印度河中下游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高温少雨,利用印度河水源发展灌溉农业;恒河中下游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适宜种植水稻.印度的农业历史悠久,耕地面积比例大,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农产品中稻米,小麦,棉花,黄麻,茶叶等在世界占重要地位.区位因素除了上文提到的还可以参照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
D. 印度发展经济(农业和工业)的优越条件有什么
(1)印度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2)印度的高科技工业发展迅速,其中班加罗尔是印度新兴工业区;(3)印度耕地面积广阔,气候雨热同期,充足的灌溉水源等,为开展“绿色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4)印度推行的“绿色革命”,使印粮食生产由短缺到自给有余,中国是人口大国,借鉴印度“农业革命”的成功经验,我国在农业发展中应该调整农业结构,科技兴农,走产业化之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E. 印度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1、印度优先发展服务业的原因一个国家的经济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就是工业,主要是制造业;最后一个是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在工业革命以前都是农业为主的,工业革命后才开始有工业和制造业,而历史上的大国几乎都是工业强国,荷兰和西班牙除外,算是贸易立国的,这是算是服务业,优先发展工业
一方面可以迅速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工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解决农业人口的转换问题,随后就会迎来城镇化,城镇化的提升带来的是服务业的需求,这是之前很多国家走过的老路,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国内的消费能力较低,无法自行消化工业生产能力,只能出口给其他的国家,利用出口的优势来发展过来的工业/制造业,中国走的是这样的策略,但是印度不是。
而印度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从1991年开始“改革开放”后实施市场经济的政策,但是在经济的发展策略上是优先发展服务产业的,制造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其中个中原因有多种,印度是一个民主制度的国家,土地私有化,政府之间是联邦的体制,要发展制造业就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但是因为中央协调的能力较弱,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统一协调能力,导致基础建设停滞不前。没有基础建设,制造业就难有大的发展。
还因为宗教信仰,比如种姓制度,导致人口的流动有很大的困难,这是就业的一个基础,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是自由的,也就是就业市场是自由交换的。土地的私有化也为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为合约谈判的成本太高,政府很难做统一的征收和规划,私人之间的谈判成本太高,尽管现在印度在努力改变这种现状,但是进展依然缓慢。
2、印度的农业增加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印度的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中国的农业占GDP的比重曾经是同样的水平,在1990年之前,总体而言印度的农业比重还在中国之上,印度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了42.8%的比重,这是完完全全的农业国家了。不过整体来看,农业所占的比重是逐渐降低的,到2018年印度的这个比重已经降到了14.46%,比1967年的高点下降了28个百分点,这个降幅是非常巨大的。
而印度2018年的制造业增加值只有4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的十分之一,虽然在全球排名第六位,但是绝对值还是非常低,大概是相当于中国20年前的水平。印度单靠服务业的发展是无法解决贫困问题的,发展制造业是唯一的出路。
F. 印度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在哪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什么工业
铁矿
印度铁矿资源丰富,且多为优质铁矿。据2005年统计,印度铁金属储量为42亿吨,储量基础为62亿吨。其中铁金属储量占世界总量的53%,居世界第六位。铁矿石主要为赤铁矿和磁铁矿,赤铁矿矿石品位均在58%以上。磁铁矿矿石品位较低,一般为30~40%。印度较大型的赤铁矿矿床主要分布在以下5个地区:①伯拉杰姆达地区(比哈尔邦一奥里萨邦); ②达利一拉杰哈拉一拜拉迪拉地区(中央邦);③贝拉里-霍斯佩特地区(卡纳塔克);④拉特纳吉里地区(马哈拉施拉邦);⑤果阿地区。
重要矿床有:①迪拜拉迪拉(Bailadila)赤铁矿矿床,矿区位于中央邦南端,由14个富赤铁矿矿床组成,矿石品位均在60%以上。总储量大于12亿吨,推断储量30亿吨;②车德雷穆克(Kudremukh)磁铁矿矿床,仅次于卡纳塔克,矿区面积5平方公里,含矿地层为太古宇—古元古界的达瓦尔群,矿石建造为条带状磁铁矿石英岩,风化和过渡型磁铁矿矿石(可采矿石)储量约6.1亿吨,品位38.6%。
G. 印度将成为世界农业大国的条件
气候类回型多样,地形有答差异,有利于多种作物种植。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光照丰富,热量充足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生长周期短。
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沛,且北面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的阻挡,位于迎风面,带来大量的水汽。印度国内又两条河流,印度河与恒河,这些河流流经的地区,大都是农业种植发展的地区,便于农业的灌溉。
有肥沃的土壤,恒河带来肥沃的土壤,冲击形成三角洲,利于水稻的种植。地形:地形多样,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恒河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小麦的种植。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据欧盟报告:印度已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国。
因为印度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中西南季风很不稳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水旱灾频繁,使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主要出口商品为:制成品主要包括纺织品、珠宝、机械产品、化工产品、皮革、手工艺品等;初级产品主要包括农产品和矿产品;石油类产品主要包括成品油、原油和石油产品等。
H. 印度的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什么
提起印度,可能许多人都会想到歌舞,咖喱和神油。印度作为一个南亚地区的大国,其经济体两还是不小的。之所以印度的国民经济能够快速增长,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新德里地区的电子科技非常发达,而且这些企业都是印度的龙头奇特。其次就是印度的旅游业还是非常发达的,所以带动着印度的服务行业也开始快速发展。最后就是印度的制药业和石油加工行业这几年的发展势头也是不小的。这三者基本上是印度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依靠和依赖了。
最后就是印度的制药行业和石油加工行业,近几年发展势头也是非常厉害的。从《我不是药神》这部片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印度的制药业的力量。而且实际上印度的制药业也的确非常发达,许多生产药品的大厂都选择印度作为代工厂。其次还有印度的石油加工业,印度的石油加工业也非常发达,毕竟印度紧挨着印度洋,有大量对海底石油进行开采的技术和需求。
I. 印度的工业布局有什么特色
印度独立之初,工业高度集中在少数沿海大城市。仅孟买、加尔各答和阿默达巴德所在的三个邦,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0%以上。
近年,工业过分集中的状况已有改善。目前,印度可分为五个比较重要的工业区域:
1、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工业区:这里是全国最早形成的工业区。近几十年略有衰退。麻纺织和机械是本区的两大工业部门。产值占全国的40%和30%。
2、以孟买——浦那为中心的工业区:劳动力比重与加尔各答区相当,产值较大。棉纺织工业长期居优势地位,占全国的30%。此外机械、化工、炼油等部门近来有较快的发展。
3、以阿默达巴德为中心的工业区:规模相当于加尔各答的一半,以传统工业为主。
4、以马德拉斯——班加罗尔为中心的工业区:这是发展最快的工业区,规模已接近于加尔各答区。区内集中了电力、飞机制造、造船、炼油等工业部门,轻、重工业并举。
5、以那格浦尔为中心的工业区:这是50年代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区,有印度的“鲁尔区”之称。
印度的工业布局具有:集中程度高 呈点状分布 主要布局类型是煤铁复合体型和临海型以及新兴的“临路型”。
(9)印度依托什么农业资源发展了工业扩展阅读:
工业
在英国殖民者统治期间,印度工业以纺织和采矿为主。独立以后,钢铁、机械、电力、化学等工业都有所发展,工业已形成完整体系。
印度的纺织、食品、精密仪器、汽车、软件制造、航空和空间等工业发展迅速。
印度拥有两大汽车企业:塔塔汽车和马亨德拉,其中塔塔汽车于2008年收购積架路虎,马亨德拉则于2010年收购双龙汽车。
印度矿产资源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
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
煤463.89亿吨(不含焦煤),铁矿石97.54亿吨,铝土22.53亿吨,铬铁矿1.24亿吨,锰矿石6550万吨,锌589万吨,铜352万吨,铅136万吨,石灰石684.77亿吨,磷酸盐8100万吨,黄金86吨,石油8.96亿吨,天然气6970亿立方米。
此外,还有云母、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矿藏。森林覆盖率为21.9%。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引人瞩目。若以同等购买力来衡量,印度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457兆美元,与日本并列世界排行第三,仅次于美国、中国;
但是若以美元汇率评估,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万的发达国家澳洲相差无几。
印度年成长率为5.8%,并于2011年至2012年间达6.1%。社会财富在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极度不平衡,全国10%的人口掌控全国33%的收入。
由于印度人口众多,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汇率则为1,389美元,为世界第140位。
1991年以前,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影响,经济政策采行贸易保护主义,印度政府过分干预劳工及金融市场并监管商业活动。
由于1991年印度经济危机,加上苏联解体,新国大党政府使印度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借由外国贸易及直接投资,逐步转型为自由市场,印度的经济规模获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印度经济以耕种、现代农业、手工业、现代工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全国仍有四分之一人口无法温饱。印度外汇存底充足,汇率稳定,未来官方也将全面解除外汇管制,由市场决定币值。
印度制造业出口已经开始下滑,全国很多地区电力供应依然不足。印度有很多精通英语的人口,目前是21世纪全球最主要的资讯服务业生产国、电脑软件出口国以及众多软体工程师的祖国。
印度实行民主政治的同时实行社会主义,政府对私人经济活动,外贸,外国资本直接投资严格控管。
不过,1991年通过经济改革,放松对外贸和外资的管制,逐渐开放国内市场。国有企业民营化和部分领域开放对私人以及外国投资的设限,至于相关的政治争论持续不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印度
J. 印度靠什么发展经济
印度的经济主要靠部分工业产业拉动增长,例如,软件、电子、医药等领域。
近几年,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发展速度也一直排在世界前列。所以印度方面也普遍的保持乐观态度,认为自己国家将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风口。那么印度的经济增长主要靠什么产业来拉动的呢?
综上所述。目前印度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少部分工业产业来拉动。由于国内财富差距不断拉大,所以无法形成足够的消费人群,这就使得印度经济的抗压能力比较差。除了靠部分工业拉动经济之外,前几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后推力,也给到印度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