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近“龙芯二号“出世,我想请问印度可以自主研发芯片吗世界上能自主研发芯片的国家有哪些,是不是很多
印度的软件业比较发达,硬件业还不行。世界上能生产CPU芯片的只有美国、日本、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
㈡ 记者调查:“取代中国”,印度“芯片雄心”背后在发生什么
引言:印度芯片一直以来都在世界上属于首屈一指的地位。印度的一家芯片公司高管全强调印度芯片将可能取代中国的地位,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投资。印度的芯片生产确实很厉害,印度的班加罗尔有一座科技园,这个科技园内有很多芯片设计公司,所以印度芯片的经济利益很高,根据报道可能会在2026年增加到640.5亿美元。印度芯片雄心背后其实是芯片转型战略在进一步推进,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和受到新冠的影响,跨国企业开始转移他们的投资地,而东南亚芯片产能已经开始饱和起来,所以印度就成为了他们投资地的首选。
如果想要取代中国印度芯片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最后一点就是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不足以支持印度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因为芯片产业需要稳定的电力以及强大的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支持。所以印度芯片取代中国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印度人比较喜欢空讲概念不干实事,因为我新建产业,和中国相比印度芯片产业的缺点还是比较明显的。
㈢ 印度加入芯片战,来设厂就发10亿美元专家:生产芯片没那么简单
全球“缺芯”危机蔓延,对于解决的办法,印度想到的是“砸钱”请人来印度生产。
有两位印度官员向媒体透露,当前印度希望能建立起自己的智能手机组装产业,来加强电子供应链,为此印度计划向每家来设立芯片工厂的企业提供10亿美元现金。
现金鼓励是否靠谱?
据一位印度高级官员向媒体透露:“政府将给予每家设立芯片制造业务的公司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奖励”。对于芯片的销路,这位印度官员显得相当有信心,他说:“我们向他们保证,政府会购买,也会命令私有企业购买本地生产的芯片。”
陈经进一步分析表示,生产芯片需要有1000多道工序,所以很少有公司能够承包芯片全产业链,为了提高效率,很多工厂只专门做产业链中的一小块,有明确的分工,对物流衔接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印度无法简单地通过引进一两家芯片企业,来解决芯片供应的问题。
而印度为每家企业提供10亿美元的奖励或补贴,看似非常诱人,而陈经却表示,这对芯片企业来说很难是笔大钱。他说:“在芯片产业中,建设一个新工厂花上100亿美元是常见的事。而且上下游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更多。”
而另一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也向媒体透露说,“这些现金奖励如何发放,还未有定论”,但政府已经向相关行业征求意见。不过消息人士还补充表示,印度政府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其他优惠措施,包括免除关税,提供研发费用和无息贷款等。
印度芯片产业
当前,大多数印度人使用的智能手机都是在印度本土生产或组装的。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手机制造国。电子产业是印度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主要依靠的就是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信息技术和电信等重点产业拉动增长。
因为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芯片,耗费大量外汇储备,印度在上世纪就认识到了发展本土芯片制造业的重要性。
在2012年印度就已经出台了非常具体的电子制造业扶持计划,包括“改良特别奖励计划(MSIPS)”和“集成电路制造激励计划”两部分,向印度的电子制造类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
基础设施落后,电力供应不稳定,官僚程序复杂和规划缺乏可持续性,最终既没有培养出成功的本土芯片企业,也没有吸引到国外芯片大厂来印度落户。并且一直以来,印度实施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即便有一些具有芯片制造技术的外国公司在印度落户,最后也因为贸易环境等因素,最终选择离开了印度。
在鼓励“印度制造”的莫迪政府上台执政后,发展本土芯片产业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2020年4月1日,印度连续发布两项促进电子产业发展计划,分别为《生产挂钩奖励计划(PLI)》和《电子元器件和半导体制造业促进计划(SPECS)》,鼓励芯片和电子产业在本土发展。
在疫情后全球暴发“缺芯潮”,印度的智能手机和 汽车 等产业受到了波及,更促使印度政府思考如何发展本土芯片产业。塔塔集团(Tata Group)等印度企业表示有意进军电子和高 科技 制造业。
不过也有观察人士指出,虽然印度当前在芯片制造上存在着困难,但在半导体产业中,特别是在芯片设计领域内有一定优势,印度城市班加罗尔有“印度硅谷”之称,谷歌,苹果在当地也设有芯片设计团队。
同时,在国际芯片产业中,也很大量的印度籍或印度裔高管,上述这些因素都是印度发展本土芯片制造的优势。
第一 财经 日报
㈣ “取代中国”印度“芯片雄心”背后在发生什么
印度是芯片设计的全球强国,环球时报记者多次前往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国际科技园,那里的高楼大厦,很多人都无法想象这里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设计中心之一。印度和中国也是世界上进口芯片最多的石油进口国,印度在过去几年也提出了振兴芯片计划,努力提高芯片的利用率自给自足,减少进口,印度的芯片设计水平是全球领先的,而制造水平比中国还落后。
印度非常渴望推动芯片产业的转型,以应对全球芯片短缺所带来的挑战。由于中美地缘政治和经济竞争,以及新一轮的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生产速度加快,而在中国东南部的芯片生产能力亚洲也接近饱和,印度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印度非常想抓住这个窗口期,好好的发展芯片。在供应方面,席卷全球的流行病导致半导体供应中断,尤其是印度的芯片短缺,印度政府已经认识到,在半导体芯片等关键领域,完全依赖全球供应链是不可靠的。
㈤ 印度和俄罗斯有芯片制造的能力吗
1.现在目前的芯片领域,美国依然是领头羊,科研不是闭门造车,是需要交流碰撞的。
2.从目前来看,俄罗斯的芯片科研能力并不强,从目前我平时所在的研究领域来看,不管是俄罗斯的课题组还是俄罗斯在欧美的留学生发表出来的论文都很少,反倒是中国和印度的留学生在顶级期刊发表出来的成果比较多,而且目前大陆的高校每年在ICCSS发表的论文也是越来越多。相比之前进步已经很大了。(当然也可能是俄罗斯人的名字让人印象不太深刻,看到就忘了)不过目前在IC领域最强的应该还是美日韩台。
3.我想对于民用领域,任何国家都害怕美国芯片科技的封锁。但是军用的话就不一样了,因为军用一般要求高的可靠性(比如温度,ESD,还有辐射等),一般来说军用芯片都用的都是比较成熟的工艺,而非最先进的工艺。
4.关于技术差多少年,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不知道评判标准是什么。
5.据说俄罗斯每年要从中国河北那个所进口很多芯片。(翟羽健)
在政府资助的学术机构和本土科技企业家的推动下,这项研究和开发工作的重点是促进国内制造业。
支持的形式还包括今年2月公布的一项新政策,该政策旨在使该国成为电子制造中心,并为出口和包括半导体设施在内的高科技项目提供特殊激励。
㈥ 你不了解的印度芯片:设计水平全球领先,制造水平比我们还落后
最近这几年,不仅中国芯片热,可以说全世界都是芯片热,从微处理器到AI芯片等等,因为大家发现未来所有的 科技 发展都离不开芯片。
而作为全球人口大国,印度也和中国一样,是全球进口芯片金额比进口石油还要多的国家,印度在这几年也提出了芯片振兴计划,想要努力的提高芯片自给率,减少芯片的进口。
那么印度的芯片状况如何?如果将印度的芯片也分为设计、制造两大部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印度的芯片设计水平是全球领先的,而制造水平比中国还落后。
虽然印度本土没有知名的芯片设计企业,但有意思的是像 ARM、高通、英特尔、Cadence和德州仪器等全球着名的半导体公司都在印度建立了设计中心。
同时全球前10大IC设计企业,还有25大半导体供应商中的23家,都在印度开展了大量业务。印度的班加罗尔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设计中心之一。
之所以这些巨头们都在印度设厂,因为印度在芯片设计领域水平非常高,同时有大量的芯片设计人才,还有大量的软件人才,而芯片设计本身与软件走得更近。
所以虽然印度本土没有知名的芯片企业,但论起设计水平来,不会比中国逊色,甚至芯片设计人才更多,更受芯片巨头们的青睐。
但在芯片制造方面,印度的水平就非常落后了,印度基本上没有什么芯片代工厂,主要还是找中国台湾、韩国、美国等代工厂来生产。
一方面是芯片制造需要的投资太大,要建一家芯片制造厂,一般是100亿美元起步,印度没有几家厂商能够承担起高昂的投资。
此外芯片制造需要制造业非常发达,还需要高素质的工人,消耗的电力资源也是非常大的,印度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达不到芯片制造需要的基础条件。
但目前,印度也在努力,也和中国一样,想要努力的提高芯片自给率,摆脱对国外芯片产口的依赖,而目前也在向中国取经,向中国学习。
㈦ 印度和俄罗斯有芯片制造的能力吗
单论芯片的制造环节的话,有两种类型的公司是有制造能力的,分别是代工厂和IDM公司。代工厂是专门为芯片设计公司提供芯片制造服务。IDM公司则是自己设计芯片,同时自己制造芯片。
1、从全球晶圆代工排名看区域分布
可以从拓扑研究院关于晶圆代工排名来看,前九大代工厂占据全球99%的市场份额,其中地区分布也都是在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以色列、美国。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地区有大型的代工厂。
2、IDM公司分布
根据2017年全球前十大半导体企业分布,我们看到全球前十大半导体企业中,除了高通、博通是fabless 设计公司,IDM占了8席,而且前十大厂商占据了全球58.4%的市场份额,地区也主要分布在韩国、美国、新加坡、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印度和俄罗斯在这里基本看不到。
综合来看,在晶圆制造方面,全球分布区域集中在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没有俄罗斯,也没有印度。
目前俄罗斯与印度都没有芯片制造的能力,一颗芯片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一条生产线大约涉及50多个行业、2000-5000道工序。全球芯片仍主要以美、日、欧企业产品为主,高端市场几乎被这三大主力地区垄断。
当然我们中国目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芯片最先进的国家,中国海思可以研制高端芯片,展讯也在中低端追赶联发科,但在制造方面,差距较大。还需要努力在努力,相信我们中国,人家有的我们定会有,并且还会做的更好
在2014年的TSMC2014技术研讨会上,俄罗斯电子工程师们就展示了贝加尔-T1。贝加尔-T1于2014年底完成了研发工作,2015年年中成功流片,在制成样片后,该项目得到了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以及《2008-2015年电子元器件和广播电子发展规划》联邦专项规划的支持,之后贝加尔电子公司向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下属工业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递交了专项贷款的申请。在获得工业发展基金的贷款之后,Baikal-T1开始小批量生产,直到最近,俄罗斯贝加尔电子公司大批量产贝加尔-T1芯片,产量规模为10万片。俄罗斯软件协会专家对贝加尔电子公司及贝加尔-T1芯片做出了评价,认为贝加尔电子公司是俄罗斯国内第一家基于微电子处理器系统的生产商。贝加尔-T1其实和国内华为海思、展讯、全志、瑞芯微等等ARM阵营IC设计公司类似,都是购买IP做集成的产物。不同的是,华为海思、展讯、全志、瑞芯微从ARM那里购买IP授权,而贝加尔-T1从Imagination/MIPS公司那里购买IP授权。俄罗斯目前电子元器件进口依赖程度已高达99% ,工业需求的芯片80%以上依赖进口。 至于印度,印度没有强大的芯片产业,印度更没有任何消费芯片制造商或供应商。印度确实有像HCM和ISRO这样的小型机密军事/研究芯片制造商。除了两家政府公司(半导体印度有限公司(SCL)和BEL(巴拉特电子有限公司)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更大的企业制造。在80年代,SCL和BEL用于生产ASIC /晶体管,使用来自美国公司RCA的一些旧技术(许可),即印度Govt从美国政府获得SCL用于制造一些ASIC(~2微米),EEPROM等用于ISRO和BEL。2018年11月,印度的第一个本土人才研发的微处理器萨克提(Sakti)问世了。这个处理器可以用在手机,监控摄像头和智能电表供电。萨克提(Shakti)是由印度马德拉斯技术研究所设计,开发和引导,成功在制造微芯片半导体实验室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研制,发言人表示这个成就将减少印度对进口微芯片的依赖和网络攻击的风险,使这个芯片成为通信和国防部门的理想选择。 印度IITM RISE实验室首席研究员Kamakoti Veenathan教授表示,该设计源于开源指令集架构,这是一套处理器理解的基本指令,称为RISC V,可以对任何设备进行定制。这个成果只是个好的开端,与国际相比,印度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我认为印度几乎拥有所有生产半导体技术人才,包括来自首席技术和管理机构的优秀人才,所需的只是资本和政治意愿。印度总理莫迪推动的“印度制造”计划会招揽所需的人才。印度侨民在美国,欧洲,台湾等地的半导体公司担任各种半导体制造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因此,印度和国外侨胞的半导体人才可以回归帮助印度的生产或运营半导体公司。
我知道中国的芯片95%是需要进口的,只要很少部分是国产的。
我拉车沙子去就能造出来要多少有多少
很纳闷芯片产业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新的 科技 内容,我国怎么差那么多。
我先告诉你,菲律宾曾经是亚洲最大的芯片生产国和出口国,你信吗?弟弟,芯片是一个很庞大的概念,按集成度分,有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按用途分,那就更多了。以后不要笼统说芯片。
肯定有,但不具备制造高端芯片的能力。
中国每年进口数千亿丨微电子依旧是弱项。这都是影响武器装备的原因。微电子强了就可以让武器小型化。否则就是傻大粗。占地方不说。还对动力要求更高丨
芯片产业链较长涉及到:材料产业(硅棒等),芯片设计公司(苹果等),生产装备(光刻机等),测试封装产业,俄印产业链上的公司数量少,质量不高。
㈧ 印度曾经那么辉煌,怎么不到10年就被我们反超了
在现代人的印象里,一看到印度就会想到:犯罪率极高,人口众多,女性地位低下,卫生条件差等等。
诚然,现在的印度,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明显落后中国,可是在几千年前,作为和中国一样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当时的印度可是极其强大的,以至于印度学者还曾夸下海口:中国至少要30年才能赶得上印度!
但是历史告诉印度人,这个差距不到10年中国就赶上了。是什么样的形势变迁,让一度强盛的印度落寞了呢?
不得不说的是,印度如果不改进现在的教育制度,平衡阶级之间的差距,那么印度终将会继续落后于中国,两国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㈨ 世界上制造芯片很强的国家有哪些
像美国,新加坡,日本,我国的台湾都是擅长制造芯片的,其中芯片公司最着名的几家就是英伟达,高通,还有台湾的联发科,新加坡的安华高,英伟达擅长制造电脑芯片,而高通则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芯片品牌,很多手机当中的芯片用的都是高通骁龙,包括了小米和华为,台湾联发科的芯片处理器一般用在中低端手机较多。
第二个是我国台湾的联发科,联发科也是一家着名的芯片科技公司,目前也有很多智能手机使用的也是联发科的处理器,只不过联发科一般都是用在终极端智能手机上面,高端的还是以高通为主,在以前像华为,酷派等国产手机也都使用联发科的手机芯片,第3个是美国的英伟达,英伟达也是一家设计芯片的半导体公司,英伟达最着名的产品是电脑当中的显卡,很多游戏本用的就是英伟达的显卡,最后一个是新加坡的安华高,安华高也是一家设计研发各种模拟半导体设备的供应商,这家公司主要应用于无线和有线通讯以及汽车工业等领域当中,可能知名度比起前面几家要稍微低一些。
㈩ 单月产出300多亿颗!我们正成为解决全球“芯片荒”的中坚力量
相信很多网友都知道局座张召忠“因果律”得厉害,只要他的预言基本上都会变成现实,网络上一直流传着他的视频,例如评价印度战机会摔下来,果然时隔几个月后印度战机就频频出事,还有预言过印度航母可能会着火,果不其然印度航母没过多久便发生了火灾。另外,在老美制裁华为前, 他还曾经说过三年后老美的芯片就没人要了,中国芯片产业会崛起,以后满大街的都是芯片,那么这个预言会实现吗?
可以说这个预言一定会实现,但是要承认张召忠教授的这个预言是有些夸张的,时间上应该还要再加个三年左右。可能跨行太大了,他对芯片领域了解不多,但是他对中国人却非常了解,也对中国制造业非常有信心,在我国 科技 发展的进程中,打破西方技术垄断已是常态。
老美对中国芯片的打压,不仅没有阻断我们芯片发展,还加快了我国的芯片国产化进程。在老美宣布对华为断供芯片之后,老美一直知名人士就发表评论称,这个行为是非常不理智的,用太过于激进的手段对付中国只会适得其反,过分追求对中国的压制,只会让中国爆发出更强的力量。 就连比尔盖茨都表示,阻断对中国芯片供应,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只会让中国下定决心自研芯片。
看来对于芯片上的预言,不仅我们的张教授成功预言中,就连老美的自己人也有相同的预言。虽然国内目前芯片依然被国外垄断,但是相比较去年以前已经有很大的缓解,除了7纳米,5纳米这种先进制程的芯片,其他规格的芯片我们已经不断的在扩大产能。 根据国家制定的半导体五年计划要求来看,在2025年左右国产化芯片要实现70%的自给率。
表面上这句话是对国家半导体行业提出的自给要求,但是从70%这个数字上可以得出结论是,我们在2025年就会打破西方芯片垄断。但是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进口国家,每年进口芯片超千亿,同时也是全球前五的芯片出口大国,当我们能够满足70%的自给率,就意味着西方国家的芯片卖不出去了。
而且随着中国产业链的完善,人工价格低廉,所以成本也比较低, 全球芯片价格必定因为中国的芯片产业崛起而降价。 而西方国家则完全相反,所以一旦价格降下来以后他们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如果我们执意打价格战,他们倒闭在所难免。这不是自大,事实上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曾经中国没有生产维C的时候,就被西方国家垄断市场,那时候国外一片维C卖到中国十几块一粒, 当中国能够生产的时候,全球维C价格暴跌,最后维C市场几乎只有中国,我们垄断了95%的维C市场,芯片行业未来同样是如此。
集中力量办大事,从去年开始全国就已经新成立了一万多家半导体公司,到了今年新成立的半导体公司还要更多。随着国内各个领域巨头入局芯片行业,今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市值暴增, 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公司前后宣布入局芯片,格力这种老牌制造业也不甘人后,众多因为缺芯导致减产的车企,开始自己收购半导体公司,买不下来的公司就直接投资。 现在国内的芯片产业可以说是热火朝天,一片欣欣向荣,据国家统计局称, 2021年一月份到五月份国内共生产芯片1399亿块,每月产量将近300亿颗,今年下半初这个产量已经达到了316亿块,同比增长接近50%,而且这个产量每月还在增加。
但是看到我们发展潜力的同时,还是要看到我们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们目前传统芯片的制造能力,还是集中在包括28纳米以上的水平,主要对外出口的也是低端水平芯片,中端芯片只有28纳米,14纳米,和少数7纳米制程芯片 。所以我们在高端制程芯片上的差距还非常大,虽然华为海思早已经能够设计5纳米芯片,但是光刻机问题始终萦绕在工程师们的心里。
据消息称华为在被制裁之前就已经开始着手自研光刻机,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主要精力还是在芯片设计上,所以进度没有跟上。但是现在不同了,国家亲自出手召集大量人力分配工作,每个环节每个技术要点都由不同的单位负责,已经解决了EUV光刻机的镜头和光源问题,去年中科院已经掌握了5纳米光刻技术,而且被日本长期垄断的光刻机也已经开始量产,现在等于万事具备,只欠光刻机这个东风了。
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唯有掌握核心 科技 才是发展的硬道理,尽管我们现在仍然有一部分芯片受制于人,但是经历过苦难的中国人一定不会屈服,我们一定会砸烂一起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