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人如何吃串

印度人如何吃串

发布时间:2022-12-20 10:50:03

① 印度特色美食

10种不可错过的印度美食

Bhelpuri 爆米花

发源自旁遮普邦的天多利烤鸡是知名印度美食,以香料和奶酪将鸡块腌过,再涂上烧烤汁,然后放入圆筒形的陶泥烤炉内烧烤。烧烤汁由多种香料调制而成,包括肉桂、月桂叶及丁香等,令味道层次更丰富。烤鸡出炉后,略带焦香,令人胃口大开。

②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

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

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薯仔、咖喱菜花、咖喱饭、咖喱汤……每个餐馆都飘着咖喱味。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薯仔、洋葱、冬瓜等,全部都是制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

由于印度有很多人是素食主义者,为了补充蛋白质,豆类就成了他们每餐必吃的东西,并永远作为他们的一道主菜呈现给你。 印度的豆子种类繁多,有大如蚕豆的红豆,还有黄豆、豌豆等,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盐,用来做汤。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 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

耆那教徒更是严格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黄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男妇老幼,都喝牛奶。奶制品如冰淇淋、奶酪、酸奶、蛋糕等,质量也属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几十个卢比。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来送进嘴里。留洋的知识分子或中产阶级家庭则使用刀、叉和勺子。

(2)印度人如何吃串扩展阅读

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总人口约13亿,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国。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固族、泰米尔族等。 72%为印度-雅利安人,25%为达罗毗荼人。

印度的种族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以进入印度的时间先后排序,分别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即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蒙古利亚人(即黄种人,亦称亚美人种)、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达罗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构成了现今印度人口的绝大部分,一般意义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们。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种族。他们属于尼罗格人种尼格利陀类型,最初来自非洲。这一人种的特征是:肤色暗黑,头发纤细卷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宽厚。

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达尔人和普拉衍人、曼尼普尔邦和库奇山区的安加米那加、南印度森林居民乌拉里人和安达曼群岛的原住民身上,都还可以看到这些特征。

尼格利陀人长期停留在石器时代,过着最为原始的狩猎、采集生活。在新移民到来以后,尼格利陀人多被他们屠杀、同化,或驱赶到人迹罕至的丛林以及孟加拉湾中的岛屿

在尼格利陀人之后,原始澳大利亚人大规模迁入印度。他们亦被称为前达罗毗荼人,属于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原始澳大利亚人一般为中等身材,头发卷曲或呈波浪形,肤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较宽,嘴唇较厚。

现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东部广阔地带的蒙达人、高尔人、桑塔尔人和比尔人普遍被认为就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

他们至今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体貌特征、生活方式以及语言和信仰。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库龙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

原始澳大利亚人信奉泛灵论。泛灵论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为印度东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干部落民所笃信。他们轻易不对树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该邦还拥有很高的森林覆盖率。

③ 印度美食(INDIAN FOOD)

印度老百姓在美食文化上南北差异较大,北方烹饪中有许多肉、谷物和面包,喜辣味;南方多素食、米饭、辛辣咖喱。印度人家庭基本食品是米饭、家常饼、小扁豆,普通佐料是干青酸辣泡菜和香菜叶。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汤菜开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余菜肴一般全部同时搬上,不分几道上菜。正餐之外有辅佐食物,最普通的是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酱。餐后食品通常有阿月子果仁冰激凌、用米做的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奶酪球、加糖水的煎饼、用奶酪和牛奶做成的糖和鲜水果等。饭后印度人常用一种槟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槟榔叶中的调制品招待客人,以助消化。不过一般寻常百姓家用餐没有上述复杂。

印度的饮料多种多样。在南方,人们喜欢喝浓咖啡,因为那儿靠近咖啡产地。在北方,人们喜欢喝茶,因为那里有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平原,气候湿润,所产茶叶量为世界之最。两种饮料总是同牛奶和糖一起端上来,如果你在茶中不放牛奶和糖,应要“清茶”。印度其它的饮料随地方和季节而异,新鲜果汁是印度人普遍喜欢的。印度的酒类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流行,在许多省,特别是穆斯林居住的地区,旅馆和饭店以外是禁止喝酒的。在新德里,每个月的第一天和第七天以及节日是禁酒日。去印度旅行,旅游者可在签证时申请一种“全印酒类许可证”,持有这个证件将会准许你在禁酒地区携带和消费酒类。

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在北方,人们用右手的指尖抓食物吃,把食物拿到第二指关节以上是不礼貌的。在南方,人们用整个右手搅拌米饭和咖喱,并把它们揉成团状,然后食用。印度人用手进食,但不能用手触及公共菜盘或为自己从中取食,否则,将为同餐人所厌恶。就餐时常用一个公用的盛水器供水,喝水时不能嘴唇接触盛水器,而要对准嘴往里倒。餐后印度人通常给客人端一碗热水放在桌上,供客人洗手。

下面的链接介绍的更详细http://travel.163.com/05/0812/18/1QVMH9LE00061DOU.html

④ 印度人饮食有哪些特点

印度的食物在世界上独具特色。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薯仔、咖喱菜花、咖喱饭、咖喱汤……每个餐馆都飘着咖喱味。除了咖喱粉,印度市场上还出售各种调料粉,赤、橙黄、绿、棕,五颜六色,至今笔者也没弄明白这些调料究竟含有什么成分。
印度饮食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虔诚的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由于印度教徒占人口的多数(82%),牛肉是禁忌,因而,在欧洲市场上价格最贵的是牛肉,在印度是最便宜的,10至15个卢比一公斤,价格之低廉令人咋舌。猪肉也比较便宜,因为穆斯林和高种姓的印度教徒都不吃猪肉,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和基督教徒才吃猪肉。羊肉价格最贵,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吃。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耆那教徒更是严格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黄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男妇老幼,都喝牛奶。奶制品如冰淇淋、奶酪、酸奶、蛋糕等,质量也属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几十个卢比。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又香又脆。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薯仔、洋葱、冬瓜等,每样菜都烧得烂糊糊的,且放了不少咖喱粉,全是清一色的黄色。长时间的熬煮使维他命尽失,令人觉得可惜。印度人的早餐已经西化,一般是一杯牛奶,几片面包,果酱、黄油,但中午饭和晚饭则是地道的印度风味,每餐都有豆子汤。印度的豆子种类繁多,有大如蚕豆的红豆,还有黄豆、豌豆等,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盐,用来做汤。

印度最驰名的一道菜大概是“炖杜里鸡”,其名声犹如北京烤鸭。做法是把鸡腿、鸡块沾满香料,放在炉子里用炭火烧烤而成。出炉时味鲜肉嫩,十分可口。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来送进嘴里。留洋的知识分子或中产阶级家庭则使用刀、叉和勺子。

说起饮食,不得不提一下印度的甜食。印度的甜食可谓“名符其实”,甜得发腻。甜食种类很多,有煎的、炸的、烘的、烤的,一应俱全,但每一道甜食都无一例外地甜得要命。多数印度人都嗜食甜食,印度人容易发胖,大概与嗜食过多的甜食有关。印度人的晚餐也晚得名符其实,最早的在晚上8点左右,晚的在10点左右。吃完饭不久就上床睡觉,不发胖才怪呢。
由于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也像英国人一样,有喝午茶的习惯。印度的茶是奶茶,做法是把牛奶掺水煮开,再把茶叶倒进去,煮沸后用小筛子把茶叶滤出,加糖后即可饮用。
roganjosh咖哩羊肉
gushtaba辣肉球加优酪乳
biryani鸡或羊肉加橙汁饭
tandoori鸡鱼等肉加上香料在陶锅烹煮
kebab印度烤肉串
bhujia咖哩素菜
samba印度煎饼包泡菜及咖哩扁豆
pomfret鲑鱼
malai椰汁咖哩虾
kulfi冰淇淋,印度茶

⑤ 什么是印度的饮食文化

咖喱是印度的饮食文化。印度菜的咖喱味很浓,洋葱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印度咖喱是用它熬成的,菜是用它炒烩出的,肉类是用它浸泡的。

如果在印度的餐厅吃饭,看到这样的菜品,千万不要以为是菜做坏了而大惊小怪。印度人只吃羊肉、鸡肉和一些海鲜,在印度,你不会吃到其它的肉类。因为印度人多为素食主义者,所以为了补充蛋白质,豆类就成了他们每餐必吃的东西,并永远作为他们的一道主菜呈现给宾客。

在许多正式的场合,印度人用刀叉吃饭,但私下里,还是习惯于用手抓饭。因为他们觉得,那样的食物没有矜持,如果你在印度人家里作客,一定要尝试用手抓饭的乐趣。也正因为这一习惯,使得印度菜大部分为糊状,这样便于用手抓饼或米饭拌着吃。而且,印度菜的吃法也很特别,是中西合璧的,即:用刀叉、却是大家一起点菜一起吃。

印度人的主食是麦面饼和大米,每餐都是先吃饼,然后再吃米饭。印度的米饭用叫做BASMATI的米做成,世界有名。这种米形状细长,味道浓香,是由于印度的气候决定的——半年干燥,半年湿润。如果你去到印度北方,会觉得菜的味道是微辣的,而你去到南方,就会觉得菜味很辣,这也是由于南北气候的差异造成的。由于印度南方植物多,因此盛菜的器具多为芭蕉叶、香蕉叶等植物叶子,很漂亮。

特色菜谱

泊兰馕

特色:米饭和烤饼是印度人的两大主食,烤饼更加突出一些。印度家家户户都有制作烧烤的烤炉,印度语中烤炉叫“TANDOOR”。“泊兰馕”是将未发酵的面粉和匀,放在烤炉中烤成的薄饼。“泊兰馕”相当于西餐中的餐包,味香且有嚼劲,也因此不同于“印度抛饼”。

什锦咖喱鲜蔬

特色:很多印度人都是素食主义者,所以蔬菜类的菜品在餐桌上必不可少。“什锦咖喱鲜蔬”就是将菜花、薯仔、豆角、胡萝卜等蔬菜切成各种大小不等的块,放在一起清炒,最后放入咖喱进行调味。这也是一道很典型的印度菜。

菠菜奶豆腐

特色:“PALAK”是印度语里的菠菜,“PANEER”是印度语中的奶豆腐。做法则是将菠菜打成汁,和奶豆腐一起翻炒,相应加一些印度调料,可以根据点菜人的口味进行调整,通常被制作成微辣的口感。此菜奶香浓郁,入口润滑。

⑥ 印度人吃饭爱用手抓,那他们如何吃火锅

印度在大家眼里是一个非常奇葩的的国家,平时连喝牛尿的事情都干得出来。今天小编要来讲的,是他们的一种奇葩生活习惯,那就是吃饭问题,大家可能知道,印度人是用手抓饭吃的,于是就有人会问,印度人是怎么吃火锅的呢?



对于印度的饮食习惯,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哦

⑦ 印度的饮食习惯和见面礼节

印度老百姓在美食文化上南北差异较大,北方烹饪中有许多肉、谷物和面包,喜辣味;南方多素食、米饭、辛辣咖喱。印度人家庭基本食品是米饭、家常饼、小扁豆,普通佐料是干青酸辣泡菜和香菜叶。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汤菜开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余菜肴一般全部同时搬上,不分几道上菜。正餐之外有辅佐食物,最普通的是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酱。餐后食品通常有阿月子果仁冰激凌、用米做的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奶酪球、加糖水的煎饼、用奶酪和牛奶做成的糖和鲜水果等。饭后印度人常用一种槟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槟榔叶中的调制品招待客人,以助消化。不过一般寻常百姓家用餐没有上述复杂。

印度的饮料多种多样。在南方,人们喜欢喝浓咖啡,因为那儿靠近咖啡产地。在北方,人们喜欢喝茶,因为那里有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平原,气候湿润,所产茶叶量为世界之最。两种饮料总是同牛奶和糖一起端上来,如果你在茶中不放牛奶和糖,应要“清茶”。印度其它的饮料随地方和季节而异,新鲜果汁是印度人普遍喜欢的。印度的酒类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流行,在许多省,特别是穆斯林居住的地区,旅馆和饭店以外是禁止喝酒的。在新德里,每个月的第一天和第七天以及节日是禁酒日。去印度旅行,旅游者可在签证时申请一种“全印酒类许可证”,持有这个证件将会准许你在禁酒地区携带和消费酒类。

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在北方,人们用右手的指尖抓食物吃,把食物拿到第二指关节以上是不礼貌的。在南方,人们用整个右手搅拌米饭和咖喱,并把它们揉成团状,然后食用。印度人用手进食,但不能用手触及公共菜盘或为自己从中取食,否则,将为同餐人所厌恶。就餐时常用一个公用的盛水器供水,喝水时不能嘴唇接触盛水器,而要对准嘴往里倒。餐后印度人通常给客人端一碗热水放在桌上,供客人洗手。

印度居民大多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在印度,月亮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印度人相见应递英文名片,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言。主客见面时,都要用双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着:“纳玛斯堆”(梵文:“向您点头”,现在表示问好或祝福)。晚辈在行礼的时候弯腰摸长者的脚,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妇女握手。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

印度人是用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人们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责;召唤某人的动作是将手掌向下摆手指,但不能只用一个指头;指人时也要用整个手掌,不能用一两个指头。

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到印度家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用右手拿食物、礼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就餐的时候,印度教徒最忌讳在同一个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涤一遍后才使用。 喜欢分餐进食,注重菜品酥烂,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爱辣味。主食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感兴趣。不吃菇类、笋类、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锡克教的人,忌讳吃猪肉,牛肉。他们一般不喝酒,因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但有喝茶的习惯,方式是“舔饮”,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盘子中,用舌头舔着喝。印度人最不喜欢吃大荤,吃素食的人较多,等级越高,吃荤越少。喜欢中国的粤菜、苏菜。

忌讳白色,习惯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们忌讳弯月图案,视1、3、7为不吉祥数字,和印度人交谈,要回避有关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工资以及两性关系的话题。

印度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崇拜蛇,视杀蛇为触犯神灵。忌讳用澡盆给孩子洗澡,认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为。

⑧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是什么

背景:印度的饮食习惯和气候、习惯、宗教戚戚相关,了解一下这些有助于理解印度饮食。在夏季白天平均温度在40度左右有3-4个小时会达到50度以上;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通,文盲率比较高,如果没有上过学的基本上无法交流;印度教占80%以上,剩下最多是伊斯兰教(10%?),佛教占比非常小;
2、牛:印度教中牛是神,印度人非常尊重牛,大街上随处可见自由散步的牛。所以如果你进某家印度餐馆有牛肉类的菜,那么他可能不太正宗,要不就是伊斯兰教的印度餐厅?
3、鱼:印度有比中国还长的海岸线,各种鱼类产品丰富,但是好像很多印度人是不吃鱼的,因为没有很好的保鲜措施,离开海水的鱼很快会死亡腐烂,久而久之这些人吃鱼就会觉得恶心,因为自己胃已经不能承受;所以印度是鱼类出口大国;
4、啤酒:印度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啤酒牌子叫:kingfisher,产地在甘地出生的省份,但是那个省因为是甘地的出生地所以有很多禁忌,比如永久禁酒……所以,他们每次出国都要到印度馆子点上几瓶kingfisher解解馋;
5、咖喱:印度的咖喱是由各种各样的蔬菜、香料混合而成,据说排列组合起来是无穷无尽滴,所以咖喱是吃不尽的,但是最有名的好像就那几种组合。咖喱本身是不辣的!只是加了辣椒的咖喱才会辣。另,在超市里的包装成品咖喱都味道不正宗;
6、手:印度人吃饭是靠手的,右手,左手是用来擦屁股的,不可以上桌。一般的吃法是撕一片囊,然后拿这小片囊去抓咖喱,然后将夹着咖喱的囊塞进嘴里。初见很怪,不过试过以后其乐无穷:)

⑨ 印度人怎么吃饭的 一个很奇怪的传统

1、印度人吃饭的方式还保留着某些传统的习惯。虽然在较正式的场合,人们吃饭使用叉和勺,但在家中,用手抓更来的痛快:每人面前摆放一个大盘子,把米饭盛上,再浇上菜和汤,然后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团,就抓着送到嘴里。

在街头的小吃摊、小吃店以及寺庙里,人们通常用一种干树叶压制成的盘子来盛食物,有的餐馆则给每个吃饭的人一片新鲜的大树叶子,用来盛米饭等食物,这倒是很环保。

2、印度人吃饭还有一个规矩,无论大人还是小孩,一定要用右手吃饭,给别人递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右手干净,左手脏。这又与印度人的另一个习惯有关。印度人如厕所后,不用手纸擦,而是用水冲洗,冲洗时,用左手,不用右手。

在餐馆和印度人家里吃饭,当快吃完的时候,主人往往会给每人端上一小碗温水,上面还漂着一块柠檬,这水可千万不能喝,它是用来洗手的。饭后,还会端上一盘绿色麦粒状的香料,供大家咀嚼,以消除口中的异味。

阅读全文

与印度人如何吃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62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72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52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88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4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1002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22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34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814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26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8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5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28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8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9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9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9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44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74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