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刚把中企赶出去,如今又想“请”回来,印度意欲何为
作者:七十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印度遭遇的打击就一波连着一波,从未停歇。新冠疫情对印度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企业倒闭、工人失业、 社会 生产生活秩序被严重破坏,很多民众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系。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面对此类困境的莫迪政府非但没有想办法重振经济,反而把矛头指向了中国。从删除中国APP到抵制中国制造,再到限制中国投资,印度政府一点点把中印关系推向了谷底。
在莫迪政府的打压下,中国投资者在印度的生存环境被进一步压缩,越来越多的中企选择退出印度市场。随着中企的减少,莫迪倡导的“自力更生”运动却不见起色,甚至因为失去了大批中资,印度经济的下滑趋势愈发明显。尝到苦头后,莫迪政府开始后悔,据三名知情印度政府官员向媒体表示,印度准备在未来几周内批准一些来自中国的投资计划。
惯于打压中企、中资的莫迪竟然开始转变了,这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开始怀疑此举背后是否别有用心。事实上,无论莫迪做出改变的出发点是什么,他似乎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投资是双方的事情,印度愿意打开“大门”只是一方面,关键还得问问中国投资者愿不愿意去。
早在2020年第一季度,莫迪政府就以“防止疫情期间外资投机收购印度公司”为由,更新了外国直接投资政策。该政策更新主要针对那些与印度有陆地接壤的国家,也就是印度周边的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缅甸等邻国。虽然印度没有直接点名中国,但敏锐一点的人已经察觉到,此次政策更新主要针对的就是中国。
在印度诸多的邻国中,最有能力且在印投资最多的也就只有中国了。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中国企业和中国投资为印度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中企为印度提供就业机会、大额中资涌入加快了印度的现代化建设……如果说以上这些都过于虚无缥缈,那么在印度现有的20家独角兽中,超过一半都有中国投资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可能也这个是看到了中企和中资在印度的根深蒂固,莫迪开始在印度国内散播“威胁论”,打着害怕中企在疫情期间“抄底”印度企业的旗帜,莫迪开始对在印中企围追堵截。不仅对中企在印度的投资施加障碍,还让中国150项、超过20亿美元的对印投资议案卡在了“政府审批路径”上。
为了实现“自力更生”的美梦,打击中企和中资的同时,莫迪不遗余力地扶持本土企业,但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赶走中国投资者后,印度经济大幅度下滑23.9%,这是印度公布该数据以来最严重的经济收缩。会出现这种下滑,其中固然受到了新冠疫情扩散的负面影响,但更多的却是因为莫迪政府的错误决策。
在莫迪的错误引导下,印度经济遭遇重创,为了更快地恢复经济,莫迪终于想起中国的好了。与其说莫迪是想起了中国的好,不如说莫迪瞄准了中国投资者的“钱袋子”。
事实上,早在2月初,印度方面就暂时取消了针对中国钢产品的反倾销税。随后的不久,印度商业和工业部国务部长帕卡什还曾公开表示:“包括中国在内所有世贸组织(WTO)成员方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将继续会得到允许,这一措施与(印度)对WTO的承诺一致。”
至此,印度将重新审议中国投资的信号被释放出来,有了此前的多番试探,印度官员近日向媒体表示会准批中国投资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在请回中企和中资之前,无论是莫迪还是印度政府都应该明白,值得投资的地方有很多,中企也不是非印度不可,如果莫迪政府不能规范印度的投资环境,保障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那么印度恐怕还是留不住那些外资。
此前印度就曾被世界银行评估为世界上最难做生意的国家之一,印度国内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繁琐而杂乱的规章制度已经让很多投资者望而生怯。也正因为如此,比起打压外来投资,印度政府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优化本国投资环境上。
B. 逾500家中资企业在印“渡劫”,印度部门为何要这样做
就我们中资企业而言,很多中资企业在海外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种情况没有问题。这些中资企业完全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同时利用自身的技术和生产优势创造相应的市场条件。但是对于印度市场来说,为了保护自己的本土品牌,印度市场对我们的中资企业提出了一系列的限制,很多企业也在考虑是否减少在印度市场的投资。
比如印度屏蔽中国app,甚至禁止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和印度政府带头屏蔽商业产品。这次设立新的审查政策审查50个项目,涉及中国企业的投资建议,完全是赤裸裸的,无疑是恶意的。我觉得这种手术在世界上只有印度这样的陌生国家才能做。你可以试着这样理解,因为印度的市场品牌本身竞争力就不强,所以我们很多中资企业在印度的竞争力都很好,很多企业的发展真的很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保护印度市场的本土品牌,印度市场对我们中资企业提出了各种苛刻的要求,有些中资企业的资金甚至被印度市场无故冻结。之后中资企业需要不断寻求业务沟通,有的甚至选择退出印度市场。
C. 印度突击检查vivo等中企,为何只针对中国企业
印度突击检查vivo等中企,只针对中国企业首先是因为想要从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企业也没有那么好的发展前景,其次是中国企业占领了他们很大的市场,再者是中国企业的账户流水资金很多,另外是出于一些政治目的,然后是出于一些竞争关系。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印度突击检查vivo等中企 ,为何只针对中国企业的具体原因。
一、想要从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企业没有那么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是是想要从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企业没有那么好的发展前景,因为如果他们用了一些不合法的手段来突击检查的情况下就可以使得对应的中国企业的资产被冻结,那么中国企业发展就会收到影响。
中国企业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加强自身的建设,主动提高对应的经济建设,才可以针对性解决一些对应的问题。
D. 民调显示近半数印度人支持中企在印经营,未来会有转机吗
印度目前的情况,虽然自己实力不如人,但强势的态度是一定要具备的,所以就对我们过了很多的APP下手了,而理由跟特朗普的一样。对于所谓的中资企业在印度经营,在赞成继续经营的同时,却同时认为所收集的数据必须留在印度。个人认为,未来是否有转机,主要看美国大选的结果,而长远来看印度必然会低头的。
至于说印度未来是否会缓和与我们的关系?长远来看,是一定会缓和的,但是印度作为我们身边的一个人口大国,自认为自己才刚开始享受人口红利,甚至认为很多国际企业都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开厂了,所以感觉自己可以发展的很好。但事实上,印度人尤其是底层的民众上班工作,只要时间点到了,才不管你的生产线上面有没有产品,直接下班。而事实上很多生产线每次重新开机就会耗费很多钱,这种损失令很多外企头疼不已。这个是一个朋友对于进入印度的国外企业的一个反应。
而事实上印度不签署RECP,主要担心的是一旦国外的产品进入印度,印度自己生产效能低下、质量一般的产品必然受到冲击,这样印度企业可能马上就会被国际企业打趴下。
所以,未来不论美国的大选结果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印度会慢慢从民粹主义过渡到务实合作的态度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E. 印度再次不讲“武德”!印度为何疯狂打压中国制售低端机
2014年,莫迪成为了印度的总理,他十分看重印度的经济发展,于是想要与中国进行深度合作。为了让印度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莫迪提出了印度制造的概念,希望以此使印度的制造业的GDP比重增加。印度的基建水平是比较差的而且电力也比较弱,想要有属于自己的供应链是比较难的。对于底子比较薄弱的印度来说,想要提升制造业的权重,那么就需要引进外来的投资者加入,于是中国就成为了一个最好的选择。
一些手机厂商就决定在印度本土开设生产零件的工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印度的供应链也发展了起来,印度的电子工业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印度的野心昭然若揭,在已经获得了制造业底子的情况下,印度就想要发展自己的人,并且印度想要让自己的产品走向世界,也就意味着印度制造制造会与中国制造产生竞争,于是印度就决定先下手为强,无疑是非常不道德的。
F. 印度过河拆桥,挤走中国手机大厂,印度打压中企的原因是啥
印度这个国家之所以要在本土范围内限制中国企业的发展,原因就在于印度为了发展自己的一些国产企业;同时也是因为西方国家的一些利益诱惑下导致印度处处为难中国企业。
前面很多朋友都知道印度本身就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度,这个国家无论是在工业方面还是在农业方面虽然不是很强大,但是这个国家处处都想争做第一,但不幸的是印度这个国家在科技发展方面完全没有中国成熟,所以印度国家有很多的中国企业,这些中国企业在印度境内都是合法合规的经营,并且为印度缴纳了很多的税,但是印度这个国家过河拆桥,处处限制中国企业在印度境内的发展,而对于中国外交部曾发言在印度的中国企业本身就是合法合规的,而印度政府处处为难中国企业的发展势必印度的经济会遭到反噬。
G. 逾500家中资企业在印“渡劫”,印度连续“打压”中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保护印度本土的企业,印度也对很多中资企业提出了各种限制。
当我们的中资企业在国外发展的时候,有些企业本身在印度市场的发展情况非常好,甚至有些企业已经达到了垄断相关产业的程度。正是因为这种问题的存在,印度市场的本土企业的发展情况相对比较缓慢,如果想要保护印度本土企业的话,印度市场就会做出各种打击中资企业的行为,这也意味着中资企业在印度市场发展的难度会越来越高。
最后,我觉得中资企业不仅需要在印度发展,如果印度市场的发展情况不好的话,中资企业完全可以选择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场,没有必要非得在印度市场勉强坚持。
H. 印度政府连环打击中资企业,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在印度政府的连环打击之下,中方70%左右的中小企业基本濒临倒闭。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印度官方的解释是这些外国企业有可能存在利用企业业务经营过程,搜集印度国内信息,也就是搜集情报的这个功能,要对他们的通讯以及经营进行一定的限制。
I. 印度欲把中资手机挤出中低端市场,中企为何在印度屡受重创
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中国企业挤压了印度本土企业的市场空间,中国企业的竞争能力也非常强。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当中国的很多企业在印度获得更多的业务市场之后,印度市场会主动排挤中国企业。特别是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因为很多国内的手机厂商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有些手机厂商甚至已经达到了印度市场2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手机厂商开始受到印度市场的挤压,印度市场也会对我们的本土手机品牌进行各种挑刺,有些国内的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准备离开印度市场。
总的来说,你可以把这种行为理解为贸易保护行为。虽然这个行为已经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但因为印度市场本身对自己的市场有着一定的主导权,所以我们的很多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的发展确实会受到影响。
J. 打压中国品牌印度全面禁售中企低端手机!中国手机为何在当地受欢迎
印度全面禁售中企低端手机!中国手机在当地如此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中国手机的质量也非常好,而且本身技术领先,在全世界都是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的。然而这个对于中国手机的打击一经出现,其实本身也是他们国家不自信的一种表现。而最重要的是中国手机的质量其实是很不错的,虽然以前我们并不是一个手机大鼓,但是随着不断的技术提升,我们对于手机技术也是越来越清晰明了。所以很多手机的质量也是越来越好,电池也非常耐用,整体上来说,都要远远超过当地的手机品牌,所以很多人才会去购买中国的手机。
一味的打压中国手机其实是没有任何前途的,如果当地真的想要对我们的手机进行制裁,也应该学会提高自身手机的质量,让当地的消费者能够满意,否则的话也不能怪中国的手机垄断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