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的特色产业是什么

印度的特色产业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21 04:50:32

① 印度工业特点是什么

印度工业特点是:

1、印度的工业原来就有一定的基础。独立以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1950~1965年,工业生产年平均递增8%,1966~1980年,降为4.2%。虽然发展速度不算快,但却比较稳定。

2、印度的工业的发展不但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且也初步建立了一个包括多种基础工业在内的40多个部门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中原子能、电子、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也达到一定规模。过去,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是工业的主体,现在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55%以上。

3、印度的工业品的自给能力也大大提高,近年来还能向国外输出一些轻、重工业产品和一般性的工业技术。印度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源匮乏,运输紧张,资金和先进技术等对外依赖严重,人均工业品消费量仍然较低,等等。

4、印度工业的地区布局在独立以后有很大变化。过去(1948年)以孟买为中心的马哈拉施特拉邦、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西孟加拉邦和以阿默达巴德为中心的古吉拉特邦等三邦合计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

5、孟买—浦那区,长期以棉纺织业占绝对优势,孟买是靠周围广大地区的棉花生产发展起来的“棉花港”和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现在机械、化工两大部门在国内地位也很突出。

② 印度的什么产业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印度介绍

1、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是软件业最发达的国家,作为全球从事“BPO”业务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成本便宜、英语水平高、计算器操作能力强”,印度被认为拥有发展“服务外包”的最佳元素。

2、印度共和国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

3、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诞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于今巴基斯坦境内)。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并确立种姓制度,吠陀教开始发展为婆罗门教。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开始推行佛教,并向外传播。约前188年,孔雀帝国灭亡后群雄割据、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莫卧儿帝国,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以后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6月,英国颁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

4、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领。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同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③ 印度工业较为发达,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产业

印度纺织工业,钢铁工业、软件业比较发达。现在起主导作用的产业是软件业,被喻为“世界的办公室”。

④ 印度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1、【服务业】

占印度GDP55.1%。主要部门有贸易服务、金融服务、运输、通信和信息服务业等。2007/2008财年增长约为10%。2006年印度软件服务业产值约396亿美元,其中出口314亿美。

2、【旅游业】

旅游业因其良好的社会和创汇效益被印政府列为发展重点,该产业已成为主要创汇部门和重要的就业创造部门。

旅游业直接提供约5190万个就业岗位。2006年访印外国游客人数约为443万,比上年增长14.2%,创汇约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纳兰达、迈索尔、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3、【交通运输】

铁路是最大的国营部门,是印主要运输手段。铁路部门实行单独预算,每年与中央财政预算一起提交议会讨论通过。近年来,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已承担了全国货运和客运量的70%和85%,是世界最大公路网之一。海运能力世界第17位。

(4)印度的特色产业是什么扩展阅读:

支柱产业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

“大而全”、“小而全”,观望、攀比,这是我国区域经济中常见的一种小生产习气,是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生产效率低下、重复发展、恶性竞争的根源。

市场竞争最根本的是资源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竞争,一个地区不可能所有产业都同样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在支柱产业的选择中必须坚持有所不为,突出重点的原则。

选择一、二个具有确定优势的产业作为突破口,形成“支柱”;再围绕“支柱”培养一批重点产业,形成支柱产业群,支撑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2、技术开发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支柱产业必须最大限度地增加其科技含量和发展潜力,因为科学技术水平是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实现升级换代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还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并且有助于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延长支柱产业的生命周期。

只有源源不断地将新的科学技术注入支柱产业,才能使其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达到投资成本利润最大化。

3、扶持培育原则

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动力”是市场作用,但并不等于作为市场宏观调控主体的政府可以放手不管,“无为而治”。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调节、引导措施以补救市场本身的缺陷,促进支柱产业形成规模,优化结构。

尤其在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市场本身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信息的屏蔽以及政治、军事和各种非经济因素影响客观存在,政府更有必要通过产业政策的规范作用和行政干预来引导支柱产业发展;实施有利于支柱产业发展的投资政策来扩大和改善投资、融资机制。

加强能源、交通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扩大外贸经营自主权,鼓励企业向境外发展,尽快形成跨国大集团和公司。

⑤ 印度的经济特点

印度从经济上来说是世界第七大经济的名义GDP和第三大的购买力平价(PPP)。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名义)排名第139 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2,134美元和第122位,在经过1991年的经济自由化,印度每年实现6-7%的平均GDP的增长。自2014年以来,除2017年外,印度经济一直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主要经济体。

印度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服务业之一,自2001年以来年增长率超过9%,占2012 - 13年GDP的57%。印度已成为IT服务,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和软件服务的主要出口国,2017财年的收入为1540亿美元。这是印度经济增长最快的部分。 IT行业仍然是印度最大的私营部门雇主。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创业中心,2018 - 19年间有超过3,100家技术初创企业。印度汽车工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工业之一,2013 - 14年度年产量为2148万辆(主要是两轮和三轮)。 2015年,印度拥有价值6000亿美元的零售市场,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

⑥ 印度主要产业是什么

印度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工业、旅游业以及对外贸易。印度地处北半球,位于北纬8°24′~37°36′、东经68°7′~97°25′之间。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简介
印度共和国(印地语:भारतगणराज्य,英语:TheRepublicofIndia,India),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

自然资源
印度矿产资源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463.89亿吨(不含焦煤),铁矿石97.54亿吨,铝土22.53亿吨,铬铁矿1.24亿吨,锰矿石6550万吨,锌589万吨,铜352万吨,铅136万吨,石灰石684.77亿吨,磷酸盐8100万吨,黄金86吨,石油8.96亿吨,天然气697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云母、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矿藏。森林覆盖率为21.9%。

⑦ 印度最顶尖的四大招牌产业


一、印度软件服务业


印度的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占比达到全球软件出口的20%,印度在IT外包行业是世界第一名,竟然占到了50%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中国软件总量要比印度要大得多,中国一年的软件总量大约在5000亿美元之上,而印度的软件产能大约在1500亿美金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软件主要是用来出口创外汇,而中国的软件主要是为本土经济所服务的,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印度软件业的确厉害,包括着名的波音公司,它的大飞机使用的飞行软件都是交给印度来编程的。比如着名的Windows 10软件,大部分印度人做出来的,甚至于比美国人搞的Windows 7要好用一些。


印度被称为IT人才的硅谷。根据之前统计,在美国超过18%的微软员工,16%的IBM员工,17%的网络人才和超过10%的医生,21%的护士曾经在印度接受过教育。甚至于美国的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通用电器、捷运公司包括具有重要定位的美国五角大楼都采用印度的软件。在硅谷的各大电脑公司里,有大量的印度人担当研发的重任,即使发达国家领头羊德国也曾经表示要从印度引进软件人才。


印度软件业一度占据世界软件市场50%以上的份额,印度软件产品大多是输出到美国,然后是欧洲。印度的软件公司大量承揽了美国航空公司、瑞士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的飞机运行软件,以及英国伦敦地铁的运行软件,印度的设计技术堪称一流。


世界银行之前有一份调查称,80%的美国公司把印度作为全球软件来源的首选市场。微软比尔盖茨曾经在之前访问印度时惊呼:“21世纪的软件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欧洲,而可能是印度。”可见,印度的软件业在全球的地位。


印度主要是IT外包服务,比如服务呼叫中心,还有一个就是软件外包,依靠的就是印度人的编的软件通俗易懂。


严格地讲,印度的软件业并不发达,发达的是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


印度软件行业的主要盈利模式表现在外包服务上——就是给欧美大的IT公司做软件代工。类相当于富士康和苹果的那种合作关系,因此,软件的核心技术及品牌都不掌握印度自己手中,类似于中国之前的“外贸加工”模式,所以,印度的软件外包则是一种比较廉价的脑力劳动输出。


印度软件外包业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


早在1991年,印度政府就在软件业实施“零税赋”优惠政策,并享有银行贷款的优先权。不仅如此,印度政府还对号称“印度硅谷”的班加罗尔在内的多个软件园和出口加工区实施了优惠政策,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出有利于积极吸引外资、加快软件业发展的法律生态环境。


叠加英语是印度官方语言之优势,使得软件人员在与跨国公司的交流上沟通无障碍,这是印度的软件行业具有的先天优势。



需要纠正的是,虽然英语是印度的一个语言优势,但是并非英语是印度语言交流的全部。因为在中国人的普遍印象中,印度是说英语的国家。事实上,根据人口统计显示,印度真正说英语的人口数量大约仅占总人口的5%,当然,在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里,说英语的人口数量已经不少了,毕竟英语人口拥有5000万,比起6648万人口的英国只少1000多万,可见印度英语人口比例虽然区区5%,但人口基数非常大。

英文是印度的全球商业交流及政治领域的工作语言,同时也是一门外语。比如在印度街头翻阅报纸杂志,在酒店里打开电视浏览各个频道,会发现英语只占有所有媒体一小部分,而且还是欧美主流媒体频道,而印度本地的英语频道并不多。在印度大城市公共图书馆,印度管理人员曾经说过,英语书籍只占所有图书的8%,92%以上的图书是各种印度语言的图书,而且英文图书的价格是印度本地图书的几倍。

除了英文作为工作语言外,印度最普遍使用的语言是Hindi(印地语),占总人口的66%。另外还有Bangla(班哥拉语)等1 8种语言。印度语言中分10种不同文字,其中,语言使用人口占5%以上的语言文字有7种,这些语言在发音、语法、书写上是各不相同的。

在印度,中学生除了学习本地语言,往往还要学习英语及印地语,假如毕业去外省工作,还要学习当地语言。因此,一个印度人要想在全国找工作,至少要会讲4-5种语言。

由于印度在语言交流成本比较高,为了降低语言交流成本问题印度实施了两次大的规定:一次是印度独立后,决定在国会继续使用英语作为法律工作语言,这个决定大幅减少了政府的翻译成本。在全球商业领域和 科技 领域,印度将继续使用英文,保持与全球交流的低成本化。另外一次,是1976年,印度决定采用技术的手段,解决6-7种不同语言的沟通问题,其语言翻译软件也由此出现。



一开始,印度的软件外包公司承接的都是一些很小的软件开发代工,在2000年,印度软件业软件开始迅速发展。记得当年“千年虫”的担忧让全球各国一度恐慌,同时,也给了处于低端产业链的印度IT公司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让印度接到了大量的代工订单,比如美国软件公司运行中的数百万条代码修复工作。


另外,日本的软件公司与美国公司的竞争,迫使美国大幅削减软件代工成本,在低端的软件解决方案上与印度IT公司展开合作。印度的很多IT公司也“借力使力”提升自己的软件技术,并且改善离岸业务模式流程,在获取专业软件知识上打造高价值的IT服务。


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卢比开始的长期贬值,间接支撑了印度软件公司竞争力,让印度一度成为“世界软件工厂”,号称”世界办公室“。


在软件代工高速发展时期,成千上万人的软件公司不在少数,比如Infosys、 HCL、Wipro等,这些都是印度软件外包领域的巨头,软件代工总收入都做到了千亿美元的级别,并占领了世界软件市场约20%的份额。统计数字显示,印度超1000人的软件公司就有上百家,并且软件外包公司前五名的公司员工数都在5000人之上。

印度获得软件技术人才有几个方式 :首先是依靠吸收印度的大专院校人才。印度有400余所大学设有计算机专业,每年能够培养软件毕业生1万余人,印度政府特别为250余所院校提供部分教学经费。


印度高等教育享誉世界,印度在高校的师资力量、教材及教学管理其实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着名大学几乎差别不大。特别是班加罗尔大学、韦洛尔 科技 大学等着名大学,他们的师资力量、教材和教学管理与全球名牌大学几乎在同一水平线上。印度在师资力量和学校规模、学科设置等方面是与全球全面接轨的,并且人才输出也堪称世界一流,印度的毕业生在全球人才市场上炙手可热。


很早以前,印度信息技术部长在美国就曾经说过,印度每年可向世界各国输出20万名IT人才。印度事实上已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信息技术产业和人才的大国”。当时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德国等,这些发达国家都十分渴望获得印度的信息技术人才。


其次是依靠民办或私营机构来培训人才。这类机构在印度有大约700余家,每年可培养数万名学员。再次是软件企业自己开立的培训机构。印度政府还在全国250个机构开设电脑培训课程,并在大约3000所中学推出“中学计算机扫盲和学习计划”。因此,印度多渠道发力软件培训,为软件企业提供了持续不断的“软件蓝领”人才。
虽然在过去20多年来印度软件外包业称雄世界,但已经成为过去式。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技术更新迭代较快,特别是在大数据分析应用、数字化转型、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印度外包产业和模式开始遭遇技术寒流,产值大幅下滑,员工大批失业。



由于印度众所周知的软件几乎都是外包业务,因此,印度软件业基本上挣的是外国人的钱。印度软件代工的模式是根据国外公司的需求进行软件编写,但自己的硬件条件很差,所以,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环境,软件发展后劲不足,尤其是软件外包技术含量相当低,加上外国公司不断控制人工成本,利润越来越低。

印度《经济时报》,早在2017年印度IT产业裁员就高达5.6万人,并且IT公司在印度校园的招聘也大幅减少了50%—70%。报道称,裁员仅仅是刚开始。研究表明,在未来数年,印度数十万的就业机会可能会消失。在印度班加罗尔,心理医生”生意兴隆“,原因是来咨询的人很多,大部分往往都是被解雇的软件工程师。
印度IT公司由于极少在技术开发、产品研发上大幅投入,因此无法进入软件的高端领域。自始至终,印度软件外包产业没有走出低端产业链的循环格局,印度软件外包维持的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劳动力套利”模式。


因此,印度IT公司始终在延续这种低成本代工模式,并拥有十分庞大的入门级劳动力队伍,而缺乏资深的软件管理者和高端的软件开发者,让印度IT公司在面对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数据流量等新的模式面前,在软件高端产业链开发领域缺乏核心竞争力。

印度为何不进行软件行业产业升级呢? 由于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约达13.4亿,再加上它的教育体制限制,缺乏充分的高端人才供给,使得印度基于外包模式的软件行业无法进行产业升级。

印度的教育走的重视重高等教育,轻视基础教育模式,高等教育可以”直追“咱们,但基础教育却停留”非洲水准“。比如2013-2014学年,印度小学阶段辍学率高达21%,小学到初中阶段高达39%。


《经济学人》称据一份非政府组织的调查报告,大约有一半的印度五年级学生看不懂提供给二年级学生的课文,另外,仅有四分之一的五年级学生能掌握除法。

印度在识字率上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基础教育辍学率居高不下的前提下,高等教育规模却扩大很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5年已经到了26.88%。



虽然印度也有像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这样的顶级学府(录取率不到3%),但早已经成为了向美国硅谷输出人才的后花园。


印度IIT毕业的天才学生几乎都移民去了美国,成为了印裔硅谷高管,比如谷歌和微软的CEO往往是美籍印度人。

印度的人才流失一直是印度IT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毕业生会选择离开印度,是全球软件人才外流人数最多的国家,这些外流人才一大半去了美国。印度的工资水平低、工作环境差,让印度的高 科技 人才纷纷流向欧美发达国家,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也导致了本国的软件行业无法进行产业升级。

因此,如果真正让软件业领独领风骚,必须吸引软件核心高技术人才,或者培养孵化类似于微软及谷歌这样的软件公司,打造软件业的高端产业链及技术把控能力。


印度的优势是软件业比较团结,特别是在美国,印度人和印裔很团结,往往喜欢抱团作战,是其一大优点。


印度顶尖的软包公司


1、印度软件外包公司:塔塔集团(TCS)


TCS在全球有100多个分支机构,向55个国家提供软件服务。TCS雇员超过2万名,客户数有近千名, 提供IT和商业咨询服务。除印度本土外,公司在美国、英国、匈牙利、巴西、乌拉圭和中国拥有多个交付中心



2、印度软件外包公司:Infosys


Infosys是印度 历史 上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总部位于印度信息技术中心—班加罗尔市,在全球拥有雇员超过100,000 名,分布于全球27个国家, 56个主要城市设有办事处或分公司。 Infosys股票市一度达629亿美金


3、印度软件外包公司:威普罗公司wipro


Wipro Limited是印度领先的完整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也是印度领先的有价值的信息 科技 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企业。在亚太和中东市场,Wipro为国际公司提供IT解决方案和服务。


4、印度软件外包公司: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Satyam

Satyam位于印度,在美国、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加拿大、匈牙利、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日本与澳大利亚的萨蒂扬开发中心为全球提供服务,其中152 家为财富全球 500 强与财富美国 500 强企业。


5、印度软件外包公司:马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Tech Mahindra

Tech Mahindra是印度排名前5的IT公司,在全球90个国家拥有近12.2万名员工,年销售额高达46亿美元。


二、印度的生物技术产业


印度处于热带,在一些药用植物上,印度的天然条件能够获得更好收成。古时印度的香料业就强于我国。


印度被称为“世界的药房”,也被称为“全世界穷人的药房“。印度曾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出口药品,印度药品一度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20%左右。据统计,印度有近3000家仿制药企业,2017年全球七大仿制药公司中印度就占了两席。因此,印度的仿制药品不仅能满足了本国穷人看病的基本需求,而且每年还大量的出口,并成为印度重要的支柱产业。



全球有大约五分之一的仿制药出自印度,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印度的制药业比较发达,制药企业研发能力较强;其次是相关政策比较宽松,甚至不惜颁发强制许可证书,为国内仿制药亮绿灯,事实上,没有仿制药,大多数印度穷人根本无法承担高昂的医药费。


特别是一些抗癌类进口药物,价格十分昂贵,比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由瑞士诺华制造的格列卫,如果折合成人民币,每月仅药费支出就要2万多人民币,一般普通的老百姓根本无法承担。


格列卫在世界很多国家都被授予了专利药物,但印度政府并不授予格列卫专利。原因是: 一是印度为了适应世贸组织规则,修改了《专利法》,早在2005年就开始生效。印度的《专利法》规定,在药物领域只对1995年以后发明的新药或经改进后能大幅度提高疗效的药物提供保护,不支持衍生药物专利。由此,格列卫就被印度视为衍生药物,因此也不受专利保护,印度国内的药企就可以仿制,因此,印度制造的格列卫价格十分便宜。二是为让国内药企仿制一些药物,印度政府还对一些药物实施“强制许可”,从而为国内一些药企生产仿制药去掉了专利约束限制。


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为实现让普通百姓能够看得起病、促进本国制药行业发展两项基本目标,亲自主持了对《专利法》的修订。



从此,印度对食品及药品等民生必需品只授予工艺专利,而不授予产品专利。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印度放弃对药品化合物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上的宽松让本国企业能获得大量仿制药生产许可,从而为印度仿制药提供了快速扩张的空间。


印度生态品种丰富,拥有森林、湿地、海岸、草地、海洋、沙漠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拥有千差万别的生态多样性,从而为印度的生物资源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让印度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约占世界生物多样性地区总面积的8%左右。


从记录的野生物种来看,印度拥有世界上6.5%-7%的野生物种;在已记录的物种中拥有植物4.5万种、动物8.1万种。从栽培物种来讲,印度是世界上八个作物起源中心之一,至少有166种作物和320种作物亲缘种起源于印度,因此,印度作物基因资源也十分丰富。在已驯化饲养的动物方面,印度仍然具有丰富多样的基因资源,且位居世界前列。


印度的医学院、理工学院等很多都设立了生物技术课程,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已将生物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印度每年毕业的生物技术专业的硕士一度达6500人,博士达1500人。生物技术人才的大量涌现促进了印度生物技术研发的领先地位和生物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



印度的生物技术产业,在资源、人才、设施、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从80年代开始,印度在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旁遮普邦、安得拉邦、北方邦等地设立了1000多个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还建立了10多所合乎国际标准的干细胞培养实验室,成为世界胚胎细胞菌采集最先进的十大研究中心之一;


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生物技术信息系统网络的国家,处于生物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领先地位。


三、印度的太空技术


印度卫星的研发和应用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运载火箭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早在2009年,印度已拥有4种类型的国产运载火箭:1)“卫星运载火箭3(SLV-3)”;2)“加大推力运载火箭(ASLV)”;3)“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4)“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


印度早在40年前就发射了第一颗遥感卫星,印度还是继美国、俄罗斯、欧盟之后又一个将火星探测器送上火星的国家。



2007年,印度将首个返回式太空舱和3颗卫星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为该国未来实施载人航天计划等获取了重要数据。


印度目前还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其探月计划,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2008年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发射升空。


2008年4月28日,将一枚印度PSLV-C9火箭搭载10颗卫星升空。是继中国、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之后第五个掌握了“一箭多星”的发射技术。印度一箭十星成为当时第一。此后,特别是1箭104星发射成功最为着名,并且创造了世界之最,一直被印度国民津津乐道。


印度之前进行了一次反卫星试验,其反卫星试验其实也意味着,印度将会成为继中国、美国、俄国之后,全球第4个全具备反卫星能力的国家。


四、印度的电影业


印度电影产量世界第一,平均年产量大概超过一千部,根据统计,2018年其电影平均产业规模约合158.27亿人民币。据毕马威的预测,到了2023年印度电影产业规模将增加到约合227.9亿人民币。


宝莱坞(Bollywood)是宝莱坞制片厂外景的简称,位于印度孟买电影基地。宝莱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拥有数亿观众。


宝莱坞和印度其它几个主要影视基地泰米尔语- Kollywood,特鲁古语(Telugu),孟加拉语(Bengali) - Tollywoord,坎拿达语(Kannada)和马拉亚拉姆语(Malayalam)等构成了印度的庞大电影业, 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和售出的电影票数量位居全世界第一。



宝莱坞对印度以至整个印度次大陆,中东以及非洲和东南亚的一部分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南亚的移民输出传播到整个世界。


宝莱坞是印度最美丽的一张名片,表现出印度人独特的魅力。 印度的电影明星们在全球名流的圈子里风头强盛,很多好莱坞明星开始往宝莱坞发展。在印度宝莱坞明星的婚礼上,可请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妇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可见印度宝莱坞的影响力。


印度电影在电影产业中创造了巨大经济价值。作为不发达国家,印度为什么能够电影行业发展到与好莱坞媲美的程度?


一、金融资金支持。早在1999年,电影业就成为印度政府官方认可的产业,意味着电影从业者可以获得合法的银行贷款。2001年,印度工业发展银行成为第一家为电影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大量资金的支持让印度电影业开始发展壮大。


二、印度电影民族特色极为鲜明。印度电影在歌舞元素及印度民族风光特色的基础上,非常注重电影节奏、意象表达和叙事抒情。把歌舞转化为表达人物 情感 和思想的工具,并与全球市场接轨,并且融入摇滚等 时尚 元素。



三、印度政府对电影产业的大力支持。在1948年,印度政府广播新闻部内设立了电影处、1953年设置国家电影奖、1960年建立电影金融公司、1961年创办浦那电影学院、1964年建立国家电影馆。1952年,印度官方举办印度国际电影节以促进印度电影与世界电影行业的交流。不定期举办,从1975年起每年举办一次。


印度国际电影节是亚洲最早的A类电影节之一,至今已成为亚洲极具影响力的电影赛事。


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本土市场是印度电影的重要消费地。由于各地语言差异性明显,印度电影为了服务好本土观众,采取根据拍片语言进行了市场划分。据统计,印度电影中有15种当地语言。


据拍片语言的不同,印度电影总体上形成了三大制片中心:孟买(印地语)、加尔各答(孟加拉语)、马德拉斯(泰米尔语),其中位于孟买的“宝莱坞”闻名遐迩。



印度电影本土化的重要措施就是采取平民票价。尤其是印度影片收入与影片成本及档期无关,全国电影票价一律保持在超低水平,目的就是让平民百姓能够看得起电影。2017年印度推行GST修正案后,印度国内票价又再度大幅降低。持续稳定而价格低廉的票价,让平民阶层成为电影院的常客,形成印度全民观影热潮。

⑧ 印度的工业布局有什么特色

印度独立之初,工业高度集中在少数沿海大城市。仅孟买、加尔各答和阿默达巴德所在的三个邦,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0%以上。

近年,工业过分集中的状况已有改善。目前,印度可分为五个比较重要的工业区域:

1、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工业区:这里是全国最早形成的工业区。近几十年略有衰退。麻纺织和机械是本区的两大工业部门。产值占全国的40%和30%。

2、以孟买——浦那为中心的工业区:劳动力比重与加尔各答区相当,产值较大。棉纺织工业长期居优势地位,占全国的30%。此外机械、化工、炼油等部门近来有较快的发展。

3、以阿默达巴德为中心的工业区:规模相当于加尔各答的一半,以传统工业为主。

4、以马德拉斯——班加罗尔为中心的工业区:这是发展最快的工业区,规模已接近于加尔各答区。区内集中了电力、飞机制造、造船、炼油等工业部门,轻、重工业并举。

5、以那格浦尔为中心的工业区:这是50年代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区,有印度的“鲁尔区”之称。

印度的工业布局具有:集中程度高 呈点状分布 主要布局类型是煤铁复合体型和临海型以及新兴的“临路型”。

(8)印度的特色产业是什么扩展阅读:

工业

在英国殖民者统治期间,印度工业以纺织和采矿为主。独立以后,钢铁、机械、电力、化学等工业都有所发展,工业已形成完整体系。

印度的纺织、食品、精密仪器、汽车、软件制造、航空和空间等工业发展迅速。

印度拥有两大汽车企业:塔塔汽车和马亨德拉,其中塔塔汽车于2008年收购積架路虎,马亨德拉则于2010年收购双龙汽车。

印度矿产资源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

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

煤463.89亿吨(不含焦煤),铁矿石97.54亿吨,铝土22.53亿吨,铬铁矿1.24亿吨,锰矿石6550万吨,锌589万吨,铜352万吨,铅136万吨,石灰石684.77亿吨,磷酸盐8100万吨,黄金86吨,石油8.96亿吨,天然气6970亿立方米。

此外,还有云母、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矿藏。森林覆盖率为21.9%。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引人瞩目。若以同等购买力来衡量,印度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457兆美元,与日本并列世界排行第三,仅次于美国、中国;

但是若以美元汇率评估,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万的发达国家澳洲相差无几。

印度年成长率为5.8%,并于2011年至2012年间达6.1%。社会财富在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极度不平衡,全国10%的人口掌控全国33%的收入。

由于印度人口众多,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汇率则为1,389美元,为世界第140位。

1991年以前,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影响,经济政策采行贸易保护主义,印度政府过分干预劳工及金融市场并监管商业活动。

由于1991年印度经济危机,加上苏联解体,新国大党政府使印度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借由外国贸易及直接投资,逐步转型为自由市场,印度的经济规模获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印度经济以耕种、现代农业、手工业、现代工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全国仍有四分之一人口无法温饱。印度外汇存底充足,汇率稳定,未来官方也将全面解除外汇管制,由市场决定币值。

印度制造业出口已经开始下滑,全国很多地区电力供应依然不足。印度有很多精通英语的人口,目前是21世纪全球最主要的资讯服务业生产国、电脑软件出口国以及众多软体工程师的祖国。

印度实行民主政治的同时实行社会主义,政府对私人经济活动,外贸,外国资本直接投资严格控管。

不过,1991年通过经济改革,放松对外贸和外资的管制,逐渐开放国内市场。国有企业民营化和部分领域开放对私人以及外国投资的设限,至于相关的政治争论持续不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印度

⑨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农业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能否成为超级大国

按照如今全球国家经济增长率指数来看,印度近几年的国家GDP增长较快,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并且跻身全球十大经济体之一,同时印度还是亚洲地区排名第三的经济体,仅次于中国、日本。那么,很多人就有疑问,印度这个国家不是世界上着名的贫穷国家吗?为什么国家经济增长的这么快?

印度的确是世界上有名的贫穷国家,这是因为他们人口众多,因而印度的人均经济收入增长的较为缓慢,全国有一半多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是,印度还有大量的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在国家经济层次上,印度政府充分利用本国多平原、多人口等优势,通过廉价劳动力和广袤的耕地面积,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以及服务业。

因此,印度经济的攀升和本国人口红利有着极大的关系;那么,印度经济产业中,究竟在哪些方面闻名全球呢?

印度是国际上着名的农业大国,别看其领土面积不如我国大,但是印度的耕地面积比我国还多,位居世界第二位;他们的林业、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发展势头都比较迅猛;印度农业相关产业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一直在10%左右徘徊。

而按照国家经济 健康 发展指标分析,一个国家的农业如果占到10%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很大程度就是经济欠发达国家;所以,印度在严格意义上来讲属于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

不仅如此,印度 社会 总劳动力有近6成人口,都从事农业生产,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我们以印度十几亿人口计算,其中抛开幼童、老年人,那印度至少有8亿人口是主要劳动力,而这八亿人口中就有近五亿的人口从事农业。

所以,农业在印度国内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国家经济体系的主要结构,更承载着国家大部分劳动力就业,以及人口的生存发展;如果从经济的角度上看,印度这种制度很显然是过度依赖于农业发展。

不过,虽然说印度的农业是国家支柱产业,但是,印度农业生产力水平却较为低下,这又是什么原因?这与印度政府推行的农业补贴政策,有着很大的关联,当初,印度为了扶持农业发展并且减少贫困率,于是每年从财政上拨出巨款专门补贴印度农民。

这种农业补贴措施实施后,的确便利了农民,农民在国家的保底下,种植生产不至于会出现血本无归的情况,而且有了农业补贴,就相当于国家每年给农民免费发放工资,对农民而言,何乐不可为? 这既维护了印度的农业安全,又解决了大批农民的吃饭问题

不过,这种制度虽说明面上是一项良策,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农业补贴反而制约了外来资本对农业的投资;例如:印度政府按照土地规划,一个农民只要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种植农作物,进行农业生产,那么这个农民就会获得农业补贴。

然而,政府给钱一般都是只给拥有该土地地契的人,农民如果要是把土地卖给企业,那么,农民将失去每年的国家农业补贴,而企业却会因此获得农业补贴,也就说,国家的补贴,只认地契,而不认人。

基于这个原因,印度农民如果不是太过缺钱,他们是绝对不会把土地卖给其他人;而这样的情况就对外来资本的投入,显得十分不友好。

企业化农业生产一般都是需要两个要素:土地和技术,用通俗的话来讲,企业想要通过发展农业来赚钱,就必须要规模化,那么规模化就需要土地,但是土地都在农民的手里,农民们如果不卖土地,那么企业就无法规模化。

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购买农民土地一般都按照高于市场价10%左右的金额购买,但是,这种购买方式很显然在印度是水土不服,因为,印度土地主人只要拥有这块地,那么,这块地就将获得每年的农业补贴。

因此,印度农业为什么生产效率低下,就是因为国家还政府在补贴和土地贩卖等规定上,还需要进行修正和完善,要不然按照这种方式搞农业生产,最终,将遇到农业发展的瓶颈期。

而印度农业世界闻名,他们的产量也的确是高,但这种“高产量”,完全就是靠着几亿人民给堆积起来,如果印度失去了人口红利,那么他们的国家农业经济将发展不起来。

纺织业是印度第二大劳动力来源,服装纺织业,在这几年时间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最出色的就是印度棉花品牌,印度的长绒棉是世界很有名气的棉花,在印度国内也有许多处大型棉花种植基地;因此,印度的棉花类原材料不仅享誉全国,更是享誉于世界。

紧接着就是印度的服装工业和他们的地毯工业,去过印度的小伙伴都有个直观的印象,那就是在印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地毯,地毯在其他国家属于半奢侈品,但是在印度就是属于日常商品,印度本国地毯商品非常具有性比价。

全国大小市场内不仅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衣料、地毯,而且整体均价都非常亲民,因此,印度的纺织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成为印度主要特色产业。而印度纺织产业一直遵循传统结合现代工业的模式发展,在这种模式发展下,印度充分发挥了他们在设计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所以,印度纺织产品也深受国际市场的青睐。

另外,印度拥有着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除了从事农业之外,还有不少的劳动力在农闲之余兼职纺织工作,所以,依仗着庞大熟练古代廉价劳动力,印度纺织产品在成本上可以节省出一大笔开支,因而可以支撑纺织服装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印度的服务业,多年以来一直在不断地跨步发展;服务业是一个相当广泛的领域,也包括商业服务、软件IT外包服务等领域,商业服务领域中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服务,是印度高顶尖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他们依仗于本国廉价劳动力、优质的服务、低廉的价格,深受欧美发达国家的青睐。

许多欧美大型企业,往往都喜欢把一些没有过多技术含量、工作量极重的业务丢给印度相关服务公司代工;这就是印度的IT行业发达的真正原因,他们信息技术领域的发达,不是技术发达,而是业务的发达。

印度国民凭借掌握英语这门国际语言,以及庞大的人口优势,他们组成了世界最大的信息技术外包市场。不过,业务外包不代表印度本国IT信息技术领域就没有技术发展,印度IT领域拥有非常多的从业人员,凭借着庞大外包工作订单,印度IT人士也开始被带动着发展起本国的IT领域。

印度近些年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上,已经实现了许多项技术发展,也因此,依仗国外订单和本国信息行业的高速发展,印度的IT业也被顺带发展起来,而且还把印度的服务业也给带动起来。因此,服务业是未来印度国内潜力最大的经济产业。

印度经济发展一直秉承多元化发展,但是发展到尽头,农业、纺织业和服务业一直占据印度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头,而且这三个产业也是印度最着名的产业,我们细看一下,这三大领域能取得如此成就,不过是印度借助人口红利而已。因此,印度想实现多元化经济发展,最关键还是得解决人的问题。

此外,印度国内文盲率较高,而且大多数印度人习惯于传统市场经济,他们很难接受新兴开放经济,此外,印度国内还有很严重的种姓问题,以及各种宗教对人创新思维的约束;因此,这些问题也将成为制约印度发展的一大难题。

总之,如果从领土面积、地理优势、人口数量、海岸线长度来看,印度无疑具备成为超级大国或者超级强国的实力;而印度凭着高速增长的经济,庞大的人口基数,一直想成为超级大国,至少是南亚地区霸主国家,印度一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一直在争取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直在拓展自己对国际的影响力,然而,由于印度有死敌巴基斯坦的牵制,内有严重的种姓问题和宗教问题,这些都成为印度国力腾飞的障碍。

⑩ 印度主要生产什么

印度主要生产:棉花、花生、大豆、大米、汽车等。
印度经济以耕种、现代农业、手工业、现代工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而且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主要生产棉花、花生、大米等。
另外,印度的旅游业和服务业也比较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旅游业是印度政府重点发展产业,也是重要就业部门,提供两千多万个岗位。入境旅游人数逐年递增,旅游收入不断增加。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那烂陀、迈索尔、果阿、泰姬陵、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阅读全文

与印度的特色产业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62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72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52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88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4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1002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22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34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814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26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8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5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28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8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9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9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9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44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74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