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采访印度人怎么看上海

采访印度人怎么看上海

发布时间:2022-12-21 22:43:45

㈠ 为什么印度人认为孟买比上海领先了20年

就像我们所了解到的,在印度的很多地方都能见到贫民窟,即使是在首都大城市,你都无法回避那些贫穷的印度居民。但是在很多印度人的眼里,孟买却是一个领先于上海的大城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印度,有很多正在受苦的人民。还有很多人没有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他们渴望着外面的世界,也不知道我们的上海会是怎样繁华的模样。只愿他们可以安好,可以早日摆脱困境。

文章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

㈡ 印度人怎样看中国

在中国的印度人,主要居住在北京、上海两等地,他们是这样看中国的:

1、上海印度人协会主席阿密特·怀卡尔认为:上海很安全

上海印度人协会主席阿密特·怀卡尔的老家是印度中部的那格浦尔。2009年,怀卡尔当时所在的一家德国企业把他派遣到上海,担任亚太区销售高级副总裁。现在,他11岁的大儿子和7岁的小儿子都在上海上学。2012年,怀卡尔被选为印度人协会主席,这个2006年由“上海印度女性联盟”和“上海印度商人联盟”合并的印度人社团,在他负责的这3年里,会员从700人增加到1500人。在印度人协会的网站上,能查到所有委员会成员的手机号和电子邮箱,协会成员的名字和手机号也都在年度刊物上公开。

怀卡尔说,印度人协会经常组织公益活动,联络在华印度人的感情,比如一年一度的印度排灯节公益晚会。此外,他们也愿意为上海市民做些贡献。去年11月,上百名印度人协会的成员在上海市血液中心参加献血。等到今年6月14日“世界献血日”时,协会还会举行这样的活动。怀卡尔说:“我们很高兴这样做。”采访中,怀卡尔再三称赞中国人的守时和勤奋,他还说:“每次遇到新来的印度人,我都会告诉他上海给我们的安全感超过世界很多地方。我们应该给上海颁一个‘安全奖’。”

普拉迪普·库马尔和太太安·丽塔住在上海世贸滨江花园的高层公寓里,天气好的日子,从他们家的客厅能俯瞰黄浦江。在这个高档社区,总共住着七八十户印度人。库马尔来自印度首都新德里,有在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的香港、上海等地做跨国企业高管的经历。2006年,库马尔看到中国咨询行业的机遇,创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同时也是另一家咨询公司的合伙人。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那时中国的GDP增速很快,相关政策使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和运营非常容易,商业发展前景很好。

上海的生活让库马尔一家感到满意。谈到在广场跳舞的中国大妈,已经当上奶奶的丽塔说:“中国老年人比印度老年人更活跃,也更快乐,退休仿佛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由于一家人都是素食主义者,丽塔还教会来家的钟点工做印度菜,这大大提高了他们在上海生活的幸福感。现在,丽塔是上海一家名为“米饭妈妈”的公益组织成员,她们致力于帮助上海的弱势儿童群体。丽塔说:“印度人与西方人差别很大。中国人把我们看成半个外国人,因为我们的语言、相貌,也因为我们的亚洲特性。我很高兴,当地人接纳了我们。”

2、北京泰姬楼印度餐厅总经理麦赫诺·帕斯塔卡亚说:“印度要向中国学习

生活在中国的印度人,有时愿意把两国做对比。北京泰姬楼印度餐厅总经理麦赫诺·帕斯塔卡亚来中国24年了,1997年他娶了中国妻子,1998年在北京国贸开了第一家印度餐厅。帕斯塔卡亚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印度创业,想出一个“工业厨房”的点子,和做外卖差不多,但不太顺利。几年后,他决定出去闯闯,曾考虑过到颇受印度人欢迎的中东地区,那里有700多万印度人,直到一个朋友问他“要不要一起去中国”。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帕斯塔卡亚对中国一无所知,但他还是做出了选择。来中国不久,就认识了会说英语的郑女士,用帕斯塔卡亚的话说:“印中文化真的有很多不同,我们认真交往、磨合了好几年,1997年才结婚。”那时候,他想买咖喱等家乡的调料要去友谊商店,但现在方便多了,网购就可以解决。说起北京的变化,帕斯塔卡亚侃侃而谈:“那时刚修完的二环路、三环路没过多久就又拥堵了。以后北京有七环也不奇怪。”对于北京的雾霾,他也会抱怨,但他觉得“污染和发展有关,哪个国家都一样,印度也有污染”,而且北京近几年已经好多了,几乎没有沙尘暴。

帕斯塔卡亚在北京开的印度餐厅很受欢迎,吸引了很多社会名流。短短几年内,他又开了两家分店。生意走上正轨,让帕斯塔卡亚更热衷于传播印度文化,他说:“很多中国人对瑜伽的印象就是减肥美体,其实它更强调呼吸冥想,是用来修身养性的。我希望能尽一己之力,让更多中国人了解印度。”

来自印度南部城市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的珊妮,是独生女,她有个好听的中文名字“月光”,是当年一个去印度的中国女孩给起的。月光很喜欢这个名字,来中国后,她得知“月光”有了新的含义,不过,这个开朗的女孩笑着说:“在中国发展不可能成‘月光族’的,这也是我来中国的原因。”月光说,印度人口多,很多人都有兄弟姐妹,所以像她这样的独生子女很少见。

月光的父亲曾在英国、中国香港经商,她13岁首次来中国时第一站就是香港,然后又去了广州和深圳。月光说:“你问100个印度人刚来中国时是否适应,可能99个都说不适应,因为印中的文化差异很大。可是我很适应,我想是因为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和中国有联系的原因。”现在,她最喜欢的中国小吃依然是粤菜系中的虾饺。一年半前,月光到北京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MBA。谈到为什么放弃美国名校而选择中国大学时,月光说,印度以前是英国殖民地,印地语和英语都是官方语言,她在印度的商学院里学到的知识也都以欧美为范本,因此,选择去美国留学意义不大。相反,她认为,再过二三十年中国肯定能超越美国,因此,她想“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见证历史”。月光说,印度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很多,我注意到中国商场里的售货员、旅游景点咨询处和高速公路收费站等服务场所的工作人员多是女性,而这些工作在印度都是由男性来做。

来自印度班加罗尔的尼廷·达尼在意大利读研时,一次到上海实习的机会让他对中国产生兴趣。2011年毕业后,达尼来到上海,现在,他是一家名为“绿色倡议”的环保组织负责人,同时兼职做室内摄影和建筑咨询。“绿色倡议”经常组织宣传环保的活动,如每月邀请环保产业的相关专家和高管讲座,每次参加的人数都有上百人。达尼对政治话题不感兴趣,但更关注中国政府的环保举措。达尼说:“在印度,环保问题还没有像在中国这样被重视。印度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仍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大气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最近才被重视。”

达尼认为中国政府的治理很出色。他举例说:“与上海相比,班加罗尔的交通很差。10公里的路程,我需要花一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但他觉得,印度在旅游业上有优势,景观和风俗仍保持原貌,但在中国,“所有的东西都被装点过,越来越西方化”。对达尼来说,他希望可以简化来中国的签证手续。

3、印度学者:“印中不要因为纠结过去错过良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执行秘书长苗绿博士说:生活和工作在中国的4.5万印度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着推动作用,通过人员往来可以增进了解,促进中印两国经贸、文化发展。但是人口大国印度在中国的人数还不够多。

一位在中国生活了8年但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学者说:印中两国媒体有时会有关于对方国家的负面报道,如炒边境话题,其实印度普通百姓不太关注这些报道。他认为,欧美媒体也经常有对印度的负面报道,这很正常,西方不愿接受其他国家崛起的事实。说起1962年的那场战争,他认为,印中合作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因为纠结过去错过良机,就太可惜了。他还谈到,“莫迪总理对华友好访问,希望印中往前看”。以前印度的领导人喜欢把耳朵捂上自己做决定,但莫迪不是,更喜欢倾听别人的意见,比较开放,亲和力强,因此赢得很多海外印度人的心,有不少印度人为投莫迪一票而特意回国。

库马尔表示:“民间层面,印中两国之间可以说相互信任。但在政府层面,彼此有些过于谨慎。我之前想把一些中国公司带到印度,但印度政府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相关程序。在中国,美国公司注册很容易,我的公司在中国注册时也很容易。”他认为,中国稳步增长,印度也迅速发展,“两国应以新的思维方式实现共同繁荣”。

在华印度人体验中印差异 感叹中国机会多更安全--国际--人民网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415/c157278-26846086.html

㈢ 把上海叫做“小孟买”,印度总认为自己比中国先进,为什么

因为孟买是印度人的骄傲,也是印度最富裕的城市,印度把孟买比作他们国家,甚至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而印度的种姓制度,造成那些在印度过着奢华的生活的高种姓人,在我们中国普通的城市,甚至上海这些发达城市,看到普通市民的生活和他们自己奢华的生活,有着明显差距。

还有他们的国产航空母舰,搞了有一二十年了,实验的时候,10台锅炉炸了9台,又开始说中国,说中国产品质量差,可是,他们却把中国普通的耐火砖用到精密的航空母舰锅炉里面,这能怪谁?钱也不是这么省的。总之种种原因,印度人总认为比中国先进,比中国人厉害,看他们阅兵式有多么搞笑,另类的印度人,永远也不会相信中国比它先进。

㈣ 印度人为啥说上海外滩大楼上的“震旦”是中国

相信所有去上海旅行的外地游客,都会选择去上海外滩看看,那里毕竟是上海的地标,更是有着万国建筑的十里洋场,站在上海外滩,你可以看见黄浦江对岸的浦东陆家嘴,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环球中心清晰可见,不过除了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地标建筑之外,还有一座大楼上写着“震旦”二字,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震旦”是什么意思吗?

很多外地游客说,中国的文字真实博大精深,在游客的眼里,“震旦”代表上海震旦国际大楼或是震旦打印机,在老上海人眼里,“震旦”或是代表上海复旦大学的前身,但是在印度留学生的眼里,“震旦”却代表着伟大的祖国。

㈤ 印度人说上海是“东方小孟买”,那么大孟买什么样

大孟买即指孟买。

㈥ 印度街头:印度人认为中国哪个城市好

当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越来越好时,我们就会在网上看到其他国家的新闻报道,可以看见其他国家的现状。但是唯独印度这个国家的“信号”是最差的,他们总认为我国发展比他们还落后,哪怕看到现状后也依旧觉得我国发展落后,笔者就将其归结到他们爱国吧。


为了更好地认识到印度人对我们的看法,有人专门去印度访问,询问印度人中国哪个城市是最好的,没想到他的访问过程让他那么心累。



读者们,你们喜欢印度哪座城市呢?欢迎在下方留言。

㈦ 印度人看上海

脏乱是比较来说的,只要别吃街边的小吃,喝纯净水或瓶装水,注意别被蚊子咬就行了。印度的富人也很干净的,我就在印度,我是指导工程安装的,印度人对我们很友好。有钱人在印度也可以过的很好,印度的高级宾馆比中国还豪华,但是很贵。泰姬陵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来印度都想看,但看了估计会后悔。女孩子如果有男士陪同应该没问题,我们这里就有好几个漂亮的中国女翻译,印度人也就偷偷咽咽口水罢了。去公共场合不要穿着暴露,晚上尽量别出门就行了。印度人不敢惹中国人的,他们被我们几十年前打怕了。你的签证是什么类型的呢,如果护照和签证没问题直接去定机票就行啦,嫌麻烦可以去找个什么国际旅行社就给你搞定了。如果你在南方推荐成都——班加罗尔往返便宜时也就4000多。如果在北方推荐北京——迪拜——阿姆大巴也差不多4000多阿联酋航空很不错的,在迪拜机场还可以买点便宜货。呵呵,说远了,希望能帮到你。

㈧ 印度人对中国上海是怎么评价的

虎视网 http://www.hushinm.com/ydrkzg/2014252.html

印度网友评论:
★看后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几乎一尘不染的环境,维护良好的道路和建筑,修剪整齐的篱笆和花丛灌木,不过我们谈到中国时总会在后面加个“但是”我们的公路虽然脏,基础设施虽然差,但我们至少精神是自由的,不受限制。

㈨ 来到中国旅游的印度美女怎会担心上海超越孟买

说起印度这个国家,我们都知道是一个较为神奇的地方。很多人都知道,印度人信奉印度教,觉得我们所在的世界是梵天的一场梦,所以在印度人身上普遍有种“活在梦里”的气质。对于一些事情他们不会太较真,也不会很在意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而事实上,单纯以GDP论的话,孟买在18年的GDP是1.4万亿人民币,而18年的上海GDP是3万亿人民币,两者量级不同,自然不需要做那么多比较。

㈩ 上海为什么被印度人称为东方小孟买两者有什么异同

“外号”是人们主观印象中给一个事物附加上的称呼,很多人都有外号,而今天我们要谈到的城市也如此。因为城市的发展都并不同,所以一些后来居上的城市,发展势头猛烈的城市,人们都会为他增添一个外号,就比如“东方小巴黎”和“东方莫斯科”的哈尔滨,“亚洲纽约”的马尼拉,也曾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的胡志明市都是这样的体现。这些都是人们冠在那些经济发展快速城市的名头,而今天我们要说的上海也是如此。


而这样的差别其实还有很多,包括人们的生活水准,城市规划等等方面,但也不可否认孟买的经济确实很发达,一点也不逊色于我们国家的其他城市。但和上海相比终究还是有一点差距,如此说来其实不应该叫做“东方小孟买”,应该换成“东方小上海”会适合一点。但想来上海人应该也不愿意。

阅读全文

与采访印度人怎么看上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4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6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6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8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4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4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4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91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4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2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7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3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8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6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