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为什么会有夫妻眼镜蛇
因为印度是特别崇拜蛇的民族。
印度是特别崇拜蛇的民族,特别崇拜眼镜蛇,因此有的人崇拜到与其结婚的地步,于是被称作夫妻眼镜蛇。
印度设立了专门的蛇节,在蛇节这天祭拜蛇神是最重要的宗教仪式,许多印度教教徒在蛇节这天会给眼镜蛇献上牛奶和鸡蛋,更疯狂的人会把眼镜蛇抱在怀中不断亲吻,即使被眼镜蛇咬伤也不在乎,在他们心目中这是蛇神在赐福,这预兆着以后人生会无病无灾。
B. 印度尼西亚蛇代表什么
全印度信仰印度教的教徒约占总人口的83%,在虔诚的印度教徒眼中,蛇并非毒物,而是通人性的神。只要人无伤蛇之心,蛇就没有害人之意。外表威猛的眼镜蛇更是财神的化身,只要你善待它,并供它食物,命中一定会走好运
2. 印尼为什么这么多蛇
多,因为印度尼西亚横跨赤道,属于热带地区,所以里面的蛇就比较多,不仅是数量也是种类的,蛇喜欢热带气候,那里面的气候比较高温,并且降水丰富,有大量的食物,所以说在赤道地区蛇的种类就比较多,里面有眼镜蛇,还有蟒蛇等各种各样的蛇类。
3. 印尼人民养的蛇是什么蛇啊
我在纪实中看见过在印尼某个地方有人肚中是怀有蛇的,不过最后查明原因是当地人在那常饮喝河水才造成的,在那边有很多蛇类,到了排卵期就排入水中,被当地人饮入肚中才会有说人肚中怀有蛇。
4. 印度教 蛇
泰国纳摩那伽是用来指代一种传说中的神秘生物。这种生物的外表类似巨大的蛇,有一个头或多个头;其形象在婆罗门教、印度教和佛教经典中常有出现。
它有时也被用来指代大象 或真正的蛇,尤其是眼镜王蛇和印度眼镜蛇。另外,雌性的纳摩被叫做“那吉”。在佛教引进中国时,被等同于中国传说中的龙,或天龙。
5. 蛇是印度的信仰动物吗
全印度信仰印度教的教徒约占总人口的83%,在虔诚的印度教徒眼中,蛇并非毒物,而是通人性的神。只要人无伤蛇之心,蛇就没有害人之意。外表威猛的眼镜蛇更是财神的化身,只要你善待它,并供它食物,命中一定会走好运。
在印度许多农村都有香火缭绕的蛇庙,有些尚未生育的善男信女,为求得一男半女,对庙里供奉的蛇神更是顶礼膜拜。 千百年来,印度一直活跃着一群耍蛇人。他们每天走街串巷,几个大小不一的篮子,一根笛子便构成了他们的全部家当。大多数人对蛇宁可敬而远之,而印度蛇人则把它们看做朋友。
C. 印度老蛇有多大
十公斤。
森蚺是印度最大的蛇,最长可达十公尺,重达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但一般森蚺长度在五公尺半以下。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栖息在泥岸或者浅水中,捕食水鸟、龟、水豚、貘等,有时甚至吞吃长达两公尺半的凯门鳄。森蚺会把凯门鳄紧紧缠绕,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后整条吞下去,以后几个星期,不用进食。
D. 十大已灭绝蛇类有哪几种
十大已灭绝的蛇,节胸蜈蚣、泰坦巨蟒、沃那比蛇,天蛇、巨蛇、非洲巨蟒、印度古裂口蛇、深海巨怪大海蛇、中华眼镜蛇、澳大利亚巨蟒。
1、节胸蜈蚣
生活在上新世时期,这种庞大的蟒蛇缺少现代蛇灵活的下颌,考古学家指出,这种蟒蛇位于蜥蜴和现代蛇的进化状态之间。澳大利亚巨蟒没有毒,其体长可生长至4.5米,其内弯牙齿没有尖牙,能够有效抑制猎物。科学推测认为,它们于4万年前灭绝消失。
E. 印度每年有多少人被蛇咬伤
据印度当地媒体报道,美国热带医学和卫生学会近日公布数据显示,印度每年遭蛇咬人数超过25万,致死病例高达4.6万例,远超官方所公布的2000个病例。来自蛇类的攻击已经成为印度公共健康安全的一个主要威胁。
该学会调查发现,在印度,蛇咬致死病例的大量出现主要是因为印度乡村医务所缺乏抗蛇毒血清,这造成大量的中毒患者无法被救治。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被蛇咬伤人数约在500万人,其中30万人致残,10万人致死。
(5)印度蛇清兵现在是多少扩展阅读:
被毒蛇咬伤后的急救措施:
被毒蛇咬伤后,要立即结扎伤口的上部,阻止静脉血的回流,减少毒液的扩散。结扎要争取在咬伤后1-3分钟内完成,且越快越好。可用橡皮带、绳子、布条、手绢等,结扎的要点是在伤处的高位结扎。
例如,咬伤手指,要结扎在伤指的根部,咬伤小腿,要扎在膝关节上方,咬伤前臂,应扎在肘关节上方;结扎的松紧度应以能阻止淋巴液和静脉回流,又能使动脉血少量通过为度。结扎后,每隔20-30分钟必须放松2-3分钟,以免长时间阻止血液循环,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结扎后,应对伤口冲洗。可用2%的双氧水或1%的高锰酸钾溶液把伤口周围的残余蛇毒和脏东西冲掉。如果没有条件,也可用盐水、肥皂水或清水冲洗。
冲洗后进行扩创排毒,先以伤口为中心,用小刀切开一个"十"字切口,或在两个毒牙痕之间划"一"字形切开,深达皮下组织,但要避开静脉,如有毒牙应取出。
然后对扩创的伤口吸毒,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嘴吸吮,混血的毒液在口腔里短时间不会被吸收,而且唾液对蛇毒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是,吸吮者的口腔、唇、齿以及胃肠必须没有伤口或疾病,以免中毒。
F. 蟒蛇有多少种
中 文 名:蟒蛇
物种分类:爬行纲→蛇目→蟒科→蟒属
拉 丁 名:Python molurus
英 文 名:Boa
别名:南蛇、黑为蟒、金花蟒蛇、印度锦蛇、琴蛇、蚺蛇、王字蛇、埋头蛇、黑斑蟒、金华大蟒等。
保护级别:国家1级保护动物
物种简介:蟒蛇是当今世界上较原始的蛇种之一,在其肛门两侧各有一小型爪状痕迹,为退化后肢的残余,现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蟒蛇还是世界上蛇类品种中最大的一种,长达5~7米,最大体重在50~60千克。 属无毒蛇类。
国内分布: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据笔者调查,广西的南宁、百色、玉林、梧州、钦州等地区各县广泛分布;柳州地区的忻城、融安、武宣、象州、金秀等县;河池地区的宜山、都安、巴马等县;梧州地区的贺县;桂林地区的平乐、阳朔、临桂等县均有。其中以南宁地区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百色地区次之。云南红河州的金平、屏边、元阳等县;文山州的富宁、马关、西畴、文山、麻栗坡等县都有分布。贵州的望谟、罗甸等县也有分布。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特征:蟒蛇的主要特征是体形粗大而长,是世界上最大的较原始的蛇类,具有腰带和后肢的痕迹。在雄蛇的肛门附近具有后肢退化的明显角质距,但雌蛇较为退化,很容易被忽略。另外,它有成对发达的肺,较高等的蛇类却只有1个或1个退化肺。蟒蛇的体表花纹非常美丽,对称排列成云豹状的大片花斑,斑边周围有黑色或白色斑点。体鳞光滑,背面呈浅黄、灰褐或棕褐色,体后部的斑块很不规则。蟒蛇头小呈黑色,眼背及眼下有一黑斑,喉下黄白色,腹鳞无明显分化。尾短而粗,具有很强的缠绕性和攻击性。
习性:蟒蛇属于树栖性或水栖性蛇类,生活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潮湿的森林中,为广食性蛇类。主要以鸟类、鼠类、小野兽及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为食,其牙齿尖锐、猎食动作迅速准确,有时亦进入村庄农舍捕食家禽和家畜;有时雄蟒也伤害人。卵生,每年4月出蛰,6月份开始产卵,每产8~30枚,多者可达百枚,卵呈长椭圆形,每卵均带有一个“小尾巴”,大小似鸭蛋,每枚重约70~100克,孵化期60天左右。雌蟒产完卵后,又盘伏卵上孵化的习性。此时若靠近它,性凶容易伤人。
生境:有缠绕性,常用体后攀缠在树杆上,也善于游泳。喜热怕冷,最适宜温度25~35℃,20℃时少活动,15℃时开始麻木状态,如气温继续下降到5~6℃即死亡;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过久亦死亡。蟒取食在25℃以上,冬眠期4~5个月,春季出蛰后,日出后开始活动。夏季高温进常躲阴凉处,于夜间活动捕食。以突然袭击咬住猎获物,用身体紧紧缠住,将猎获物缢死,然后从猎获物的头部吞入。
食性:蟒蛇食性常以小麂、小野猪、兔、松鼠和家禽等为食;胃口大,一次可吞食与体重相等重或超过体重的动物,如广西梧州外贸仓1960年收购一条10公斤重的蟒蛇,吞食了15公斤的家猪。消化力强,除猎获物的兽毛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可数月不食。
繁殖:繁殖期短,为每年4~6月。繁殖率高峰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卵生,雌性每次产卵8~32枚,其卵白色,重80克左右。雌蟒有蜷伏卵堆上的习性,此时不食,体内发热,体温较平时升高几度,有利于卵的孵化。
养殖现状:蟒蛇目前在国内尚无专业的养殖场家,但又不少动物园和公园内养有蟒蛇。过去由于对蟒蛇的野外生态、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缺少全面的观察和了解,饲养管理工作未能满足蟒蛇的需求,致使有相当部分的蟒蛇未能被养活。近年来,有的养殖单位改善了饲养管理方法,使蟒蛇的存养成活率有所提高,但到目前为止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长大的仍然很少,饲养工作还需进一步的摸索。同时提醒欲养蟒蛇的单位和朋友,一定要学好扎实的养殖技术,在取得有关部门许可的条件下才能购进养殖,千万不要盲目引进,以免触犯法律。
饲养:新引进的蟒蛇有一个熟悉、适应环境的过程。刚入场的蟒蛇对活鸡、活兔、活鼠、鸟雀等完全拒食,此时不要急于强行人工填喂。对体质弱且日渐消瘦的蟒蛇,可在10~15天后采取人工填喂。体重在20~25千克的,每次可喂精牛肉1~1.5千克。填喂前,要先将瘦牛肉剔去筋骨和皮膜,然后切成小的条状或块状,肉块的具体大小应视蟒蛇形体大小而定。切好的肉块需投入沸水锅里滚一滚后捞出,可起到消毒去腥的作用。待肉块完全凉透后,就可以用来填喂蟒蛇。强行填喂会使蟒蛇经受很大的刺激,故填喂前可将2~3个鸡蛋涂抹于肉块上,使其润滑而顺利吞下。 大部分蟒蛇会在1周后自行取食。蟒蛇体大性惰,行动迟缓。大多情况下,它是处以静止栖息的状态中捕食猎物的。一旦猎物靠近时便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咬住,并用身体将其缠绕致死,然后从猎物的头部开始吞食。蟒蛇昼夜均有活动,但在饲养中大多见其夜间捕食,这可能与夜晚环境安静有关。另外,蟒蛇嗜食鼠类和蛇类,饲养时不妨投其所好。它以此可以吞食与自身体重相当或超过自身体重的大型动物,如山羊、穿山甲、果子狸和家禽、家畜等,应尽量满足供应,让其早日适应新环境。
活动期管理:蟒蛇喜热怕冷,尤喜在湿热交加的环境中生存。一般说来,活动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30℃,饲养最佳温度是25~28℃;韩国相对湿度为50%~80%。若温度过低,蟒蛇不愿活动;温度过高,又易造成死亡。因此,在盛夏季节来临之前,要提前落实好遮阳设施,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因蟒蛇有在树荫下盘成一团或横躺在阴凉处静止不动的习惯,所以要给予满足。此外,蛇场、蛇窝的湿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蟒蛇周身性水疱疹和局部皮肤溃烂,应加以预防;但也不能过于干燥,使之不能正常蜕皮,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增重。
巨蟒:印度尼西亚的一所小型动物园近日向游客展出了人类捕获的世界最长的一条巨蟒。 这条巨蟒体长约15米,体重447公斤,直径最大处到达了85厘米。据动物园管理人员称,这条巨蟒尚未被命名。它喜欢吞食狗作食物,一次要吃5条左右。据吉尼斯记录记载,前巨蟒世界记录是一条1912年在印尼苏拉威西岛捕获的蟒蛇,它体长10米。
蟒蛇趣闻
巴西热带丛林的大蟒蛇,被人们驯养做保姆,它们忠于职守,寸步不离孩子,吃的很少,,每月吃一次东西。
英国伦敦也有人驯养它来看门户。
在非洲一些地方,蟒蛇甚至被用作渡河的船工。
G.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是一条4000年的蛇吗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不是一条4000年的蛇而是印度开悟大师,哲学家。人们称他为U.G.krishnamurti,以区分另一导师基督.克里希那穆提(Jid Krishnamurti)
U.G.krishnamurti
UG出生于婆罗门家庭。他姓乌巴鲁瑞Uppaluri,母亲生下他以后就去世了。临终前,母亲告诉他的姥爷“这个孩子到达的彼岸,高度难以测量”。富有的律师姥爷,对这句话非常认真。为了教育好UG,辞去了律师职业。姥爷和他的朋友们相信,UG的前世是个有成就的瑜伽师,离开悟近在咫尺。也就是说,童年的UG生活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从他能记事起,每天早晨4点钟,一个几岁的孩子就被叫醒去同大人们诵读印度教的经典,以至到了7岁的时候,UG已经能够背诵绝大多数的经文。
H. 吉尼斯世界纪录蛇最长多少米
吉尼斯纪录世界上最大的蛇:14.85米
目前发现最大的蛇,是2022年在印度尼西亚活捉的一条长14.85米、重447公斤的巨蟒。大蛇是在印尼西部苏门答腊岛的一个原始森林中被发现的,当地人将它捕获后卖给了公园,公园的管理人员将这条大蛇取名为“桂花”。虽然名字听起来比较温柔,但据说“桂花”的大口一旦张开非常吓人,可以很轻松地吞下整整一个人。
此次发现的这条世界上最长的蛇是东南亚的“土着蛇”
在印尼、菲律宾等国家都比较常见,但一般都没有这么长。印尼爪哇岛中部的库鲁塞伍动物园现正展示一条据称是全球最长且最重的网纹蟒。园方指出,这条公蟒蛇身长14.85米、体重447公斤,腹围最宽处达85厘米,为有史以来被人类擒获的最大型蟒蛇,长度超过金氏世界纪录所认定的世界第一巨蟒5.1米。
这只网纹蟒于2002年中在苏门答腊岛占碑省境的丛林中被捕获。当地极少与外界接触的原住民库布族人将其奉为统治者膜拜。蛇贩达曼托得知此事后,努力了几个月终于说服库布族人同意将这条巨蟒送往爪哇公开展示。达曼托表示,巨蟒的食量惊人,且嗜好吞食犬只,一个月大约可以吃掉五只狗。
I. 耍蛇的印度人这么多,被咬的人多吗
虽然印度拥有耍蛇人这样的职业,但真实情况是,印度平均每年都有5.8万人左右的人死在毒蛇口下。作为世界上最毒的动物之一,蛇可以在许多复杂的环境中行走,自然界所有的生态系统中,包括雨林、草原、沙漠活等地方,都有蛇的身影。
由此可见,就算是玩蛇再厉害的人,也会被毒蛇毒到。很多时候,让我们丧命的,往往是我们觉得最自豪的事物,比如淹死的基本上都是自以为水性好的人。因此在做任何事之前,我们都要小心谨慎,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