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建筑风格与其民族关系
民族文化与建筑(印度篇)
在建筑的世界舞台上,近百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处于闭关自守的东方建筑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以至于有一种倾向主张完全取消或者文化的民族性,闪为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趋同。在这种趋同的走向中,民族性是否失去了它的历史作用,而成为一种需要淘汰的社会因素?如果不是它的积极意义何在?
这个问题涉及我们对建筑文化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建筑是民族心灵的物态化和结晶体, 给人一种旋律似的审美感受,给人一种宏伟的历史感,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一词的来源,见于《易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即依照人文来教化。以现代观点来看,文化是人类劳动的创造物,同时有它的整体性与历史性,是人类在环境中形成的行为习惯与思想观念的复合体。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要创造物之一的建筑,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梁思成先生认为:“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哀潮汐之映射;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梁思成文集》第三卷第3页)我的理解,建筑作为一种物质产品,它反映、巩固或者削弱某种生活模式和社会观念、它的艺术感染力和语言特性、它的建筑者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等,都使它成为社会整体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内涵有三方面内容:一、指建筑物等人为的空间环境;二、指建筑着述等文字理论形态方面的东西;三、指与建筑有关的人的风俗、生活方式、审美要求、价值观念等。建筑与文化的关系,正如丘吉尔所说的:“人造就建筑,建筑造就人”。
历史证明,当一个民族、部落或地域的文化丧失了自己的归属大吃一惊和凝聚力时,它的文明就会衰退乃至灭亡。西方有不少建筑师论述过建筑的民族性,如德国的桑珀着有《建筑四要素》分别是土地(地坪)、构架、屋盖、墙体和火炉,这四个要素随民族文化的差异不同而不同。例如欧洲北方民族连年征地,其建筑强调防卫,屋顶和土基的地位就是相对的突出;而南方气候和土壤条件好,人们重视集体耕作,建筑很多是庭式的,大型 公共建筑较多,墙的作用更为重要。20世纪丹麦建筑师伍重(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师)对东方的建筑做过较多研究,他的作品有明显的“跨文化”特征。在当今“国际风格”和全球化席卷世界时,建筑的民族性是否“淡化”消失呢了呢?我在这里举例说明。。
先看印度。印度是世界上发祥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文化还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在历史上至少有两次大的变革,一次是在莫卧儿王朝时期,产生了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交融的印度---萨拉森文化。在15~19世纪统治的莫卧儿王朝时间的印度---萨拉森文明,成为印度的主要民族传统,泰姬陵就是这个时期的的经典之作,是穆斯林文化的本土服务性。在世界文物古迹中,它足以与万里长城、金字塔媲美,被印度誉为“瑰宝”。
这是印度总统府大厦,其苍穹形圆顶直径为8米,用青铜封顶。印度总统府建筑群位于首都新德里市区的瑞希那山上,1929年落成,原名维多利亚宫,是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时期的总督府,整个建筑群为典型的英国皇家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又点缀以印度传统的屋顶小、挑檐和格窗且雕刻、壁画装饰及装修大部分采用了印度教风格。两种不同风格建筑艺术的巧妙结合,使之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经典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取得独立,总理尼赫鲁为了体现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意志,自觉地引进国际现代主义后出现的民族传统的现代演变。尼赫鲁邀请来国际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柯布西耶设计的议会大厦等标志性建筑,形象强劲有力,又采用了一些取自印度本 土的符号号语汇。此外,柯布西耶在印度的艾哈迈达巴德还留下了一些典型的现代建筑实例。对印度来说,这可以说是新一轮处来的建筑文化输入。此后,有多西、柯里亚、瓦尔等不少致于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时代要求和传统特色相结合的建筑师。正是这种群策群力的探索使印度在保持城市和建筑特色中做出的卓越的贡献。
2. 印度,是非常特别国家,特朗普吃完印总统府国宴后为何这样感叹
特朗普能如此的感叹,确实是印度留给了他许多很好的感觉,但是很显然,特朗普也知道,这是印度有求于自己,所以才会摆出如此讨好自己的姿态,即然人家已经拼命的讨好自己了了,做为盟友,特朗普当然也要有所表示,于是来了一句“对我而言,印度真是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国家 ”。
三、印度此次给特朗普安排了30亿美元的武器订单
特朗普此次来印度真是没有白来啊,虽然旅途时间长了点,在印度也不过就呆了36个小时,虽然印度给他准备的国宴是精心准备的,但是也未必就合特朗普的心意,但是这30亿美元的武器大单,不得不说,让特朗普心花怒放啊,看到印度如此有心,特朗普也不得不感叹一句“印度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国家”。
3. 印度总统府的简介
面积约2万平方米,内有340个宫室、227根画柱、35个凉亭、37个喷泉、3000多米长的长廊。此外,还有一个长400米、宽180米的莫卧儿式样的庭院。每年1月庭院对外开放。
建于1929年,原名维多利亚宫,印度独立后,改为总统府。总统府是一座气势雄宏的宫殿式建筑,有觐见厅、宴会厅、图书馆等华丽的厅堂,还有无数喷泉水池、亭榭长廊。小山东北的议会大厦和王子公园里的印度门,也都是壮丽的建筑。
4. 印度的总统府怎么样
在市中心的顿西纳小山上,耸立着一座豪华雄壮的宫殿,原名“维多利亚宫”,曾是殖民时代的英国驻印度的总督府。现在,这里是印度政治和国家权力的中心——总统府(Rashtrapati Bhavan)。
印度总统府的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1911年的“杜尔巴”会议。会上决定将英属印度殖民地的首都从加尔各答迁往德里,这样,兴建新德里的计划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新首都选址确定在德里的西南方,紧挨古城。随后,大规模的建设工程旋即展开。
1929年,维多利亚宫正式竣工;1931年,人们在里面召开了盛大的落成庆典。为了修建这栋富丽堂皇的建筑,印度人整整花费了17年;巧的是,在总统府完工后的第18年,印度终于独立了。而彼时,大英帝国的总督依然占据在这栋建筑里。直到1950年,印度确立了共和制,并任命了第一任总统后,大英的总督终于被印度的总统取代,总督府也随着更名总统府。
5. 印度的首都在哪里
新德里(NEW DELHI)
新德里是印度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位于东经77度,北纬28度。恒河支流亚穆纳河从城东缓缓流过,河对岸是广阔的恒河平原。新德里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作为德里中央直辖区,它既包括饱经沧桑的老德里又包括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新德里,统称德里。总面积为1485平方公里,人口约900万。主要语言为英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和旁遮普语。
印度首都新德里,位于该国西北部,坐落在恒河支流朱木拿河(又译:亚穆纳河)西岸。这个国家的首都有时称“新德里”,有时也称“德里”,这是因为德里本是一个古都,后来在古都旁边扩建了一座新的城市,将这个新城区称为新德里,以区别于老德里。新德里和老德里也可合称为德里,面积1485平方公里,人口838万。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德里”一词来自波斯文,意思为“门槛”,或者“门口”,也有人认为是“山冈”、“高地”、“尽头”或“流沙”,这些说法来自于古代印地语。新德里是古老传统和现代化相互结合的一座城市。老德里如一面历史镜子,展现了印度的古代文明,新德里则是一座里程碑,让人们看到了印度前进的步伐。老德里历史悠久,建都公元前约1400年,取名“因陀罗普拉斯特”,即“因陀罗神(雷神)之住所”。后来这里曾先后出现过7个德里城,到公元前1世纪,印度王公拉贾迪里重建此城,德里由此得名。公元1648年,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曾把德里改名为沙贾汗纳巴德。德里城内宗教气氛浓厚,古代建筑众多,用红砂石建造的莫卧儿王朝皇宫红堡、公元前200多年孔雀王朝阿育王建立的阿育王柱、印度最高古塔库塔布塔以及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贾玛寺,都是驰名世界的名胜古迹。
新德里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东北风影响,夏季受西南风影响,气候温和。
景点:瓦腊纳西,泰姬陵,莲花庙,胡马雍陵,红堡,国立博物馆,国会大厦,甘地陵,阿育王柱.
德里有着光荣的过去和悠久的历史,作为古都和文化名城,深深的吸引着无数各地来的游客。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班度族曾在此建都。公元前1世纪,孔雀王朝的王公拉贾�6�1迪里在此立国,构筑都城,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它又是印度历史上7个王朝的遗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可以说是印度历史文物的宝库。现在的旧德里是最后一座保存下来的城市。在城区和郊外还保留着不少古城的断壁残垣,至今还能辨认的古城有6座。其中有:1060年印度教王国阿里南格帕尔国王时期建造的拉拉科特;1304年卡尔吉王朝阿拉�6�1乌德�6�1丁国王时期建造的西里城;1321年杜洛拉克王朝时期建造的杜洛拉特巴德;弗罗兹�6�1夏�6�1杜洛拉克时期建造的弗罗兹巴德;16世纪莫卧尔王朝时期建造的普拉纳奎拉等。现在遗留下来的旧德里,是莫卧尔王朝第五代帝王夏杰罕下令在1638年动工兴建的。
旧德里的名胜古迹很多。在城东北角有一处着名的古迹,这就是印度的“紫禁城”--德里皇宫。因其围墙是用红色砂岩建成,故被称为红堡。凡到过德里的人,都要去游览这座闻名遐迩的宫堡。它于1639年动工,历时10年建成。整个建筑呈八角形,有5个城门,临河一面的城墙高达30米,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城内的内殿都是用大理石与红砂石砌成。石柱和墙壁刻有花卉人物的浮雕,窗棂用大理石镂空,嵌镶有各种宝石,灿烂夺目,富丽堂皇。数百年来,红堡几经战火浩劫,现在幸存的有觐见宫,这是一座三面敞开的殿宇,只有东墙,墙上原镶有宝石,拼成色彩绚丽的图案,1857年民族大起义时被洗劫一空了。另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殿宇,叫枢密宫,是红堡最豪华的建筑,有“尘世天堂”之誉。堡内还有御浴室、国王私室、珍珠清真寺以及楼台亭榭等建筑,保护得比较完好。
孔雀王朝兴建的旧堡遗址和阿育王石柱,在这里经历了2000多年的岁月。建于13世纪的库塔布塔,风格别致,造型美观。塔基的直径大约有14米,塔身分为5层。前3层全部用红砂石建造,每层外表有凸起的竖立的装饰性折纹,第一层的折纹是角形和半圆形相间,第二层全都是半圆形,第三层是角形。最高两层的塔身全是用白色大理石建造。
耸立在德里城东南的大铁柱,是一个古代冶金的奇迹,铁柱高7.1米,重60吨,铁柱裸露在荒野中,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任凭风吹雨淋,从不生锈。经化验证明,它的成分除了铁之外,还有碳、硅、磷等,这说明在1500年以前古印度人民就掌握了先进的冶炼和铸造技术。这可以算作冶金史上的一项成就。
在德里皇宫附近,耸立着一座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贾米清真寺。也是德里有名的古迹。远远望去,三座弧形突起的白色圆顶和两支高耸的尖塔,其形象的魁伟和气势的雄壮,令人起敬。
在众多的文物古迹中,还有新德里东南的莫卧尔第二代皇帝胡马雍的陵墓,市南郊还有12、13世纪的库瓦特--乌尔--伊斯兰清真寺的遗迹等等。
如果说旧德里展现了印度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文化,新德里则是印度近代摆脱贫困独立前进的影子。新德里是于1911年在旧德里南面的荒野陆续兴建的。它现在是印度的政治中心,印度中央政府各部门都设在这里。新德里是一座身披绿装的花园城市,街道宽阔整齐,到处是花坛草地,它与世界上一些名都相比,毫不逊色。市中心顿西纳小山上,耸立着一座豪华雄壮的宫殿,原名维多利亚宫,现在是印度总统府。总统府规模宏大,有觐见厅、宴会厅、图书馆等华丽的厅堂,还有无数喷泉水池、亭榭长廊。小山东北的议会大厦和王子公园里的印度门,也都是壮丽的建筑。从总统府到印度门的大街两旁,分布着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国防部等。另外还有几十座富丽堂皇的王宫。这里环境优美,绿树葱茏,碧草如茵,终年有花,清静幽雅。
今天德里早已是印度共和国的工商业中心。新德里作为首都的职能,许多方面都得到优先发展,因此德里在印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的主要工业有:棉纺织、毛纺织、化工、炼铁、木材加工、印刷和食品工业等。德里的手工艺品也闻名于世,特别是宝石、金银细加工和象牙雕刻等手工艺品更是着名。
德里现已成为印度的铁路、公路和航空的交通枢纽。通过火车、汽车和飞机与全国各地和国外一些城市相通。德里市郊的巴兰机场现已成为南亚最重要的国际机场。
6. 世界上各国的总统府别称
各国元首府邸很多,例举其中一些,如下:
1、韩国:青瓦台
青瓦台主楼为韩国总统官邸。有总统办公室、接见厅、会议室、居室,配楼有秘书室、警护室和迎宾楼等。如今,韩国的政治中心在这里聚集,象征着韩国最高的政治权利,并成为韩国总统的官邸。青瓦台得名于主楼的青瓦,这也是它最显着的特征之一。
2018年8月1日,青瓦台表示,已经开始着手处理总统办公室搬迁事项。
5、法国:爱丽舍宫
1718年,戴佛尔伯爵亨利在巴黎市中心盖了这座宫殿,取名“戴佛尔宫”,由建筑师阿尔曼-克劳德·莫莱(Armand-Claude Mollet,1670-1742)主持设计。最初为艾弗瑞伯爵的私人宅第。1804年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取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其妹夫缪拉元帅于1805年购得这座公馆,大肆装修,取名为“爱丽舍宫”。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于1873年颁布法令,正式指定爱丽舍宫为法国总统府。此后的百余年,历届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几乎都在此工作和生活。
7. 印度首都叫什么
新德里(NEW DELHI)是印度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印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主要产业为IT、电信、餐饮住宿服务、金融、媒体和旅游业。它位于东经77度,北纬28度。恒河支流亚穆纳河从城东缓缓流过,河对岸是广阔的恒河平原。主要语言为印地语、乌尔都语和旁遮普语。作为德里的中央直辖区,它还统辖着饱经沧桑的老德里。新德里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新德里原是一片荒凉的坡地。1911年开始动工兴建城市,1929年初具规模。1931年起成为首府。1947年印度独立后成为首都。
新德里是一座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城市以姆拉斯广场为中心,城市街道成辐射状、蛛网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宏伟的建筑群大多集中于市中心。政府主要机构集中在市区从总统府到印度门之间绵延几公里的宽阔大道两旁。国会大厦为大圆盘式建筑,四周绕以白色大理石高大圆柱,是典型中亚细亚式的建筑,但屋檐和柱头的雕饰又全部为印度风格。总统府的屋顶是个巨大的半球形结构,鲜明地带有莫卧儿王朝的遗风。城市西端的康瑙特市场建筑新巧,呈圆盘形,是新德里的最大商业中心。新德里还是全国交通的中心,有5条国家级公路、6条铁路与全国各地相通,还建有两座机场。
中文名称:新德里
外文名称:NEW DELHI
行政区类别:首都
所属地区:印度
电话区号:910
邮政区码:91 +11
地理位置:东经77度,北纬28度
面积:1482平方公里
人口:1280万(2011年)
方言:印地语、乌尔都语、旁遮普语、英语
着名景点:姆拉斯广场;印度门;泰姬陵
机场:巴兰机场,甘地国际机场
8. 世界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官邸
德国总理府
总理施罗德搬进了新首都柏林的施普雷宫,然而总理府采取的安全措施实在有夸张之嫌。
美国白宫
美国总统管理朝政的地方是位于首都华盛顿市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的白宫。白宫是一座白色的三层楼房,始建于1792年,后多次改建和扩充。从1800年美国第二届总统亚当斯起,历届总统都以此为官邸。
英国唐宁街十号
唐宁街是伦敦白厅大街上一条横街,以17世纪英国外交官乔治·唐宁命名。英国首相官邸位于唐宁街10号,内阁会议一般都在这里召开,唐宁街遂成英国首相府的代称。
法国爱丽舍宫
爱丽舍宫建于1788年,曾数度作为法国王宫,自1873年起成为法国总统府。它是座两层楼的环形建筑物,中心是一个巨大的典雅漂亮的内花园。整座建筑物虽依马路而建,四周有福波·圣奥诺雷路、爱丽舍路以及加布里埃大道和玛尔基宜大道。但仍似自成一体,冷艳奢华。
意大利总理府
如果一名游人来到罗马的科罗那广场(又名立柱广场)并从意大利的总理官邸奇吉宫走过,他也许并不知道这幢建筑物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性。虽然在大门口有两名全副武装的警卫持枪站岗,大门的玻璃也是防弹的。但因没有任何禁行标志,所以游人们更容易被繁华热闹的广场景色所吸引。
比利时首相府
比利时的首相官邸座落于首都布鲁塞尔的宪法大道16号。
荷兰首相府
荷兰的首相官邸不在首都阿姆斯特丹而在风景秀丽的“国际城市”海牙。官邸周围常年聚集着一批又一批外国观光客,但却看不见任何警卫模样的人。
丹麦首相官邸
丹麦的首相府没有一个独立办公驻地。内阁的主要部门被安置在克里斯蒂安宫,与议院在同一个屋檐下。政府的其他几个部门则散布在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几幢大楼里。来客只要预约,即可凭有效证件进入克里斯蒂安宫。
瑞典政府官邸
瑞典政府的办公地是位于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露森巴德宫。游人只需预约即可进入露森巴德宫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