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什么制度把人分为三六九等

印度什么制度把人分为三六九等

发布时间:2022-12-28 07:47:44

① 印度人为何要分三六九等得从那场战争说起

印度的等级制度在全球都是出了名的,在印度,人分三六九等,等级森严,不同阶层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高阶层的女人不会嫁给低阶层的男人,即使他们结婚了,生下的孩子,也被叫着杂种姓。

因为,印度的这种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两个阶层,也就是两个不同的种姓,两个不同的种姓结婚生子,当然就是杂种姓了。

当然了,低阶层的女人要想嫁给高阶层的男人,得付出高昂的嫁妆,这也导致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出现为了嫁妆谋杀妻子的现象。

印度民众

都说投胎是门技术活儿,在中国,你可能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可能偶尔会抱怨为什么没投胎在有钱人家。

但生在中国已经很幸福了,虽然出生在穷苦人家,但只要肯努力,也能够走上人生巅峰,引娶白富美。

在印度,投胎那才真的需要技术,一旦出生在下流阶层,一辈子都难以改变这种身份,一锤定音,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印度电影《起跑线》刚开始的时候,在服装店内,老板拉吉对店员说:“我说过很多次了,乔图,你要了解顾客,在介绍前要先了解她们的阶层,她们老家是什么地方,她们喜欢什么款式,哪里颜色适合他们,这个时候再拿出商品,她们的防范之心就融化了。”

电影《起跑线》剧照

这部电影看似在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实质上是在探讨印度森严的等级观念,且不说影片中拉吉与太太米塔的女儿面临的上学问题,就连买个衣服也要分等级。

在中国,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如果考上了名校,那么他将很快融入那个圈子,成为天之骄子。

而在印度,就像电影《起跑线》讲述的那样,低层阶级孩子,别说很难进入名校,就是进去了,也基本不可能融入进去。

电影《起跑线》剧照

从2006年起,印度教育部宣布大幅提高"保留配额"比例,以便增加社会低种姓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中在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以及全印医学院3所印度最知名的院校,将来自低种姓家庭的入学名额从原来的22.5%提高到49.5%,其他20所普通大学则提高到27%。

此举竟然引发了高种姓学生抗议逆向歧视。

相比起来,中国的高考,那真是公平得不能再公平了。

那么为什么印度会有这么森严的种姓划分呢?

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第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

雅利安人原来是活跃在东欧中亚一带的草原游牧民族,他们主要以驯牛为生,并随着牛车慢慢游移,这也是后来牛在印度地位崇高的起因。

后来他们遇到了蒙古人,学会了驯马,开始成为了马背上的战斗民族。

“雅利安人”的称呼最早出现在印度的祭神圣典《梨俱吠陀》之中,原意为“高贵的人”。

从这个自大又自恋的称谓上,就能看出人们的等极观念是与生俱来的。

《印度历史》: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一路南下,四处寻找牧场,有的到了希腊,有的去了小亚细亚,其中一支到到了伊朗。

他们在伊朗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一部分经阿富汗,越过阿姆河、兴都库什山脉及帕米尔高原山口,进入了南亚次大陆西北部。

他们在这里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吠陀语,后来的印度吠陀文化也就以此命名的。

进入印度五河地区以后,雅利安人和当地的土着进行长常的征战,最后雅利安人胜出。

他们俘虏了大量的土着,并将其称为“达萨”,也就是后来种姓中的一种。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印度进入了吠陀文化时代。

《印度历史》一书中说:“在吠陀文化时代早期,印度基本也就两个社会阶层,一个是雅利安人,另一个就是奴隶达萨。”

那个时候,虽然是父系社会,但女性的地位很高,有着和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有权利参与家庭管理、宗教祭祀和社会活动。

《梨俱吠陀》记载,雅利安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进行部落居住,氏族内部平等,但氏族之间已经有等极划分了,弱小的氏族的爱强大氏族统治。

随着部落长久定居,政治组织开始慢慢形成,在部落之上有了大王,一个大王管理一个地区的几个部落。

但王不是世袭的,也不是终身的,属于选举制,其下还有部落民众大会和部落长老议事会,大王必须在联合会中宣誓后方可被承认。

直到到“十王之战”,也就是由十个弱小的部落部落组成的联盟,共同讨伐强大的婆罗多部落。

“十王之战”以强大的婆罗多部落取胜告终,从此之后,国家这一机构开始慢慢形成,阶级社会正式开始出现,君权神授思想开始出现,世袭制出开始了。

《阿闼婆吠陀》中说:“领土由王据有。”

这个时候,妇女的地位由原来的男女平等,变成了家庭的包袱和不幸的根源。

女子无财产继承权,不得参加祭祀典礼或政治事务,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童婚和殉葬习俗也开始了。

他们甚至将妇女和酒、投骰子共同列为罪恶。

第二、种姓制度的正式确立

其实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时,已经有了三个阶层,分别是武士、祭司和部落民。

但这算不上是种姓制度,确实的说,只是一种职业划分,武士和祭司都不是世袭的,有能者居之,而且相互之间还可以通婚。

应该说,印度种姓制度出现的源头,是“达萨人”的出现,也就是被雅利安人俘虏的土着。

雅利安人身形高大,白皮肤,高鼻梁,很帅气。

而当地的土着几乎个个都是扁鼻子,黑皮肤,和雅利安人比起来,可以说是丑陋。

《印度历史》中说:当时雅利安人的氏族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解体,为了保持自己纯正的血统,又要将这些俘虏来的达萨人纳入他们的社会中,于是出台了一项“瓦尔那”制度,也就是根本“色”和“质”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区分开来。

《梨俱吠陀》中将雅利安人称为“雅利安瓦尔那”,将非雅利安人称为“达萨瓦尔那”。

随着社会的演变,雅利安人内部也出现了阶级分化,相应的社会劳动分工也已形成,于是瓦尔那制度有了新的划分,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印度的发现》中也说:“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从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严格界限中开始的。”

为什么要这么分呢?

当然是有依然的,而且还是神的旨意。

祭祀神典《普鲁沙赞歌》是这么说的:“梵天大神从他的口中生出了婆罗门,从双臂生出了刹帝利,从腿生出一吠舍,从脚生出了首陀罗。”

梵天大帝

很多学者都认为,这个故事婆罗门的僧侣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特权地位,后来加入这本书中的。

当然,除了梵天大神生出的四种等级之后,还有一种人,那就是野生的,也可以说是后娘生的,不是梦天大神的亲儿子,属于溅民。

第三、种姓阶层的划分

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话一点都不假。

梦天大神生出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同样是他的儿子,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1、大儿子婆罗门:

他们的社会地位最高,是神权掌握者,思想高超,地位超然,主持宗教祭祀活动,同时又垄断文化化和教育,不用纳税,不可杀。

根据《摩奴法典》规定,可从事教授吠陀经、司祭与接受奉献这三样工作。

他们不负责具体的国事,但却是一主九鼎,有着最高的话语权,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绝对领袖,就连国王也要听命于他们。

2、二儿子刹帝利

刹帝利说白了就是皇族及掌权者,相传是由早期吠陀时代的王族演变而来的,他们是国家的军政领导,握有实权,负责片战和国家管理,不用纳税,但依旧得听命于婆罗门的决策。

其负有保护婆罗门之责。

3、三儿子吠舍

《印度历史》中说:吠舍当然于当今社会的普通民众,是总人口中数量最多的,原指氏族部落成员,大多数人是村社的农民和小生产者,从事农牧商和手工等职业,少数人是富裕的城市工商业奴隶主。

他们拥有财富,地位仅次于刹帝利。

他们在政治上无权,必须纳税,是国家财政的主要贡献者,是婆罗门和刹帝利的供养者。

4、四儿子首陀罗

这个最惨,都是一个妈生的,何必呢?

首陀罗是种姓制度中最后一个阶层,他们属于受奴役、压迫和歧视的无权等级,大部分是由被俘虏过来的土着“达萨”组成,后来也加入了一部分雅利安人。

他们是社会中的主要劳动者,除了奴隶和雇工以外,也有独立的小生产者,从事农业、牧业和手工业。

事实上,他们才是真正供养婆罗门人和刹帝利的人,是他们支撑起了整个国家的GDP。

但他们却是最穷最苦最被人看不起的人。

梅尧臣>说得好: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更有趣的是,这些从梵天大神脚上出生的人,在宗教仪式上,只能为高级种姓的人洗脚,因为他们是由生主神的脚创造出来的。

但是有一点,首陀罗虽然地位低下,但他们也是由梦天大神生出来,是婆罗门和刹帝利的亲兄弟,所以除了一部分奴隶以外,人身是自由的,可以自由的活动。

但是有点是最悲催的,大哥二哥三哥这种享受完了,下辈子还能托生为人,被称为“再生族”,而老四首陀罗就不一定了,他们被称为“一生族”,意思是下辈子不一定能托生为人。

5、溅民(不可接触者)

这类人比首陀罗还不如,因为他都不是梦天大神生的,是后娘生的,被称为不可接触者,即达利特,意思是接触了就会倒霉。

据说,到了现在,某些依旧保守的印度农村,你会看到有些人走路要避着人,因为他们不能让自己的影子落到路人的身上;更有甚者,有的人带着扫帚,边走边扫掉自己的脚印。

他们为这个村子的人工作,却不允许住在村子里;他们不能到村子的井里打水,小孩就算能上学也必须上专门的学校。

所以,电影《起跑线》中的男女主角才会想方设法的要把女儿送进高级学校,因为一旦摆脱了现有的阶层,她将过上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后记:

有人说,印度的这种种姓划分最开始是由分工来界定的。

这话也说得也一些道理,除了被俘虏的“达萨”,其它人都是雅利安人,大家的起点是一样的,为何别人能成为首领而自己不行,还不是自己的原因。

就像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大家都一穷二白,大家都不富裕,贫富差距不大,为何到现在会出现这么大的贫富差距,还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大家都是人是吧?

当然了,这只是说的初期,在等级观念还没成形的时候,大家同处一条起跑线,每个人都有机会。

但一定这种等级成形了,或者说贫富差距已经形成了,再想改变,还是很难。

特别的印度的这种等级制度,发展到后面,也只能是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儿子会打洞了。

要想改变身份,只能下辈子,而悲催的是,首陀罗下辈子还不一定能变成人。

对于印度的这种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你是怎么看的呢?

欢迎留言讨论!

②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多可怕,为什么说穷人很难翻身

在印度,每个角落都有着种姓制度,这种制度残酷到一个人生下来,就被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一个姓氏生来就已经决定了他今后的人生,这一生都没有翻身的余地。

1、印度的种姓制度把人分作三六九等,每个种姓的职业也是固定的就算有一部分低种姓人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工作特性,但仍然不能转换自己的社会地位。

2、印度是内婚制群体,就是婚姻大事要求每个群体内部解决,不同种姓间禁止通婚,简而言之就是父母包办婚姻。低种姓人是不可能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

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

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被正式废除,时至今日,印度人的身份证明上也已看不到任何和种姓制度有关的标识,但种姓制度已经成为了印度人身上的无形枷锁,在实际社会运作与生活上,其仍然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印度独立后,种姓制度对印度人民的束缚明显减轻,低种姓人可以上学、接受教育、通婚,命运有了可以改变的机会。同时也有走出国门,在外国闯出一片天地的低种姓人,印度本土甚至还曾有过两位出身贱民的总统。

但实际上,获得成功的低种姓人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的低种姓人仍然在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印度宗教认为低种姓人“不洁”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③ 如今21世纪的印度为何把人分三六九等呢

其原因在于种姓制度还未在这个国家完全消失,该国人民还是会习惯性地按照这个制度将人分类。其实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历史上都曾经有过阶级差距,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大部分国家都已经很大程度上摒弃了这种旧社会观念。唯独印度这个国家直到现在依旧被种姓制度所影响,该国人民也被该制度划分为了三六九等。

不过印度国内也是有人对这类情况表示批判的,但是他们所占比例非常小,所以种姓制度一直未能被彻底推翻。而这个制度的存在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印度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④ 印度实行种姓制度,外国人去印度算哪个种姓呢

印度现在实行的种族制度对外国人实际上没有很大的影响。印度到现在还在实行种族制度,他们会将人在出生时就分为三六九等,这基本上就注定了一生的命运。印度的种族制度还没有被废除,这就意味着当地的人们还是生活在种族制度支配的命运中的。在这个人人平等,人权至上的时代,这种制度是不应该存在的。

综上所述,外国人在印度会受到的种姓分类就有以上几种情况。在我看来,种姓制度是不应该存在的,每个人都不应该一出生就被所谓的种族决定自己的命运。在印度这个思想还没有很开放的国家,种姓制度的废除,男女的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⑤ 印度实行种姓制度,外国人去印度算哪个种姓呢

一、在印度它的种姓制度有着严格的区分,对于印度之外的外国人来说,通过肤色来决定划分的,像欧美它的肤色比较白,印度有着天然的优势,一般会归纳为刹帝利阶层。印度的种姓制度来源于印度教,基本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种,除上述四种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人”之外的阶级,称为“贱民”,即“贱民”或“贱民”。

四、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亚人,由于肤色不深,加上在文化、经济、体育等方面的突出地位,默认为特殊的二姓和三姓,低于白人。但比其他人高。因此,作为一个去印度的中国人,如果你想得到尊重,你还是要穿得时尚。

以上就是关于外国人在印度排名的方法,大家可以认真的了解一下。

⑥ 简述印度种姓制度及其发展演变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力、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力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波罗门和刹帝力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原因: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许多部落,从中亚细亚经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陆续涌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带,征服了当地的大部分达罗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种人,自称”雅利安”,意为高贵者,以区别于皮肤黝黑的达罗毗荼人。经过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个北印度。
雅利安人早先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入侵印度后,雅利安人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并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由于种姓制度印度社会的发展一直比较迟缓,尽管种姓制度已经被废除,但这种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的制度至今还对印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⑦ 印度种族等级制度

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达利特。一张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且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除四大种姓外,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又称"贱民"或"达利特",他们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贱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种姓之列。
种姓世袭,不易更改。社会地位高低、经济状况好坏,大多与种姓有关。因为阶级过大就会变成种姓,一但种姓完成,低阶层上升基本不可能。
尽管印度独立以来,已废除种姓制度,但几千年来种姓制度造成的种姓歧视在印度不少地区、尤其是农村仍相当严重。在印度早已废除种姓制度的情况下,种姓制度思想的残留依然影响着印度人比如不敢对高种姓开枪。首陀罗被吠舍歧视,低种姓=低道德会成为普遍观念。首陀罗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懒,同情首陀罗以至义务帮助他们或结婚就是杂种姓或圣母,而婆罗门能力以外的资产等于零。首陀罗不管遭遇了什么,高种姓会觉得是因为懒,不能给福利养懒人。天真的吠舍有时会认为自己靠近高种姓会受到神的庇护很安全,然而婆罗门和刹帝利一纸文书就能把充满优越感的高级吠舍直接打成首陀罗。印度毛派首陀罗造反,吠舍被共产,婆罗门和刹帝利在大洋彼岸笑哈哈。在印度,发达和较发达国家的外国人天生自带刹帝利身份。 同时,各种姓派生出许多副种姓(或称亚种姓、次种姓),进而衍生出更多分支。
一个底层不能互相支援扶持的社会是冷酷的。绝大多数刑事案件,基本上都是底层人之间的自相残杀,很少有底层人去偷去抢去故意伤害顶层阶级的。因为那些顶层高种姓人活动的区域,底层低种姓人根本就不会去。高种姓人打民事官司,对方一般也是高种姓人。也就是说,能跟底层人民发生矛盾,说明他们阶层区别不大。在吠舍眼里首陀罗是底层人,在那些真正的顶层阶级高种姓人眼里,吠舍也是底层人,除非换邦。
虽然种姓制度在印度,早已是在法律上废除多年了,印度的种姓制度在法律上并不存在,只是存在于观念之中,而观念这个东西,是会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进步的。印度在教育和经济上的发展,正在迅速的摧毁种姓制度在民间的根基。从2006年起,印度教育部宣布大幅提高"保留配额"比例,以便增加社会低种姓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中在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以及全印医学院3所印度最知名的院校,将来自低种姓家庭的入学名额从原来的22.5%提高到49.5%,其他20所普通大学则提高到27%。此举引发了高种姓学生抗议逆向歧视,然而这项规定却坚持了下来。

⑧ 印度等级分哪几个等级

1、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2、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3、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4、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8)印度什么制度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扩展阅读

政治权力

由于种姓制度与地域紧密结合,并有明显的区域范围,因此其政治权力可依区域大小分为三个等级:地方的小王国或地区行政中心、聚落以及各别聚落内的种姓。这三个层级的权力运作虽有高低之分,而且差异甚大,但其共同特色是权力施行者都在模仿瓦尔纳阶序中的刹帝利,

而且都会宣称其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即使实际上未必如此。尼泊尔的种姓制度与印度不同:婆罗门与刹帝利远多于首陀罗,是印度的婆罗门有意为之的结果。

⑨ 印度种姓制度,人被分成三六九等,最高种姓“婆罗门”有多牛

虽然在我们国家一直讲究的是人人平等,但是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等级制度是非常森严的,高种性的人就可以享受各种的福利待遇,而低种姓的人就只能贫苦劳作一辈子。像印度就是一个非常看重种姓制度的国家,人也会被分成369等的。印度的种姓制度已经形成了很多年了,从雅利安人入侵的时候,种姓制度具有融入了印度人的生活当中。

而且有些资源也并不是有钱就可以得到的,有些东西就算是再有钱,但不是婆罗门的人就没有办法享受到。所以总体来说,像婆罗门这种高种姓在印度基本可以享受到所有的好处,他们不仅身份尊贵,还可以享受着所有的最好的社会资源,同时也享受着底层人民对他们羡慕的目光。

⑩ 印度人真的会用“种姓”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吗

历史老师告诉你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把人分成四大种姓,由高到低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此制度与古代其他国家地区等级制度不同(最最无耻)的是人一旦出生,你的种姓(等级)不能因为财富和官爵的变化而变化。俗话说就是出生就定死了。
今天虽然早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它的残余依旧根深蒂固影响着印度。

阅读全文

与印度什么制度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4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5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6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7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4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3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4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91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4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2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7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3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8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6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