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结核杆菌有多少

印度结核杆菌有多少

发布时间:2022-12-29 06:21:18

Ⅰ 印度为什么死很多人其死因都是什么排名顺序如何

根据“印度宪法”,医疗保健是印度邦政府的责任。每个邦都有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而在印度最新的十大死因中,疾病仍然是主要死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恶性肿瘤和其他肿瘤、不明情况、消化系统疾病、腹泻、意外伤害、故意自残、疟疾。

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空气传播的疾病。如果感染者打喷嚏或咳嗽,将细菌传播到环境中,疾病就会通过空气传播给他人。缺乏适当的营养通常会损害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的免疫系统,使他们更容易患病。

贫困率高、缺乏清洁的生活设施、营养不良以及缺乏结核病防治意识是该国结核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在印度,大约10.1%的死亡是由结核病引起的。

印度政府实施的卫生设施和计划

印度只有4.2%的国内生产总值用于医疗保健系统,在获得医疗保健设施方面,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全球18%的死亡是由印度造成的。由于7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印度农村,他们只能获得政府的医疗保健计划,而在城市地区,许多政府和私人医院可供公众使用。为此,政府推出了许多保健计划,如中央政府保健计划、国家健康保险计划、国家城市健康计划等,以改善该国农村地区的健康状况。

Ⅱ 科赫1950发现了什么病菌

1843年12月11日,罗伯特·科赫出生于德国汉诺威附近的克劳斯塔尔小城。5岁时他告诉父母,自己能借助报纸学会读书,预示了其超凡的智慧和毅力,高中时他表现出对微生物学的浓厚兴趣。1862年他考入格廷根大学医学院,1866年毕业后先到部队当了几年随军医师,后又到东普鲁士的沃尔施顿小镇开业行医。

当时的沃尔施顿正好流行牛炭疽病,科赫通过研究在牛的脾脏中找到了炭疽杆菌,并把它移种到老鼠体内,使老鼠感染了炭疽病,最后又在老鼠体内得到了和从牛身上得到的完全相同的炭疽杆菌。接着他又用血清以与牛体温相同的条件,在动物体外成功地培养出了炭疽杆菌。随后他又研究炭疽杆菌的生活史,发现了杆菌——芽孢——杆菌的循环。1876年他在《植物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医学界引起巨大的反响。

1880年科赫被邀请到柏林的德国卫生署任职,得到了良好的实验室和优秀的助手。1881年他发明了使用固体培养基的“细菌纯培养法”,并开始研究结核病。他研究结核病死亡者的肺,但是没有找到结核菌,可他把肺磨碎擦在老鼠和兔子身上后,却让他们感染了结核病,反复的试验使他意识到结核菌很可能是透明的,必须给它染色才能观察到。于是他用各种色素进行染色试验,并不断改变染色方法,终于在第271号样品中发现了染上蓝色素呈细棒状的结核杆菌。他又用血清培养基对结核杆菌进行培养,获得了人工培养出的结核杆苗。他将结核杆菌制成悬液注射到豚鼠的腹腔内,豚鼠因此感染了结核病,科学地证明了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1882年3月24日,他在德国柏林生理学会上宣读了他发现结核杆菌的有关论文,并与同年4月10日将论文发表在《柏林医学周报》上,再一次引起医学界的轰动。

发现结核杆菌后,科赫通过进一步研究又阐明了结核病的传幡途径是空气和接触,这项发现使1~2级医院能及时制定对结核病人的新的防范规则,减少了病菌的扩散。1883年,科赫在印度发现了霍乱的病原菌霍乱弧菌及其经过水、食物,衣物等用品的传播途径,并找到了控制它的办法。1885年他被任命为柏林大学卫生学和细菌学教授,以及该院新设立的传染病研究所所长。1890年他研究出结核菌素,并将它应用于结核病的诊断。1891年到1899年间,他还到埃及、南非、印度等地研究了鼠疫、疟疾、回归热、锥虫病等,取得了许多新的重大发现。晚年他得出了引起人结核病与引起牛结核病的结核杆菌并不完全相同的结论,虽然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争议,但今天已完全证明了其正确性,1910年5月27日,67岁的科赫在德国巴登的寓所里,坐在他的圈手椅中安样地长眠了,他的骨灰被安葬在柏林传染病菌研究院内。纪念碑上刻有这样的诗句:从这微观世界里,涌现出这颗巨星;你征服了全世界,所有人都感谢你;献上花环不凋零,世世代代永铭记。科赫对人类医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为研究病原微生物所制定的“科赫原则”,使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成了发现病原菌的黄金时代。他创立的微生物方法学一直沿用至今,为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科学奠定了基础。他的研究成果拯救了无数人,他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荣誉。他被授予柏林荣誉市民称号,获得民德国皇冠勋章、红鹰大十字勋章,1905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在他去世后,世界各国仍以不同的方式纪念他。1982年3月24日,在纪念科赫发现结核杆菌一百周年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痨与肺病联合会共同倡议,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表达对科赫的纪念以及提醒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的重视。这一天,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发行了《科赫发现结核杆菌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附图是民主德国发行的《科赫兹发现结核杆菌一百周年》小型张,邮资图为科赫头像及其签名.边纸图案为科赫于1882年4月10日发表在《柏林医学周报》上的关于发现结核杆菌的论文。

Ⅲ 什么是‘超级细菌’有多恐怖

超级病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 这种超级病菌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2010年,英国媒体爆出: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NDM-1,抗药性极强可全球蔓延。 超级细菌的科学解释 “超级细菌”更为科学的称谓应该是“产NDM-1耐药细菌引 [1] ”,即携带有NDM-1基因,能够编码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对绝大多数抗生素(替加环素、多粘菌素除外)不再敏感的细菌。临床上多为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造成的感染。 “超级细菌”泛指临床上出现的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抗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多药肺炎链球菌 (MDRSP)、多重抗药性结核杆菌 (MDR-TB),以及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KPC)等。此次发现的“产NDM-1耐药细菌”与传统 “超级细菌”相比,其耐药性已经不再是仅仅针对数种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而是对绝大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这被称为 “泛耐药性”(pan- drug resistance, PDR)。 超级病菌的产生 [2] 由病菌引发的疾病曾经不再是人 [3] 类的致命威胁,每一种传染病用抗生素治疗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但这是抗生素被滥用之前的事情了。每年在全世界大约有50%的抗生素被滥用,而中国这一比例甚至接近80%。正是由于药物的滥用,使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病菌相继诞生。过去一个病人用几十单位的青霉素就能活命,而相同病情,现在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没有效果。由于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病人死亡。在上世纪60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而这一数字到了本世纪初上升到2000万。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大部分人死于超级病菌带来的用药困难。 人们致力寻求一种战胜超级病菌的新药物,但一直没有奏效。不仅如此,随着全世界对抗生素滥用逐渐达成共识,抗生素的地位和作用受到怀疑的同时,也遭到了严格的管理。在病菌蔓延的同时,抗生素的研究和发展却渐渐停滞下来。失去抗生素这个曾经有力的武器,人们开始从过去简陋的治病方式重新寻找对抗疾病灵感。找到一种健康和自然的疗法,用人类自身免疫来抵御超级病菌的进攻,成为许多人对疾病的新共识。 超级病菌的发现 斯汤顿河高中(Staunton River School)的一面黑板上写着“怀念阿斯顿”的字样。阿斯顿是一名17岁的学生,他感染了一种被称为“超级病菌”的MRSA细菌而死。MRSA传染正在美国蔓延,它每年造成9万人严重感染,因此致死的人数甚至超过艾滋病。 弗吉尼亚州贝德福德县校区主管比利维斯决定关闭该县的全部21所学校。2007年10月16日,斯汤顿河高中的学生把他带到自己的学校,要他亲眼看看这学校滋生了多少细菌。当地人心惶惶,许多人在工作中途溜回家,用消毒药水喷涂墙壁,打扫房间以消灭细菌。同一天,美国发出了MRSA蔓延警示。密西西比、北卡罗来那、弗罗里达、加利福尼亚等五六个州已经同时发现了感染MRSA病菌的学生和运动员。 显微镜下的“超级病菌”NDM-1 波士顿大学的留学生张蕾在麻省的政府网站上看到了警示:这种病菌会通过皮肤和器物接触感染。三年半前刚从北京到美国波士顿上学,张蕾对当年SARS造成的恐慌印象深刻。但这一次周围的人很让她意外。没有人抢购超市里的手套和杀菌水,连洗手液一天也卖不了几瓶。橄榄球队员照样带着伤口到处跑,照样跟女孩子接吻,一切都很平静。人们对张蕾提的问题感到奇怪。MRSA?那是专家们干的工作。感染的人也多数在医院里面。邻居老太悠闲地浇着花,随口说道:“听说染上MRSA的危险性比肥胖的危险性还要小得多。” 詹姆斯·沃勒考特却不这样认为。他大部份时间只能躺在沙发上,连跟孩子们玩都有困难。当他晚上躺在床上睡觉需要移动他的左腿时,他必须用手抬,有时就直接用右腿推。这一切始于两年前,他因为膝盖脱臼来医院作手术,但MRSA却通过术后留在膝盖中的钛钉侵入了他身体,坏死的肌肉几乎让他瘫痪。在美国,像沃勒考特这样在住院时遭遇MRSA的每年有近10万人。 MRSA是一种耐药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s)的缩写。 1961年,MRSA在英国被首次发现,它的致病机理与普通金黄葡萄球菌没什么两样,但危险的是,它对多数抗生素不起反应,感染体弱的人后会造成致命炎症。 在医院里,“肮脏的白大褂”臭名昭着。现在金黄葡萄球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人们从外面带来各种各样的球菌,这些病菌附着在医生和护士们的白大褂上,跟着四处巡视,有时掉在手术器械上,有时直接掉在病人身上。在医院内感染MRSA的几率是在院外感染的170万倍。最令医生们头痛的是,由于MRSA对大多数的抗生素具抵抗力,患者治愈所需的时间会无限拉长,最终转为肺炎而死。很幸运,至今这种多重耐药性的超级病菌仍然只在医院里传播。“普通人只知道MRSA是医院里的大麻烦,但他们不知道,所有接触到MRSA的专业人士都很害怕,因为要对付它,我们根本没有药可以用。”美国疾控中心的一个职员说,“万一它走出了医院该怎么办?” 位于亚特兰大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监视着病菌世界的一举一动。它是病菌世界的“影子内阁”,在各地布置了数不清的耳目。虽然CDC的特工们基本上不会戴酷酷的“黑超”,但007的把戏一样不会少——探听情报用的荧光基因测试剂、电泳仪和显微镜,“杀菌灭口”用的各类抗生素样样具备。庞大的间谍网布置在美国联邦的各州各县,监视着各个大学、社区、医院和实验室。病菌世界的新式武器一旦出炉,它的作战计划马上就会被敬业的情报网络呈送到CDC高层的手上。 1976年7月,美国CDC一夜成名。一批在费城饭店聚会的退伍老兵突然陆续出现高烧、咳嗽、浑身乏力等类似肺炎的症状。这种未知疾病造成34人死亡,并随着老兵们的散会蔓延到全国。这事登上了媒体的头版,各地人心惶惶,很快白宫和国会就坐不住了。总统亲自下令,授权CDC全程负责,动员全联邦的各级卫生机构来监控疫情发展。来自各地的各种情报和分析,如雪片般飞至疾病控制中心,那架势真有点全民皆兵的味道。最终,这个“军团病”的菌株被CDC成功分离出来,更有效的抗生素被用来对付这种疾病。这种抗生素就是着名的红霉素。从那以后,红霉素被一直当作治疗细菌感染的强力武器。 然而,1992年春天,CDC收到情报:红霉素遇到了强大的敌军。在威斯康辛州的乡下,一个名叫NAC-A的土着社区小型诊所看病的患者中发现了有20人患了同样的疾病:先是皮肤出现面疱和疖疮,很快在咽部旁出现脓疡,流出脓液的肌肉迅速坏死,接着出现肺炎症状,生命垂危。疫情很快蔓延到周边的24个社区,零星的病例一直到1999年仍有发作。疾控中心的医生们发现,用红霉素治疗对这种病菌无效。这一年,CDC对全国发出预警:一个可怕杀手终于成功越狱,潜伏到普通人群中了。 这是MRSA的孪生兄弟——社区获得型MRSA(CA-MRSA)的杰作。它的来源至今仍是个谜,研究者发现CA-MRSA有与医院里的MRSA不同的遗传背景,它会感染短期与医院没有接触的健康人群。与医院里的MRSA不同,CA-MRSA不具备多重耐药性,通常只对一两种抗生素耐药,并且多数可以用万古霉素杀灭。1997年,在纽约发现了CA-MRSA的另一个变种,这种菌株带有一种被称为PVL基因编码的强烈毒素。这是一种缩氨酸,由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这种缩氨酸会造成称为中性粒细胞的免疫细胞爆炸,毁灭对抗感染的主要防御力量,24小时之内迅速破坏肺脏使人死亡。类似的变种出现了17个。它们的出现意味着MRSA家族开始走出医院,大开杀戒。监狱、体育馆等地方成为CA-MRSA感染的新根据地,病菌迅速在英、美两国蔓延,并有向世界性流行发展的趋势。 巴西官方20日宣布,在全国16所公私立医疗院所中发现了新的超级细菌——抗药性细菌“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氏菌”,简称KPC。虽然与今年以来来势汹汹的超级细菌、发源于印度的“NDM-1”名字不同,但同样耐药性极强,也是一种“百药不侵”的超级耐药菌。 所有抗生素都不起作用 这种细菌目前已在巴西夺走至少15条人命,确诊病例共有135起,当局正加紧研究对策,预防事态扩大。 巴西卫生部指出,连被视为最后一道防线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对抗药性细菌“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氏菌”不起作用,过去几个星期以来感染人数激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这张王牌失效,意味着肺炎克雷伯氏菌中的一部分也升级为“超级细菌”,跟最近热炒的“NDM-1”威力相当,对所有的抗生素所向披靡。 巴西卫生部说,刚动过手术或免疫力低的病人都是感染这种细菌的高危人群。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也已有20多个州的医院发现这些细菌,严重病患尤其容易受到感染。美国保健流行病学家协会会长费希曼说,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也在对付这种细菌。 基因突变 普通细菌基因突变而成 据报道,今年在中国杭州,研究超级细菌的专家在重症监护室的病人身上也发现了这种新的“超级细菌”。 事实上,所有的“超级细菌”都是由普通细菌变异而成的。也正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基因突变,从而产生了“超级细菌”。除了吃药打针,我们吃的鸡鸭鱼肉之中也有许多抗生素。因为它们生长过程中被喂了抗生素,侵袭它们的细菌可能变异。等到变异病菌再侵袭人类时,人类就无法抵御了。结果是,研究出来的新药越来越短命。当然,大部分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还没变异,大多数抗生素对它依然有效。 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力是最好武器 其实,人身上平时就依附着大量细菌。但只要身体健康,抵抗力强,这些细菌就毫无兴风作浪的可能。 要阻止超级细菌肆虐,最主要的战场是在医院,因为那里集中着抵抗力最弱的人群。针对此次超级细菌事件,巴西政府就呼吁民众,只要出入医疗场所,一定要记得消毒、洗手,做好最基本的个人卫生防护,以免细菌持续扩散。 专家呼吁,预防更多的细菌突变成超级细菌,关键是整个社会要在各个环节上合理使用抗生素,普通人要做到勤洗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自身免疫力是对付超级细菌的最好武器。

Ⅳ 我国在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排第几

末位。

国际防痨协会第51届全球肺部健康大会日前召开。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20年度结核病报告。中国新发患者数约占全球的8.4%,约83.3万,居全球第三位,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中国的结核病死亡数估算为3.1万,结核病死亡率为2.2/10万,结核病死亡率首次降至30个高负担国家的末位。

注意事项:

当一个有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来到身边,用户就要劝他,特别是一些传染性患者,在医院里跟人群接触的时候,要戴口罩,做防护。医护人员、密切接触者知道这个肺结核患者的时候,也要采取较好的防护措施,要戴口罩。

还有易感者,就是我们健康人。易感者如果密切接触了这些肺结核的病人,就要知道属于高危人群,也要做好防护,增强抵抗力。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世卫组织:中国结核病死亡率首次降至30个高负担国家的

Ⅳ 肺结核一般多大年龄会得 是否与经常吸烟有关系

吸烟与肺结核

吸烟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从而引发多种疾其中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并易患结核、流感和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由于结核杆菌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机体故结核病以肺结核病最为多见。就吸烟与肺结核相互关系简述如下:第一、吸烟能促进结核病的发生和活动
吸烟刺激咽喉、气管和肺,诱发咳嗽,还破坏支气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纤毛,使呼吸系统防卫能力下降,易患呼吸道感染,反映人体全身抵抗力整体水平指标之一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吸烟者亦低与非吸烟者。吸烟时有意识的深吸气更给结核菌进入机体打开方便之门,局部抵抗力的降低致使结核菌感染及发病机会增高;人体全身抵抗力的降低,更有可能使病灶进展扩散。每天吸烟20支持续20年者发生肺结核发病的危险性是≤≥吸烟者的2倍以上。患了肺结核若仍然继续吸烟,其咳嗽、咳痰、咯血症状就会在原来的病变基础上加重,而且咳嗽引起的肺内压增加,使血管容易发生破裂而出现咳血甚至大咯血而危及生命。第二、吸烟常延误结核病的发现和诊断
吸烟者常有的咳嗽、咳痰而放松了对肺结核病的警惕性,患病后病人把肺结核病表现的呼吸系统症状归为吸烟所致而未能及时就诊,医生也容易考虑呼吸系统症状是吸烟引起的支气管炎所致而没能及时进行肺结核病的相关检查,以上医患双方的“不及时”往往延误结核病的发现和诊断。有学者统计吸烟者肺结核病的发现和确诊时间是非吸烟者的一倍左右。对长期吸烟者如咳嗽、咳痰持续三周以上,或较以往加重时应及时就诊,进行摄胸片和痰结核菌等相关检查。第三、吸烟影响肺结核的治疗效果
吸烟能增强肝脏酶活性,加速药物在肝内的代谢,降低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和利用,以抗结核药物利福平为例口服后通过肝-肠循环能迅速吸收,2小时血药浓度可达高峰,但是吸烟者肝脏酶活性增强,药物在肝内的代谢过程加快,因而药物血浓度比不吸烟者低约30%,从而影响了利福平的杀菌效价。此外,吸烟还会影响肺结核病灶愈合,使静止的病变恶化,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用药剂量,既增加了病人痛苦,又增加了治疗费用。同时吸烟可损害支气管粘膜,影响支气管功能,削弱肺细胞的功能,这些都是影响肺结核治愈的因素。有医院研究指出,吸烟吸烟者在肺结核治疗的总有效率及痰菌阴转率方面有显着差异,前者为100%,而后者仅为前者的60%。疗效与吸烟时间呈正相关,即吸烟时间越长,疗效越差,吸烟在20年以上者的总有效率仅30%多。第四、吸烟使肺结核患者营养状态不佳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多呈营养状况不佳,从整体出发治疗应药疗与食疗兼顾。如果只注重抗结核药物治疗,不注意患者的营养,虽有特效的抗结核药物,也难收到理想的效果。而吸烟引起血管收缩,抑制胰液、胆汁的分泌,同时引起胆汁的返流,破坏胃粘膜屏障,造成消化吸收障碍。其它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心、脑血管病、胃溃疡、肝硬化等疾病本身及治疗药物对病人的食欲亦有影响,况且难保抗结核药物能适用与有这些基础疾病的病人并且不影响基础疾病的药物治疗。第五、吸烟使肺结核患者的死亡人数加倍
去年美国、加拿大等国学者在印度研究表明,吸烟行为使肺结核患者的死亡人数加倍。调查表明,印度每年有40万人因患肺结核而死亡,其中大约一半的肺结核患者的死亡是因为吸烟行为。吸烟对人体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危害。同时研究小组对自1990年死亡的43000名吸烟者和目前印度南部地区TamilNa35000名吸烟者进行了统计调查,发现那些吸烟者更易因肺结核而导致死亡。这一现象同样也威胁着其他国家人民的身体健康。
因此最好不要吸烟,大力提倡戒烟,尤其是肺结核患者为病体早日康复一定要戒烟。
参考资料:http://www.scdc.sh.cn/include/view.asp?id=3179

Ⅵ 肺结核是怎样形成的和预防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1882年科霍发现了的病原菌为结核杆菌,但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仍然在全球广泛流行。自五十年代以来,不断发现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近年来,由于不少国家对的忽视,减少了财政投入、再加上人口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传播。使流行下降缓慢,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所回升。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全球紧急状态”,确定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日”。还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控制工作任重道远。只要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实施现代、科学的控制策略、长期、不间断地与之斗争,是可以治愈和控制的疾病。 结核病的传染性:不是所有类型的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任何一个人在其患病期间的住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 相对来看,病中的一些类型常常具有传染性,而肺外(如病、脑膜结核等)则不具有传染性。由于肺脏与外界相通,在病发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病变中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病人才具有传染性。但当病人治愈了,就不再成为传染源。衡量和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对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阳性,则认为具有传染性,或称为‘传染源’。传染性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所以应当重视早期发现和正确、及时治疗传染源。 结核菌是如何传播的:有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病人才具有传染性,才是的传染源。在病变中或空洞中,存在大量繁殖的结核菌。这些结核菌随着被破坏的肺组织和痰液,通过细支气管、支气管、大气管排出体外。含有大量结核菌的痰液,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由此看来,传染性的大小和传染源病人的病情严重性、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病人居住房子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及抵抗力有关。以上称为‘咳嗽传染’,是经科学试验证的,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也有可能通过随地吐痰形成的‘尘埃传染’,但这是次要的传播方式。 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核菌首次侵入人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在此繁殖,称为“原发感染”。原发感染处形成原发病灶,结核菌从原发病灶中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流中,叫做“血行播散”。结核菌通过血行播散进入各脏器中,有的立即发病,发生严重的粟粒型和结核性脑膜炎。有的结核菌潜伏在各种器官内,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称为“继发”,也叫“内源性发病”。 但是,近年来证实,如果多次、大量感染结核菌,也能形成“外源性发病”。所以,积极发现并治愈传染源,减少结核菌传播的机会;经常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健康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就可以减少感染和发病的机会。 主要的常见症状:其它疾病一样,病的早期,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此外,即使有了症状,由于病的症状没有很明显的特点,病人和医生容易误认为得了别的病而忽略了病。 通过很多调查分析看,结核病病的主要症状有: 咳嗽咳痰超过3周 咯血 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 有了上述症状后,就是一位‘可疑症状者’,就应当想到自己是否患了病。最好先到防治所或专科医院检查。除了做胸部X线检查外,一定要作痰结核菌检查。因为检出结核菌就说明找到了病原体,就可以确诊。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治愈病的首要条件。 如何治疗:用化学和生物制剂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又称化学疗法,是现代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其它治疗方法均为辅助治疗。化疗是控制传播的唯一有效方法,是控制流行的最主要武器。 我国目前结防规划采用的是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督导化疗。服药方法是隔日服药。短程督导化疗分为两个阶段:强化期和继续期。强化期为杀菌阶段,即在治疗开始时的2-3个月,联合应用4-5种抗结核药,以便在短时间内尽快杀灭大量繁殖活跃的敏感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继续期为巩固治疗阶段,即在强化期之后的4-6个月内,继续消灭残留的结核菌,并减少和避免复发机会。 结核病的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只要你和医生很好合作,病是可以治愈的。 我国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和链霉素(S)。在强化期几乎全部被采用,而在继续期则选择其中的2-3种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服药方法都采用隔日服药,以便于督导化疗的实施,使病人能全程,不间断地服药,以提高治愈率。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结核病化疗的进步,结核病疫情逐渐好转。但近十余年来由于人口流动,耐药结核菌传播,艾滋病等因素影响,结核病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回升。我国是世界上 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病人数量仅次于印度。 人型结核分支杆菌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正常形态为细长杆菌,无芽孢、荚膜和鞭毛,有分支生长倾向。抵抗力较强,在阴暗潮湿环境中能存活几个月。 60℃需10-30分钟才可杀死,100℃时1-5分钟即可被杀灭。阳光(主要是紫外线)对其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酒精、甲酚皂溶液对结核菌有杀灭作用,但需2-12小时。病灶中结核菌常代谢状态不同:①A群 积极生长繁殖,大多在胞外、活动进展病灶和空洞内,致病力强,传染性大,但易被抗结核药物,特别是异烟肼杀灭;②B群 主要在胞内,处于被抑制状态,生长缓慢,吡嗪酰胺对其有较好杀灭作用;③C群 处于休眠状态时间较长,偶尔发生短期生长繁殖,多存在于干酪坏死病灶内,利福平对其有杀灭作用;④D群 休眠状态菌,无致病力和传染性,药物对其也无作用,主要依靠人体抵抗力加以控制,一旦抵抗力低下,环境适合时也可能生长繁殖。 大量排菌即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性最大,仅培养阳性而痰中未查到结核菌的菌阴肺结核病人排出的细菌量很少,传染性也小。肺外结核病人一般不具有传染性。肺结核的主要传染途径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传染源排菌量的大小,病人咳嗽症状频度,空气中含结核菌飞沫核的密度,与传染源接触密切程度等均是影响传染的重要因素。人类对结核病普遍易感。多数人感染结核菌后并不发病,仅有约5-10%的感染者发生结核病。这决定于感染结核菌的严重度包括菌的量和毒力,更决定于人体的抵抗力。已感染结核菌者对再感染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Ⅶ 肺结核怎样治疗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全身疲乏、失眠、盗汗、午后潮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
养生指南:
一.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接种后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结核杆菌感染而患病。
二.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染。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喷嚏、大声谈笑时喷射出带菌的飞沫而传染给健康人。病人如随地吐痰,待痰液干燥后痰菌随灰尘在空气中飞播而传染。凡痰中找到结核杆菌的病人外出应戴口罩,不要对着别人面部讲话,不可随地吐痰,应吐在手帕或废纸内,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烧灭菌。痰液可用5~12%的来苏溶液浸泡2~12小时消毒。病人应养成分食制习惯,与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三.痰菌阳性病人应隔离。若家庭隔离,病人居室应独住,饮食、食具、器皿均应分开。被褥、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钟即能杀灭结核杆菌。
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应打开门窗3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在痰菌阴性时,可取消隔离。
四.对肺结核应有正确的认识,目前肺结核有特效药物治疗,疗效十分满意。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应有乐观精神和积极态度,做到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完成规定的疗程,否则容易复发。
五.可选择气功、保健功、太极拳等项目进行锻炼,能使机体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
逐渐恢复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平时注意防寒保暖,节制房事。
六.饮食以高蛋白、糖类、维生素类为主,宜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应戒烟禁酒。
近年来研究证明,吸烟会使抗痨药物的血浓度降低,对治疗肺结核不利,又能增加支气管痰液的分泌,使咳嗽加剧,结核病灶扩散,加重潮热、咯血、盗汗等症状。饮酒能增加抗痨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导致药物性肝炎,又能使机体血管扩张,容易产生咯血症状。

肺结核
概念: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结核菌
属于分支杆菌,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亦称抗酸杆菌。对外抵抗力强,在阴湿处能生存5个有以上,但在烈日曝晒下2小时,5-12%来苏水接触2-12小时,70%酒精接触2分钟,或煮沸1分钟,能被杀死。而最简单的杀菌方法是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烧掉。
二、感染途径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痰。传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
三、人体的反应性
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表现在淋巴细胞的致敏和细胞吞噬作用的增强。入侵的结核菌被吞噬后,经处理加工,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淋巴细胞,使之致敏。当致敏的T淋巴细胞再次遇到结核菌时,便释放出一系列的淋巴。因子使巨噬细胞聚集在细菌周围,吞噬杀死细菌,然后变为类上皮细胞和郎罕巨细胞,最后形成结核结节。
病理:结核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炎症反应,细菌与人体抵抗力之间的较量互有消长,病变过程复杂,但其基本病变主要有渗出、增生、变质。
临床表现:
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渐,病程经过较长,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但多数病人病灶轻微,常无明显症状,经X线健康检查始被发现,有些病人认突然咯血表现发现,但在病程中常可追溯到轻微的毒性症状。
一、全身症状:
全身毒性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盗汗等。当肺部病灶急剧进展播散时,可有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二、呼吸系统:
一般有干咳或只有少量粘液。伴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性或脓性。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并不剧烈,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肺结核,呼吸功能减慢,出现呼吸困难。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结核菌检查
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二、X线检查
肺部X线检查不但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而且可对病灶的部位、范围、性质、发展情况和效果作出诊断。
三、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表示结核感染,但并不一定患病。稀释度一作皮试呈阳性者,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
阴性:提示没有结核菌感染。但仍要排除下列情况。
A、结核菌感染后需4-8周变态反应才能充分建立;所以在变态反应前期,结素试验可为阴性。
B、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者,营养不良以及麻疹、百日咳病人,结素反应可暂时消失。
C、严重结核病和各种危重病人对结素无反应。
D、其它如淋巴免疫系统缺陷(白血病、结节病)病人和老年人的结素反应也常为阴性。
诊断:
1、痰结核菌检查
2、X线健康检查
3、临床症状
治疗: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结核的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疗可使病灶全部灭菌、痊愈。传统的休息和营养起着辅助作用。

(疾病诊断和分型分期标准)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最为常见。排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落时方始发病。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于形成空洞。除少数可急起发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结核病总的疫情虽有下降,但由于人口众多,各地区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为当前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国十大死亡病因之一,应引起我们严重关注。
诊断要点
一、乏力、体重减轻、发热、盗汗。
二、咳痰,X线胸片示肺部浸润性改变。
三、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四、痰液涂片抗酸染色阳性。
五、痰培养结核杆菌阳性。
诊断标准 (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制订,1978年6月·柳州)
肺结核类型
一、原发型肺结核(Ⅰ型):为原发结核感染引起的临床病征。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并发淋巴结支气管瘘时,如淋巴结肿大比较显着,两肺内只有较少的播散性病变时,仍归本型。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结核)及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三、浸润型肺结核(Ⅲ型):是继发型肺结核的主要类型。肺部有渗出、浸润及/或不同程度的干酪样病变。可见空洞形成。干酪性肺炎和结核球也属于本型。
四、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是继发型肺结核的慢性类型。常伴有较广泛的支气管播散性病变及明显的胸膜增厚。肺组织破坏常较显着,伴有纤维组织明显增生而造成患处肺部组织收缩和纵隔、肺内的牵拉移位,邻近肺组织常呈代偿性肺气肿。
五、结核性胸膜炎(Ⅴ型):临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

http://www.zgxl.net/sljk/ybjb/huxi/fjh.htm

Ⅷ 目前世界上感染结核的人有多少中国呢求最新数值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士钟南山说据我国2000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共有450万活动性结核病人,带菌者高达5.5亿,几乎一半中国人是结核杆菌带菌者。现有结核病患者1370万,每年结核病发病人数927万,每年死亡177万人。在2010年3月24日的第1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上,中国内地结核病人已经达到600万人,每年新增150万人。

Ⅸ 有多少人被结核菌感染了

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俗称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估计世界人口中1/3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据WHO报道,每年约有800万新病例发生,至少有300万人死于该病。我国建国前死亡率达200-300人/10万,居各种疾病死亡原因之首,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卫生状态改善,特别是开展了群防群治,儿童普遍接种卡介苗,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为降低。但应注意,世界上有些地区因艾滋病、吸毒、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酗酒和贫困等原因,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

Ⅹ 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什么时候

2018年3月24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此次宣传活动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据了解,中国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90万例,位居全球第3位(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

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在其咳嗽,大声说话,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结核菌,因此有咳嗽症状的排菌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通常无任何症状,但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病.。

阅读全文

与印度结核杆菌有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3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5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5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7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3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3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3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90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2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1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7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2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5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