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墨脱:西藏的西双版纳,正在规划中国最大的水电站,印度强烈反对
你听说过墨脱吗?
它是我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的一个县, 历史 上有“博隅白玛岗”之称,藏语意为“隐藏的莲花”。据说是因为墨脱的地形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而且当地还盛产莲花,故此得名,它可以说是佛教徒心中的圣地,又因为高温湿热的环境,被誉为 “西藏的西双版纳” 。
墨脱实际上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 雅鲁藏布江 下游,南与印度交界,总面积有3.4万平方公里。
虽然身处平均海拔为4000多米西藏高原,但墨脱县的平均海拔是1200米,北高南低,北部最高的是海拔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和海拔是7294米的加拉白垒峰,南部最矮的是海拔仅115米的巴昔卡,落差超过7000米。
雅鲁藏布江就在两座海拔7000多米的山峰中咆哮而出,最终形成了世界上最深最长,也是最险峻的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 。
墨脱县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中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而且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主体段也在墨脱县内,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着开裂的大峡谷一路北上,浸润了藏南这片天地,所以我们还可以看到墨脱常年有着不散的云海,这些,都要比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壮观得多。
在墨脱,抬头就可以看到皑皑白雪,低头就可以看到茂密的热带雨林,难怪被称为“西藏的西双版纳”。
但墨脱也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 扎墨公路 在2013年才正式通车,这条从西藏波密县扎木镇到墨脱的公路,全长117千米,因为处在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前后一共修建了40年才完成,让墨脱摆脱了“高原孤岛”状况。
通路后,墨脱也大力发展茶产业、特色藏药材、特色农业和 旅游 业,2019年,墨脱正式退出贫困县。
因为位于我国第三大河流雅鲁藏布江下游,另外还有其他河流38条,墨脱的年径流量能达到1400多亿立方米,大小河流都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雅鲁藏布江冲击出的峡谷从南至北,长度很长,落差极大,全长504.9公里,最深处能达到6009米。
据初步测算,如果能在这里兴建水电站,装机容量可以达到4000万千瓦,而雅鲁藏布江的天然水能资源蕴藏量达到7900余万千瓦,相比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来说,是三峡的2倍多。这样一座巨量的水电站,完全可以满足我国一个省的用电需求。
但是一座水电站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目前 墨脱水电站 的建设还处于勘测阶段,有些人考虑到雅鲁藏布江是一条国际河流,虽然发源地是我国,但还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还是要考虑这两个下游国家的用水权利的。
在印度,雅鲁藏布江就叫做 布拉马普特拉河 ,这条流域一直是中印两国水争端的焦点问题,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领导人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工程设想后,印度国内就有“中国试图掐住印度的命门”等言论,有关我国在雅鲁藏布江上游截流的谣言更是在印度国内疯传。
但我们在雅鲁藏布江上建水坝倒是有的,目前已经完工了8座大型水坝,但是我们是以梯级开发组建的,主要用途就是发电,而水电站要发电就要不断放水,而不是拦水。
以 藏木水电站 为例,它的水库库容只有0.866一立方米,而且是日调节水库,主要功能是发电和兼顾生态用水,并不会减少下游的水流,也不会改变水的流向。
其实我国迟迟未动工的原因主要还是这里的环境太复杂了。
雅鲁藏布江是高原河流,而且还处于板块交接带,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果随意修建水电站,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自然灾害。
而且,墨脱的交通状况还不能说很好,光是修建一条墨脱公路前前后后就花了20多亿,耗费了几十年,虽然现在的建设速度和技术都有很大的提升,但还是要先改变当地的交通状况。
目前我国的 川藏铁路 还在修建中,另外还有几条公路也在修建和规划当中,等到这些公路和铁路通车以后,墨脱水电站才有建设的可能性。
现在我们要做的,还是将这里的基本地质、水文等情况摸清,研究出一个最好的建设方案才行。
这里是地理北半球,记得关注我,我们下期再见。
② 常受干旱之苦的印度,为何他们不大力搞水库建设
印度地处热带,而且本身水资源非常的缺乏,我们都知道水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改善这些问题,那么为什么印度不兴建水库等设施呢?首先的原因就是资金短缺,其次就是技术匮乏,最后就是环境因素。
最后就是印度的环境因素,虽然印度处于热带地区,但是这样的环境对降雨来说并没有任何的帮助,而且近几年印度的降雨量持续下降,这让本就短缺的水资源更加的短缺。本身恒河是一条可以提供大量水资源的河流,但是印度人将整条恒河都污染了。等于说自己将自己的水资源掐断了。
③ 印度学中国修水电站,坍塌后甩锅老鼠洞,为何印度大坝总坍塌呢
印度寻找日本修建堤坝,并扬言要超过我国,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一座投资了220亿卢比,耗时40年才修建好一点的堤坝,却在短短的几小时里却被水灾冲倒。这一意外发生之后。让很多的国家都笑没了牙齿,这也让印度的脸面完全拉不紧了。那样这究竟是工程的难度太大,还是因为日本的基建工程技术性不行呢?
大家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导致冰河破裂大多数都是由于气候变暖,实际上这一点大家只不过是推断。依据一些学者的觉得,大雪山当遭受风频或是气旋影响的时,也有可能会产生冰河坍塌的现象。仅仅我们不知道冰河会何时坍塌,也没有办法对他们进行检验。我们要做的仅仅降低冰河发生时给人们所带来的损失。印度投资了220亿卢比,耗时40年建成的水电站忽然坍塌,也直接让印度的经济得到了重挫。这一倾注了无数人的精力居然是这样的结局,搁谁内心也不会舒服。当时印度缄口不言要超过中国,最终却成了一个笑话。
而给人一种最可笑的是,印度为了所谓的脸面,居然对外宣称是由于耗子在下面钻出来一个洞,因此才会导致堤坝坍塌。印度的这一说也真的是脑洞大开,而日本的基本建设实力和技术性也随着一座堤坝的坍塌而留下一个巨大污渍。
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④ 我国将建设世界级水电站,给西藏带来福音!印度反对有用吗
提及水利工程,不得不说世界奇迹三峡大坝,其位于长江湖北宜昌流域,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 ,不仅成为国家重要的发电工程,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达1118亿千瓦时,创造世界新纪录,而且成为当地重要的 旅游 资源。我国把雅鲁藏布江下游建设水电站计划纳入 十四五规划 ,建设相当于三峡大坝三倍发电量的超级水电站。这却遭到印度反对,印度媒体甚至控诉我国建设水利工程的企图是阻断上流水源。
那么,我们先认识一下雅鲁藏布江,一探这条神秘河流的真貌,追寻水利工程建设的源头,它又给西藏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新来的朋友记得点个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文章和视频,又可接收最新消息。
赋有“天河”美称的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之一,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境内,由西向东横穿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有一处大拐弯,此处水流湍急,地势险峻,江水在近五十公里范围内形成两千米的落差, 形成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大峡谷优越、特殊的地理条件下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如若在这样复杂的地理位置建设水电站可谓是又一大奇迹,我国为何要积极挑战难题,不畏艰险,建设起水电站呢?
究其原因,虽然我国西部地区水能资源充分,但水能利用率低,西部地区受地理环境等多方因素影响,资源不足,经济落后。那么建设起大型水利站不仅响应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从根本上解决了西部地区的用电难题,也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雅鲁藏布江的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流域,近一亿千瓦,如果得到有效利用,能够为西藏地区供应大量电力,若 按照3800千瓦的装机量计算,每年最低发电量3000亿千瓦,按每度电0.5元计算,每年能创造1500亿收益, 同时 也能够节能减排,有效促进我国降低碳排放的国际承诺的实现,还能惠及河流下游的国家,是普惠民生的重大工程。
那么如何在地势复杂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建设水电站成为公众担忧的问题。对此,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研究员陈传友曾在《光明日报》上发文解答 , 具体是在雅鲁藏布江上修建水库,再打通一条16公里长的隧洞,引水到支流之一的多雄河,形成2300多米的落差,可以开发三级水电站。 另外,还探讨建设沉入地下的水电站。不过这还处于科学猜想阶段,真正实施还存在难点。
其实早在1972年,中科院院士孙鸿烈就带队实地考察雅鲁藏布江,发现雅鲁藏布江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1980 年,我国启动水资源普查,计划在雅鲁藏布江建设水电站。但是由于地势特殊,技术不完备,且当地基础硬件设施不足,修建水电站的计划一直搁置。直到近几年我国加大雅鲁藏布江水利建设 ,于 2010年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开始建设藏木水电站,并于2014年正式投产发电。 藏木水电站规模小,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但是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处位于西藏墨脱地区,此处发展落后,公路等基建不足,难以承载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输,并且大峡谷处地势险峻,结构复杂,在开发利用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对于雅鲁藏布江水利工程的具体开发计划需要深入探测、考究,建设水电站并非易事。为此,我国还需要为落实该水利工程计划进行针对性的地质研究等前期工作。
一旦雅鲁藏布江大型水电站建设,那不仅能惠及当地百姓,解决当地用电问题,实现我国低碳环保计划,彰显大国实力,同时也能够为雅鲁藏布江错峰调节,稳定水流。
然而,这一计划却遭到邻国印度的极力反对。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有关我国通过水利工程遏制印度的谣言就已经存在,我国为考虑中印关系,建设计划停滞,没有大力建设大型水利工程,还向印度分享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水文数据,为当地抗击自然灾害提供有效预测信息。
只是印度方面却倒打一耙, 2017年时竟入侵我国边境,两国关系恶化。 2020年6月15日,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边境爆发冲突,印度边防部队越线进入我国境内,蓄意挑事,阻碍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印度近年来的种种行为无一不暴露出其恶意中伤我国的阴谋。
这次印度方面所谓的我国利用水利工程控制水源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印度作为农业出口大国,十分依赖水资源,认为我国在雅鲁藏布江建设水利工程将威胁其下游水源,进而造成其农业生产受阻。我国在雅鲁藏布江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实际上是为了提高水能利用率,缓解电力紧张问题。远隔万里的印度开口就是污蔑,不难看出其恶意。
其实,邻国印度与我国接壤的边境地区大多在西藏地区。雅鲁藏布江便是从我国西藏地域流出,流经孟加拉国、印度。在印度,雅鲁藏布江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与恒河交汇,最终通过孟加拉湾流入印度洋。印度认为我国在雅鲁藏布江建设水电站会影响印度流域的河水量,担心水电站关阀造成断流,造成印度东北部地区干旱,影响当地用水。
事实上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后,与迪班河、卢希河汇合,即使雅鲁藏布江上流断流也不会给印度带来太大影响,因为该流域常年雨水量充足,主要问题是易发洪涝灾害而非干旱。而且印度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真正造成印度面临缺水问题主要是印度公共用水免费,水资源浪费严重,并且水资源污染严重,许多水源难以直接使用。就拿大家熟知的恒河来说,这条被印度称作母亲河的河流,污染严重,甚至时常出现尸体。而且印度的水利设施、供水设施严重不足,难以有效调用水资源,一些企业甚至为谋私利将池塘的水直接卖给民众。不难发现,印度用水难题还在其本身,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并无关系。
实施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已被纳入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那么雅鲁藏布江水利工程势必成为我国在未来发展的重要工程。这是一项生态工程,能够为我国降低碳排放做出巨大贡献,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水电站投入使用后能为西藏自治区带来两百亿以上的财政收入,真正地做到造福当地百姓,实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美好愿景。
目前,雅鲁藏布江水利工程建设还处于计划阶段,何时开工,如何开工,还有待商讨,那么印度此番担心未免为时过早,作为大国,建设水利工程会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周边国家,不会贸然行动, 类似于印度为抢夺水资源建设大坝拦截恒河水,造成他国水源大幅度减少的恶劣行为也绝不会出现。我国会以大国担当与责任,充分考虑多方因素后,建设起造福百姓,节能减排的水利工程。 我国将以实际行动证明印度的言论纯属无端指责。
退一万步讲,即使建设起雅鲁藏布江水利工程,我国若想通过水利工程遏制印度水资源,既不符合我国一贯的大国作风,而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岂不是得不偿失?那么所谓的我国利用水资源遏制印度的说法更是毫无根据,有刻意之嫌。
本期的文章和视频就到这里啦,有机会去西藏 旅游 不妨去雅鲁藏布江看看,山河风貌总是令人着迷!国家基础建设与百姓息息相关,好奇最近有何故事,就来这里,咱们下回见!
⑤ 印度害怕中国控制水源 印度之所以怕中国,是不是因为
不是
印度的水资源量占世界总量的4%,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6%,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同时,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极不均匀。
而印度国内相对缺乏大型的水利灌溉设施,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非常弱,再加上印度国内严重的水污染,使得印度部分地区已经产生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所以,印度十分重视国内的水资源调度。该国水利部于1980年提出,通过河流联网的方法把水资源从水量丰富的流域调往缺水流域,即“内河联网计划”。作为一个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其规模在世界上也无先例,据目前估计,通过流域内调水可以补充缺水地区水量12000~14000亿m⊃3;。
按照这一计划,印度水利部门拟将全国主要河流联成网络进行水量的统一调配,共修建37条引水主干渠道(总长约900km,配套水渠总长12500km)、32座拦河大坝和数百个蓄水库。计划由印度南部的半岛水系开发和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水系开发两大部分组成,最终再通过连接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将两大水系连为一体。
引自中国的水源非常少
⑥ 中国会帮助连年旱灾的印度修建水库吗
中国的基建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说是十分拿得出手的。
印度高温天气频发,旱灾连年发生
一直以来,印度都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每年在印度都会出现4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甚至在一些特殊的年份里,印度一些地区的温度超过50度。在印度,每年都会有因为高温干旱而死亡的人。
而印度之所以高温天气频发的主要原因与当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印度大部分国土都位于热带地区,受到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每年分为干湿两季且旱雨两季的时间都很长。
这也是为什么当地人,总是想要中国来帮忙,毕竟我们国家的基建很多时候就意味着保障和靠谱。
⑦ 不能修三峡的十大理由
问题是这个东西是利大于弊呢.........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因为移民和大搬迁,三峡库区的植物遭遇了灭顶之灾,至于菩陵榨菜今后还叫不叫榨菜,没有谁知道,而因为水土流失,流动的河成了死水,库区内的环保怎样来杜绝白色污染?洪水季节到底向哪个区泻洪??
有一种论点说:三峡工程将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因为不是火力发电,所以不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想获得巨大的收益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大坝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100多万人必须迁移,肥沃的河岸土地将被淹没;珍稀濒危与中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某些重要的历史名胜古迹将被淹没,其中的部分古迹甚至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其他的影响还包括:对于数千公里河流水文特性无法逆转的改变,对渔业、养殖业的破坏,带来复杂的下游洪泛区的改变,以及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某种洪灾的可能等等。
在对三峡工程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时,中国科学院指出:工程最具破坏的方面是大规模的移民和大片土地被淹没。移民安置向来是中国修建大坝过程中较为头痛的问题,特别是三门峡、新安江和丹江口水库,每次移民的人数都超过30万。然而,三峡工程造成的移民规模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大坝工程将淹没19个县的部分地区,其中包括有着1000多年历史文化的涪陵和万县的部分地区以及重庆的部分地区。移民人口总数超过100万并可能将近190万。在这次移民的人口中,城镇居民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致使三峡工程的移民工作比以往的难度更大,费用更高。又因缺少合适的地点安顿如此多的移民人口,移民工作变得更加艰难。由于中国人口众多,适宜的土地已被开垦和占用,大部分的人口将会被安置到近年来人口业已过剩的水库上游贫瘠的高地上。安置10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无疑是等于重建一个社会,必将打乱原有的经济结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会在相当长的时期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致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再者,由于历史和交通的原因,境内工业集中布局于长江沿岸的城市和集镇。所以三峡工程淹没的工厂多,损失也大。虽然受淹厂可重新搬迁新建,但是因停产必将打乱相互协作配套的原有系统,对经济发展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最重要的是长江沿岸的千年古镇人文遗失,那些古调古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发展的土壤,到他乡人生地不熟悉,尤其是那些方言和地方戏曲无法再发展传承.
另外对农业,前面所提到的14000h平方米肥沃农田将会没入水底,土地资源严重丧失。正如这个庞大的工程在规划时所预料的,它将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长江的鱼类资源丰富且易受破坏。由于河流的动态,河水的温度和化学组成的变化,以及符合这些鱼类生活特性的自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的改变,都有可能对鱼的种类、数量产生影响,某些鱼种有可能因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数目骤减。
特别是工程将会严重影响到生活在长江中游的鱼类,而这一水域恰恰是中国特有的千种珍稀鱼类的主要栖息地,其中仅仅只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中华鲟和白鳍豚更令人关注。葛洲坝的建成可能已严重影响了中华鲟的繁殖,白鳍豚的数量也下降到仅有几百条,此外,另一值得关注的野生物种当属濒临灭绝的西伯利亚鹤,长江中下游恰恰是其越冬的栖息地,无疑也将受到大坝的影响。
河流的泥沙会带来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后果。长江是世界上泥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每年都会带走5到10亿吨的泥沙,尽管水库的泥沙流速难以预测,但专家普遍认为一般情况下每年河流携带的泥沙都将会被大坝截住。若此种假设成立,长江所携带的泥沙将在100年内填满水库。水库中的泥沙沉积会对下游造成影响。几千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带一直把这些泥沙作为农田和渔业的营养源泉。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发出警告:水库尾部附近的泥沙流速会加快,在旱季将严重影响上游的通航,水库尾部的泥沙还会抬高河岸。成问题的是还无法准确的预测水库泥沙的沉积速度。此种情况有可能使经济效益比预期的要低很多,即便有可靠的泥沙,沉积速度记录,泥沙沉积的速度与位置也是难以预测。
以印度的多用途水库为例,水利专家穆尔蒂说:“大多数水库每年的泥沙沉积速度是建设时计算速度的145%到875%。”利奥波德指出:“世界范围内,三峡大坝是在未经充分验证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的,中国约有330个大型水库,其中230座的泥沙问题相当严重,导致总蓄水量减少了14%,其中一些水库由于分析不足和设计缺陷,在不到10年的时间蓄水量下降了 50%。”
三峡工程还会产生其它多种影响因素,水库所处的地区还是水源传染病易发地区,如血吸虫病。水库中的水大量政法会减少大坝下游的水流量。该工程的反对者对大坝方形来往船只的连环闸的可靠性也表示担忧。一旦五个密切相连的闸门中的一个出现问题,那么长江的航运将会中断。葛洲坝的船闸升降机就出过类似的问题,而它只有一个闸门,在技术上比三峡工程船闸设计要简单得多,原本自由流动的河流将要变成一个缓慢流动的水库,人们担心被淹没的农田和居民区会释放出有毒物质和污染物。水库对水流的控制会增加上海市地下含水层海水入侵的可能,从而影响到上海市的供水,归根结底,三峡大坝造成的影响可涉及的范围是事先无法预测的。一旦大坝建成,它的影响将持续几十年乃至几个世纪。
从三峡工程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水利工程在兴建的同时必然会产生许多对我们有害的方面。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移民问题,泥沙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经济效益减少等问题更令人担忧。我们兴建水利工程是为了使人类更好的生活在这一“水”球上,但若不经切实真正有效详细的设计和思考,也许弊还是要大。若一个工程真正投入建设实施,我们一定要尽量减少它给我们带来的弊端,使得人们受之福而不患其灾。水利工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方面,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是水利工程成功的重要途径
⑧ 印度干旱,为什么印度不大力搞水库建设
这是因为印度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搞水库建设。因为印度的基础建设非常的糟糕,使得印度根本没有能力搞这些大的水利工程。再加上印度是一个工业体系非常不完善的国家,很多的东西国内并不能够独立建设,所以在建设这些大型的水利工程的时候,必须要依赖周边大国的帮助,但是印度和周边大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的紧张。
不过我们也希望印度能够建设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这样才能够使得印度老百姓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因为现在印度很多的老百姓连吃水都会有很大的问题。也希望印度千万不要穷兵黩武,应该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改善国内老百姓的生活上面。
⑨ 在雅鲁藏布江上修建水电站大坝会渴死印度人吗
不会渴死印度人。
在水电站修建过程中,河水是从导流洞中流向下游的,只在河床上建上下围堰挡住河水,露出上下围堰之间的河床,并修建大坝。在上下围堰以外的河道中,河水仍然正常流动。大坝修好后,拆除上下围堰,大坝上游形成人工湖,或叫水库。然后,水库开始蓄水。真正对下游河道的流量有影响的,是大坝上游的水库蓄水期内。为保证下游用水安全,水库也不是一次就蓄满水的,是分次、分阶段蓄水的。蓄水期越长,对河流下游水量的影响越小。
所以,在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上修建水电站大坝,不会对印度利用该河流有大的影响。
印度叫喊中国,不让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上修建水电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⑩ 印度干旱,为什么印度不大力搞水库建设
水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一直都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话题,很多人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所以在这个过程之中,大家也大力的想要将自己的这一个是生命的源头,变得更加的有保障。因此全国各地以及全世界,都在不停地修建水库。然而很多人感到非常好奇的是,为什么印度不大力的修建水库?我们之前也听说过印度的一些修建起来的大坝,最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倒塌,虽然印度官方给出来的解释让我们啼笑皆非,但是我们依旧不能够理解的是,为什么在这些事情之后他们就不在修建水库了呢?
水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然而对于有一些地方来说,他们的这种水资源的限制在短期内根本没有办法解决。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我们以上提到的三个方面的难关,而这些难关的突破需要的就是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希望一个国家的水资源问题能够尽早的解决,让这个国家的人民都能够用上健康,而且安全的自来水。但是水库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成的,希望印度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达到自己想要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