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印战争印度人怎么评价
1. 印度的历史教科书里面好像并没有刻意地重点关注这场战争。
2. 但是这场战争在民众之中影响奇大,简单来说相当于他们的甲午。
3. 一般印度民族主义者会把此战定性为中国对印度的“侵略”,并同时强调当时印度没有出动空军,否则可以逆转局势。
4. 普通印度人无论立场,基本上认为尼赫鲁的领导力缺失是败战的罪魁祸首。(此战过后,尼赫鲁在印度国内声誉一落千丈,并且很快病逝了。)
5. 这场战争深深影响了印度对中国的信任。战争之前宣传的“中印是兄弟”,战争过后成为了中国背叛了印度的证据。
6. 今天印度人普遍对中国抱持戒心,但并非敌意。这场战争是今天印度不信任中国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最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和印度最大的敌人巴基斯坦的关系实在好得是一塌糊涂。
② 伏拉夫是什么梗
伏拉夫是抖音上的一个吃播主播,实际上他是一名俄罗斯人,他在抖音上发布的视频营养价值极低,常常以红酒或美食评测为诱引,但是视频内容跟食物的真实评测缺不甚沾边。他在自己的吃播视频中一直吹捧中国,从而获取好感度和视频流量。
有些网友指出伏拉夫是博人眼球,利用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恰烂钱。更有网友指出伏拉夫一类的短视频平台的外国博主,通常利用卖惨或一味赞美国内而获取受众关注,被讽刺为“财富密码”。
(2)印度怎么评价伏拉夫扩展阅读
人物经历:
2012年伏拉夫来到中国开始学习和生活。毕业后,伏拉夫定居中国杭州。伏拉夫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他走红网络的视频,说的是中文。他在餐厅吃完饭,用二维码扫码结账,但同样来中国生活的妈妈问伏拉夫“这个在干吗呢”。
伏拉夫说,“在中国都是这样的,吃完饭直接拿二维码付就行了”。如今他成为了一名抖音短视频创作者,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主题大多和中国有关,口音、筷子、高铁、各式各样的火锅,记录他在中国的生活。
③ 如何评价俄罗斯籍中国网红伏拉夫
伏拉夫,一个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上拥有上千万粉丝的俄罗斯籍的中国网红。凭借着其夸张的表情和对中国无限制的夸赞,他火遍了全网。有网友甚至说他的这种表情让人怀疑他是得了甲亢。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用着蹩脚的中文表情夸张,就像得了甲亢说着一系列的弱智台词。
以前伏拉夫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小伙,做一些品酒视频直播带一些货,或者是和家人拍一些搞笑视频。他会用带有口音的中文略显拘谨地说“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看这一款红酒”。结果是没人看,粉丝个位数。直到不是什么时候他突然发现了外国人在中国的“财富密码”:只要对着镜头大喊几声我爱中国,而且表情越浮夸,粉丝越多。
不得不说伏拉夫确实抓住了大部分中国人的心理,大范围的、无意识的、刻在骨子里的崇洋媚外。但对于“伏拉夫”,我们要想清楚,我们到底是因为中国在进步,所以他会拍视频夸赞中国,还是因为他拍视频夸赞中国,但是我认为是中国在进步。
④ 如何客观评价印度这个国家
印度是个危险的国家,其危险性不在于实力,而在于执念,印度人尽管智商低,但总是有大国想法,中国一直以来都误判印度的想法,总以为上个世纪之前,印度作为第三世界受压迫地区,具有和平友善的心态。至于什么民主?连男女平等都没有,给我讲印度是民主的?鬼信啊,还有同婚,还有印度警察时不时抽打他的百姓
其实那是中国人的错觉,或者说是自我代入感太强。印度有不结盟运动领袖甘地,但更有纳粹在南亚的分支,第二次世界大战,印度几乎没有受到波及,其纳粹组织更没受到破坏,包括甘地在内的几任印度领导人都被刺杀死亡或被刺杀逃脱,除了宗教,种族矛盾外,印度军国主义分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印度国大党有大国情结,在甘地死后,迅速变质,尽管依然奉行不结盟的政策,搞左右逢源的骑墙派作风,那可是长期战略,1962年的战败,导致印度彻底失去不结盟领袖的地位,而骑墙政策依然进行。
重点来了,历史发展到21世纪,眼看隔壁大国越来越强,印度急了,这是培养近100年的纳粹思想在印度早已根深蒂固,在独立后的70年里,对外印度不断吞并周边小国,对内搞种族屠杀,随着近些年印度经济的走强,印度人按耐不住想要与隔壁大国一决高下,印度很弱,但想法很大胆,国内军国主义思想严重,印度人根本就不尊重周边国家,他们以主人对待奴役的心态,去看待周边小国,印度很弱,却想与大国对抗,因为印度认为隔壁大国是它崛起的障碍,印度从独立起就是这种想法。
印度如果有中国一半的实力,早就上天,开启战争模式了,这不是开玩笑的,中国必须认真,严肃看待印度人思想发展的历史,从大格局上去看就很清楚。
国大党和人民党都是侵略成性的1950-1962,中国几次大危机,印度都要出来捣乱,如果不是中国实力远超印度,印度真就打进来了。
人民党简直就是纳粹,不,它起源就是纳粹,比国大党还极端,这些年的操作,懂得人自然懂。
第二次世界大战没结束,纳粹军国主义在欧洲消亡,但在东亚有残余,在南亚却发展起来。
想当年,人民党的前身,与希特勒,东条都是臭味相投的,日本要在印度与德军会师,结果德国被苏联挡住了,日本被中国挡住了,印度没参与二战,但军国主义的种子保存在这里,二战,印度人是觉得盟国阻碍了印度独立,本来德日来印度打英国人啊,这都归功于印度纳粹的洗脑,同时国大党也是附和这种说法的,印度政党,只有纳粹中的左派和右派,没有和平政党,有妥协都是因为实力不济,中国需要特别注意印度,做好准备,印度实力不行,却不能轻敌,什么坏事,这疯狂的国家干不出来?最好就是永远压制,并有办法肢解印度
⑤ 印度人怎么看待莫卧儿帝国
1,印度处于南亚次大陆,与其他地区相对隔离(东方是森林,南方是大海,北方是高山,西北是沙漠),具有独特的文明。但印度在实在太大了,地理上没有一个适合的中心,以在文化政治经济上统治整个印度。因此印度在古代多数时期是大分裂状态,类似欧洲,只有东汉时期阿育王短暂的统一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因此,古代的印度人没有统一的概念,更没有统一的印度国家概念。
2,在商朝甚至更早的时候,印度受到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文明因此中断。雅利安人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和种族歧视制度,被称为“种姓制度”。(一般来说,肤色偏白的是雅利安人的后裔,肤色偏黑的是古印度本地人的后裔。)种姓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极大的加深了印度人的奴性,这种奴性进入骨髓。使得印度人对待一切都逆来顺受。所以,印度在历史上被很多国家侵略。如波斯人(宋朝时期)、蒙古人(明朝)、英国人(民国之前)等。经过多次轮番被外国侵略,多数印度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忍受亡国奴的待遇。
3,印度人和回教徒有世仇。原因就是回教徒多次入侵印度,莫卧儿帝国在他们看来就是外国占领时期。因此有的印度人发誓不赶走回教徒就不刮胡子,这些人后来渐渐演化为“锡克人”。在英国消灭莫卧儿帝国后,印度人对回教徒进行了报复,而回教徒也不断回击印度人。印度因此分裂。二战后,在英国人的安排下,印度分为以印度人为主的印度联邦和以回教徒为主的巴基斯坦国。到现在,两国成立后,存在大量的争端,并多次爆发战争。印度甚至肢解了巴基斯坦国(东部是印度扶植的孟加拉国,西部还是巴基斯坦国)。一直到现在,很多争端还没有解决。
4,在解放前,中华民族就是汉族,汉族就是中华民族。其他民族都是异族,都不属于中华民族。在民国建立之前,中国人专指汉族。其他民族不属于中国人。例如,满洲人属于清国人。蒙古人也仅仅在民国成立后才成为中国公民。(但当时很多蒙古人不愿意当中国公民,而倾向独立,因此在沙俄和苏联的扶植下才有了后来的蒙古国和内蒙古自治区。)宋朝时期,蒙古人是外国人,是侵略者。它们建立的“元朝”是外国政权在中国建立的殖民地。中国那时候是彻底的亡国。至少在当时,没有一个中国人(包括帮助蒙古人的汉奸)认为元朝是中国人自己的朝廷。蒙古帝国不说中国话,不写中国字,不尊重中国的习俗,甚至把中国人当作第三等第四等人歧视奴役。因此即使到现在,也有相当多的人不认同蒙古帝国的“元朝”,认为那是中国被外国占领时期,是亡国时期。
⑥ 印度圣雄甘地声望如此之高,为何希特勒和丘吉尔都瞧不起他呢
说起甘地,我想即使是中国人对此人也是非常熟悉的吧。他在印度的地位之高,该怎么形容呢?就是印度的老百姓到了现在选举总统的时候,听说竞选人的名字里面带有“甘地”两个字的,都会疯狂投选票给这个人,不因为别的,只因为曾经有一位伟大的圣雄甘地领导了印度的独立,所以叫甘地的人一定是好人。
其实也不能说是不是正确,而是说他是否符合时代的需要,如果一种思想符合时代的需要,他就是一种好的思想,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甘地的思想不适用于当时的西方世界,因此丘吉尔和希特勒瞧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