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人为什么擅长逻辑和思辨

印度人为什么擅长逻辑和思辨

发布时间:2022-12-29 17:11:13

Ⅰ 为什么印度人总是能做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意想不到的事

因为印度是宗教大国,大部分国民多信奉宗教,相信神力。所以会做些我们认为很离谱他们认为很正常的事情

Ⅱ 为什么现在硅谷企业更爱使用印度人做高管

1. 印度人聪明, 而且勤奋: 和很多早期来到美国的中国人一样,前往美国留学深造的印度人都是其国内的精英分子。在看看现在留学美国的中国人,可以说是质量一代不如一代,基本上都是花钱去那里买个学历而已,再看看人家印度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抱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心态。
2. 印度人英语好,熟悉美国商业文化: 不可否认,有着深深殖民烙印的印度,他们的英语的确是一个优势,虽然是听着费力,但在语法,逻辑上都比较贴近英语,这让他们在与老美的交流上可谓是如鱼得水。
3.印度人有野心,更爱表现:中国人自古就讲究个中庸之道,谦虚待人,不太善于在他人面前显山漏水,表现自己。而印度人则不同,由于语言,文化方面的原因,他们深谙办公室政治,玩弄人际关系。当年皮查伊要去Twitter,谷歌为了挽留他立马开了张5000万刀的支票。
4.很多中国精英选择回国创业: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很多中国精英在美国完成学业或者进修后选择回国创业。而印度国内可以说一团糟,经济停滞不前,基础设施缺乏,这也是很多印度精英人群逃离祖国的原因。
当然,并不是说海外华人处处都比不上印度裔,只是在很多方面,他们做得确实更加出色。

Ⅲ 为什么印度人和华人智商最高

(编辑/李守力)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国家,然而美国人说:“美国的钱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在华人的脑袋里。” 资料显示,美国硅谷中多数(约70%)是中国和印度的科学家(这两个民族都是相对古老的民族),美国的太空之城——休斯顿,有70%的华裔科学家!而情商与智商综合指数最高的人种是犹太人。 华夏文明从人类登上历史舞台到现在一直没有谢过幕,而且还派生了许多支流,可见我们的文明的巨大潜力和勃勃生机。 原因是这三个民族共同拥有一个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优良传统: 1、创造了伟大的宗教。中国有儒教和道教。犹太人有犹太教。印度有婆罗门教和佛教。 2、几千年一直诵读经典。中国人读诵四书五经。犹太人读诵圣经。印度人读诵奥义书和佛经。 智慧源于读经,经典是圣人教导众生的文字。整个世界文化都是圣人创立的。耶稣说: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经典是人类生命的根本,圣人离开了我们,留下了经典,经典成了我们与圣人沟通的媒介。 人在13岁以前,是人一生记忆力的高峰,这个高峰最多能持续到18岁。这是脑科学研究证明了的。这个时候读诵经典事半功倍,这个时期不求理解,但求读诵,直至背诵。经典里有圣人(神、主、佛、菩萨)的加持,“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经典在,圣人在。你只要读诵经典,言为心声,口读经典,圣灵便主在你的心里了。这个时期是人一生最关键的时期,是建立根基的时期。成圣成贤还是成凡,决定于斯! 人在13岁以后,理解力开始增强,到25岁左右理解力成熟,以后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孔子曰:我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以前只是背诵,等到十五岁,开始思考经典了。15岁以前根基打好了,学习任何学科就会非常轻松,非常简单。 王博士举了胡适之的例子,可以让我们做一个警惕。胡适之四岁就开始读古诗,六岁上私塾就开始背古文;到了九岁的时候,读了三年古文,他自己就能自己看古典小说了。所以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嘛,能够看古典小说,这个语文程度已经很高了。两年之内,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说,一辈子的作文,基础就奠定了,九岁!十一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就正式教他读古书,因为已经读了四年古书了,以前读书是背,现在是自己读,已经有能力自己读了。老师教给他第一本书叫作《资治通鉴》,十一岁就读完了。到十三岁就把《左传》读完了,把《左传》读完了,大概这辈子中国书都读过了,以后就是复习、综合、创造。任何以前中国读书人,都在十三岁之前把所应该读的书全部读完。一些重要的书都放在脑子里面,假如没有这样子的教育,这一辈子不要想要成为一个所谓的大人才。就没有了,大人才就跟这个人分家了。胡适之接受这种教育,他也没有变成书呆子,以后他的记忆也很好,学英语学得很快,所以十九岁考公费留学,二十岁出国去,到了二十七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他凭什么拿博士,他写了一篇文章,叫作“先秦名家研究”,诸子百家已经很困难了,名家更困难,没有高度的文言文基础,能够研究先秦名家吗?所以胡适之非常容易就写出来了,因为十三岁前就读完了。二十八岁回来北京当北大教授。他凭什么当教授,十三岁之前的功力。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作《中国哲学史》。他凭什么写《中国哲学史》,你能吗?不到三十岁全国闻名,凭什么?十三岁之前受的教育基础。他去演讲引经据典不要带书的,从来不会错误。因为他至少会背一千首诗词,至少。其他的书不用说了。 可是以后我们的教育部,不再让儿童读古文。于是此后中国人没有胡适之。出不来了,出不来了!可怜的中国!胡适之读古书长大的。你不是要写白话文,白话文不是写得很好吗?胡适之读古书长大的。徐志摩、朱自清、白话文不是写得很好吗?读古书长大的。钱钟书、沈从文,读古书长大的。鲁迅、老舍,读古书长大的。林语堂、梁实秋,读古书长大的。什么叫白话文?不好好思考这点,“万世不得超生”!他为什么能,我们不能?我的孩子比他笨,全国的孩子比他笨吗?!思想的问题,教育思想的问题!一个孩子,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一个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是吸收的能力。是海绵式的吸收,整体的吸收。你教他什么,放在脑子里面。懂不懂?不懂!但是不懂就没有用吗?你看看胡适之就好啦!长大就有用,一个人是会长大的,学的这些不懂的东西,他有时间去懂,你怕什么!但是现在不学,一辈子就来不及了!

Ⅳ 印度人的思维方式和国人有何区别

印度人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如果你不了解,就会非常奇怪。
重视普遍性,轻视特殊性
印度人抽象思维发达,善于思辨,他们在思考问题时,习惯于思考普遍性原则,而忽视具体
的个体和特殊的感知。印度人这个特点还反映在印度人的语言之中。印度人喜欢使用抽象名
词和普遍性名词。
印度人具有尊重普遍性原则、屈从于普遍原则的倾向。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将自我与绝
对发生直接关系,而拒绝任何中介。他们认为拯救个人的灵魂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而无需依
赖他人。印度教和佛教都不需要一个法律机构或解释经文的权威机构。
"空亦复空空更空"
印度人的思维方式还有一个特点,即不充分认识现实与想象、事实与空想之间的差别,也不
在通过直觉得到的东西与通过推理了解的东西之间作严格区分。在某些印度人的世界观
里,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可以轻易转换。他们空想起来,简直是没有边际,可以完全不
受时空的限制,自由地在人与物、人与兽、人与神、事实与假设、现实与梦境之间穿越。
一个能说明印度人喜欢空想的例子是他们发明的计量方式。中国人表示时间的最大单位
是"年","年"以上没有独立概念,只有"××年"的说法。而印度在年以上还有"尤迦","尤
迦"上面还有"大尤迦"。古典文献中还有一个更大的时间概念,叫"劫波",一个"劫波"时间
之长远远超出人的想象:如果比作一个非常长寿的人用布擦一座3000平方英里的山,每一百
年擦一次,直到把山擦平,一劫波还未过完!这个数字实际上接近于无穷大。
印度古代经典经常出现超大数字,如亿,百亿等,实在没办法表达,就说"如恒河之沙"。另
一方面,印度在表示短、小方面也超越想象。中国人通常用"一眨眼"来表示时间之短,这之
下再无更小单位。"刹那"是我们从佛教中借用的,"一刹那"比"一眨眼"更短。而且,古印度
还把"刹那"再分成若干更短的单位。在现代数学单位未出现之前,印度人的数学思维已达到
如此的地步,实在令人惊叹。印度人喜欢空想、疏远客观自然界的思维特点,还表现在以下
两方面:第一,认为现实与观念、事实与想象、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没有差异。西方人认为
上帝在天堂,中国人认为天堂在地上,而印度人认为,"终级真理"进化论在过去、现在或未
来,都存在于宇宙的每个角落。
第二、喜爱神话和诗歌,缺乏历史意识。印度人极喜爱神话和诗歌的表现形式,喜欢把现实
理想化、把历史人物神化,缺乏可信的历史记录。印度的历史着作和英雄传奇也要以神话的
方式表达,使人难于分辨哪些是历史事实,哪些属于理想和想象。这一点与中国人正相
反。中国人的神话是有限的,在历史着作方面却是很出色的,但在神话方面比起印度人来却
有些逊色。

阅读全文

与印度人为什么擅长逻辑和思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3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5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5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6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2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3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3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3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9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2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1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5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2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5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