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妇女的地位和处境
妇女的平等权利地位,但由于歧视妇女的观念早就被宗教化并一直延续至今,它已成为印度人民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不会被轻易改变。
首先是在对家庭财产的继承和拥有上,印度妇女仍然极难以与男于同样的方式得到、持有和处置财产。女儿出嫁时,父母多以珠宝首饰相送,田地、房舍及各种产业则由儿于继承。社会学家MartyChen在对乡村寡妇的考察中发现,在拥有土地的家庭中,仅有13%是作为女儿继承的;而尽管有51%是作为寡妇继承了土地,但他们那一份通常是由儿子控制。夫妻双方对于女的监护权也不平等、1990年的“监护人及养护法”规定父亲的权利是首要的,除非父亲被发现不适于行使其权利,其他人不得被指派行使该项权利。
在当今印度社会,包办婚姻仍占多数,自由恋爱的较少,且在一些地区还将自由恋爱者私刑处死。在1997年4月到7月之间,《印度时报》便先后报道了3起青年男女因自由恋爱而导致5人遭私刑处死、1人被以拐骗罪要求警方拘留的事件,并评论说:“这反映出在这个国家很大一部分地区,个人选择和自由的余地很小,尤其是对妇女而言。”
在印度,千百年通过生子来完成宗教礼仪和传续家系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得大量的女婴在未出生或刚出生时就被杀死。自从检查胎儿疾患或缺陷的医学手段于70年代引入印度,很快便成为一些人鉴定胎儿性别以决定是否妊娠的途径。1999年9月l日《觉醒日报》在《还有无公理》一文中说,中央邦、北方邦、比哈尔邦和古吉拉特邦的农村如今盛行一种新的习俗,妇女们在妊娠期间纷纷去做腹部超声检查,以确定胎儿的性别,确定是女儿之后便自行堕胎,还常常有因堕胎导致自身死亡的事例。
印度教对妇女的看法总的说来是歧视的。正统的印度教都认为,妇女天生比男人低劣,并且从神学的角度对此加以解释。印度教的三大教派之一的湿婆教派崇拜男性生殖力,认为“林伽”(男根,此为湿婆派崇拜的湿婆大神最基本的一个形象)代表着生命,具有创造万物的超自然神力,是宇宙之源和最高力量的象征。根据一则印度教神话,女人是湿婆采取“半女化”的方式产生的。女人在这里乃是通过男性自身的分化才出现的。具有高深的哲学理论基础、自中世纪来在印度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商揭罗派,也是从男性原则来解释世界,其学说中充满了对女性的贬低。
B. 印度女性地位现状是怎么样的
在封建时代,很多国家都盛行男尊女卑的传统。男人的地位高于女性,并非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在我国的邻国印度那里同样能找得到。
不但如此,印度男尊女卑的程度还远远胜过中国。即便是到了今天,这种观念依旧没什么根本性的改变,以至于在印度对一个人最恶毒的诅咒就是:“但愿你生个女儿”。
男尊女卑的思想,曾经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盛行,古代的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过在新中国建立后,女性也顶半边天的口号不断响起,女性在中国的地位不断上升,到了近些年更是达到了甚至超过男性的地步。
而同样是文明古国的印度,则将男尊女卑的传统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即便是到了今天,也没有丝毫的改变。个人认为,印度女性的地位始终得不到改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宗教原因。印度的国教是印度教,在全世界拥有10多亿信徒,其中主要是印度人,与佛教提倡的的众生平等理念不同,印度教宣扬世袭等级制度,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
不仅如此,印度教认为世界以四个时代为一周期,在《摩诃婆罗多》的最后,写明了人类现存的这个时期女人的权利要归于男人,所以在地位上也要低于男人。
二.历史原因。对于熟悉印度历史的人来说,想要完整的将印度历史理顺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因为印度的历史实在是太混乱了。在历史上,印度曾经被很多国家和民族入侵并征服,比如波斯人,月氏人,蒙古人,白匈奴人,突厥人,阿富汗人等等。
巧合的是,这些国家和民族基本都实行的男尊女卑政策,当印度被攻占后,这些当权者自然也会在印度建立国家并推行男尊女卑的观念。所以经过长期的,多个不同民族的洗礼,男尊女卑的观念被深深植入到了每一个印度人心中。
三.农业原因。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农业大国,甚至在耕地面积上还要超过中国。在古代的农业社会,男性的重要程度要超过女性,因为男性更适合农业生产,更有力量,世界上很多文明都是因此从母系社会转变为父系社会的,印度也不例外。
四.教育原因。印度女孩从小就被教育成男人的附属品,特别是在印度农村地区更为严重。又因为印度女人地位的低下,使得她们难以接受高等教育,甚至连最基本的教育权利都无法得到满足。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印度的女性很难形成改变现状的思想,更别说挑战男性权威了。对于很多印度女性来说,她们更希望的是能够嫁个好男人。
总的来说,印度女性地位低于男性,已经成为了印度文化的一部分,想要改变这种社会共识,是非常困难的。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明智的印度女性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投身于女权解放运动,希望在她们的努力下,印度女性的地位能尽早有所提升吧。
C. 在印度,女性的地位究竟如何
女性地位一直是我们探讨也是一直在追求自由的一项东西,最近几年来由于国民素质且思想的提高,我们国家女性地位是肉眼可见的提高,但是仍有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并且现在还有些国家女性地位并不是很高。有人就会问在印度,女性的地位究竟如何?答案是低下的,在印度来说女性地位是很低下的,并且到现在也只有一点的变化,但是变化并不是很大。还有很多的女性地位低下的表现,但是具体的我们可以通过新闻或是查阅一些资料了解。所以我们也有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来说开明的国家,并且我们可以拥有相对的选择权及自由权。
D. 印度女性的地位非常低,那么当地的“打男人节”又是如何诞生的
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什么都会跟神灵扯上关系,我们说的这个打男人节,其实上也是源于宗教的神话传说,传说印度一个地方的王到一个叫巴尔萨的地方嘲笑捉弄自己的妻子以及妻子的闺蜜,引起当地女性朋友的强烈不满,忍无可忍,他们用棍棒开始反击,最后把这个男人赶走了,于是就有了打男人节。
所以我觉得这一个打男人节,是女性对于自身境地的一种有声的反抗,同时也是对于追求女性权利的一种呐喊,更是对于追求平等夫妻关系,家庭关系的一种强烈的渴望。女性也有资格去追求平等,自由,幸福,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印度人也应该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多关注一些女性的声音,否则印度的犯罪率,贫穷和脏乱只会持续下去,永远得不到发展。
E. 印度女性的地位怎么样
印度的女性好像地位比其他的国家都要低吧?在之前各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调查结果看出来,印度只有26.97%,是垫底排名。 为了保持种姓的血统纯正,印度社会上允许童婚、并且鼓励或强制要求寡妇殉葬。这是女性殉葬啊!现在居然还存在在其他国家。
不过现在,经济飞速发展,印度女性受教育程度也相应提高了许多,希望他们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和成长,不用再忍受愚昧,用努力与坚持赢回社会的尊重和应有的地位。
F. 印度女性地位为什么这么低
印度女性在未出生时,她的悲惨命运早已注定。对于印度人来说,儿子就是金钱。如果第一胎生了女儿,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她就有希望活下来,第二胎还是女孩的话,活下来的机会就减小了;如果第三胎还是女孩的话,她几乎没有希望活下来了,只能指望神明保佑吧。
印度人认为生女孩最倒霉,女婴一生下来,个别父母就将其勒死,或将其淹死于水中,甚至烧盆开水,将女婴活活溺死于开水中,这样做在他们看来很正常,女孩子嘛,又不值钱。
对于小婴儿来说,投胎到印度做女人绝对是最差的选择。
印度自古就重男轻女,男人结婚必须要女方足够的嫁妆,随着经济的发展,嫁妆也水涨船高,婚礼也越来越高档。这些费用都是女方承担的,所以穷人家的女孩很难嫁出去,一般家庭最怕养女儿了。而儿子则不同了,养大后,结婚不用出一分钱,还平白无故拿女方高额的嫁妆。
因此,印度人一旦家里生了一个女儿,就要为女儿筹集一大笔钱,若添了一个儿子,那就是多了一个发财机会。这种重男轻女的习俗影响了印度人的生育观。生不出儿子誓不罢休,这也是印度人口猛增的原因之一。没有钱的人家是嫁不出去女儿的。所以女孩子生下来就被看做是一种负债,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地位。
每年都有很多适婚女性因为嫁妆达不到男方的要求而遭到伤害。有时女方先嫁过去,因为家境变化付不出彩礼了,男方有时就会杀妻。更可恶的是,在印度,计划好的杀妻一般都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女方也因为没给嫁妆不去告男方。所以印度家暴现象非常常见。
一般来说,嫁妆的多少决定了女性婚后能否有点地位,会不会被男人毒打。
印度男人他们还可以随时休掉自己的妻子。他们很有艳福,一个人能娶三四个老婆。印度男人在娶老婆的时候,不仅能够得到一大笔财产,同时也得到了一个奴隶。以前的印度也会发生男人把自己的老婆放火烧死,或者杀死,以便能够不断再娶老婆,再得财产的事情。而女人则要在男人死去的时候陪葬。这个习俗甚至十年前还发生在印度的一些偏远地方。
除了繁重的嫁妆,印度女性还肩负着多多生儿子的任务,印度女性一般十八九就结婚了,过多的生育早就将她们摧残,到三十岁左右,她们早已没有了年轻女人的模样,臃肿的身材,黯淡的脸色,彻底沦为男人的奴隶。
印度女孩如同早早开放的花朵,绽放出最绚丽的色彩,随后又早早地凋谢,令人痛惜不已!
更可恨的是,女方虽然配送那么多的嫁妆,印度男人在婚后也是可以不工作的,很多繁重的工作交给女性去干,他们负责收钱喝茶享乐;甚至有的男人出租自己的妻子赚钱,而妻子根本没办法反抗,只有服从丈夫的一切安排。
工地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女性在做,印度女人不但负责出钱把自己嫁出去,还得当个生育机器,必须生出儿子,不生孩子的时候,还要去工作养活男人及孩子们。
相对比我国而言,中国女性的地位就高的多,虽然某些地方还有大男子主义,但基本做到了男女平等,女性有选择的权利,不用依附男人,更不用去养活男人。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但透过表面,我们看到印度社会,对于女性的残害,真的是触目惊心,令人愤慨,在现代文明社会,还存在如此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印度真的很差劲
G. 在印度,为何女性的地位这么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印度女性地位地下原因很多,主要有几点:
1.印度是农耕大国,又处热带,女孩发育早生育期也早,各家都不缺人口,但农耕地是有限的,一家7,8个孩子但是土地有限的话,女孩的劣势就很明显。这点与游牧民族不同,处于温带和寒带,经常迁徙的游牧民族出生率一直不高,所以女性通常被视作宝贵的财产,尤其是多生育女性备受尊敬,
2.种姓制度导致女性择偶面窄,种姓制度使得男子可以选择比自己种姓低的女子为妻,但女子则只能选择比自己种姓高或者相同的男子,这就和“剩女”是一回事。她们想将就家里也不允许,所以同种姓内,女性择偶及其有限,求着嫁女儿是印度父亲们常见的问题。
3.嫁妆制度,不同于中国人“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的风俗,印度正好相反,男人一辈子重大责任中有嫁女儿这项,是被写进宗教法典的,如果他不能把女儿嫁出去,他就失责,这也是印度父亲们经常倾家荡产也要给女儿做陪嫁的原因,也是一个很令人深思的恶性循环。
H. 关于印度女性地位 急急
印度传统文化对女性有诸多限制,延续到今天,这些习俗还是处处为难着女性、侵犯她们的尊严、贬低她们的价值、限制她们的自我发展。以下提出几项与印度女性有直接关系的切身问题,从国家和社会对待女性的态度和方法来探讨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一)女性与婚姻
殉葬(Sati ) 是印度的传统风俗。妇女在自己丈夫的葬礼上自行殉葬,她们在丈夫的遗体被焚烧时,坐在火葬堆里,让自己也一并被焚烧直到死去。殉葬被看作是妇德中极高尚的行为。印度人相信一个殉葬的妇女将能够升上天堂,并可以因此而为坠入地狱里的祖先们赎罪。人们会把一些殉葬的妇女供奉为女神,也会建寺庙来纪念她。
殉葬的习俗是出自吠陀时代的印度宗教经典和神话 ,之后逐渐在民间被实行。最早的殉葬行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一个王妃为拉蔚威玛(Raviverma)殉葬。印度的英雄石碑(Maha-sati)上刻划着妇女殉葬的事迹,期中多数说明妇女是因为对丈夫有强烈而无法割舍的感情而殉葬,希望死后仍在一起 。西方殖民统治者也曾经多次目睹殉葬的过程,留下了详细的记载。
这种不人道的习俗在1829年被英殖民政府禁止。但是在一些偏远的乡村里偶尔还会出现一、两例殉葬事件。殉葬的事件实际上不多,一旦发生,总会引起强烈关注。1987年曾有一次轰动全印度的殉葬事件。最近一次是于2002年,发生在玛迪雅玻拉德诗邦 (Madhya Pradesh) ,一个65岁寡妇的殉葬。这证明仅有法律的规定还是不足以遏制根植在人们心中的这种古老作风。
撇开古老的传统因素,现代的殉葬是由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印度的寡妇地位非常低下,她们被认为是不吉祥的人,失去丈夫被视为一种羞辱。一些地方会让寡妇剃去头发、只穿素色衣服,还禁止她们配戴首饰和头花。以上的诸多限制使得她们极少会再婚。也正是因为丈夫死去后她们必须面对社会异样的眼光,过着痛苦的生活,所以,一些寡妇宁可选择死亡也不愿意活下来受更多的苦。这种情况下的殉葬是自愿的。
印度的一些地区的女性可以与夫家的男性亲属共同继承丈夫的财产 ,但是这种看似对女性有利的习俗反而把女性逼上绝路。更多时候,利欲熏心的人们以传统美德的名义把寡妇逼着殉葬,以便能占有更多的财产。因此一些寡妇是受到夫家的迫害才被迫殉葬。殉葬事件背后有值得深思的问题。女权运动者普遍认为殉葬是男性强权压制女性的残酷手段。尽管殉葬已经被法律明文禁止,在偏僻的乡村里还存在着古老的迷信。
在印度,女孩一般都很早结婚。印度教经典主张女孩在8到12岁时候结婚。父母也愿意尽早让女儿嫁出去,期中的好处之一就是不必准备太多的嫁妆。如果女儿的年龄较大,出嫁时候就必须带上更多的嫁妆。甘地当年在印度各邦巡回考察时没有发现任何13岁以上的女孩是未婚的,童婚的情况曾让他震惊不已。童婚制度也连带造成了许多年轻的寡妇活在痛苦中,她们被轻视、孤立,从此没有再婚。甘地决心推翻这种制度,他鼓励男人抛开成见,与年轻的寡妇结婚,并呼吁废除童婚 。
与婚姻有密切关系的还有嫁妆问题。1980年代,印度发生了一连串新婚妇女神秘地在厨房爆炸中丧生的事件,经过调查,发现多数是由于夫家不满意新妇带来的嫁妆而把她杀死。在印度,父母必须为女儿准备嫁妆,嫁妆的丰厚与否往往决定了新娘往后在夫家的命运。焚烧事件中也有部分家庭穷困的女性因为嫁妆太少,不堪受夫家的凌辱而引火自焚。
I. 印度女人的社会地位如何
印度女子遭受的苦难是从胎里就开始的,许多母亲怀孕后都到医院进行胎儿性别测定。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第一胎是女儿,她还有活下来的希望,第二胎的机会就小了,第三胎生存的希望就十分渺茫。
在印度,一般而言,嫁妆是来自女方父母的礼物,也是婚后生活的必用品。虽然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嫁妆习俗,但印度高额的嫁妆使婚姻如同买卖,年轻的男子根据自身条件要求不同档次的嫁妆,仿佛成了贴上标签的商品。印度人送女儿出嫁,要准备一大笔钱作彩礼送给男方。送的礼越多,女方在夫家的地位就越高。
据统计,每年约有9000名印度妇女因为嫁妆达不到婆家的要求而丧命,更多人致残或身体留下永久的伤害。进入21世纪以来,嫁妆命案发案率仍以每年4.4%的速度增长,而婚姻不幸的家庭中,75%的婚姻问题与嫁妆直接相关。妇女地位低下,是嫁妆问题存在的根源。
从古至今,印度女性地位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受到各种宗教和有宗教性质的法典影响。摩奴法典时代印度教对印度妇女地位的影响极大,。《摩奴法典》是印度教法中最有权威的一部法典。印度教对印度女性地位的影响,从《摩奴法典》和其不断强化的种姓制度中集中体现出来。进入《摩奴法典》时代后,女神的那种灾难性特征演化成女性的本质是邪恶的这一主题,摩奴指出,诱使男人堕落,是女性的天性……因为欲望的力量十分强大,它甚至可以统治最贤能的人。正是基于这种对于女性的认识,在摩奴法典时代,印度女性地位十分卑微低下。在《摩奴法典》中妇女基本上没有权利可言。
莫卧儿王朝建立后,伊斯兰化初步完成,穆斯林为了达到长期统治印度的目的,同化印度教徒,甚至想同印度教寡妇结婚,遭到了印度教徒的强烈反对。为此印度教徒对婚姻给予了更多的限制并实行童婚,降低女性的结婚年龄,婚龄甚至下降到8~9岁。为了避免同穆斯林发生联系,杜绝与穆斯林接触、结婚的可能性,高级和中级种姓的女性开始戴面罩,并成为一种习俗流行起来,又大力宣传寡妇为夫殉葬,并把这种做法视为最大的贞节和最高的美德施以宗教和道德色彩,致使殉葬制蔓延开来,为后世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总之,印度绝对是一个失衡的社会,在女性问题上没有良知,底线特别低,针对女性的刑事犯罪率居高不下,而且多数男性都有严重的大男子主义倾向。在许多传统女性心中,男人处在较高的地位,甚至相当于主人;而年轻的女权主义者却在这个社会遭遇了来自宗教、舆论和男人多方面的压力,他们的主张往往无效。
J. 印度真实女性地位是什么
印度不仅有古老的文明,还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但是古老的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让妇女的地位和权利得到保障。
现今世界,再没有哪个国家的女性社会地位能像印度一样低下了。轮奸、遗弃女婴、童婚、一夫多妻……几千年来这些野蛮行径一直是笼罩在印度女性头上的阴云,从未因为时代的进步而烟消云散。
以父权制为统治思想的雅利安人不断地与印度融合,使印度母系社会的痕迹被完全抹去,给女性社会地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吠陀时代后期,婆罗门教日臻成熟,女性受到的压迫也更加严重。婆罗门教制订了男优女劣的教宗,并且认为女性天性是罪恶的,会导致男性堕落,女性不被允许参加宗教活动,社会地位也一落千丈。
为保持种姓内部血统纯洁,社会上允许童婚、鼓励或强制要求寡妇殉葬。
种姓制度除允许同种姓间通婚外,还允许“顺婚”(即允许高级种姓的男子迎娶低级种姓的女子),所以很多有女儿的低种姓家庭为改变社会地位,只能寄希望于与高种姓男子结婚。
宗教是使印度成为男权思想根深蒂固的国家的“元兇”。人类历史上,男性们为巩固社会地位,制定了各种规则来禁锢女性。他们剥夺女性受教育的权利,灌输女性是男性从属品的思想。
这种方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有效且“硕果累累”的:古代中国有“三从四德”、“缠足”等陋习;19世纪时的欧洲则产生了符合男性审美的“沙漏型”身体标准,女性为了追求蜂腰丰乳,穿上对内脏伤害极大的紧身胸衣和笨重的裙撑。
这些畸形的社会行为的根本,是女性无力与处于统治阶级的男性对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