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和印度在2017 年的火箭飞船运载能力相比,谁的技术高
自然是中国
㈡ 印度要当亚洲头号航天强国发展航天飞机,造印度版“长征五号”
图为印度航天飞机
人类对于太空的 探索 可谓是前仆后继,多年来,世界各国将载人航天作为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但技术难度太大,目前可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国家只有三个,即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但是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也有一个航天大国梦。
不久之前,我国的“长征五号”重型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成功,开启了火星的 历史 性探测之旅,外媒普遍认为,长征五号重型火箭在深空 探索 领域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是全球一流水准,在亚洲也是遥遥领先。面对中国这一成绩斐然的航天突破,印度像是打了鸡血似的,促使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RSO)加快研制两款新型重型火箭,这显然是在对标“长征五号”。
图为印度火箭发射
虽然上次印度月球探测器失去控制坠毁,新德里依旧是野心勃勃,宣称要继续执行登月任务,除此之外印度还要打造亚洲领先空间站、未来派遣宇航员登陆火星等计划,不过面对莫迪的踌躇满志,俄罗斯媒体泼了一头冷水,质疑印度资金和技术从何而来。
2020年中国名义GDP14.7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3%,而印度1.8万亿美元,两国的经济体量就不是在一个水平上的,航天发展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连美国NASA也难以承受,转而将一些航天发射任务交给马斯克的商业公司SpaceX。
据报道,印度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GSLV MKIII”,在近地轨道推力可达10吨,地球同步轨道推力为4吨,而“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在同样的条件下,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推力分别是25吨和14吨,两者相比,说明印度与中国的差距至少20年的差距。
图为印度重型火箭
除此之外,印度也发展过载人飞船项目,其“拉甘扬”飞船发射计划从2015年推迟到2022年,不过它的航天飞机却早一步“登天”,在2016年5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RSO)成功发射了首个用于技术验证的航天飞机RLV-TD,其长度约6.5米,重量1.75吨,可以说是航天飞机中较小的型号,这款航天飞机据说是印度为了大幅降低发射成本而研制的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飞行器。不过此次只是验证性地发射,未来印度要想将宇航员和航天器送往太空,估计需要10至15年。
在月球 探索 上,印度也是紧追中国的脚步,2008年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2019年月球2号不幸坠毁,探月计划又遭停滞。不过印度的火星 探索 比中国早了七年,2013年“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点火发射,并最终于2014年9月抵达火星轨道,使印度成为全球第四个进行火星探测的国家,但总的来说,其航天发展还是落后于中国。(清风)
㈢ 印度航天VS中国航天
两者现在远不在一个层次上~~
中国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共有149次发射记录,8次失败,成功率94.6%。
反观印度,198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其发射次数到现在尚不足50次,成功率也不足一半,高下立现……
再看技术层次:
火箭性能:印度最先进的GSLV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自重402吨,GTO(地球同步轨道)运力2.5吨,LEO(低地球轨道)运力5吨
我国执行同样任务的CZ-3B/C火箭,自重345吨,GTO运力3.8吨,LEO运力12吨~~
更先进的CZ-5系列计划于2014试飞,GTO运力可达12吨,LEO运力25吨。(我承认照比美俄的重型火箭依然差距不小,但绝对可以让阿三仰视若干年了~~)
不止如此,CZ-3C的发射成功率100%,而GSLV目前仅仅5发3中,这还是大力引进俄罗斯技术和直接使用俄罗斯成品的成果。
航天器性能上,我国拥有包括北斗系列导航卫星,基于东方红四号平台发展的鑫诺、中星系列通信卫星,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各类用于地面观测的遥感卫星(可用于军事目的),以及嫦娥月球探测器;印度嘛,刚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
载人航天计划,如果明年的神九神十载人对接成功的话,第一代空间实验室就算正式建成了。至于印度,号称要在2014年发射载人宇宙飞船,2020年实现登月……到时候又可以看免费礼花了~~
㈣ 印度的航天实力如何都是本国技术吗
ISRO这个缩写想必大家并不熟悉,它就是印度的空间研究组织,是印度的航天局。说起印度,人们总会想到杂耍式的阅兵式、直饮恒河水、火车开外挂等等令人捧腹大笑的事情,但是要说起印度的航天实力,大家可能会投以怀疑的目光,认为印度航天的实力应该不怎么样吧,其实,印度航天的实力虽比不上美俄中欧,但也算是世界航天第二梯队中的顶尖选手。
印度目前最厉害的运载火箭是2014年12月18日发射的GSLV MK3运载火箭,其实这次发射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因为它的芯二级发动机工作延误,最后载重只是到了亚轨道。
印度对于本国航天的投入,在近些年看来一直是增长的趋势,并且他们还制定了“15年愿景、7年战略、3年行动计划”等重要举措,着力改革航天发展,同时印度大力培养航天人才,国外一些着名的航空航天大学及学院中来自于印度的留学生,每年都在增加。
印度对于航天是有很大远见与抱负的,切莫小瞧他们,他们有自己的运载火箭,有独立的探测器研制技术,技术确实是他们自己的技术。并且印度民众对于他们的航天事业非常支持,可以预见,印度将在较短的时间内追赶上来,也迈入到太空探索俱乐部的第一梯队中来。
㈤ 印度PSLV XL火箭为何是4级,运载能力更强吗
印度PSLV XL火箭运载能力历史排名第六,现在排名第三(这个是综合能力排名),运载能力排名第一。现在它与美国的德尔塔4重型捆绑式两级重型运载火箭运载能力相同都是25吨。第五名:阿丽亚娜5EAC,火箭类型:捆绑式两级运载火箭。参数:直径5.4米,高度59 米,火箭重777吨,低地轨道载荷:21吨。第四名:美国德尔塔4重型,火箭类型:捆绑式两级重型运载火箭,参数:直径5米,高度77.2 米,火箭重733吨,低地轨道载荷:25吨。第三名:苏联N1运载火箭,火箭类型:五级重型运载火箭,参数:直径17米,高度105 米,火箭重2735吨,低地轨道载荷:75吨。第二名:俄能源运载火箭,火箭类型:捆绑式单级重型运载火箭,参数:高度60米,质量2400吨,低地轨道载荷:105吨。第一名:美国土星5号运载火箭,火箭类型:三级液体燃料重型运载火箭,参数:高度110.6米,直径:10.1,质量3039吨,低地轨道载荷:119吨。
㈥ 一次发射103颗卫星,印度火箭真的很牛吗
情人节刚过,邻国印度的航天界弄出了一个大新闻:他们用该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英文简称PSLV),一次将103颗卫星发射进了太空之中,打破俄罗斯在2014年6月创造的“一箭37星”世界纪录,是迄今人类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一次。
一箭多星是指用同一枚运载火箭先后将数颗卫星“打包”送入地球轨道的技术。这种发射方式不但能提高火箭的使用效率,还与弹道导弹分导弹头等军事技术相关联。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就相继掌握了一箭多星的发射技术。我国则在1981年9月成功地用一枚“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将一组三颗“实践”二号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成为第四个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印度虽然排在中国之后,是一箭多星俱乐部中的第五位成员,但其“入会”时间则要等到2008年了,比中国晚了27年。
衡量火箭性能的重要指标是火箭能够向地球轨道发射的有效载荷重量,如果把火箭比做一辆货车,那么有效载荷重量就是这辆货车的载货重量。印度这次发射的PSLV火箭看起来十分复杂,它捆绑了6个助推器,火箭芯级总共有四级,但火箭能够向近地轨道发射的有效载荷量仅有3.25吨,向太阳同步轨道发射的有效载荷量也仅有为1.6吨。同一时期,中国研发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已经可以向近地轨道发射11.5吨、向太阳同步轨道发射7.1吨有效载荷。于去年成功发射的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与长征五号,其运载能力比印度的PSLV高的更多。与如果用这种火箭来发射中国已经在太阳同步轨道上部署了多颗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一颗2.4吨重的风云三号即可将此火箭“压垮”
本次发射的103颗卫星中,大部分都是重量不大的微小卫星和微纳卫星。其中最重的印度Cartosat-2D卫星,重量仅为0.65吨,数量最多的是美国Planet Lab公司设计的Dove立方卫星。这种立方卫星每颗仅重5公斤,大小与大瓶可乐差不多。本次发射的88颗Dove卫星发射到太空中后,将与先前发射的卫星共同组成一个对地观测网。按照目前的新闻报道,火箭最后一级在30分钟的时间内将搭载的所有卫星释放到太空中,并没有复杂的卫星变轨过程。同时,这种微小卫星对轨道精度的要求并不高,进一步降低了发射难度。
一箭多星的真正挑战,是将轨道参数相差较多的卫星发射到各自的预定轨道上。这需要在火箭上配备能够多次开机、变轨,并能够在太空中工作较长时间的上面级。在这方面的技术上,除了美国、俄罗斯这两个老牌航天强国遥遥领先外,中国、欧洲也已经熟练掌握。在长征七号发射时,其搭载的远征一号甲火箭上面级在轨飞行48小时,发动机启动9次,将7名不同用途的“太空乘客”准确的送入了各自的轨道。而目前印度自行设计制造的火箭上面级,仅具有从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向地球同步轨道发射飞行器的单一功能。
㈦ 印度630吨火箭再次发射,1箭36星成功入轨,其难度有多高
中国的火箭技术已经是世界领先了,而且发射的失败率很低。
目前,世界上拥有一颗以上卫星的箭最多的是印度发射的104枚。在释放这些卫星的过程中,运载卫星的火箭的上层需要反复点火,调整飞行的姿态和轨迹,并飞到不同的地方以准确释放卫星。例如,对于发射一枚火箭和10颗具有相同轨道平面和不同相位要求的卫星,运载卫星的上一级需要具有18次空间点火启动的能力,并且只有在连续多次进入轨道后才能完成整个卫星释放过程。
印度是快速航空航天发展的领导者,并于2019年4月1日将29颗卫星送入轨道。我们都知道太空项目的成本非常高。在一支有许多星星的箭出现之前,我们使用了高昂的成本,但没有得到更好的回报。
㈧ 印度:3吨重的飞船搭载3人上天打个卡,“亚洲一哥”还是咱
#印度#中国的 天宫空间站在没有接纳宇航员前 ,神奇的印度人认为 亚洲的航天“一哥”非它莫属 ,因为他们认为中国的航天水平并不会超过 国际空间站的水平 ,而 印度是国际空间站的16个成员国之一 ,为国际空间站 写过一些程序 ,那 印度的航天水平就是国际空间站的水平 ,中国只不过是在追赶印度的航天水平而已。
也许有人会说,在之前中国还进行过很多 载人太空任务以及 探索 月亮、火星的壮举 吗?印度凭什么认为自己的航天水平在中国之上?
印度人会说:虽然印度没有进行载人航天,但 早就有航天飞机 ,你们有吗?还别说,印度在 2016年 还真的发射了 一个实验版的航天飞机RLV-TD ,这个航天飞机 只有1.75吨,6米长 ,看上去有点眼熟,这不就是以前 美国航天飞机的缩小版吗 ?这次RLV-TD虽然只 飞了10分钟左右, 到达了约 65公里远的高空 ,离卡门线还有一定距离,但好歹也接近了。
至于 月球探测 ,虽然中国的 嫦娥5号成功登陆了月球并取回了月壤 ,但印度的 月球2号要早于嫦娥5号发射 ,也 早一步登陆月球啊 ,虽然登陆月球的方式是 直接撞上去的 ,样子有点不大好看,但这确实比中国的要早啊。
火星探测嘛 ,印度人说: 这个印度可要领先于中国好多年的 ,也正是这个事情, 印度才是真正的亚洲“一哥” ,早在 2013年 ,印度的 “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 就已经成功进入火星轨道了的,现在还在火星轨道上运转,至于取得了什么重大研究成果,对不起,这需要保密, 反正比中国早就行 。
除了以上这些,印度还 准备在2023年发射探测器上金星 ,这个中国总没有吧!所以, 航天界的亚洲“一哥”还是印度!
还没有进行过载人航天?也没有自己的空间站?
不, 印度已经有了PPT,而且还有了“加甘杨”飞船,空间站的模型已经设计好了,就等着疫情过去之后就发射。
自从 2009年印度的载人航天计划立项 之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2年了,印度也成功地研制了 MK3运载火箭 (理论运载能力是8~10吨),一艘做过亚轨道回收试验的“加甘杨”飞船,虽然这个飞船有点袖珍,只有3吨来重, 比神舟系列飞船的返回舱要重一些 。除此之外,还有几套 高仿版本的宇航服 和 几名经过了俄罗斯培训的宇航员 。
按照印度空间与研究组织负责人的说法, 这个3吨重的“加甘杨”飞船 ,准备 安排3名宇航员 ,这个飞船也 没有轨道舱 ,也就是说 运载火箭将它发射到近地轨道之后 ,宇航员只 在太空打个卡拍个照就得立马返回 ,什么 科学实验、太空行走那是不可能做的 。
鉴于中国的 天宫空间站水平丝毫不亚于国际空间站 ,印度这下是真的着急了, 航天“亚洲一哥”的地位怎么看也保不住了 ,他们的空间与研究组织 急急忙忙地宣布了空间站的计划 ,表示印度自己的“空间站”不会很大, 大约也就是15-20吨,用于微重力测试 ,核心构架已经研制出来了, 很可能在半年之后发射升空 。
反正印度的计划没有一样是靠谱的,一个 阿琼坦克的研制就花了35年,等到研制成功就发现已经落后了几代 ,还有 研制了36年的光辉战机、无数次下水的4万吨航母 ......
㈨ 中国有超印度630吨的运载火箭吗
中国没有吨位这么大,而且运载能力这么低的火箭!
1、中国长征五号F运载火箭,起飞重量483吨,载重6吨。
2、印度火箭,起飞重量630吨,载重4吨。
3、中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起飞594吨,运载13.5吨。
4、中国长征3号丙运载火箭,起飞233吨,载重3.8吨。
由此可见,中国仅需要200多吨的火箭,就可以运输接近4吨的货物,而印度需要600吨的火箭,才能运输4吨的货物。印度火箭与中国的差距,如同印度与中国GDP的差距,差距从新德里到北京那么大。
㈩ 630吨火箭成功发射,一箭36星不可小觑,印度终于追上中国脚步了吗
这次发射一箭36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就是印度未来航天计划的一大关键所在。这也是印度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对印度今后的发展来说也是意义重大。这次印度所发射的火箭型号为长征三号乙(P-1),重量达到了630吨,火箭最大推力高达775吨。这枚火箭采用“二级固体火箭+一级液体火箭+二级液体火箭”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可将有效载荷送入近地点2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远地点2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点3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由于火箭还具有一级入轨高度低、发射周期短等特点所以在近地点200公里上空飞行效率高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