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为什么说印度对中国的重要性

为什么说印度对中国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2-12-31 03:40:21

⑴ 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如何发展,这对我国有什么借鉴意义

印度今天已经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国家之一.由于出生率高,这一趋势至少还能持续20年.到2025年,印度人的平均年龄还将只有30出头一点;70%的印度人将处于工作年龄,到2050年时,印度将比中国多2亿工作人口!
当然,问题是必须给那么多的印度工作者以足够多的工作岗位.印度并没有很充裕的时间.印度流行一个词,叫“机会之窗”.机会之窗打开了,就的你会不会利用了.印度财政部说:“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一旦国家发达了,人们就会拒绝生孩子,人口就会进入老化阶段.
印度的未来有个关键前提:全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印度至今在这方面是失败的.因此,印度主管部提出一个设 :把学校私有化.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更好地适应印度社会对学校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而目前的政府体制官僚主义之严重是众所周知的.
美国高盛投资银行估计,如果印度用好它的“机会之窗”,那么它的有利的人口发展曲线完全可能使它在今后50年里保持5%的经济年增长率.这样,印度将在30年后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2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如何发展,这对我国有什么借鉴意义?
从经济方面来看:
中国最需要学习的是印度走出去的精神,依赖于长期的英语教育和海外关系,印度人总是能在欧美建立许多许多商业关系,印度发达的软件业和制药业都得益于此,而很多到了海外的中国人只会写论文,也是由于英语和高等教育方面的底气,使得印度人开拓海外市场的自信比中国人要强,中国人有世界工厂,但还未有成功的世界贸易,其实中印这方面可以互补,这样说并不是掩盖中国华侨的贡献,东南沿海的例子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只不过由于高等教育体制等问题,中国的英语应用教育并不是开口讲的英语!
印度最应该向中国学习的是基础教育,印度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潜在的市场,发展的问题在于基础劳动力素质!这造成了社会贫富的严重不均和产业发展不平衡,导致印度的中产阶层的实际消费能力远落后于中国大中城市的工薪阶层.至于房地产,这是东亚国家的通病,印度可以通过发展基本建设而不是房地产来拉动经济,房地产业只会加剧富裕阶层对中下阶层索取的欲望,如果印度能探索出自己的路就好了!其实中国在这方面并不是什么很好的榜样,只不过传统上人民比较重视基础教育而已,而印度传统上只重视精英教育,其实只有大多数人的利益被认可了,印度社会才会有均衡发展的可能.

⑵ 印度对中国的优势有哪些

印度学生:“中国比印度差很远!”

表面上看,中国比印度先进富裕,中国的GDP和人均GDP两项指标都是印度的两倍,人口比印度只多出约12%,按说中国要比印度富裕。但真实情况确相反,从我在中国生活的两年半的所见所闻,真实的中国人比印度人生活艰难的多、苦的多。

印度农民没有苛捐杂税。印度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和中国差不多,但印度农民自给自足,国家根本不从农业上提取税收,也不象中国地方有那么多官员要养活,尽管印度的农业技术比中国落后,这主要是印度农民懒造成的,要是印度农民有中国农民这么能吃苦,印度农村肯定要比中国富裕,中国有世界上最能吃苦的农民,有最高的农业单产,但中国农民被压迫的太深,税赋太重,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来说,印农民比中国农民轻松的多。

印度人享有充分的流动自由。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要暂住证,印度不需要,也没有因为暂住证被关押被打死的情况。印度人可以在总统府的对面要饭,也可以在象中国长安街一样繁华的地段搭棚生活,根本没有人以影响市容而象赶鸭子一样到处赶。印度也没有象中国一样到处打砸摊主的城管,也不会因为三轮车影响政府形象而被取缔。在印度,只要你能在某个地方找到谋生的门路,没有人管你,而在中国就严格的多,官员们关心对外形象重于关心百姓生活。

印度人的工资水平高于中国。中国有世界上最廉价的劳动力,劳动成本比印度低的多。以电视机为例,此次美国对中国实行反倾销,就是以印度的电视机价格为参考的。印度的原材料及其它成本不会比中国高,唯一高的是劳动力成本,而中国电视机价格低就是因为劳动力工资低。在中国的很多工厂里工作的中国工人的收入比印度产业工人工资低的多。一些合资企业到中国开工厂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而是因为中国人最能吃苦、工资最低。这些外国工厂在印度根本开不起来,因为印度人要的工资这些老板给不起,印度人也没有中国人牛马般能吃苦耐劳的精神。

中国相对高的GDP没有让人民得到实惠。中国的GDP是印度的两倍,但中国人民难以从中得到实惠。以汽车为例,中国连乡镇村的官员都可以坐上进口高档轿车,仅此一项每年就消耗了中国GDP总值很大的一部分。而印度这种情况是绝对没有的。除国家用于外事活动外,印度政府官员都坐印度自产的“总理”牌轿车,印度象国防部这样的强力机关连空调都没有,而中国所有的政府衙门都是富丽堂煌,每年被政府官员公款吃掉的钱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印度很少。这些都是民众的钱,所以中国虽然GDP是印度的两倍,但人民肯定享受不到实惠。况且,中国的GDP在剔除水分后的真实数字是多少,大概没人能说清楚。印度没有那么多大盖帽。在中国大盖帽满天飞,“九项大盖帽管一顶破草帽”是中国特色。这些大盖帽都是冲着人民来的,每顶大盖帽都是人民的负担。印度没有这么多大盖帽,即使你戴着大盖帽也不能向人民乱收费。中国人光养这些大盖帽就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谁也不清楚中国人要花多少钱来养他们。一些大盖帽领导贪了太多的钱以后卷辅盖走人跑到国外去。据中国自己报道,近年来卷款外逃的官员有好几百人,这些人带走的财富估计可以供养几千万儿童上学。

印度没有官员终身制。印度上至总统下至部门,在任是官员,享受国家的各种待遇,但下来后和平民一样。但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只要进了官场,除非因腐败被抓起来,否则国家要养一辈子,直到死为止。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的官员总数和法国总人口差不多,这还不包括乡村及编外的官员。而中国的国民总值比法国还低,从这一点上看,中国人的负担比印度大的多。

印度没有中国普遍存在的烂尾楼。在中国城市随处可见烂尾楼,这些烂尾楼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十亿,要统计中国的烂尾楼到底有多少、到底有多少资金存入烂尾楼里多登天还难。可以说每幢烂尾楼都是官商勾结的腐败现象,每幢烂尾楼都是人民的血汗钱,在中国不知有多少人民的血汗投入了这个黑窟隆,这种现象在印度很少见,这也是中国特色。

总体上看,中国的GDP虽然是印度的两倍,但中国被要养活比印度多数倍的官员队伍、要养活无数的公车和公车司机和修理费、要喂饱中国官员庞大的将军肚、要装满外逃官员的行李箱、要养活无数的大盖帽,中国的那点GDP余钱肯定不多,用于人民福利的钱不会比印度多。

------------------摘自印度留学生感悟

⑶ 印度对中国的优势有哪些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印度在人口、耕地、科技、信仰等方面都比中国占优势,印度有很多比中国好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在科技软件服务方面,印度显然有更多优势。因为印度人英文比较好,同西方国家的沟通比较通畅一点。特别是印度班加罗尔这个地方,它的软件工业是非常发达的,全世界75家顶尖的软件公司有30家落户在班加罗尔。在印度,有4500家高科技企业,班加罗尔集中了印度软件人才的35%,它创造的IT产值也占了印度的三分之一,它已经形成了科技软件服务中心。
第二,有数据表明,几年后印度的人口会超过中国,变成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这倒不是主要的,主要在于印度年轻人的比重远远大于我们,每年的就业人数至少1000万人,大多是18岁左右的年轻人。相较中国,印度人口的优势恐怕在今后几年会凸显出来,而中国老龄化的趋势在发展。
第三,印度的土地面积只等于中国的三分之一,但可耕地要比中国大一倍。也就是说,它的人口密度比中国还大,但可耕地比中国多,所以到现在为止,中国粮食需要进口,印度是再穷也不愁粮食。
第四,根据统计,印度人80%信印度教。所以印度人比较重视精神生活。印度这种信仰对于社会稳定有好处,所以印度尽管会出现大乱,但像甘地,他在反对英国殖民主义时都是提倡“不抵抗主义”。印度的历届政府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不会乱得很厉害。中国的汉人是比较相信物质生活的,这一点与印度有所不同,在这方面印度还是有它的优势。
其次,印度的“私营企业家文化”值得中国学习 。
在经济方面,印度的优势有两个:第一个是服务业,他们的服务业早就超过了50%。同时莫迪还提出一个口号“Make in India”。意思是“请大家到印度来生产”,是个祈使句,就是说你们把资本拿到这里来开厂,让大家都到他那儿去生产。可见印度认为光靠服务也不行,制造业也要赶。第二个是印度的外贸靠内需拉动的比例比较大,这个既是缺点,也是优点,是把双刃剑。
还要提到一点,就是印度的“企业家精神”。尤其在私营企业家里面,我觉得印度私营企业家的文化远远好于中国。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有“富二代”什么的,经常是不能坚持下去。但印度几个有名的家族企业,像塔塔集团,有一百多年了,已经有三代以上,但是依然长盛不衰。我参观过他们的厂区,像工业园一样,搞得非常好,而且福利非常好。他们开玩笑说,工人只要生一个孩子,我保你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老板出钱,但你超生了,就不管了。他们还分房子,工人都有房子,工程师住好一点,工人差一点,但都分房子。在印度,私人老板搞这些真的不容易,这就是企业家精神,值得中国学习。
另外,印度的银行业是比较成功的,监管也比较好。中国股票解放以后中断了,到改革开放才重新启动,但孟买的股票市场一百多年一直延续下来,没中断。他们的股票市场也出现过重大诈骗,但坏的例子好象没有那么多。另外,印度银行的呆帐比我们少,这是印度使馆的人说的。
在信息技术方面,比尔.盖茨曾经说“下一个软件超级大国就是印度”,这个评价应该说相当高了。班加罗尔有很多这方面的大公司,我也去参观过,那里的管理等方面确实很好。另外,他们的英语好,因此外包业务也很强。
评价印度的教育,同中国相比,可以说印度是“高等教育好,基础教育差”。美国有个MIT,印度也有个理工学院,培养出的一些IT产业专家,软件工程师,水平都相当不错。在国际组织里面,比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等等,恐怕中国人还没有印度人多,他们当中很多都是高技术人才,英文也好。
印度软实力方面的优势也是看得见的。宝莱坞的电影在国际上还是相当有影响的,它的产量甚至超过好莱坞了。在南亚国家、非洲等地,印度电影市场非常好。还有印度瑜珈,现在中国也很盛行。莫迪九月份参加联大时还提出,要联合国通过一项“国际瑜珈日”的决议,并获得通过。
最后再说一句,经常有人问印度的社会治安怎么样。不能说印度社会治安比中国好,但你到富人居住的地方去看,没有多少人装防盗门的。富人区除了卖珠宝,卖黄金首饰的要装铁栅栏,老百姓,很有钱的资本家,都没有装防盗门的。

⑷ 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及一带一路给印度带来什么变革

印度反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三年多了,南亚国家学术界对“一带一路”已经有很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有很多争论和误解。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学者有必要进行解疑释惑。

首先,“一带一路”具有双重内涵,它既是一项战略,也是一项倡议。

对内,它是中国国内经济调整与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旨在改变中国产业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区参与全球市场的程度不高,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通过促进中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放水平,使之融入全球分工和价值链体系;

而对外,“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中国针对世界和平发展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它是一项开放、包容、平等的国际合作倡议,希望得到沿线国家的支持和参与,也希望能够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计划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计划对接。

⑸ 为什么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影响,而中国

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但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是一条独立的道路。
再者印度的文明输出是很弱的,并未对我国文化造成影响。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都没有。

⑹ 中国与印度的关系

中印关系(Sino-Indianrelations),现代意义上指位于东亚中华民国及其继任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位于南亚印度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二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和相邻国家,其关系伴随着冲突与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印度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两国总理实现互访,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由于二国近2000公里的漫长边界和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领土纠纷,最终导致1962年的边境战争,之后关系冷淡;接着就是中、苏对抗和印、苏结盟。1976年二国恢复互派大使,双边关系逐步改善和发展。

(6)为什么说印度对中国的重要性扩展阅读

印中贸易自2000年以后才获得较快增长。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仅有的2.65亿美元,上升至2001年的35.96亿美元。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期间,二国签署<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制定双边贸易额到2008年达到200亿美元或更高的目标,到2006年双边贸易达到248.6亿美元,提前实现预期目标。

印度成为中国第15大贸易伙伴(按照经济体排序),中国对印度出口145.8亿美元,主要出口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等;

自印度进口102.8亿美元,主要进口铁矿砂、铬矿石、宝石及贵金属、植物油、纺织品等。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双方投资规模较小,仅限于部分领域,印在华投资256个项目实际投资1.72亿美元,中国对印投资(非金融类)仅为1700万美元。

中印贸易增长迅速。2007年双边贸易额38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5%。目前,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等。中国自印度主要进口商品有铁矿砂、铬矿石、宝石及贵金属、植物油、纺织品等。

⑺ 印度现在的综合实力究竟如何会对中国构成怎样的影响

中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相似性。经济上:中印都是金砖四国之一,经济总量在世界上都有一定的分量,同样都有着庞大的市场以及丰富的资源。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比印度的要合理,虽然中国仍然是世界工厂,但中国已经进入经济转型的阶段,逐步走入以科技带动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这点上印度要差一些,同时,印度没有实行计划生育,这在数十年内必定成为印度的大患;政治上:本国的不多做评论,印度实行的普选,是要比我们更民主的制度,但是由于其落后的种姓制度,导致普选的效果要大打折扣,同时,印度是信仰佛教的国家,这个有一定的优势;军事上:毫无疑问的说中国有着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陆军,近年来在航空航天上也取的了傲人的成绩,空军在一系列的重要装备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应该冷静的看到,中国在海军以及遥感卫星上比我们领先,同时印度的国际环境比我们要优越的多,印度是少数几个可以同时购买美、俄、欧装备的国家,综合来看,中国军力应该略优;文化:对印度的文化了解不多,不敢妄言。中国文化,也不想多聊,因为现行的主流文化很无聊。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⑻ 印度跟中国的国际地位相比,有什么优势

印度的国际地位是非常特殊的,第一,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并且在殖民地解放中,走出了一个让西方列强十分满意的道路,让西方列强得到了道义的制高点;第二、印度走出了与西方列强同等意识形态的治国方针;第三、印度在几百年的殖民历史中,丧失了民族自决的志向;上述的原因,使得西方列强对印度得以“放心”,另外,印度的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迫使,印度称为东西方相争的“香饽饽”,这就是,最近印度总理所说的印度的崛起不会引起西方国家的担忧。而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有着十分强劲的发展潜力,一直保持着在全球巨大的经济军事份额,占据着世界顶端的地位,并且由于近代中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残酷压迫掠夺,这使得西方在面对中国的发展时,具有隐含的强烈负罪感,为了这种道义的劣势,西方不得不压制中国,留得一个长期的时间化解上百年来积累的怨恨。所以,在对待印度,对待中国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印度,西方有着及其强烈的优越感,印度为西方在殖民主要以全身而退做了一个很好的背书,印度可以得到从政治军事到经济的全面接纳,而对待中国,则是西方有着不能自身解决的罪恶感,任何的对中国有利的政策都面临着强烈的阻碍。

⑼ 印度为什么跟中国作对

印度的这种心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中印战争的影响。尽管战争已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但印度人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至今还无法接受惨败的结果,认为这是印度的奇耻大辱。印度一位将军2008年曾说:“印度对中国的感情可能正如中国不能忘却日本帝国主义20世纪在东亚的历史一样……印度决不可能忘记1962年的耻辱。”
其次是中印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印度1947年独立时工业实力位居世界前十,领先于当时处在内战中的中国。但中国现在的GDP总量是印度的3倍多,人均收入是印度的2倍,流入的外资是印度的10倍。与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让印度心里酸溜溜的。
再次是西方国家的挑拨离间。西方国家为了制衡崛起中的中国,大肆“唱盛印度,唱衰中国”,鼓吹印度是伟大的民主国家,在许多方面具备超过中国的潜力。尽管印度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西方国家的拉拢还是产生了作用,因为印度也希望利用西方国家的“友好 ”来牵制中国。
最后是印度对中巴友好心存芥蒂。由于奉行“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的旧思维,印度对中国发展与巴基斯坦的关系颇有微词。印度想当然地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和帮助,巴是无法与印度进行持久对抗的,因为巴根本没有能力研制核武器和先进的导弹。

⑽ 印度为何在多个领域向中国传递强硬信号

印度的此次做法有可能是为了转移国内的视线,因为印度在这次疫情中受到的伤害非常的大,印度人民一直有怨言存在。

1、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中国在外交方面总以一个宽容的姿态去拥抱世界,这个时候就有人给脸不要脸,总想找一些理由去找中国的麻烦,但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中国对外交往的政策主要是以和平为主,促进两地共同繁荣发展,对于一些主权上的事情中国绝对不可能去妥协,现在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时代了。

综上所述,印度这样做的真实目的主要是为了转移印度国民的注意力,同时也因为特朗普将新冠肺炎的锅全部甩给了中国,因此印度才想顺水推舟将所有的罪责全部归咎于中国身上。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说印度对中国的重要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3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5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5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6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2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3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3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3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90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2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1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6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2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5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