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的哪位皇帝是华人
答:如果老子化胡是真事,那么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的汉名为李聃!
如果蒙古人都算华人,那么莫卧儿帝国巴卑尔们当之无愧。
当然,茶马古道虽然不是丝绸之路,王玄策、郑和们还是去过印度的!
❷ 求古印度着名君王
古印度没有历史记载 大多数见于中国僧人的记载 十个太少 你要多少 较为统一和重要的有
孔雀王朝:
月护王(旃陀罗笈多):前322年 - 前298年 前321年﹐以旃陀罗笈多为首的起义军(即后来的孔雀王朝)击溃了马其顿军﹐并推翻了难陀王朝。
宾头娑罗:前297年 - 前272年 继续扩张
无忧王(阿育王)(阿输迦):前273年 - 前232年 不多说了信仰佛教 成为护法王 转轮圣王
达沙拉沙:前232年 - 前224年
三钵罗底:前224年 - 前215年
舍利输迦:前215年 - 前202年
提婆伐摩:前202年 - 前195年
萨塔陀拉:前195年 - 前187年
巨车王:前187年 - 前185年
笈多王朝帝系
室利笈多
旃陀罗笈多一世(320-335年在位),室利笈多之孙
海护王(沙摩陀罗笈多,335-380年在位),旃陀罗笈多一世之子
旃陀罗笈多二世(380-413年在位),一般认为他就是超日王;海护王之子
鸠摩罗笈多一世(415-455年在位),超日王之子
塞建陀笈多(455-467年在位),鸠摩罗笈多一世之子
补罗笈多
觉护王(佛陀笈多)
幼日王(婆罗阿迭多),即:那罗僧诃笈多
毗湿奴笈多(540-550年在位)
甘婆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王国的一个王朝。建于前73年,末于前26年,其创建者为婆薮提婆。甘婆王朝共历4王,最后为南印案达罗王国的百乘王朝所灭。
[编辑]历代君主
婆薮提婆(婆苏提婆)
菩弥密多罗
那罗衍那
Susarman
戒日王朝
戒日王 佛经中经常提到的另一位君主 短暂的统一 佛教的复兴
莫卧儿王朝(这就不算古印度了,单算印度历史近代部分)
早期代表六大皇帝:
巴卑尔 (1526年-1530年)
胡马雍 (1530年-1539年,1555年-1556年)
阿克巴 (1556年-1605年) 由印度电影《阿克巴大帝》提倡民族融合,推动信仰改革
贾汉吉尔,或译查罕杰 (1605年-1627年)
沙贾汗 (1628年-1658年)
奥朗则布 (1658年-1707年)
❸ 古印度的历史
古印度
佛陀与梦幻交织的世界--印度文化
印度是我国的紧邻,但由于连绵高耸的喜马拉雅雪山的阻隔,我们对于这位邻居的情况又知之甚少,"去西天取经"在中国人的耳朵里成了艰难的代名词,和古代埃及的尼罗河、两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印度河、恒河同样酝酿了光耀人寰、彪炳史籍的古代文化。古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同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在距今五十万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就已有了远古先民,他们同样是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了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这一切,为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沃土。在南亚次大陆,有一个头枕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脚濯浩瀚的印度洋,恢恢然陈躺,又生机无限的古老国度。这就是被人称作"月亮之国"的印度,因其国土形状宛若牛首,也有人称之为"牛颅之国"。
神游文明古国--印度 圣诗般的纯美曲调
恒河,从喜马拉雅山起步,走过一个被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环抱的亚洲半岛,滋润了这一方土地,也孕育了一片光辉灿烂的文明,成为一个国度的“圣河”。而这个幸运的国度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
圣诗般的纯美曲调
印度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个由五大民族构成的国家,本身就像一个大大的文化博物馆。首都新德里西岸的孟买是文化的中心,而加尔各答则每天都有关于文化的新闻,多元化的音乐、舞蹈、舞剧和笑剧都令游人眼花缭乱,乐而忘返。
在喧闹的大城市生活久了,人们都向往返璞归真。而印度传统音乐的基础正是“自然”。它歌颂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四季的旋律都在传统曲调“拉格”中得到体现——传说古人从森林里小鸟的鸣叫和树枝燃烧的声音获得灵感而创造了第一首“拉格”。至于歌曲的内容,则源于北印度的宗教仪式。时至今日,传统歌曲依然保留了古代的发音,歌者音质纯净,令歌曲保持一种简洁、纯美的圣诗感觉。即使你听不懂歌词,也能体会到自然的神圣与平和。
印度最古老的舞蹈之一——Natyam,在印度语中的意思是“舞蹈的艺术”。它除了强调舞蹈的节奏感,还十分强调伴奏音乐必须悦耳动听,由庄重的诗歌和风格纯朴的音乐组成。这本是用于祭祀的舞蹈,能充分体现舞者情感,最初由神庙舞女在庙宇里表演。这一舞蹈的动作关键在于保持上身的挺直,腿部半弯,双膝分开,而双脚则要像一把半开的扇。虽然有严格的动作规范,但其实每一个演员的表演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大多数时候表演都是即兴的,因此每一支Natyam的个人风格都十分强烈。
现在,这种传统的舞蹈在一股复古的潮流中再度兴起。不过,古时候的Natyam一般是独舞,而现在群舞更为流行。一群身段婀娜、身穿艳丽传统服装的舞女,在动听的音乐中如仙子般翩然起舞,效果比独舞更胜一筹。时至今日,Natyam更发展成一套讲究技术的艺术体系.
泥炉碳火烹调的美食
印度的咖喱闻名世界,很多人都以为米饭和咖喱是印度的主要食品和调味料。但实际上,在印度只有一部分地方是以米饭为主食,而咖喱对于大部分印度人来说更是一种陌生的调味料。
其实,没有统一风格才是印度菜的最大特色。而且不仅印度各城市之间的饮食习惯有很大不同,就连每家人都有明显的饮食风格。但总的来说,鸡、鱼和羊肉是最普遍的。肉汁是印度的主要酱料,在整个印度都十分流行。当然,每个地方的肉汁都有其明显的地方特色。而在印度的厨房里,只有新鲜的青辣椒和晒干的红辣椒是辣的。所以不喜欢辣的游客不用担心不能吃到正宗的印度美食。
对于游客来说,印度最着名的传统菜色起源于印度王室。炖肉、酱料和米饭分别是三种不同烹调风格的基础。但王室食品毕竟只能在专门餐馆和大酒店吃得上,老百姓对它也并不“感冒”。在当地,很多受追捧的印度菜都是很家常的,例如用未发酵的燕麦面包,涂上以煤火煮上整整一夜而成的青芥末,如此简单的冬天小吃,无论是农夫还是城市人都把它视为至爱。而在南部城市,地道的脆薄饼和蒸米糕都很出名。至于在沿海的一些地区,除了有螃蟹、龙虾、虎虾和贝类等海鲜餐外,清香的椰子也是最常用的食材。
泥炉碳火烹调法是印度特有的烹饪方式。它对时间的掌握非常讲究。当炉温达到600摄氏度后,烹饪相差一两分钟,甚至一两秒钟,都影响着烹饪的成败。而用这种方法烹饪的肉是不用油的,吃的时候再蘸上酸奶酪。当食物还没上桌,那吱吱作响的碳火声,还有悠悠飘出的香味,都已经令你食指大动。
此外,在印度的多个地方,都喜欢用一种叫“thali”的大浅盘盛载食物。在用“thali”进餐时,应该入乡随俗地慢慢品尝,狼吞虎咽只会让当地人笑话。
天竺之魂——印度古国青铜雕像展
古代印度是神话之邦,宗教、哲学异常发达。因此印度古代的青铜造像往往是神话的象征、宗教的偶像和哲学的隐喻,融铸着诸神之灵。印度青铜造像的传统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2500——1500年印度河时代的青铜小雕像《舞女》。公元前9——6世纪相继兴起的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佛教、和耆那教,为古代印度艺术包括青铜造像提供了永恒的主题。印度中世纪(公元7——13世纪),印度青铜造像达到鼎盛时期。
❹ 为什么说乔治六世是最后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后一位爱尔兰国王(1936-1949),以及
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印度和爱尔兰等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❺ 印度皇帝世系表
哈拉帕(印度河谷)文化时期(前2500—1500年)
(相当于我国五帝、夏、商)
吠陀时期(前1500—前700年) (商后、西周)
恒河流域列国(前700—前400年) (东周)
孔雀王朝 (前322—前185年) (东周末、西汉初)
鼎盛时代:阿育王统治(前273—前232)
贵霜王朝(前150—公元300)(东汉、三国)
鼎盛时代:迦腻色伽统治(公元120—162年)
笈多王朝(320—600年) (晋、南北朝、隋)
鼎盛时代:旖陀罗笈多二世(380—414)
戒日王朝(606—647年) (唐初)
阿拉伯人入侵(700—1200) (唐 宋)
德里苏丹王朝(1206—1526) (元、明)
鼎盛时期:苏丹王朝(1296—1316)
莫卧儿王朝(1526—1757) (明末、清)
鼎盛时期:阿克巴统治(1556—1605)
奥郎则布统治(1658—1707)
❻ 印度末代皇帝的概况
印度末代皇帝:82岁高龄参加反英大起义
反英起义的精神领袖
1857年初,由于英国在印度军队中大肆亵渎士兵宗教信仰,最终引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5月10日,德里附近的印度第三骑兵团士兵率先发难,并宣布拥戴巴哈杜尔·沙为印度皇帝。
面对千载难逢的良机,巴哈杜尔·沙积极与起义军进行合作,试图把印度从英国人的魔掌中解放出来。他不但派太子担任起义军的总司令,还整天在皇宫里祈祷。
作为起义军的精神领袖,他不断发布激励民心的文告,呼吁不同宗教和族群的印度人起来反抗。
他在文告中说:“印度斯坦的子孙们!如果我们抱定决心,立即就能消灭敌人”,这些豪言壮语对起义军起了巨大的鼓励作用。
在起义初期,起义军取得了巨大胜利,英军总指挥巴纳德也被击毙。不过当英国把派往中国、锡兰的军队召回后,形势就急转直下。不幸的是,起义军内部的分裂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恶化。9月21日拂晓,英军重新夺回了德里。当起义军撤退时,巴哈杜尔·沙拒绝随同,而是率领家人躲藏到祖先的陵墓中。没过多久,在内奸——皇太子岳父的指引下,英军骑兵包围了他们。起初,英军少校霍德森曾承诺保证巴哈杜尔·沙等人的安全。然而当他们束手就擒后,霍德森却残忍地枪杀了2位皇子和一位皇孙,从而使莫卧儿王朝失去了继承人。令人发指的是,英国人竟把他们的头颅作为礼物送到了巴哈杜尔·沙面前,使后者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刺激。
流放异国的诗人皇帝
战争结束后,东印度公司于1858年进行大审判时,将巴哈杜尔·沙列为“首恶”,巴哈杜尔·沙的“印度皇帝”称号也被剥夺,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趁机攫取了这一称号。为了防止新的动乱,英国将巴哈杜尔·沙和剩余的皇室成员押解到缅甸仰光软禁起来。
在缅甸期间,陪伴巴哈杜尔·沙左右的只有他的皇后。这位曾一度辉煌的皇帝,唯一自由的活动就是写诗。1862年11月7日,巴哈杜尔·沙在仰光去世,这也标志着莫卧儿王朝的彻底终结。临死之前,他还满怀悲伤地在诗中写道:“爱的一切都去了,就像被秋天夺去美丽的花园,我只拥有记忆中的辉煌。”
巴哈杜尔·沙死后,英国人怕印度人找回自己皇帝的遗骸后,利用它再次发动反英大起义,于是将巴哈杜尔·沙秘密安葬在仰光附近的一座佛教寺庙内。直到1991年,人们才找到了巴哈杜尔·沙的墓地,并树立了一座纪念碑,纪念这位忧郁的印度诗人皇帝。
❼ 1946年统治卢迪亚纳的印度人皇帝是谁
1858年英国镇压印度人民起义后将末代皇帝巴哈杜尔. 沙废为庶人将其流放到缅甸。随即将“印度皇帝”称号由英国女皇兼任。从1858年到1947近90年间印度皇帝就是英王担任。1946年英王是伊丽撒白一世她同时也是印度女皇。1947年印度共和国成立废除君主制。1972年印度国会将末代王朝莫末儿家族的成员所有皇室称号取消撤底将他们降为平民。
❽ 1919年的印度国王是谁
乔治五世(英语:George V,1865年6月3日-1936年1月20日),全名乔治·弗雷德里克·恩斯特·阿尔伯特(George
FrederickErnestAlbert),爱德华七世和亚历山德拉王后的次子。1917年取消维丁(Wettin)姓氏,印度皇帝。现任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他的孙女。乔治五世(KingGeorge
V1865~1936,1910~1936在位)。
印度独立后,乔治六世仍然保留印度国王 (King
ofIndia)达两年,这期间的印度总督是路易斯·蒙巴顿和查克拉瓦尔蒂·拉贾戈巴拉查理,直到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
印度-希腊王国(Indo-Greek Kingdom)有时又称希腊-印度王国
于公元前180年到公元10年间,建立在古印度西北部和北部的诸多国家,起源于希腊-巴克特里亚国王德米特里一世在公元前二世纪初年入侵印度北部,之后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印度部分与王国分裂,建立许多松散的且不同王朝的小国,并统称希腊-印度王国。疆域横跨今日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各一部分,而像是旁遮普的呾叉始罗、今日的锡亚尔科特和查萨达(Pushkalavati)
皆为当时的重要都市,印度-希腊王国历任30多位希腊化君主,并且经常相互交战。
经历两世纪的统治,印度-希腊王国在语言、符号、宗教艺术和建筑上把古印度、古希腊两个丰富文化融合一起,之后再扩散影响其他地区,时至今日仍可以感受到这种印度-希腊式文化,尤其在佛教艺术上。
❾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史上有哪些帝王
http://tieba..com/f?ct=335675392&tn=PostBrowser&sc=4750993101&z=472777188&pn=0&rn=30&lm=0&word=%CD%FE%C1%AE%CD%F5%D7%D3#4750993101
这里有的,我就不复制了
❿ 英国人统治了印度多少年
统治年数:89年,1858年通过《改善印度管理法》到1947年印度自治领成立
统治方式:
经营英国在印度事务的主要实体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1818年马拉塔人势力最后覆灭后,大多数印度王公都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宗主权。
1858年通过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务大臣接管其全部职权;并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
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称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
失败和撤出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1919年4月13日发生英军屠杀印度群众的阿姆利则惨案。这些事实使已经成为国大党主要人物的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转变了对英政府的态度,并于1920年改组国大党。国大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多次领导反英斗争,其指导方针是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民族运动继续发展。1944年甘地与真纳的会晤以失败告终,而印度穆斯林已经广泛支持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
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1946年发生印度皇家海军起义。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
(10)印度的国家有多少皇帝扩展阅读:
东印度公司
全称“可敬的东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或“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简称BEIC, HEIC),也被称为约翰公司(John Company),是一个股份公司。
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特许状给予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
参考资料:网络-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