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奶商为什么卖牛奶

印度奶商为什么卖牛奶

发布时间:2023-01-01 03:05:50

㈠ 为什么牛奶卖不完宁可倒掉也不免费送人

我们都在初中的课本上看到过,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奶农们把卖不掉的牛奶统统倒进了大海,为什么奶农们宁愿把牛奶倒进大海也不愿意免费送人呢?

首先一个原因,奶农们只是牛奶的生产商,奶农们只负责牛奶的生产,而如果要让农场中生产的牛奶变成我们平常喝到的牛奶,一定要经过消毒,包装,运输,销售等多个渠道,而奶农只是这个负责产品供应链端的工作,即使这些牛奶本身的成本是免费的,那么在其中的这些渠道也需要花费掉奶农大量的财产,他们没有能力去把刚刚挤出来的牛奶免费派送到别人的手中,他们也没有办法去负担这个成本,所以虽然牛奶卖不完,也不会把牛奶免费送给别人的。

西方经济学认为,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所以倒掉牛奶归根结底是资本家为了保全自己做的最好决策。

㈡ 世界上最大的牛奶生产商

印度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牛奶生产国(商),而且将会在未来若干年保持这个地位,这完全取决于印度政府大力扶持的奶业发展工程。
伊利宣称自己在同行中排名第几没有意义。

㈢ 牛奶涨价的原因

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不久将会发现,他们早餐桌上的牛奶变得越来越贵。欧洲、美国和印度各大奶制品公司纷纷宣布,将自8月1日起上调牛奶价格,美国一些地区甚至可能出现“牛奶贵于油”的情况。难怪英国《泰晤士报》1日惊呼,“廉价牛奶时代”逐渐远去。

●涨价风潮蔓延全球

英国最大的奶制品公司“第一牛奶”7月30日宣布,将在8月调高牛奶价格。业内专家随即评论说,英国其他奶制品公司也将紧随其后上调价格,涨幅预计为每品托(0.57升)上涨3便士(约合6.03美分)左右。

在德国各大超市内,牛奶价格过去一周内上涨幅度超过10%。这让习惯了喝低价牛奶的德国人感觉颇为不适应。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4台(CBS4)说,美国部分地区牛奶价格甚至可能超过汽油。报道援引“西部奶制品协会”的数据说,美国西部1月每加仑(4.5升)牛奶价格平均为2.64美元,7月上涨至3.63美元,9月将可能达到5美元。

发展中国家也未能“幸免”。印度大多数供奶商已宣布,自8月1日起上调牛奶价格,具体为每升牛奶上涨1印度卢比(约合0.025美元)至22卢比(约合0.55美元)。《印度快报》说,这已是印度各大公司年内第二次上涨牛奶价格。

●三大原因导致涨价

专家和媒体认为,全球牛奶价格上涨主要源于饲养成本增加、市场供应紧缺以及亚洲需求激增三方面原因。

美国和印度媒体认为,全球谷物、饲料等商品价格上涨,造成奶牛饲养产业成本升高,是牛奶涨价主要原因之一。印度“古吉拉特牛奶市场合作联合会”总经理RS·索德赫说,饲养奶牛的成本近期上涨了50%。

饲养奶牛成本上涨使许多农民舍不得给奶牛喂食,造成奶牛减产,直接导致牛奶市场供应量减少。《泰晤士报》说,英国农牧场每头奶牛的平均日产奶量原本约为20升。但由于“吃不饱”,每头奶牛过去两个月内的日产奶量下降到17升到18升。另外,英国最近多阴雨天气,农民一般把奶牛关在圈里,也影响了奶牛产奶量。

遭遇“天灾”的不仅是英国农民。德新社说,澳大利亚等农业大国近期饱受洪涝之苦,牛奶产量下降,造成全球市场供应短缺。

德新社还认为,亚洲、俄罗斯和东欧地区牛奶需求量大幅增加,是全球牛奶价格上涨原因之一。德新社提供的数据显示,亚洲已成为世界最大奶粉市场。亚洲地区2005年奶粉销售额为6.8亿美元,预计今年可达11.5亿美元。

●是否合理见仁见智

牛奶价格一路飙升使一些欧洲国家有点担忧。德国消费者权益保护、食品和农业部长霍斯特·泽霍费尔认为牛奶价格上涨趋势并不合理,是向消费者“转嫁成本”。

饲养奶牛的农民们则认为,牛奶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是对他们过去“苦日子”的补偿。德国农民联合会会长格尔德·松莱特纳说,养牛户“经历了一段艰苦时期,收入甚至难以养家糊口”,牛奶价格上涨是“早晚的事”。

早餐桌上牛奶越来越贵,消费者反映倒还平静。许多人认为,牛奶再贵也得买。

美国丹佛市一名市民说:“牛奶涨价当然不会让我高兴,但我不会因此就不买牛奶了。我觉得,孩子们还是需要它。”

英国一名署名“JC·约克”的网民在《泰晤士报》网站上留言说:“我乐于为牛奶多付钱,但须确保多付的钱回到农民手中,而不是落入零售商的口袋。”

来源: 新华社

㈣ 大萧条时期为什么要倒牛奶

因为奶农要还贷款,我的牛奶有价值,白送给穷人牛奶,穷人又不帮自己还贷款,我为什么要送给他们?

所谓‘牛奶卖不出去,宁可倒掉也不给穷人’这个命题,我们知道最多的例子应当是历史课本上美国大萧条时期牧场主将牛奶倒进河里。历史课本上这样评价‘万恶的资本主义’:

要知道上世纪二三十年的牛奶行业,只有巴氏杀菌法,却没有无菌包装技术,牛奶最多可以在低温环境储存七天。根据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大萧条时期并非只有牛奶、橘子这些易腐败的商品被倒掉,奶牛、肥猪、绵羊这些生产资料也都被销毁了。而且,这一情况不仅仅在美国出现,而且还席卷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同样,这些材料也都没有送给穷人。我们换一个说法,甚至都没有低价卖给穷人。

为什么?难道真的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在作祟?宁可暴殄天物也不‘助人为快乐之本’?

其实并非如此,被倒掉的那些牛奶一部分是无法卖出的牛奶,另一部分则是意图低价销售的牛奶。而被杀掉的奶牛生前就是生产那部分被倒掉的牛奶的奶牛(有点绕)。之所以被倒掉和被杀掉,是因为供给大于需求,而有效需求不足。如果保持这种状态,牛奶收购价势必保持低迷,从而影响奶农利益。当然,在此之前,供大于求的状态在美国持续了很久,只是因为信贷行业的发展导致这一问题看起来并不严重,until 1929.10.24。

萧条(Depression )是一个经济周期的最低谷阶段,是衰退的进一步恶化。在这个时期高失业率、低产出、低投资是主要表现,而促成上世纪初大萧条的逻辑起点很可能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异巨大。

这里有一张表,描述的是1923年~1929年不同阶层之间的净收入水平,以及处在该阶层的收入增长幅度。事实上,在1929年大萧条开始之前,全美有60%以上的家庭收入是低于2000美元的,而布鲁金斯研究所的经济学家们计算过, 维持一个家庭生存的必需品至少需要2000美元。

分配不公,收入不足,直接导致的就是有效需求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信贷消费就应运而火。和现在的信贷服务一样,对此有需求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刚脱离贫困线和中产家庭,因为信贷服务直接解决了前者的一般消费品需求和后者对于更高级的奢侈品的需求;而贫困线之下的家庭银行不会为其提供服务,富豪阶层更不需要这样的服务。

美利坚的车轮继续向前开动,股市飞涨,汽车遍布全国,‘超前消费’似乎完美地解决了供大于求这一现状。更多的家庭消费了大量的牛奶,这让牧场主笑成了Uncle Sam,大叔们决定继续扩大生产,以实现全国人民的‘美国梦’。

然而胡佛总统觉得有人在恶意投机股市,决定要打击一下。一系列货币紧缩政策下来,股市大跌、银行倒闭。

大量银行倒闭直接影响的就是幸存的银行不会轻易把钱借出了,信贷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信贷业务的缩减就会直接导致消费严重不足,有效需求直接打回原形,加上股市大跌让无数家庭资产缩水,实体经济崩溃造成无数工人失业,全国的消费能力大幅度缩减。

当时美国的牛奶行业已经出现牛奶分类定价,优质奶源稍微经加工就可饮用的为一级液态奶,差一点的则是二级奶,用来制造奶酪和黄油。大型奶企为了防止秋冬季一级液态奶供不应求的情况出现,便与很多奶农合作社签订协议,保持一个较高的收购价来持续收购其优质奶源,而这个收购价格在‘大萧条’事情依然被保持下来了,因此这部分奶农的利益被保护下来了。

而对于那些没能与奶企签订协议的奶农来说,他们一般只能提供较差品质的二级奶,而这些奶供应的是小型牛奶收购商,没有固定的收购价格。因此‘大萧条’出现之后,这些奶农就惨了。一方面是超额的供给,一方面是严重缩水的有效需求,而这全部的缺口都要出在他们身上。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他们的处理方式有三种:1.留作库存;2.低价出售;3.销毁。

1.对于牛奶这种易腐败的产品,显然留作库存不能保存;肥猪这种吃饲料的东西,留作库存显然会吃死资本家,因此第一条路不合适。

2.低价出售也不可能。

首先生产牛奶的一方面是农场主,但更多的则是农民。无论是农场主还是农民,他们都不是住在城里,因此他们要想卖掉牛奶就必须开车把牛奶送到城中收购商那里。但是对很多农场主和农民来说,低价出售牛奶的钱都不够运费,更何况,他们还有大萧条之前从银行拿到的贷款需要偿还,否则他们将失去自己的农场,因此他们不能接受低价出售。

举个例子,在纽约州,3.5%乳脂含量牛奶平均收购价(直接从奶农收购的价格)由1931年1月的每100磅2.25$,降到了1933年4月的每100磅0.99$。随后纽约州州议会调查委员会出示的报告显示,‘纽约州牛奶收购价已经低到无法维持奶农基本生活的水平,许多奶农就连生活必需品都买不起,而许多奶农以毕生积蓄投资的奶场可能都将付之东流。’

其次,低价出售牛奶,会使得原本就萎缩的牛奶市场变得更加狭窄。最极端的情况是免费赠送牛奶的时候,牛奶市场则完全消失。

3.销毁的是供给过量的牛奶,同时也叫板收购商。

随着牛奶收购价格一路下跌,奶农便打算自己谋求议价权,通过工会谈判来获取一个合适的价格。但在双方价格没有谈拢之前,如果有人低价出售牛奶则是对奶农群体利益的破坏。而事实上,这个价格一直很难谈拢,因此工会便开始组织罢工、倾倒牛奶运动来抵制‘低价收购’。在这一过程中,各州不断出现示威活动,甚至造成流血冲突。有些奶农受不了持续的亏损打算低价出售牛奶,工会的人收到消息后便会在公路上拦截运奶车,并将其牛奶全部倒掉。为了维持市场价格,奶农工会一方面销毁了供给过量的牛奶(这部分包含自己的也包含打算偷偷低价卖掉的),甚至将多余的奶牛杀掉来维持一个均衡的牛奶供给量(毕竟倒掉牛奶也是需要成本的);另一方面向政府和收购商试压,要求其人为地提高收购价格,最终保证奶农的利益。

总结一下,大萧条时期的牛奶被倒掉的原因主要有二:

1.维持牛奶的价格稳定,保证奶农的利益;

2.保护牛奶市场

㈤ 印度的牛奶消费量是否较高,为什么

由于宗教原因,在印度有相当数量的人口是素食者,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蛋白质的摄入不足,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肉类和其它动物食品中含量是最高的,由于印度的没有中国那样广泛的豆类、花生等高植物蛋白作物的种植传统,加之奶类不被视为肉食,另外从北方来的雅利安人最早就是游牧民族,有着饮奶这一饮食习惯,所以在印度人中很早就形成了喝奶的习惯。印度独立后,大力推广奶牛的养殖,搞白色革命,以补充国民体质所必需的蛋白质的摄入量,这些原因都是印度牛奶消费量高的原因。
——————————————————————————
印度是一个宗教人口众多的国家,有1.4亿人口穆斯林,他们是吃牛羊肉不吃猪肉,印度教通常只吃鸡肉,他们禁食牛肉,基督教吃猪、牛、羊肉都吃,还有相当一部分素食者。所以不要以为印度人都把牛当作神,只有印度教徒才那样作,穆斯林不是受此约束的。

㈥ 我国有从印度进口的牛奶吗

我国有从印度进口的牛奶。我国牛奶需求量大,是印度牛奶的重要出口国。阿牟尔是印度知名的奶产品类公司,我国牛奶以及奶制品都有从该公司进口。

㈦ 印度农村人一般吃什么

印度的农村虽然没有城市人吃的丰盛,但饮食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由于名族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南北有些差异,北方吃肉、谷物和面包,南方吃素食、米饭和辛辣的咖喱。

在一些时候,农村也会有一些小商家,他们带着果木来这里售卖。在我国农村是常见的,村民也会过来看看试着买一点。如果到了下午,还会看到一些放牧的牵着一群牛在街上散步。

㈧ 印度小绿瓶为什么要用牛奶

印度小绿瓶为什么要用牛奶?印度小绿瓶当然是需要牛奶的,因为牛奶的是很不错的。

㈨ 印度牛奶出口到中国有市场吗

个人觉得比较难
走平价路线,国内三元,伊利,蒙牛的一线品牌,竞争已经很激烈,又有本土化优势,再加上大量的二线品牌,直接竞争不会有什么优势。
走高端路线,欧美高端品牌也已经大量进入国内了,其品牌形象价格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印度品牌在国人心目中,还真是不是高端的象征。
如果能找到一些卖点,顶多在中国会有一个比较小众的市场吧(在华印度人吧)

㈩ 印度人喝牛奶吗

应该喝吧!因为把牛当成神并不意味不喝牛奶啊。如果不喝,产的奶给谁?再说牛奶补钙啊!对身体有益。

希望帮助了你,谢谢!!!

阅读全文

与印度奶商为什么卖牛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3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5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5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6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2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3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3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3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9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2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1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5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2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5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