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烈火6导弹的详情
“烈火-6”型洲际弹道导弹的最大射程将会达到8000到1万公里之间,其最大射程几乎为印度4月刚首次成功试射的“烈火-5”型远程弹道导弹射程的2倍。按照这个射程来推算,未来的“烈火-6”型导弹在印度境内发射时,其射程不仅能覆盖整个欧亚大陆和大洋洲,而且可以到达南、北美洲和南极洲的大部分地区。
《印度快报》23日援引一名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可靠消息人士的话称,印度新一代的“烈火-6”型导弹不仅设计射程远,而且在各个技术层面上也要比印度过去研发的各种弹道导弹要先进得多。同刚刚完成首次试射的“烈火-5”弹道导弹相比,“烈火-6”的弹径仅有1.1米,为“烈火-5”弹径的一半。“烈火-6”导弹设计为三级固体燃料推进,因而长度将达到40米、发射时重量约为55吨。这比17.5米长、50吨左右重的“烈火-5”明显大一号。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称,未来的“烈火-6”导弹将会采用多种载具发射,既可以采用陆基车载机动式发射模式,也可以采用海基水下发射模式。在导弹的战斗部方面,“烈火-6”将能携带10个核弹头同时打击多个目标,这要比“烈火-5”携带3个核弹头的携带量大得多,因而“烈火-6”的威力将更大,对敌方反导系统的突防能力也将更强。
从印媒披露的具体数据来看,其计划在2014年首次试射的“烈火-6”的各项技术指标尚不及美国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发展的“民兵-3”型洲际弹道导弹。同为三级固体燃料推进的弹道导弹,后者1.25万公里的最大射程要比印度的“烈火-6”强不少。不过从数据上来看,印度“烈火-6”同美国的“民兵-3”相比也并非全面不敌。
Ⅱ 印度烈火-3中程导弹有哪些特点
“烈火-3”采用固体火箭推进,组装快,能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发射状态,而且可以部署在铁路或公路机动发射平台上,不易被捕捉和摧毁。这一特性使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冷战中的明星,即苏制SS-24“手术刀”铁路机动弹道导弹。
“烈火-3”有效载荷在0.6吨至1.8吨之间,可以携带核弹头。
苏联的SS-24“手术刀”比“烈火-3”早诞生20年,体积与射程都更大,当年深为西方所畏惧。作为后来者,“烈火-3”吸收了近二十年来弹道导弹攻防的新观念、新技术。因此,虽然“烈火-3”比“手术刀”在各方面的数量指标上都要小一号,但在精确度与突防能力上有独到之处。相比之下“烈火-3”可以说是“小手术刀”,但性能却远超印度的国防需求。
“烈火-3”已经保证了印度的地区强国地位,但印度的战略雄心和相关产业的固有发展规律将推动着它追求更远的打击能力。
早在“烈火-3”去年第一次试射失败之际就有消息传出,印度有比“烈火”系列更大的导弹计划。
Ⅲ 印度19日导弹烈火-5在哪里落地射到哪里引爆了
落到印度洋澳大利亚西部海域,引爆?怎么可能没这个技术!
现在连再入大气层后,落下来的是不是一堆废铁都不知道!
只能说发射成功了,至于落地有没有成功,那就谁也不知道了。毕竟他划了一个600KM-1000KM的误差范围,而且连回收仪器仓也没有,不过就算有也没法打捞了,连啊三自己也不知道弹头哪去鸟。
当年中国1980年东风5是怎么试射的:
1980年5月,一支由18艘舰船、4架直升机、5000余名海、陆、空军将士和航天、海洋、通讯等科学工作者组成的远洋特混编队进入太平洋,到距中国大陆约1万公里以上的南太平洋上,奉命完成我国由运载火箭“东风5号”运载的我国第一枚试验型弹道导弹全程飞行试验落区的轨道测量、数据舱回收和弹头落区的警戒护航任务。宣布的落点区域为4万多平方公里。
已经被宣布为落点区域的海域周围出现了美国、前苏联、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英联邦的反潜侦察飞机、巡洋舰、特种测量船和潜艇,他们的目的多,基本都是想探测中国在火箭技术上的情报,希望意外地“抢”到中国弹道导弹的数据舱。对于中国的海上护航编队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要拦截任何外国舰船和飞机进入落区,要不惜一切代价打捞到数据舱,否则发射就是“失败”。
导弹发射20分钟,第二次进入大气层后,弹头在5000米高空打开降落伞,放出仪器仓。仪器仓落入海中后,在海中放出染色剂.导弹弹头在预定海域溅起了80多米高的水柱,打捞飞机的航空摄影装置、水下声呐系统及时发现、测到,导弹的数据舱已弹出并溅落在预定海面,打捞飞机、打捞船、潜水员一齐扑向数据舱。14分钟后,打捞指挥中心报告:数据舱回收完毕。
Ⅳ 印度成功试射烈火-5 弹道导弹 狂言 覆盖中国全境什么事情都拿中国做目标 中国可以防御阿三弹道导弹的威胁吗
中国的弹道导弹技术领先印度30年,中国的“东风-31”无论是射程、精度、数量还是可携带弹头数量都远远领先“烈火-5”。印度近年来频频以中国为目标口出狂言理由有这样几点:1、印度想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所以他要搞核武器,洲际导弹,大搞军备竞赛。2、美国为了围堵中国,支持印度大力发展导弹跟核武器。3、中国的发展速度令印度羡慕嫉妒恨,急于超越中国的心态使他这么做。
印度这样叫嚣主要还是一种政治上的目的,谋求自身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和满足自己大国的心态。除非印度人脑子坏了向中国的北京上海发射核弹,那中国可以在30分钟内让印度的国土从世界的版图上永远消失。
所以LZ不用担心,阿三还没那个胆量向中国发射导弹,即使发射,那么在自西向东这么长的战略纵深上,也会有拦截导弹把它拦下来。
Ⅳ 印度烈火导弹的试验
1989年5月22号: 烈火-1;
1992年5月29号: 烈火- II,昌迪普尔综合试验靶场(ITR),试验失败;
1994年2月19号: 烈火- III;
1999年4月11号: 烈火-2-01,印度标准时间上午09:47,惠勒岛综合发射平台IV,铁路机动平台;
2001年1月17号: 烈火-2–02 ,昌迪普尔综合试验靶场;
2002年1月25号: 烈火-1 (SRBM) ,昌迪普尔综合试验靶场;
2003年1月9号: 烈火-1,惠勒岛;
2003年7月4号: 烈火-1,惠勒岛;
2004年8月29号: 烈火-2-03, 印度标准时间下午12:55,惠勒岛综合发射平台IV,机动发射平台,目标射程: 1200 公里,使用了一个抬高的弹道;
2006年7月9号:烈火-3 ,印度标准时间上午11:03 ,惠勒岛, 试验失败;
2007年4月12号:烈火-3 ,印度标准时间上午10:52,惠勒岛,试射成功。
2008年5月9号:烈火-3 ,惠勒岛,试射成功。
2010年2月7号:烈火-3 ,印度标准时间上午10:46,惠勒岛,试射成功。
2011年11月15号:烈火-4, 印度标准时间上午9点,奥里萨邦,试射成功。
2012年4月19号:烈火-5,印度标准时间上午8点05分,惠勒斯岛,试射成功.
2012年7月13号:烈火-1,试射成功.
2012年8月9号:烈火-2,试射成功
2013年9月15日,烈火-5试射成功
Ⅵ 印度烈火-5导弹的印度第三次试射烈火-5远程弹道导弹
2015年1月31日 ,印度国产的烈火-5型弹道导弹在位于本国东部孟加拉湾海域的惠勒岛首次以陆基车载机动方式进行了试射。烈火-5型导弹是印度现有射程最远的核导弹,其目前公布的5000千米射程足以覆盖中国全境与部分欧洲地区。按照《印度斯坦时报》的说法,烈火-5型导弹及其原型烈火-3型导弹是为威慑中国量身定做的。但与印度的其他国产装备计划类似,烈火-5型导弹同样是诞生于雄心之中,但最终却很可能归于死亡螺旋 。
国际影响
印度长途弹道导弹“烈火-5”初次试射成功。该导弹射程为5000公里,可携带3至10枚核弹头。西方媒体称,这标记着印度进入“洲际核导弹俱乐部”,而印度国防部长喝彩这是印度的“伟大时辰”。
导弹研发方案是印度核计谋的要害构成局部。从上世纪80年月开端,印度鼎力开展导弹技能,旨在构成海、陆、空“三基核袭击才能”。“烈火-5”的成功标记着印度核才能的一次长足提拔。前水师军官、印度军事专家PKG hose博士当天称,印度长途弹道导弹袭击面覆盖整个中国是此次导弹试射成功的最大意义。印度智库“政策研讨中间”平安专家BharatKarnad则透露表现,印度终于获得与中国一致的威慑力。他以为,此次成功试射在交际和政治上的意义在于印度能愈加自傲地和中国打交道。
美媒对“烈火-5”的报道也无一破例都提到了中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印度成功发射了该国迄今为止最为进步、可携带核弹头的长途导弹,新德里但愿借此取得威慑中国的才能。
《纽约时报》报道称,成功试射“让印度具有了袭击北京和上海的才能”,印度从此进入包罗中、英、法、俄、美等具有长途核进击才能的少量国度之列。
Ⅶ 印度烈火导弹的研发意义
印度一些媒体常常将印度的“烈火”导弹与中国联系起来。早前印度试射“烈火-3”导弹时,《印度斯坦时报》曾指出,这种导弹是专门针对中国而设计的。如果要对付巴基斯坦,“烈火-2”型导弹便绰绰有余,“烈火-3”型导弹是一个能把中国大部分地区作为目标射程的导弹。此次《印度防务》在报道“烈火-4”时,使用的标题是《“烈火-4”远程导弹能打击中国整个大陆》,认为欧洲的目标也将进入其射程范围。
一旦“烈火-4”试射成功,印度将成为亚洲地区继中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极大增强印度的战略威慑范围。如果“烈火-4”未来部署印度东部地区,将可威慑西太平洋地区,关岛美军远程轰炸机部队和第七舰队,以及中国、日本、东南亚地区均在其威慑范围之内。如果“烈火-4”部署印度西部地区,将可威慑欧洲许多地区。如果它部署印度北部地区,威慑范围可达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如果它部署印度南部地区,将可威慑印度洋大部分地区海上目标。
一般而言,洲际导弹可携带核弹头,包括单个核弹头和多个分导式核弹头,可对5000公里外的战略目标实施威慑作战。印度自1998年进行核试验以来,加紧发展核武器。据西方媒体披露,印度目前至少拥有60到80枚核弹,最多可能拥有200枚核弹,包括原子弹和氢弹等种类。
印度每枚“烈火-4”弹道导弹造价大约800万美元,可运载1.5吨核弹头,包括单个核弹头或者3个分导式核弹头,能够对3个不同的战略目标实施威慑作战。
“烈火-4”试射成功后,印度很可能研制射程更远的弹道导弹,包括8000公里甚至1万公里的型号。与此同时,印度海军还将利用“烈火-4”的技术,研制核潜艇配备的洲际导弹,以打造海上远程威慑力量。
Ⅷ 印度试射的烈火导弹5,发射时向哪个方向发射的,目标设在什么地方,这么说精确命中目标呢,实际射了多远,
向南发射,
落到印度洋澳大利亚西部海域,
阿三设了个600KM-1000KM的误差范围,只要落在这个范围内都叫精确命中目标。
实际射了多远是个谜,落点范围太大,又没有全程全海域监测(没这能力),也没有回收仓。
现在连再入大气层后,弹头能不能承受住高温,落下来的是不是一堆废铁都不知道。
Ⅸ 印度连射两枚弹道导弹有何目的
2月6日,印度战略部队司令部在位于孟加拉湾奥迪沙近海的阿卜杜勒·卡拉姆博士岛的综合试验场试射了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烈火”-1短程弹道导弹。
报道称,此外,印度在建立海基战略威慑方面也取得了进展。2017年12月,第2艘“歼敌者”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下水。这艘新潜艇将能搭载8枚K-4潜射中程核导弹。
Ⅹ 印度烈火导弹的技术水平
射程
烈火-2的射程也是很有趣的问题,此后更是传出载荷1吨情况下最大射程3500千米的惊人数据。
长径比过大易诱发弹体振荡
例如由于固体推进技术储备不足,只能采用SLV3火箭的现成技术,烈火-2导弹使用1米直径,20米长度的弹体设计,如此大的长径比很容易诱发弹体振荡,这也为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对此认识不足很容易产生加强弹体结构就万事大吉的想法,相信经验不足的印度开发机构也是如此,尽管有时加强刚度可以减轻振颤,但是同样有很多时候,简单的刚度加强反而会导致振荡更为严重。
火箭发动机装填比不高
沿用SLV3的第一级,烈火-2导弹第一级固体燃料约9吨,为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据称装填比达到了0.865,这在导弹发动机中并不突出;导弹第二级重量约为4.2吨,同样为HTPB推进剂;导弹投掷质量约为1吨。
印度一再宣称将为烈火-2装备200千克质量的轻量级核弹头,具有1.5~25万吨的当量,如果实现,烈火-2将是非常有威慑性的战略导弹,可惜印度只进行过2轮核试验,分别在1974年和1998年。
1998年核试并没有成功
第一次部分成功,设计1.2万吨当量,实际5千吨当量。第二次自称取得了完全成功,根据监测,改进后的原子弹1.2万吨爆破的确取得了成功,但同时据地震监测的数据显示,爆炸装置的当量远低于印度宣称的数据。
在1998年5月11日氢弹试验爆破中,氢弹设计当量2万吨,但是三次试验只探测到1.6万吨的当量,除去原子弹的,2次氢弹爆炸总计4千吨当量只能认为实验失败。多年以后,参与其中的部分印度科学家终于承认1998年的核试验并没有取得预料的成功,他们指出三次氢弹试爆设计总当量6万吨,其中1.5万吨是引爆的原子弹,4.5万吨是热核爆炸的当量,但是试验失败。如此说来,印度在原子弹的设计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氢弹设计还没有取得成功。
烈火-2目前有枪无弹
至于在烈火-2中程弹道导弹上装备25万吨的核弹头,单纯的原子弹爆炸很难实现超过10万吨的当量,20世纪50年代美英的超大当量原子弹笨重无比,实在不是可以减重到1吨以内的武器,这是物理定律决定的。氢弹尚未成功,小型化更是遥不可及的未来,也即是说印度的烈火-2等弹道导弹现在实际上处于无弹可用的状态。
烈火-2导弹5次试射2次失败
2004年在惠勒岛导弹试验场试射取得了成功,这是烈火-2的第三次试射,也是最后的定型测试,随后烈火-2正式服役。但是2009年5月对烈火-2导弹进行例行的训练测试时,第一级发动机分离后导弹就偏离了预定弹道,进行了诡异的高夹角蛇形飞行,导致飞行试验失败;2009年11月23日印度时间7点50分,烈火-2导弹进行了首次夜间发射,准备证明其具备全天候实战能力,可惜第一级发动机分离后,导弹进行了不规则的震颤,令导弹轨道异常宣告实验失败。
连续两次诡异的失败,很可能是长径比过大的问题导致的,在我国开发DF-2弹道导弹时,简单的对DF-1进行加长长径比过长,也发生过类似的问题。从目前的5次试射看,烈火-2导弹的实际能力很值得怀疑,而且不具备在全天候和各种地形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2014年烈火-1导弹推迟试验
2014年2月19日,烈火-1导弹计划从印度奥里萨邦海岸的惠勒岛试射。但由于导弹系统的一些技术故障,战略部队司令部(SFC)被迫无限期推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