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人自己吃不饱,为什么每年还出口1000万吨大米
印度每年出口的大米都超过1000万吨,占据全球几乎四分之一的大米出口市场,另外,印度还是一个小麦净出口国,2012年和2013年印度出口的小麦甚至超过了小麦出口大国乌克兰。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一个国家不缺粮食才会出口粮食。但是自己国家人都吃不饱的印度,反而有大把的粮食出口,这是为什么呢?而且要说的是,印度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国家没有权力低价征收农民的粮食,所以印度大量粮食出口可以说是“民众的呼声”。
首先先从需求上分析,印度人制造业相对落后,想要生活,就不得不将大米卖掉,换成外汇,进口生活必需品,所以印度农民出口大米可以说是无奈之举。
另外,从经济学分析,在一个国家,农民是种粮的人,居民是买粮的人,那么拥有粮食较多的农民就一定会比需要买粮食的居民吃得多吗?据多国数据统计,事实恰好相反,这就和在中国自己没房的工人反而需要帮别人盖房、没有iphone的工人帮别人生产iphone、没有LV的女人在工厂为别人生产LV一样,在印度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印度民众对于自己种的大米的管理权其实并不多。不管是在哪个国家,人的需求都是多次元的,吃仅仅是众多基本需求之一,还有穿衣、住房、医疗、养老等等需求,有孩子的家庭还要让小孩上学,在各种利弊权衡之后,其实剩下留给吃的份额就不多了。
B. 为什么印度粮食产量那么少还能出口。
印度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过去三个市场年度,印度大米出口均超过1000万吨,占据1/4强的全球大米出口市场。印度也是小麦净出口国。2012/13年度小麦出口甚至超过有小麦出口大国乌克兰。
一般人的印象,一个国家不缺粮才会出口粮食。
但是,饥饿的印度,自己都吃不饱,怎么反而有大把的粮食出口呢?
印度早就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并不能强制低价收购农民的粮食。那么,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市场中,印度人为什么也自愿“勒紧裤带”出口粮食呢?
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问题。不需要考虑看似比较复杂的国际贸易问题,我们就看看一国内部的情况。在一个国家里面,农民总是卖粮食,市民总是买粮食。那么,有余粮卖的农民是否比需要买粮食的市民吃的更饱更好呢?不但不是,事实往往恰恰相反,市民的营养水平整体上比农民更高。“饥饿”的农民为什么不先喂饱自己呢?
其实,也可以同样问:为什么没有房子的建筑工人反而在给别人盖房子?为什么没有iphone的工人在给别人生产iphone?为什么没有LV手袋的女工在工厂为别人生产LV手袋?…“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古人早就发出了类似的感慨。养蚕的人穿不起丝绸,种田的人吃不饱,这其实并非社会不公,而是因为社会整体生产水平相对低下。对于种粮的农民来说,种粮只是谋生的手段。他当然可以自己吃掉更多的粮食,但是由此拿来卖钱的粮食就变少了。人的需求是多元的,吃仅仅是农民众多需求中的一个,还有穿衣、住房、医疗、教育等一系列需求。在生产效率低下的社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粮食并不足以满足农民全部的需求。这个时候,他就需要权衡。他可能会为了小孩的上学会减少一些口粮的消费,他也可能会为多添置一件新衣而压缩自己的口粮。然而,在一个生产高度发达的社会,一个农民可以耕种几百乃至上千亩土地,农民的多样性需求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出售粮食获得满足,不需要以降低自己的营养水平为代价。
国际贸易是同样的道理。饥饿的印度成为粮食出口大国这一事实只能说明印度社会发展水平仍处于很低下的阶段。他们为了满足其他方面的最低需求,只能以降低自己的粮食消费为代价来进口他们更为紧缺的商品。印度5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而农业只占GDP的18%。这意味着印度农业从业人员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6%,而印度全国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29位(2011年),印度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农业国。
印度是粮食出口大国,从粮食的进出口是难以判断一国的粮食安全水平,更大程度上,粮食安全水平应该从收入水平去判断。高收入水平才是粮食安全的终极保证。任何形式的粮食危机总是要通过价格表现出来,而收入水平高的国家总能够通过出价更高来获得食物的优先分配权。
有人可能说,有钱就一定能买到粮食吗?没错,有钱不一定能买到粮食,但是没有钱就一定买不到粮食。
那么如何提高一个国家的整体收入水平?
历史早已证明城市化、工业化是唯一出路。如果一个国家农业产值占主导地位,农业人口比例又很高,也即所谓的农业国,其收入水平往往是低下的。
因为农业的生产率提高速度是远远落后于工业的,发达国家富裕的农民其收入来源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于非农部门的补贴。如果没有补贴,完全依赖农业收入,发达国家的农民收入在内部也是处于底层的。
C. 印度有4成属于饥饿人口,他们为何还坚持要将大米出口
印度是世界第一大大米出口国,虽然印度有四成饥饿人口,但是国家不可能一直帮助那些饥饿的人口,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且印度需要发展经济出口大米是一大支撑产业。印度的气候类型导致印度的粮食产量很不稳定。
印度现在还不能放弃粮食的出口来赚钱,尽管有些国民会被饿死,但是印度依然不能放弃,这是为了印度的长远发展考虑的。而且当印度的粮食产量过高的时候人民根本吃不完,所以只能用来出口。
D. 饥饿指数全球倒数的印度,为什么还是大米出口大国呢
印度人之所以饥饿指数最高,是因为有许多的贫民没有钱财去买米,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大米的滞销,对一些商家来说,只能够选择将它出口到外国,这样才能够维持商店的日常经营。
1、印度是一个极品积弱的国家,大米的滞销是将大米出口到外国的主要原因。所谓的资本家就是以个人的利益为主,他们哪里会去管那些贫下农民的生活,只要能够为自己谋得利益,管他是出口到哪国,至于那些平民饿着肚子,对于资本家来说是不足挂齿的一件事情,他们没有能力饿着肚子,是他们咎由自取,这就是丑恶的资本家心理。
综上所述,印度之所以将大米大批出口外国,主要是因为他们一来本身就富产大米,二来地广人稀,对于大米的需求量本来就少。因此只有将这些大米出口给外国,才能够维持国民的正常收入,这也是他们维持国体正常运营的一个重要手段。
E. 为本国国民都吃不饱,印度还要大量出口大米呢
自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有一个邻居就和我们关系时好时坏,他们总是对我国的领土各种“碰瓷”,但又经常各种毫无理由的自信,因此常常自讨苦吃。这个国家就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印度。印度这个地方也和我们一样,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地方,但是比起我国数千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建立古印度的那个种族现在成为了印度中的贱姓“达利特人”,被外来者奴役,而那些外来者则成为了印度人。古印度的文明断绝、文字断绝,因此不算文明古国。
很多人一直觉得印度奇葩,印度也的确是因为改革不彻底,内部的封建残余浓厚,各种问题丛生。但是我们现在看印度的眼神,正是几十年前西方国家看我们的眼神。我们不能忽略印度是一个人口和国土体量都十分大的国家。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他们,但是从战术上重视他们。
F. 印度的饥饿指数全球倒数,为什么还是世界大米出口大国
我们都知道印度是亚洲人口众多的大国之一,该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却相对来说悬殊较大。一些富裕地区的人们不乏世界前茅的富豪,而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则连生活最基本的一日三餐都无法保证。在印度当地大部分农民的生活还是相当贫困的,正是因为该国家的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农业发展,所以才导致这些农民不得不出售自己生产的粮食,来换取生活中的必需品。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口粮就会被挤占一部分,自然就会造成一些边陲的贫困地区人民很容易陷入饥饿之中。
由于国家的产业结构出现了问题,居民的人均购买能力又很低,同时本国也难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带动国内的经济,这才导致了整个印度的平民和富人之间悬殊过大,让社会阶级和种姓的差别越来越明显。全印度最好的资源都集中在少部分富人手中,而大部分的平民只能在田野间掰着指头过日子。
G. 印度是世界上第一大米出口国,印度为何国内饥饿人口众多还出口
因为印度出口的大米,都被用来换取外汇,然后购买军事武器提升自己的国家军事力量。他们不得不依靠这种手段来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印度大量的饥饿人口是国家发展经济的牺牲品。如果这一问题不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对印度的长远发展将是一大弊病。
他们为了满足其他方面的最低需求,只能以降低自己的粮食消费为代价来进口他们更为紧缺的商品。印度5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而农业只占GDP的18%。这意味着印度农业从业人员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6%,而印度全国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29位(2011年),印度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农业国。
H. 印度存在大量饥饿人口,为何还要出口大米,成为第一大米出口国
一个国家的出口量大,往往是由于本国生产的该物品过多。不仅能够满足需求,甚至超出需求很多,才对外出口。但是有的国家却并非如此,就好比印度。在2017-2018年度,印度大米出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270万吨,同比大增18%甚至还呈现增长趋势,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然而印度又却是全世界饥饿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那么为什么人民都吃不饱饭,还要这样大量出口大米呢?
真希望印度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回顾一下自己本国的经济,而不是盲目地向国外出口便宜的农作物来获取更好的物资,我们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变化,才能改变国家的状况,使国家逐渐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