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汽车,载不动印度野心!印度造车为何不是很行
我认为,一方面印度的许多基础设施和工业化进步难以进行汽车的基础产业制造,另一方面印度在外来车企的引进和落户上有着相关的分歧。导致印度的自主造车一直存在差距和难题。
在许多普通人的眼里,虽然印度的现代化水平以及经济民生等一直都不为人看好,但在工业科技的发展上,印度政府也一直想要拿进获得世界瞩目的成就,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全球世界范围内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和发展,印度也渴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创造属于印度的自主品牌汽车产业。
印度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化难以进行汽车的产业制造。
实在现有的情况下,印度的三轮车以及两轮电动车依旧是占有比例最高的相关车型,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印度的当地基础建设以及公路制造等过于狭窄,阻碍了印度汽车行业的发展和购买。虽然在近年来这种情况已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印度国内的许多家庭也有了足够的收入,可以进行车辆购买,但是印度的相关基础设施和工业化依旧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见到效果。
㈡ 印度的拖拉机,这么“用力一拉”,是为了什么
印度这个拖拉机需要那么用力一拉,就是为了启动拖拉机。现在汽车基本都是都是钥匙或者一键启动,这个用力一拉其实就是和这个一样的道理,是用来启动的。
其实我记得小时候农村都会有那种要用手拿着一个棍子插到拖拉机哪里摇起来,然后拖拉机就开始冒烟才算启动。真的年代很久远了,可能是因为印度还是比较落后,所以就会有这种需要几个人去用力一拉才能启动的拖拉机。
后来长大了就很难看到有拖拉机了,就算村里出门也都是轿车或者坐大巴。像地里农忙都几乎没有看到拖拉机的身影了,都有卡车呀皮卡去代替了,现在回想起来时间真的过的太快了。估计也只有印度现在还是经常用这种老式拖拉机。
㈢ 600万辆的机会 长城汽车启动印度市场战略
2月5日,第十五届印度德里国际车展在印度首都德里开幕。首次参展的长城汽车采用独立包馆的形式,展台面积达到3150平米,规模上创造记录,在参展阵容上,哈弗品牌不仅带来哈弗conceptH的全球首发和哈弗Vision2025的印度首发,同时展出了哈弗F7、哈弗F7x、哈弗F5、哈弗H9四款SUV。
继俄罗斯图拉工厂投产后,长城印度工厂将成为长城汽车全球第十个、海外第二个全工艺整车工厂,使长城汽车全球化生产布局进一步完善。?2019年长城汽车全球销量超过106万辆,同比增长0.69%,其中海外市场累计销量为65175辆,同比增长38.68%。以俄罗斯和印度为欧洲和亚洲的发力点,后面将有力的支持长城全球销量。在市场结构变化的格局下,完成高端化和国家化的布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世界汽车工业有哪四次变革
在100余年的汽车工业发展史中,世界汽车工业经历了3重巨大变革.第一次变革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推出T型车,发明了汽车装配流水线,使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从欧洲转向美国.第二次变革是欧洲通过多品种的生产方式,打破了美国汽车公司在世界车坛上的长期垄断地位,使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从美国又转回欧洲.第三次变革是日本通过完善生产管理体制,形成精益生产方式,全力发展物美价廉的经济型轿车,日本成了继美国、欧洲之后世界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
一、第一次变革——流水线大批量生产
1892年,美国查尔斯.杜里埃和弗兰科.杜里埃兄弟制造出美国第一辆以汽油机为动力的器车。
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1908年,通用汽车公司成立,推动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提到福特汽车公司,自然想到T形车。由于这种汽车的外形像T字,责成职位T形车。T形车可说是将家庭轿车神化变为现实的第一种车型。
在T型车出现以前,汽车是为少数人生产的奢侈品。为制造理想的大众化汽车,1908年福特公司推出T型车。T型车的出现,是汽车从有钱人的专利品以变而成为大众化的商品,在长达20年的T型车生产期间,T型车被称为“运载整个世界的工具”。
1913年,福特公司在汽车城底特律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使T型车成为大批量生产的开端,汽车装配时间从12.5h缩短到1.5h。从1908年到1927年,T型车共生产了1500多万辆,这一车型累计产量记录直到1972年才被德国甲壳虫型汽车打破。售价从开始的一辆850美元,最后降到360美元。1915年,福特一个公司的汽车年产量就占美国汽车公司总产量的70%,而当时生产汽车历史较长的德、英、法等欧洲各国的汽车总产量也不过是美国产量的5%。
由于亨利.福特仅注重生产成本,不重视产品改进,十多年生产的T型车显得单调、简陋。到1927年,带有豪华饰件的通用公司的雪佛兰型汽车赢得了用户普遍欢迎,终于击败了垄断汽车市场20年的福特T型车,使他最终退出了汽车舞台。
二、第二次变革——汽车产品多样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欧洲人就已经开始对美国汽车的一统天下不满。但是,由于当时欧洲的汽车公司尚不能一大批量生产、降低售价与美国汽车公司竞争。于是,以新颖的汽车产品,例如发动机前置前驱动、发动机后置后驱动、承载式车身、微载式车身、微型节油车等,尽量适应不同的道路条件、国民爱好等要求,与美国汽车公司抗衡。因此,形成了有汽车产品单一到多样化的变革。针对美国车型单一、体积庞大、油耗高等弱点,欧洲开发了多姿多彩的新型车。例如:严谨规范的奔驰、宝马;轻盈典雅的法拉力、雪铁龙;雍容华贵的劳斯莱斯、美洲虎、神奇的甲壳虫、风靡全球的“米尼”等车形纷纷亮相。多样化的产品成为最大优势,规模效益也得以实现。
到1966年,欧洲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比1955年产量增长5倍,年均增长率为10.6%,超过北美汽车产量,成为世界第二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到1973年,欧洲汽车产量有提高到1500万辆。世界汽车工业有由美国转回欧洲。
三、第三次变革——精益的生产方式
世界汽车工业的第三次变革发生在日本。日本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日本第一大汽车公司及丰田汽车公司和第二大汽车公司即日产汽车公司均创建于193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政府颁布了《汽车制造业企业法》,表明对发展汽车工业给与支持。二战中,日本政府关闭了美国在日本所建立的汽车制造厂。二战后,日本不允许外国到日本建厂造车。尽管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汽车工业仍然发展缓慢。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济型轿车的生产在日本逐年增加。1960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00美元,196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1000美元,为汽车普及创造了条件。同时,日本各汽车公司及时推出物美价廉的器车,其售价与20世纪50年代中期相比下降了30%~50%,于是日本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日本称1966年为普及私人汽车的元年。
同时,以丰田汽车公司公司为代表的几家汽车公司,将“全面质量管理”和“及时生产系统两种新型的管理机制应用于汽车生产。前者要求工人承担更多的责任,把产品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后者要求做好技术服务,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推动了日本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
1973年,日本汽车出口量达到200万辆;1977年,日本汽车出口量达到400万辆;1980年,日本汽车出口量猛增到600万辆。
由于日本实现了汽车国内销售量和出口量双高速增长,迎来了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奇迹。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车道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和日产汽车公司“古有千里马,今有日产车”的广告实现了美好的愿望。1960年,日本汽车产量仅为16万辆,远远低于当时美国和西欧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水平。但到1967年,汽车产量达到1100万辆,超过美国汽车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日本成为继美国、欧洲置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即世界汽车工业有发生了从欧洲到日本的第三次转移。
四、第四次变革——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往新兴市场转移
全球汽车产业第四次转移已成为共识,新兴汽车市场的崛起导致全球汽车巨头投资区域已经发生变化,中国和新兴市场成为布局重点。
㈤ 盘点印度国内汽车:以开奥拓为豪,中国神车曾在此大卖
随着近期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印度糟糕的卫生状况和超高的人口密度成为了疫情控制的诸多不稳定因素,一度成为大家的焦点。虽然与中国相距并不遥远,但因为旅游业的薄弱而导致很多中国人对印度并不是十分熟悉。
今天我们不谈疫情,不谈国事,就在汽车这个细分领域,和讯汽车就带你走进这个神奇国度的汽车市场,看看“三哥们”都开什么车?
印度人都开什么车?
和全球大部分国家一样,日系车占据了印度汽车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据印度官方统计,2019年日系车占到其乘用车市场超过60%的份额。而在全部日系品牌中,铃木占据了全印度超过70%的份额,全球范围内都热销的丰田和本田只能默默瓜分剩余的不到30%。
尽管如此,印度仍然被认为是未来几年最具有汽车消费潜力的国家之一。庞大的人口基数就意味着庞大的消费潜力,而且印度市场的消费力趋于年轻化,年轻人占比比中国还要高。根据市场调研统计,印度20岁以下的人口数量高达5亿,全国平均年龄仅为27岁。
有分析预测,在2021年,印度将成为中国和美国之后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㈥ 为何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远不如欧洲甚至是印度
因为我们过家的工业化要晚很多。
尽管目前国内汽车产量,品种,技术含量,制造设备和规模发展迅速,但产品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产品集中度,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仍然存在。商业素养,相关行业的同步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距和困难,制约了本地化流程的实现。这就是汽车行业开始引入外资的原因,并且过去20年中生产的大多数产品都是中文版的外国品牌汽车。
㈦ 下坡换低档时,踩着刹车,可以不松开刹车踩离合器挂低档吗
当然可以,刹车与挂档互不影响的。挂什么档要与当时的速度相对应。
1、换挡技巧
(1)从高档换到低档(减档)。汽车需要减档时,将车速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先抬加速踏板,同时踏下离合器踏板,将变速杆由高档位拨入空档位,随即抬起离合器踏板,并稍加一点“空油”。然后,再一次踏下离合器踏板,并将变速杆挂入低一级档位。最后,迅速放松离合器踏板至半联动位置,再一边松开离合器踏板一边平稳地踏下加速踏板,使汽车继续前进。
减档加空油的原则是:车速快“空油”大,车速慢“空油”小;发动机低速“空油”大,高速“空油”小;平路“空油”大,上坡“空油”小。
(2)从低档换到高档(加档)。当汽车需要加速时,将车速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左脚迅速踏下离合器踏板,同时放松油门(加速踏板),
将变速杆由低档拨入空档,抬起离合器踏板。然后,再一次踏下离合器踏板,将变速杆挂入高一级档位。最后,在放松离合器踏板的同时,平稳地踏下油门使汽车继续前进。
2.换档经验
(1)掌握好换档时机。换档要及时、正确、平稳和迅速。汽车起步时,一般用低速档(一档)起步。起步后,只要道路条件许可,应迅速及时逐级换入高速档。一般地说,高速档比低速档要省油。所以起步后,应及时升档,不要拖档行驶。
不得在坡路或车速降低时,使用高速档勉强行驶;也不准许使用较低速档,在路况好的条件下长时间行驶。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在车速较高时强行换入低速档,只能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冰雪路不宜使用制动器,或者行车中制动器突然失效时,而必须借助汽车发动机制动时才用。
(2)下坡换档,由低速档换入高速档与在平路上换档操作相同,但动作要快,空档只要一带而过,不可停留。否则,由于下坡助力的作用,使变速器的主、从动齿轮的转速差急剧增大,难以换入档位。
一旦出现挂错档或挂不进档时,应选择正确档位快速补加空油后重新挂入。
㈧ 中国品牌大肆布局海外市场,它们能由此登上神坛吗
在最近几年里,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国门的节奏越来越紧凑,如之前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图拉建立工厂,吉利在白俄罗斯、英国、乌拉圭、印尼、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地建立海外工厂,比亚迪则在美国、巴西、匈牙利、法国等地建立海外工厂,除此以外还有各个对外出口汽车的中国汽车品牌。不得不说,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国门的决心越来越坚定。而随着紧凑的发展步伐,如今中国品牌在国外市场的曝光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各国的汽车展览会上已经不乏中国品牌的身影,如我们熟知的法兰克福车展、日内瓦车展都有相关的中国汽车品牌参与期内。还有就是几个月前的印度车展,也同样有中国品牌涉足其中。
从上述的种种动作来看,中国品牌进军海外市场的野心越来越大,试图在中国市场的基础上往外扩张。而且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开始将生产转移到亚洲新兴市场,缅甸就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增长型市场。中国车企逐渐将目光投向缅甸,欲扩大在该国的汽车生产,与占据主导地位、地位稳固的日本竞争对手展开正面交锋。
据数据统计,虽然目前缅甸市场体量不大,2019年新车销量仅有21916辆,但缅甸汽车市场在过去3年里呈现大幅度的销量增长,3年内汽车销量增长了5倍之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质。而随着中国品牌的进驻,缅甸汽车市场活力将进一步激化,有业内人士估计,中国品牌在缅甸的年销量在2000至3000辆,大约占据10%的市场份额,并且还在迅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在缅甸发展的中国品牌还不得不面对已在当地扎稳脚跟的日系品牌,缅甸很可能成为中国品牌与日系品牌交锋最激烈的市场。
很显然,海外市场同时有其它国家的车企在与中国品牌进行激烈的竞争,再加上本土企业随着市场开发逐渐显现,中国品牌在国外同样要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那在此环境下,中国品牌又能否像日系、德系这些在全球市场上矗立已久的品牌那样,获得海外市场的认可,从而登上神坛呢?
如果说中国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建立时,要面对的是已经被合资品牌影响多年的市场局面,那中国品牌走出国门后将面对的是更平等的起点。我们且先不论品牌的属性,国内购车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市场反响和口口相传的品牌价值,就这方面而言,有着更深厚历史底蕴的合资品牌显然有着更大的优势,起码在品牌属性和各自的看家技术方面,合资品牌有着更鲜明的表现。这也导致中国品牌虽然目前在国内已有相当优秀的销量成绩,但在品牌价值方面依旧存在明显的劣势,这就是一个品牌久居市场带来的影响力。
但海外市场则不一样,基于某些国度的工业发展进程相对落后,而其中最为特殊的当属印度。据统计,2019年印度人口达到13.24亿,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家。但在世界银行发布2019年全球20个主要国家千人汽车拥有量数据,印度排名垫底,1000人里平均仅有22个人拥有汽车,而中国也仅能以173排名第17,排在首位的美国1000人里平均837人拥有汽车。在巨大的人口基数下,却是少得可怜的汽车普及率,可以说印度是一个巨大且未得以开发的汽车市场。
而且最重要的是,因印度汽车市场起步较晚,就好比80/90年代的中国市场,外资车企纷纷进驻扎根,此时需要的是各凭本事抢占市场,头衔历史已然不那么重要了。因此中国品牌与其它外资品牌在进驻印度市场后相当于处于同一起跑线,品牌价值差距被大幅度缩小,对于中国品牌而言无疑是个相当好的发展机会。
当然,市场特性也是筛选品牌的重点所在。同样以印度为例,2019年印度人均GDP仅有2016美元,而中国人均GDP则去到9201美元,两者间的经济差距可以说相当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印度的消费能力不高,需要的是更亲民的汽车,而在这方面,中国品牌所具有的成本控制优势可能成为其在印度打开市场的实力所在。除此以外,我们再观察中国品牌最近几年进驻的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市场可以发现,他们选择的是一些汽车普及率较低的国度,对于中国汽车品牌而言,这些国家是其奠定国际市场地位的重点所在。
但相对的,虽然中国品牌找到了一个不错的起步点,但其技术硬伤依旧存在,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消费者对技术的追求会越来越苛刻,此时就会到中国品牌一个相对尴尬的时间点。所以在市场开发到市场成熟的这几十年间,是中国品牌大力发展技术的重要阶段。
中国品牌走出国门是必然的事,尤其是在如今国内汽车市场发展放缓阶段,中国品牌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海外镀金是必不可少的行径。但中国品牌能否在镀金的同时带动自身的技术发展也是它们的重点所在,因为对于汽车这种精密的机械工具而言,技术才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㈨ 積架 怎么发动
启动積架汽车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打开積架汽车驾驶员这边的车门。
㈩ 川航官网电话人工服务
四川航空电话人工服务热线:95378(服务时间:7*24小时)、028-88888888。
川航总部设在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全空客机队航空公司。除成都总部以外,川航已设有重庆、云南、北京、浙江、黑龙江、陕西、海南、新疆、西昌、天津、南宁、深圳、绵阳等分公司、基地,形成覆盖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线网络布局。
质量介绍: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9月19日,作为民航独具特色优势的中型航企,发展三十年来始终坚持以质量品牌战略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创新性提出川航“全网全程”耦合式管理模式,推动企业走上“质量效益”内涵式发展道路。
凭借多年来对质量的坚持和追求,实现安全飞行302万小时、累积运输旅客1.85亿人次、机队规模178架、运营航线250余条、资产规模突破300亿、连续盈利20年,刷新了中国民航创业史的发展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