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那边的喜马拉雅山是怎么样的

印度那边的喜马拉雅山是怎么样的

发布时间:2023-01-04 10:09:13

㈠ 喜马拉雅山介绍

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山脉)
Himalaya Range, Himalayas, Himalayan Mountains
亚洲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包括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00米(24,000英尺)。其中之一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藏语Qomolangma,西方通称埃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萨加·玛塔峰),高达8844.43米(29,017.16英尺)。这些山的伟岸峰颠耸立在永久雪线之上。数千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对于南亚民族产生了人格化的深刻影响,其文学、政治、经济、神话和宗教都反映了这一点。冰川覆盖的浩茫高峰早就吸引了古代印度朝圣者们的瞩目,他们据梵语词hima(雪)和alaya(域)为这一雄伟的山系创造了喜马拉雅山这一梵语名字。如今喜马拉雅山脉为全世界登山者们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同时也向他们提出最大的挑战。
该山脉形成印度次大陆的北部边界及其与北部大陆之间几乎不可逾越的屏障,系从北非至东南亚太平洋海岸环绕半个世界的巨大山带的组成部分。喜马拉雅山脉本体在查谟和喀什米尔(Jammu and Kashmir)有争议地区的南迦帕尔巴特峰(Nanga Parbat,8,126米〔26,660英尺〕,世界第九高峰)至西藏南迦巴瓦峰(7,756米〔25,445英尺〕)之间,从西向东连绵不断横亘2,500公里(1,550哩)。两个喜马拉雅山王国尼泊尔和不丹位于山脉东、西两端之间。喜马拉雅山脉在西北与兴都库什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交界,在北面与西藏高原接壤。喜马拉雅山脉从南至北的宽度,在201~402公里(125~250英里)之间。总面积约为594,400平方公里(229,500平方英里)。
地理位置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我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接处。西起帕米尔高原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约2500公里,宽200-300公里。
经纬度:27° 59' N, 86° 56' E (北纬27度59分,东经86度56分)。

㈡ 喜马拉雅山的特征是什么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我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接处。

喜马拉雅山西起帕米尔高原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约2500千米,宽200千米至300千米。主峰珠穆朗玛海拔高度8844.43米。这些山峰终年为冰雪覆盖,藏语喜马拉雅即冰雪之乡的意思。

珠穆朗玛是藏语女神第三的意思。她银装素裹,亭亭玉立于地球之巅,俯视人间,保护着善良的人们。她时而出现在湛蓝的天空中,时而隐藏在雪白的祥云里,更显出她那圣洁、端庄、美丽和神秘的形象。

作为地球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对于中外登山队员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攀登目标。

喜马拉雅山

㈢ 喜马拉雅山在哪 喜马拉雅山地理位置

喜马拉雅山在青藏高原的南缘。
分布于中国西藏、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家。在喜马拉雅山中部的北坡,山谷冰川上有世界上最宏伟多样的冰塔。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格玛央宗冰川。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是人类证明攀登能力的圣地。
南坡从海拔2000多米的山谷上升到海拔8000多米的山峰。山谷水平距离只有几十公里,但自然景象变化迅速:下部温暖湿润,常绿阔叶林生长茂盛,形成常绿阔叶林带。
随着海拔的升高和温度的降低,喜温的常绿阔叶树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耐寒的针叶树逐渐增多,2000m以上的针叶树为针叶林带;再往上,热量不足,树木生长困难。灌木取代了森林,出现了灌木带。4500米以上为高寒草甸带;500米以上是高寒荒漠区;更高处是高山的永久雪带。
//www.exoplanetwar.com/pic_8d5494eef01f3a298c8c035a8b25bc315d607cd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㈣ 喜马拉雅山形成原因

问题一:喜马拉雅山主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相撞,板块挤压,亚欧板块上拱、抬升,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

问题二:喜马拉雅山脉是怎么形成的?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高耸在欧亚大陆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就属于这一山系。那么,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呢?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地球科学家现在大体上可以讲出它的故事。
盘古大陆的形成和分裂。在5亿年前,地球表面已经存在某些大陆块体,它们在海洋中漂移,后来才逐渐聚合在一起。大约在4.2亿或3.8 亿年前,现北美洲和欧洲碰撞,并结合在一起成为劳亚大陆。其间,现在的非洲、印度、澳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也相互碰撞,并且结合在一起,成为冈瓦那大陆。大约在3.6或2.7 亿年前,劳亚大陆和冈瓦那大陆又互相碰撞,并且结合在一起,成为盘古大陆。在2亿年前,盘古大陆开始分裂。有人认为,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象大陆这样合而分、分而合的过程,也许曾经多次出现,每次拼合和分离的时间大约5亿年。
东亚大陆块的形成。一个大陆可能由多个块体组成。中国的华北块体、华南块体、塔里木块体都是古生代以前的古老块体。在2.5亿年前,它们已经互相碰撞,并结合成东亚大陆。在块体之间由碰撞产生褶皱。之后,青藏高原的羌塘块体和 *** 块体,相继和东亚块体碰撞联在一起。直到0.5亿年前,印度次大陆才和东亚大陆碰撞。
印度次大陆的漂移。印度次大陆原先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缘,后来向北漂移和欧亚大陆结合。在0.8亿年前,印度尚未与欧亚大陆结合,漂移速率为每年10cm;在0.5亿年前,印度已与欧亚大陆结合弗漂移速率下降为每年4.5cm。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碰撞,不仅推动欧亚板块一同向北移动,而且俯冲到欧亚板块下方,使印度板块的大量物质聚存在欧亚板块的地壳和上地幔处,产生了全球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和大陆中最大的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最终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尚有争论。这里提出一种多次隆起的解释,并开列一个形成过程的时间表:5000万年前,当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前进时,在 *** 雅鲁藏布江的缝合处,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下方俯冲,出现第一个俯冲带;3500万年前,印度板块继续推进,当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接触时,印度板块的岩石层发生分裂,地壳仍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处向下俯冲。由于冲击的力量,印度板块的地壳物质受到挤压,堆积在缝合带附近,形成山脉,奠定喜马拉雅山脉的基础; 2100万年前,当印度板块在缝合带处俯冲的深度达到100km 时,由于欧亚板块上地幔的浮力太大,该俯冲被迫停止。但印度板块仍向北迁移,并出现第二个俯冲带。由于这个俯冲带的作用,使它上方的地壳隆起,基本形成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1100万年前,由于同样的原因,欧亚板块上地幔的浮力,使印度板块的俯冲带又被迫停止。印度板块继续北上,出现第三个俯冲带,再一次使喜马拉雅山隆起。根据这种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不止出现一次,而是多次;并且喜马拉雅山脉的物质成分,主要是印度次大陆地壳,而不是欧亚大陆上地幔的物质。

问题三:喜马拉雅山形成原因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
据地质考察证实,早在20亿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地中海,它经历了整个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持续到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那时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米的海相沉积岩层。到早第三纪末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经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至今尚未结束,仅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还在缓缓地上升之中。

问题四:喜马拉雅山脉是怎么形成的呀? 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壳隆起,经过漫长的哗质过程形成喜马拉雅山

问题五: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 通过大陆漂移的假说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为印度洋板块和亚欧版块交界处,
形成挤压运动
因而形成喜马拉雅山脉
要赞哦

问题六: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 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板块运动的相关知场。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导致日本、台湾等地多火山地震。

问题七: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是由于两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壳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过程而形成的

㈤ 喜马拉雅山是空心的内部到底藏着什么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它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山脉,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长2450km,宽200~350km。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是珠穆朗玛峰,在藏语中,是第三女神的意思,海拔高达8844.43米(岩面高度,而雪盖高度为8848米)。据相关数据显示,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

这个结果从某种意义上面说明了喜马拉雅山下面是存在生命的,但是具体的结论需要深入内部进行勘测,但是目前世界上的科学技术,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科学家们会推陈出新,不断研究。前面说了,科研人员也发现喜马拉雅山脉的内部存在着水资源,那么,这些水资源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在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之初就留下来的?还是形成之后才有的?当然,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一时半会儿也是不行的,只能等到科学进步之后,对喜马拉雅山脉进行进一步的勘测,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㈥ 喜马拉雅山是什么样的山

喜马拉雅山(the Himalayas )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边境上,东西绵延2400多公里,南北宽约200—300公里,由几列大致平行的山脉组成,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在我国境内是它的主干部分。平均海拔高达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1座,这些山峰终年为冰雪覆盖,藏语“喜马拉雅”即“冰雪之乡”的意思。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喜马拉雅山脉自南向北大致可分为三带:南带为山麓低山丘陵带,海拔700—1000米左右;中带为小喜马拉雅山带,海拔3500—4000米左右;北带是大喜马拉雅山带,是喜马拉雅山系的主脉,由许多高山带组成,宽约50—60公里,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数十个山峰的海拔在7000米以上,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各山峰终年为冰雪覆盖,呈一片银色世界。

喜马拉雅山脉在地势结构上并不对称,北坡平缓,南坡陡峻。在北坡山麓地带,是我国青藏高原湖盆带,湖滨牧草丰美,是良好的牧场。流向印度洋的大河,几乎都发源于北坡,切穿大喜马拉雅山脉,形成3000—4000米深的大峡谷,河水奔流,势如飞瀑,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喜马拉雅山连绵成群的高峰挡住了从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而北坡的雨量较少,植被稀疏,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高山地区的自然景象也不断变化,形成明显的垂直自然带。

南坡从海拔仅2000多米的河谷上升到8000多米的山峰,河谷的水平距离不过几十公里,自然景象却迅速更替:低处温暖湿润,常绿阔叶林生长得郁郁葱葱,形成常绿阔叶林带;海拔升高,气温递减,喜温的常绿阔叶树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而耐寒的针叶树则渐增加,在2000米以上为针叶林带;再往高处,热量不足,树木生长困难,由灌丛代替森林,出现灌丛带;在45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带;5300米以上为高山寒漠带;更高处为高山永久积雪带。

北坡气候干寒,降水量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分布的层次也比南坡少得多。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据地质考察证实,早在20亿年前,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地中海,它经历了整个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持续到距今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那时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余米的海相沉积岩层。到早第三纪末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经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至今尚未结束,仅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现在还在缓缓地上升之中。

中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为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所夹峙。自早第三纪以来,各个板块相互碰撞,对中国现代地貌格局和演变发生重要影响。自始新世以来,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地,这次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分早、晚两期,早喜马拉雅运动,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之间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发生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陆,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与此同时中国东部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则发生张裂,海盆下沉,使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开始进入边缘海-岛屿发展阶段。尤其重要的是发生于上新世-更新世的晚喜马拉雅运动。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全国地势出现了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由于印度洋不断扩张,推动着刚硬的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向亚洲大陆南缘俯冲挤压,使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这种以小的倾角俯冲于亚欧板块之下的印度板块持续向北的强大挤压力,在北部遇到固结历史悠久的刚性地块(塔里木、中朝、扬子)的抵抗,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使构造作用力高度集中,引起地壳的重叠,上地幔物质运动的加强和深层及表层构造运动的激化,导致地壳急剧加厚,促使地表大面积大幅度急剧抬升,于是形成雄伟的青藏高原,构成我国地形的第一级阶梯。
登山

㈦ 喜马拉雅山在哪个国家

喜马拉雅山不属于任何某一个国家。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中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中国和尼泊尔交接处。

西起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2450千米,宽200~350千米。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



(7)印度那边的喜马拉雅山是怎么样的扩展阅读:

喜马拉雅山脉最典型的特征是扶摇直上的高度,一侧陡峭参差不齐的山峰,令人惊叹不止的山谷和高山冰川,被侵蚀作用深深切割的地形,深不可测的河流峡谷,复杂的地质构造,表现出动植物和气候不同生态联系的系列海拔带。

从南面看,喜马拉雅山脉就像是一弯硕大的新月,主光轴超出雪线之上,雪原、高山冰川和雪崩全都向低谷冰川供水,后者从而成为大多数喜马拉雅山脉河流的源头。不过,喜马拉雅山脉的大部却在雪线之下。创造了这一山脉的造山作用依然活跃,并有水流侵蚀和大规模的山崩。

㈧ 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

问题一:喜马拉雅山是怎么形成的? 在2.25亿年前,这里却是一片汪洋大海。然而,在距今400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南面的印度(印度洋板块)向北面漂移,平均每年漂移6―12厘米。又过了2000多万年,印度与亚欧(亚欧板块)碰撞了,印度被挤压到亚欧之下。在他们的碰撞之处,底层受到强烈的挤压,产生褶皱,隆起成山,从而形成了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据了解,这两个板块还在以每年5.08厘米的速度互相挤压,迫使喜马拉雅山继续升高,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还在以平均每年约1.27厘米的速度继续升高。

问题二: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什么板块和什么板块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
喜马拉雅山脉 (梵语:hima alaya,意为雪域),藏语意为“雪的故乡”。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长2450km,宽200~350km。

问题三: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 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板块运动的相关知场。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导致日本、台湾等地多火山地震。

问题四:喜马拉雅山主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欧板块相撞,板块挤压,亚欧板块上拱、抬升,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

问题五:喜马拉雅山脉是怎么形成的?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高耸在欧亚大陆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就属于这一山系。那么,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呢?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地球科学家现在大体上可以讲出它的故事。
盘古大陆的形成和分裂。在5亿年前,地球表面已经存在某些大陆块体,它们在海洋中漂移,后来才逐渐聚合在一起。大约在4.2亿或3.8 亿年前,现北美洲和欧洲碰撞,并结合在一起成为劳亚大陆。其间,现在的非洲、印度、澳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也相互碰撞,并且结合在一起,成为冈瓦那大陆。大约在3.6或2.7 亿年前,劳亚大陆和冈瓦那大陆又互相碰撞,并且结合在一起,成为盘古大陆。在2亿年前,盘古大陆开始分裂。有人认为,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象大陆这样合而分、分而合的过程,也许曾经多次出现,每次拼合和分离的时间大约5亿年。
东亚大陆块的形成。一个大陆可能由多个块体组成。中国的华北块体、华南块体、塔里木块体都是古生代以前的古老块体。在2.5亿年前,它们已经互相碰撞,并结合成东亚大陆。在块体之间由碰撞产生褶皱。之后,青藏高原的羌塘块体和 *** 块体,相继和东亚块体碰撞联在一起。直到0.5亿年前,印度次大陆才和东亚大陆碰撞。
印度次大陆的漂移。印度次大陆原先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缘,后来向北漂移和欧亚大陆结合。在0.8亿年前,印度尚未与欧亚大陆结合,漂移速率为每年10cm;在0.5亿年前,印度已与欧亚大陆结合弗漂移速率下降为每年4.5cm。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碰撞,不仅推动欧亚板块一同向北移动,而且俯冲到欧亚板块下方,使印度板块的大量物质聚存在欧亚板块的地壳和上地幔处,产生了全球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和大陆中最大的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最终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尚有争论。这里提出一种多次隆起的解释,并开列一个形成过程的时间表:5000万年前,当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前进时,在 *** 雅鲁藏布江的缝合处,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下方俯冲,出现第一个俯冲带;3500万年前,印度板块继续推进,当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接触时,印度板块的岩石层发生分裂,地壳仍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处向下俯冲。由于冲击的力量,印度板块的地壳物质受到挤压,堆积在缝合带附近,形成山脉,奠定喜马拉雅山脉的基础; 2100万年前,当印度板块在缝合带处俯冲的深度达到100km 时,由于欧亚板块上地幔的浮力太大,该俯冲被迫停止。但印度板块仍向北迁移,并出现第二个俯冲带。由于这个俯冲带的作用,使它上方的地壳隆起,基本形成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1100万年前,由于同样的原因,欧亚板块上地幔的浮力,使印度板块的俯冲带又被迫停止。印度板块继续北上,出现第三个俯冲带,再一次使喜马拉雅山隆起。根据这种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不止出现一次,而是多次;并且喜马拉雅山脉的物质成分,主要是印度次大陆地壳,而不是欧亚大陆上地幔的物质。

问题六: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 通过大陆漂移的假说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为印度洋板块和亚欧版块交界处,
形成挤压运动
因而形成喜马拉雅山脉
要赞哦

问题七:喜马拉雅山脉是怎么形成的呀? 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壳隆起,经过漫长的哗质过程形成喜马拉雅山

㈨ 喜马拉雅山简介

喜马拉雅山,座落在中国境内部分,为我国最大的山。做为整个山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和最新褶皱形成的山脉。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与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国的边境线上,其主要部分在我国与印度、尼泊尔的交界线上。“喜马拉雅”,是梵文的译音,意为雪之家。山东西长约2400公里,南北宽约200-300公里,平均海拔高度为6000米以上,山势高峻林立,高峰雄伟,超过7000米的山峰有50多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1座。雄踞地球之巅,刺破青天,昂首天外,俯视群山,为万山之首的海拔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与友好邻邦尼泊尔的边界线上。

喜马拉雅山区地带,在很久以前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地质学上称为喜马拉雅地槽。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的始新世末期,地槽底部爆发了一场剧烈的、着名的喜马拉雅地壳运动,使得久远沦沉在大海之中的喜马拉雅升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步上升,成为“地球的第三极”。据观察测算,喜马拉雅山至今还以每年15—50毫米的速度仍在升高。由于喜马拉雅山脱海成陆很晚,因此,又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为青藏高原的南缘,略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山体,其南坡陡峻、险跋,多峡谷,而北坡较平缓,多低山丘陵和盆地。喜马拉雅山发育有许多现代冰川,面积约为11055平方公里,大部分冰川集中在海拔7000—8000米以上的高峰区。最长的冰川为位于我国境内的西绒布冰川,长22.2公里。冰川融水孕育了诸多河流,成为江河的源泉。喜马拉雅山南坡系亚洲大河,也是印度的第一条大河——恒河的发源地。恒河是印度的“圣河”,流域区内为印度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我国的雅鲁藏布江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仲巴县的杰马央宗曲。雅鲁藏布江为我国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其流域是我国酉藏自治区农、林、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直接影响着我国这一地区的气候和地质、地理上的变化。西部海拔较高,气候干燥而寒冷;东部和东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植物繁多;南部谷地,土质肥沃,沟壑纵横,巍峨瑰丽,桃红柳绿,富饶美丽,为西藏自治区的主要产粮区。

㈩ 喜马拉雅山有什么奇特的自然景色

众所周知,世界上最雄伟最高达的山脉便是喜马拉雅山。它在藏语中的意思就是“冰雪之乡”,它处在青藏高原的南部边缘,西从帕米尔开始,东到雅鲁藏布江的转弯处,全长一共有2500公里,从中国的西藏自治区一直绵延到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之间,成为向南突出的弧形。

喜马拉雅山脉上的平均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比世界上任何山脉的平均高度都高。有40多座7000米以上的高峰;在亚东以西地区,有11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8.13米,外形像一座金字塔,是世界上的最高峰,它与南极和北极并称,是地球的“第三极”。

暖湿气流从一度样吹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使这里雨量充沛、植被也非常茂盛;西北坡比较干旱,植物也显得稀少,与南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雅鲁藏布江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北麓,因为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着河谷北上,所以谷地内的气候温暖且湿润、森林十分茂盛,在此的农作物一年可以两熟,水力资源也非常丰富。

山地高度的不断增加使高山地区的自然景象变化不断,从而构成了高山地区独特的垂直自然带。喜马拉雅山非常高耸,所以这些垂直的自然带就十分明显。海拔2000米的河谷一直上升到8000米的山峰之间的水平距离才几十公里,可是景色的交替却是非常迅速:低处空气空暖且湿润、森林茂盛、郁郁葱葱,属于常绿阔叶林带;到了海拔3000米的地方,气温降低,常绿阔叶树因为喜暖所以在此消失,一些耐寒的针叶树便在此扎根,形成针叶林带;再往上升到海拔4000米的地方,热量明显不足,树木生长显得困难,于是出现了灌丛带;再高处依次是草甸、地衣等自然带,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则是终年积雪。所以,如果从山下往山上走,映入眼中的景色,就像从温暖的华南地区到了严寒的极低一般。如此短的距离中,自然景色的变化却是这么强烈,确实可以称得上自然界一大奇观了。

阅读全文

与印度那边的喜马拉雅山是怎么样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3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3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5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6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2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3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3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3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9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0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1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5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2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5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