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跟中国的国际地位相比,有什么优势
印度的国际地位是非常特殊的,第一,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并且在殖民地解放中,走出了一个让西方列强十分满意的道路,让西方列强得到了道义的制高点;第二、印度走出了与西方列强同等意识形态的治国方针;第三、印度在几百年的殖民历史中,丧失了民族自决的志向;上述的原因,使得西方列强对印度得以“放心”,另外,印度的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迫使,印度称为东西方相争的“香饽饽”,这就是,最近印度总理所说的印度的崛起不会引起西方国家的担忧。而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有着十分强劲的发展潜力,一直保持着在全球巨大的经济军事份额,占据着世界顶端的地位,并且由于近代中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残酷压迫掠夺,这使得西方在面对中国的发展时,具有隐含的强烈负罪感,为了这种道义的劣势,西方不得不压制中国,留得一个长期的时间化解上百年来积累的怨恨。所以,在对待印度,对待中国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印度,西方有着及其强烈的优越感,印度为西方在殖民主要以全身而退做了一个很好的背书,印度可以得到从政治军事到经济的全面接纳,而对待中国,则是西方有着不能自身解决的罪恶感,任何的对中国有利的政策都面临着强烈的阻碍。
B. 二战结束之后,印度的发展是如何渐渐落后于中国的
印度一开始也是学苏联,但学的不彻底,外面是计划,里面还是自治,这样一来,中国建国初很多工程顺利实施,印度的大工程很多都烂尾了,因为没有集中优势办大事。这样一来,印度的工业化进程就变慢了,而且它的改革开放比中国还晚。本来起步就晚,社会根本问题又没有得到解决,自然印度就不如中国了。
中国和印度都是邻国,都是人口大国。人口规模本身就是实力,但中国人口规模和印度不一样。印度共和国,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与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邻缅甸,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海岸线长达5560公里。也是由100多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印度斯坦族为主体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46.3%。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河文明诞生于公元前2500年(主要位于今天的巴基斯坦)。大约1500年前,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了当地的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小的奴隶制国家,建立了种姓制度。吠陀宗教开始发展成婆罗门教。
总结:印度一开始也是学苏联,但学的不彻底,外面是计划,里面还是自治,这样一来,中国建国初很多工程顺利实施,印度的大工程很多都烂尾了,因为没有集中优势办大事。这样一来,印度的工业化进程就变慢了,而且它的改革开放比中国还晚。本来起步就晚,社会根本问题又没有得到解决,自然印度就不如中国了。
C. 很多人都说印度地理位置优越,他们的位置优越在哪里
这是因为印度三面环海使得印度的海洋运输可以起到一个很大的发展。现在印度也在大力的发展国内的海军实力,使得现在印度洋地区印度并没有太多的对手。当然也因为这种出色的地理位置,使得印度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以及贸易往来都非常的密切,所以大家才会说印度的地理位置其实是非常优越的。
现在印度的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也使得其他的西方大国对于印度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的紧密。这是因为印度对于这些大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利益,而且印度每年向这些西方大国购买先进武器装备,也使得这些西方国家对于印度的态度非常的友好。
D. 从地缘政治看印度为什么不如中国
从地缘政治看印度为什么不如中国?
最近,中国和印度在锡金(印度)-亚东(中国)边境爆发冲突,“龙”与“象”的较量也被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今天,库叔分享一篇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的分析文章,作者温骏轩将中国内部诸板块与印度进行一一的对应比较,发现了十分有趣的差异。
其实自1962年中印战争之后,两国在边境线上的小规模冲突可以说一直就没有断过,只不过不一定都见诸媒体罢了。然而这一次的冲突,倒的确有些不同。原因在于,中印两军对峙的那片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洞朗地区),印度本身并不是当事方。真正的争议双方,是中国和不丹两国。印度之所以自认为有资格出头,是因为不丹的外交、军事事务完全交由印度处理,经济上亦严重依赖印度,甚至因此没有和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国建交。
西里古里走廊位置示意图
通过上述对比,以及中国和印度在世界地缘政治舞台上的定位分析,相信大家心目对这场龙-象竞争今后的走势已经有了答案。客观说,在从古老文明迈向现代文明的这个历史转折点上,中国抓住了更多的机会,印度则多少有点输在起跑线上的感觉。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两国当下的地缘政治结构环境上,更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及合法拥核国家身份,是显示大国身份的两个重要指标,也是印度这些年的努力方向。中国则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就已经做到了这两点。
事实上,以联合国席位及拥核国身份这两个指标来说,中国也是唯一以“发展中国家”身份,跻身世界政治舞台中心的国家。正常情况下,作为一个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国家,本是没有机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取得如此好的身位的。这一切,包括今天中国领土的形成,都不是因为当年那些列强的施舍,而是100年来中国人民从未间断的抗争及巨大的牺牲换来的。
反观印度,70年前的“非暴力不合作”及听从宗主国安排的做法,固然为其求得了一个独立地位,但当印度希望自己成为世界一极时,就会发现付出和回报其实是成正比的。即使今后能够通过合纵连横,解决两个大国身份认证的问题,但对于印度来说,将自己国境线推进到一个更完美的程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望采纳
E. 为什么印度比中国混的好,
印度国际环境比我们确实好,他是亲西方民主,你知道欧美对于民主这一套看的重,有种民主情节,而中国是被称集权的。在,为了平衡中国崛起,西方需要印度来抗衡中国力量,故印度真的很好混!
F. 印度哪些方面强于中国
第一点是雄心,古人云非志无以成学,印度不遗余力的希望控制印度洋以及像东发展,毫不掩饰其称霸南亚的决心;
第二点是兵员,印度的人口结构更能支持持续长期的战争;
第三点是军事投入,印度花大价钱将其军队武装到牙齿,其真正的军事实力绝不止我们在网络上看到那些翻跟斗的文艺兵能够概况的;
第四点是地缘,印度比中国的战略环境要好的多,进可掌控“世界岛”的中央,退可联合日俄以自守;
第五点是地理,其国土平坦,补给迅速,北方有喜马拉雅山系为天然屏障,南方德干高原与恒河平原自成天府,其雨季降水量非常大,物种丰富,气候湿热,利于本土防御而不利于进攻;第六点是其政治传承稳定,除了少部分共产主义势力和伊斯兰势力,其政治基本传承圣雄甘地一脉,长期稳定;
第七点是经济发展迅速,可以预见的是印度将来的经济规模与中国不相上下;
第八点是人才,印度65年来,循序渐进的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教育制度,印度人才遍布全球,在软件服务业等行业具有相当优势;
第九点是外交,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出于制衡中国的考虑尤为扶持印度,且印度周围,锡金以被灭,不丹、尼泊尔、缅甸、东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过与印度基本没有严重的利害冲突;
第十点是价值体系,中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而印度印度斯坦人虽然只占四分之一强,但其国民多信奉印度教、伊斯兰教,民族凝聚力强于中国
G. 印度的优势和好处
一、印度的耕地面积比我国的大30%左右。中印两国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中国人口现在为13.5亿,印度为11亿,对这样的人口大国,保有足够数量的耕地面积至关重要,否则吃饭都成问题。虽然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印度的三倍还多,但从耕地面积上看,印度以24亿亩耕地居亚洲之首,中国以18.3亿亩尾随其后。
问题是:我国的耕地面积仍然呈每年下降的趋势,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开发拓展、土地荒漠化等几方面,我们每年要损失上千万亩耕地。这难道不足以让我们警觉吗?尽管我国的农作物产量比印度高,那是因为我们在农业生产体制改革和精耕细作方面比他们做得好,但应当承认,印度现在落后就意味着它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而我们,则应该在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科学开垦可耕荒地上下更大的功夫。
二、印度的地理条件比我国更适于进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是山地众多的国家,地形复杂,进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遇到的困难很多,造价也比较高。而印度,其国土面积范围内除了北部喜马拉雅山地外,中南部的恒河平原、中央平原、德干高原地形起伏变化不大,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良好。印度由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留下较好的基础以及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多年来铁路运营总里程雄居亚洲之首,直到2003年才被中国超越。目前中印铁路总里程对比为:7.5万公里:6.4万公里。
同样,印度在这方面的潜力也很大。而我们的 状况并不足以高枕无忧,很多地方交通基础设施的状况还亟待改进,而且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比印度费劲,丝毫不能懈怠。
三、印度目前所处的地缘政治形势优于中国。我国东南沿海尚有台湾问题未解决,在东海油气问题上与日本有矛盾,在南海问题中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存在争端,北边的俄罗斯虽然处于虚脱状态,但一直算不上中国的友好睦邻,威胁倒常常有,西南方向的印度也常常前来叫板。印度呢?虽然在北面与巴基斯坦呈武装对峙状态,还有强大的中国的威胁,也够喝一壶的,但南面基本没有顾虑,国家安全整体形势优于中国。
印度与美、俄、英、日等强国的外交关系也保持得不错,如中印起争端,这些国家恐怕是偏袒印度的。
中国虽然强大了,但要顾及的方面很多,力量难免分散。所以,中印目前如发生冲突,我们在国际政治、军事领域处于劣势。
四、印度在软件领域里对中国有较强的优势。软件业是印度能拿出手的少数几个拳头产业之一,印度政府在这方面也高度关注。我们除了加大投入、培养人才、加强产业链建设以外,还要做什么?——那就是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把知识产权保护做好了,软件研发、推广才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更好地推动其发展。我们问问自己:在这方面我们做到位了吗?
五、印度的金融体系比我们更加开放、更有效率。金融系统的开放度、透明度高,其好处大家都知道。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如果金融系统出问题,后果十分严重。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大家都看到了,也经历了,什么次贷危机、呆坏帐等等,我就不多说了。反正我国的金融系统改革尚处于初级阶段,问题很多,有些地方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在这方面我们不如印度。
中国经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生产总值已位列世界第三,而且发展势头仍然迅猛。印度近些年,经济发展大有起色,这也得到人们的公认。二十一世纪的龙象之争将是以后一段时间内的主旋律。谈了印度的五大优势,是为了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自己的缺点,找出对手的优势,以不断地调整激励自己大步前进。“虚心使人进度,骄傲使人落后”——望我们常记起这句警言,共勉共进!
H. 为什么印度和美国俄罗斯的关系都很好
印度和美国俄罗斯的关系都很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印度志向远大
帮助有梦想的“孩子”实现梦想,是每个世界大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世界大国,美俄等国无疑是合格甚至优秀的。
从印度独立以来,苏联就一直是印度值得信赖的好伙伴,特别是在1962年印度被东方大国吊打的危险时刻,苏联始终矢志不移地为印度站台,全然不顾被打脸的火辣。
而为了防止苏联势力进入南亚,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谋篇布局,美国在1971年果断放弃传统盟友巴基斯坦,转而和印度眉来眼去,印度由此成为美苏两国争先拉拢的对象。
因为美苏两国的竞争关系,印度获得了空前有利的国际环境,购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在2013年一亿美元从印度购买的戈尔什科夫元帅号航母,简直就是印度绝好人缘的典型体现。对于愿意花钱,尤其是大价钱来实现梦想的印度,美俄等大国从来不吝啬他们对印度的关爱。
2、印度先天不足
虽然印度立志要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但美俄比印度更清楚印度是什么货色。因为没有经历惨烈的革命战争,实现统治阶级的彻底换血,印度始终在新旧势力并存的环境下蹒跚前进。因无奈而实行的多党制,反而让印度成为西方国家鼓吹的“民主典范”。
而因为没有经历革命的洗礼,没有强有力领导核心的印度根本无法彻底解决种姓问题和国土四分五裂的问题,所以更没有能力进行扎实的工业体系建设。
再加上印度的国际环境实在太好,始终没有推动印度自力更生的外在压力,所以印度始终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印度即便在南亚大陆横冲直撞,也因为始终没有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二流强国。
当然,只有这样的国家,才能令美俄等国无比放心,他们吃准了即便把技术摆在印度科学家面前,印度也不可能仿制出来,所以无比放心的美俄才愿意将“人畜无害”的印度当成爱不释手的宝贝。
3、印度价值不菲
印度的价值,除了体现在每年豪掷千金,能够养活俄罗斯的军工部门以及美国的军火商外,印度的存在还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牵制东方大国。
无论是始终如一的美国还是精明狡诈的俄罗斯,对印度的定位始终都相对如一,那就是围堵和牵制越来越膨胀的北方大国。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出于维持全球霸权的需要,对于东方大国这样的国家从来都是围堵加遏制;而俄罗斯虽然长期一蹶不振,失去了超级大国苏联的雄风,但因为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领土问题,俄罗斯迫切需要印度从另一个方向起到有力的牵制作用。
所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友谊,印度被美俄视为牛宝,有着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原因。
(8)为什么印度的外交环境比我国好扩展阅读
虽然印度至今仍然没有普及厕所,但是却始终有很多臭味相投的小伙伴,而且都是国际社会的大腕儿,比如美国,比如俄罗斯。
虽然天天喊着“超中赶美”,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但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立国的印度,因为没有经历异常惨烈的革命洗礼,国内新旧势力并存,不仅民众没有印度的国家意识,顶层设计也只能实行“海纳百川”的多党制,于是印度成了西方国家眼中的“民主典范”。
而这样的民主,除了好看一无是处,尤其是对基础薄弱的印度而言,连国家的统一都达不到,何谈排除万难建设完备而强大的工业体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完全将自己交给了世界,连基础子弹都需要从国外进口,武器装备更是万国牌,品牌数量加起来可绕地球十圈。
因为印度为了大国梦想从来不吝啬银子,所以跟印度做生意的国家无不对印度交口称赞,争相恐后地支援印度。
所以,面对印度这个慷慨的“上帝”,美俄等国有什么理由不鞍前马后?而面对印度连破烂都造不好的自主研发能力,这些大国还有什么理由不拿出更好的技术帮忙?
当然,西方国家从来都是支持加鼓励,从来不会有“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印度”这样的恨铁不成钢,他们和印度的关系依然十分紧密,而且相信下一次印度登月他们的关系依然能更上一层楼。
I. 印度哪些方面强于中国
第一点是雄心,古人云非志无以成学,印度不遗余力的希望控制印度洋以及像东发展,毫不掩饰其称霸南亚的决心;
第二点是兵员,印度的人口结构更能支持持续长期的战争;
第三点是军事投入,印度花大价钱将其军队武装到牙齿,其真正的军事实力绝不止我们在网络上看到那些翻跟斗的文艺兵能够概况的;
第四点是地缘,印度比中国的战略环境要好的多,进可掌控“世界岛”的中央,退可联合日俄以自守;
第五点是地理,其国土平坦,补给迅速,北方有喜马拉雅山系为天然屏障,南方德干高原与恒河平原自成天府,其雨季降水量非常大,物种丰富,气候湿热,利于本土防御而不利于进攻;第六点是其政治传承稳定,除了少部分共产主义势力和伊斯兰势力,其政治基本传承圣雄甘地一脉,长期稳定;
第七点是经济发展迅速,可以预见的是印度将来的经济规模与中国不相上下;
第八点是人才,印度65年来,循序渐进的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教育制度,印度人才遍布全球,在软件服务业等行业具有相当优势;
第九点是外交,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出于制衡中国的考虑尤为扶持印度,且印度周围,锡金以被灭,不丹、尼泊尔、缅甸、东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过与印度基本没有严重的利害冲突;
第十点是价值体系,中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而印度印度斯坦人虽然只占四分之一强,但其国民多信奉印度教、伊斯兰教,民族凝聚力强于中国
J. 印度发展经济与中国相比有什么优势
1、人和——人口红利
印度人多
再过几年就是全球第一大人口大国,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19年6月17日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19:发现提要》报告称,印度2027年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报告称,2019年的中国人口为14.3亿,印度为13.7亿,分别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9%和18%。不过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增加近2.73亿从而超过15亿,而中国人口规模将降低至11亿左右。
从2019年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约50%将集中在9个国家,包括印度、尼日尔爾利亚、巴基斯坦、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埃及和美国。印度不光人口多,而且人口非常年轻,也就是说未来印度还有人口红利!
2、海权优势
印度是半岛国家,在印度洋地区拥有7516.6公里的海岸线,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168个沿海港口。在印度的印度洋专属经济区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物及其他生物与非生物资源。
印度处于亚太文明和欧洲大西洋文明中间,左右逢源。在国际贸易物流方面,印度处在中间位置,而且跟波斯湾很近,以后买石油就方便了,不会有什么海峡困局。印度海军强大,反而会加重我国的马六甲困局。
“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统治了亚洲。印度洋是通向世界七大海域的钥匙。21世纪世界的命运将在印度洋上见分晓”——“海权之父”马汉在一个世纪前的警言,一直被印度的历届决策者奉为座右铭。
自独立建国以来,印度逐渐加大对海军的重视和建设,海军战略逐级推进,由成立初期的“近海防御”到后来的“区域控制”,再到现在的“远洋延伸”战略,已基本形成了一套以“印度洋控制战略”为核心的完整的海军战略体系。
3、地理环境
印度面积达,但是没有什么沙漠(仅有的西部沙漠还大部分都被划到了巴基斯坦境内)、戈壁,也没有我国的青藏高原和美国落基山脉那样的无人区(不适合居住),印度洋的海风吹来了大量水汽,所以印度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国土的可利用面积非常多。
4、天时
现在我国成了美帝的眼中钉,印度就成了香饽饽了。美联合印度制衡中国,有点类似当年英国联合法国制衡德国的味道。
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印度的发展都会得到美国的帮助,这种帮助,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是没有体验到的。在苏联解体之前,还拉着我国一起研究什么美洲虎坦克,援助我国燃气轮机……呵呵,苏联解体之后……
5、文化软实力——文明古国与英语优势
印度既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古代文化,而且在被日不落帝国殖民的时候,印度的文化随着英国人的传播实现了全球化,现在全球都知道瑜伽。
6、外交优势
虽然印度一直好战,但是在国际上,印度还是很受欢迎的,时常跟英美穿一条裤子,还能从俄罗斯买点武器,租用核潜艇啥的,就这面子,除了印度,谁有?
缺啥都能买到,买不到还能租到。
不要小看买来的武器系统,1905年的日俄战争,沙俄的武器可都是自己生产的哦,日本的好多武器,军舰都是从英德买的哦!
在联合国,虽然不是五常,但是五常是美国人建立的联合国体系,如果我国与美帝有摩擦了,印度就是拉拢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