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唐精去印度取经来回多少年

唐精去印度取经来回多少年

发布时间:2023-01-06 01:30:05

⑴ 玄奘取经共走了几年

玄奘取经共走了十七年。

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

公元645年玄奘归来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译出典75部。

译典着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1)唐精去印度取经来回多少年扩展阅读:

玄奘,俗名陈祎。玄奘出家时,正是隋朝时期。当时对于僧人出家,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只有那些天资聪颖的人,才能被挑选剃度。

13岁的玄奘,以自己的聪颖,使当时的寺院住持破格为他剃度。玄奘的聪颖,或许来源于他的家族。玄奘的家族,从北魏时期,就开始为官。

到了玄奘父亲的时候,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县令,却对儒家学说颇有研究。这使得幼年的玄奘,得以浸润于儒家学说,接受很好的教育,人生无常。五岁那年,母亲去世。十岁那年,父亲去世。

此后,玄奘跟随在寺院中出家的二哥,学习佛家经典。直到13岁那年,他正式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名玄奘。

出家后玄奘,开始在寺院中学习佛教经典。六年过后,玄奘感觉寺院中的人已经无法解答自己的疑问。他开始向外求学,希望能解答内心的疑问。

玄奘走遍四处,即便身处隋末乱世,他的脚步也未曾停下。可走的愈久,玄奘愈加觉得难以解开心中的疑惑。他要去佛陀起源的地方,到天竺求学。

大唐新立,为了防范突厥人的入侵,加紧了对边关的防御。如果去往天竺,如何走过关口,就已经是困难重重。更何况西行漫漫长路,又会有多少艰险。

但玄奘西行之意已决。他混杂在流民中,离开故土,前往心中向往的地方。那一年是唐太宗继位的头一年。路途艰难,玄奘需要面临大漠、戈壁,以及随时降临的危险。

在大多数时候,玄奘只有孤身一人。黄天大漠,玄奘差点葬身于此。西行的艰难,也曾让玄奘动摇过西行的念头。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誓愿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

历经艰难,玄奘终于到达天竺的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研究佛教最高的地方,这里的大长老戒贤法师学问高深,受众人推崇。

玄奘拜于戒贤法师门下,跟他学习佛法。在这里,玄奘受到了极高的待遇。后来甚至整个印度都十分尊崇玄奘。

印度国王一直不愿意让玄奘离开。荣耀、地位,寻常人求遍一生的东西,玄奘选择放下。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西行漫漫,不只要解决自己的疑问。

他要回到故土,告诉那里的人们,帮助他们解决疑问。一别故土十七载,玄奘再次回到了长安。再次回到长安时,不知道玄奘是否会感慨物是人非。

不过,对于玄奘而言,他有更重要的任务,那便是翻译佛经。这是他执意东归的重要原因。玄奘带回了651部经书。跟当年西行的重重阻扰不同,此时的玄奘,受到了唐朝皇帝的欢迎。

唐太宗甚至亲自接见了他。对于玄奘,唐太宗有着自己的想法。这个富有雄心壮志的帝王,正打算在西域开拓疆土。玄奘不仅熟知西域,而且才能卓着。

唐太宗多次提议,让玄奘还俗,帮助自己处理国家大事。到了唐高宗李治继位时,也多次劝玄奘还俗。在世人眼中,这是莫大的荣誉。

但在玄奘看来,他自己要做的事情是翻译佛经,而不是其它。他拒绝了皇帝的要求,并希望能潜心翻译佛经。

⑵ 玄奘取经历时多少年

玄奘取经历经17年。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二十六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

玄奘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回国的梵䇲佛典非常丰富,共526䇲、657部,对佛教原典文献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2)唐精去印度取经来回多少年扩展阅读:

玄奘的成就及影响:

玄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伟大的是他对佛学典籍“截续真,开兹后学”的翻译。唐贞观十九年(645年),46岁的玄奘自印度归国。此后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译经事业。

在长安和洛阳两地,玄奘在助手们的帮助下,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多,而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⑶ 唐僧取经历时多少年

《大唐西域记》记载,唐玄奘取经,来回17年。

⑷ 唐朝时期:唐三藏西天取经总共花了几年时间

唐三藏西天取经总共花了17年时间。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着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 ,其先颍川人 ,俗家姓名“陈祎(yī)”,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着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⑸ 唐僧 从印度回来花了多长时间

玄奘从印度返回唐朝用了2年。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 。这时,唐太宗为了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太宗得知他回国,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玄奘奉诏匆忙上路,当月二十二日启程,二月初一在洛阳宫仪鸾殿受到太宗接见 。唐太宗深感欣慰,与玄奘并坐问道:“法师当年西去取经为什么不报道朝廷得知”,玄奘说:“玄奘当去之时以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朝廷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太宗说:“法师出家后与世俗了断,所以能委命求法惠利苍生”。

⑹ 唐僧取经多少年

据《西游记》中记载唐僧取经是用了十四年之久。

贞观一十三年,唐僧受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点化,在接受观世音赠予的两件宝物锦斓袈裟与九环锡杖后拜别唐太宗前往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回到大唐。

⑺ 历史上玄奘西天取经用了多长时间

玄奘西行用了19年。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

于是玄奘“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二十九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行程13800余里。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

(7)唐精去印度取经来回多少年扩展阅读:

玄奘是唐代着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⑻ 唐玄奘西天取经确有其事,他走了多长时间才取回真经

唐朝的玄奘法师共耗时十九年才成功取回“真经”。玄奘在未出家之前名叫陈祎,出生于洛阳。他是在十三岁那年随兄长一起出家的,出家之后曾四处游历。游历期间,玄奘拜访了诸多名师,同时也学习了诸多经论。经过游历,玄奘发现大唐所流传的佛法很是纷杂,不同法师、不同经论所阐述的佛理均有所不同。这也让玄奘对真正的佛法产生了好奇,于是他决定前往佛教的诞生地去寻求真经。

之后,玄奘又在戒日王的盛情邀请之下参加了五年一度的无遮大会。待大会结束之后,玄奘开始踏上归途。贞观十九年正月,玄奘在阔别十九年之后再一次回到长安。在五印名声大躁的玄奘,在抵达长安时也是受到了广大唐朝百姓的欢迎。返京之后,玄奘开始潜心翻译取得的真经,而这译经工作也是持续了将近二十年。

⑼ 历史上唐僧取经用了多少年

历史事实是大约16年,路上去用了四年(边走边游历),回来路途用了半年,在印度生活了10年多。
5万里行程,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
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他还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他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⑽ 唐僧取经历经多少年

13年。

唐僧为了深入研究佛学,他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取经,一路上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才到达佛教发源地印度。玄奘在印度游历、研究和讲学整整13年。回国后,在长安进行佛经翻译。他总共翻译了75部经典,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各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唐僧取经》指出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连环图、小人书、小书、公仔书等。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叶的上海。连环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题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能反映一定的历史时期特征,与其他国家的漫画作品有着很大的区别,具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唐僧

唐僧前世为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而被如来佛祖贬到下界,在观世音菩萨的指点下,奉了唐太宗旨意,不远万里前去西天求取真经,路途上收得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个徒弟,经历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返回大唐,修成正果,被如来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

阅读全文

与唐精去印度取经来回多少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3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3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5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6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2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3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3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3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9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0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1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5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2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5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