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和中国哪个更发达为何印度专家毫不谦虚地说:已经超过中国30年
在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不仅科技军事等领域发展迅猛,经济实力也日益提高,这一点从这次病毒疫情中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在这次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疫,让全世界再次看到了中国的实力。可以说,如今的中国一举一动都能影响整个世界,任何国家都不敢再小觑中国。
此外,印度在军事领域和农业领域方面也是无法和中国相提并论的,因此,总体上来说,我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其他方面都远远超过印度,即便印度有些方面确实比中国好,但也说不上远超中国30年。这样的说法只是印度人的自尊心作祟而已。
⑵ 印度发展经济与中国相比有什么优势
1、人和——人口红利
印度人多
再过几年就是全球第一大人口大国,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19年6月17日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19:发现提要》报告称,印度2027年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报告称,2019年的中国人口为14.3亿,印度为13.7亿,分别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9%和18%。不过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增加近2.73亿从而超过15亿,而中国人口规模将降低至11亿左右。
从2019年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约50%将集中在9个国家,包括印度、尼日尔爾利亚、巴基斯坦、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埃及和美国。印度不光人口多,而且人口非常年轻,也就是说未来印度还有人口红利!
2、海权优势
印度是半岛国家,在印度洋地区拥有7516.6公里的海岸线,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168个沿海港口。在印度的印度洋专属经济区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物及其他生物与非生物资源。
印度处于亚太文明和欧洲大西洋文明中间,左右逢源。在国际贸易物流方面,印度处在中间位置,而且跟波斯湾很近,以后买石油就方便了,不会有什么海峡困局。印度海军强大,反而会加重我国的马六甲困局。
“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统治了亚洲。印度洋是通向世界七大海域的钥匙。21世纪世界的命运将在印度洋上见分晓”——“海权之父”马汉在一个世纪前的警言,一直被印度的历届决策者奉为座右铭。
自独立建国以来,印度逐渐加大对海军的重视和建设,海军战略逐级推进,由成立初期的“近海防御”到后来的“区域控制”,再到现在的“远洋延伸”战略,已基本形成了一套以“印度洋控制战略”为核心的完整的海军战略体系。
3、地理环境
印度面积达,但是没有什么沙漠(仅有的西部沙漠还大部分都被划到了巴基斯坦境内)、戈壁,也没有我国的青藏高原和美国落基山脉那样的无人区(不适合居住),印度洋的海风吹来了大量水汽,所以印度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国土的可利用面积非常多。
4、天时
现在我国成了美帝的眼中钉,印度就成了香饽饽了。美联合印度制衡中国,有点类似当年英国联合法国制衡德国的味道。
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印度的发展都会得到美国的帮助,这种帮助,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是没有体验到的。在苏联解体之前,还拉着我国一起研究什么美洲虎坦克,援助我国燃气轮机……呵呵,苏联解体之后……
5、文化软实力——文明古国与英语优势
印度既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古代文化,而且在被日不落帝国殖民的时候,印度的文化随着英国人的传播实现了全球化,现在全球都知道瑜伽。
6、外交优势
虽然印度一直好战,但是在国际上,印度还是很受欢迎的,时常跟英美穿一条裤子,还能从俄罗斯买点武器,租用核潜艇啥的,就这面子,除了印度,谁有?
缺啥都能买到,买不到还能租到。
不要小看买来的武器系统,1905年的日俄战争,沙俄的武器可都是自己生产的哦,日本的好多武器,军舰都是从英德买的哦!
在联合国,虽然不是五常,但是五常是美国人建立的联合国体系,如果我国与美帝有摩擦了,印度就是拉拢不二选择。
⑶ 印度经济比中国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吗
印度经济要超过中国在可见的将来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于印度经济的GDP总量和人均GDP中国都数倍于印度,虽然印度的经济增速,去年首次超过中国,但印度的经济落后中国太多,各种基础设施太落后,人口增速太快,可持续发展性不强。超过中国,不过是一个口号,喊得越响越是心虚。就像中国经济和美国相比,经济发展速度从改革开放后都是两位数增长数倍于美国,但每年增长的数量因为人均底数太薄一直落后于美国,至今看来赶上美国都是遥遥无期,中印比中美之间差距更大,如果不是出现什么内乱导致中国经济大幅度的后退,印度度经济要超过中国希望十分渺茫。
⑷ 为什么说印度发展的潜力大于中国
印度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发展潜力大于中国
在全球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今天,另一个经济奇迹却也正静悄悄地在印度出现。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今天报道说,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东亚的巨龙和南亚的大象互相辉映,同时又相互竞争的时代或许终于拉开了序幕。
官方统计显示,印度经济去年7至9月份大幅增长了8.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仅次于中国。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人相信,印度自1991年推行的改革已显现效应,一方面IT业正在为印度经济赢得国际上的重视,另一方面制造业也蓄势待发,其年经济增长率有望长期维持在7%以上的水平。印度财政部长贾斯万特.星(Jaswant Singh)最近就表示,印度正处在“爆炸性增长”的临界点。
报道说,印度经济的乐观前景也正在改变人们对中印对比的评价,过去舆论完全一面倒认为中国模式优于印度模式的情况已不复存在。
报道举例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黄亚生和哈佛大学教授凯纳(Tarun Khanna)去年年中联合发表的文章认为,中国利用外资推动经济增长,发展后劲将不如鼓励本国企业与国际竞争的印度。
这两位学者指出,在2002年福布斯评选的世界最佳200小企业中,共有13家印度企业,中国只有4家。他们并认为,相比中国,印度更有条件成为世界的高科技实验室。
投资银行高盛则在去年底发表的《迈向2050年》报告中预测,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可在2010年左右超越中国,在未来50年里,它有望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报道说,在外界看法改观的同时,印度人的观念也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在印度国内备受尊重的IT巨子穆尔蒂(Narayana Murthy)日前就在北京说,印度人现在普遍有“一种希望向中国学习,同时和中国竞争的意愿”。
报道说,印度政府目前已在酝酿要仿效中国,在今年内设立大约20个经济特区,以吸引更多外资,并促进出口。这意味着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可能因为来自印度的竞争而减弱。
另一方面,报道亦指出,在一些重要的领域,印度拥有大于中国的潜力,但在其他发展条件上,中国的优势仍然明显。
例如,强项在制造业的中国,比实力在研发的印度更能让社会上的多数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目前中国有接近1亿的制造业工人,印度只有900万,高速发展的IT业也只为印度制造了100万个就业机会。
报道又引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的观点说,“印度的政治结构是现代的,经济结构基本现代,社会结构却还属于前现代。”他指出,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需要一些前提,例如,社会需要打破以血缘和家族为基础的传统结构。
转帖 不代表个人观点
⑸ 印度网友问:为什么印度比中国发达
我们知道,印度比较能拿得出手的,是其所谓的“民主”体制。印度精英很多都认为印度比中国要发达得多,这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是印度长期的偏面宣传,媒体总是黑中国,很少正面报道中国;第二是印度的精英很少来中国,不了解中国的现状。
印度和中国都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浴火重生的,印度因摆脱英国殖民而独立,而中国战胜了国内外强大敌人,赢得了新中国的建立。印度因为有几百年的殖民历史,其工业体系发中国发达,经济总量也高于中国。而中国因为长期战乱和被列强榨取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已经非常虚弱。
因为中国底子太薄,加上帝国主义封锁,中国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产现工业化和国防自给,长期的抽农补工虽然使中国的工业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了,但是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却长期得不到改善,可以说中国的工业化是以中国农民的忍辱负重换来的。根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的统计,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制造业所有门类的国家,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占领了世界市场,一方面中国可以实现高度自给!
改革开放以后,凭着中国前三十年的积累和农业包产到户所培植起的巨大 市场,中国取得了飞速发展。而印度却因为土地的私有,农民反对征用土地而大大限制了工业化,导致印度至今都没有办法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改善的成效也不显着,印度现在国防装备主要靠进口,发达的主要是软件代工和化工,其他工业和服务业都欠发达。印度本来可以依靠与中国相邻的有利条件,利用中国的资金和技术实现工业化,但是由于印度对1962年战败不肯释怀,所以对中国采取了敌对政策,限制了人家也限制了自己。
⑹ 中国模式好还是印度模式好
中国模式与印度模式世纪之交的时候,把中国与印度放到一起比较,成为全球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美国《外交》杂志2006年7/8月号的封面报道是《印
度崛起》,共有四篇文章,其中三篇谈论印度崛起对全球战略的影响,第一篇《印度模式》则讨论印度过去20多年经济增长的基本路径。作者达斯先生是宝洁印度
公司前CEO,着有《印度挣脱束缚:从独立到全球信息时代的社会与经济革命》一书。中印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国均从1980年
代开始进行改革,随后的增长趋势两国也相似,1980年到2002年,印度经济年均增长6%,2002年到2006年年均增长7.5%,在中国,这几年的
投资过热也推动GDP持续超高速增长。总起来看,过去20多年,中国在总量指标GDP增长率比印度高,人均GDP目前已是印度的一倍。印度经济结构更
吸引人不过,印度模式似乎更吸引人。首先看产业结构。一般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次序展开的,中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中国选择
了发展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迅速成长为"世界工厂",工业比重在GDP中所占比重极高,目前为47%。但印度似乎是工业革命模式的一个例
外。其经济中比较发达的产业是服务业,服务业在印度GDP中的比例从1990年的41%上升到2005年的54%。相反,中国服务业则要落后得多,仅从
1990年的31%增长到40%,工业只占到其GDP的27%,整整比中国低20个百分点。印度最为引人注目的服务业是面向全球的外包业务,这使印度成
为"世界后方办公室"。产业结构决定了GDP的结构特征。在印度,消费是GDP的主体,占64%,即使在欧洲,这一比例也只有58%,日本是55%,
至于中国,只有42%。消费为什么会在印度经济增长中唱主角?主要原因可能是,快速发展的服务业使中产阶级规模急剧扩大,他们的消费自然地驱动了经济增
长。过去20多年,印度中产阶级数量增加4倍,目前接近2.5亿。相反,中国致力于发展面向出口的加工工业,因而,大量投资于工业与基础设施,至于需求,
则严重依赖出口,这使经济对出口与投资十分依赖:这两项目前占到中国GDP的75%,并以每年接近30%的速度在增长。由此可以看出,印度确实形成一
种独特的、与东亚、尤其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赖国内市场而非出口,依赖消费而非投资,依赖服务业而非工业,依赖高技术而非低技能制造业。
印度增长模式的社会效果似乎也不错。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专家罗奇说,印度消费驱动的增长方式可能要优于中国的资源动员模式,因为,这种消费驱
动模式比起其他发展战略来说,更有效地造福于民众。同样是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凸显,印度的不平等增加幅度却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
家。以基尼系数来衡量,印度目前是0.33,美国为0.41,而中国是0.45。当然,印度模式可能存在一个问题,即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发展迟缓,不能为
农村低技能人口提供充分就业岗位。
⑺ 印度和中国哪个更发达
中国比印度发达,中国的发展无疑是要领先印度的。近年来,中国在飞速发展,印度也在稳步向前,我们国家已经是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而印度排名第五,和我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印度想要跟上我们中国的步伐,却是几乎不可能的。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GDP为2.85万亿美元,排在世界第五位,而我国则达到了14.36万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我国大概是同时期印度经济总量的5.04倍。而在人均GDP方面,我国同样是大幅领先于印度的,2019年印度刚刚突破2100美元,大概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而我国则突破了1万美元。
虽然印度在某些方面确实比中国好,甚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印度存在内部分化等问题,于国内经济分布严重失衡,贫富差距巨大,印度整体实力远不如中国。
印度人大都有着严格的宗教信仰,还实行种姓制度。印度人大部分聚集在贫民窟,或者在我们看来类似贫民窟的地方。因为在豪华地段的商业住宅,印度房价是每平方米平均5万元,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印度人的人均工资每年就只有2万元。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就算是一辈子不吃不喝,可能也买不起一套房子。
总体而言,现如今的印度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科技、航空等关键领域,其实力和我国都是相差甚远的。
⑻ 中国和印度哪个国家的经济好
给你推荐一篇文章
希望有帮助 ,转自天涯论坛
分析的不错。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64903.shtml
⑼ 古代印度和中国关系如何,商业贸易往来频繁吗
古代印度和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民就和古代印度人民有了比较友好的交往。据资料了解,佛教起源于印度。而中国历史深受佛教的影响。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寺庙里和尚在坐禅,这就是直接受古代印度佛教中冥想的影响。另外随着现代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人们经常做的瑜伽也是从古代的印度流传下来的。雕塑艺术,敦煌的绘画艺术,武术,戏曲,电影等很多东西都含有印度的文化因素。同样的,中国的水稻也从南中国流传到印度,现在,印度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叶。也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业贸易,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都是利大于弊。喜欢请点赞,谢谢。
⑽ 与中国相比,印度经济发展具有那些优越条件
我认为,印度想不中国最大优势是有庞大的财团,中国少,中国只是公家的企业发展好。因为印度曾是殖民地,所以他更有西方的财团体系。就像中国的香港、澳门,很有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