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印度不买F35呢
尽管和美国铁的不行,但印度就是不买F-35,这个问题在现在来看或许很不可思议,但这只是忽略了现实情况的盲目提问罢了,要理解这个问题就要了解印度引进五代机的全过程,这个过程长达近20年之久。
这种论调还真骗住了印度,来自印度的研发资金源源不断的进入苏霍伊公司。但印度也不是傻瓜,它一边对T-50寄予厚望、一边又对俄罗斯的拖沓行为严重不满,对采购价格的争论也从未断绝,两家分分合合一直是军迷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最后,忍无可忍的印度果断退出苏-57项目,计划自己研发五代机(AMCA项目)。
2. 目前有哪些战斗机是五代机,哪个国家拥有的五代机最多
F22战机、F35战机、歼20、苏57等,目前还是美国最多,但俄罗斯是没有的。按照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未来肯定碾压美国。
3. T50战斗机的详细资料
T50是在苏霍伊30平台上直接开发出来的,载弹量和火力是超过美国机,但是隐身及其电子设备不如美国 简述 T-50战斗机,是一架由俄罗斯苏霍伊公司所开发生产的高性能多用途战斗机。目前为PAK FA计划的原型机,在2010年1月29日进行了首次试飞。 相关数据 乘员: 1人 长度: 22.0 m 翼展: 14.2 m 高度: 6.05 m 翼面积: 78.8 m² 空重: 17,500 kg 载重: 26,000 kg 最大起飞重量: 36,000 kg 发动机: 2×Lyulka AL-41F 后燃器,数位控制涡轮扇发动机 t50 推力: 每个 9,800 kgf 后燃器推力:每个 17,950 kgf * 向量推进: 范围:-20°至+20°; 喷口转速度:30°/秒(上下左右4方向) 性能 最高速度: 2,600 km/h 巡航速度: 1,400 km/h 航程: 4,000 km 机腹图片 实用升限: 18,000 m 爬升率: 350 m/s 翼负荷: 470 kg/m² 武器 机炮:1× 30 mm GSh-30-1机炮,备弹150发 导弹:14个挂点 空对空:R-77, R-77PD, R-73, K-74 空对地:X-29T, X-29L, X-59M, X-31P, X-31A, KAB-500, KAB-1500 相关报道 俄罗斯日前试飞成功了它的第五代战斗机(国际称第四代)隐身型战斗机。但是这个试飞对印度和巴基斯坦、美国中国都引起了不同的网络热议。 印度“带着眼泪的欣喜若狂” 印度的《国家防务评论》报道说:“俄罗斯国最新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T-50试飞成 功,这个计划中包含了我国提供的大约30%的隐身材料技术”。同时不少印度网民在论坛上都是兴奋不已,似乎这就是印度研制第五代战斗机一样。但是,我们可以从这样的兴奋中看到“带着苦涩与酸涩”的泪花在飞舞。印度自身搞了10多年的LCA最后只能以“国际化”大联合制造收场,不但飞机研制费用是普通飞机研制费用的3倍。同时还使得印度航空业再次受到打击。而对比巴基斯坦就要在今后2-3年开始可能拥有大约数十架歼10战斗机的未来。俄罗斯研制的T-50飞机其中印度投入在隐身材料研制加工。并且受到了俄罗斯“赞扬”,同时印度也告诉西方世界:“我的模式并不比中国差,我值得你们继续投资我”。 美国“鹰的警觉目光”、“心的冷颤感觉 美国《国防新闻》也报道这个新闻。美国人以习惯做法,先把它这 个T-50大批一顿。打压到最低点。然后反过来再说,俄罗斯在隐身技术距离上,迅速在追赶美国。这引发美国军方不安。同时军方认为这也是俄罗斯与美国力图争取“印度金砖” T50 的战斗机市场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因为美国F-22战斗机是不能外销与不能对外技术联合的。因此俄罗斯可以简单凭借这个T-50“不成熟型隐身战斗机”,几乎完全控制占有印度战斗机未来市场。同时也争夺掉美国在中东地区一部分地区市场。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已经公开说,俄罗斯不会对任何“盟国”技术封锁。这足以说明俄罗斯要借助美国的“高技术”封锁的弱点,以T-50“非成熟型隐身战斗机”来抢夺美国具有“F-22潜在市场”。该报道说日本对俄罗斯T-50计划已经感到十分的兴趣。同时日本大运输机计划,已经出现摆脱美国制造形式的走势。他们走了俄罗斯、乌克兰的伊尔与安东若夫模式。 这样会再次逼迫美国军方向国会施加压力,迫使国会开放一部分“消减技术型”的 简装版F-22来对抗俄罗斯的竞争(美国网民在防务论坛所发布的提议)。 普京与T-50 欧洲看法的“反思怪异” 近期刚刚执政欧洲主席国的西班牙,又开始鼓噪“解除”欧洲对华武器军售限制令的运动,这个运动受到了来自法国,德国等的大力支持。但是却遭到了新贵们波兰,捷克等反对。 欧洲一直谋求研制一种可以类似美国的F-22欧洲联合战斗机未来型。但是至今依旧未能达到目的。欧洲武器控制官员说:“今天中国已经不再是过去,现在对华军事武器出口限制令,实际上是在限制我们自己”。这样的反思式想法看似十分怪异。但是有他可能的一面。 这位官员随后解释说:“在很多常规武器技术发展方面,中国即是一个巨大需求市场,也是一个技术弥补·市场,我们不能再把中国放在一个军事技术十分落伍,落后国家地位上,它的冲压火箭技术,局部隐身技术发展在目前已经达到世界主流水平。这一点我们早该在04年就承认的,但是我们一直都没有”。 “俄罗斯T50战斗机试飞成功,这意味着俄罗斯将会在今后获得在中国、印度获取巨大的军火市场。如果说俄罗斯打算真的外销它的T-50战斗机那么,中国也许会成为另一个技术购买者。不是机体。” 但是欧洲人权与国际的民主机构官员裴若思说:“绝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像一个粗暴,残忍,无知,凶残,极端主义国家中国去低头。这是我们对于人权与民主的最大扼杀。中国今天依旧不准人们随便他20年前随意射杀平民的举动,这是不可能想象的”! 中国“一部分是海水,一部分是火焰”。 这一部分“海水”基本上都是对俄罗斯T-50的口水大战。喷!“拿我们的口水喷死这个T50,谁叫他可以自信给印度阿三”。虽然公认的俄罗斯T50战斗机是“非成熟型隐身战斗机”。但是他试飞成功必定有他客观存在的道理。单就它改进SU27型战斗机机体设计能力,就可以看出俄罗斯还是聪明的。 口水均已自己“十分专业”角度来分析俄罗斯T-50在隐身技术上那里不如:F-22,那里不如“中国传说的第四、五代”。更有甚者以自己“内部消息、有背景”为自豪的说:“中国的隐身未来战斗机比这个要厉害”接着拿出目前网络流传的“CG作品”。展示一下。 可以这样说,俄罗斯此次T50验证了俄罗斯在其航空战斗机发展设计方面,的确还是有自己成熟与成功的一套。能在老式SU27后部机体上,加上前段酷似F-22机头组合一个所谓T50设计,就这个来说,俄罗斯人是聪明的。至少他们懂得了什么叫做“循序渐进”。这一点日本也是这样。日本的“风神”是在其F15机体上在后端加上一个酷似F22尾部。这都是“借住在本国设计能力基础上”。如果非要超越自己能力200%去设计,那么就等于“大跃进”。 从中国军方设计理念来看,中国军方自己是不会叫设计机构去耗资巨大的搞一个“不切基础实际”的概念化超级未来战斗机。因为这不符合中国军方军费投入点。也不能达到军方航空设计基础点。 纵观中国春雷后20年军备发展实验来看,中国已经基本走上了“成熟”思维理念。例如:歼10最原始设计源于米格21型的歼7基础。FBC“飞豹”原始技术起点在与中国参考了部分“SU24”外观,结合自己自身能力特点。但是其主要技术基础还是米格21基础。而中国90年代引入了SU27后,不久中国自行搞了自己的歼11B。而这个B是“局部隐身”战斗机。被·很多中国网民骂做“垃圾中的战斗机”。但是就是这个局部隐身技术,却被欧美各国看到了中国军方在幕后暗中研制隐身计划的门道。 mk800:明显,印度参与了这个计划一部分,相比中国可能不会再大规模采购或者选用T50。而印度自己为了验证自己选择正确,就必须要采购一定数量。 至于说到中国未来战斗机,军方发言人说的好,“我们不会走盲目设计,我们会坚定在我们自身基础上去开发,去发展,仿造照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结果”。 但是,中国军方“务实”态度却也引发不少中国网民“不满”,有的网民甚至希望中国军方“一步设计出UFO”来以求得“在一个天下无敌”的可能。但是这种“梦幻”期望对于军方来说,是不切实际的。
4. 世界上拥有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有哪些
第五代战斗机是依照军事上对喷气式战斗机的划代标准,是世界现役机种最先进的一代战斗机,截止2019年,世界上拥有五代战机(已服役)的国家有:
1、美国,美国拥有五代战机F-35及F-22战机,F-35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所研发的具备较高的隐身设计、先进的电子系统以及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的第五代战机。它是美国和其盟国在21世纪的空战主力之一,用于替代F-16、F/A-18等战斗机,目前已服役 。
F-22战机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发的五代机,为世界上第一款五代机,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亦是第一款服役的五代机。但由于越来越高的造价,以及美国为了保证自己的机密,导致最后一架F-22于2011年停产。
2、俄罗斯,俄罗斯拥有的苏-57战斗机,是一款由俄罗斯联邦联合航空制造公司旗下苏霍伊航空集团主导并生产的高性能多用途战机,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占机身总重25%,覆盖70%表面面积。钛合金占75%机体重量,用于替代苏-27战斗机。原型是俄罗斯的T-50战斗机。
3、中国,歼-20战斗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研制、生产的单座、双发、鸭式气动布局第五代重型隐形战机,于2011年1月11日首飞。该机于2017年开始服役A型,2019年装备国产矢量发动机测试,2020年装备涡扇15达到B型完全设计形态。
(4)印度五代机有多少年扩展阅读:
一到五代战斗机划分:
1、第一代次战机
机型特点:采用大后掠机翼设计,拥有加力燃烧室的喷气式战机,采用罗盘导航;代表机型:F-100、F-86、米格-15、米格-17等。
2、第二代次战机
机型特点:在最大实用升限及操控系统方面得到极大改善,具备初期的超视距攻击能力;代表机型:F-8、F-104、米格-21、苏-9/11等。
3、第三代次战机
机型特点:拥有极为灵活的中低空机动能力,搭载先进的雷达系统及设备,作战用途开始多元化(对海、对地、对空);代表机型:F-111、米格25、苏-15、幻影-3等。
4、第四代次战机
机型特点:专门为某类任务而设计的多用途战斗机或专用战机,兼具超视距和近距格斗的优势;代表机型:苏-27家族、F-16家族、F-18家族等。
第五代战斗机较前一代战斗机最大的特点就是第五代航空发动机的使用以及低可侦测性技术的全面运用,并具备高机动性、先进航电系统、高度集成计算机网络,具备优异的战场状况感知能力以及信息融合能力。
5. 世界有哪些五代机
目前已经开始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仅有美国洛克希德·马丁生产的F-22猛禽战斗机和F-35闪电II攻击战斗机。
俄罗斯PAK FA T-50战斗机,T-50战斗机是一款由俄罗斯联邦联合航空制造公司旗下苏霍伊航空集团主导,在“未来战术空军战斗复合体”计划下开发、生产的高性能多用途战机。T-50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占机身总重25%,覆盖70%表面面积。钛合金占75%机体重量。T-50并未达到如F-22般的隐身能力,而是以复合材料、气动布局、抑压引擎特征等手段以达至低雷达、光学及红外线特征。T-50在完全发展后其隐身能力可以达至F-35的水平,但俱有更好的气动性能。
歼-20
中国歼-20(J-2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研制、生产的单座、双发、鸭式气动布局第五代重型隐形战机,于2011年1月11日首飞。歼-20其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鸭翼及垂尾和可调DSI进气道,其机头及机身横截面大致呈五边形、双垂尾向外倾斜、弹仓及起落架舱门拥有锯齿边,这都是低可侦测性设计,是隐形战斗机的主要特征。200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何为荣将军预期歼-20将会在2017年至2019年间投入服役。
歼-31
中国歼-31(代号:鹘鹰;英文:J-31或称F60),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正在研制中的双发单座中型第五代战斗机,于2012年10月31日首飞。歼-31采用常规气动布局,具备DSI进气道、梯形主翼、倾斜双垂尾及内置弹仓等,其外观具有典型的隐形战机特征,预计其定位将是类似美国空军F-35闪电II攻击战斗机,与重型战机形成高低搭配。因为采用双前轮起落架,所以有猜测极有可能衍生出可以用于中国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
ATD-X
日本ATD-X,ATD-X“心神”是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以下简称TRDI)和三菱重工进行的开发计划的通称。是用于日本新一代战斗机先进技术的实际飞行、技术验证的机体。ATD-X为双发动机、矢量喷嘴、双垂直尾翼的机体。为了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机体形状使用了不平整的表面以及带有圆角的设计。采用了整合高性能主动相控阵雷达,电子战系统以及高流量通讯能力的多功能射频传感器,且利用了智慧蒙皮技术在机身上附着了瓦片式相控阵雷达天线。
先进中型战机(AMCA)的风洞模型
印度AMCA“先进中型战斗机”,先进中型战机(Advanced Medium Combat Aircraft,缩写:AMCA),或称中型战机(Medium Combat Aircraft,缩写:MCA),是印度战斗飞机的开发计划,目标为设计一款单座、双引擎、第五代隐形多用途战机。AMCA将会有非常低的雷达反射截面、S型进气道、内置武器舱以及机身制造运用复合材料。由2台印度国产引擎GTX Kaveri推动,达成推力矢量,更有可能达成超音速巡航。一件中型战斗机的风洞模型已于2009年班加罗尔航展上亮相。
KAI KF-X
韩国KF-X战斗机,KF-X是韩国(主导)和印度尼西亚(合作伙伴)联合研制一款先进多功能战机的计划。它是韩国继T-50高级教练机之后研发的第二款战斗机。此计划首度公开是在2001年3月时,韩国总统金大中在韩国空军官校的毕业典礼中所提及,在2010年7月15日韩国和印尼双方在首尔同意合作KFX战斗机计划。韩国国防科学研究院在KF-X计划里要求开发一款单座,双引擎的战机,并且要有优于法国阵风战机或欧洲的台风战机,比较F-35闪电II战斗机稍差的隐身能力。KF-X的重点目标为在2020年以前打造出比现役KF-16性能更优异的战机。
土耳其TFX
土耳其TFX战斗机,TFX战斗机是由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TAI)主导,瑞典萨博公司辅助,正在研制的第五代喷气战斗机。
MIG1.44
俄罗斯米格-1.44战斗机(俄语:Изделие 1.44)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再次研制米格-31的最终型双发单座战斗机,该机采用非常规的三角翼、双垂尾的鸭式气动布局和可调式S型进气道,机体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和可降低红外特征的技术,机身表面和进气道内也采用了吸波涂层。Mig-1.44是俄罗斯为与美国竞争第五代战斗机而研发的。后来米高扬设计局因资金问题,只生产出一架Mig-1.44的技术验证机。
Su-47
俄罗斯苏-47“金雕”,是由俄罗斯联邦苏霍伊航空集团研发的超音速试验机,曾在设计与试飞阶段曾经给予Su-32和Su-37的编号。采用前掠机翼,有明显的机翼翼根边条和长长的机身边条,能降低阻力和减少雷达反射信号,改善飞机的起飞着陆性能,在亚音速和大迎角时有很好的气动性能,可增加飞机的航程和高空机动性,并能充分利用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扇形不可调进气口道位于机身边条下方,S形涵道侧面靠近机翼前缘处装有鸭翼。双垂尾略向外倾斜,机身中部有两个大的辅助进气门,并且采用雷达吸波涂料对飞机进行了隐身处理。
6. 世界上那些国家,有五代战斗机
第五代战机具有的四大优势是:超信息优势、超音速度优势、超机动优势和超隐形优势。其最突出的优势就是隐形和超音速能力。它和第四代战斗机相比具备以上四大性能外还特别具备优异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到现在为止全世界已研发或者已服役的最强战机就是该代。该代战机是根据军事方面对喷气式飞机划分的标准。不过第五代战机很多国家还在试飞中,一直没有服役,如果中国J-20和俄罗斯T-50。服役的也就只有美国的第五代战机。下面主要概述下拥有第五代战机的国家(包括没有服役的)。
一、俄罗斯第五代战机
T50:俄罗斯的这架战机还没有服役,是俄罗斯下一代的空中首要力量,用来代替上一代SU-27战机。预计2016年服役,试飞时间为2010年。其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600千米。
苏-47“金雕”可以说用来代替苏-27KM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于1997年试飞,是用来研发第五代战机技术的验证机,后来被命名为su-47。其在外观设计,武器系统,作战能力,动力系统和各种性能数据上在当时非常强。Su-47刚试飞的时候,引起世界一片哗然。可惜该机型到后来由于满足不了军方需求,于是就停止研发,也没有再生产, 更没有被军方使用。
米格-1.44战斗机 该战机是俄罗斯针对美国第五代战机研发的,于2000年试飞,研发时间为1986年,且只有一架技术验证机。其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3185千米,相当于2.6马赫。
二、中国第五代战机
J-20,(中国战机划代 第四代战斗机),该战机于2011年首飞,预计2017年服役,最大飞行速度2.5马赫,造价大约1.1亿美元,目前只有6架,装备了中国最先进技术的新型导弹,用于代替歼10、歼11等第四代空中优势战机,是中国未来海空领域的霸王。
J-31,战机划分标准和J-20一样,中国划分为四代,俄罗斯划分为五代,代号鹘鹰,首飞时间为2012年,在全球看来中国是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第五代战机的国家。
三、韩国第五代战机
KF-X,该战机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还没有试飞,据有关资料看有可能首飞时间在2021年之后,是韩国和印度尼西亚合作研发的第五代战机。韩国主导,印度为合作伙伴。
四、土耳其第五代战机
TFX战斗机,和韩国带五代战机类似,该战机由土耳其主导,瑞典辅助,一起研发的第五代战机。预计2020年之后服役。
五、印度第五代战机
AMCA“先进中型战斗机”,是由印度航空发展局,计划研发的一种第五代超音速战机,2009年曾经亮相过该战机的模型,AMCA预计2020年试飞,2025年服役。
六、日本第五代战机
ATD-X“心神”,日本正在研发中的第五代战机,该战机模型与2005年亮相,有关资料显示计划2014年首飞。
七、伊朗f313战斗机
可能f313战斗机是伊朗最好的战机了,该战机与美国的F-18性能差不多,设计外观与美国F-5相似。战机划分标准不详,但是设计上具有第四代和第五代战机的某些特征。按照伊朗自己的说法,F313战机就是第五代战机,但是在军事专家的眼里,比起各国研制的第五代战机,F313在性能上并不是那么乐观。
八、美国第五代战机
F-22、F-35。关于这两架战机具体就不多概述了,目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机,F-22也是全球第一种服役的五代战机。
7. 关于四代机与五代机
为战斗机划代是一件非常认真而严肃的事情,每一代战斗机都是航空科技发展和军事需求的产物,每一代战斗机又都有其自己的技术性能特点和作战任务,代与代之间有质的飞跃和台阶式的提高。对于喷气式战斗机,比较流行的主要有美国人的“四代论”和俄罗斯人的“五代论”,可是美国人后来又提出新的“五代说”。根据这种划代理论,F-15和F-16为四代机,而F-22和F-35为五代机。
一般来说,我国对战斗机的划代采取了美国人的“四代论”,所以称新一代战斗机为“四代机”,这种四代机的大致指标要要相当于F-22一类的先进战斗机。虽然国外大部分国家已经将T-50、F-22和F-35一类的战斗机划分为“五代机”,但我国目前仍将他们称为四代机,这只是称谓的不同罢了。 第一代喷气战斗机:试验型飞机
美国人的新观点认为,第一代喷气式飞机主要是一些试验型飞机,并未打算直接投入作战。产生年代大约在20世纪30~40年代。
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喷气式战斗机是亨克尔公司研制的He280双发战斗机,首飞时间是1941年3月30日。He280战斗机的特点是采用了先进的三轮车式起落架和压缩空气驱动的弹射座椅,但是它的机体还属于活塞螺旋桨时代。
梅塞施米特Me262战斗机最初的设计方案采用平直机翼,发动机安装在机翼中段内。然而,由于发动机直径增加,机翼中装不下,不得不安装在机翼下的吊舱内。由于Jumo004涡喷发动机的推迟交付和其它一些因素,导致Me262战斗机直到1944年夏末才投入作战。因此,Me262战斗机对战争的结果并未产生多少影响。
英国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是格罗斯特飞机公司生产的“流星”,1943年3月5日首飞。原型机采用了德�6�1哈维兰�6�1哈福特生产的H.1涡喷发动机作为动力,但生产型飞机采用了罗罗公司的惠特尔W.2型发动机。令航空历史学家有些失望的是,“流星”和Me262战斗机从未在空中交战,都如流星一样一闪而过。第二代喷气战斗机:采用后掠翼
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后掠翼,飞行速度为亚声速,代表机型有米格-15和F-86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飞机设计师们就通过改进机体外形来发挥喷气发动机的潜力,寻求战斗机的最佳性能。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最重要的创新是采用了理想的后掠翼,以达到减小跨声速阻力和提高飞行速度的目的。
像F-86、米格-15、J-29、霍克公司的“猎人”和格鲁曼公司的F9F“黑豹”及“美洲虎”等这些飞机都具有跨声速的飞行速度。这些型号的飞机,由于采用了新型的推进控制装置、改进的弹射座椅和更好的增压座舱,并进一步优化了气动布局,因此,它们在大速度和高过载状态下,依然是一个稳定的机炮武器发射平台。
瑞典萨伯公司生产的J-29“飞行圆筒”是在西欧投入服役的第一种后掠翼喷气式战斗机,于1948年9月1日首飞。萨伯公司制造了大约660架J-29战斗机,这充分说明了一个小国家可以装备同时代性能最好的前线喷气式战斗机。第三代喷气战斗机:超声速时代的到来
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表明了超声速飞行时代的到来,各种先进的空空导弹和大功率涡轮喷气发动机或早期的涡轮风扇发动机等新设计、新性能装备在迅速普及。美国的第三代战斗机还包括“百字头”系列,即第一种投入作战的美国超声速战斗机F-100。从1951年到1956年,在6年时间里,战斗机和发动机的设计有了巨大的飞跃。当时,世界上有近10种型号的战斗机陆续问世:北美飞机公司的F-100、康维尔公司的F-102和F-106、洛克希德公司的F-104、麦克唐纳公司的F-101、苏联的米格-19、达索公司“幻影”Ⅲ、萨伯公司的“龙”和英国电气公司的“闪电”。
这些喷气式战斗机在设计方面突飞猛进,具体表现出许多先进的技术特点:三角翼、更大后掠角的后掠翼、更大功率和更高效率的喷气发动机、先进的火控雷达和导航系统以及可接受空中加油等。后来,这一代战斗机采用了更加复杂的技术,拥有了更先进的作战性能,如共和飞机公司的F-105、麦道公司的F-4、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21、米格-25和萨伯公司的Saab-37“雷”等战斗机均属于这一代。
正当速度、高度和火力不断增加的时候,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在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中仍然面对着惨痛的作战教训。在越南战争中,越南空军采取的战术遏制了美国空军的优势,使相对陈旧的米格-17和米格-19战斗机与较新型的米格-21战斗机联手,主导了空战。第四代喷气战斗机:高机动性能
超南战争对战斗机的研制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战争中的教训与刚刚浮现的数字式电子计算机密切结合,不仅融入到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而且融入到新型飞机设计方案中。所导致的结果是在第四代战斗机研制方面不断追逐更先进的技术:格鲁门公司的F-14、麦道公司的F-15、通用动力公司的F-16、麦道公司的F/A-18、达索公司的“阵风”、欧洲战斗机公司的“台风”、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23和米格-29、萨伯公司的JAS.39“鹰狮”和苏霍伊设计局的苏-27等。这些非常出众的战斗机广泛地采用了高推重比的发动机、更高性能和更高可靠性的电子设备、电传飞行控制系统、零高度弹射救生能力、改进的武器和数目不断增加的机载计算机。
这些新型战机日益增加的成本进一步令军事预算紧张,结果导致飞机逐步改进发展,不仅要承担空对空作战任务,还要执行空对地攻击任务。同时,各家飞机公司及其一些国家借助于联合研制,来减少研究和发展风险,提高战斗机性能。
在这些第四代战斗机中,美国的F-15和F-16相对出现得早一些,由于许多年掌控着空中优势而确定了声誉。当其他国家研制的第四代战斗机出现时,美国战斗机凭借着在雷达、发动机性能和改进空对地能力(包括夜间、全天候和精确攻击)方面所具有的明显进展,继续维持着领先地位。
即使伴随着这些改进,美国及其盟国的第四代战斗机却不得不面对着苏-27、米格-29和米格-35战斗机的严峻挑战。例如,在2004年初举行的“对抗印度”空战演习期间,印度空军训练有素的飞行员驾驶苏-30K战斗机,令美国F-15战斗机的空中优势受到了置疑。与此同时,第四代战斗机还面对着更加先进的、以两位数字命名的地对空导弹(如SA-14)的地面威胁。第五代喷气战斗机:低可探测性和超声速巡航
目前,真正的第五代喷气式战斗机有——F-22A“猛禽”和F-35“闪电Ⅱ”,它们从根本上改变现代空战的概念。通过装备第五代战斗机,美国空军在空中优势战机方面确立了一个真正的“代沟”(即拉开了“一代”之差)。
第五代战斗机的性能特点可以用4S来概括,即:“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和短距起降”,其中具备革命性的就是隐身性能。隐身性能依赖于外形、材料和内部武器舱,即使是装备完全的作战配置,战斗机依然只有非常低的雷达反射截面积。美国的第五代战斗机利用了此前为B-2轰炸机和AGM-129“先进巡航导弹”所发展的隐身技术。对于那些单纯凭借机动性取胜的战斗机,这种几乎看不见的作战能力决定了第五代战斗机平台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革命性部分。
不过隐身性能只是飞机作战性能一个因素,过分的强调隐身性能反而对飞机的其他性能如机动性能造成负面影响,所以第五代战斗机尽可能在各个作战指标之 间取得一定的平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F-22战斗机。当年美国空军的ATF计划催生了YF-22、YF-23两款技术验证机,YF-23比YF-22隐身性能更好,其原因在于YF-22的后缘前掠角为17度,与前缘后掠角并不一致,这样就造成机翼、尾翼的边缘并不平行,所以其强波束反射只能控制在8个角度左右,相比之下,YF-23的机翼、尾翼平行,强波束反射控制可以在4个以内。但YF-22的设计增加了机翼面积,降低了翼荷,提高了飞机机动性能;而 YF-23在机动性能方面付出了更多的代价。最终凭借更好地兼顾了隐身与机动性之间的关系,YF-22得以击败YF-23,成为美国空军的新一代战斗机。
第五代战斗机另一个特别重要的优点是非常容易维护。以每飞行小时为例,早期的F-117A攻击机的隐身维护需要55个工时,而第五代战斗机的隐身维护在成熟阶段将只需要几分钟。
第五代战斗机通过对隐身与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和后勤保障的重大改进,将隐身性、敏捷性、飞行性能、信息融合、更好的态势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和能够网络作战等完全结合,产生了此前战斗机发展各个阶段从未出现过的优势。
8. 印度和伊朗是否有能力研制出五代机
印度——不可能
印度连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没有,他的工业体系是不完整的
你想想看,俄罗斯好心把苏-27,苏-30等高级三代飞机卖给印度,但是印度使用不当,反而怪俄罗斯,苏-27,苏-30等三代飞机本身的技术质量是绝对没问题的,但是在研发时是按照俄罗斯的国情和俄罗斯的地理环境研制的,俄罗斯处于北方,寒冷,印度处于热带,炎热潮湿。而且印度的技术不好,所以飞机包养不好,所以才会频频发生事故。在藏南,如果两家相同的苏27相遇(一架中国的,一架印度的,且都无预警机),那么一定是中国的苏27占上风了。你说,一个连飞机都包养不好的国家,想造5代机?没门。连法国卖给印度的阵风战机,如果飞机有事,还要常常请法国人来修,这是技术?
再说印度的国产飞机——LCA第三代战机“光辉”。先说明,这是一架轻型的战斗机。与中国自主研发的J10是没得比的。来谈谈LCA的研究历程把。过长的研发时间让LCA已经不再先进。从立项到交付印度空军,LCA经历28年时间,在世界第三代战斗机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新记录”。报道称,LCA的研制项目于1983年启动,当时的预算是56亿印度卢比,并于2004年被命名为“光辉”。尽管得到超过50家印度公司的支持,还有法国达索公司帮助设计气动布局,美国洛克希德公司提供电传操纵系统支持,通用电气公司提供F-404涡扇发动机,但LCA的研制道路并没有因此一路顺风。发动机、航电操纵系统等接连出现的故障让LCA的首飞时间一拖再拖。
印度科学家们认为“光辉”战斗机并不能充当苏-30的角色,只是用来替换米格-21的一款轻型战斗机。而据印度空军官员透露,要想真正投入批量生产,起码还要等到2015 年。 连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也承认,“光辉”仍是“半成品”。
再想想看,LCA出世了,现在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机都已经几个中队啦。。。它研究速度太慢了
如果巴基斯坦政府的规划能够得以实施,那么在2015年左右,巴基斯坦将完成其空军战机的全面换装,75架F-16,150架枭龙/雷电,30-40架歼-10构成了南亚次大陆上一支强大的空军,足以与装备着Su-30的印度空军抗衡。
而印度方面,除了自研LCA外,购买了购买了俄国的Su-30MKI、米格-29,法国的幻影-2000等先进的战斗机外,还表现出了想购买美国的F-16,和俄罗斯先进的米格-35。如此众多的飞机型号对印度空军的维护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印度空军的维护水平也着实令人不敢恭维,印度空军称,自1963年以来引进的793架米格-21改型飞机中已经有331架坠落,其中有56次坠机事件发生在1999年到2006年期间。 而且巴基斯坦的枭龙一架1700万美元。LCA要3000万美元,有点贵啊。。最致命的是LCA在生产维护上处处沟坎,造价昂贵,并不适合大规模装备
伊朗——更不可能
先声明,印度是明显比伊朗强的,印度都研制不出5代,伊朗就更别说了。这两个国家到现在也很只是提出个模型而已,离研发出来还差十万八千年。要知道设计出来的试验品和成品是不一样的,而且它那还只是模型。仅仅是来威慑美国的。要知道,日本,韩国等也提出5代机构想啊,但是还不是要采购美国的F35啊。对吧。。
要知道,研究5代机是要技术和钱的。印度技术不够,钱还好。伊朗技术不够,钱一般般。现在就中国,美国,俄罗斯有国力和技术研究5代机
几乎都是打的,除了印度LCA的资料给你看看,你就采纳把,大过年的,祝你新年快乐。。。
9. 印度为什么既不买苏57也不买F35
人家印度为什么不买苏57和F35?因为人家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国产光辉战机,其他战机在光辉战机面前都是渣渣,印度压根就看不上其他飞机了,因为光辉战机无所不能,五代机在光辉战机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这也是为什么印度不买五代机的理由了。
六代机才是印度的追求,六代机上面打算使用一些充满咖喱味的配件,跟对手较量根本不需要发射武器,直接散发咖喱味就可以让对手失去战斗力,从而轻松的吊打对手,美俄的战机武器可没有这样的性能,所以印度其实是看不上的,五代机印度已经放弃,直接玩六代机了,你说印度牛不牛。
10. 第五代战斗机是什么标准
第五代战斗机是目前发展的最先进的一代战斗机,飞机采用内置武器的隐身设计,同时还带有能降低飞行员工作载荷、提高其状态感知的综合航电系统。第五代战斗机的特点有超声速巡航、低可探测性、使用维护简便等。
以上将喷气战斗机发展分成5代,是美国和俄罗斯航空界和军方人士的一种划分,尚未见到国家权威机构正式划分界定。至于某种飞机到底归属哪一代,还要看其具体型别的机载系统装备水平,不能一概而论。
美国现有新的划分标准,即是将像法国阵风、欧洲联合研制的台风等等三代半战斗机升至第四代战斗机,将F-22,F-35等战斗机升至第五代战斗机。
编辑本段各国情况美国第五代战斗机
美制首架F-35A战机机首特写根据目前的资料看,美国近来很重视能够跨大气层飞行的高超声速高空飞机,美国是否有可能选择这种飞机作为其未来的第五代战斗机?美国用这种飞机达到什么样的军事目的呢?
高超声速飞机是美国的必然选择专家认为,按照美国军方的说法,未来空间系统的作用将远远超过现有的传统意义,它将在国土防护、对敌攻击和赢得未来战争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从美国以往武器装备发展思路来看,他们始终在追求一种新装备的技术突袭作用,目的是想通过发展一种最先进的武器系统,使现役大量武器装备彻底失效的目的。例如,美国研制的隐身战斗机技术就曾起到了使大量现役雷达探测装置探测功能全部或部分失效的作用。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思考,美国未来有可能发展一种能够在亚轨道飞行的高超声速战斗机。因为到目前为止采用吸气式发动机为动力的飞机,飞行高度最高不过30多千米,而卫星则都在几百千米高度层以上做轨道飞行,所以在亚轨道飞行目前还是个空缺。
争夺太空是美国军方现在就非常明确的战略目标。美国空军现在想发展成为空天军,未来要夺取的不仅是制空权,还要制天权。美国的战略目的是具有24小时全球探测能力,以保证自己的航天航空器不能被对方攻击到,但却能够打击对方的航天航空器。
美国认为,要想取得绝对的制天权,必须具有灵活快速地进入空间的能力,以便能随时占据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现实是,依靠现在发射的运载火箭实现航天器快速进入空间的方式并不十分理想,因为准备时间较长,而且发射和回归都是定点定时的,谈不上机动灵活,无法满足美国空军未来争夺制天权的战略需求。因此,美国在未来下一代战斗机的发展上,即使满足不了直接飞出大气层的要求,也可以先搞一种飞行速度能达到M6的高超声速高空飞机,带上小型火箭往上一打就可以进入轨道了。总之,美国未来要实现快速机动地进入太空的目的,可能要大力发展下一代跨大气层飞行的高超声速飞机。
专家认为,美国如果真正实现空天结合以后,在亚轨道高度层飞行的武器装备将具有空前的优势,现有所有防御武器系统面对这一高度绝大部分都将失效。实际上只要战斗机能够达到40千米高度以上就开始进入了亚轨道。在这一高度上,世界上现役的防空导弹将全部失效。而且当它的飞行速度达到超高声速时,现役的军用飞行器也将失效,就算能够看见,也追不上,打不着。
美国一直没有停止对空天飞机的研制,这是否也是美国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方向之一?
专家认为,航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是往更快、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因此空天飞机肯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美国未来下一代战斗机的发展方向。美国高超音速空天飞机的发展现在主要受到技术发展的制约。美国的X-30原来的雄心壮志是实现从纽约到东京的飞行仅仅需要两个小时,但动力问题一直是影响它发展的主要技术障碍,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超燃冲压发动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国从事空天飞机的研究至少也有40年了,再加上现在材料技术和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可能在21世纪的前半叶研制出这样的飞机。
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
苏联曾研发出苏47以及米格1.44。解体后,俄空军认为这两架飞机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开始研发更加先进的T-50 俄苏霍伊公司开始组装试验型第五代战斗机。该机为单座双发重型战机,具备隐身性能好、起降距离短、超机动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点。根据俄媒体透露的技术指标,T-50最大起飞重量34吨,在以27吨重量起飞时,最高速度能达到每小时1900千米。其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1450千米,作战半径1100千米,战斗负荷可达 6吨,内置3个武器舱,能实现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的良好结合。英国《飞行国际》2007年4月24日报道,俄罗斯的发动机制造商——“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NPO Saturn)的网站首次对外透露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可能的布局图片。俄罗斯未来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作为未来战术航空综合系统(PAK FA)项目的一部分正在进行开发,苏霍伊设计局的T-50战斗机在与俄罗斯米格飞机制造集团竞标俄罗斯国防部第五代机项目中取胜,“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被选择为该机提供发动机。 俄印最早在2000年便已开始就联合研制第五代战斗机进行接触。苏霍伊公司领导人波戈相曾向印方承诺,俄方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的性能将与美国的F- 22“猛禽”相当。由于研制新型战斗机的费用极其高昂,俄方独自承担会带来巨大的压力,而印度则想从俄方那里获得制造第五代战机的技术,因此两国很快便在联合研制新一代战机的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协议。 据悉,俄空军需要的是一种单座战斗机,而印空军则希望新一代战斗机是双座型。近期俄罗斯将在茹科夫斯基城开始第五代(注:按美国、中国的标准为第四代)重型多用途战斗机T-50的飞行试验。试验时间大约持续五年,第一批T-50将在2015年交付俄罗斯空军,并开始部队测试,然后组建飞行大队。 俄罗斯空军打算购买450-600架同类飞机,T-50的生产将在阿穆尔-共青城进行。到2025年,俄罗斯将用T-50全部替换老旧的米格-29 和苏-27飞机,同时为了打造新型航母,还计划制造飞机的舰载型。 T-50第五代重型多用途战斗机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研制,该计划隶属于“未来前线航空系统”(PAK FA)项目。目前飞机的外形和技术数据还是军事秘密。 T-50是双发重型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约为32-35吨,机翼有变化的后掠角,飞行时机翼的载荷比F-22“猛禽”稍小,这个特点与其他的气动性能结合在一起使其机动性将比F-22更优越。
中国第五代战斗机
2009年底,中国空军副司令何为荣在央视节目中透露了中国五代战斗机将很快首飞。这一消息引起了外界广泛的质疑,央视军事节目的专家们认为是歼10改进型战机,即便是最乐观的中国军事爱好者都难以相信, 中国歼20隐形战斗机在2011年亮相国产重型隐形战斗机会来得如此之快。但仅仅一年之后,何副司令透露的消息得到了证实,中国第五代战斗机高清照片在中国军事网站被爆光。
中国第五代战斗机采用了单座、双发、双垂尾、带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通过参照物对比,可大致推测出该机长度超过20米、翼展超过13米,属于一款双发重型战斗机,但该机高度比歼10还低,估计在5米以内。该机的机头、机身呈现菱形、垂直尾翼也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采用锯齿边设计,具备隐形战斗机的特征。[2]
2012年10月31日上午10时32分,由中航工业沈飞研制的AMF五代战机(歼-31)成功首飞。中国成为世界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五代机原型机的国家,此前,只有美国同时研制了F-22和F-35两种五代机。
歼-31
歼18
歼-18
中国歼-18战斗机是指网络流传的中国新一代的垂直起降战斗机。该战斗机将用于航母战机使用。歼-18战斗机是一款垂直起降战斗机,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款这类战斗机,主要用于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机动力强,双矢量发动机,外加一台辅助升力发动机,双垂尾,无鸭翼,无尾翼,在隐身和空气动力有很好的结合。作战半径2200公里,拥有先进座舱系统,而且装备有加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