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的文字失传了
印度有四百多种语言,是谁说失传了的,呵呵
主流是就孟加拉语。
B. 印度的印章文字为什么会消失
随着印度河文明的消失,印章文字也随之失传了
C. 古印度文明为什么会消失
古印度文明会消失是因为当时强大的古印度王朝——孔雀王朝的覆灭,导致印度区域一带不断被外族和外国所入侵。而这些国家入侵后,却都积极地把自己国家的文化和思想输入了进来,而古印度文明则不断的受到排挤。
同时,伴随着中亚地区阿富汗境内的突厥人的兴起,就在1001-1026年间,该王朝就曾经先后17次侵入北印度。虽然,他们最终并没有在印度建立起其有效统治,但他们所信仰的伊斯兰教在印度区域的影响力却在不断扩大,从而使古印度文明在最终遭受到了彻底的、毁灭性的打击之后,走向了灭亡。
古印度文明的起源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产生时间约为公元前3100年,由达罗毗荼人(或叫哈拉巴人)组建城邦,发展社会生产。
而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着名的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后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
前期经典很少提到家庭,社会仍具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
D. 古印度所创造的文字是什么
在公元前20世纪,印度古代文字出现,这些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称为印章文字。
印章一般用皂石、黏土、象牙和铜等制成,大多雕有不超过20个铭文,还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浮雕。其题材主要是当时常见的动物,古代印度河流域人民狩猎、航行、娱乐等情景,以及宗教神话内容。其中很多符号是象形的,可能还处在象形文字阶段,但又因有表音节和重音的符号,所以也被认为是向字母文字过渡的表音文字。
E. 古印度文字
古代印度自公元前第1千年中叶至公元8世纪使用的文字。主要见于印度各地出土文物及石刻上。在此之前,哈拉帕文化时期,印度河流域曾产生过象形文字,但随哈拉帕文化的结束而绝迹。前第 1千年中叶、雅利安人建立国家,才逐渐产生字母系统的文字,此即古印度文字的开始,其记述的语言主要为雅利安语的梵语和俗语。8~9世纪时,中国造纸术传入南亚,纸写典籍逐渐增多,古雅利安语逐渐发展为近代印地语,古代字母亦为近代字母取代,古印度文字逐渐不为人知。19世纪后,有关铭文和文献陆续被发现,1837年英国学者J.普林塞普(1799~1840)释读阿育王铭文成功,同时,印欧语系和古雅利安语的研究也有重大发展,这样就奠定了古印度文字研究的基础。
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古印度文字曾使用多种字母(或字体),以记录古雅利安语(又称印度 -雅利安语)的各类语言、方言以及南印度的不属古雅利安语的土着语言,演变相当复杂。大体而言,古印度文字使用了两类字母:婆罗谜字母和伽罗斯底字母,两者皆来源于西亚的阿拉美亚字母。婆罗谜字母在印度的使用较伽罗斯底字母为早,可能为两河流域旅印的商人带入,前7~前6世纪间已有流传,但当时书写材料多为棕叶之类,今已毫无留存;伽罗斯底字母(或译卢字母)状如驴唇,又称驴唇体,大约在波斯统治中亚及印度西北边境时传入(前5世纪),仅使用于印度西北一带。现存婆罗谜字母和伽罗斯底字母的最早铭文皆见于阿育王石刻和石柱,两体并用,可见当时文字并未统一。以后婆罗谜字母又演变为多种不同字体,主要有悉昙体和蓝查体,7世纪后又形成天城体,行用至今。伽罗斯底字母至3世纪后即不再使用。此外,在印度南部还有用婆罗谜字母书写的古泰米尔铭文,其语言属于非雅利安语的土着语言(达罗毗荼语),这是20世纪有关古印度文字的新发现之一。现已知古泰米尔文铭文约76件。近年阿里卡梅杜遗址发现了20余件陶器上的题铭,对研究印度南部的历史及土着文化很有帮助。古印度文字随佛教和印度文化传入中亚、东南亚诸国,对各国文字发展有一定影响。
[古印度文字字体的演变]
F. 印度的文字不是梵文吗可我在看印度片的时候,发现片头的字幕全部都用拉丁字母拼写,这是怎么回事
梵文是古印度文,印度曾经几度被占领,奴役,已经失落了本身的文明文字,现在主要用的是阿拉伯文,其次就是用的英语。望采纳,谢谢
G. 一种文字的字体随着历史变迁而在变化,这种变化是整个系统的文字的字体都变化还是部分文字的字体变化
这个完全可以拿我们自身来做印证
仓颉造字,初期汉字几乎可以说跟其他的古老字形一样,以形来表意。
拿秦来举例,书同文,车同轨,第一次文字统一,使用的是小篆,此时的小篆与之前仓颉造的字已经可以说是两种文字了,但是从仓颉造字进化而来。
中间的王朝统治时期,因避讳而造字的又有很多,秦到唯今止,从小篆到篆书,篆书到隶书,隶书到草书,草书到楷书,楷书到宋体,繁体字与简体字。这其中,后一位看前一位是怎么都能看懂的,就像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但是我们看繁体字,大概能认出85%左右的繁体字,当然这是我们的中国字,看形而识意,我对印度文字没什么研究,不过可以作为参考。
咱们要明白,造出文字,以及在前代文字上进行创新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他们不会作出一个所有人都不能明白的文字,纵使是有变化,这个变化也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否则这种文字是不可能流传出来的,直接就胎死腹中了。
另外在王朝的变更过程中。文字的作用可能比你想想的更大一点,还拿我们自身举例,秦包括秦之前不说,因为文字未统一,汉成立之时,用的是秦朝官版小篆,后改篆书,再造隶书,为什么汉都把秦打败了,还要用秦的小篆来做立国之初的文字?因为文字的转变需要过程,需要时间,小篆与篆书的差别甚小,文字的变化不是说你改了就改了,需要所有人接受。
文字就是历史在记录自己变化的过程。文字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历史变化过程的一个缩影,以越来越简历,越来越大众化,这普及的过程中,初期的推导左右一般都是王朝起的,但是变化的过程是王朝无法完全掌握的,是由所有的识字之人共同进行变化的过程。
所以这个过程在短时间看是部分字体的变化,但是拉长时间后看,确实整个文字系统的变化。
你这个问题,不能脱离时间来讨论,文字变化的根在历史变迁,历史的计数器就是时间。
纯手打,如有观点不同,望指正
H. 从文字的传播与演变看印度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从公元5世纪起,印度帕拉瓦文字逐渐传播到东南亚各地并在8世纪产生第一代字形变体——后帕拉瓦文字。10世纪左右,高棉人与孟人在熟练掌握前两种文字的基础上创制了古高棉文字与古孟文字。随着疆域变化与民族迁徙,古高棉文字与古孟文字传入到现在的泰国境内并为泰人所掌握。1283年,兰甘亨国王以古高棉文字为原型,参考了古孟文字的部分特征,创制了泰文。此后,无论是字母还是正字法规则等,为适应泰语发展而不断调整。那么从文字的传播与演变看印度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有哪些呢?
综上所述,从文字的角度看印度与泰国的文明对话,可以管窥到亚洲文明自古以来的交流都是建立在互尊互重、开放融通的基础之上的。亚洲文明得以呈现出现在的面貌,这是几千年来互学互鉴、水乳交融的结果。印度与泰国之间文字的传播与互鉴,只是不同亚洲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I. 印度文字怎么看着跟藏文很像
藏语和印度语言的起源不一样,但是藏文是天城文发展来的,当初吐蕃建立后,西藏改信佛教,为了创立本民族文字,藏族依据天城文创立本民族文字,这样既可以书写本民族语言,也能适应翻译佛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