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拖拉机比不上印度的拖拉机吗
中国制造与印度制造谁的技术更优秀?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不会觉得我们不如印度,但是有一个很残酷的现实,那就是中国的拖拉机比不上印度的拖拉机,甚至在非洲的市场上,中国拖拉机也是属于被嫌弃的。别说跟欧美各国相比,就连印度拖拉机在非洲的销售数量都远远超过中国。那么我们的拖拉机是真的比不上印度的吗?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目前我国的拖拉机企业已经超过了1万多家,其中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而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一大部分都被这些小型的拖拉机厂给瓜分了,同时因为都是小型企业,根本就不会在技术更新方面。投入过高的资金,这也导致我国的农用机械转型和升级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粗制滥造的产品越来越多,所以大多产品都集中在中低端,根据就无法进入高端市场,品牌集中度、知名度、可靠性和效益都无法与国外相比,甚至各个企业为了竞争还会自相残杀,导致我国的农用机械在国际上根本就没有竞争力。目前,江苏大学已经牵头与洛阳第一拖拉机集团、雷沃重工等19个国家单位组建了农业装备国际合作联盟,希望能够在国际上打响知名度。
2. 三叶草中国造和印度造哪个好
LZ三叶草没有印度造的吧 那个是made in 印度尼西亚 当然是中国造的好了
3. 问:印度制造和中国制造哪个好
然而外国网友怎么看?(特别是印度网友)
via@st:首先,我想说的是,中国生产的产品非常棒,而那些廉价产品是由印度商人购买和进口的。我要把低质产品的原因归咎于我们自己。让我们先来看看那些把廉价的进口产品带到印度国内的人吧。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停止从北方的邻居进口水果和廉价塑料玩具。只是许多物品在这里找不到替代品。因此,进口是不可避免的。
4. 你认为印度能取代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吗
一:无法撼动的地位印度能取代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吗?答案很明显,不能。因为早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甚至更早,“印度将成为未来的制造业大国”之说,就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学者和政治家中谈论不辍,然而时至今日,印度似乎还只是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的、“未来的”制造业大国。 而我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了,所以印度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取代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中最大的成果之一。彭博经济研究近期发布报告称,在亚洲,印度和印尼或许可以靠着庞大且低成本的劳动力成为替代选项,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复制中国在经济转型中所取得的成功,亦无法比拟中国完善的基建以及强大的出口能力等配套。
印度本身所存在的最基本问题如果无法解决,何谈发展制造?更别说超过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
5. 印媒说可以和“中国制造”媲美了,印度制造业发展的如何
印度制造业目前的发展非常不错,主要是因为印度目前的人工成本降低,印度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7%。
印度的媒体认为印度的制造业可以,中国比较印度的制造业确实已经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发展,但是印度的制造业并没有和中国比较的实力,虽然现在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印度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印度的制造业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印度的人工成本较低,其他国家都愿意在印度设立工厂,才能够促进印度的就业,最终会提高印度普通老百姓的收入,也能够让商品的销售量得到提升。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印度在未来的发展确实是有非常大的潜力的,一方面是因为人工成本在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拥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印度拥有的人口数量在全世界是最多的。
6. 印度比中国更有优势成为"世界工厂"吗
印度到现在都是一个农业国,谈什么世界工厂?!
印度既没有实力,也没有机遇成为下一个中国,西方媒体再吹捧也没用!
中国自所以能成为世界工厂,一是靠拥有全工业体系的庞大工业基础!
二是搭上了低油价时代的最后一班末班车!
三是靠受教育程度良好,工作效率高,而且非常廉价自律的庞大劳动力!
四是开放初期几乎是卑躬屈膝的政府部门,不但尽量满足投资方的要求,还压制工人的不满!
以上四点,印度有的永远也做不到,有的永远失去了机会!
首先,印度的GDP构成主要是农业和服务业,有限的所谓工业就是组装,可以说没有真正的工业!
然后,如今的高油价时代,导致生产和生活成本高涨,再加上中国制造的冲击,印度只剩手工业作坊了!
接着,印度落后的教育体系和南亚文化,按中国的标准,印度有一多半人都是文盲,而且又懒又自大!
最后,印度并不是一个中央集权式国家,各邦的自治权力很大,中央的政令很难得到有效执行!
这还不包括印度的种姓制度,宗教冲突,糟糕的基础设施,缺水停电公路少,过于严厉的劳工法,地方保护主义的税收制度,腐败低效的官僚体系,土地的私有化造成征地难等等!
印度这几年GDP增速超过中国,还是靠莫迪老仙不断修改GDP统计基础年份得来的!
印度成为"世界工厂"?你在开玩笑吧!
7. 飞利浦剃须刀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制造哪个好
飞利浦电动剃须刀是个广受好评的产品。既然要打出飞利浦的牌子那就一定要达到飞利浦的质量要求。所以飞利浦剃须刀不管是印度尼西亚产还是中国产,都值得拥有和信赖。
8. 比较印度和中国的综合国力,哪个更强大
综合国力的比较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差距很大。
印度的人口超过12亿多。
中国人口13亿多。
2011年印度GDP1.83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4年水平)
2011年中国GDP总量合7.3万亿美元
工业能力,
印度总体工业能力与水平尚较落后于中国,无论基础还是高精科技,至少也有十到十五年的差距,不过,为数不多的超过中国的亮点就是印度的软件工业等领先于中国。
军事方面,
印度陆海空三军总体实力相当于中国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军事工业更加落后,军工能力约相当于中国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只有相早的数据,2003年左右:
消费领域
移动电话
印度:2003年底拥有2800万移动电话用户,其中2003年全年新增1800万。
中国:2003年底拥有2.7亿移动电话用户,其中2003年全年新增6000万。
个人电脑
印度:2003年印度人只买了230万台。
中国:2003年中国人买了1300万台。
因特网用户
印度:1600万。
中国:7800万。
宽带用户
中国:1700万。
印度:查不出来,估计是还没有产业化。印度这个所谓的世界IT第二大国的信息化,看来也是完全没有民众基础的空中楼阁——10亿没有被互联网网罗的人民和25万IT员工。
工农业领域
钢铁(反映工业基础最重要的指标)
印度:2003年的钢铁产量不足2800万吨(甚至比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1978年还要少)。
中国:2003年生产了大约2.25亿吨的钢铁,并且另外进口了3500吨来满足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
乙烯(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印度:约60万吨/年,不仅在世界、也名落亚洲排行榜的孙山之外。
中国:约500万吨/年,世界第5位,亚洲第3位。
水泥(另一项反映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指标)
中国:世界上55%的水泥由中国生产,2003年产量为7.6亿吨。
印度:无可奉告。只有两个相关数据:印度只有不到10%的路面被水泥或柏油硬化了,只有不到3%的房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借用化学概念,两种原子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化合物分子。印度这个国家主要还是处于水和泥分开的原始状态,他们之间还没有反应条件。
石油(命脉资源丰富程度和工业发达程度指标)
印度:2003年生产了大约3600万吨石油,并且即将面临资源枯竭危机。
中国:2003年生产了大约1.6亿吨石油,同年进口了大约1亿吨。
汽车
印度:号称100万辆,估计是把人力、畜力之外的三个轮子以上的车全都算上了。
中国:420万辆,2004年预计仍然保持30%以上的增速。
高速公路
中国:中国的高速公路(最少4车道,限速100公里/小时或120公里/小时)在2003年末达到了2.7万公里,并且以每年近5000公里的速度在增加。
印度:2003年才开始对它的第一条高速公路进行规划设计。
铁路
印度:6万多公里,世界第二位。但印度全国的铁路体系并不统一,有宽轨和窄轨之分。同时,印度几乎没有对它的铁路系统作过全面改造,现代化程度很低,很多地方还靠举灯摇旗来指挥。
中国:不要忘记中国超过70%的国土是高原和山地,其中的成昆铁路、青藏铁路等均可以作为铁路建设博物馆,更有“磁悬浮”这种高精尖。
粮食
印度:是世界耕地面积排名第一的国家,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比中国多得多。2003年生产2.5亿吨粮食,人均粮食只有480斤/年。
中国:不管天气如何,通常每年生产至少4亿吨粮食,人均粮食达到650斤/年。
经济成分
中国:农业占GDP15%,工业占52%,制造业占35%,服务业占33%(2001年数据)。
印度:农业占GDP24%,工业占27%,制造业占16%,服务业占48%(2001年数据)。
中国2003年工业增长16.8%,印度增长8%。
以上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如果说中国是工业化中期的国家,要注意增长的质量和代价,印度的首要任务则是不顾一切恶补工业化。
科技实力
说到科技,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两国的超级计算机,因为印度号称世界第二大IT大国,因此这应该算是其强项。
中国国产的超级计算机名列世界第14位,而印度现在使用的最快的只排第105位,而且还是IBM生产的,印度的国产货排第258位。中国联想公司今年生产了一台超超级计算机,世界排名第4。
国际贸易
中国:2003年总额达到8400亿美元(出口大于进口)。
印度:2003年总额为1540亿美元(出口740亿,进口800亿,出口小于进口)。
这是中国货(当然还只是廉价品,所以被戏称为一亿条中国裤子换一架美国飞机)横扫世界,而中国人想见到印度货不亲自到西天(天竺)“取经”是取不来的原因。
社会发展领域
中国有13亿人,印度的人口也已突破10亿,并有望在40年内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上世纪80年代,两国的人均实际收入不相上下。但到了2000年,根据世界银行的数字,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是3920美元,比印度高70%。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90年代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而印度只有4.1%。这种差别导致了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在10年内增长140%,而另一个国家只增长50%。
请看下面来自美国中情局2003年的资料:
印度的婴儿死亡率:59.59‰。
中国的婴儿死亡率:25.26‰。
印度的人均预期寿命:63.26。
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72.22。
9. 印度制造业比中国成熟的原因
首先,印度并不比中国制造业成熟,所以你的大前提就是错误的。
其次,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它的工业发展比中国起步早,发展水平也高,这是事实。但是在二战以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第三,印度的工业从起步就受到了英国殖民者的影响,独立后发展也没有一个有力的规划和步骤,所以它的工业不成体系,研发能力差,基础薄弱,印度的军队不只要进口飞机坦克大炮军舰,连可靠的步枪、子弹这样的小东西都不能充分生产。
第四,印度有些方面比中国有优势,比如制药业,它可以仿冒国际大牌的专利药品而不受制裁,主要是因为印度人穷,这些大国的药贵打不开印度市场,反正这个市场不属于自己,让印度仿冒也不关紧要。
第五,印度不能算是完成了工业化,只能说它有自己的工业,它的制造水平处于低端水平,高级一点的东西造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