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锡金是印度的哪里

锡金是印度的哪里

发布时间:2023-01-11 03:04:55

❶ 锡金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面,与我国西藏接壤,南面与印度邻接。这片土地并不贫瘠,除北部边境外,其他地区属于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光照充足,生产水稻、苹果、茶等农作物可谓富庶之地。早在13世纪锡金就已经建国,历史上锡金曾经是清朝的藩属国。

在中国古籍中,称锡金为哲孟雄。尼泊尔人移居于此称之为新地方,早期西藏移民称为登疆,意为稻米之谷。

l7世纪建立锡金王国问,成为世袭君主国。

1890年锡金沦为英国的保护国。英国人曾在 这里进行长期的殖民统治。

上个世纪70年代锡金面积7千1百平方公里人口31万多人。75%为尼泊尔族,其余为锡金族和雷布查族等,信奉喇嘛教和印度教。

1947年,英国撤走后,印度马上与锡金签订了《维持现状协定》,意在填补此地的政治真空。他们一方面继续往锡金派驻专员,一方面授意其扶持的

锡金国大党发起“不合作运动”,要求国王进行“改革”。同年5月9日,国大党政府正式成立,但遭锡金王族强烈反对,群众运动也日渐兴起。

1949年6月初,印度以“防止动乱和流血”为由,派兵进驻锡金,接管了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新政府,并委任印度人拉尔为锡金首相。1950年12月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锡金从此成为印度的保护国,国防、外交、经济等均由印度控制。

1968年8月,锡金首都甘托克爆发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印锡条约。维护国家主权。由于印度军警的介入,游行活动转变为暴乱,蔓延至锡金全境。在这次暴乱中,印度军警共击伤击毙锡金民众63200余人,逮捕主张国家独立的“激进分子”3327名,其中处死336名。

印度政府挟第三次印巴战争胜利余威于1973年4月对锡实行军事占领,5月8日印锡签订《锡金协定》,规定锡内政、外交、国防、经济均由印度政府负责。

1974年6月20日凌晨5时32分,锡金国家大会党向锡金议会提起宪法修正案,并要求议会不迟于当日中午12时进行表决。这项修正案的主体内容,一是承认锡金国民议会议长和行政机构首脑由印度派驻锡金的首席行政官担任;二是解散王室卫队,制订关于锡金主权问题的全民公投时间表。如果此项提案获得通过,就意味着印度对锡金的占领,从法理上得到确认,并将为印度一贯主张的“印锡合并”扫清障碍。这样的结果,是锡金左翼政党“民族党”及其支持者所不能接受的。

“民族党”的前身,是创建于19世纪70年代的“雷布查独立运动联盟”。这个联盟的宗旨,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它的成员来自原锡金社会的各个阶层,以提斯塔河上游的城市贫民为主,同时包括部分土着贵族及原王室成员,甚至还有提斯塔河谷地以东的部分不丹复国主义者。

联盟名称中的“雷布查”,是锡金纳穆加尔王朝建立前,当地土着居民的称谓。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时代,锡金人民经常以“雷布查人”自称,借以表达对独立的向往。1918年,英国当局承认锡金独立后,“雷布查独立运动联盟”分裂为拥护那穆加尔国王的右派,和主张“共和制”的作派。此后

,两派彼此争论,渐行渐远,最终分道扬镳。右派与那穆加尔王室合作,组建“皇家统一党”;左派则吸收了部分青年激进分子,成立“民族党”。“

民族党”自建党之日起,对内主张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对外致力于废除以《中英藏印条约》及其续约为主的不平等条约,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尤其反对英属印度当局对锡金内政的干涉。

在20世纪的前三十年,“民族党”的主张与亚洲殖民地国家要求国家独立的潮流相吻合,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支持。1929年3月,“民族党”接受“亚细亚独立解放联盟”的邀请,参加于中国广州举行的“亚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大会”。中国国民党作为此次大会的实际筹办者,向与会各方详细讲述了中国自推翻帝制以来的政治、军事形势,表达了中国致力于废除西方国家在华租界和领事裁判权的决心,同时阐明中国人民支持亚洲各国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谋求国家独立的正义行动。会后,由中国国民党直接掌控的“亚细亚独立解放联盟”宣布,向与会各方提供经济、军事援助,其中向以“民族党”为主体的锡金独立运动组织提供约合7万英镑的现金援助和制式枪械300余支。这笔援助,成为锡金独立运动开展以来,获得的最大规模外援。与会期间,“民族党”领导人拜访了国民政府负责亚洲事务的官员,现场观摩了中华革命军在冯水演武场的实弹演练,并专程花费一个月时间,走访了国民政府于1927年收回的汉口英租界。“民族党”尤其对国民政府于上年发起的“改订新约”运动特别重视,鉴于英属印度当局在锡金保留了完整的治外法权和经济专属权,“民族党”急切可望在国内也发起同样的运动。

这次大会,对锡金“民族党”而言,是收获非凡的。首先,它获得了急需的政治、经济、军事援助;第二,在初步了解了中国国民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后,“民族党”找到了可供参考的执政模版;第三,中国反帝制反列强的经历,深深吸引了“民族党”领导人,为其提供了鲜活的斗争经验;第四,以“民族党”为主体的锡金独立运动组织从此以中国为“信仰的母国”,将中国视为抗击殖民主义侵略的“伟大后援”,在心理上烙下深深的亲华烙印。

时间转到二战后,刚刚从英国人手中获得统治权的印度行政当局,急切地向锡金伸出魔爪。从1947年两国签署《维持现状协定》,允许印度向锡金派驻专员起,印度几乎每年要求于锡金订立新条约,逐步索取锡金的政治、经济、军事主权。1950年,在由印度支持的“国家大会党”提请下,印锡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从法理上将锡金正式置于印度的保护国地位。1968年,锡金甘托克及周边地区民众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要求废除《印锡合约》,维护国家主权。由于印度军警的介入,游行活动转变为暴乱,蔓延至锡金全境。在这次暴乱中,印度军警共击伤击毙锡金民众63200余人,逮捕主张国家独立的“激进分子”3327名,其中处死336名。经此一役,锡金境内的激进独立团体几近覆灭。流血的现实,也让国内主张武装暴动的组织开始转变行动方针,采取“合法斗争”。“民族党”在这一大背景下,经选举进入锡金议会,与代表印度行政当局意志“国家大会党”分庭抗礼,利用议会平台,反对印度干涉,倡导国家独立。

1973年,挟第三次印巴战争胜利余威的印度对锡金实行军事占领,并宣布解散议会,地方军管。“民族党”迅速召集8万余名支持者,在首都甘托克举行大规模绝食抗议,并以“非暴力不合作”的名义,致函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谴责印军的侵略行动,主张恢复锡金的“法制和秩序”。在中、美、英、法等国的一致抗议下,特别是苏联为惩戒印度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的一些列“不听话”举动,宣布印度对锡金的军事占领“在道义上存在欠缺”,令印度陷入空前的国际孤立,不得不恢复锡金议会,允许各党派活动。但同时,坚持军事占领,宣布这是“维护印度的国家利益”,决不妥协。

此后一年,“民族党”及其支持者与印度行政当局、“国家大会党”就结束军事占领,开展了不间断的对话与谈判,但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1974年4月起,印度行政当局在取得苏联“外交默认”的情况下,突然加紧对锡金的兼并程序。在两个月内,组织庞大的法学顾问团,炮制了所谓

《1974年宪章》,并授意锡金“国家大会党”提请锡金议会通过。这份宪章,在法理上剥夺了锡金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最低限度的自主权,事实上就是“印锡合并”的宣言。“民族党”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该宪章的草案,并确认“国家大会党”将于同年6月20日提请议会讨论。鉴于“国家大会党”在议会中享有简单多数席位,“民族党”认为,如果宪章在议会中被提请讨论,很有可能被表决通过,而“民族党”无力阻止。因此,阻止该宪章被提交议会,就成为当务之急。

从1974年5月下旬开始,“民族党”领导层实行紧急动员,一方面,在锡金国内各主要城市,召集民众,尤其是青年学生和社会中下层贫民,举行“反对殖民主义宪法”的示威运动,并紧急联络锡金各主要政治党派,谋求以政治联盟的手段抵制议会表决;另一方面,频繁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外交机构接触,并致函联合国秘书长与安理会,揭露印度企图兼并锡金的阴谋,请求国际干涉。

在“民族党”一连串救亡行动中,以谋求中国干涉最为积极。2005年印度外交协会解密的资料显示,从1974年5月29日起,至当年6月20日止,

短短23天时间内,“民族党”共向中国驻南亚各国和驻联合国外交机构、商务团体、民间团体发送请求“政治调停”和“武装干预”的电函149封,平均日均接近7封,这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在这149封求助电函中,最后一封的发出时间是1974年6月20日11时42分,也就是说,临近

锡金议会表决通过《印锡合并》宪法修正案的最后20分钟,“民族党”仍将国际干涉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希望在最后时刻获得中国当局援助,挽救国家命运。

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众所周知的大运动时期,在早些时候进行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就无力援助巴基斯坦,而坐视东巴被印军肢解。此时,也同样无力援助锡金。除此之外,中国早在1967年就宣布锡金“民族党”为“机会主义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将之摒弃在“国际革命政党与组织”的名单之外。对于该党的函请,便愈加轻视。综合各种原因,中国只发表了数次措辞强硬的谴责声明,并未提供实质性的政治军事援助。

在国际干涉希望破灭,国内抗议活动遭到印度军方的严厉镇压的情况下,1974年6月20日凌晨5时32分,“国家大会党”向锡金议会提起宪法修正案,并要求议会不迟于当日中午12时进行表决。“民族党”在内忧外患的境遇中,不得不采取所谓“最后决策”:向锡金民众和国际媒体公布由“民族党”法律专家和爱国知识分子共同拟定的“加入中国决议案”,及其附案“行政合并暂行方案”,宣布正式“加入中国行政体系”,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在公布该议案的记者会上,“民族党”发言人进一步说明:加入中国,是国家被“印度殖民主义”逼迫到最后关头的抉择,是“免于锡金人民沦为南亚大陆二等公民”的最后一搏。稍后,“民族党”公布了临时设计的“锡金行政区”区旗、区徽,并宣布中文与不丹语、尼泊尔语、雷布查语等并行,成为锡金的第十二种官方语言,同时成为继英语之后,第二种文书用语。1974年6月20日11时52分,“民族党”在自己的党部大楼顶层,悬挂起五星红旗,同时致函世界各主要国家外交机构,宣布锡金一切外交事务,自当日起,交付中国负责。
中国的“锡金行政区”,在这一刻“成立”了。

此后,“民族党”宣布抵制议会关于“印锡合并”修正案的审议,进而宣布不承认锡金议会的合法性。同时宣布成立“雷布查人民解放军”,号召锡金人民武装起来,让“印度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成立仅半个小时的“雷布查人民解放军”接管了甘托克警察局的武器存储仓,开始在首都街头构筑临时工事,准备抵抗印军即将发起的“武装入侵”。

同日12时20分,仅有“国家大会党”一党参加的锡金议会“审议并通过”了“印锡合并”宪法修正案。12时35分,印度行政当局宣布,“完全尊重锡金人民的意愿”,希望锡金民众“抵制少数不法政党的威逼胁迫”,等候印军“消除动乱与流血”的军事行动。13时15分,驻锡金印军接到印当局的指令,“坚决清剿恐怖组织”,“维护锡金安全与稳定”。13时25分,印军在锡金全国13个地区,同时发起武装清剿行动,与“民族党”领导的“雷布查人民解放军”以及各支持国家独立的民间武装组织发生正面交火。在主要战区首都甘托克,交火持续了近一个半小时,于14时50分基本结束。15时整,驻锡金印军宣布,完成对“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及其武装的清剿行动,首都及周边地区“处于平静中”。

在交火中,“民族党”领导层被俘33人,被击毙12人,其余15人逃亡。据2008年7月尼泊尔解密的外交资料显示,印军在锡金各主要城市、乡镇,击伤击毙“抵抗组织”成员5000余人,俘获并监禁33579人,缴获战略物资17吨。同时,有1135个锡金乡村被印军化为“隔离带”,其居民被强行迁移。

1974年6月20日11时52分,“民族党”在自己的党部大楼顶层,悬挂起五星红旗,同时致函世界各主要国家外交机构,宣布锡金一切外交事务,自当日起,交付中国负责。此后锡金民族党决心武力抵抗,但遭到印军的血腥镇压。在了短短3个小时,就湮灭在印军的炮火之中。

❷ 锡金是什么意思啊

锡金

印度锡金邦(Sikkim)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中国西藏和不丹、尼泊尔、印度之间,地势北高南低,全境海拔几乎都在1500米以上。南部为肥沃的谷地,北部为山区。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
锡金古称“哲孟雄”,居民多为尼泊尔族人,多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锡金原为独立的世袭君主国,1975年在印度的主导下全民投票被印度吞并,成为印度的一个邦。人口约60万,是印度最少人口的邦。该邦面积约7096平方千米,在印度各邦中的土地面积大小排名为倒数第二,仅大于果阿邦。中国大陆政府于2005年正式承认了锡金为印度的一个邦的既成事实。

❸ 锡金是否属于印度

概况
锡金(vbras-ljong,“米之乡”),古称哲孟雄。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印度的一个邦。北部和东部同我国相连,东南部和不丹交界,南与印度西孟加拉邦和阿萨姆邦毗邻,西与尼泊尔接壤。面积7 1 0 0 平方千米,印度各邦中土地面积排名倒数第二,次于果阿邦。人口54万,是印度最少人口的邦,3 /4 为尼泊尔族,还有锡金族和雷布查族。居民多信喇嘛教。通用锡金语和尼泊尔语,英语为官方语言。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境几乎都在海拔1500米以上。属山地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 ~9 月为雨季,常造成水灾。矿物以铜为主,此外还有煤、石墨、石膏等。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 6 %。高山草地为牧场。水力资源较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南部产稻米、水果、马铃薯等,北部产玉米、青稞。山区以畜牧业为主。矿产很少开采。有少量农畜产品、水果加工、酿酒、服装、织毯等小工业及木器、铜器等手工业。有碎石公路1500千米。

地理
【地理位置】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东临不丹,南方是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阿萨姆邦。西接尼泊尔,北面与中国的西藏自治区交界。
语言
通用锡金语(Bhotia, vbras-ljong-skad:藏语的一个方言),菩提亚语和尼泊尔语,官方语言是英语。

宗教
锡金人大多数信奉藏传佛教。尼泊尔移民大部份信奉印度教, 雷布查族大多数信奉天主教,小部分信奉基督教。

❹ 锡金的地理位置

锡金的地理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

锡金邦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锡金邦东面与不丹毗邻,西面与尼泊尔接壤,北面与中国西藏交界,南面与印度西孟加拉邦邻接。

锡金境内多山,平坦地区很少。土地几乎都在海拔1500米以上,各地海拔差异大。全境西、北、东三面被高山围绕,如马蹄形。东部是栋基亚山脉,西部以辛加利山脉与尼泊尔为界,辛加利山脉上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海拔8586米,位于尼泊尔和印度的边界上。

(4)锡金是印度的哪里扩展阅读:

早在2017年的时候印度媒体报道,大吉岭地区一个谋求从西孟加拉邦独立的廓尔喀人政党由于对印度政府在公立学校推行孟加拉语教学的做法不满,号召人们进行抵制,游行示威后来逐渐变成骚乱,印度政府随后派出军队到场协助控制局势。

报道称,查姆林发表这番言论之时,正值锡金邦目睹中印军队在锡金段发生持续对峙之际。而另一侧,大吉岭地区无限期封锁已经导致锡金邦出现物资供应危机,政府被迫配给包括汽油产品在内的各种必需品。

由于相邻的西孟加拉邦大吉岭骚乱,锡金邦出现物资中断而这两大问题也一起导致了游客的流失,对该邦而言,旅游业收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❺ 锡金是哪个国家

锡金(威利:Bras Ljongs,意为“米之谷”;拉丁字母转写:Sikkim),现在是印度的一个内陆邦,也是目前印度面积第二小的邦(最小为果阿邦)。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面与西藏接壤,东面与不丹接壤,西面是尼泊尔,南面则与印度西孟加拉邦相邻。其人口约60万。

锡金曾长期是一个世袭君主国。于1975年在印度的主导下,锡金举行全民投票,废除锡金王国,并且加入印度,成为印度的锡金邦。第12代却嘉(国王)佩登东杜南嘉流亡美国,宣称不承认印度对锡金的统治。现任锡金国王为第13代国王旺秋丹增郎加,于1982年继位,现时流亡美国纽约。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后,锡金王室的王位不被任何国家政府承认。

❻ 锡金属于哪个板块

锡金属于亚州。锡金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与中国,不丹等国家相邻。一九七五年被印度入侵后,合并于印度。现在成为印度的一个邦——锡金邦。原锡金国家领导人流亡在美国,王储仍在美国。他们呼吁国际社会印度合并锡金不合法。

❼ 锡金这个国家哪去了

锡金
锡金原为锡金王国(今为印度共和国锡金邦)。1975年,锡金被印度共和国吞并为一个邦,中国政府于2005年正式承认了锡金为印度的一个自治邦的既成事实。在2005年4月21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联合声明》的第十三条里这样写到:“双方满意地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藏自治区和印度共和国的锡金邦之间经过乃堆拉山口开展边境贸易的备忘录的执行情况。”

参见:http://ke..com/view/19360.htm?fr=ala0_1_1

❽ 锡金的具体地理位置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是印度的邦,面积7096平方公里,海拔超过1500米,人口约61万人,居民信奉婆罗门教和佛教。锡金曾经是一个王国,1975年在印度的操纵下,锡金举行全民投票,废除锡金王国,加入印度,第12代国王佩登东杜南嘉流亡美国。

锡金邦东面与不丹毗邻,西面与尼泊尔接壤,北面与中国西藏交界,南面与印度西孟加拉邦邻接。

(8)锡金是印度的哪里扩展阅读:

1、人口

锡金人口为61.06万(2011年)。主要分布于中、西及南部。民族主要包括尼泊尔移民(占人口75%)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如:菩提亚人(又称锡金族占16%)、雷布查族(占13%)、藏族等等。

2、经济

锡金邦政府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森林资源和运输业。旅游业及农业也很重要。矿物资源主要有铜、褐煤、铀、黄铁、石墨和石灰石等,其中铜和褐煤蕴藏量丰富。森林面积占该邦的总面积36%。林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盛产名贵药材麝香、鹿茸、天麻和贝母等。

❾ 锡金的具体地理位置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东面与不丹毗邻,西面与尼泊尔接壤,北面与中国西藏交界,南面与印度西孟加拉邦邻接。1642年至1975年间存在的一个独立君主制国家;1975年正式被印度吞并,成为印度的一个邦。

阅读全文

与锡金是印度的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42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8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6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7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2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6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04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2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2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5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9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0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7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72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8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5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0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8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8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