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撤侨令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撤侨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外交手段,把侨居在其他国家的本国公民撤回本国政府的行政区域的外交行为。是通过国家领导人签署并发表的有关于撤侨的法令,在另一个国家发生了战争或者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时,本国政府有权利通过发布撤侨令的行为吧在该国的本国人接回国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三十三条 国家依法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和正当权益,保护国家的海外利益不受威胁和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二十二条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指挥下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维护社会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四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2. 国内媒体称中国也门撤侨的的速度远远快于印度为什么引
因为位置很近亚丁湾,那有中国军舰护航商船,一接到命令,就暂停护航任务,马上赶赴也门接人,幸好也门华侨很少,才500多人。也门幅员也不像利比亚那么大,提前几天通知侨民,才能那么快集中侨民,才能那么快撤走。不像上次利比亚撤侨3万多人,不必出动那么多军舰、运输机、还租用大型轮船。
ZF高层的战略判断,在战争初期就意识到事态会扩大化,也门会全国无ZF的混乱状态,当机立断下令撤侨。29日晚中国军舰就停靠在了也门港口亚丁,准备撤离当地的590名中国人,30日中方宣布撤侨圆满完成。这意味着很多国人可能都没明白也门局势来由之时,中国已经妥善安排了自己的侨民和海外利益。这次撤侨从有萌芽到实施,反应非常迅速,说明中国对海外公民利益维护体系日益成熟;更深一层分析,或许也能看出统筹国内外两个安全大局的国安委在背后的主导和协调机制在起作用。
印度其实也没那么不堪,撤侨速度比不上中国那么快,主要有五大原因:
一、印度需要撤离的侨民数量远超中国:印度在也门的国民超过4000人,还答应帮孟加拉国撤离2000名侨民,中国则不到600人。而且不少印度侨民不懂事,迟迟不肯撤离。
二、印度政府的撤侨行动开始并不比中国晚:从1月21日开始,印度曾三次要求在也门的印度公民撤离;印度和中国的撤侨行动开始于同一天。
和国媒报道的印象不同,印度ZF对身处也门的国民绝不是毫不关心。印度外交部曾于今年1月21日、3月19日和3月22日三次警告印度国民离开也门。在1月21日的旅行警告中,印度驻也门大使馆就曾警告“如果条件允许,在也门的印度国民应在自愿的基础上尽早考虑以商业途径离开也门”,并宣称将为没有护照的国民提供协助。但截至3月26日,仍有4000印度国民不愿意或者无法离开也门。
仅此开始撤侨的时间来看,印度也算不上晚:根据新德里电视台的报道,印度政府早在26日就宣布开始撤侨行动,并于28日被允许将首批约80名印度国民通过也门航空的商业班机转移到吉布提。这首批80名印度国民目前已经接回到了印度。据国媒报道,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的舰队收到撤侨命令也同样是26日。
三、利用民航飞机撤侨并非“软弱”,各国撤侨行动中,通常会优先使用商业交通方式而非军事力量;利用民航飞机撤侨也是最快捷方便的办法:海湾战争中,印度曾在59天内将11万人疏散回国。
在各国的撤侨行动中,一般会优先使用商业性交通方式,不会轻易使用军事力量。因为动用军事力量可能会带来复杂的外交后果和巨大的经济负担。比如美国国务院领事事务局的撤侨政策是,一旦需要撤侨,美国政府会优先帮助国民使用商业性交通方式离开该国,利用军事力量撤侨被当做是“最后迫不得已的手段”(last resort)。具体到印度此次撤侨中,利用民航飞机撤侨显然是最理想的方式:约2500到3000名印度国民都住在距离也门首都萨那机场约一小时车程的地方。只要机场条件允许,将也门境内的印度国民都运回来也不会特别困难。在海湾战争爆发时,印度政府曾利用民航客机在59天内将11万1000名印度国民从科威特和伊拉克疏散回国。
事实上,据路透社的报道,3月30日印度政府就派遣了2架空客A320客机前往阿曼的马斯喀特等待,随时准备前往萨那机场撤侨。但一方面,沙特领导的联军早在25日就将也门全境划为了禁飞区,关闭了也门全境所有机场,任何未经联军许可的飞机起飞都可能会被击落。另一方面,也门首都萨那的机场目前在胡塞武装控制之下,且该机场在29日遭到了沙特领导的联军空袭,据称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
四、和中国一样,印度竭力通过海路撤侨:印度已经用军舰疏散了350人,另外4艘撤侨船只也正在赶往也门途中。
既然通过民航客机难以从也门直接撤侨,海路就成为相对安全的选择。根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政府早在27日就发布公告宣布将派遣船只撤侨,并于30日派出了2艘军舰和2艘民用船只从印度出发前往也门,计划于4月4日将被困国民疏散到吉布提后再空运回国。另外,印度同样将正在亚丁湾执行反海盗巡逻任务的护卫舰“苏米德拉”(INS Sumitra)派往也门的亚丁港,已经于31日成功将350人疏散到了吉布提,还将继续驶回亚丁港撤离更多侨民。这批侨民已经乘印度空军的C-17运输机从吉布提返回了印度。
五、“国力”和单次事件中体现出的疏散能力显然无法简单划等号:巴基斯坦和中国同一天撤侨,利用飞机疏散了近500人,只因沙特希望其加入联军,开放了部分空域,自然方便很多。但印度受到空管,自然就不那么方便了。
部分国媒将疏散能力和“国力”简单划等号,认为印度至今尚未完成撤侨显示了中印两国在“国力”上的差距。但除了机场等客观条件限制,撤侨行动往往受到外交政策的影响,将“国力”和疏散能力划等号并不合理。根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沙特军方发言人于3月29日宣称,巴基斯坦空军派出的一架运输机于29日将约500名巴基斯坦侨民撤出了也门。如果从巴基斯坦这次撤侨行动中得出巴基斯坦和中国“国力”相似的结论,显然过于草率。巴基斯坦得以利用飞机撤离侨民,是因为其和沙特同属穆斯林国家,沙特希望巴基斯坦加入其牵头组织的联军,因此沙特才为期暂停了空中行动,对其撤侨飞机开放了空域。
这世界上没有哪个完全不关心人民死活的ZF,只是受各种条件限制,执行效率不同而已。何况印度非常喜欢跟中国较劲,怎么可能甘心落后中国呢?一方面,国媒宣传我国撤侨多快,主要为彰显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这无可厚非,但有些媒体和网友又顺便踩下其他国家撤侨慢,还和国力挂钩就有点乱来了。当然不喜欢印度,喜欢埋汰印度,也是理由之一。印媒也喜欢这样埋汰印度,以此刺激印度ZF加快改革,提高效率,都是激将法而已,没必要太当真。
3. 撤侨令什么意思
新中国建国不久,一切欣欣向荣,许多华侨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生怕因加入了外国国籍而背上"忘掉祖国"的骂名。但1955年4月27日,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会见当
撤侨
撤侨
地华侨时却给他们泼了冷水。他说:"如果在我们国内,有几百万外国侨民,他们也是双重国籍,我们政府好不好办事呢?凡事都要推己及人。"不过,为打消华侨们的顾虑,他强调:"选择了别的国籍,朋友仍然是朋友,兄弟仍然是兄弟。"他甚至还多次说这是"亲戚关系","你们入了当地国籍回中国,就像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一样",并随时"欢迎你们回娘家嘛。"
新中国成立初期,适逢冷战时期,东南亚华侨国籍与待遇问题使中国与当地国家的外交关系产生紧张和困难。同时,"双重国籍"是当时西方阵营指责华侨为"第五纵队"的"证据"。这也是东南亚国家怀疑华侨忠诚的主要根据之一。显然,新中国如果不及时妥善解决"海外华侨问题",不仅不利于中国与这些国家关系的发展,而且也不能保障华侨在所在国的安全和正当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一,放弃多年以血统为准的国籍;二,鼓励华侨加入所在国的国籍,但必须根据自愿;三,不赞成实行双重国籍。
于是"华人"这个名词就开始出现了。
2008年8月4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许又声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的华侨华人与北京奥运会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政府是不承认双重国籍的。
许又声说,根据中国相关的法律,我们在海外的侨胞可以根据自愿的原则选择保留中国国籍或者是加入住在国国籍。 如果他们保留中国国籍,那就成为华侨。如果他们加入了住在国的国籍,那就成为外籍华人。
许又声说,第一,实行不承认双重国籍的立法原则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所采用的一个原则。第二,中国是一个侨务大国,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有几千万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实行的不承认双重国籍的政策,实践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它不仅有利于海外的华侨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在当地更好地长期生存和发展。同时,它也有利于减少疑虑,增进互信,促进中国和华侨华人住在国友好关系的发展。第三,对一些侨胞希望中国政府承认双重国籍的愿望,我们表示理解。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将为他们加强与祖籍国的联系、合作和来往提供便利和服务。比如说,在来往中国方面,据我们了解,相关部门已经授权我们驻外使领馆给需要经常往来中国的这些外籍华人提供半年、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多次往返签证。
许又声介绍,国务院侨办邀请了全世界420位华侨华人代表,到北京出席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以及残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之后,还将邀请这些华侨华人代表深入到中国的东北、西北、华中、华东以及新疆、陕西、甘肃等12个省区市进行考察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