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和哪个国家接壤
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
2. 印度与阿富汗关系
印度是一个国家,阿富汗也是一个国家,两个地方只是国与国的关系。
3. 阿富汗是如何入侵印度的
1747年,阿富汗的艾哈墨德·沙赫当选为王。他从1748年开始向印度进军。
被各种矛盾弄得四分五裂的莫卧儿帝国,得不到属国的援助,无力抵抗入侵者。1748年,艾哈默德·沙赫侵入旁遮普。1749年,他第2次入侵旁遮普,获得了大量战利品之后撤回。1751~1752年,艾哈默德·沙赫第3次侵入旁遮普,印度军战败,莫卧儿皇帝把旁遮普和木尔坦割让给阿富汗胜利者。1756~1757年,艾哈默德·沙赫第4次入侵,占领了拉合尔。至此他的目标就是德里,而该城竟毫无防御,甚至连一次小接触都没有就被占领。莫卧儿皇帝阿拉姆吉尔二世被废黜,阿富汗人到处杀戮和抢劫。
1757年夏,艾哈默德·沙赫带着价值1.2亿卢比的战利品返回阿富汗,留下他的儿子帖木儿“米尔帕”统治他在印度河以东的领地。
是时,印度南方的马拉塔人兴起,1758年,马拉塔人占领了德里,并出现在印度河东地方,把帖木儿“米尔帕”赶过印度河,并将拉合尔占领。艾哈默德·沙赫不甘心失败,1759年8月,又率兵4万越过印度河,重新占领了拉合尔。1760年1月,艾哈默德·沙赫击溃了北印度各个马拉塔人酋长的军队,再度占领了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德里。1761年1月14日,在帕尼帕特附近,阿富汗军队同马拉塔军队进行一次决战,结果是马拉塔人大败,全军覆没。
但是,艾哈默德·沙赫也无力保持自己在印度的整个占领区,不得不撤回本国。他在德里尽可能榨取更多的金钱,在离开德里之前,扶植自己的傀儡——已故的阿拉姆吉尔二世之子沙阿拉姆为莫卧儿皇帝。
1765年,锡克教徒占领了旁遮普全境,把最后一批阿富汗驻军完全赶走。马拉塔人军事实力的损失,方便了英国人对印度的征服。
4. 印度和阿富汗接壤吗
印度和阿富汗不接壤。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GJ。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GJ。
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时有较明显的季风,冬天则较无明显的季风。印度气候分为雨季(6~10月)与旱季(3~5月)以及凉季(11~次年2月),冬天时受喜马拉雅山脉屏障影响,较无寒流或冷高压南下影响印度。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阿富汗,是位于亚洲中西部的西亚高原内陆国,北邻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西接伊朗,南和东连巴基斯坦,东北与中国接壤。阿富汗面积64.75万平方千米,气候以大陆性气候为主,秋季多阿富汗风,东北部是高原山地气候区。
5. 印度和阿富汗接壤吗
印度和阿富汗不接壤。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相邻,和中国也有接触,印度和阿富汗之间隔着巴基斯坦。
印度西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北部与中国,不丹和尼泊尔接壤,东部与缅甸接壤,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东部是孟加拉国。印度南部是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岛国。
阿富汗北部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斯坦接壤;东北部与中国接壤;东南部与巴基斯坦相邻;西部与伊朗接壤。
6. 印度和伊朗接壤吗
两国并不接壤,中间隔着巴基斯坦,距离上相隔约700公里,伊朗在中亚,印度在南亚,两国没有边境线。
7. 印度和土耳其接壤吗
不接壤。印度和土耳其是不接壤的,两个国家都想差甚远,根本没有什么地方是接壤在一起的,都隔着其他国家的,所以印度和土耳其是不接壤的。
8. 阿富汗与印度的历史关系
阿富汗的历史可上溯到古波斯帝国,公元前6世纪居鲁士大帝远征时并入波斯。亚历山大远征后又并入其帝国。亚历山大死后帝国三分,阿富汗地区又转属于东部的塞琉古王国。约前250年,位于阿母河与兴都库什山间(包括阿富汗北部)的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德据地脱离塞琉古而独立,建立了希腊化的巴克特里亚王国(中国史籍称大夏、吐火罗等),前二世纪上半叶最强盛,曾扩地至印度河,后因内乱转衰。
前二世纪上半叶,原驻于河西走廊的大月氏被匈奴所败,遂西迁至阿母河领域,约前140-130年左右征服大夏,将希腊王朝逐向南方。东汉时大月氏分休密、双靡、贵霜、都密、肸顿五部。一世纪时,贵霜统一诸部,扩张为强大的贵霜王国,其盛是西起咸海、东至葱岭,横跨中亚和印度半岛西北部,倡大乘佛教。三世纪后渐衰,分裂为若干小国。五世纪上半叶被从北方袭来的恹哒所灭。
恹哒系游牧民族,原居于金山(阿尔泰山),臣属于柔然,罗马人称之为“白匈奴”。五世纪初西迁,以后相继征服伊犁河域、河中地区、吐火罗、印度西北部,还击败了萨珊波斯,杀其王,成为一令人生畏的强国,其统治中心就在今阿富汗境内,信奉袄教。567年左右,萨珊波斯与西突厥联合击灭恹哒,以阿母河为界瓜分其领土。吐火罗被划归属波斯,但不久(约568年)又被西突厥夺取。
627年,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派其长子在吐火罗建立了突厥人的王朝。唐军灭西突厥后,吐火罗的突厥王朝向唐称臣,唐置月氏都督府于此。另在今阿富汗境内及其附近还有若干臣属于吐火罗的小国:护密、护时犍(唐置沙州都督府)、罽宾(修鲜州都督府)、帆延(乌凤都督府)、诃达罗支(条支都督府)、骨咄(高附都督府)。另外,唐还于662-674年间封流亡来唐的波斯末王之子卑路斯为波斯王,置波斯都督府于波斯东部与阿富汗境内。八世纪初,阿拉伯人的势力进入,控制了吐火罗。自751年怛罗斯之战后,葱岭以西之西域诸国尽皆归于阿拉伯人,此后中亚地区逐渐伊斯兰化,直至今日。
821年,阿拉伯阿拔斯朝(黑衣大食)呼罗珊总督塔希尔建立了塔希尔王朝,领有中亚、河中、阿富汗地区,名义上承认哈里发主权,但形如独立。867年锡斯坦省军队统帅亚库布(绰号萨法尔)起兵建立萨法尔王朝,873年灭塔希尔王朝,领有伊朗大部、河中、阿富汗、印度西部,中心在呼罗珊,曾一度远征巴格达。不久,河中地区又兴起了地方将领建立的萨曼王朝,900年灭萨法尔王朝。962年,呼罗珊总督阿尔普特勤又据伽色尼城独立,称雄一方,建立伽色尼王朝,占领阿富汗,十世纪末灭萨曼王朝,相继得到中亚与伊朗各一部分、印度河领域北部,十一世纪受到塞尔柱突厥人打击而衰落,失去伊朗、中亚领地。十二世纪中叶,赫拉特与伽色尼之间的廓尔山区兴起了廓尔王朝,很快就据有阿富汗全境,后又灭伽色尼王朝,占伊朗、印度各一部,1215年左右廓尔王朝被兴起于河中的花剌子模苏丹国所灭。
1220年花剌子模被蒙古灭亡,以后阿富汗相继为蒙古汗国、伊儿汗国以及附属于蒙古人的一些小政权统治,帖木尔兴起后又归其统治。帖木尔死后阿富汗又成为帖木尔后裔与中亚的土库曼黑羊王朝等国争夺的战场,十六世纪后又转入波斯手中。
1747年,阿富汗阿布达里酋长艾哈迈德乘波斯衰落之际独立,建立了阿富汗王国,使得统一的阿富汗国家正式形成。历经阿布达里德王朝(1747-1826)、巴拉克宰(1826-1973)两个王朝。其间分别于1839-1842、1879-1880、1919年三次击败英国的入侵。
9. 印巴冲突发生一周,美国和联合国为啥都不介入
作为美国而言,无利不起早。只有对美国有利的事情,美国才会去做;对美国没有利益或者利益很小的事情,美国不会去做。
对于印巴冲突,美国虽然希望巴基斯坦帮助解决阿富汗问题,但巴基斯坦确实能力有限,帮不上美国什么大忙,所以,在巴基斯坦与印度发生冲突时,美国也不会帮巴基斯坦什么忙。印度作为一个地区大国,甚至还是世界大国梦,美国从印度得到的东西肯定比巴基斯坦多,如果美国帮助印度,那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美国暂时从印度得不到任何利益,当然也不想帮印度。
因为印巴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国际社会包括联合国也认为,维持现状是最好的选择。其实,印度和巴基斯坦都不希望爆发大规模战争,战争对谁都没有好处,印度要实现大国梦,也必须有良好的国内环境、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巴基斯坦很多方面不是印度的对手,当然不希望发生大规模战争。
10. 哪条神秘通道处于中国和阿富汗之间,为什么会获得关注
中国和阿富汗之间,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叫做“瓦罕走廊”。这条走道在古代曾发挥重要的作用,今天依然有人惦记,想借去用。那么,这条神秘的通道是怎样的呢?
(俄英谈判,图取其意)
这年的3月11日,俄英两国在没有通知中国和阿富汗的情况下,私自签订了《关于帕米尔地区势力范围的协议》,单方面划定了两国在帕米尔的势力分界线。将本来属于清朝的兴都库什山北麓与帕米尔南缘之间的狭长地带,设置为两国间的“缓冲地带”,就形成了今天的瓦罕走廊。
此时的清朝已经穷途末路,刚刚在甲午战争中惨败,被迫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和俄英斡旋,只好不痛不痒地发出了几声抗议,做做姿态。
现在,瓦罕走廊虽然早已失去了往日商贾驼队不断、僧侣朝拜接踵的热闹场景,但它的战略价值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防止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实现战略物资的快速投放等,依然可以发挥其重要的通道作用。
正因为如此,所以这条通道近年来变得很热,甚至有西方国家想借去,建立他们的军事基地。我们只能说,这些人实在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