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古印度为什么那么富

古印度为什么那么富

发布时间:2023-01-13 06:42:22

㈠ 古印度阶级的详细介绍

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波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戒日帝国时,种姓制度有了很大变化,婆罗门和刹帝利基本没有变化,但吠舍分化,只剩下少数富有的商贾。首陀罗地位有所上升,与破产的大量的吠舍逐渐构成新型的首陀罗种姓——依附农。这样,名称未变,内容有了变化,前三个等级是封建主,后一个是依附农阶级。

㈡ 在古印度的家庭和婚姻富有怎样的特点

在古印度,家庭的形式为父系家庭。父亲是一家之长,家庭成员包括妻子、孩子以及男系方面未婚的亲属。富裕的家庭笈多王朝时期的金币,有1600多年历史。还有仆人和奴隶。在家庭生活中,父亲拥有绝对的权力。据古希腊作家阿利斯托布鲁斯记载,咀叉始罗城经常有些因贫困而无力嫁出自己女儿的父亲,把女儿带到市场,敞开她们的上身,供人观看。若哪位男子看中了而且女子的家长也同意,谈好条件即可成亲。在吠陀时期,父亲甚至有权出卖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家庭子女中,儿子的地位要高得多,在家庭教育中也更受重视,因为儿子能传宗接代,这与中国封建思想中的子女观极为相似。儿子们在宗教上也有特殊的地位,婆罗门教认为,只有儿子才能主持父亲的葬礼,只有儿子奉献的祭品,在天国的祖先和父亲才能收到。《爱达罗氏梵书》说,儿子对父亲来说是一条“救生船”,女儿带给父亲的则是悲伤。印度家庭中“重男轻女”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在日常生活中,儿子与女儿所受的教育是有极大区别的。

球形的量器婚姻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古印度独特的种姓制度和浓厚的宗教氛围,使印度人非常看重婚姻。一个人要通过结婚,才能建立家庭、生育后代,才能实现法、利、欲和解脱。但在严格的种姓制度下,婚姻有种种限制,不同种姓者之间不得通婚。尽管后来出现不同种姓者通婚的情况,但低种姓男子娶高种姓女子还是被禁止的。

在婚姻对象选择上,除种姓外,家庭财富、年龄、容貌、健康状况、知识等都是要列入考虑范围的。婚姻关系确定后,一般都要订立协议。

在古印度有女子出嫁随带嫁妆的习俗,这与古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女儿不能继承财产,所以人们就通过这种“合法”的方式给女儿一部分财产做为嫁妆,并借以提高女儿在夫家的地位,慢慢这种风俗变成一种习俗,许多家庭因为无力办置嫁妆或只有较少嫁妆而导致许多社会悲剧。古印度还有童婚的陋俗。童婚的流行,原因有二:一是女儿年幼,好做安排,绝对听从命令,二是为保女子的贞操,早日嫁出,以绝后患。童婚给广大印度妇女儿童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㈢ 古印度文明产生的缘由 经济文化 政治 及社会发展

最早产生农耕文明的地方。数千年前,由于季风的影响,印度气候干湿周期明显,特别适合粮食作物生长,所以5000年前达罗比荼人就发展出成熟的农业文明,考古还证实发展出发达的城市文明。4000年前,一只北欧人或称高加索人侵入印度,奴役了当地人。为了保持血统纯净,将达罗比荼人降为首陀罗或奴隶,自己则称自己为战士和祭祀。所以印度一开始以人种特征后来演化成职业特征的种姓制度一直延续了4000年。
带来了多神教,和欧洲的表亲一样,印度的神一点都不厉害,经常可以被人役使,只要念出正确的咒语,而自己是婆罗门,就可以把神幺来喝去。而且雷声因陀罗就相当于宙斯和朱佩特。
遵循祖先传下来的“奥义书”,有四部吠陀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主要经典,主要特征是相信灵魂不灭和相信轮回和梵天(不生不灭永恒状况)。同时距今2000年前后印度人释迦摩尼发明了佛教,信奉佛教的阿育王第一次统一了全印度并且把佛教推广到全印度。释迦摩尼和孔子几乎就是同时代的人。
法太高深,对于知识始终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印度(只有刹帝利和婆罗门有权力学习文化)最终还是消亡了,也可能和外族入侵有关。由于印度半岛向西向北几乎没有天然屏障,而且北欧人习惯生活在小城邦国家里几乎没有形成大一统国家。所以经常被外族入侵。第一波应该就是旁边的伊朗人,伊朗是从中国呆不下去的大月氏建立的。是西亚一个强大的力量。伊朗人入侵带来了摩尼教和琐罗亚斯德教。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也轻易的占领过印度,并且把整个近东和西亚印度变成希腊化国家。最主要体现在文化上是雕塑。被称为希腊式雕塑。后来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甚至发源于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阿富汗人)反复占领印度,把伊斯兰教传遍了大半个印度。所以到了后期,印度民族主义者恢复了婆罗门教,而小乘佛教只保留在斯里兰卡。大乘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又通过中国传到尼泊尔,越南,缅甸,泰国。反过来差点传回到印度本土要不是孟加拉伊斯兰教隔着。英国人进入印度时印度大大小小有数百个小邦国,大部分统治者都信奉伊斯兰教,基本群众信奉印度教。印度人数学天赋好,发明了数字零,对大数有执着的偏好,神话中大多数以数量庞大作为神力大小,动辄十亿百兆的说话。英国人统治印度时把英语变成印度的官方语言,所以印度的知识分子现在的大学生说英语比本民族语言流利。本民族语言太多太杂,适用人群太少没法交流。现在的梵语基本是独立以后新造出来的,根本不是历史上的梵语。印度最大的文化成果就是发明了佛教。而且对其他民族的宗教影响甚广。例如有人说中国回族信奉的伊斯兰教苏菲派,也是受印度文化启发下发明的,一度影响到整个伊斯兰世界。苏菲派的两大特征,一是苦修,二是教众可以直接和上帝(安拉)通话(冥想),印度宗教特征明显。而且苏菲派对基督教影响很大,可以说是基督教宗教改革的重要思想渊源。路德教,加尔文教及新教都讲究废除复杂的教阶和教会体系,教众可以用本民族语言直接和上帝对话,明显具有伊斯兰教苏菲派特征。甘地用非暴力不合作把英国人赶跑之前,英国人使坏,煽动印度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对抗,掀起了大规模宗教斗争,企图在国际社会造成没有了英国管理印度人成不了事的印象。最后索性煽动成立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独立成两个新国家,把穆斯林都弄到这两个新国家里,中间的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夹在中间。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都是古代的印度。印度50年代通过武装占领把一个靠近中国的小国不丹吞并,我国数十年都不承认这种吞并。而且不丹不但历史上是中国的属国,而且宗教上信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印度就不是一种宗教,最近又频频插手斯里兰卡事物,把信奉佛教的原住民猛虎组织打成恐怖组织,而扶植以印度移民后裔信奉婆罗门教的斯里兰卡当局提供援助。对尼泊尔也是虎视眈眈,所以尼泊尔人非常恐惧印度,最近推举尼共毛派成为执政党。当代印度正逐步走向现代化。尤其是纳斯达克电子创业版上市以后,上市电子化企业没有很好的投资渠道,不约而同把富余资金投到光缆建设上来,所以印度非常幸运,信息化泡沫时的过量投入,变成现在独特的带宽优势。现在印度的计算机行业特别发达。听说外包服务和软件产品大多是印度人在干。真正印证了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介绍的“穷国和富国在信息化方面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一观念在印度得到实施。所以长远看,只要印度不打仗,超过中国几乎是早晚的事。

㈣ 古印度为什么那么繁荣几乎欧洲和中国都知道它的存在,中国的唐朝都去学习印度的佛教,现在的印度为什么

现在的世界靠欲望和贪婪驱动,印度人太佛系了,没有太多争强好胜的人,所以拼不过别国,但印度的体量在那摆着,经济总量超过英美法日只是时间问题。还有印度的体制在效率方面天然弱。

具备大国潜力的基础是国土面积和人口基数,从这个层面来看,只有中印美欧(前提是欧洲统一)才有这个资本。然后非洲南美是潜在候选。

㈤ 古印度梨俱吠陀时代财富的标志是什么

梨俱吠陀时代,雅利安人主要生活在北印度恒河上游,雅利安人属于游牧民族,他们财富的标志就是牛,劳动生产以畜牧业为主,文化是农村式的,与哈拉帕的城市文明不同。

㈥ 古巴比伦,古印度两个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

1、都是大河文明,先天的耕种条件优越,因而经济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贸易为辅。这一点东方文明与欧洲的希腊文明是截然不同的,希腊没有大片的平原,没有大河流,导致他们无法很好的发展农业,因而走上了发展商贸和拓展海外殖民地的道路。

2、政治方面,中国是高度的中央集权,而其他的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中央集权但是远没有中国高度。中国从秦始皇开始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古埃及长期处于政教共理国家的状态,宗教集团的权力很大几乎威胁到法老的统治,阿肯纳顿曾进行宗教改革企图剥夺祭司集团的权力但是失败了;而古巴比伦是类似于任命总督管理各城邦的状态,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用了大约9年的时间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只有他在位期间集权的程度比较高;而古印度除了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两次短暂的统一,则长期处于高度分裂,各城邦各国各自为政。所以在政治方面四大古国很难找到什么共同点。

3、思想观念方面,中国很简单,长期处于儒家思想及儒家礼教的统治下;古埃及是本土的神话宗教;古巴比伦是围绕着一种观天象、占星术为中心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古印度人长期处于一种平和的思考状态,上到贵族下到平民喜好到远离人世的深山老林中思考人及宇宙的意义,最终思考出了佛教。总的来说,四大古国都有深厚的宗教背景。

4、文化成就,实在是大相径庭,难以找出共同点,毕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不同。古埃及代表着古代世界最高的科技和建筑水平,金字塔和阿布辛拜勒神庙集各种学科的高水准于一身,即使今天的科技水平都难以复制。而古巴比伦的占星术则走上了另一条发展道路,最终在近代引发了天文学的革命。古印度用他们特有的哲学来解释这个世界,代表着世界哲学的最高成就。中国原本有机会在哲学、自然科学达到更高的成就,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就是其体现,可惜一场焚书坑儒葬送了这一切,不过好在我们还有孔老夫子的宝贵财富,但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走上了一条偏执的道路,偏离了孔丘他老人家原来的设想。

总而言之,除了第一条之外,其他方面很难找到什么共同之处。

摘自网络知道~

㈦ 比较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文明的各自独特之处。

两河流域:文明发展被多次打断。因文明发展建立在商业贸易活跃的基础上,政府重视法律,十分注重保护商人的利益,两河流域居民的人生观较阴郁,只顾眼前,对人生祸福不抱希望。

古埃及:文明发展较连续。着重伦理,宗教以多神教为主,重视社会正义,埃及人人生观是顺乎自然,相信人可以长生不老,死而复生,故将精力放在准备将来的生活。

古印度:极富宗教性、多样性、包容性与区域性。古印度文明是在不断吸收外族文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故历史上是一盘散沙。没有统一的语言字母,也没有纯粹的印度人种,没有古或两河流域那样的公共纪念品或陈列品,发展了一套严格的种姓制度。

古希腊:古希腊文明发展起点较高,是在学习、借鉴东方文明遗产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古希腊不存在具有很大政治权利和干预世俗生活的宗教力量。古希腊的宗教提倡神、人同形同性论;文明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奴隶制的城邦共和国。

㈧ 古印度的商业繁荣吗

古代印度的商业繁荣。商人或走街串巷,或设店开铺。大商人往往同时经营多类店铺。汉译《十诵律》(卷15)说,一个穷人拾到一批财宝,成为大富翁后,开设了金铺、银铺和珠宝铺等多家店铺。耆那教的一份文献说,王舍城有3600个商家。这可能有点这夸张,但也反映了王舍城商业繁荣的情况。古印度已有相当完善的商业运作理念和系统,有的大富商通过联姻或合伙关系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网。

做生意的商人

㈨ 印度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强大过吗

如果说是古印度,严格来讲顶多也就50年而终,然后回归混乱,一直混乱,从未停止,而且古印度于现在的印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古印度中心在巴基斯坦,现在的印度,在古印度时期就是边毛之地,一群又一群的野人,真正印度的国家就是1947年成立的这个国家,与古印度没半毛钱关系。
讲到GDP,更是可笑的,在印度国力逐渐强大的尼赫鲁时代,人均粮食还不如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人均多,中国人均方面在晚清还比大英帝国本土要高,注意是人均收入,印度那时只是地名,一个两千多年来都是部落、村庄的地方,GDP绝对是拉跨的,国家为什么会出现,就是资源、财富和人力的膨胀,需要有更优秀的管理,人群才能稳定生活,这样国家就产生了,而印度两千年来并没有自发产生国家,根本就说明了印度一直很拉跨,以致于尼赫鲁时代,连人均粮食那么低的情况下,印度都觉得自己应该很厉害,这就是没有经历过强大的小白行为。

㈩ 古印度和现代印度有多大区别

现代印度地处北半球,位于北纬8°24′-37°36′、东经68°7′-97°25′之间。是指在1950年1月26日成立的印度共和国。
而古印度是指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临近这一块的部分等地区以古印度王朝为主体的地理范围的总称。是个地理概念。
古印度和现代印度在宗教文化上也有区别。今日的印度为印度教势力区,巴基斯坦、孟加拉为穆斯林势力区,当年独立时按信仰不同建立,孟加拉系从巴基斯坦独立出来的。而这些地方都是古印度的疆界范围,古印度最出名的便是种姓制度。
知识点延伸:
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着名的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后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前期经典很少提到家庭,社会仍局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
古印度共经历了佛陀时期、孔雀王朝时期、入侵时期、萨塔瓦哈纳时期、笈多王朝以及混乱的南北印度时期。 古印度虽然是一个多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但依然为世界文化留下了独特风格的遗产。
印度共和国,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虽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日益重要。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 但同时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阅读全文

与古印度为什么那么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38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6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2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3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21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2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00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0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78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3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5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68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3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68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6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1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6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4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4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