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哪里开工厂最好

印度哪里开工厂最好

发布时间:2023-01-13 13:34:39

⑴ 印度那个地方工厂最多

印度主要的城市有:
新德里——印度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陆续建起一些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工业,如纺织、化工、机械、电器和电子工业等
孟买——印度第一大城市,全国工商、金融中心
加尔各答——印度第二大城市 号称世界最大的黄麻加工中心,纺织、食品、机器制造和铁路机车 都很发达
钦奈 ——建筑工程、机械、汽车、炼油、 原子能等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班加罗尔 ——高科技及信息产业 印度硅谷
书上的介绍一般也是以这几个为主

印度与中国是领国,一直发展的是边境贸易,近10年来,中印贸易发展较快,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化工产品和机电产品等。从印度进口商品主要有铁矿砂、铬矿石等,因此,可能在加尔各答,但是,除此之外,外贸公司选址还会从其他重要的因素上考虑,如经济的发展程度,(一般这个因素居多),因此,最为印度第一大城市,全国工商金融中心的孟买更容易被外贸公司考虑吧~ (个人的推测理解)

⑵ 去印度开工厂优缺点

去印度开工厂优缺点有:
1、印度有十四亿人口,有着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使得在印度开工厂能获得比其它地方更大的利润,但印度官员腐败严重,诚信度较低,政策不够稳定连贯,民众受教育普遍低只能发展低端代理组装工厂,不适合中高端企业发展,在印各大公司都受到过印度政府无理打压。
2、在印度做生意对外国企业家来说有一定难度,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文书工作繁杂且政府要求复杂,成立一般的有限公司可能需要长达5个月的时间。
3、外国企业家非常担心他们在印度投资的安全,因为:外国投资者可能很难依靠印度的监管系统来保护他们的商业利益,因为该国的腐败指数在全球183个国家中排名第85位。

⑶ 印度最顶尖的四大招牌产业


一、印度软件服务业


印度的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占比达到全球软件出口的20%,印度在IT外包行业是世界第一名,竟然占到了50%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中国软件总量要比印度要大得多,中国一年的软件总量大约在5000亿美元之上,而印度的软件产能大约在1500亿美金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软件主要是用来出口创外汇,而中国的软件主要是为本土经济所服务的,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印度软件业的确厉害,包括着名的波音公司,它的大飞机使用的飞行软件都是交给印度来编程的。比如着名的Windows 10软件,大部分印度人做出来的,甚至于比美国人搞的Windows 7要好用一些。


印度被称为IT人才的硅谷。根据之前统计,在美国超过18%的微软员工,16%的IBM员工,17%的网络人才和超过10%的医生,21%的护士曾经在印度接受过教育。甚至于美国的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通用电器、捷运公司包括具有重要定位的美国五角大楼都采用印度的软件。在硅谷的各大电脑公司里,有大量的印度人担当研发的重任,即使发达国家领头羊德国也曾经表示要从印度引进软件人才。


印度软件业一度占据世界软件市场50%以上的份额,印度软件产品大多是输出到美国,然后是欧洲。印度的软件公司大量承揽了美国航空公司、瑞士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的飞机运行软件,以及英国伦敦地铁的运行软件,印度的设计技术堪称一流。


世界银行之前有一份调查称,80%的美国公司把印度作为全球软件来源的首选市场。微软比尔盖茨曾经在之前访问印度时惊呼:“21世纪的软件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欧洲,而可能是印度。”可见,印度的软件业在全球的地位。


印度主要是IT外包服务,比如服务呼叫中心,还有一个就是软件外包,依靠的就是印度人的编的软件通俗易懂。


严格地讲,印度的软件业并不发达,发达的是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


印度软件行业的主要盈利模式表现在外包服务上——就是给欧美大的IT公司做软件代工。类相当于富士康和苹果的那种合作关系,因此,软件的核心技术及品牌都不掌握印度自己手中,类似于中国之前的“外贸加工”模式,所以,印度的软件外包则是一种比较廉价的脑力劳动输出。


印度软件外包业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


早在1991年,印度政府就在软件业实施“零税赋”优惠政策,并享有银行贷款的优先权。不仅如此,印度政府还对号称“印度硅谷”的班加罗尔在内的多个软件园和出口加工区实施了优惠政策,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出有利于积极吸引外资、加快软件业发展的法律生态环境。


叠加英语是印度官方语言之优势,使得软件人员在与跨国公司的交流上沟通无障碍,这是印度的软件行业具有的先天优势。



需要纠正的是,虽然英语是印度的一个语言优势,但是并非英语是印度语言交流的全部。因为在中国人的普遍印象中,印度是说英语的国家。事实上,根据人口统计显示,印度真正说英语的人口数量大约仅占总人口的5%,当然,在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里,说英语的人口数量已经不少了,毕竟英语人口拥有5000万,比起6648万人口的英国只少1000多万,可见印度英语人口比例虽然区区5%,但人口基数非常大。

英文是印度的全球商业交流及政治领域的工作语言,同时也是一门外语。比如在印度街头翻阅报纸杂志,在酒店里打开电视浏览各个频道,会发现英语只占有所有媒体一小部分,而且还是欧美主流媒体频道,而印度本地的英语频道并不多。在印度大城市公共图书馆,印度管理人员曾经说过,英语书籍只占所有图书的8%,92%以上的图书是各种印度语言的图书,而且英文图书的价格是印度本地图书的几倍。

除了英文作为工作语言外,印度最普遍使用的语言是Hindi(印地语),占总人口的66%。另外还有Bangla(班哥拉语)等1 8种语言。印度语言中分10种不同文字,其中,语言使用人口占5%以上的语言文字有7种,这些语言在发音、语法、书写上是各不相同的。

在印度,中学生除了学习本地语言,往往还要学习英语及印地语,假如毕业去外省工作,还要学习当地语言。因此,一个印度人要想在全国找工作,至少要会讲4-5种语言。

由于印度在语言交流成本比较高,为了降低语言交流成本问题印度实施了两次大的规定:一次是印度独立后,决定在国会继续使用英语作为法律工作语言,这个决定大幅减少了政府的翻译成本。在全球商业领域和 科技 领域,印度将继续使用英文,保持与全球交流的低成本化。另外一次,是1976年,印度决定采用技术的手段,解决6-7种不同语言的沟通问题,其语言翻译软件也由此出现。



一开始,印度的软件外包公司承接的都是一些很小的软件开发代工,在2000年,印度软件业软件开始迅速发展。记得当年“千年虫”的担忧让全球各国一度恐慌,同时,也给了处于低端产业链的印度IT公司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让印度接到了大量的代工订单,比如美国软件公司运行中的数百万条代码修复工作。


另外,日本的软件公司与美国公司的竞争,迫使美国大幅削减软件代工成本,在低端的软件解决方案上与印度IT公司展开合作。印度的很多IT公司也“借力使力”提升自己的软件技术,并且改善离岸业务模式流程,在获取专业软件知识上打造高价值的IT服务。


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卢比开始的长期贬值,间接支撑了印度软件公司竞争力,让印度一度成为“世界软件工厂”,号称”世界办公室“。


在软件代工高速发展时期,成千上万人的软件公司不在少数,比如Infosys、 HCL、Wipro等,这些都是印度软件外包领域的巨头,软件代工总收入都做到了千亿美元的级别,并占领了世界软件市场约20%的份额。统计数字显示,印度超1000人的软件公司就有上百家,并且软件外包公司前五名的公司员工数都在5000人之上。

印度获得软件技术人才有几个方式 :首先是依靠吸收印度的大专院校人才。印度有400余所大学设有计算机专业,每年能够培养软件毕业生1万余人,印度政府特别为250余所院校提供部分教学经费。


印度高等教育享誉世界,印度在高校的师资力量、教材及教学管理其实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着名大学几乎差别不大。特别是班加罗尔大学、韦洛尔 科技 大学等着名大学,他们的师资力量、教材和教学管理与全球名牌大学几乎在同一水平线上。印度在师资力量和学校规模、学科设置等方面是与全球全面接轨的,并且人才输出也堪称世界一流,印度的毕业生在全球人才市场上炙手可热。


很早以前,印度信息技术部长在美国就曾经说过,印度每年可向世界各国输出20万名IT人才。印度事实上已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信息技术产业和人才的大国”。当时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德国等,这些发达国家都十分渴望获得印度的信息技术人才。


其次是依靠民办或私营机构来培训人才。这类机构在印度有大约700余家,每年可培养数万名学员。再次是软件企业自己开立的培训机构。印度政府还在全国250个机构开设电脑培训课程,并在大约3000所中学推出“中学计算机扫盲和学习计划”。因此,印度多渠道发力软件培训,为软件企业提供了持续不断的“软件蓝领”人才。
虽然在过去20多年来印度软件外包业称雄世界,但已经成为过去式。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技术更新迭代较快,特别是在大数据分析应用、数字化转型、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印度外包产业和模式开始遭遇技术寒流,产值大幅下滑,员工大批失业。



由于印度众所周知的软件几乎都是外包业务,因此,印度软件业基本上挣的是外国人的钱。印度软件代工的模式是根据国外公司的需求进行软件编写,但自己的硬件条件很差,所以,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环境,软件发展后劲不足,尤其是软件外包技术含量相当低,加上外国公司不断控制人工成本,利润越来越低。

印度《经济时报》,早在2017年印度IT产业裁员就高达5.6万人,并且IT公司在印度校园的招聘也大幅减少了50%—70%。报道称,裁员仅仅是刚开始。研究表明,在未来数年,印度数十万的就业机会可能会消失。在印度班加罗尔,心理医生”生意兴隆“,原因是来咨询的人很多,大部分往往都是被解雇的软件工程师。
印度IT公司由于极少在技术开发、产品研发上大幅投入,因此无法进入软件的高端领域。自始至终,印度软件外包产业没有走出低端产业链的循环格局,印度软件外包维持的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劳动力套利”模式。


因此,印度IT公司始终在延续这种低成本代工模式,并拥有十分庞大的入门级劳动力队伍,而缺乏资深的软件管理者和高端的软件开发者,让印度IT公司在面对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数据流量等新的模式面前,在软件高端产业链开发领域缺乏核心竞争力。

印度为何不进行软件行业产业升级呢? 由于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约达13.4亿,再加上它的教育体制限制,缺乏充分的高端人才供给,使得印度基于外包模式的软件行业无法进行产业升级。

印度的教育走的重视重高等教育,轻视基础教育模式,高等教育可以”直追“咱们,但基础教育却停留”非洲水准“。比如2013-2014学年,印度小学阶段辍学率高达21%,小学到初中阶段高达39%。


《经济学人》称据一份非政府组织的调查报告,大约有一半的印度五年级学生看不懂提供给二年级学生的课文,另外,仅有四分之一的五年级学生能掌握除法。

印度在识字率上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基础教育辍学率居高不下的前提下,高等教育规模却扩大很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5年已经到了26.88%。



虽然印度也有像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这样的顶级学府(录取率不到3%),但早已经成为了向美国硅谷输出人才的后花园。


印度IIT毕业的天才学生几乎都移民去了美国,成为了印裔硅谷高管,比如谷歌和微软的CEO往往是美籍印度人。

印度的人才流失一直是印度IT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毕业生会选择离开印度,是全球软件人才外流人数最多的国家,这些外流人才一大半去了美国。印度的工资水平低、工作环境差,让印度的高 科技 人才纷纷流向欧美发达国家,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也导致了本国的软件行业无法进行产业升级。

因此,如果真正让软件业领独领风骚,必须吸引软件核心高技术人才,或者培养孵化类似于微软及谷歌这样的软件公司,打造软件业的高端产业链及技术把控能力。


印度的优势是软件业比较团结,特别是在美国,印度人和印裔很团结,往往喜欢抱团作战,是其一大优点。


印度顶尖的软包公司


1、印度软件外包公司:塔塔集团(TCS)


TCS在全球有100多个分支机构,向55个国家提供软件服务。TCS雇员超过2万名,客户数有近千名, 提供IT和商业咨询服务。除印度本土外,公司在美国、英国、匈牙利、巴西、乌拉圭和中国拥有多个交付中心



2、印度软件外包公司:Infosys


Infosys是印度 历史 上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总部位于印度信息技术中心—班加罗尔市,在全球拥有雇员超过100,000 名,分布于全球27个国家, 56个主要城市设有办事处或分公司。 Infosys股票市一度达629亿美金


3、印度软件外包公司:威普罗公司wipro


Wipro Limited是印度领先的完整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也是印度领先的有价值的信息 科技 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企业。在亚太和中东市场,Wipro为国际公司提供IT解决方案和服务。


4、印度软件外包公司: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Satyam

Satyam位于印度,在美国、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加拿大、匈牙利、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日本与澳大利亚的萨蒂扬开发中心为全球提供服务,其中152 家为财富全球 500 强与财富美国 500 强企业。


5、印度软件外包公司:马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Tech Mahindra

Tech Mahindra是印度排名前5的IT公司,在全球90个国家拥有近12.2万名员工,年销售额高达46亿美元。


二、印度的生物技术产业


印度处于热带,在一些药用植物上,印度的天然条件能够获得更好收成。古时印度的香料业就强于我国。


印度被称为“世界的药房”,也被称为“全世界穷人的药房“。印度曾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出口药品,印度药品一度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20%左右。据统计,印度有近3000家仿制药企业,2017年全球七大仿制药公司中印度就占了两席。因此,印度的仿制药品不仅能满足了本国穷人看病的基本需求,而且每年还大量的出口,并成为印度重要的支柱产业。



全球有大约五分之一的仿制药出自印度,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印度的制药业比较发达,制药企业研发能力较强;其次是相关政策比较宽松,甚至不惜颁发强制许可证书,为国内仿制药亮绿灯,事实上,没有仿制药,大多数印度穷人根本无法承担高昂的医药费。


特别是一些抗癌类进口药物,价格十分昂贵,比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由瑞士诺华制造的格列卫,如果折合成人民币,每月仅药费支出就要2万多人民币,一般普通的老百姓根本无法承担。


格列卫在世界很多国家都被授予了专利药物,但印度政府并不授予格列卫专利。原因是: 一是印度为了适应世贸组织规则,修改了《专利法》,早在2005年就开始生效。印度的《专利法》规定,在药物领域只对1995年以后发明的新药或经改进后能大幅度提高疗效的药物提供保护,不支持衍生药物专利。由此,格列卫就被印度视为衍生药物,因此也不受专利保护,印度国内的药企就可以仿制,因此,印度制造的格列卫价格十分便宜。二是为让国内药企仿制一些药物,印度政府还对一些药物实施“强制许可”,从而为国内一些药企生产仿制药去掉了专利约束限制。


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为实现让普通百姓能够看得起病、促进本国制药行业发展两项基本目标,亲自主持了对《专利法》的修订。



从此,印度对食品及药品等民生必需品只授予工艺专利,而不授予产品专利。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印度放弃对药品化合物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上的宽松让本国企业能获得大量仿制药生产许可,从而为印度仿制药提供了快速扩张的空间。


印度生态品种丰富,拥有森林、湿地、海岸、草地、海洋、沙漠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拥有千差万别的生态多样性,从而为印度的生物资源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让印度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约占世界生物多样性地区总面积的8%左右。


从记录的野生物种来看,印度拥有世界上6.5%-7%的野生物种;在已记录的物种中拥有植物4.5万种、动物8.1万种。从栽培物种来讲,印度是世界上八个作物起源中心之一,至少有166种作物和320种作物亲缘种起源于印度,因此,印度作物基因资源也十分丰富。在已驯化饲养的动物方面,印度仍然具有丰富多样的基因资源,且位居世界前列。


印度的医学院、理工学院等很多都设立了生物技术课程,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已将生物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印度每年毕业的生物技术专业的硕士一度达6500人,博士达1500人。生物技术人才的大量涌现促进了印度生物技术研发的领先地位和生物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



印度的生物技术产业,在资源、人才、设施、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从80年代开始,印度在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旁遮普邦、安得拉邦、北方邦等地设立了1000多个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还建立了10多所合乎国际标准的干细胞培养实验室,成为世界胚胎细胞菌采集最先进的十大研究中心之一;


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生物技术信息系统网络的国家,处于生物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领先地位。


三、印度的太空技术


印度卫星的研发和应用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运载火箭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早在2009年,印度已拥有4种类型的国产运载火箭:1)“卫星运载火箭3(SLV-3)”;2)“加大推力运载火箭(ASLV)”;3)“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4)“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


印度早在40年前就发射了第一颗遥感卫星,印度还是继美国、俄罗斯、欧盟之后又一个将火星探测器送上火星的国家。



2007年,印度将首个返回式太空舱和3颗卫星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为该国未来实施载人航天计划等获取了重要数据。


印度目前还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其探月计划,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2008年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发射升空。


2008年4月28日,将一枚印度PSLV-C9火箭搭载10颗卫星升空。是继中国、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之后第五个掌握了“一箭多星”的发射技术。印度一箭十星成为当时第一。此后,特别是1箭104星发射成功最为着名,并且创造了世界之最,一直被印度国民津津乐道。


印度之前进行了一次反卫星试验,其反卫星试验其实也意味着,印度将会成为继中国、美国、俄国之后,全球第4个全具备反卫星能力的国家。


四、印度的电影业


印度电影产量世界第一,平均年产量大概超过一千部,根据统计,2018年其电影平均产业规模约合158.27亿人民币。据毕马威的预测,到了2023年印度电影产业规模将增加到约合227.9亿人民币。


宝莱坞(Bollywood)是宝莱坞制片厂外景的简称,位于印度孟买电影基地。宝莱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拥有数亿观众。


宝莱坞和印度其它几个主要影视基地泰米尔语- Kollywood,特鲁古语(Telugu),孟加拉语(Bengali) - Tollywoord,坎拿达语(Kannada)和马拉亚拉姆语(Malayalam)等构成了印度的庞大电影业, 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和售出的电影票数量位居全世界第一。



宝莱坞对印度以至整个印度次大陆,中东以及非洲和东南亚的一部分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南亚的移民输出传播到整个世界。


宝莱坞是印度最美丽的一张名片,表现出印度人独特的魅力。 印度的电影明星们在全球名流的圈子里风头强盛,很多好莱坞明星开始往宝莱坞发展。在印度宝莱坞明星的婚礼上,可请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妇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可见印度宝莱坞的影响力。


印度电影在电影产业中创造了巨大经济价值。作为不发达国家,印度为什么能够电影行业发展到与好莱坞媲美的程度?


一、金融资金支持。早在1999年,电影业就成为印度政府官方认可的产业,意味着电影从业者可以获得合法的银行贷款。2001年,印度工业发展银行成为第一家为电影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大量资金的支持让印度电影业开始发展壮大。


二、印度电影民族特色极为鲜明。印度电影在歌舞元素及印度民族风光特色的基础上,非常注重电影节奏、意象表达和叙事抒情。把歌舞转化为表达人物 情感 和思想的工具,并与全球市场接轨,并且融入摇滚等 时尚 元素。



三、印度政府对电影产业的大力支持。在1948年,印度政府广播新闻部内设立了电影处、1953年设置国家电影奖、1960年建立电影金融公司、1961年创办浦那电影学院、1964年建立国家电影馆。1952年,印度官方举办印度国际电影节以促进印度电影与世界电影行业的交流。不定期举办,从1975年起每年举办一次。


印度国际电影节是亚洲最早的A类电影节之一,至今已成为亚洲极具影响力的电影赛事。


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本土市场是印度电影的重要消费地。由于各地语言差异性明显,印度电影为了服务好本土观众,采取根据拍片语言进行了市场划分。据统计,印度电影中有15种当地语言。


据拍片语言的不同,印度电影总体上形成了三大制片中心:孟买(印地语)、加尔各答(孟加拉语)、马德拉斯(泰米尔语),其中位于孟买的“宝莱坞”闻名遐迩。



印度电影本土化的重要措施就是采取平民票价。尤其是印度影片收入与影片成本及档期无关,全国电影票价一律保持在超低水平,目的就是让平民百姓能够看得起电影。2017年印度推行GST修正案后,印度国内票价又再度大幅降低。持续稳定而价格低廉的票价,让平民阶层成为电影院的常客,形成印度全民观影热潮。

⑷ 富士康选择了人工成本便宜一半的印度,还有哪些大型工厂也选择了印度

很多手机厂商比如说华为、三星、小米等等都选择到印度建厂,美的公司也不甘落后,在印度建了美的科技园。因为印度在未来几年里人口红利带来的好处将会达到最大,印度劳动力又比较低廉,所以很多大型工厂才会选择印度。

美的集团投资135亿印度卢比的美的科技园,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苏巴帕勒举行奠基仪式。美的计划,未来五年内将这一科技园打造成为家用电器、暖通空调和空调压缩机等产品的生产基地。事实上,美的在之前就宣布在印度启动“绿地”项目,从而扩大美的空调、冰箱、洗衣机和其他家用电器在印度的本地化布局,未来还计划将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负责为印度市场设计、测试和开发产品。

⑸ 印度东部最大的工业城市是

加尔各答

加尔各答是印度共和国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印度的主要港口。它位于恒河三角洲胡格利河左岸,大都市面积为1300平方公里。

⑹ 昌硕在印度哪里建设的工厂

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
昌硕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有工厂,郑州富士康已经转移了部分iPhone14给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昌硕工厂。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2004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工业区投资成立,母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台湾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之关系企业。

⑺ 孟买是印度最大的什么工业中心

孟买位于印度半岛西部沿海,附近盛产棉花,而成为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受地形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有一定的差异。气候差异影响到农业生产,因此印度的农作物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农作物分布的差异又影响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部门的分布。印度的西北部孟买附近气候相对干旱,多晴朗天气,适宜棉花生长,是印度主要的产棉区。为了降低原料运输费用,节约生产成本,在棉花产地附近布局了棉纺织工业。因此孟买成为了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印度股票指数名称的城市:孟买。孟买位于印度的西部沿海,濒临阿拉伯海,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和贸易中心,是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孟买面积约为60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超过2100万,是印度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首都新德里。孟买是印度最为重要的商业城市,在很多方面都和中国的上海很相似,所以有人把孟买称为“印度的上海”。

印度孟买滨海大道
孟买的发展历史要追溯到英国殖民时期,在1661年英国人从葡萄牙手中获得了孟买,从而还是经营孟买,当然英国人的经营是围绕着本土利益出发的。在孟买附近区域,气候相对干旱,光照充足,适宜棉花的种植,所以在孟买发展了大量的棉纺织工业,孟买称为纺织工业中心,源源不断的将印度棉布输出到世界各地。所以在历史上,孟买具有很好的工业基础,目前孟买大约占了印度全国工厂数量的15%,纺织工厂的40%。

孟买印度门
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为孟买商业、交通运输和金融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交通运输方面,孟买是一个天然的深水良港,适宜发展海运。产品的交易促使了商业的繁荣,商业的发展推动了金融业的扩张,孟买拥有众多的金融机构,包括印度储备银行(相当于印度央行)、孟买证券交易所、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等,是名副其实的印度金融中心。

孟买建筑
除此之外,孟买还是印度的娱乐中心,是印度电影的诞生地,印度的大多数电影制片厂都设在孟买,孟买是印地语电影业,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宝莱坞”的大本营。印度通过孟买宝莱坞拍摄的优秀电影,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印度文化,对南亚地区、中东、非洲、东南亚都有深刻影响,近些年宝莱坞电影对我国也逐步产生影响。最后,孟买也是印度的美食中心,包括印度飞饼、印度咖喱饭等都是孟买的代表。

⑻ 富士康在印度什么地方建厂,总预计投资多少

马哈拉施特拉邦
媒体报道,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中国台湾的富士康在2015年8月8日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政府签订协议,将在未来五年总投资50亿美元在该邦建设电子设备制造厂在印度签约,这个印度投资设厂的计划最终变为现实。
希望帮到你!

⑼ 我想去印度做服装贸易和生意~那里地方中国人或则韩国人集中在一起还有什么地方服装工厂最多

海德拉巴在印度中部,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品基地,工厂也是最多的

⑽ 印度传统工业城市有哪些 德国传统工业城市有哪些

印度:

1.加尔各答工业区。加尔各答工业区是印度形成最早、规模最大的工业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加尔各答工业区发展缓慢,其工业产值在印度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有所下降。现在,加尔各答工业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印度工业总产值的10/100左右。恒河三角洲是印度的黄麻产地,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机械制造工业中心。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城市,也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城市。
2.孟买一浦那工业区。孟买一浦那工业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主要工业部门有棉纺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冶炼工业等,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孟买一浦那工业区棉纺织工业重要,其棉纺织工业产值占印度棉纺织工业总产值30%。盂买一浦那工业区是印度最大的工业区,其工业产值占印度工业总产值的16.7%。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港口,棉花及其棉纺织品的输出地,印度第二大城市。
3.阿默达巴德工业区。阿默达巴德工业区是印度的棉花、油料产地,发达的农业为业提供丰富的工业原料,促进了工业的发展。阿默达巴德工业区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有棉纺织工业、油脂工业等。其中,棉纺织工业,油脂工业产值居印度首位。水泥工业、化学工业地位重要。
4.马德拉斯一班加罗尔工业区。马德拉斯—班加罗尔工业区是印度发展最快的一个工业区,其工业产值占印度工业总产值的9.6%0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力工业、飞机制造、造船工业、石油冶炼、电子工业、电机制造工业等,是一—个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5.那格浦尔工业区。那格浦尔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被誉为印度的“鲁尔”区。那格浦尔工业区分布在煤炭、铁矿产地附近,属于“煤铁复合体型”工业布局。煤炭、钢铁产量占印度煤炭、钢铁总产量的75%。在煤炭、钢铁工业的基础上,还发展了电力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

德国
鲁尔工业区。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尔工业区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境内;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管辖的地区,作为鲁尔区(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积459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3%。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区内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4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过50万。鲁尔区南部的鲁尔河与埃姆舍河之间的地区,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并且它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

阅读全文

与印度哪里开工厂最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40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6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4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5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2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4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02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0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0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3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7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0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5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70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8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3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8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6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6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