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选手奥运夺牌,网友却最关心她的种姓,印媒叹:这是2021年
印度女选手辛杜在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项目上获得铜牌,连续两届奥运夺牌。但印度媒体称,辛杜站上领奖台后,印度网友最关心的问题却是:她的种姓是什么?
据介绍,种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会直接以一个人的出身来决定此人的高低贵贱和 社会 阶级,即使印度在1948年正式以法律方式废除了种姓制度,但仍难以改变印度 社会 固有的观念。
印度媒体“ScoopWhoop”报道称,辛杜获得铜牌后,印度网友开始在网上搜索有关她的信息。搜索引擎数据显示,比起教育经历、薪水等信息,印度网友更多地选择去搜索辛杜的种姓。有网友指出:“在奥运会上获得第二枚奖牌后的24小时内,人们又开始搜索辛杜的种姓了!上次(指辛杜在里约奥运会中获得银牌)也是这样。”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印度选手洛夫丽娜·博尔戈哈因身上。洛夫丽娜在东京奥运会女子次中量级拳击赛中夺得一枚铜牌,印度网友却纷纷在网上搜索她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这家印媒为此发出质疑:“这就是2021年的印度吗?我们没有为这两名杰出运动员的成就喝彩,而是将人们再次割裂开。如果我们只是用种姓和宗教来衡量她们,这样的印度配得上桂冠吗?她们都为印度赢得了奖牌,每个印度人都应该为她们感到骄傲。”
(编辑:YZM)
2. 场面壮观!印度全国疯狂庆祝东京奥运首金,名将获重奖523万
东京奥运会,印度选手尼拉吉-秋普拉在男子标枪中获得金牌,这也是本次奥运会印度代表团首枚金牌。赛后,尼拉吉-秋普拉成为印度的英雄,全国民众在疯狂庆祝!为此,据悉这位奥运冠军奖金就可以达到523万元。
尼拉吉-秋普拉是本次比赛夺冠热门,他没有让人失望,在之前的冲金点都失败的情况下,尼拉吉-秋普拉成功夺冠,首次拿下奥运冠军。
尼拉吉-秋普拉是印度国家纪录保持者,2018年亚运会和2018年英联邦运动会上曾投出88.06米的成绩,此番夺冠成绩是87.58米,也算是发挥了全部能量。
赛后,印度国内沸腾了,大批的人员观看了这场比赛,他们疯狂庆祝东京奥运会首金,官员们也在电视机前见证了这样的 历史 性一刻。
需要注意的是,之前消息称,印度奥委会为鼓励运动员们勇创佳绩,推出巨额现金奖励措施,折合人民币可以达到523万元。现在,尼拉吉-秋普拉终于在奥运会快结束的时候拿下了印度首枚金牌,至此他就可以享受到这一份巨额奖金荣誉。
实际上,在印度如果是顶级运动员,无论是奖金还是广告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目前印度成功在大赛出成绩的运动员不多,但一旦出现顶级运动员,都会成为13亿人的骄傲。因此拿下这个冠军,尼拉吉-秋普拉也算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3. 印尼名将陶菲克的资料
陶菲克·希达亚特(Taufik Hidayat),奥运冠军,印度尼西亚羽毛球运动员。1981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万隆,1996年陶菲克被伯乐慧眼识中,此后便闯入国际羽坛。1999年赢得亚洲青年锦标赛冠军,同年17岁的陶菲克便在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决赛中显示了不俗的才能。他是世界羽坛男单运动员中第一位集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汤姆斯杯冠军于一身的大满贯球员,也是印度尼西亚公开赛六冠王得主(1999、2000、2002、2003、2004、2006年)。2009年1月30日,陶菲克正式宣布退出印尼国家队。
中文名: 陶菲克·希达亚特
外文名: Taufik Hidayat(タウフィック·ヒダヤット)
国籍: 印度尼西亚
出生地: 印度尼西亚 万隆
出生日期: 1981年8月10 日
身高: 1.78米
体重: 64公斤
运动项目: 羽毛球
所属运动队: 印度尼西亚羽毛球队
专业特点: 技术全面、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主要奖项: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金牌
1999年赢得亚洲青年锦标赛冠军,同年17岁的陶菲克便在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决赛中显示了不俗的才能。虽然决赛中陶菲克以15-11、7-15、15-10败于世界头号选手丹麦的皮特·盖德拍下,但比赛打的异常艰苦,同时这场比赛也使陶菲克受到世人注目。
陶菲克被认为是当今羽坛男子单打项目中的天才拍手,曾被誉为“羽坛神童”,他技术全面、在场上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网前的小球技术及反手“惊世一拍”更是出神入化。 2009年1月30日,陶菲克正式宣布退出印尼国家队。但陶菲克表示,他不会放弃印尼国籍,今后将以印尼选手的身份自费参加国际赛事。
4. 印度羽毛球选手辛杜是什么种姓
应该是高种姓。
在巴塞尔羽毛球世锦赛中,24岁的印度选手辛杜先后击败了中国的陈雨菲、日本的奥原希望夺冠。辛杜6战世锦赛5次摘奖,这样的战绩在世界上无人能及,此外,辛杜还是印度史上第1个摘下羽毛球世锦赛金牌的选手。不久前,印度媒体《ESPN》还对24岁的辛杜创下印度10项历史盛赞不已。
世锦赛结束之后,印度总理莫迪也在社交媒体发文向她表示祝贺,莫迪称赞道:"辛杜才华横溢,她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球员。"回国之后,辛杜在印度受到了空前欢迎,她最近频频出席各种活动。此外,辛杜及家人甚至还受到了印度副总统的接见。
人物简介:
辛杜的父母都是排球运动员,父亲普萨拉·文卡塔·拉玛纳(PV Ramana)更是前印度国家排球队成员,曾代表印度在1986年亚运会赢得铜牌;然而,她对排球运动兴趣不大,却一直钟情于羽毛球。辛杜年纪轻轻就开始参加国际赛事。
2009年,她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打进女单八强。次年,她代表国家队参加尤伯杯,成为队内最年轻的成员;年内,她还以不失一局的成绩,赢得全国青年赛(U-19)女单冠军,被国内传媒视为塞娜·内维尔的接班人。
5. 印度羽毛球运动员辛德胡是什么种姓
印度羽毛球明星运动员辛德胡是一个嗯,复姓中的人性。
6. 14亿人只有1人参加冬奥会:印度只是因为穷吗
荷兰这样的小国家,都有200多块草地 体育 场,可是人口大国印度,却只有15块。
最近,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冬奥会。
没想到的是,一向爱出风头的印度,却没什么动静。
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1名运动员参赛?
虽然疫情形势依旧严峻,不过本届北京冬奥会,依旧有9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场面还是挺壮观的。
其中,一共有18个国家,只派出1人孤军奋战。
1人参赛的国家,大部分情有可原。
比如,像厄瓜多爾尔尔、海地、东帝汶等国家,人口比较少,经济也不发达,能派人参赛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又比如,东帝汶是亚洲最年轻的国家,2002年才独立,全国总人口只有132万人,物资基本都靠外国援助。
然而,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也只有一名选手参加冬奥会。
其实,印度在冬奥会上一直都处于边缘地位。
早在1964年,印度运动员就参加了冬奥会。
之后将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印度非但没有拿过一块冬奥奖牌,每届冬奥会参与的人数也始终少得可怜。
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上,印度派出的运动员人数最多,但也只有4人参加,其中有一名是女运动员。
因此,本届北京冬奥会,印度只派出一人参加,也算是正常情况。
或许不少人觉得印度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热带,冬奥会表现一般实属正常。
但实际上,印度在夏季奥运会的成绩也很一般。
翻开印度参加奥运会的 历史 ,虽然参赛人数不断增加,从最初的1人到东京奥运会上的120人,然而奖牌数却少得可怜,总数加起来只有35枚。
特别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印度以往实力强劲的曲棍球队一蹶不振,没有再获得奖牌。印度奥运代表团的战绩也变得更加惨不忍睹。
从1984年奥运会开始,印度连续三届奥运会都没有获得过奖牌,直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印度才在网球项目上获得了一枚铜牌。
2008年,算是印度的奥运大年,在北京奥运会10米气步枪比赛中,印度射击运动员阿比纳夫·宾德拉获得了金牌,也是印度自参加奥运会以来,获得的 历史 首枚个人项目比赛金牌。
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印度代表团奖牌数提升了一些,获得了一枚金牌,还获得了2枚银牌和4枚铜牌,奖牌数为历届最高。
但这个成绩对于印度来说,实在拿不出手。
而且这些年,虽然表面上看印度得到的奖牌数多了,但名次其实在不断下降。
1980年奥运会还能排在第23位,但2020年奥运会却只能排在第48位。
很难相信,像圣马力诺这样的弹丸小国,人均奥运奖牌数都可以轻松超越印度,着实令人尴尬。
印度奥运奖牌少,主要是因为普通人很难有条件训练,国家也不支持。
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女主角的爸爸为了给女儿买一块摔跤垫,向 体育 部门申请一笔资金。
虽然知道女主角有天赋能取得荣誉,可是官员还是拒绝了女主角爸爸的请求。
理由是:国家给 体育 的拨款实在太少,能分到女子摔跤队的钱更是少之又少。
虽然是电影,却真实反映了运动员在印度的窘境,如果没有钱,哪怕再有天赋,也很难获得国家培养。
GDP一度位于全球第五的印度,每年军费投入600多亿美元,可是 体育 总投入只有2亿美元,也就是军费投入的零头。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印度代表团仅获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大受打击,于是印度政府开始大力发展 体育 。
虽然印度将 体育 投入提高到3.8亿美元,但奥运专项上的钱并不多。
根据印度联邦 体育 部的数据,东京奥运周期期间,印度政府一共给运动员们发放了8.3亿卢比(约为1000万美元)奖金,其中近30%专门用于培养参加奥运会的人才。
也就是说,实际上印度就拿出来300万美元用于培养奥运人才,和其他国家相比,完全是杯水车薪。
作为东道主的日本备战东京奥运会时,为了进入奖牌榜前三名,一共计划投入了30亿美元培养运动员,是印度的1000倍。
而人数还没孙杨微博粉丝数多的澳大利亚,每年也会拿出2.5亿美元给奥组委,其中有超过1亿美元花在顶尖运动员身上。
根据加拿大《国家邮报》数据统计,加拿大联邦政府每年会投入2亿加元(约为1.5亿美元),这包括了普通运动员的津贴、冲击奥运奖牌的花费以及下一奥运周期和下一代运动员发展的费用。
具体而言,一个奥运周期里加拿大政府的直接投入就高达1.3亿加元(约为1亿美元)。
所以说,要是没有国家的支持,运动员想要参加奥运会,其实很难。
那些能参加奥运会的印度选手,要是没有一个富裕的家庭,更难实现梦想。
现年32岁的阿里夫·可汗,作为本届冬奥会唯一一位印度运动员,其实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其实上次平昌奥运会,他本来有机会参加的,却因为没钱不得不中途放弃。
从阿里夫小时候起,他的父亲就经营了一家滑雪用品小商店,他因此与滑雪运动结缘,并走上了职业道路。
2008年,18岁的阿里夫正式进入职业滑雪队接受专业的训练,他在14年间,一共参加了127个国际赛事。
为了练习滑雪,阿里夫每年都要额外花费大约6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50万元),去国外训练和比赛。
由于没人赞助,阿里夫参加滑雪比赛的花销基本都是自费,这笔钱让他们全家都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生活非常艰难。
2018年平昌奥运会前,阿里夫为了凑齐足够的资金参加冬奥会资格赛,启动了一项众筹计划。
但参加四场比赛后,阿里夫没有钱继续参加第五场比赛,最终导致无法晋级去参加平昌冬奥会。
但阿里夫没有放弃,印度当地政府和一些印度企业对他的训练、旅行和装备提供了赞助,再加上他发起第二次网上众筹所获得的资金,让他可以顺利参加北京冬奥会。
虽然比赛名次不佳,但正如他自己所言,能登上冬奥会舞台,即是梦想成真。
与阿里夫·可汗相比,射击选手阿比纳夫·宾德拉毫无疑问成绩更为优异。
他是印度首位奥运会个人项目金牌的获得者,并一举打破了印度奥运会28年没有金牌的魔咒。
不过,阿比纳夫能成功,和他富裕的家境有很大关系。
由于印度本土训练水平和设备都没法满足训练的基本条件,他从小就被家人送到德国接受专业的射击训练。
为了方便练习,阿比纳夫的父母还为其建了一座私人室内射击场,帮助他迅速提高成绩。
可以说,无论是阿里夫还是阿比纳夫,他们的经历都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没钱,别想在印度当运动员。
要知道,像高尔夫、马术、橄榄球等高端项目,运动员培养出来要花费天文数字的金钱,而且全身上下一套合格的装备,就差不多要花费一个印度中等收入家庭一年的开支。
即便是足球、篮球、游泳等相对平民化的运动,没有适合的训练场地,也很难进步。
但是,稍微像样点的训练场馆和器材,都需要极大的费用来支持。
可在印度国内,基础运动场的数量却少得可怜。
板球传奇人物卡皮·戴夫曾感叹道:“荷兰这样的小国家,都有200多块草地 体育 场,可是人口大国印度,却只有15块。”
同时,配备好的训练员、队医、营养师、教练等培训必备人员,背后也需要足够的财力来支持,缺少任何一样,都无法让选手出成绩。
由于没有钱,印度很多好的 体育 苗子都被耽误了,印度 体育 也自然而然难有大的发展。
在印度,像谷爱凌这样家庭出身的人可能会成功,但是像全红婵这样家庭出身的人却永无出头之日。
印度 体育 差,还有种族与宗教的原因。
众所周知,印度人的种姓观念一直根深蒂固。
在印度人的观念中,高种姓人生来就是养尊处优,但低种姓却需要长期去做卑微下贱的体力活。
虽然印度的种姓制度早于1947年被废除,但是体力活动交给下层穷人的观念,始终都没有改变。
跑、跳、游泳等 体育 活动在上层阶级眼里虽算不上低贱,却也不高贵,只是供贵族 娱乐 消遣的 游戏 。
同时,印度很多人因为信奉宗教,讲究禁欲,而运动员消耗体力大,需要经常吃肉。
所以,中上阶层受种姓观念束缚,自然就远离 体育 运动,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印度整个 社会 的 体育 风气,“下等种姓”的运动员也不敢在 体育 上有更高层次的突破和追求。
而瑜伽这种静态练习,成了印度人更崇尚的 体育 健身方式。
《新印度快报》曾报道称,“在种姓制度下,更看重智力成就,而与体力有关的劳动和活动却被认为是低种姓人才做的事。这种文化熏陶也反映在学校和家长对待 体育 的方式上。”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印度太穷了。
印度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0%,其中多数都居住在缺水少电、交通闭塞的地方。
对于印度来说,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普及扫盲教育才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没有国家的支持,普通人即便有运动天赋,也首先得以养家糊口为主。
毕竟,比起当一名运动员,填饱肚子才是最现实的选择。
大多数 体育 运动在印度都没什么发展前途,印度出一个奥运会冠军更是无比艰难。
体育 是 社会 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借着英联邦成员的优势,早在1900年,印度就参加了第二届巴黎奥运会。
直到32年后,中国人才有机会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从这方面看,印度比中国起步更早。
然而,122年过去了,印度在冬奥会只有1人参赛,中国不仅成功举办冬奥会,而且已经在本届冬奥会获得了7枚金牌,目前暂居亚洲第一。
国运兴, 体育 才兴。
看看邻国印度,我们更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7. 印度侯赛因是什么种姓
侯赛因很明显是个穆斯林名字。
在印度,穆斯林是不入种姓的
8. 印度奥运选手获得奖牌,所有人都在祝贺!本国网友却关心她的种姓
8月1日,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落下帷幕,其中印度选手辛杜赢得铜牌,这是一份令人骄傲的成绩,而该选手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祝福,但是在印度国内,却有不和谐声音。
近日据《环球时报》援引印度媒体ScoopWhoop称,印度网友目前讨论的话题不是辛杜如何赢得奖牌,而是辛杜的种姓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印度到现在仍将个人种姓优先于个人成绩和表现。
印度种姓制度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 历史 ,种姓制度下将人分为四个等级,从上到下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人们一出生,他的种姓便决定了她身份的高低贵贱。在种姓制度的绝对统治下,印度等级森严,不同的种姓有不同的 社会 地位、权利、义务、职业,种姓世袭不得改变,不同种姓之间不能通婚。婆罗门和刹帝利是统治阶级,拥有绝对的权力,而吠舍和首陀罗则被受压迫。种姓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统治、维护了 社会 稳定,但是它造成了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与现代的民主、人权制度相比,是一种落后的制度和观念。1947年,印度独立后,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这个拥有三千多年 历史 的制度在印度人民心中仍然是根深蒂固。
有报道称,同印度选手辛杜相似的是,印度拳击选手洛夫丽娜·博尔戈哈因在本次东京奥运会夺得一枚铜牌后,印度人民最关心的不是她的成绩,不是她取得成绩背后的艰辛和努力,人民最关心的确是她的宗教信仰。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人民最关心的不是运动员的成绩,而是运动员的种姓和宗教信仰,这样的国家、这样的人民让伟大的运动员们感到寒心,这样一来运动员怎么能有动力参加比赛争夺奖牌呢。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印度虽然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但是其 体育 事业在全球,并不算突出领先。
可能也有人会说,13亿的人口,有天赋的运动员不应该遍地都是吗?那么为什么作为人口大国的印度,竞技 体育 事业如此落后呢?
首先,印度的GDP虽然不低,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印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都很低,许许多多的人还在为生存作斗争,有时间都让孩子去打工,哪里有钱送孩子去练 体育 呢?
其次,种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种姓制度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纯洁”,而上层阶级认为 体育 是体力劳动,是不纯洁的,因而上层贵族不愿意从事 体育 事业,而下层人民根本没有钱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专业的运动员。
最后,印度对 体育 事业投入的资金并不多,因此印度的 体育 训练设施落后,也缺少经费让运动员出国训练,因此运动员的成绩不佳。同时,运动员的工资不高,很多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难以维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印度的 体育 事业止步不前。
与此同时,印度近年来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也增强了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但相应的也造成了,国内媒体好攀比的作风?
在羽毛球女单决赛中,辛杜战胜中国选手何冰娇获得铜牌,但据《环球时报》援引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媒体声称辛杜“驯服”中国选手夺得铜牌,竞技 体育 输赢都很正常,但“驯服”这种词语出现在报道中,显然不合适。而纵观本届奥运会,不管是金牌数还是总体的奖牌数,中国没有将印度视为自己的最强对手。
奥运会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增加各国友谊的盛会,任何国家都不应将其变成种族主义思想传播的培养皿!不关心运动员的成绩,却关心运动员的种姓;不关心如何提升竞技 体育 事业的发展,却在与中国攀比上津津乐道,印度这些行为真是令人感到不解。对此,我们也奉劝印度,不要与中国做无谓的攀比,也不要搞文字 游戏 。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身建设上去!
9. 印度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是在哪一届获得的
在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印度射击运动员阿比尼夫·宾德拉在10米气步枪决赛中获得第一枚个人项目金牌。
不过,在集体项目上,印度男子曲棍球队曾在1928年第9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获得男子曲棍球冠军,此后一直到1980年,印度男子曲棍球共八次夺得奥运会冠军。
10. 纳伦德拉 莫迪是什么种姓
是下层种姓。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1950年9月17日,莫迪出生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瓦德纳加尔小镇的一个下层种姓家庭,幼年时期曾帮助父亲售卖红茶。8岁时,莫迪开始接触印度教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参加它的地方训练课,并成为了一名小干事。
反腐措施包括:
2014年6日,印度政府下发被誉为“莫迪11条戒律”的文件,旨在敦促公务员精简办事流程、清理陈旧政务文件以及设定明确工作目标,以期整顿公务员队伍,除掉“蛀虫”。
为紧缩开支,莫迪政府禁止所有官员乘坐飞机头等舱、在五星级酒店开会及买公车;2015年,莫迪顶住保守派的压力,宣布砍掉已有65年历史的国家计划委员会,把权力转移到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