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大阅兵,为何奥巴马没憋住噗嗤一声笑了
印度阅兵的时候就像玩儿杂耍,奥巴马看了就觉得好笑。
⑵ 世界各国阅兵式哪个国家最好看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国家其阅兵形式也有所不同。大体从形式上可分为苏式阅兵、英式阅兵、法式阅兵和美式阅兵四种,以下为采用不同的阅兵形式的部分国家:
1.苏式阅兵——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及原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古巴、利比亚、伊拉克、越南、蒙古等,其特点是场面及气势在4种阅兵模式中最为隆重宏大,徒步方阵受阅时采用普鲁士式正步(俗称“鹅步”,类似于爱尔兰踢踏舞舞步),显得特别整齐划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规模阅兵时对士兵步幅大小、时间甚至眼神的要求被外界认为达到苛刻的程度);侧重于展示本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在4种模式之中最能体现阅兵震慑敌对国家或敌对势力的本来意义,故此往往最能够吸引国际舆论的关注。
2.英式阅兵——英国、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埃及等英联邦成员国,其特点是受阅部队的方阵及队列行进基本上继承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侧重于缅怀本国军队过往的光荣历史,阅兵式上会出现很多早已淘汰的兵种及武器装备,部分方阵官兵会穿着老式军服受阅。
3.法式阅兵——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等欧洲大陆国家,其特点是士兵走正步时的步幅比英式阅兵小,对车辆方阵的编排带有较强的艺术气息。
4.美式阅兵——美国、 韩国、 菲律宾等,其主要特点是娱乐性、表演性和商业性在4种模式中最强,犹如一场精彩热闹的武装大游行或狂欢节仪式;且士兵受阅时只走行军步伐,不走正步。
⑶ 为什么印度人阅兵时总喜欢“叠罗汉”,到底是什么原因
说起各国的阅兵式就不得不提印度,印度的阅兵很有趣,其士兵擅长各种高超杂技,还经常以叠罗汉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眼中,大家除了拍手叫好之外,其实也就图个乐,对于印度军人为什么这样做,确实很少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印度为何每次阅兵都要叠罗汉。
相比我国庄严的阅兵式,在外人看来印度的阅兵略显夸张浮夸了一点,因为印度阅兵画风出格,通常会骑着摩托车出场,当印度的摩托车方队进入观众的视野之后,车上的士兵就会展开“绝学”一个个跳跃起来跟其他摩托车的士兵一起联合叠罗汉,还配以各种高难度的杂技动作,看得人人惊叹不止。对于印度这种杂技阅兵式,外人可能会因文化差异的问题不能够了解。
其实印度的摩托车阅兵表演是当年英国人遗留下来的方队表演,印度人独立后依旧把英国这种方队表演形式给传承了下来,并且融入一些自己国家的文化,改良后就成了现今的印度阅兵摩托车方队。
事后,印度人就在阅兵式上模仿英国人的摩托车方队表演,并且为了比赢英国,就把表演动作难度提得更高,最终“叠罗汉”就诞生。另外,印度人比英国人更会耍杂技,其原因之一是印度是一个崇尚瑜伽的国度,几乎人人都练瑜伽,这让他们的身体组织更加柔软,韧性更强,加上印度自古以来都很喜欢各种杂技表演,比如吹箫舞蛇,弄通天绳等,平时到了印度传统节日,会经常看到不少民间杂技人才在街头表演,因此在潜移默化之中,印度把杂技融入阅兵式表演,也不足为奇了。
⑷ 印度国人如何看待本国的阅兵会不会觉得很滑稽
印度人觉得自己国家的阅兵很好,可是别人看来很滑稽。
一个士兵站在它的上面执行各种动作,一辆车里有不止一个人,但是十个人甚至二十个人。难怪会有这样的传说。不要惹印度你永远不会知道有多少人可以坐在车上,在印度的阅兵中,不仅有人类表演,甚至还有动物也在场上,这使人们怀疑这是马戏团还是阅兵?而且他们的士兵们的衣服色彩鲜艳而令人眼花缭乱。他们展示的不是武器,不是士兵的心理状态,而是骑摩托车的特殊效果,奇怪的步行姿势,动物是否听话等等。我忍不住笑了。陪伴我的官员们一再克制我,终于忍不住笑了。
⑸ 印度为什么要搞马戏团似的阅兵式
印度为什么要搞马戏团似的阅兵式?
如果有人看过月印度的阅兵仪式一定会非常奇怪,他们总是用一些摩托车上阵,而且在车上只坐上七八个人,还要摆出一些pose来。给人的感觉一点都不庄严。就像是去看马戏团里的那些演员上台一样。其实作为国家的阅兵,很多人都知道,他展现出了国家的实力。而且也可以让老百姓看到这有实力的军队,更加的爱国。
印度之所以要把阅兵仪式搞得像马戏团一样,是因为他们的人文和我们的人文有着天壤地别的差异。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我们的不一样。头上裹着一块儿头巾是他们宗教信仰里边儿所规定的必要服饰。所以他们才会选择果头巾,而不是带头盔。那样会显得更神圣更尊重,在他们的思想里边,裹头巾的庄严效果胜过带头盔。
⑹ 为何印度人阅兵时总喜欢“叠罗汉”,什么原因呢
印度人在阅兵的时候喜欢以“叠罗汉”的形式向人们展示。这种阅兵形式成为了印度最为传统的一种阅兵表演,也是印度阅兵仪式中的特色。“叠罗汉”的这种形式是由于印度的文化与历史原因所共同造成的。
第二,与印度的瑜伽也有一定的关系。印度的瑜伽表演在全世界也是非常有名的。印度人在训练的过程中为了增加难度进行了动作的设计,特别添加了一些瑜伽的动作。这不仅大大提高了阅兵仪式摩托车方阵的难度,也可以向全世界的人们展示印度人所独有的瑜伽。将军事力量的展示与印度文化进行了一定的结合,也是一种创新。
⑺ 7种画风迥异的阅兵模式, 后两个独树一帜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的沙场阅兵,再一次引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回味威武整齐的解放军阅兵时,让我们看看世界上都有哪些阅兵模式:
一、德式阅兵
前德意志国、法西斯意大利等受纳粹主义影响的国家;以及智利、阿根廷、土耳其、印尼、大部分非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最原始的阅兵方式,其特点是场面及气势隆重宏大。
中国阅兵
⑻ 印度阅兵式,你怎么看
我能说我用眼睛看,躺在沙发上看吗?书归正传,如何看待印度阅兵式,我觉得对于中国这个阿三邻居要客观理性看待。印度的阅兵式在我们看来有些搞笑,或者说如同杂耍。但要认识到一个问题,阿三与我们是有争端的,我们要提高警惕认识到位。我们既要看到搞笑的地方,也要注意到其严肃的位置。只能说印度的摩托车表演,让我觉得很开心,但各个国家习惯文化不同若是因此嘲笑讥讽,我觉得大可不必,也就是看过后微微一乐就好了。真正要考虑从他的阅兵式提取些有用的价值那就是专业人员的事情了。
⑼ 国际阅兵知识
国际阅兵知识你都了解了吗?下面一起随我来看看吧!
印度阅兵
印度最多元:既有特技又有武器
印度每年1月26日在新德里国王大道举行国庆阅兵式,老百姓可以买票观赏阅兵式。印度国庆阅兵更像一场户外演出和武器展览。阅兵式上会进行高难度的摩托车特技表演,还有穿着民族特色服装的士兵骑着涂满艳丽油彩的骆驼列队缓缓驶过。阅兵还以展现高尖端武器闻名,“大地”、“烈火”系列导弹,“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已连续3年成为阅兵式上的常客,而且每年都会有更新的型号出现,体现了迅速膨胀的军力。
德国阅兵
德国最低调: 反思 战争不阅兵
1990年10月3日,东德和西德统一,这一天也成为德国国庆日。国庆当天罕见大型阅兵仪式,因为正是希特勒当年悍然发动二战导致德国分裂了近半个世纪,性格内敛、充满思辨精神的德国人不愿通过阅兵来凸现军队的力量,渲染武力会让他们觉得尴尬。这天举行的游行基本上以反战和忏悔为主题,大多数是非官方性质。
英国阅兵
英国最传统:延续古老习俗
也许是对“日不落帝国”的怀念,英国阅兵的环节安排基本上还延续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华丽传统。走在最前面的往往是敲打着激昂鼓点的军乐队,随后是身穿赤红色双排制服、戴着高高熊皮黑帽、肩扛长枪的皇家卫队,接着是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锃亮胸铠的骑兵。
跟他国阅兵喜欢展示最先进武器相反,最让英国人牵肠挂肚的竟然是二战时期的那些英雄战机。鹞式、飓风、喷火这些在抵抗纳粹时立下赫赫战功的“老爷机”都装饰一新,重新飞翔在伦敦蔚蓝的天空。
俄罗斯阅兵
俄罗斯最壮观:规模和质量高出一筹
俄罗斯每年5月9日都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西方国家相比,红场阅兵无论在规模还是在质量上都要高出一筹。
数目庞大的三军士兵按照精心设计的严整方阵,迈着整齐威武的正步从广场走过。参加阅兵的还有数目庞大的坦克、装甲车、飞机和大量最尖端的导弹。当密密麻麻的士兵喊出震耳欲聋的 口号 ,当铁甲洪流从广场缓缓驶过,当最先进的战机以遮天蔽日之势从上空呼啸而过时,那种磅礴的威严阵势简直让人透不过气来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每年官方都会邀请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兵加入阅兵或者观摩队伍。这些当年在战场浴血杀敌的英雄如今已经到了垂暮之年,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再也无法像年轻时踢出标准的正步,但依然能做出最标准的军礼。不少莫斯科市民眼含热泪,向这些老兵致敬。可以说,每年的红场阅兵都是俄罗斯人接受爱国主义洗礼的重要途径。
法国阅兵
法国最国际:邀请国外士兵打头阵
法国国庆日阅兵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常规性阅兵活动,从1880年开始,几乎每年的7月14日都要举行一次。按常人理解,阅兵都是让本国三军战士接受领导人检阅,最多邀请外国使节和贵宾在现场观摩。但法国近年来却专门邀请国外军队参加国庆阅兵。
美国阅兵
美国最轻松:排斥大规模阅兵
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很少在国庆日举行大规模阅兵,这既因为美军派遣大量部队驻扎海外,无暇组织大规模阅兵,也跟民族特性有关。全美各地在7月4日独立日这天会举行带有地方特色的小规模游行活动,普通百姓带着一家老小,提着野餐篮,挥舞着国旗等待游行队伍路过。而参加的士兵也用不着踢正步,气氛轻松。
日本阅兵
日本最分散:海陆空“各自为战”
也许是因为二战侵略国的不光彩身份,为了避免给外界留下渲染武力的印象,日本没有举办过海陆空三军同时参加的大型阅兵,各支自卫队每三年单独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