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上印度被很多北方民族征服,为何蒙古没有征服印度
历史上印度被很多北方民族征服,蒙古没有征服印度的原因如下,就是因为蒙古大军在远征的时候攻打,也经历过一场战争之后,为了追击敌人才进入了,印度也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来攻打印度,所以才没有征服的。而且蒙古人他们经常生活在寒冷的地方,印度也是特别热的让蒙古人,他们的兵马都被炎热烤着,而且还有一些疾病困扰着蒙古人,所以还没有打仗,他们的心思就已经开始乱了,当时印度也没有特别强大的,但是民众在内战进攻的时候也经历了很多,不怕艰险的情况让他们成功的打败了蒙古,而且利用自己的地形和数量。其实像是说蒙古族没有征服印度,这种说法也是不准确的,在成吉思汗的时候攻打印度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在后代攻打也是成功的,在真正历史上,蒙古族和印度是没有仇恨的,也没有杀,但是就是因为印度杀了蒙古去的使者,并劫了他们的商队,这才让蒙古生气大所以才会有进攻印度的情况。
2. 印度在历史上被征服过几次
印度的历史就是一次次被外族蹂躏的血泪史。
(蓝紫色区域为嚈哒帝国)
五,穆斯林的入侵。
1,马默德于998年继位,成为突厥人在阿富汗建立的伽色尼王朝苏丹。998年到1030年,统治了南从印度洋北到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1001年后,马默德苏丹在26年间17次远征印度,他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对印度佛教大肆摧毁。
3. 蒙古帝国为什么不能征服印度
蒙古帝国的缔造者成吉思汗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他的子孙能够延续他的辉煌,用武力征服全世界,确实,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蒙古人已经从横扫了大半个亚洲,从中亚一直打到西亚,甚至深入欧洲腹地,可是对于南亚的印度却始终未能彻底征服以建立有效的统治,以下是笔者对各个时期蒙古未能征服印度原因的简单梳理:
补充一点,有的读者说公元1526年-1857年间统治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也是蒙古人建立的,因此可以说蒙古征服了印度。这里笔者想说的莫卧儿帝国是由已经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此时已经演化成了乌兹别克族)的后裔巴布尔在帖木儿帝国败亡后率军入侵印度建立的帝国,已经和早期的蒙古有着千差万别,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4. 中国古代几次攻打印度结果如何
历次中印战争
(648-649)
公元641年,中国唐王朝与印度卡瑙季王朝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公元647年,唐
皇太宗派遣使团觐见印度国王。使团到达时,发现原国王已经驾崩,阿周那(公
元7世纪中期在位)篡夺了王位。新国王收下赠品,却阴谋杀死全部中国官员。
唐朝使臣王玄策(活动时期公元7世纪中期)和1名使团成员设法逃往尼伯尔,在
那里招募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部队。在中国骑兵的支援下,王玄策率部进入卡
瑙季,围困并攻陷其王都,俘获阿周那,将其披枷带锁押回长安(今西安)。
(1221-1329)
由于偶然原因,中国蒙古汗国入侵印度,与其蒙古进行的其他战争不同,入侵
印度由始自终都没有周密的计划。第一次是因为追赶花剌子模王子札兰丁(卒于
1231)1221年蒙古人在印度河战役取得辉煌成果。1241年、1292年及1299-1308年间
,蒙古人又多次入侵印度,战争主要在帝遮普的拉合尔附近进行。1329年,蒙古
人兵临德里城下。至此中国蒙古汗国及中国元朝对印度的战争完全结束。然而蒙
古民族对印度的征战却只是刚刚开始。70年后贴木儿大举入侵印度德里城被毁,
1526年4月25日年贴木儿的第五代(父系)和成吉思汗的第14代(母系)后裔“雄
狮”巴伯尔入通过一系列征战进入印度德里以自己的名义在清真寺读诚图白(阿
訇讲道用语)成为印度莫卧尔王朝(莫卧尔即蒙古人的意思)的开国皇帝,他的
子孙则逐步征服了整个印度,莫卧儿王朝为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1959-1962)
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即声称其与中国之间的边界线为英国人划定的边界线。
而中国人的立场是,由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划定的边界线是非法的,应重新予以协
商。双方有争议的地区是克什米尔东部的阿克赛钦高原——印度坚持认为该地区
性拉达克山的一部分,以及“麦克马洪线”沿线地区。50年代末,中国修筑了穿
过阿克赛钦高原直至西藏西部的公路直到1959年印度才得知这一情况,并发现中
国武装部队已经牢固占有该地区。随后,双方不可收发室免的发生了交火事件。
由于印度对中国实力的低估,谈判解决问题的努力归于失败,印方甚至认为自元
朝即为中国固有法定领土的西藏也应脱离中国。1962年,其时中国刚刚结束三年
自然灾难,印度政府命令军队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对此表示抗议。由于印
军拒不撤回实际控制线印方一侧,中国部队发起反击。印军惨败撤回。中国即宣
布停火,并从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数英里。
5. 蒙古人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为何如今在印度不见纯正的蒙古人
中华大地,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上生活着56个民族,各民族和谐共处,这其中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东三省的蒙古族,在中国 历史 上占据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非汉族大一统王朝,元帝国由蒙古人一手建立,此后的500余年 历史 中中原王朝与北方蒙古部落之间的 稳定 始终是明清两朝的重心所在。
蒙古族人能歌善舞、善于骑射又热情好客,在号称同化能力极强的汉文化面前,仍旧保持着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然而,在神奇的南亚次大陆上,蒙古人也曾经挥师南下,兵锋深入印度境内,并且在印度建立起稳固的统治秩序,创造出印度 历史 上极为辉煌灿烂的莫卧儿王朝。
可是,如今再看印度何处可见曾经蒙古族人的痕迹?或许唯有泰姬陵前的无声叹息和史书之中点滴记载了,想要在印度找到一个纯正的蒙古族人难如登天,想要在印度看到富有特色的蒙古文化,几乎不太可能,就好似曾经统治印度331年、由蒙古人建立的帝国未曾传承下文化般?
在中国都不能完全同化的蒙古族,竟能够在印度被同化,难道是因为印度文化比中华文明的同化能力更强?
想要弄明白上述问题,就要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首先要弄明白的第一个问题是,蒙古人是如何进入印度的?
蒙古族起源于中国北方大草原,地处温带,印度身在南亚次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两者之间相隔万里,有着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作为阻挡,又是怎样产生联系?
蒙古一词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蒙古族最初不过是草原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部落,逐水草而居,臣服于草原王者。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称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宣告成立。我在文章:海陆空各诞生一位世界霸主,下一位霸主会是谁,将在何领域独霸? 就已经论述了蒙古帝国作为人类 历史 上第一位陆上世界霸主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在于打通亚欧大陆之间的陆上联系,其对于蒙古族来说,则是将自身民族的血脉足迹洒遍亚欧大陆各处,印度自也不例外。
公元1219年,蒙古帝国西征开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在中亚建立了察合台汗国,蒙古族人开始定居在中亚,并且入乡随俗中亚的蒙古人开始突厥化,使用突厥语言,皈依伊斯兰教。
察合台汗国分裂后的公元1370年,西察合台蒙古贵族帖木儿建立起帖木儿帝国,1398年巩固汗位的帖木儿,沿着 开伯尔山口蒙古大军大举 进攻印度 德里苏丹国 首都 德里 ,洗劫印度北部后而回。 帖木儿帝国对于印度的进攻虽然没有占领印度,但是对于印度的富庶安逸的印象却在蒙古族人的口耳相传之中流传下来。
128年之后的1526年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再次兵临德里城下,这一次蒙古人没有走,而是选择留下,一个统治印度长达331年的莫卧儿王朝由此建立。
莫卧儿王朝的缔造者巴布尔出生于1483年,出生地大约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巴布尔的母亲是东察合台汗国大汗羽奴思的女儿,正统的成吉思汗后裔。1494年年仅11岁的巴布尔继承王位,此时帖木儿帝国四分五裂,内部争权夺利,一片混乱。1497年,年仅14岁的巴布尔短暂夺取帖木儿帝国的首都撒马尔罕后。
1501年, 巴布尔被昔班尼击败,被迫南下,巴布尔先后占领了今天阿富汗境内的喀布尔和坎大哈。可是面对昔班尼的穷追不舍,走投无路的巴布尔想起了血脉之中关于那片富庶安逸之地印度的传说,于是巴布尔率领蒙古部落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兵锋直抵南亚次大陆。
1519年巴布尔占领巴基斯坦,1526年两次征伐后巴布尔占领德里,突厥人建立长达320年的德里苏丹国被灭。巴布尔自封为印度皇帝,他的帝国也被后人称之为莫卧儿王朝。
莫卧儿在波斯语是蒙古的意思, 莫卧儿帝国,是印度 历史 最后一个大帝国,从 1526年建立到1857年被英国人所灭,长达331年,在印度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近3000万蒙古族后裔,而作为蒙古族发源地的外蒙古不过300万人口、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也不过650万人口 (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莫卧儿帝国对于印度来说意义重大,广阔的疆域奠定了近现代印度国土的雏形,莫卧儿帝国时期的不少制度至今仍在印度发挥着重要作用。
蒙古人在印度统治的300余年的 历史 中,享受着南亚次大陆的安逸,也将自身民族彻底融入到印度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再也不见多少成吉思汗时代蒙古族的民族特色。
虽然蒙古人在印度建立了辉煌一时的莫卧尔帝国,并且留下了如今在印度近乎3000万的蒙古族后裔,然而这些蒙古后裔早已没有了纯正的蒙古族特色,融入了当地,这与蒙古铁骑在征服世界过程中执行的政策有着莫大的关系。
蒙古最初由各个游牧部落组成,没有统一的思想文化体系,成吉思汗时代,蒙古族人口不过170万,随着蒙古帝国的征伐扩张,帝国疆域急剧增长,然而蒙古部落的人口增长却难以跟上这种扩张速度,为了维持帝国的统治,蒙古人建立的各大汗国之间或是被动更多的是主动地选择融入当地,最为典型的是蒙古在中西亚地区的突厥化,即使在蒙古帝国的发源地元朝其实也在努力的融入汉文化之中。这即是蒙古帝国维持统治的必需,也是因蒙古部落发展初期自身文化薄弱导致的必然选择。
莫卧儿帝国以及其前身帖木儿帝国,帝国的建立者虽是蒙古人,却都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他们放弃了蒙古语,全面使用波斯语等语言,莫卧儿王朝蒙古贵族通用波斯语,并且皈依了伊斯兰教,莫卧儿帝国的高层贵族也主要由蒙古人、突厥人和阿富汗人构成。
如果说 莫卧儿帝国的建立者巴布尔还残留着一些明显的蒙古人特征,等到其继任者胡马雍开始,波斯人的血统逐渐占据上风,成为莫卧儿帝国皇室的主流,并且由于长期与波斯贵族通婚,这种趋势愈演愈烈。
沙贾汗统治时期可以说是莫卧儿帝国最为兴盛的时代,沙贾汗不断向德干高原用兵,吞并了艾哈迈德纳加尔,帝国的版图扩大到科佛里河附近。巅峰时期的莫卧儿帝国,疆域从喀布尔到吉大港,从克什米尔到卡维里河,除半岛极南端以外的整个次大陆都纳入了莫卧儿帝国的版图。
如今,距离蒙古人在印度建立的王朝,莫卧儿帝国灭亡不过164年, 从蒙古高原走出,一路跋山涉水进入中亚, 跨越兴都库什山脉,先是在中亚突厥化,又在印度波斯化,最终这些远征而来的蒙古人已然完全融入到印度的各民族之中, 再也看不到蒙古人的影子。蒙古是莫卧儿王朝的名字,蒙古人在印度最终从一个民族成为一个符号和象征,沉寂在 历史 的长河之中,不复存在。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印度的蒙古人被同化了,而在中国的蒙古却还能保持着蒙古族特色?难道是印度的文化同化能力更强?
其实这个问题,与其说是蒙古人被印度文化同化,不如说是蒙古人因为自身人口不占优势,为了维持统治,主动选择融入中亚、印度,并且蒙古人进行的同化选择更多也是伊斯兰文化或者是突厥、波斯文化,与所谓的印度文化,其实关联性并不高。
我们常常自豪于中华文化的同化能力,古往今来,多少民族、部落在中华大地上闪亮登场,最终都逃不过被同化的命运, 强大如匈奴、鲜卑、柔然、室韦、契丹、党项、 沙陀等等民族如今安在?血脉早已融入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之中,不分彼此。
那为什么蒙古人在印度被同化,而在中国却还保持着民族特色呢?
在古代世界,一个民族被同化总体来说,除了战争之外的和平手段无非两种,一种是因为人口数量弱势一方主动融入,通常手段有通婚或者自上而下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另外一种则是数量占据优势一方强势容纳,比如汉唐时期中原王朝强盛时期,周边多少部落纷纷归化,转为中央王朝治下的良民。
蒙古人在中亚首先数量上并不占据优势,在沙漠、山地居多的中亚和西亚地带,蒙古人更是被切割成为一小块,分散在各地,与此同时的是,蒙古人在中亚地区建立的汗国并不稳定,内部的权力争夺异常激烈,战争时有爆发,为了壮大自身势力,通婚联姻成为最好的选择,代代联姻之下,本身在人口上处于弱势的蒙古人在中亚、西亚乃至印度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被同化了。
反观之,蒙古族在中国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一方面蒙古大草原是蒙古族的发源地,这里聚集着大量的蒙古部落,另一方面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让后续蒙古部落追崇,也就减少了对中原文化的向往之心,特别是土木堡之变的爆发,让蒙古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实力达到平衡,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大大降低,这种同化速度自然大大减弱。
另外一点,蒙古人在中国的同化是文化上的同化,在中亚和西亚乃至印度的同化则属于宗教上的同化。
宗教历来具有排他性,蒙古人本身人口在中亚和西亚乃至印度便处于弱势,若是不能够在宗教上的支持,固然以蒙古人强悍的武力可以镇压住一切不服,然武力终究不是长治久安之道,进行宗教上的同化是唯一也是无奈的选择。
与此相反的是,文化上的同化,特别是中华文化的同化,则更为开放和自由,不拘信仰、地域,不限人种、民族,凡是认同我中华文明者皆为中华之子民,若是不认同我中华文明者即使出身汉民族亦非我中华之子民。正如孔子所言: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中华文化的同化更为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在不断的同化中汲取养分,化他为己,壮大自身,更加璀璨!这种同化是一种基于自身民族文化优秀而强大的无比自信!
曾经占据大半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早已灰飞烟灭,化作 历史 长河之中的浪花,成吉思汗带领自己的子孙后裔将蒙古族繁衍壮大,足迹遍布亚欧大陆诸多地方。可是而今,还能剩下几处还保持着纯正的蒙古民族特色?
武力得来的征服能保障一时的统治,却无法带来长久的安定,唯有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不断壮大发展的根源!
文明没有高低上下之分,能够传承至今的文明都必然有着辉煌的过去,以及优秀之处。我们睁眼看世界,既要看到世界之大,也要看到自身之强,保持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昂首向前,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本文图源网络,侵删!
6. 元朝蒙古人有没有征服印度
元朝时候没有主要原因1.蒙古大军长途远征,功打印度以前刚刚经历了和中亚大国花剌子膜的战争,为了追赶敌人才进入印度的,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2.蒙古人长期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印度炎热的夏季使的蒙古人士兵和马匹全部被炎热,毒虫,和疾病困扰,未战先乱.
3.当时的印度虽然没有强大的王朝,但是当地民众在内战和对抗阿拉伯人进攻的历史过程中养成了骁勇善战,不怕艰险的性格,成功的利用地形和数量优势打败了蒙古.
4.当时有个传说, 印度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后来有人想到以前对付亚历山大的马其顿骑兵时使用过的战象, 利用战象另蒙古骑兵的马不敢前进,自乱阵脚, 经过几次吃亏后,蒙古大军被迫撤退.
但是, 成吉思汗的一个后代帖木儿在中亚建立强大的蒙古族政权后,逐渐适应了气候和地形, 逐渐向印度地区挺进. 过了200年后, 帖木儿的后代巴布尔带领已经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骑兵再次进入印度,并且打败了当地人而建立了莫卧儿王朝, 最后还是让蒙古人统治了印度长达331年.
7. 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统治了印度几百年,还建造了泰姬陵
印度的泰姬陵,在中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一些旅游节目中主持人往往会简单的介绍其历史背景。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尔陵”,是印度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心爱的妻子,在1631年至1648年间建造的。其实很少人知道,下令建造泰姬陵的皇帝并非印度人,而是当时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这个民族不仅仅只建造了印度这个举世闻名的陵墓,其后裔还统治了印度长达300余年。
(莫卧儿帝国版图)
前面我们提到的莫卧儿帝国其实就是蒙古人的后裔,而修建泰姬陵的皇帝沙贾汗,正是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所以其建筑应该是蒙古后裔所建。莫卧儿帝国开国皇帝巴布尔,建立莫卧儿王朝,就像忽必烈建立的元朝,一个打败了当时中国汉人统治的宋朝,一个打败了当时印度国土上诸多的小国,奠定了现在印度的版图。所以,此后的印度被蒙古后裔统治了长达300多年,这个帝国比较幸运不像中国的元朝一百年不到就灭亡了。
网上还有流传蒙古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如果从成吉思汗开始算起,蒙古人征服的土地,比地球上任何一个朝代和国家征服的土地都要多,当年成吉思汗没有进攻印度,300年后竟然被其后裔征服了,当然成吉思汗所征服的土地,在历史上也只能排第二,而排第一的国家,就是现在的大英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