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纱丽是印度哪个民族的
纱丽 (又称纱丽服)是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并非一个或几个民族所特有,而属于南亚很多国家、多个民族所共有。
用丝绸制作的莎丽一般长5.5米,宽1.25米,两侧有滚边,上面有刺绣。通常围在长及足踝的衬裙上,从腰部围到脚跟成筒裙状,然后将末端下摆披搭在左肩或右肩。
“纱丽”(Saree或Sari),是印度女性心中舍弃不了的情结,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以自己别具一格的创造力诠释着他们对于生活、审美、色彩的理解和追求。有人说“如果泰戈尔的诗里有最高超的理想主义,那么纱丽里就有女人最美丽的情怀”,委实如此。纱丽之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女性,不啻汉服之于中国女性、奥黛之于越南女性、和服之于日本女性,雅致而又不落奢华,清婉而又不失庄重,无论在繁华的都市街区,还是在幽静的乡村巷弄,无论在婚丧宴席的重大场合,还是在上班劳作的日常生活,几乎无处不能瞥见飘逸、妍丽的“纱丽”。尽管婚后的印度妇女普遍日渐体态丰腴,但只要她们裹上纱丽,半是遮掩半是敞露,影影绰绰的身姿美感立生,顾盼神飞,慑人心魄,使得声名远播的国画大师张大千也不禁慨叹:南亚纱丽是世界上最美的衣服。
B. 印度女人额头上的红点是什么意思
吉祥痣是身份的象征,由于印度人大多数都信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点上红点可以说也是一种宗教符号,把吉祥痣点在前额的眉心,可以消灾避难,有吉祥喜庆的意思。如果是古代男子要上战场,家人也会为他们点上一个吉祥痣,希望借此保佑上战场的男子平安归来。
在古代印度女人点上红点确实是强制行为,而且她们对于这红点也有个特殊的叫法叫作“吉祥痣”。但凡是结婚的女子,都要点上吉祥痣,尤其是在婚礼上。
这吉祥痣表示该女子已经有了归宿,有了自己的家庭,在古代印度,点了吉祥痣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嫁作他人妻子的象征。古时候如果是没有结婚的女子或者寡居的女子是不允许点上吉祥痣的。
(2)印度旁遮比在哪里扩展阅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用朱砂点吉祥痣的方法正逐步被淘汰,女士们大都用市场上买来的一盒盒现成的吉祥痣,用时取出贴在前额上,不仅方便,而且尺寸、颜色多种多样,可供挑选,以搭配不同色泽的衣服与首饰。在印度,有最时髦的颜色,也有最传统的颜色。
按照传统习俗,寡妇不能点吉祥痣,连色彩鲜艳的衣服也不能穿,首饰也不能配戴。这种习俗在当代已有所改变,尤其是城市女性已不再固守成规。
印度的传统女装纱丽和旁遮比,传统男装托蒂,传统服饰鼻环和吉祥痣等,都来自于一个“诗的国度”,它们是服饰中的诗,看到纱丽,看到旁遮比,看到托蒂,看到鼻环和吉祥痣,常常就会想到泰戈尔的诗。
C. 印度女人为什么还穿纱丽
印度男性不穿纱丽啊,只有印度女性才穿的!
纱丽之于印度女性,是印度女性心中舍弃不了的一种情结。就像旗袍之中国女性、奥黛之于越南女性、和服之于日本女性。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以自己别具一格的创造力诠释着他们对于生活、审美、色彩的理解和追求。
有人说“如果泰戈尔的诗里有最高超的理想主义,那么纱丽里就有女人最美丽的情怀”,委实如此。只不过上述的国家不及印度传统烙印之深,所以穿旗袍、奥黛、和服一般于特殊场合,不像印度人普遍。
在西式服装广为流行的今天,巴基斯坦的新式女性不可避免出现上着T恤、下穿牛仔裤的风潮,但这并未能撼动纱丽的主流地位,已婚女性是纱丽的最大拥趸,未婚的上班族女性则出于简捷,习惯穿着旁遮比。
但纱丽的地位在印度女性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D. 印度人什么天气穿纱丽
印度的传统女性(无论是否结婚)一年四季都会穿纱丽(或旁遮比),冷的时候会加披肩之类的。而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则会以现在流行的服饰为主,较少穿着纱丽。
E. 印度人额头上那个红点是什么意思
红点叫作吉祥痣,这是印度的民俗,代表喜庆吉祥之意。
印度妇女都在两眉之间前额正中点一个红点,成为“迪勒格”,即吉祥痣,是印度的民俗。点吉祥痣时要用朱砂,糯米和玫瑰花瓣等捣成糊状,点在前额的眉心。是一种宗教符号,可以消灾避邪,代表喜庆吉祥之意。
瑜伽行者认为,前额眉心是人的生命力的源泉,必须涂膏药加以保护,现在仍然有不少印度教苦行僧在前额上点朱砂。在印度教的婚礼上,要为新娘点吉祥痣,预示婚后幸福美满。在重大的欢迎仪式上,主人不仅要向贵宾献花,而且也要给客人点吉祥痣,以示敬意。
现代吉祥痣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用朱砂点吉祥痣的方法正逐步被淘汰,女士们大都用市场上买来的一盒盒现成的吉祥痣,用时取出贴在前额上,不仅方便,而且尺寸、颜色多种多样,可供挑选,以搭配不同色泽的衣服与首饰。在印度,有最时髦的颜色,也有最传统的颜色。
橘黄色(Saffron)就是印度最庄重、最传统的颜色。每次我参加重要庆典场合,都会看到印度教的高级祭司“斯瓦米”穿着橘黄色教袍出席活动,接受教徒的参拜。按照传统习俗,寡妇不能点吉祥痣,连色彩鲜艳的衣服也不能穿,首饰也不能佩戴。这种习俗在当代已有所改变,尤其是城市女性已不再固守成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吉祥痣
F. 印度河周围的自然地理特征
印度河(Ins),梵名Sindhu(信度)。乃南亚之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喜马拉雅山与喀喇昆仑山两山脉之间,流向西南而贯穿喜马拉雅山,右岸交会喀布尔河,左岸汇流旁遮普(梵Pan~ja^b,五河之意)地方之诸支流,经巴基斯坦而入阿拉伯海。
印度河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但由于东北部高山山脉的影响,使气候通常介于干燥与半干燥、热带与亚热带之间。一年分为四季:12-翌年3月为东北季风季,气温低、降水少、湿度小;7-9月为西南季风季,降水多.雷暴多,湿度大,是全年的降雨季节;4-6月是东北季风向西南季风转变的过渡期,又称热季,空气干燥、温度高;10-11月是西南季风后退季,也就是西南季风向东北季风的过渡季节,降雨少,昼夜温差大,但季节比较凉爽。
流域内最高气温在46℃左右,最低气温在零下15℃左右。平均年降水量约300毫米。
从河源至河口,印度河地区年降雨量在125~500毫米(5~20寸)之间。除了巴基斯坦山区部分外,印度河流域均在次大陆最干燥的地区。西风冬季扫过上印度河流域,带来102~204毫米(4~8寸)的降雨量--这对于小麦和大麦的生长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