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962中印战争为什么
原因如下:
最主要的就是补给跟不上,中国的武器弹药需要翻越青藏高原,不但当年如此,就是现在有了青藏铁路,依然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例如:当时运送50发迫击炮弹,需要1个月的时间才能运到战场。
首先需要把炮弹从成都用汽车运到拉萨,然后再用牦牛把炮弹驮着运到战场后方的后勤中心,然后再发动藏民人工背着炮弹运到战场周围。(60毫米迫击炮杀伤榴弹,全弹质量1.33kg,一个成年男人,也只能背着4-6枚,50发炮弹,需要5个成年人去背)
打起仗来,这50枚炮弹3-5分钟就发射完了。所以补给跟不上,才是最大的难题。
印度这样的国家,被打死打伤被俘几千人能伤筋动骨吗?(印度一共:1,383人阵亡 ,1,047人受伤,1,696人失踪,3,968人被俘,加在一起不过万人)印度有一百万军队,如果可以,印度能跟中国打10年20年战争,中国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中国能跟印度打持久战吗?印度有苏联、美国、英国援助的武器,有无尽的人口。更重要的还有一点,西藏有半年的时间是冬季,一下大雪,等半年后补给运上来,军队早被印度打败了!
3、中国当时面临自然灾害就不说了,中国是借助古巴导弹危机的时间(10月15-28日)打中印战争的(10月20日至28日),也就古巴导弹危机完了,中国刚好打完撤军。
⑵ 毛主席:“我想了十天十夜,想不通印度为何要搞我们。”
导语:
1962年,美苏两国冷战正酣,苏联准备把几十枚导弹秘密部署在古巴,每一枚导弹上还携带有一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毫不客气的说,这是人类 历史 上距离核大战最近的时刻。
然而,就在全世界的目光都紧张的盯着美苏两国动作的时候,在世界的东方,印度人却搞出了一波“骚操作”:在中印边境挑起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关于印度的这波操作,事后毛主席曾开玩笑的说:“我想了十天十夜,想不通印度为何要搞我们”。
事实上,不仅是毛主席想不通,当时世界各国的战略家们,同样想不通。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中国,刚刚从朝鲜战场上下来没多久,连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强国都没有在中国手上讨到便宜,印度从哪里来的自信,可以侵略中国呢?
1962年的国际政治中,还没有川建国这样的异类。 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都是一些高手和高高手。 苏联的赫鲁晓夫,美国的肯尼迪,法国的戴高乐,当然还有中国的毛主席,印度的尼赫鲁,甚至败退台湾岛的蒋介石,也是国际政治的高手。
在这些人之中,印度总理尼赫鲁的政治水平,也许不是最高的,但绝不是庸手 ,这一点从他利用美苏冷战的机会,积极推动“不结盟运动”,把印度变成了第三世界的领袖,成为国际政治之中一股重要的力量,甚至当年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比中国还大,就能够看出来。
但是,尼赫鲁平常显示出来的政治手腕越高超,62年在中印边境挑起纷争的行为就越匪夷所思。
这就好比两个绝世高手正摆出架势,转着圈圈对峙,互相寻找对方的破绽,结果其中一人突然变成了《乡村爱情》里的赵四,来了一通王八拳。说实话,要不是毛主席作为一个战略家的敏锐洞察力,及时抓到了反击的时刻,一般人恐怕都傻在当场了。
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的时间,对于中国来说简直是天赐之机。当时的国际环境上,中国本来是 社会 主义阵营一份子,但因为路线问题正与苏联闹矛盾,这一下就等于同时被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强国敌对,而印度却因为地缘关系和“不结盟运动”领导者的身份,美苏两国都向其示好。
从大的国际环境上来看,对我们是相当不利的。但是,从小的时间段上来看,正如前文所说,因为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正在异常紧张的局势,无暇分心他顾,对我们又是非常有利的。只不过这个有利时间段非常短,很难把握。
也就是说,尼赫鲁只要不是在62年发疯,稍微推迟几个月,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中国人赢的也不会那么容易。
但 历史 没有假设,印度就是在最不合适的时间里,挑起了一场最不应该的战争,也难怪毛主席调侃说自己十天十夜没想通了。
那么一向政治手腕高超的尼赫鲁,为什么会犯了这么一个不符合自己人设的错误呢?实际上究其根本,不是尼赫鲁的战略眼光突然变浅了,而是他犯了一个精英阶层出身的政治家,经常会反的错误:了解敌人,却不了解自己。
更直白一点说,就是尼赫鲁意识到了中国的强大,但他没有想到印度军队会这么不堪一击。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我们重新复盘尼赫鲁的整个计划。首先,当时的国际格局下,中国与美苏两大超级强国交恶,在国际环境上是绝对处于劣势的。只要中印开打,美苏大概率的会帮印度,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尼赫鲁选择这么一个看似对印度不利的时间,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趁着美苏自顾不暇,先斩后奏,然后让美苏被动卷入这场战局之中。
这么做至少有两个好处,如果等到美苏两国都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中印纷争的时候,就算印度能从他们那里得到默许和支持,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一来战争的走向势必要受美苏两国的操纵,二来难免被美苏两国敲诈。
但如果趁着美苏自顾不暇,印度直接挑起战争的话,那么以中国军队的实力,印度多半是要处于下风的,这时候美苏两国为了打压中国,避免中国势力向南亚渗透,势必就会主动来找印度。这样印度不仅能掌握一定的主动权,还可以避免为了发起对中国的战争被美苏敲诈。
这一点,从印度挑起侵略战争的时候,古巴导弹危机基本上到了尾声就能够得到佐证。
从这个角度来讲,尼赫鲁的战略眼光不可谓不毒辣。但他唯一没想到的是,印度军队的战斗力会这么不堪一击,根本没有拖到美国和苏联反应过来,就已经一败涂地,中国军队都看见泰姬陵了。
而尼赫鲁之所以犯这个错误,与其出身印度高种姓的贵族家庭,对于上层 社会 的各种战略博弈手段一清二楚,但对于底层军队的实际实力了解不够深刻有关。而作为他对手的毛主席,却是从井冈山和长征路上走出来的,对于自己麾下军队的实力,如掌上观纹,了解的细致入微。
就是这么一点小小的差别,导致了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度的惨败,打掉了印度至少三十年的国运。
说完了尼赫鲁个人的因素,再说说当时印度。
1962年的印度,表面上风光无限 ,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甚至印度人自认为是当时世界的 第三大强国。
苏联和美国这两国超级强国,为了拉拢印度背后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也因为印度本身特殊的地缘位置,变着法子的与印度搞好关系。直到现代,印度军事装备依然主要来自俄罗斯,就是从哪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但与国际上的旗开得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国内的改革,却陷入了瓶颈期 。
印度政府推动的“土改”,不但没能为广大贫民带来福音,反而成为富农阶级兼并土地的助力。尼赫鲁的个人威望,也因此大为降低。
国家虽然在1947年英国殖民者撤出以后,保持了表面上的统一,但各邦之中分裂主义严重,对于中央政府大都没什么向心力, 实质上处于一种统而不治的地步。
军队之中,山头林立 ,而且印度军队的山头,还不是像中国民国时代那种分成几个大军阀形式的山头,而是按照部族和宗教等原因形成的“山头”, 这种“山头”因为受到宗教思想,部族血脉等联系纽带的影响,对内更加团结,但对外更加排斥。说白了,就是各个军阀之间几乎没有融合的可能。
这一切与印度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极为不相符, 任何国家的国际地位,本质上都是以自己的实力作为基础的,但印度此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实际上是被美苏两国逼出来的,是第三世界国家抱团的产物,并非印度本身的势力。
种种问题交织在一起,尼赫鲁当然是知道的。而想以常规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才迫使尼赫鲁想要以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来增强中央政府的威信,打压军队中的山头主义,从而反过来支持国内的土地经济改革。
在对外战争成为唯一的解决国内问题的办法之后,摆在尼赫鲁面前的,就只能是冒险了。当然结果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但对于那时的尼赫鲁来说,这是整合印度成为一个强大国家的唯一选择。
人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为了赢总会下意识的放大自己的长处,从而给自己心里暗示。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尼赫鲁最终做出错误的决定,实际上是当时印度的国内局势给他的压力之下的必然选择。
历史 总是惊人的相似,经过半个多世纪以后,印度人终于又复苏了过来,但其国内面临的那些问题,却并没有解决。
莫迪政府与当年的尼赫鲁面临的是相同的问题,不同的是,中国比之当年在国际上的环境和地位,不能说更好,最起码是更具有主动权了一点,如果印度人想要发动挑衅,其结果可能还不如当年。
但同时也要看到,尼赫鲁这样杰出的政治家,在印度国内局势的压力迫使之下,会做出明显不符合自己水准的决定,莫迪自然也不可能绝对的收放自如,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印边境爆发冲突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我们绝不能轻敌。
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⑶ 当初中国打了印度的吗为什么打怎么打的死伤情况求有料的大神说说
你说的是在1962年发生在喜马拉雅山两侧的战争 。
中国人叫做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
印度人叫做 “前进政策” 。
外国人叫做 “印度对华战争” 。
任何一个新生政权的第一件事 ,就是宣召领域范围 ,印度也不例外 。印度捡起来英国殖民主子的 “麦克马洪线” ,当做北部边界 。但是没有明说 ,中国也没在意 。
朝鲜战争爆发了 ,印度乘机北进 ,占领了传统习惯性以北 、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国部分领土 。1953 年 ,朝鲜战争结束 ,印度就不敢再北进了。
1959 年 ,西藏发生叛乱 ,印度乘机再度北进 ,被中国军队挡住了,并且发生了小规模的武装冲突 。双方军队接触的地方 ,叫做 “实际控制线” 。由于中国无暇西顾 ,印度更加认为中国软弱可欺 ,所以就继续侵犯中国西南边界 。中国决定给侵略者一个教训 ,可是得有时机 ,否则会引起巨大国际纠纷 ,显然是对中国不利 。
1962 年 秋天 ,发生了 “古巴导弹危机” ,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到加勒比海 ,时机到了 !
由国防部长林彪元帅挂帅 ,调动张国华的十八军 、丁盛的五十四军 ,兰州军区的十九军 ,青海省的独立五十五师 ,二十万大军参战 。
先是诈败 ,小股部队一触即溃 ,丢盔卸甲地溃退 。中央急了 ,连发七封电报 :“不许退!” 林彪说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诱敌深入近一百公里 ,牵着印度的三个集团军 ,进入了早已安排好的山沟里 ,解放军的只是一个营 ,把出口一堵 ,几万印度鬼子兵就成了 “瓮中之鳖” 。林彪把准时机 ,一声令下 ,全歼了印度侵略军 。
由于山高路远 供给十分困难 ,所以解放军不留俘虏 ,机关枪喷火器一齐开火 ,一个不剩。
只留下七千伤兵 ,洗了脑 ,放回去了 。
全世界都说 :那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中国对此事讳莫如深 ,几十年不说一个字 。
下一次打印度 ,一个都不留 ,记住 “虽远必诛之!”杀无赦 !
看谁还敢侵略大中华 !
⑷ 1962年,印度被我军吊打后,美苏两国在干啥,为何不敢出兵帮忙
看到我们国家曾经受到的侮辱和妥协,我们边境的国家,以为我们仍然是“亚洲病夫”,以至于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不断在边境威胁我国领土,企图获得利益,但我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国家,因此在1962年,印度侵犯我国的时候,被我国打得落荒而逃,当时的世界大国为什么没有从中横插一脚呢?
当时印军进犯我国边境的时候,解放军仅用了32天的时间,就收复了我国“麦克马洪线”以南,达旺河以北的领土。之所以战斗速度这么快的原因,除了在抗美战争胜利之后,我国解放军士气大涨,装备也要比当年强一些之外,就是美苏没有对印度进行援助。
起初战争还没开始时,美苏一直在对印度支持,并且强硬的态度好像是要帮助印度攻打中国一样,但实际上,最终对于印度的支持只停留在舆论方面,这两位大国并没有参加这次战争。
战争开始是在1962年10月20日,仅用了四天时间,基本上已经把印度占领的我国内部驻扎的印军清除干净,这是我国也想要与印度进行谈判,用较为柔和的方式解决这一场纷争,希望通过谈判让印军撤军。
然而对于我国的谈判信号,印度充耳不闻,并且进行大幅度调兵,颇有大干的架势,还宣布印度全体进入紧急状态,直到后来,以我国胜利宣告结束。
而苏美这时没有支援印度的原因非常简单,这个时候,他们正在古巴爆发的导弹危机里应接不暇,爆发的时间正好是1962年10月15日,因此苏美的主要目光在对方的身上焦灼,而没有时间管顾印度这种小国。
两国已经带着核武器开始部署,态度剑拔弩张,非常有可能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刚好危机在10月28日解除,而我们与印度自卫反击战,同样是在这一天截止的。
但后来,中印边境依旧没有得到和平,我国与印度仍旧在边境中对峙,这时美国也支援了印度两亿美元的军费以及各种武器装备,而苏联更是在战争之前,就已经支援了印度十几个师的武器。甚至美国的航母舰队,也开始行驶到印度洋附近,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军一直没有真正的派兵帮助过印度。
但中印战争的第二阶段从11月14日开始到11月21日结束,这段时间中美并没有古巴导弹危机,但他们依旧只是在国际舆论上支持印度,并没有给印度派来一兵一马。
这一次战争,我军追击到了印度境内,也称为自卫还击战。
美苏不帮助印度,没有出兵印度的原因,一定不是因为忌惮中国,军事上打不过中国,因为在当时我国的军事力量仍然非常薄弱,比起美苏这样的军事大国来说,肯定是处于劣势地位的,但就算是这样,他们仍旧不一定能够打败中国,首先朝鲜战争就是一个非常鲜活的例子,在土地并不熟悉的地方,他们作战也会有所吃力。
而中印冲突更是在高山峻岭的地方,在西藏高原边境上,苏美军队来到这里之后,也不一定能够比印度的山地师强,因此他们只是支援武器,而并不支援军队,如果他们过来战争,是必须要狂轰乱炸的武器,但他们离印度较远,很难把武器送到这里。而如果攻击中国的其他地方,在国际舆论中,他们都会处于下风,因为当时我们已经是主权国家,攻击我们就相当于侵略。
有可能引发更大的战争,那时候的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在渴望和平,没有人愿意参加战斗,因此他们只是在舆论上声援印度。
苏美这种大国引发战争,并不是为了我侵略,而是为了利益,如果这场战争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那么他们自然没有必要去掺和。而那个时候的中国仍然非常萧条,就算苏美花大量的财力,精力去帮助印度战胜中国,他也不能够从中国拿到什么好处,如果他们没有打赢中国,那么在舆论上更会折损他们的大国颜面,因此他们参与这场战争,对他们没有利益。
而美苏当时并不想让中国得到发展,因此他们就想让印度来牵制中国,于是他们提供武器,让印度对中国进行攻打,如果这场战争纠缠时间长的话,对中国的经济也是一场不小的灾难,当看到印度无法将中国拉入泥沼中,因此到后期,美苏连武器都不进行援助了。
美苏这样的做法,与如今正在发生的乌俄战争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只是进行武器支援,企图用这种方式去牵制一个国家,但并不会帮忙去战斗,挑起更大的战争。
⑸ 1962年中印战争印度惨败,美国和苏联为何都保持沉默
1962年的时候,在中国和印度边境上演了中印战争,这场战争被我们国家称之为是中印自卫反击战。其实对于华夏儿女来说,这就是一场普通的边界战争而已,因为印度不断的侵扰中国的边境,不断叫嚣的同时还伤害了边界的解放军,忍无可忍之下,我们才发动了这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
四是不愿出。
我国对印自卫反击战,从当时的交战环境来看十分恶劣,是高原缺氧的环境下作战。特别是西段已经到了严寒时间。无论美国与苏联,都没有在这种条件下作战的经验,因此他们不会愿意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出兵帮印度。
⑹ 1962年中国为什么不把印度打得翻不了身
没那个能力啊,别看现在交通发达,以前吃喝拉撒还有武器弹药都要靠人力运输的,还是高原地区,准备的补给打垮印度人用了一半,还有一半是用来防御的,而且那时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美苏大量援助印度,平原地区印度的装甲兵还有空军能发挥最大效果,见好就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