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20岁女孩同嫁5兄弟,组成“一妻多夫”家庭,他们如今怎样
这个“一妻多夫”的家庭现在已经拥有了属于这个家庭的孩子,虽然孩子的生父不详,而这个家庭的女主也习惯了这样的多夫生活,所以到现在为止这个家庭也还算和谐。这个“一妻多夫”的家庭是出现在印度的一个村落,这个家庭中的妻是年仅20岁的女孩子费玛,而五个夫就是一个家庭里面的五个兄弟。这样的畸形家庭对于很多的国家来讲简直就是“奇闻异事”,但是在印度似乎这样的畸形家庭是常态的家庭模式,费玛的特殊家庭呈现出来的也仅仅只是这个国土上的“冰山一角”。
印度“神奇”的背后隐含的是对女性的歧视以及不公,而最为受害者我认为这些女性应该要敢于反抗这样的生活而不是选择习惯并且就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们每个人都是单独的生命体而不是谁的“附带品”,对于印度的“神奇”事迹你们怎么看?
2. 印度是一夫多妻制的国家吗
印度是一夫多妻制的国家,妇女必须带首饰,印度是封建的代表,妻子地位低下,男人掌权,可卖妻和随时休妻。一夫多妻制是一个男子同时与几个女子保持夫妻关系的婚姻形式。这种婚姻形式在世界各民族中较为普遍。
中国一夫一妻多妾制始于黄帝尧舜。直到1912年,即中华民国的元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始于母权制后期,为父权制婚姻形式的特点,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最初择妻范围多限于姊妹,进入阶级社会后,性质改变了,择妻范围更广。
3. 印度的婚恋观
一:是否一夫多妻?
1955年《印度婚姻法》中明确规定,禁止配偶在世的印度教徒结婚。也就是说,无论一夫多妻还是一妻多夫,都是违法的。但是这个法律仅对“印度教徒”适用。而基督教徒则早在1860年《印度刑法》第494条和495条就作出了禁止性规定。于是剩下的就是穆斯林社区了。根据教法,穆斯林允许拥有不超过四位妻子。
此外,尽管违法,在习俗上有些印度教家庭也仍然存在一夫多妻现象。只是后续的配偶不被法律承认,且原配可以提告重婚。然而落后地区农村,法律的效力无法与传统抗衡。在2005年的普查中,有2%印度教家庭的妇女报告说丈夫有其他妻子,这个比例甚至高于穆斯林社区。
二:是否童婚?
印度一直是童婚最多的国家。还是2005年的统计,47%女性初婚在18岁以下。2007年印度实施《禁止童婚法》(Prohibition of Child Marriage Act),父母嫁未成年女儿最高可处两年监禁和10万卢比罚款,本人可宣布婚姻非法。至2016年,童婚比例下降到27%。2017年最高法裁定,与未成年妻子发生关系视为强健。这一判决被认为意义重大。此外,同上一个问题,禁止童婚法也特别写明了不适用于穆斯林社区。
印度嫁妆的实质是原生家庭在女儿出嫁时作财产预分配,比如家有一儿一女,女儿出嫁就给她分割一部分家产。就像我们认为嫁妆制度奇葩一样,彩礼制度对他们来说也难以理解。因为嫁妆不足烧死新娘确有个案,但往往主因是其他矛盾。在现代印度社会,这也属于极端事件,行兇者也会受到法律审判和舆论谴责。
三:关于彩礼
其实无论嫁妆彩礼,根本矛盾都在于女性自身有无财产权,而不在于夫家和父家谁承担。嫁妆本质上是父系财产的提前分配。因为女儿被认为出嫁即从夫,与原家庭不再有继承关系,她所在的家庭便将应属于她的那部分财产转移到夫家。而彩礼则作为夫家对女性出生家庭的答谢,它作为“礼”的设置原本是象征性的,至于后来演变成高额彩礼,属于变相买卖婚姻。嫁妆和彩礼哪种更合理?确切地说,假如女性自身没有独立财产权,那么二者都和她们无关,二者都不合理。
顺便辟个谣,这两天盛传的“印度女子因嫁妆被夫家暴打”,发生在奥里萨的Kendrapara,原因是住房纠纷,跟嫁妆没有一毛钱关系。说真的印度社会不合理之处太多了,完全不必要再人为制造所谓的“奇葩新闻”。
4. 印度是一夫多妻的国家吗
印度婚姻不是全国统一的。
按宗教信仰来的
印度有很多宗教,主要包括印度教、伊斯兰教、耆那教、佛教等。
1.印度教实行一夫一妻制。
根据1956年的《印度教婚姻法》规定,禁止一夫多妻,重婚者以犯罪论处且其婚姻无效;准许离婚;缔结婚姻的行为由法律特别规定,但形式要件由风俗习惯和礼仪决定。在离婚方面,该法保留了最为保守的夫妻一方在犯罪情况下另一方才可以解除婚姻关系的理论。
印度教是印度最大的宗教,信徒人数接近9亿,占人口的80.5%。
2. 伊斯兰教徒是允许的一夫多妻的。
平民可以娶4位,他们自己解释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多妻(比如女子无法生育、女子无法满足男性的需求、通过协商后妻子答应等等),而且必须保证公平对待每个老婆。现实中大部分都是一夫一妻。
贵族可以娶6位,高级贵族8位,伊斯兰教徒若当上国王的话就可以随便娶拉...
伊斯兰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13.4%的印度人信仰,伊斯兰教约有1 .2亿左右
3. 基督教徒都是实行一夫一妻制。
有2.4千万信徒,占了印度总人口的2.3%
4. 耆那教最初的活动中心是恒河流域,公元前3世纪,由于摩揭陀地区12年连续发生灾荒,于是耆那教开始由北南移,转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区。公元1世纪左右,它分裂为天衣派和白衣派,后来两派又继续分裂。白衣派主张男女一样能获得拯救,各种姓一律平等,否认裸体的必要性,主张僧侣穿白袍。允许出家人占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许男女结婚生育等。这一派主要活动区域是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天衣派较为保守,注重苦行,歧视妇女,禁止妇女进入寺院和庙宇,对白衣派的主张均持反对态度,要求僧侣基本上裸体,只有最伟大的圣人才能全裸。这一派主要活动在南印度的卡纳塔克邦以及北方邦。
5. 印度佛教徒在印度已经占很小的比例,不到1%。
《佛说善生经》一作《善生子经》,是佛教集中论述家庭伦理关系的一部重要经典。佛教实行出家制度,但并不完全否定世俗的家庭和社会伦理关系。
出家人不结婚,俗家弟子可以结婚,但严格要求夫妻相互尊重、不离不弃,所以就不会容许一夫多妻了。
5. 在印度这个村子里,一妻多夫很常见,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断以来我们都晓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神奇事情。随着旅游业的大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走出国门去旅游,在旅游的过程中,不只放松了本人的心情,还见识到了不同国度的习俗文化,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所以在很多国度就会呈现很多有趣的事情,比方印度这个国度,印度给人的觉得不断是神秘奇葩的。
原来当地人也是早有准备。假如女子怀孕了,那么兄弟几个都是孩子的爸爸。大家不会计较终究孩子是谁的,反正都是一家人,调和相处就好。生下来的孩子,一家人都会当成是本人的亲生孩子,如此调和相处,还真的是世间少有。
由此可见,印度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想要从基本上处理,或许还需求很长一段时间。对此大家有何见地呢?
6. 印度22岁小伙娶38岁继母为妻,印度这个国家的婚姻观是怎样的
印度22岁小伙娶38岁继母为妻,印度这个国家的婚姻观其实主要还是以包办婚姻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婚姻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会比较注重征得孩子的同意,在孩子长大之后家长会给孩子准备相亲,一般是会给到孩子拒绝的权利,如果孩子同意和一个异性接触的话,就会选择促进这段关系的组成。而且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所以在结婚这件事情上也会考虑到贫富差距,而且在印度女生的选择权其实是非常小的,因为印度是比较注重重男轻女的,是非常不平等,会考虑优先让男孩受教育,而女性更多时候类似于生育的一个机器。而且印度的女性也不允许自由恋爱,一旦有自由恋爱这件事情上,会让女性遭受着非常大的指责,父母也会包办女性的婚姻。
最后小编对于印度这个国家印象确实是不太好的,尤其是婚姻状态当中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的。
7. 印度是一夫多妻的国家吗
印度不是一夫多妻的国家。在1956年的《印度教婚姻法》规定,禁止一夫多妻,重婚者以犯罪论处且其婚姻无效;准许离婚;缔结婚姻的行为由法律特别规定,但形式要件由风俗习惯和礼仪决定。在离婚方面,该法保留了最为保守的夫妻一方在犯罪情况下另一方才可以解除婚姻关系的理论。印度教实行一夫一妻制。尽管自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文明也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今天的印度社会仍然保留着种姓制度的残迹。
8. 印度小伙娶71岁老太为妻,给了89元彩礼,结婚多年他们的现状如何
结婚多年两人依然恩爱如初,小伙对妻子的喜爱,使得他患得患失,害怕妻子被他人抢走,经常将妻子“锁在”房间内。
事件中的小伙并不是印度人,而是印度尼西亚人,他的名字叫塞拉梅特。四年前16岁塞拉梅特,娶了比他大55岁妻子罗哈娅(71岁)。他们的婚姻,只用了89元彩礼,却引来了世人关注,究其原因,在于两人之间年龄差距。
正如印尼这一对夫妻,两人虽然有着55岁年龄差距,可他们的爱情却十分甜蜜幸福。结婚四年时间,两人依然恩爱如初。有着年龄差距的婚姻,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9. 印度20岁少女同时嫁5兄弟,1个妻子5个老公,一家六口现状如何
引言
印度是个神奇的国度,存在一些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习俗。印度的科努尔地区,有这样一种婚姻制度,让人完全无法接受。——一妻多夫制。
而且对孩子来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难以得到正常健康的成长环境。等到孩子们长大了,恐怕也难以得到很好的教育,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这样一代代的人,很难逃脱贫困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