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何二战时期的布伦式轻机枪,印度军队至今还在大量装备
相信大家都对印度的都有一些了解,虽然说印度在计算机方面发生的发达,但是在武器的研究是研制方面却是不行的,也可以说是相对其他国家落后的。一些对军事方面感兴趣的人在前不久可能都听说过一个消息,而这个消息曝光出印度是没有能力生产5.56毫米的步枪子弹,那么意思就是说,既然连5.56毫米的子弹都不能生产,那么其他的武器也是不能生产的。而事实和这个消息曝光的相差不多,因为枪械的生产一直都是印度的一个软肋,以至于印度现在都还保留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所使用的布伦式轻机枪。
如果印度决定一直都使用布伦式轻机枪或者选择进口武器的话,那么在后期是很有可能被其他国家卡脖子的,而且不能自主生产武器对于印度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好的。
Ⅱ 1962年为什么能打垮印度 轻武器解放军领先一代
因为轻武器可以上青藏高原,现在全重武器了,能上高原的反而没多少,中国可以虽强,完全排不上用场,所以全球只有中国这几年搞轻坦。
Ⅲ 印度真的不会制造子弹吗
印度已制造出原子弹,不过属于非法拥核的国家。
1990年,联合国全面禁止核试验,所以进行核爆炸试验。印度由于没有经过核爆炸试验,没有实验参验,原子弹不能升级,停留在最原始的原子弹阶段。
五个流氓大国,掌握了核爆炸试验的参数,核武器已升级到第五代,反物质爆炸。从原子弹、中子弹、氢弹、量子弹、反物质爆炸。
一个国家无论技术多么先进,科学多么发展,不经过核爆炸试验,永远造不出核武器。
Ⅳ 印度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
先把问题说清楚。
印度的军事装备实力很强。
但印度的军事工业很差。
印度的军事装备实力其实毋庸置疑,确实不弱。做为新兴大国,一直都被传统大国(美俄、西欧)做为拉拢对象用来对抗中国。这几个国家对印度的军售一直都是敞开大门的。
加上经济发展态势不错,有钱,所以满世界的买买买。从成品(俄罗斯坦克,美国运输机,以色列预警机、法国、俄罗斯战斗机等)到设计方案(阿琼主战坦克就是招投标的形式),甚至轻武器比如半自动步枪、子弹等。什么好买什么。
但那些卖给它武器的国家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所以在军购方面也经常吃亏。尤其被俄罗斯坑的最厉害,比如俄罗斯卖给它的AK-47其实是中国产的56,一个航母从原先的十几亿变成最后的三十几亿,就连俄罗斯尚未完成研发的T50(第四代战斗机)它都敢买。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对它说“嘿哥们我要研制一个非常厉害的武器,虽然还没搞完,但我决定卖给你了,你掏钱吧先”。
所以,印度的军事装备实力不容小觑。美国的运输机C17,俄罗斯的战斗机SU30MKI,这些东西对于中国来说依然是先进的。
但印度的军事工业其差无比,和它自己标榜的大国地位严重不符。在外人看来甚至有点“搞笑”的意思。比如LCA轻型攻击机,光研发就搞了三十多年(中国在这期间好几代飞机都出来了),最后做出来后空军都不愿意买。
但这种现状,结合印度的国情来看却又是正常的。印度的种姓制度根深蒂固,这就导致大批的老百姓由于种姓的原因,不能接受先进的教育。贵族们又不愿意下车间拧螺丝钉,工业人口严重不足。自主研发能力跟不上,就连维护都做不好。尤其经过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维修的战斗机,坠毁率异常的高。搞的印度国内网络上都流传出“斯坦航空公司和中国有勾结,是共/谍”这种阴谋论了。
PS1:实际上印度政治非常腐败,在军购上尝尝内外勾结,印度打算购买的法国阵风战斗机,比实际市价高的多的多。
PS2:中印其实有过联合军演,印度的武器装备由于是着名的“万国造”,到了中国,演习开始的时候印度的兵哥哥们居然得现找和自己配枪配套的子弹。这要真打起仗来,是要出大问题的。因为各国的武器装备都是按照自己的国情为出发点进行研制的,大部分装备互相之间并不兼容。维护起来非常麻烦。
Ⅳ 印度最近开启武器买买买模式,为何其自己不实行国产
因为印度内部的武器研发是非常的糟糕的,糟糕到了让印度的国防部门可以说是放弃了自己的国产,只能选择开启买买买买模式。毕竟想要将自己的武器装备好,自己又不能制造,就只能到外面买了。
就在前不久,印度就花了大概35亿人民币去外面采购武器,其中就是主要拿来购买约16万支步枪和卡宾枪,将这些武器去应对越来越强势的巴基斯坦和东亚某大国。
然后就是印度的轻武器招标,印度国内也是号称要自己的国产步枪——“英萨斯(INSAS)”5.56mm小口径突击步枪。这个步枪也和坦克一样是一个万国组装货。最为重要的就是自己还不能生产5.56毫米的弹药,只能选择从以色列引进子弹生产线。而且生产武器也是非常的慢,一年也就几千把步枪。
Ⅵ 印度军事力量简介
印度的军事力量是典型的外强中干型的,首先说陆军,印度陆军虽然有庞大的数量,但是,装备落后,武器型号杂乱,弹药不统一,士兵没有献身精神而且最终要的是作战素质极其低下,主力坦克为T-72M主战坦克,为俄罗斯的缩水型坦克,作战实力只能和中国的59式中型坦克基本相当,最新进口的T-90S主战坦克,是俄罗斯出口型的T-90主战坦克,技术经过大量简化,战斗力只相当于T-72主战坦克的初期型号,再加上印度装甲兵的素质很低,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国产的阿琼主战坦克,研制了30多年,等于废铁,印度军方的结论是,不适合上战场的坦克,其次,火炮,轻武器以及各类陆战武器的型号都是万国牌,这给本来就很落后的后勤更是雪上加霜,海军,印度海军基本是一挂俄罗斯的退役货,还有少量美国的压仓底的东西,除了潜艇以外,水面舰艇基本没有战斗力可言,空军,印度最引以为毫的就是那36架苏-30MKI战斗机,也就是这36架战斗机可以在空战当中对中国空军构成一定的威胁,但是,中国的歼-10战斗机有1200架,歼-11B有5000架,其余型号的战斗机就更不用说了,最后的总结就是,印度军队就是用废物武装废物的废物军队~~~
Ⅶ 中印战争期间印度用的什么步枪
在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印度使用的轻武器还是二战水平的,如步枪,是英制的李·恩菲尔德No.4栓动步枪,机枪是英制的布伦轻机枪,冲锋枪是英制的司登,火炮是英国的76毫米火炮,坦克是美制M3:
——李·恩菲尔德步枪和布伦轻机枪
——————
伤亡情况:
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524名)。
中国军队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Ⅷ 印度的海陆空三军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是哪个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来说,其科技含量最高的军队都是空军和海军,印度也不例外。在印度国防军的序列中,印度空军和印度海军的现代化程度最高。
最后再看看印度的海军部队,印度海军部队是印度军方投入最大的部队,没有之一。但是由于糟糕的工业水平,印度海军的舰船水平一直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毕竟一个国家的海军再强大,但是没有先进的舰船作为支撑,战斗力也不会特别高,所以印度海军的现代化程度虽然不错,但是没有空军高。
Ⅸ 是印度现在最新型的TAR-21综合能力厉害还是中国的最新97综合能力厉害
97式5.56毫米枪族是我国为了将95式枪族推向国际市场而研制的改进型,包括步枪、轻机枪和狙击步枪。去年7月,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又推出了97A式自动步枪和97式短自动步枪,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5.56毫米枪族。
97A式自动步枪主要是在97式的基础上加装了三发点射机构,三发点射是实际战斗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射击方式,既能提高命中率,又能减少弹药消耗量。因此,不少世界名枪都具有三发点射功能,美军的M16A2步枪甚至用三发点射代替了连发功能。可见,增加了三发点射能力的97A式步枪将会进一步受到部队的青睐。
97A式全长760毫米,全枪重(含空弹匣)3.6千克,枪口初速920米/秒以上,有效射程400米,全枪寿命大于10000发,可使用北约制式5.56毫米SSl09弹,必要时还可使用M16A1发射的M193弹。97式短自动步枪是提供给特种部队、武警公安人员、基层指挥员和勤务人员的自卫武器,全枪仅长620毫米,全枪重(含空弹匣)不超过3.25千克,有效射程300米,全枪寿命大于6000发,比一般的冲锋枪还小巧,可威力却不比步枪逊色多少。目前世界上的各种着名步枪基本上均有紧凑型或缩短型,如M4卡宾枪、AKS-74U短突击步枪等,它们往往是特种部队的至爱,在反恐战场上也常常大出风头。97式短自动步枪与5.56毫米枪族的其他成员相比,它秉承了95式和97式枪族的一贯风格,更为短小精干,独一无二的前握把持握更舒适,并可抑制射击时的枪口上跳,人机功效更胜一筹。97式短自动步枪与97A式之间的零部件互换率达70%。
97A式自动步枪和97式短自动步枪大量采用新材料,枪托、握把、上护盖等使用国际上常用的高强度工程塑料,机匣体采用独特的铝合金材料,这样大大降低了全枪重量。机匣体采用阳极氧工艺,从根本上提高了机匣体的硬度和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使得机匣体美观、实用。它们的外形与95式家族基本相同,但在枪匣下方多了一个突出的弹匣接口,采用5.56毫米金属直弹匣,与工程塑料制造的5.8毫米全弯弹匣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弹匣接口弹匣为直插、按纽式,能与美国M16和比利时FNC突击步枪弹匣通用。另外,这两种步枪同时还从战术使用角度考虑,增设了空仓挂机机构,并具有白光、微光、红点式瞄准镜的接口
97式狙击步枪结构
97式5.56mm狙击步枪采用无托式结构,内部结构与苏联的AK47突击步枪相似。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活塞筒设于枪管上方。
击发发射机构的形状与动作方式大体上是按照AK步枪设计的,但由于采用无托结构,除了扳机之外整个击发发射机构装于机匣内部。
然而,97式狙击步枪不是直接仿制AK步枪的机构组装的,有很多中国独自的改进与改造之处。最大的改进之处是机匣装在枪托内、握把设在弹匣前方的无托式设计。机构方面也有许多改进,主要是枪机框、推杆、活塞的设计,此3者不像AK步枪那样为整体式,而是独立的3个零件。3个零件独立配置可减弱枪机与枪机框的后坐速度和后坐动能,防止枪机与枪机框向机匣后端猛撞。另外,活塞筒前方增设了气体调节器,可调节进入活塞筒的火药燃气流量。此功能在以简单化为主要目的进行设计的AK步枪上是没有的。气体调节器可控制进入活塞简的火药燃气流量,当由于污垢造成枪内机构动作不畅时,可起故障排除作用。在使用不同膛压的枪弹时,气体调节器也能发挥作用。不同弹药厂生产的同一种枪弹的膛压规格不尽相同,利用气体调节器调节进入活塞筒的火药燃气流量,对保证步枪正常工作特别有效。中国地域宽阔,不同地区的温差很大,特别是不同季节的气温温差更大,气温不同可能造成火药燃气压力变动,从而导致步枪动作不畅。这时,气体调节器也可起到提高步枪可靠性的作用。
弹匣是金属制的,弹匣的固定方式与AK同样为卡笋式。弹匣卡磐采用塑料制成
为了准确瞄准,97式狙击步枪在枪管的大致中间位置设计了光学瞄准镜镜座。此镜座兼作推杆与枪机框的接合部,还用作枪机框导杆的支撑。
97式狙击步枪的击锤簧与AK步枪击锤簧(由3股钢丝拧成)不同,改为由一根钢丝制成,这是因为强簧力的击锤簧产生的振动会导致步枪发射前振动,从而影响射击精度。但只用一根钢丝会使击锤簧簧力减弱,可能导致击发无力。为了防止击发无力,97式步枪采用较粗、质量较大的击针。为了防止走火,该枪将击针装于枪机框上。枪机框复进到位之前,击针不会突出于枪机表面,从而可避免走火。
由于采用无托设计,扳机设在机匣前方的枪管下面,通过扳机轴固定于光学瞄准镜镜座下方的扳机支座上。较长的扳机连杆伸向后方,与阻铁相连。这种结构有以下缺点:
(1)连续发射一定数量的枪弹时,枪管的热量传到扳机,虽然扳机的温度升高得不是很多,但妨碍射手注意力的集中,所以97式狙击步枪的扳机带塑料套。
(2)枪管热量传到扳机连杆,使扳机连杆有轻微伸长,较长的扳机连杆本来就难以准确传递扳机动作,轻微伸长后更难准确传递扳机动作。
(3)扳机通过细的扳机轴固定于扳机支座上,长期使用之后,轴与轴孔摩擦产生间隙,扳机的动作更难准确传到阻铁。
手动保险杆设在枪托下面、弹匣的后方,可回转360度。保险杆置于前方“0”位时,阻铁被锁住呈保险状态,置于后方“l”位时呈待击状态。
3种小口径高速弹的外观比较。从右至左为中国5.8 x 42ram弹,北约5.56 X 45ram(ssl09)弹、俄罗斯5.45×39mm弹
97式狙击步枪与QBU88式5.8mm狙击步枪使用同样的可卸式3~9倍的变倍瞄准镜,将目镜前方镜筒上的圆环转动,可调整放大倍率。镜筒的上面及右侧面装有瞄准镜的归零调整转螺,拧下盖子,用工具转动转螺进行归零调整。归零调整后,使目标与瞄准镜内分划板上射程标志的顶点(即瞄准点)重合,进行射效矫正。分划板上“A”形箭标顶点右侧的1—2、4、6、8数字,表示以相应“八”形箭标顶点瞄准100~200m、400m、600m、800m远处的目标。瞄准镜底座后面装有3节1.5V电池,电源接通时,镜内分划板的分划及数字发出绿色光,在昏暗及夜间的狙击中容易看清。操作瞄准镜底座左侧的锁紧手柄进行瞄准镜的安装与拆卸。
97式狙击步枪以变倍瞄准镜为标准配置,同时也设有机械瞄具,供瞄准镜损坏或丢失时应急使用。准星与表尺均为折叠式,装上瞄准镜时折倒。表尺竖起时,回转式圆盘位于前面,通过由表尺体纵向槽与圆盘横向槽交叠而成的方形觇孔照门进行瞄准。该圆盘回转时表尺体后面中央的圆孔呈现数字,该数字表示以100m为单位的表尺射程。准星为柱形,装于环形护圈内。准星可用专用工具回转使之升高或降低,进行调整。该专用调整工具与分解的通条等一起装于收藏在握把内的工具盒中。准星护圈的背面上部设有荧光点,与表尺体顶部的两个荧光点对应,供夜间作战瞄准用。当然,使用机械瞄具与使用光学瞄准镜相比,射击精度有所下降。
该枪配用夹紧式可拆卸的两脚架,作为瞄准辅助装置该两脚架为伸缩式,架杆可拉伸,也可折叠到枪管下方。
以色列IWI公司生产的TAR-21型突击步枪
引子 以色列建国初期,其军事工业公司(IMI)还是一个半国有企业。尽管如此,由于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矛盾不解,与巴勒斯坦冲突不断,战火不息,致使IMI 公司生产的武器装备一直畅销
以色列缺少军工产品,但就轻武器而言,则不必担心——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推出举世闻名的乌齐冲锋枪以后,IMI公司便名声大噪,不过,其产品往往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例如,由于以色列军队30年来一直偏爱美国的 M16及其变型CAR-15步枪和M4卡宾枪,所以IMI公司70年代初以卡拉什尼柯夫步枪为基础研制的伽利尔突击步枪,在以色列军队中最多只是个B角,但在遥远的南非却比在本国销售得好。IMI公司几年前还曾推出了多口径的 Barak手枪,但达到预生产水平后就没有下文了。先前生产的“吉利乔”手枪也没能竞争过奥地利的格洛克、意大利的伯莱塔和瑞士的西格-绍尔,被批评为“太重,太贵,太缺乏新意”。最终IMI公司没有挤入手枪市场这一狭窄的“壁龛”,而是在突击步枪上狠下功夫,以期获得成功。
重拳出击
针对市场需求,IMI公司适时打出了一记重拳——亮出了TAR-21突击步枪。
“TAR”为塔沃尔(战术)突击步枪的英文缩写。“塔沃尔”取自加利利人伯格·塔沃尔的姓氏。1991年该枪尚处于方案论证阶段时曾取其名。与伽利尔步枪和内格夫轻机枪不同的是,TAR-21并不是以色列军方直接委托研制的。在结构上,TAR-21的设计深受斯太尔AUG的影响。因此,无托结构步枪存在的基本问题,即快速转换抵肩的问题,在TAR-21上也没有得到解决。所有无托结构步枪包括TAR-21还存在另一个缺点,即扳机距弹匣较远,小握把在枪机部位,从技术角度讲,有可能导致射手过于用力地扣动扳机。
IMI公司与巴雷特公司共同推向美国的出口型TAR-2:采用塑料枪托,标准的 M1913皮卡汀尼导轨,导轨一直通到扳机上部的拉机柄部位。全枪长706mm,枪管长460mm,7条膛线,全枪质量3.5kg,瞄准装置为ACOG 3.5型瞄准镜
1996~1997年,TAR-21步枪达到了投产水平,随后,IMI公司便开始向以色列国防军和本国政客进行宣传并推销。其实以色列国防军并不是主要买主,为什么呢?因为只要美国左右以色列国防政策,那么以军就会以购买便宜的美国武器为主而以购买国货为辅。这是现实主义的政策——美国国会批准给以色列的大部分军事援助没有转交联合国,而是以付款方式直接给了美国的军工企业,由军工企业向以色列提供军品。
以色列国防军无意用TAR-21步枪替换CAR-15步枪和M4卡宾枪。加之,以军数年来一直在坚持与德国“未来步兵”或美国“OICW”类似的研究方案。但是IMI公司还是要极力引起军方的关注,并在型号后面加了“21”,意在说明该枪是新世纪的步枪。而实际上,TAR-21在结构上并没有多少先进性。该枪采用0.223英寸(5.56×45mm)口径,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机头回转式闭锁机构,塑料机匣。
接受评估
在以色列,一种武器被军方接受,要经过中期评估和部队试验,对IMI的方案亦是如此。
从1999年起,陆军对TAR-21突击步枪进行大规模的部队试验。其中一些侦察部队用该枪进行了训练与实战。通过与美国柯尔特M4A1卡宾枪的对比试验,部队提出了一些关于TAR-21突击步枪的改进建议,于是设计者对该枪做了进一步改进。
但与此同时,以军已经开始履行M4卡宾枪的第一批采购合同。到2002 年底,以军已经购买了11 000多支M4卡宾枪(包括美军特种部队使用的型号)。选用美国货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因为TAR-21的预算价格居高不下,大约在1 000美元左右。
政治游戏
尽管如此,2002年TAR-21仍然加大了部队的试验力度,此次试验使所有吉瓦提步兵旅的训练连都参加了。改进后的TAR-21枪管下方装了M203 40mm榴弹发射器。以色列国防部声称,试验结果表明,许多参试部队更喜欢 TAR-21而不是M4,部队将采购该枪。而在背后,则暗示军队领导人,这是一项“政治决定”,是为了增加新枪出口的机遇。事实上,部队眼下本来就有足够的小型武器,在未来几年最多缺1 000多支TAR-21新枪。为了把这场政治游戏做得像模像样, 以色列于2003年春公布的国防预算中,赫然把购买TAR-21突击步枪排在了财政支出清单的前列。
寻求市场
为了继续开拓市场,IMI公司于2002年8月开始研制TAR-2,其上有一体化的目标数字捕捉系统、目标图像转换系统、新式激光指示器和微光瞄具。
另一方面,IMI公司试图回避以色列军队的采购经费限制。2002年年中,公司同美国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就可否在美国特许生产TAR-21步枪进行了洽谈。同时,又与美国巴雷特公司进行接触,商谈能否将改变机匣结构的半自动TAR-21变型枪投放美国民用武器市场。
2003年1月,IMI公司在耶路撒冷同印度军队签订了价值2 000万美元的销售合同。合同份额是:提供约3 000支TAR-21突击步枪,150 200支7.62mm伽利尔步枪,还包括价值350万美元的光学瞄具以及由以色列专家训练的4个新的突击队营。合同之所以能够签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德国有关向危机地区出口武器的严格限制,使得印度向HK公司购买MP5冲锋枪和PSG1狙击步枪的计划落了空。对于IMI公司来说,这笔生意可能会带来滚滚财源——被克什米尔地区恐怖组织所纠缠的印度特种部队一直想换掉1995年在罗马尼亚购买的100 000支AK突击步枪,说不定就会选中TAR-21步枪。
Ⅹ 印度人眼中的英萨斯(INSAS)步枪是什么样的
印度英萨斯步枪
印度武器研究与开发部于80年代中期开发了印度轻武器系统即INSAS 5.56mm小口径突击步枪。该枪已经生产装备印度军队,取代伊莎波尔7.62mm半自动步枪和IAI 9mm冲锋枪。
最初在INSAS系统中计划了三种变型,一种步枪,一种卡宾枪和一种小队自动武器(SAW)或轻机枪(LMG)。1997年,步枪和LMG进入量产。1998年,第一次INSAS步枪在共和国日游行中展出。由于缺乏5.56×45mm的弹药,是从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大量购买。
1999年卡尔吉尔战争期间,步枪第一次看到了行动。
印度英萨斯步枪
易于操着,扳机4.43焦耳的反冲力很容易控制,如果你正确地操作它,很容易控制,即使在3点射或甚至全自动发射时也是如此。
该枪的机械瞄准具很好,能够清晰的瞄准目标长距离和短距离目标。而且很容易重新获取目标;步枪还可以配备了一个简单的战术导轨,可安装光学瞄准镜瞄准镜或夜视镜、白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全息衍射瞄准镜。
采用透明弹夹,便于士兵快速查看弹夹剩余弹药量。
总而言之,他们认为INSAS步枪在所有方面都是平均的,绝对不是像媒体所说的一无是处。INSAS肯定不是最好的,但也有它的优点。很多说INSAS垃圾的人从来没有在他们的生活中真正的了解INSAS,他们的想法是基于有偏见的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