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人如何看待中国航天

印度人如何看待中国航天

发布时间:2023-01-22 01:11:31

Ⅰ 印度专家称“根据历史规律,中国能建空间站,印度也能”,如何评价印度的载人航天计划

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观规律。这一点,是毫无意义的。

在建设空间站这件事情上面,同样要遵循客观规律。

具体来说,要想成功建设空间站,就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

1,强大的经济实力。

建设空间站,需要大量资金。……因此,要想建设空间站就必须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做依托。……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后续的工作才能顺利实施。……缺乏这个基础,后续的工作就无从谈起了。

2,丰厚的人才储备。

建设空间站,是一项高技术领域的工作。……这需要大量高技术人才的参与。

因此,成功建设空间站,必须拥有一支人才梯队,形成丰厚的人才储备,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最终获得成功。

3,高超的技术水平。

空间站是高技术系统,需要高技术的加持。……只有掌握了高技术,才能建设成功空间站。

4,长期有效的规划。

建设空间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是需要坚持不懈多年才可能取得成功的大工程。

因此,要想成功建设空间站,就必须进行长期规划,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具体落实,这样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5,勇于探索的精神。

建设空间站,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新环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需要不断探索,才可能最终成功。……在此过程中,需要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断进取,才可以最终取得空间站建设的成功。

因此,建设空间站绝不是口头上一句话就能建成的,而应该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去做,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只能一事无成。

Ⅱ 印度为什么喜欢和中国比航天技术

印度于5日宣布掌握探月火箭技术,而这一技术也可用于制造洲际弹道导弹.

印度登月计划又迈出一小步 .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5日宣布,印度已经掌握了可以用于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和实现载人探月计划的重型火箭制造技术。令人关注的是,一些科学家指出,这一技术同样也可用于制造洲际弹道导弹。

低温发动机支持登月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说,其设计制造的一台使用液氢、液氧为燃料的低温火箭发动机在地面试验中成功燃烧了1000秒,超过了太空飞行所需的721秒的最低要求。

“今天进行的长时间持续性试验标志着这种低温发动机已经通过了检验。”声明说。

印度于2001年设计出一台低温火箭发动机的原型机,并在此后进行了数次试验和一系列改进。

这次试验的成功使得印度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6个有能力自行制造低温火箭发动机的国家。

2015年载人登月?

“这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我一直认为这一天会到来,并对它现在的到来感到高兴。”印度首名航天员拉凯什·夏尔马说。他于1984年4月3日与另外两名原苏联航天员一起搭乘原苏联“联盟T—1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礼炮—7”号空间站上呆了7天后返回地面。

夏尔马说,这一低温火箭发动机制造技术对于“最终实现探月计划十分重要”。

印度上月初宣布,已批准一项预计耗资8300万美元的无人月球探测计划,将于2008年向月球发射无人探测器,为2015年向月球发送航天员做准备。此后,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局长科普捷夫表示,俄罗斯准备向印度提供重型火箭的有关技术,必要时有可能提供其他相关设备,以帮助印度进行月球探测。

装备低温火箭发动机的运载火箭可以把重2.5吨的卫星送入距离地球3.6万公里的轨道。目前,印度发射高轨道卫星使用的都是从俄罗斯购买的低温火箭发动机。

美反对俄技术援印

1992年,俄罗斯曾同意向印度提供此类发动机的制造技术,但在与美国签署《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后又改变了决定。美国由于担心印度会利用这一技术发展能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因此反对俄罗斯向印度提供此类技术。在美方压力下,俄罗斯最终同意向印度出售低温发动机整机而非制造技术。

今年5月8日,印度在南部斯里哈里克塔航天基地将其研制的一颗重1.8吨的实验通信卫星送入地球轨道。那次发射使用的GSLV-D2型“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高49米,重414吨,采用三级动力。前两级采用印度自行开发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发动机,第三级则采用从俄罗斯进口的低温火箭发动机。

赵卓昀(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新闻背景

印度登月谋划已久

据《世界新闻报》报道,印度登月计划的目的、方法等背景如下。

■思维:花小钱办大事

印度航天事业的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通信和遥感卫星以及运载火箭制造方面已经比较成熟。.

2000年2月26日,印度航天科学家及有关方面的专家在古吉拉特邦的艾哈迈德巴德市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与会者对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实施月球探测的决定表示赞成。同年3月,由特里凡得朗火箭研究中心和班加罗尔卫星中心的科学家组成的规划班子成立,开始进行有关月球探测计划的先期准备工作。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为月球探测计划确定的基本方针之一就是“成本不能太高”。

印度已成为正式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为了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并刺激本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印度政府正雄心勃勃地发展太空科技。

■技术:已经取得突破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表示,他们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制造出探月所需的各种硬件设备。印度的探月计划将使用现有的或新研制的印度火箭。目前印度已经拥有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或“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的改进型号将可以承担发射任务。印度月球探测计划中使用的探测器也将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卫星中心制造,可能会利用“印度遥感卫星”系列的遥感卫星作平台,装载相关科研仪器。

印度人设想方案是,使用“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D1”进行发射。2001年4月18日,印度成功地将“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D1”发射升空,并将1颗重达1540公斤的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按照此方案,这种火箭将在其顶部携带一枚装有3400公斤推进剂的“月球轨道射入级”。“月球轨道射入级”将负责把探测器从地球轨道送入月球轨道。

随着印度研制的低温发动机取得巨大进展,加上卫星遥感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印度实施月球探测计划技术已经成熟。

■疑问:国力能否支撑?

对于探月,印度国内也有一些不同意见。有批评家提出,在印度有一半人口还处于贫困线以下,每天的人均收入不到1美元的情况下,印度是否有必要花钱开展月球探测计划。

其实,决定印度能否探月最关键的不是技术,而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尽管印度经济改革成就斐然,这个南亚大国正逐步迈向世界权力中心,但如何解决人口爆炸性增长、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诸如印度发生停电、断水、火车出轨、交通堵塞、住房极度短缺等现象屡屡见诸报刊电视。对于大多数印度老百姓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日常生计。

Ⅲ 印度航天VS中国航天

两者现在远不在一个层次上~~
中国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共有149次发射记录,8次失败,成功率94.6%。
反观印度,198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其发射次数到现在尚不足50次,成功率也不足一半,高下立现……
再看技术层次:
火箭性能:印度最先进的GSLV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自重402吨,GTO(地球同步轨道)运力2.5吨,LEO(低地球轨道)运力5吨
我国执行同样任务的CZ-3B/C火箭,自重345吨,GTO运力3.8吨,LEO运力12吨~~
更先进的CZ-5系列计划于2014试飞,GTO运力可达12吨,LEO运力25吨。(我承认照比美俄的重型火箭依然差距不小,但绝对可以让阿三仰视若干年了~~)
不止如此,CZ-3C的发射成功率100%,而GSLV目前仅仅5发3中,这还是大力引进俄罗斯技术和直接使用俄罗斯成品的成果。
航天器性能上,我国拥有包括北斗系列导航卫星,基于东方红四号平台发展的鑫诺、中星系列通信卫星,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各类用于地面观测的遥感卫星(可用于军事目的),以及嫦娥月球探测器;印度嘛,刚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
载人航天计划,如果明年的神九神十载人对接成功的话,第一代空间实验室就算正式建成了。至于印度,号称要在2014年发射载人宇宙飞船,2020年实现登月……到时候又可以看免费礼花了~~

Ⅳ 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呢

虽然说现在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看,但是我们对于别的国家若不亲身体会,是无法了解的全面的,他国对于我国也是一样。那么身为邻居的印度人看中国的话,他们又是什么感觉呢?似乎印度人看中国总是很喜欢把中国当做竞争对于,从而进行各个方面的对于。

印度人看中国的印象

其实对于印度人看中国的印象如何,这也是需要分差别的。那就是来过中国的印度人,和没有来过中国的印度人。对于没有来过的印度人看中国的话,大部分可能都是从网上所知道的讯息,所以对于中国经常是一种鄙夷的态度,认为中国某些地方完全比不上印度。

曾有个人去印度孟买出差,感慨了一句孟买真漂亮,而那个人的印度客户则回答了这样的一句话:“不用担心,十年后上海也能发展成这样。”emmmmm??估计无数上海人都想说一句mmp吧,这就是偏见时印度人看中国的印象。

但是若是来过中国的印度人,大部分都是十分客观的,能够充分知道两国之间的差距。顺便偶尔感慨一些中国的物价比他们国家要贵上一些,这也是印度人看中国的印象之一。当然了,其实更大多少的印度人,对于中国一无所知。

大多数的印度人仅仅能通过报刊杂志和媒体了解中国,所知道的东西,甚至不多于诸如成龙、长城和中餐等。不过一些印度人看中国时,仍旧持有积极态度,或对中国倾向于中立的观点。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个十分可观中立的印度人,对于中国方方面面的印象。

印度人中国可观的评价与对比

1、对中国人的印象:我们认为中国人是非常勤劳智慧且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一群人。中国人非常乐于献身于国家,且常常把国家置于优先位置。而在印度,你可能常会在一些节日遭遇诸如因为工资原因而引起的罢工或者是长时间的假期,这些因素都对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经济和文化:很多印度人对中国多年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表示赞赏。对印度的民主制度来说,想要重复同样的经历可能要用很多年。我们体会到中国文化是相当美丽的,当人们表演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时,他们展现了适时地同步性。我们发觉诸如武术、舞龙这样的运动真的很美且令人着迷。

3、中国的产品:尤其是涉及到电的,都在印度很普及。我们在印多尔有Jail Road,同样地,大多数的印度城市都有专门销售中国商品的地方。像金立、小米、OPPO、VIVO这样的手机牌子在工程师当中也很受欢迎。但不幸的是,有时中国制造常常被认为是劣质、便宜、山寨的同义词。

4、教育与娱乐:像成龙一样的明星在印度非常受欢迎,中国的动作电影我们都喜欢~我们觉得中国对于各种体育运动“从娃娃抓起”的态度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因为印度的教育从来不把目光聚集在学术能力之外的其他事上。

Ⅳ 印度载人飞船也要发射,和我国相比,印度的航天实力究竟如何

印度的载人航天计划起始于2007年,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承担。

从2007年开始,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进行了600公斤太空舱回收实验(SRE),并且使用极地运载火箭(PSLV) 将太空舱发射升空,在近地轨道运行12天后返回地球。

在之后印度还进行了乘员舱大气再入实验,以及2018 年的中止试验,这让印度基本上掌握了太空飞行所需的耐热材料、技术和程序

我国的载人航天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其中经历了太多的艰难,但依靠航天领域的科学家们,在欧美人的质疑眼光中,完成了一系列的载人航天壮举,现在还完成了“天宫”空间站的初步建设,在航天领域,我国绝对处于头部集团

印度在航天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10多年过去了,才在俄罗斯的帮助下,研制出袖珍版的“加甘杨”载人飞船,这个只比神舟系列飞船的返回舱要重一点。说白了,也就是让宇航员到太空里面去体验一把,什么科学实验根本就不可能进行,拍上几张照片就得立即返回,至于舱外太空行走就更加不可能了。

总体上而言,印度目前的载人航天水平,差不多相当于我国在上世纪末的水平,想要真正成为航天强国,印度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Ⅵ 登月失败却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印度这是什么操作

2013年印度向火星成功发送了一架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不仅成本只有7300万美元,同时它也是亚洲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 但是为什么印度没有成功登录离我们更近的月球,反而成功向火星轨道发射了探测器呢?

网友们可能经常会看到印度说:“我们再不努力,上海就要赶上孟买了。”在航天上也一样,经常能看到印度人说:“中国航天快赶上印度了”。我们提到印度时总是一片欢快的气氛,但是提到印度航天,你很难解释它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你说它不强吧,它的一箭104星被网友们吹了好几年;你说它强吧,发射的104星总重量仅一吨多重,且并没任何实际意义,最重要的分配器还是购买荷兰的设备。虽然从一箭104星的发射中,我们无法得出印度的航天实力的具体结论,但是能看出它们国家“一辆摩托车能装一个营”的观念是刻进DNA里的。

印度其实有发射过月球探测器,也成功飞上了天,只是没多久就失联,然后就没然后了。在2016年还出过这样一条信息,印度说发现自家境内上空有两架我们的侦察机,然后向我们强烈抗议。我国表示我们并没有发射过什么侦察机,你要是觉得不爽就把它打下来,印度人接着抗议说太高了打不到, 最后请了天文学家和航天学家一起过来研究,发现它们所谓的侦察机其实是木星和金星。

虽然吐槽了这么多,但还是要承认印度的航天实力确实可圈可点。2013年发射的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不仅是亚洲第一颗火星探测器,第二年还获得“时代”周刊最佳发明奖,甚至被称为超智能航天器。 人类向火星发射过51次探测器,只有21次成功,可见难度之大。 美苏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都是以失败告终,而印度的第一次尝试就发射成功,也能反映出印度的航天实力;而且印度火箭的商业化做得非常好,同许多国家都有过发射合作,并且在全球被称为性价比最高的航天企业。

但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明明月球离地球最近,为什么印度登月失败,但却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国家呢?

能够成功发射登月探测器的国家,目前只有前毛熊,老美,和中国,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首先抛开火箭和探测器本身的技术问题,光是选择登陆点就成为了是否能够顺利登月的一个难点。登月的只是登陆舱,飞船本身还要在太空中飞行,选择登陆时机就是一个巨大挑战。登陆舱向月球飞过去的时候是以极快的速度冲刺,这时候使用的是深空网络,一旦和地球沟通不畅或者网络故障,导致数据传输固执,就会使发动机关机。 出现无法扫描月球表面甚至可能就出现遇到岩石,和陨石坑等情况。登月三步工作中的“绕、落、回”,每一项都能难倒了一大片国家。

接着还要选择着陆方式,也就是软着陆或硬着陆。软着陆是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着陆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探测器以完美的状态着陆到月球表面,但是需要地面控制人员有着精准的操作能力,登陆器的设计的可靠性同样很重要。硬着陆就是登陆器在降落的过程中,不考虑建设问题,但是因为有一定冲击力,所以对登陆器本身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还只是登月的过程,返回地球还要面临更多难点。总之,一两句话完全没有办法说清楚登月的难度之大,但是日本曾经发射了一颗叫隼鸟号的小行星探测器,到距离地球将近1亿公里外的小行星进行采样,并且成功返回,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尝试和研究, 仍然无法完成登月探测器工作,光这点就能证明探测器登月的难度了吧。

另外,火星有着“探测器坟场”的称号,别说登陆火星,光是能进入火星轨道就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老美上世纪就能登月,但是对它来说登陆火星的成功率仍然不足60%,其中限制登陆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是否能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首先,向火星发射卫星探测器每26个月才有一次窗口期,还没发射就有这么苛刻的发射条件; 而且火星距离地球有4亿公里的距离,而月球仅仅距离地球39万公里而已,这要求向火星发射的卫星探测器性能更高。 此外,还需要更大推力的火箭,不仅要摆脱地球的引力,还要摆脱太阳的引力,这是能否进入火星轨道的先决条件。同时还要进行数次变轨让火星引力能捕捉到,但是由于和地球并不在一个平面,轨道设计同样是一个巨大难题,更别提中间还要数次变轨。

由于距离实在太远,火星和地球之间的传输信号延迟长达22分钟,如何能够有效控制探测器已经不重要了,能否自主变轨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有很多探测器都是在这里失败的。此前大毛搭载着我们的 “萤火1号”探测器火箭,就是在最后变轨过程中失败的。

两项工程哪怕对于中美这种航天强国都是困难重重,对于印度来说难度更大。虽然印度已经成功向火星发射过探测器,并且放出豪言要在两年内发射登陆器登陆月球,但是以印度人好大喜功的本性,这种话听听就行了。虽然发射卫星探测器到火星轨道难度很大,但其实探测器登月的难度更大,以印度现在的技术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2019年印度发射的“月球2号”着陆器在绕月球一周准备着陆时失联。月球探测器有“绕”“落”“回”三个步骤,第一步绕完成得都不成功,更何况后面两项工作呢?

印度的航天技术看似在第二梯队, 但是实际上他们的航天设备基本上和他们整个国家大部分产品一样属于“万国造”, 单凭他们自己的技术想实现探测器成功登月就有些天方夜谭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印度的航天器实在太便宜了。 我们有句老话叫做“一分钱一分货”,“月球2号”的价格实在太低了,是全球最便宜的登陆探测器,仅仅1.42亿美元,这个价格并不足以让它克服可能会遇到的障碍 。而印度航天的性价比高,仅仅只能体现在火箭发射卫星的项目上,在探月工程中想靠低价投机取巧只有失败的结果。

另外,印度人非常好面子,探测器登月只是面子工程,是为了“莫老仙”而着急发射的。在看到以前各方面都不如它的中国,在航天工程上的成就,印度明显是着急了,也不管技术是否成熟,设备是否可靠就火急火燎地发射了。 这种行为本就是欲速则不达,脱离实际理论,冒冒失失地进行这种严谨的工作,失败是必然的。 同时好大喜功的本质,让他们很难在设计之初就预料到可能会发生的设备故障,在实际工作中必然会缺少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印度如果想要成功登月,必须要深刻反思,首先登月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是要和隔壁大国一较高下,还是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可能登月难度仍然会加大 。虽然印度可以从各个国家获得关键性设备技术,但是万国造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很多设备如果没有配套,或者不兼容一定会在关键时候发生故障,所以发展自己国家的自主产品才是最正确的。

同时,航天是一项长期工程,耗资巨大,需要有长期切实的计划,不应该总是在航天上搞廉价产品,性价比并不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投入和产出始终是成正比的,加大投入才是保证成功的基础。

航天是整个人类共同的成就,虽然经常吐槽印度的航天工程,但是仍然希望印度可以向中国一样,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我国2004年正式成立的“嫦娥工程”,距今17年的时间里在每个关键节点,我国的航天人都按时而且圆满地完成了每一步计划。

和印度不同的是,我国在航天事业中从来没有过假大空 ,中国人的务实精神在航天事业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印度应该引以为戒,彻底结束一直以来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 。现在我们国家是全球唯一可以自主建造空间站的国家,但是我们仍然牢牢按照计划做好每一步工作,这也是印度欠缺的,更是印度应该加紧学习的。

Ⅶ 630吨火箭成功发射,一箭36星不可小觑,印度终于追上中国脚步了吗

这次发射一箭36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就是印度未来航天计划的一大关键所在。这也是印度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对印度今后的发展来说也是意义重大。这次印度所发射的火箭型号为长征三号乙(P-1),重量达到了630吨,火箭最大推力高达775吨。这枚火箭采用“二级固体火箭+一级液体火箭+二级液体火箭”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可将有效载荷送入近地点2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远地点2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点3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由于火箭还具有一级入轨高度低、发射周期短等特点所以在近地点200公里上空飞行效率高达90%以上。

Ⅷ 印度作为最神奇的国度,他们的航天技术到底如何

我认为印度的航天实力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占据第二梯队的头把交椅。

绝大多数人在关注航天技术的发展时,都会把主要目光聚焦在中美俄这三个国家上,但实际上,在中美俄之外,印度的航天技术发展也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水平。不过大多数人对于印度的航天技术发展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导致大家对于印度航天技术发展才会感到如此陌生。

一、我认为印度的航天实力能够跻身世界第二梯队。

在航天技术领域,中美俄三个国家绝对属于第一梯队的档次,而在这三个国家之后,其他国家在航天技术领域确实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印度的实力就没有亮点的地方,凭借着多年的快速发展,印度的航天科技实力完全能够跻身世界第二梯队的水平。

Ⅸ 印度航天 PK 中国航天

印度人的雄心壮志还是应该肯定。但是从目前印度的航天技术水平而言,和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比的确有差距。就拿印度今年上半年的烈火--3火箭发射试验来看,不能说不是印度航天技术的一个失败,第二级火箭燃料桶脱落时,火箭弹头也一起跟着掉下来了;这也说明了印度火箭技术的落后和不成熟。烈火--3型火箭号称印度最先进的火箭,其实它的最大射程也不过三千五百公里;(刚好今天的防务新观察节目,我国着名的军事专家道破了印度军方对外瞎吹六千公里内幕)登月工程是一项系统的航天技术集成,要经过无数航天人的多少年的潜心研究和实验验证;不是贫嘴可以吹上月球的。

阅读全文

与印度人如何看待中国航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花生干果怎么样 浏览:127
伊朗的盟国有多少个 浏览:708
印尼燕窝产量怎么样 浏览:923
印尼留学签证需要准备什么 浏览:633
意大利语等级考试哪个好考一些 浏览:31
历史学专业去意大利哪个学校 浏览:786
印度的玛萨拉粉是什么 浏览:587
英国蓝白猫脾气暴怎么样办 浏览:494
印尼万丹发生海啸什么时候 浏览:261
印尼现在在放什么假 浏览:488
在英国教父是什么 浏览:709
中国移动话费用完如何收费 浏览:213
印度小孩子没有饭吃瘦成什么样 浏览:323
越南减肥霜多少钱 浏览:81
以前英国的硬币是什么样子的 浏览:407
印度旅游价格为什么这么高 浏览:23
伊朗藏红花治什么病 浏览:147
泰国和越南哪个民主 浏览:817
去伊朗旅行要准备什么 浏览:716
英国房产商业报税软件价格多少 浏览: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