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传统服装-女装有哪些
因为印度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所以对于内容的整理时间较长,且乱。所以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在印度每个地区不同种族、地理、气候和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的服装穿着。印度服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古普塔时期(Gupta印度血统的姓氏)伊斯兰教的建立和英国殖民的影响在整个 历史 上都可见于印度服饰。
印度女装
印度妇女穿着朴素而色彩鲜艳的衣服,无论气候如何潮湿,都格外小心,以避免皮肤暴露过多。
纱丽
纱丽(Sari)是印度女性的传统服饰。它是由一块4-9米长,2-4英尺宽未缝合的布料制成,以各种样式披在身上、最常见的样式是将纱丽缠在腰上,一端扎在肩膀上,露出中腹部。纱丽通常内搭衬裙,上衣可以是露背的,也可以露腰的。这些打扮通常会带有很多装饰,如镜面的亮片或者刺绣。纱丽搭配的胸衣通常被称为choli,衬裙被称为ghagra或者UL-pavadai。这种服装的 历史 可以追溯到印度河谷文明。由于面料的柔韧性和炎热的气候,印度人更喜欢用棉织物包裹自己。这种服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展,估计每天有75%的印度女性穿着。
Lehenga Choli
Lehenga choli 又称为Gagra choli 或者ghagra choli,在当地也称为chaniya choli,是印度次大陆妇女的传统服装。Lehenga Choli的摇篮位于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和库奇地区。这件连衣裙是剪裁喇叭形的长裙。裙子与紧身上衣搭配。该服装采用各种颜色和刺绣制成,其设计大量借鉴了莫卧儿文化。这套服装的特点是精致精致的刺绣,最常在婚礼和节日中穿着。lehenga choli通常伴随着chunri,这是一块长而明亮的彩色布,通常与花边接壤,缠绕在头上,向后延伸,类似于克里斯蒂安婚礼上戴的面纱。在punjab(旁遮普邦)的传统穿着方式上它与Kurti(库尔蒂)和Salwar(萨尔瓦)一起穿着。它是ghagr(加格拉)或lehenga(长裙)和choli(上衣)的组合,但是在现代和现代使用中, lehenga choli 是南方的时装设计师,趋势设计师和精品店更流行和广泛接受的术语。
Salwar Kameez和Churidar
Salwar Kameez和Churidar开始搭配是旁遮普邦和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妇女穿着舒适且体面的服装。今天,它已成为印度传统服饰中最常穿着的女性服饰之一。服装由称为Salwar的睡衣裤构成,腰部和脚踝处收紧。卡梅兹(kameez) 一条长束腰外衣,从腰线下两侧开叉 ,穿在晚礼服上。可以穿上长袖衬衫代替萨尔瓦(salwar),更紧贴腰部,臀部和脚踝。设计师通过使用吸引人的设计,刺绣和质感,使这件衣服在印度异常受欢迎。 以前的shalwarkameez已转变为Patiala shalwar西装(Patiala shalwar像普通的shalwar,但褶皱数量更多),churidar西装(churidar是像睡衣的裤子,底部多余的长度排列为手镯),裤子西装(裤子紧紧地穿着睡衣,长裙长短不一。
尼莱姆 坛 Neriyathum
Munm Neriyathum 是古老的形式的最古老的残余纱丽其仅覆盖主体的下部。它是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妇女的传统服饰。基本的传统服装是 mun下装 ,这是马拉雅拉姆语中以“ Thuni”(意为布)表示的 纱丽 的古老形式,而 neriyathu 则是 mun 的上装。
Mekhela Sador
Mekhela Sador是阿萨姆妇女传统服饰,有三块主要的布块包裹在身体周围。从腰部向下 垂下 的底部称为 Mekhela。 它是纱笼的形式,一种很宽的布圆筒,被折叠成褶皱以适合腰部并折入。褶皱是向右的,与纱丽的尼维风格的褶皱相反,向左折叠。尽管经常使用带绳子的下裙,但绳子从未用于将mekhela绑在腰部。三件套连衣裙的顶部被称为 Sador。 是一长段布,其一端折入Mekhela的上部,其余部分垂悬在身体的其余部分周围。Sador塞在三角形褶皱中。穿着合身的上衣遮盖乳房。
第三件被称为 Riha ,戴在Sador之下。宽度狭窄。阿萨姆族妇女的传统服饰以其在身体和边界上的独特图案而闻名。妇女在重要的宗教和仪式婚姻中佩戴它们。里哈(Riha)穿着得像萨多(Sador)一样,被用作 奥妮(Orni) 。
丘里达
Churidaar 是 Salwar裤子 的一种变型。萨尔瓦裤装上部宽松,下部紧身,露出腿部轮廓。通常使用有弹性的面料,同样有时候也会增加裤子的长度,在脚踝处收紧,多余的长度变成褶皱,像脚踝上的手镯一样,因此被称为churidar。穿着者坐着时,多余的面料可以让穿着者更加舒适。在印度穿的紧身长裙裤的裤子被英国人称为moghul马裤,长抽屉或蚊帐。(其实很像现代的马裤一样)所述的 churidaar 可以与任何上限服装穿着如长 库尔塔 ,其去膝盖以下,或作为ANARKALI套装的一部分。
阿纳卡利
Anarkali由长款上衣风格的上衣组成,并带有修身的长裙。Anarkali是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和中东地区的女性都非常喜欢的款式。Anarkali服装的长度和刺绣种类很多,包括地板长度的Anarkali样式。许多妇女还将在婚礼活动和活动上选择较重的Anarkali刺绣套装。印度妇女在传统节日,休闲午餐,周年纪念日等其他场合也穿着Anarkali服饰。Anarkali的长裙可以是无袖的,也可以是有袖子的,袖子的长度可以从肩部到腕部。
Pattu Pavadai / Reshme Langa
Pattu Pavadai 或 Langa davani 是一个传统的礼服主要穿在南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年轻女孩穿着。还已知作为 两件式纱丽 或 半纱丽 。处于青春期和结婚之间的年轻女孩穿着这件衣服。比这个年龄小的女孩可能会在特殊场合穿着它。
它包括一个 langa 或 paavadai ,一条用绳子绑在腰上的裙子和一个 voni , oni 或 davani ,其长度通常为2至2.5米(6英尺7英寸至8英尺2英寸)。该 voni 斜对角地披在一个 胆小管上 (紧身上衣,与纱丽一起穿着)。通常,服装是用棉或丝绸编织的。这方面的一个变体是 加格拉choli 的北印度(两个是悬垂的方向之间的差 voni 或 patta )。现代“长哈式纱丽””,这是印度人在次大陆上主要在特殊场合穿着的服装,其灵感来自langa voni。
Panche或Lungi
Panche或Lungi是缠在腰上的长布料,是印度传统服饰中最受欢迎的一种。Lungi主要由棉制成,有时可以缝制以模仿管状。男人和女人都穿这种衣服,大多是在非正式场合,它色彩艳丽,花香浓郁。
欣赏一下印度的服饰:
㈡ 谁能介绍下印度服饰
印度民俗风情-衣着特色
衣着特色
印度人的衣着打扮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同于其他民族。印度人顽强而自信地坚持着自己在服饰上的悠久传统和审美习惯,并不无自豪地向外部世界展示着印度服饰的美丽与雅致。
印度人在新石器时代就学会了“纺线织布”,有了棉织品,进入印度河文明时期,除棉织品服装外,也出现了麻织品、毛织品和丝织品衣服。到了吠陀时期,服装趋于考究,分内衣、外衣和斗篷三部分,五颜六色,用棉花、鹿皮或羊毛制成,外衣用金线刺绣,有了纱丽和陶迪。波斯人和莫卧儿人进入印度后,萨尔瓦、衬衫、短上衣、男长裤、帽子等外国服装也随之传入,但仅限于王公贵族和城市居民穿戴,一般人大多穿陶迪,披围巾,缠头巾等。欧洲人大量进入印度后,又输入了西服、领带等欧洲服装。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有的服饰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有些传统服装至今仍然流行不衰。
现在,印度男子平常大多身穿无领或圆领的长衫和宽松的围裤陶迪,头上缠上厚厚的头巾。长衫一般长不过膝,围裤垂至脚面以上,头巾长达几米。头巾的包法各式各样,多达十几种,从头巾的不同包法上一眼就可以看出谁是印度教徒谁是锡克教徒。头巾的颜色不一,有白色、红色等各种颜色,其中以拉贾斯坦人和锡克人的头巾最为艳丽。印度教徒缠头巾是一种传统,也是为了防止阳光的直接照射,纯属个人行为,不愿意缠可以随时摘下来。而锡克教徒缠头是他们民族的特征,也是必须遵循的教规,不能轻易摘下来,如果别人要他们摘下头巾,无疑是对锡克人的侮辱和挑衅。
印度男子在一些比较正式而又要求体现民族特点的场合,多数都穿“尼赫鲁服”。这种服装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时期象征印度民族精神的服装,即“民族服装”,有点类似于中国的“中山装”,只不过上身稍长一些,扣子也多出几排。另外,在现代城市,西装革履打领带的人逐渐增多。但乡下的农民则仍以穿围裤陶迪、三角裤和赤脚为主,印度中部和北部地区,冬天天气较冷,在单衣外面披一条线毯或毛毯,即可御寒过冬。
印度妇女的服装则比较艳丽,主要有裙子、纱丽和紧身上衣等。裙子各式各样,五颜六色,有些绣上花,爽心悦目,有些镶上镜片,光彩照人。纱丽是印度妇女最钟爱的传统服装,不仅印度人喜欢,就是外国人也为之陶醉。在穿纱丽的时候,首先要穿上紧身上衣,将双肩和胸脯紧紧包裹起来,而小臂和腰部完全裸露在外,下身要穿短裤或衬裙,然后将纱丽披在身上,一直到脚踝处。由于纱丽本身非常轻薄,容易透光,所以衬裙的颜色与纱丽要相配。印度妇女有个习惯,就是肚脐随便露,但大腿小腿则万万不能露。
纱丽布料长度一般5-8米,宽度1.25米,质地从普通棉布到闪光丝绸等,刺绣图案不拘一格,变化无穷。披戴方法雅致多样,因不同地区和个人爱好而有所不同,有的缠绕全身,有的连头裹起,有的看起来好象是穿长袍,也有的地区妇女把纱丽披到两腿之间,而最普遍的方法是从肩膀上缠着全身披戴和打折。妇女们喜欢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不同颜色的纱丽,夏季纱丽的颜色多为浅黄色、浅蓝色、浅绿色等,冬季纱丽的颜色多为深红色或浅红色,雨季时多为深绿色。
纱丽受到印度各阶层妇女的喜爱,不管是上层社会的显贵夫人,还是终日忙碌的农家妇女,都穿着同样式样的纱丽,所不同的只是质地。名门贵族往往身穿丝绸纱丽,有的上面还镶嵌无数宝石或玻璃镜片,光耀夺目,她们往往有几十条、上百条颜色不同、图案各异的纱丽,根据自己的心情、爱好和场合选择穿戴。而一般平民百姓,大多穿戴棉布或棉纱纱丽,件数也比较少。因其端庄含蓄而雅致大方,纱丽也受到国际服装设计大师的青睐,他们设计出新颖别致的纱丽,向全世界人民展示印度传统服饰之王纱丽的无穷魅力。
印度穆斯林妇女习惯头戴面纱,有些人甚至在吃饭或喝水时也不摘下来,北印度的穆斯林尤其如此。从前,穆斯林妇女不戴面纱不能出门,即使坐在轿子和马车里也要戴面纱。现在,印度穆斯林妇女戴面纱的情况有所变化,有些较为开化或发达的地区,妇女并不戴面纱,但就多数地区而言,仍然戴面纱。印度穆斯林讲究穿戴,穆斯林服装式样很多,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变化,衣服和帽子的种类及样式不尽相同,其中以德里、勒克瑙、海得拉巴的服装最为闻名。
加洛山区的土着加洛人穿衣服很少。绝大多数男子只穿一条三角裤,遮住下身,妇女在腰间围一块齐膝长的黑布,上身穿一件护胸衣,一些妇女裸露上身。非基督教男女头上缠一条家织的布带子,在特殊场合,戴一条镶边的红绸子,头巾裹成一圈又一圈,露着头顶。有文化的加洛人和基督教徒,穿英国式衣服。
更多印度信息请参考 http://www.indiaabc.net/index.php/group_thread/view/id-2625
㈢ 我想知道,印度人穿的服装叫什么如图
称为裹裙(dhoti)和搭帕(patta)。
男性的裹裙覆盖了从腰部到小腿或小腿根部的裹裙,用一根腰带在前面打结固定,有钱有地位的男性腰带在两端结成球形,并饰以精致的刺绣。除了裹裙和腰带外,第三件装束是长长的棉质搭帕,贵族一般把搭帕的两头分别搭在肩上,让中间垂下遮住胸脯或者把搭帕的一头搭在肩上,也可以披在后背再用手腕抬住。
但是对苦力和手工艺者来说,搭帕更适合扎在头上挡住阳光或者是捆在腰上方便工作,或者是作为擦汗的毛巾。
同时,女性的裹裙穿法跟男性不同,裹裙从最开始的不透明后来变得越来越透明了。 女性的裹裙由短小的布条缠成,另一块布固定在正面腰带中间再穿过两腿之间并固定在背后的腰带上。比较长的裹裙遮住了膝盖,还有一种穿法是紧紧的把布条裹住臀部做成筒裙。
贵族妇女的搭帕是用薄布做成并装饰了边缘搭在头上。同时她们的腰带跟男式相似,有时还会在腰带一端系上装饰性的手帕。底层人群仅仅能穿着粗糙的布裹裙和头巾,跟现代印度底层人群的穿着是一样的。
(3)怎么把衣服变成印度装扩展阅读
印度服装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纱丽(SARI),纱丽并不是裙子,而是一块尺寸约为5米乘1米5的大布料。先穿上衬裙(PETTICOAT)和长度刚刚盖住胸部的打底小衬衫(CHOLI),然后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层层叠叠的把那块大布料巧妙的裹在身上,再把关键部位用别针固定,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纱丽了样子了。
从面料来讲,南部的女性偏爱丝绸和棉布的,北部的多为雪纺。因为南部是丝绸产区,相对便宜,而婚礼等大型活动所用的纱丽丝绸就很昂贵了。根据地区的不同,纱丽也有很多穿法,腹部褶皱的数量,后面那一段是搭着还是盖在头上或掖在腰间,都有不同。
通常来讲,纱丽是已婚女性的专利,未婚的女性多穿的是一种叫做“旁遮普服”的套装,旁遮普服最早是印度北部旁遮普省锡克教女性们的服饰,所以由此得名,后来因为好看又方便,便传遍了印度全境,成为一种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服饰。
㈣ 买外省的那些女生是怎么把普通衣服变成露脐装的
可以将左下摆或者右下摆的衣角拉起来。之后根据肚脐的高度来随意的打一个结,这样就可以将普通T恤变成露脐装。
若是衬衫一类有扣子的衣服的话,则可以在将上面扣子都扣好之后,将底部的两到三颗扣子留住就可以了。若平时喜欢追求个性感的话,在用尺子量好肚脐的高度后,自己用剪刀裁剪。
露脐装是一种以展现平坦腹部以及腰部曲线为目的的服装,是短小上装发展至极端的款式。在国际上堪称经典的款式。1996年,露脐装在中国的流行就像一个梦,来势之猛让人吃惊:几个月内从无到有、到满街流行。这是一个典型的流行潮。
㈤ 怎么把照片衣服p成正装啊,谢谢。
可以吗?
㈥ 中国人为什么会把衣服捐给印度
小编认为,人生在世,生而为人。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了解过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吧。同样作为一个国家,中国还需要将衣服捐给印度,这是怎么一回事。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谈一谈中国人为什么会把衣服捐给印度?
好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到这里吧,我相信大家的想法各有各的不同,如果大家有什么想要和我们分享的,都可以在评论区下方留言讨论哦。
㈦ 在没有熨烫机的情况下,如何可以使衣服变得平整
可以采用喷洒或者是悬挂的方法,让衣服变得平整。可以在喷雾里面加上一些温水并把衣服喷湿,然后将衣服挂在阳光下进行暴晒,晒干之后就可以获得一件非常平整的衣服。
想要是衣服变得干整无比,还可以怎么做?
在平时生活中脱下来的衣服或者是洗干净的衣服,不要乱晒,也不要随意丢在衣柜内部。否则当你想穿的时候,就会发现衣服皱皱巴巴的点都不好看,一点都不上档次。我们可以将衣服折叠好,然后用一些重物压在衣服上面,等到想穿的时候拿出来就可以获得一件干净无比的服饰。
或者我们也可以拿一个铁盆里面放上热水,不停的放在衣服上方进行运转,这也是一种古老的熨衣服的方式。无论是布亚麻还是涤纶或者是棉纶材质的服饰,他们在遇到质量之后都会迅速的变软变平,这也是熨烫机的原理。将这些铁器在衣服上来回运转个3~5圈之后,我们便可以获得一个没有任何褶皱的衣服。现在你掌握了几点,让衣服变平整的小妙招?欢迎评论区交流讨论。
㈧ 奇迹暖暖印度风衣服是什么 印度风衣服介绍
《奇迹暖暖》【西域舞娘】套装中的一些部件就是印度风衣服
发型:西域舞娘(设计图制作)55星光币
所需材料:可人*3(1-1公主)+完美学长*5(服装店+5-5少女)
上衣:舞娘上衣(服装店)
下装:舞娘纱裙(设计图制作)
所需材料:3×花边短裤·灰(服装店少女2-2)+6×随性短裤蓝(服装店+少女5-2)+2×暗恋故事·蓝(服装店,少女4-11)
㈨ 我们都知道沙丽是印度的传统女装,那你知道印度传统男装叫什么吗
印度传统服装沙丽我们都很熟悉,但印度的传统男装,大多数人却不知道它叫什么。在这里我先卖个关子,在文章的结尾处回答。
在我们看来,印度的传统服装很奇葩,不论男装女装都是用一大块没有裁剪的布,很艺术的包裹在身上就是一件完美的服装。女人们的沙丽是如此,男人的托蒂也是如此。
我们先来说什么是托蒂
简单说托蒂就是印度男人们的裤子,其实它就是一块长三四米的白色布料,先找到中间部位往腰上一缠打结固定,兜住屁股,然后将布料的两端分别从腿的外侧向内侧缠绕,多余的部分打皱褶后塞如后腰,最后稍加整理就算穿好了。
托蒂与沙丽一样没有一粒纽扣及绳子、带子,穿戴固定完全就是用那一块布来完成的,不得不佩服印度人的聪明与智慧,完全没有裁剪的一大块布,三绕两绕就是一件“合体”的衣服了。
什么是古尔达
古尔达就是印度人上身穿的那件肥肥大大的衬衣,天凉时外面可以搭一件坎肩或披肩。
古尔达、托蒂、凉拖是标配
经常在一些重要场合看到一些有身份的老男人, 上穿古尔达、下穿托蒂、脚踏凉拖游走在其中,其实这就是男人们最传统的服装标配。
随着时代的进步,目前在印度城市里男人的服装也发生了变化,西式衬衣、长裤已是他们日常的穿着,特别是有身份的政府官员在正式场合,常穿一种类似“中山装”的立领上衣,并喜欢在上衣胸前的口袋里插上一支笔。
这种装扮也是印度总理莫迪的最爱,你看他在接见马云时口袋里就插者一支笔。
看到这里你就知道印度传统男装叫什么了吧,那就是古尔达、托蒂加凉拖。
㈩ 中国和印度服饰对比
1、流行服饰都受西方影响。
2、中国的面料使用更为丰富
印度地处热带,4--5月份在北印度,不可思议的50多摄氏度的高温是常事。印度服装面料多为纯棉和真丝气候造就服装,所以盛产着名的长绒棉,与中国的短绒棉不同,这种棉花做的纱布可以薄如蝉翼,穿着起来透气舒适,真丝也一样,在印度还是古法抽丝生产的,质地柔软飘逸,穿着起来非常凉快;但是这些面料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轻薄而比较脆弱,经不起洗衣机的折腾。
3、印度服装搭配更为丰富
印度衣服上的图案是用人手拿着木章一个一个的印出来的,有着工业印染不可能表现出来的艺术性。所以印度服饰每一件颜色搭配都不一样,可以永远不撞衫。
4、印度服饰更为环保
印度衣服上的染料至今仍以纯天然植物染料为主。
5、印度服装质量落后于中国
中国服饰生产工艺的环节几乎全部是自动化,大型工业众多。而印度没有大型服装工业,生产标准较低。无论手工钉珠或是用真丝纱丽做的二次创作都难以避免有瑕疵。
6、中国服饰不易褪色
印度服饰容易褪色,因为绝大部分染料直接来源于植物,比如黄色就是黄姜粉,蓝色就板蓝根,桃红色就是杜鹃花瓣粉。植物染料天然健康,且有着工业染料不可替代的鲜亮欲滴,但是由于没有固色剂等化工成分,褪色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