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目前的经济情况如何
印度目前的经济情况如何?其实我们判断印度的经济情况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官方公布的数据获取,同时还要利用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不管怎么说,印度第二季度GDP的暴跌都预示其经济状况不好,当然这还是他官方公布的数据,具体真实情况是否含有水分尚不得知,不过通过对它们每日疫情增长的严峻形势,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印度的经济情况完全取决于对疫情的控制,这就像带病工作,不仅没有效益还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首先要控制疫情,而控制疫情是需要经济实力的,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具体实力如何,还没有经过检验,这就像是一次大考,及格了才有资格谈论经济发展和恢复,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一个不拿人的性命当事的国家,经济再发达也是没有人性的。
对于印度来说,真实情况只有它们自己最清楚,而对于我们来说,处于人道主义当然希望他们的经济不受疫情影响,但是具体还要看他们自己的感受,只能默默地为他们祝福吧!希望他们能尽快控制疫情,重新上路,开启新的大国梦。
Ⅱ 印度的经济支柱是那些领域他们的GP是多少外汇储备是多少
印度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印度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高达9.3%,这一世界文明古国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正焕发出青春.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与中国在经济增长模式上有显着的不同.本文对印度经济增长的现状和特点,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做一简要分析.
一,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1,经济增长呈现加速趋势
1991年印度发生国际支付危机,政府被迫实施经济改革,之后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2003年开始经济增长加速,该财年经济增长高达8.5%,在刚刚过去的2005-06财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经济增长又达到8.4%的水平,增长速度仅次于中国,经济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图1:印度经济增长率
数据来源: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2,产业结构独具特色
印度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高.由于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农业增长波动很大,农业增长的波动直接导致了宏观经济的波动.与农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服务业,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5-06财年达到54%,与此同时,服务业呈现加速发展趋势,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同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不同,印度的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相对较低,2005-06财年仅为26.1%.
表1:印度经济结构(%)
1999-00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农业
25.3
24.3
24.4
21.9
22.2
20.8
19.9
工业
25.4
25.9
25.2
25.9
25.7
26.0
26.1
服务业
49.2
49.8
50.5
52.2
52.1
53.2
54.0
数据来源: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表2:印度经济增长速度(%)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农业
0.0
6.2
-6.9
10.0
0.7
3.9
工业
6.3
2.7
7.0
7.6
8.6
8.7
服务业
5.6
7.1
7.3
8.2
9.9
10.0
GDP
4.4
5.8
3.8
8.5
7.5
8.4
数据来源: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3,消费处于重要地位
2004-05财年,印度私人消费与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1%和11%,二者合计高达72%,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仅为24%.而2004年我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41%,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则高达44%.另外,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到中国的10%.显然,相对于投资而言,消费在印度经济中处于更重要的地位.
4,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从2002年开始,印度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同中国相反,印度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外贸逆差逐年扩大,这种现象进一步说明印度具有旺盛的国内消费.尽管出口增长迅速,但2005-06财年出口依存度仅为17.5%,这说明印度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需求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印度的出口结构逐步优化.通过表4可以看出,1994-95财年出口额最高的是初级产品和服装纺织品,而2004-05财年出口最多的则是软件和工程货物.
表3:印度2001-2005年商品对外贸易(单位:亿美元)
年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增长率%
进口额
增长率%
贸易赤字
2001-02
952.4
438.3
-1.65
514.1
1.74
-75.9
2002-03
1141.3
527.2
20.29
614.1
19.45
-86.9
2003-04
1419.9
638.4
21.10
781.5
27.25
-143.1
2004-05
1863.5
835.4
30.86
1115.2
42.7
-279.8
2005-06
2376.1
1027.3
22.97
1424.2
27.7
-396.9
表4:印度出口额最大的前五个部门
1994-95年
2004-05年
项 目
出口额(亿美元)
项 目
出口额(亿美元)
宝石及珠宝
45.0
软件
172
成品服装
32.8
工程货物
145.8
棉纱线,织物,成品
22.3
宝石及珠宝
137.0
海产品
11.3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126.7
皮革制品(不包括鞋类)
10.6
纺织品
120.1
数据来源:商务部驻孟买总领馆经商室
5,财政收入和财政赤字双重增长
印度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6-07第一财政季度(2006年4月-6月)财政收入增长37.8%,与此同时政府支出增长了40.5%,财政赤字高达77740亿卢比(170亿美元),同比增长42.6%.印度政府希望将本财年(截至2007年3月)的赤字水平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8%以下.
6,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
2004和2005年,以批发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6.6%和4.8%,截至2006年7月22日,同比通货膨胀率为4.84%.为了抑制潜在的通货膨胀,7月25日印度储备银行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这是2004年10月启动加息周期以来第6次上调利率,共加息150基点.印度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源于两方面,首先是较强的国内消费需求,其次是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7,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2003年10月,印度外汇储备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3月底超过1500亿美元,是世界上新兴国家和地区第五大外汇储备国,前四位分别是中国,韩国,台湾和俄罗斯.外国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大量流入印度资本市场是近年印度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二,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1,改革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
自1947年独立到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印度实行的是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的混合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政府对经济计划的主导作用,强调通过"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重视发展国营企业和重工业,限制私营企业,排斥外资.1991年印度爆发了国际收支危机,政府财政赤字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5%,外汇储备仅有10亿美元,只够维持三个星期的进口支付,当时的拉奥政府被迫实施经济改革,推出了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特色的新经济政策:放松对私营经济发展的限制,加快公营经济改革,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实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改革之后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财政赤字逐年下降,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收支状况持续好转,外汇储备大大增加,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外商投资逐步增多,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印度进一步推行市场经济发展战略,使其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实现了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
2,私营经济的推动
印度在独立之后一直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但对其有严格的限制,上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推行了旨在推动私营经济发展的改革,90年代将这种改革进一步深化,私营经济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释放,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和国际知名的品牌,如塔塔集团,比拉集团,维普罗软件公司,兰巴克西制药公司等.目前,印度的私营企业不仅资金雄厚而且经营管理规范科学,私营企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到75%,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3,中产阶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私营企业的发展同时催生了庞大的中产阶级,印度的经济学者将能够买的起车子和房子的群体定义为中产阶级,据此推算印度有3.5亿人左右的中产阶级队伍,这一阶层拥有持续稳定增长的购买力,同时具有西方人的消费观念,是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和结构不断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4,相对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
印度的金融体系延续了英国人留下来的金融制度,它的银行体系有130多年历史,股票市场也有百年以上历史,金融监管制度健全.印度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中有27家政府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4.7万家,多为私营.商业银行的贷款方向,35%是给政府和政府公司,65%是给私人和私营企业.银行资产与GDP的比率为70%,而且比率正在下降,已经不如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目前,印度共有23 个股票市场,其中National市场和孟买市场是全国性的,其他21家是区域性交易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 万家.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5,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起印度政府就将IT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扶持,9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产业大发展,印度很好的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IT产业迅猛发展并带动了贸易,旅游,电信,金融等行业发展.目前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IT产业已成为印度的支柱产业.
6,制造业的发展是印度经济新的推动力量
1991年的经济改革,印度设计了绕过工业化阶段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发展路线图,这就规避了基础设施不足带来的局限.目前服务业已经比较发达,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印度准备壮大制造业,2005年9月印度政府公布了《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报告,表明向制造业进军的决心.可以预见,工业化将成为印度今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量.
7,注重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
印度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目前印度不仅能制造众多的高级技术产品,而且开始涉足尖端技术领域,在核电,卫星,电子及软件,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科学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印度在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大量科技成果已经或正在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这对其产业结构变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印度注重理工科教育,理工科的人才多于其他国家,由于英语是其教学语言,因而人才天然具有国际化背景.
三,印度经济发展前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印度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消费拉动而非投资拉动,由服务业推动而非工业化推动,由内资驱动而非外资驱动的,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目前制约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基础设施落后,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必然将国民经济带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印度不久在总量上将成为经济大国,但从人均水平看,在很长时期内仍是发展中国家.
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国际油价,印度炼油厂所需原油的70%需要进口,因而国际油价上涨将对印度经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991年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直接导致国际收支危机,从而诱发了经济危机.目前印度具有较高的外汇储备,再次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油价上升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Ⅲ 印度经济情况如何为什么
印度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并有望在未来 10 至 15 年内成为经济强国之一,这得益于其强大的民主和牢固的伙伴关系。按当前价格计算,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卢比。根据 2021-22 财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临时估计,22 财年第一季度为 512.3 亿千万卢比(6949.3 亿美元)。
根据经济事务部报告中公布的数据,22 财年第一季度,印度的产出同比增长 20.1%,恢复了 20 财年第一季度大流行前产出的 90% 以上。印度的实际总增加值 (GVA) 在 22 财年第一季度也同比增长 18.8%,恢复了其相应的大流行前水平(20 财年第一季度)的 92% 以上。此外,在 21 财年,印度的经常账户盈余占 GDP 的 0.9%。经济复苏的增长是由于政府继续努力加快公民的疫苗接种覆盖率,这也为进一步振兴工业活动提供了乐观的前景。
Ⅳ 印度GDP增速为啥能达到世界前列
印度现在的GDP增速之所以高,和当年中国高增长有点类似,但又有区别。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经济总量小,增速快。2018年,中国的GDP折合美元约为13.6万亿,美国高达20.494万亿美元,印度则约为2.716万亿美元。相比较来说,印度的经济基数要少很多。印度每年增速7%,增量约1500亿美元。而以美国和中国的经济总量,就要达到约1.4万亿和1万亿美元。所以,印度现在的经济情况,增速容易高,可以排在世界前列。等有一天,印度经济总量达到10万亿美元的时候,增长速度自然就会降下来。
二是印度改变了经济统计方式。为了GDP总量大起来,印度可谓煞费苦心。比如,路边摊和夜市中的小个体商户的经营活动,在别的国家是不被计入GDP总量的,而印度偏偏计进去了。再比如,印度生产了一辆印度国产车,强行与市场上的奥迪车强行等价。总之,还有其他奇葩的统计方式,人为增加GDP总量的意图十分明显。
三是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社会 投资确实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印度这些年来,在 社会 投资这块,欠帐非常多。莫迪总理上台以来,在这方面有所重视。为此,印度还加入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争取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印度在 社会 投资这方面,做的相对好些,能够带动GDP增长。例如,印度正在筹划建设高铁,将项目给了日本。可惜的是,两年过去了,项目还停留在征地阶段。
四是印度正处在人口红利高峰期,正承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移。印度人口世界第二,劳动力人口多,价格便宜。近几年,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增长,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东南亚和印度转移。目前看,效果不好,但仍挡不住一些企业去试水。企业的增多,自然拉动了GDP增长。
从以上情况看,印度的GDP增长速度有点华而不实,虚的成份大。但为什么印度急不可待的要提高GDP增长速度呢?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印度一直想和中国比,不愿意输给中国。中国和印度的恩怨由来已久,从建国哪天起就想压中国一头。1950年1月印度成立,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印度自认为是不结盟运动领袖,哪个时候开始就没把中国放在眼里。上个世纪开始,中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打了印度的脸,印度精英人士十分不服,急切想在经济上证明他们比中国强。因此,印度计算GDP的做法得到了认可。
第二,莫迪为了政权的需要。莫迪在当选印度总理前,任古吉特拉邦首席部长,经济改革成绩骄人,全国上下对莫迪的期望很大。为了给选民一个交待,莫迪上任后,经济必须有良好的表现。同时,也为了连任,印度的GDP增速就要高。经过印度的努力力,果然GDP增长速度提高了,莫迪也不出意外连任了,开启了第二个5年任期。
第三,印度想尽快成为世界强国,不管是在军事、政治、经济上都想尽快成为强国。在军事上,印度不惜花重金拥有航母,进口国外先进武器。印度不仅没把周边国家放在眼里,甚至把上个世纪六十年与中国的军事交锋的失败做为耻辱,想找回颜面。去年还发生了洞朗军事对峙。
政治上,不仅吞并了锡金,还想方设法控制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同时,印度联合日本等国家,一直想挤进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里。今年,印度已经第交次提交进入常任理事国的申请了。
经济上,印度努力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才有了不惜改变统方法,也要让经济增速提高,以便在经济上成为富国。
综合起来看,印度经济增长速度确实挺快的,但给人的感觉是虚胖,并不被世界其他国家认可,印度经济也并没有象其增长速度哪样活力四射。印度想在经济上成为强国,还应该扎扎实实的做好基本功。
1991年的时候,印度的GDP是2700亿美元,2018年印度的GDP是2.7万亿美元。
27年的时间印度的GDP增长了10倍。
1991年的时候,世界GDP总额是23.9万亿美元,2018年世界GDP的总额是85.8万亿美元。
27年的时间一共增长了3.6倍。
这期间印度GDP的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倍,其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那么,印度为什么取得这样的成绩呢?
2018年,印度的GDP总额是2.7万亿美元,人均GDP为2134美元,位于世界第137名。
2018年,世界人均GDP是1.1万美元,差不多是印度的5倍。也就是说,印度经过了27年的超高速发展,虽然他的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倍,但是印度的人均GDP只有世界人均GDP的1/5。
这是代表了什么呢?
2018年,蒙古的人均GDP大约为4100美元,也就是说蒙古人均GDP大约为印度的两倍。
众所周知,蒙古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这个国家只有两大支柱产业,农牧业和矿业。
蒙古的农牧业占到了劳动力人口的大约1/3,但是只有4000多万头牲畜;矿业也主要依靠外来跨国公司的帮助才能生产,否则只能抱着金碗要饭吃。
(蒙古市场)
这种落后的经营模式竟然让蒙古的人均GDP达到了印度的两倍,可见印度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状态。
而且,这还是印度保持了27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才达到的一个高度。
印度的人均GDP低,人工劳动力也极为便宜,于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轻松接收了一些低端制造业之后,获得了比较高速的增长。
于是,人工费上升了,但依然属于世界上收入最低的国家范围。
印度外贸极为活跃,每年出口额超过了GDP的10%。
目前印度一共和190多个国家有经贸往来,其中共出口了7500种商品,并从140多个国家进口了6000种商品。
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为精炼石油、宝石、贵金属、车辆、机械、化学品、制药、谷物、钢铁、纺织品和电子产品等。
其中,宝石和贵金属出口占比最大。
以2017年的数据为例,当年印度出口的宝石和贵金属总价值多达400多亿美元。
第2类就是精炼石油,当年出口的总价值有300多亿美元。
第3大类就是纺织类产品,出口总价值多达300亿美元。
这三类产品总价值多达上千亿美元,在印度出口的商品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此三类产品或者为印度的传统优势商品,比如宝石和贵金属;或者是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纺织类产品,共同特点是 科技 含量低。
当然,目前世界各大跨国公司也在印度布局高 科技 产业。所以印度的电子行业、机械行业、 汽车 行业这些年发展都极为迅速。
印度是一个巨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样的国家想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和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建立起密切的经贸关系。
因为,依靠发达国家的巨大市场,才能够拉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毕竟作为一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国内的老百姓消费能力是比较弱的,国内的市场相对来讲对经济的贡献并不大,也难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内循环。
而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更是其竞争力的依托之一。
理论上,印度的出口额应该远超进口额才对,但事实不是如此。
印度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其实很差,所以虽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却不是一个贸易顺差国,而是一个贸易逆差国。
根据印度工商部公布的2017年11月的进出口数据显示,当月印度出口总额为261.9亿美元,同比增长30.6%,看上去数字非常亮眼对吗?
如果仅看印度的出口成长,确实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印度在2017年11月份却进口了总额为400亿美元的商品,同比增长19.6%。
虽然按照增长率来看,进口比出口增长要低的多,可是从总额上来看,却让印度在当月拥有138.1亿美元的贸易赤字。
而在当月印度的进出口清单上来看,印度当月石化产品的出口增长了47.7%,而石油的进口却只增长了39.1%,这说明印度对石化产品例如燃油的消费能力在降低。
这似乎预示着印度国内的经济活跃程度正在降低,换句话说印度早在2017年就面临着国内经济疲软的难题!
进入到2019年以来,按照英国人的报道,印度获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可见,最近这两年印度的经济正在接受着严峻的考验,在未来他是否还能恢复快速发展已经是个未知数了!
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印度GDP约为185.77万亿卢比,同比增长7.4%,以美元计算,2018年印度GDP约为2.7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七。近年来印度的经济发展比较快,基本上保持在7%以上,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印度的经济增速是最快的。
印度经济发展很快,一方面是因为印度经济发展水平低,后发优势大。印度经济规模虽然不小,但印度是一个有着近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以及超过13亿的人口,2018年印度的人均GDP才刚突破2000美元,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而且印度正处于人口红利期,印度也积极进行经济改革,发展制造业,大力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产业转移等,因此印度经济发展比较快。
另一方面,印度经济增长快,与它修改GDP统计方法不无关系。2015年初,印度政府调整了GDP统计方法,以市场价格而非要素价格作为衡量GDP增长的基准,将基准年从2004-2005年切换至2011-2012年。通过修改统计方法,原本2014年的经济增速只有4.7%,按照新的方法计算,调整为6.9%。到了2015年印度的经济增速已经升至7.6%,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为了提高GDP,印度甚至把牛粪、羊粪折合成肥料计入GDP当中,还有金银商品当储蓄、灰色收入等也计入GDP当中……因此印度新运行的GDP统计方法,受到了各方的质疑和批评。
在人均GDP很低,比如印度这个阶段的时候,经济增速短期内拔高不难。受中国经济发展直接间接的拉动,亚洲所有落后国家在世界上的排位都有进步。
但可持续发展很难,真正通过持续不断的高速增长从穷国成为发达国家的,只有韩国新加坡两个。这两国在从上世纪60年代起的经济改革以来的60年里实现了超高速发展,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才成为了发达国家。
这俩国家小,一家巨无霸企业或者一个比较优势就足以拖动全国进步,而中国不行。中国靠的是一个领导集团变相实现这一目标。巨无霸企业或者领导集团有一个巨大优势,就是一方面在没有技术优势时,可以用规模优势压倒对手直到形成技术优势,韩国的三星,中国的开发区管委会就是这样的存在;另一方面在没有比较优势时,可以有更长远的规划直至形成比较优势,新加坡和中国的威权政府就是如此。
然而印度是巨型国家小政府,还是政策极度缺乏连贯性的民选政府,领导集团和长远规划他都没有,所以印度无法成为真正的高速马拉松选手。
印度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的确非常快,在世界主要大国中,已经是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之一。同时在金砖五国中,印度的经济增长也悄然跃居第一了。
印度经济能够得到快速增长,最关键的一点是全球化的持续推进。1995年,印度加入WTO,印度的经济开始与国际接轨。而近几年,随着发达国家及新兴国家的产业转移,印度成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主要国家之一,经济开始顺势起飞。
另一方面,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国,且青壮年人口更是高居世界第一。这些巨量人口,在印度教育提升的情况下,其人口质量也突飞猛进,迸发了史无前例的人口优势。这种优势,在其他经济大国也曾出现过,印度能够因之实现快速发展,也实属必然。
再则,西方发达国家对印度的扶持力度比较大,由于印度的区位优势,以及广袤的市场,印度成为了协助西方国家牵制周边大国的最佳选择。因此,西方国家在贸易中往往会给予印度优待,比如提供援助和低息贷款。同时,印度在国际上遭遇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在新兴大国中也是最少的。印度面临的国际环境,在所有新兴大国中,无疑是最好的。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印度的快速发展,在莫迪上台之前,并没有现在这样明显。而莫迪上台以后,印度的经济增速突然出现成倍增长的现象。这里面很大的因素,是莫迪改变了印度经济的衡量方式。比如,印度的牛粪和垃圾等东西,也开始被计算在了经济成分里面。很显然,这些并不公平的计算方式,也是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直观原因之一。
不过,无论怎样,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的确是一个事实。即便扣除水分误差,印度也基本上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国之一。以印度的增长态势而言,印度在不久之内必将跃居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之列。
谢谢 财经 小秘书的邀请!
你还别说,印度的GDP增速在全球来说都是最快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当然,我也不能空口无凭,我们先看一下最权威统计数据!
我们先看一下世界银行对各个国家GDP增长率的统计数据!
以上是世界银行对全球各个国家的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我们从上图中就可以看到,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增比较快的国家可不仅仅是印度一个国家,甚至比它高的大有人在,比如在同期, 印度的增长率是7%,而利比亚是7.8%、柬埔寨是7.5%、科特迪瓦是7.4%、塔吉克斯坦斯坦7.3%、几内亚8.7%、越南7.1%、卢旺达8.7%、孟加拉国7.9%等。
印度的经济增长数据为什么会这么快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印度现在经历发展阶段,正是我们中国九几年正好经历的阶段,我们看一下那个时间段的中国经济数据。
图一
图一是中国从六几年到想在的GDP增长曲线,我们呢很清楚的看到,我们之前的经济增长基本上都是保持高速的增长,但是在90年之前,每年的经济增长由于 历史 的原因和各种基础设施的有待完善,我们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幅度是比较大的。
但是在90年之后,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就比较平稳,这也是我们国家一直追求的是稳步增长,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的结果。
以下是中国历年最详细的统计数据。
我们看了上述的统计数据,其实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增长数据算是靠前的增长大国,这和我们国家的之前的发展类似,当然,业包括其他发展国家。
我们国家在2018年取得6.6的增速已经是非常的不容易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经济的增站不光要看增速,而且要看经济的总量,比如上面提到过的利比亚,柬埔寨等国家,经济体谅比较小。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体谅比较大,能够保持这样的增速是非常的不容易。
就好比是是差学生,满分100分的试卷,如果你之前考个二十几分,现在考到三十几分,增速是比较快。
而比如美国,从80分增长到82分,增速虽然慢,但是经济体量比你大的多!
上图是各个国家的经济体量
美国在一季度是5,265,015.5,欧盟是4,609,559.9、中国是3,481,440.7。而同期的印度是 711,975.7。
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
上述是我的观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其实现在的印度有点像前几年的中国!
现在的印度大部分的GDP来自人口红利,以及庞大的劳动力市场,这也并不是说印度的高精尖产业不行,只是说他的高 科技 产业所占GDP量体不大!
印度人的高 科技 人才其实是挺牛的,你去看看大公司的人才很多都是印度人,窥一斑而知全貌,好像印度人对高 科技 带有先天优势!但是由于印度本国的技术产业发展不完善,所以以很多的技术人才都在国外的公司就职!
而印度政府没有实施过计划生育,所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全球大部分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现在都极低,但是印度的出生人口一直是正增长!
庞大的人口基数保证了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并出去领先的地位!但是一旦人口红利过去,而其他产业没有跟上的话,那么GDP增长率肯定会严重下挫!
就好像当年中国差不多,印度人口多,市场大,有利可图,就引进外来的资本。也因为廉价劳动力,现在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导致西方公司纷纷撤资,但不可能撤了就不找新地方啊,印度就是不二之选。我感觉就这样,我就是一个大学生,有什么讲的不对的望见谅
以前一直不了解印度,这不前三天才知道印度是一个高度民主的国家,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有十万印度人在美国硅谷工作的国家,他还算是白种人的国家,现在又知道了GDP增速非常快的国家。
印度现在的GDP增速平均在7%左右,是所有大国中增速最快的。这里主要是用大国之间作比较,因为有部分小国,经济波动很大,有时可能会出现增长10%的情况,不具有参考价值。
榆次同时,在全球主要大国中,美国的GDP增速不到3%,欧洲老牌发达国家德国、法国等均在1%上下,至于俄罗斯也是不到2%的增速。所以印度的增长速度的确很给力,这其中有什么愿意呢?
实际上经济越发达的国家, 消费增长的速度越慢
其实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永远都没那么高,像欧洲发达国家,德、法、英等国增速一般就维持在1-2%这个阶段,美国经济好点,也不到3%。但是反观印度。越南这些国家7%左右的增速比较普遍。
这是为什么呢?这和一个 社会 的消费欲望有直接的关系。发达国家新增的消费欲望其实相对有限。在发达国家,房子、车子、游艇、奢侈品包包等早就普及了。基本上就是该有的家庭已经有了,消费不起的家庭还是消费不起。
所以在欧洲 社会 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去年卖出1万辆车,今年可能还是1万辆,明年可能还是1万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发达国家的消费基本上是缓慢增长的。
但是印度这样的低收入国家可不一样,消费增长是很快的
而印度这样的国家完全不一样,从基础设施到人民的日常用品,到处都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到处都是经济增长点。所以反而经济增长很快。
还以日常常用品为例,在印度,手机、 汽车 、奢侈品远远没有普及,这些都是巨大的市场。过去因为经济不发达,印度人可能买不起 汽车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每年可能会多出一百万人口有足够的钱去买车。与此同时的还有手机、化妆品这些产品的销量也在上升。
这就是GDP增速的关键所在,当越来越多的人有钱,去买过去买不起的东西,那么整个 社会 的经济就会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印度有大量人口,也处在人口红利期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多的确是力量大,尤其是像印度这样年轻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印度这两年制造业也是增长很快,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印度利用自身优势,吸引外国在印度投资设厂。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印度自建航母,战斗机,虽然质量不咋地,在今年2月份和巴基斯坦的空战,也遭到了失败。但是说明一个问题,印度制造业还是有些底子的。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当能造航母的时候,许多相关的基础工业是没问题了。至少比那些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要强得多。
除了制造业之外,印度的服务业也是增长很快。比如印度软件行业经常拿下美国的外包订单;此次埃塞俄比亚波音737MAX8坠毁,据说使用的就是印度人编写的软件。
总之一句话,印度年轻人多,制造业的水平比不上欧美,但是最起码的工业基础是有的;尤其是印度本身就是低端制造业,刚好适合印度的工业发展水平。
印度的庞大人口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现在的印度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其实 历史 上韩国。日本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也就是增速在10%左右,维持高速增长多年。但关键是印度能不能像韩国和日本那样,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从低端的工业链发展到高端阶段,这才是最核心的额。
只是这真的容易实现吗?拭目以待。
Ⅳ 印度GDP是多少
印度在2018年的GDP为2.726万亿美元。由于印度人口众多,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汇率则为1,389美元,为世界第140位。
2016年印度经济首次超过英国,按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在成长速度方面,印度在2014/15财政年度的GDP增长达7.3%,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成长最快的经济体。
(5)印度经济数据去哪里获得扩展阅读:
印度2019-2020财年(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经济增速预计为5%,低于上一财年的6.8%,与印度央行去年12月的预测值一致。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印度经济增速为5%,第三季度增速为4.5%。分析人士认为,去年第四季度印度经济增速可能触底回升。
不过,由于外需疲弱,国内投资意愿不强,增速回升幅度预计不会很大。印度本财年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明显下降,预计本财年制造业增速将从上财年的6.9%降至2%。此外,农业、建筑业等行业增速也有所下滑。
Ⅵ 印度经济数据
For India in year 2000 Indicator Value
GDP Growth (Constant Prices, National Currency) 5.693 %
GDP (Current Prices, National Currency) INR 20,759.10 Billion.
GDP (Current Prices, US Dollars) US$ 461.913 Billion
GDP Deflator 102.521 (Index, Base Year as per country's accounts = 100)
GDP Per Capita (Constant Prices, National Currency) INR 19,338.99 .
GDP Per Capita (Current Prices, National Currency) INR19,826.56 .
GDP Per Capita (Current Prices, US Dollars) US$ 441.163
GDP (PPP), US Dollars US$ 1,523.13 Billion
GDP Per Capita (PPP), US Dollars US$ 1,454.70
GDP Share of World Total (PPP) 3.632 %
Implied PPP Conversion Rate 13.629
Inflation, Average Consumer Prices (Indexed to Year 2000) 100 (Index, Base Year 2000 = 100)
Inflation (Average Consumer Price Change %) 4.009 %
Inflation, End of Year (Indexed to Year 2000) 100 (Index, Base Year 2000 = 100)
Inflation (End of Year Change %) 3.226 %
Population 1,047.04 Million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US Dollars) US$ -4.599 Billion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 GDP) -0.996 %
For India in year 2009 Indicator Value
GDP Growth (Constant Prices, National Currency) 5.355 %
GDP (Current Prices, National Currency) INR 57,038.97 Billion.
GDP (Current Prices, US Dollars) US$ 1,242.64 Billion
GDP Deflator 151.632 (Index, Base Year as per country's accounts = 100)
GDP Per Capita (Constant Prices, National Currency) INR 31,261.71 .
GDP Per Capita (Current Prices, National Currency) INR 47,402.87 .
GDP Per Capita (Current Prices, US Dollars) US$ 1,032.71
GDP (PPP), US Dollars US$ 3,528.61 Billion
GDP Per Capita (PPP), US Dollars US$ 2,932.49
GDP Share of World Total (PPP) 4.946 %
Implied PPP Conversion Rate 16.165
Inflation, Average Consumer Prices (Indexed to Year 2000) 161.62 (Index, Base Year 2000 = 100)
Inflation (Average Consumer Price Change %) 8.664 %
Inflation, End of Year (Indexed to Year 2000) 166.694 (Index, Base Year 2000 = 100)
Inflation (End of Year Change %) 8.861 %
Population 1,203.28 Million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US Dollars) US$ -27.491 Billion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 GDP) -2.212 %
Ⅶ 都说印度人穷,那他们买武器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印度的GDP总值在世界上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要知道在印度的贫富差距是非常大的,印度的高种姓人都能够接受非常好的教育,和世界主流是接轨的,他们一生下来就注定不会贫穷。但是低种姓人生活的环境不但没有公厕,甚至就连平时的供水、供电等都很难被保证。
当然,很多人都说印度穷,其实印度的土豪并不少,因此印度用国民的收入来壮大自家的军事力量,而且印度也是农业大国,它还会多卖一点粮食,所以,印度经济紧张的时候就将卖粮食的钱用来购买武器装备,很多人也会说这也不够,但是印度经常会赊账去买各国的武器,看来印度也是打肿脸充胖子,说真的有这个钱还真不如把自家的技术搞起来。
Ⅷ 印度经济现状
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国家经济都受到很大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旦一个国家经济受到损失,世界经济就会受到影响。而现在更是因为疫情原因,大多数国家经济都没有增长,甚至一些国家经济正在衰退。其中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无疑是美国。
在疫情刚刚席卷美国之时,美国政府和民众并没有将疫情放在眼中,现在他们终于吃到苦头。因为疫情,美国失业率达到14%,成为二战之后最高值。同时,美国企业也无法幸免,有将近40%美国企业宣布永久性倒闭。不仅仅是美国,印度经济也同样遭受沉重打击。
印度经济倒退,疫情加速
根据海外网报道,印度中央统计局在8月31日发布数据,因为疫情原因,印度今年二季度经济大幅度下滑,幅度一度达到23.9%。根据了解,自从1996年印度开始发展互联网行业之后,印度经济就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当中仅有的几次经济衰退也幅度很小。与此同时,印度疫情也在不断加重。
诚然,刚开始印度政府对疫情管控措施还算不错,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印度根本无法完全管控住疫情。之前更是曝出有将近9万多医护人员受到感染,这更是让印度疫情雪上加霜。经济衰退造成失业率上升,而疫情更是将生命夺去,印度已经处于恶性循环当中。
美媒:中国大不一样
对于印度经济萎缩问题,各个国家都对其表示关注。美国媒体更是对此做出专门分析,在美国媒体分析当中认为,印度经济衰退主要是由部分地区疫情持续蔓延和市场需求萎缩所致,就算最后印度成功管控住疫情,未来经济局势也依然不容乐观。分析最后美国媒体将印度和中国进行对比,在疫情刚刚到来时,中国就对其进行严格管控,之后更是进行资源倾斜和医疗人员倾斜。
在短时间内就成功管控住疫情,之后进行复工复产,尽管中国经济也受到疫情影响,但是中国明显将疫情影响控制到了最小。
在全球经济当中,只有极少数几个国家没有受到疫情影响。中国并不包含其内,但是因为中国多种措施,在短时间内成功管控住疫情,之后在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就开始进入复苏阶段,对于中国经济,很多国际学者都认为中国经济有着良好的前景。
Ⅸ 印度计划,在5年内把GDP提高到5万亿,现在的状况如何
印度计划,在5年内把GDP提高到5万亿,现在的状况就是印度正在努力之中,毕竟该5年计划是印度总理莫迪在2019年提出的,但根据有关机构预测,印度在2023的GDP将会达到4.5万亿美元,2024年就能够实现超过5万亿美元的预期目标。但是,印度追求的也只不过是一个GDP数据而已,他们并没有将这5年内的通胀率考虑其中,若是将通胀率考虑其中,那或许就是另外一种算法了,当然,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在计算GDP时大多都没有考虑这些因素,毕竟面子上过得去还是很重要的。
显然,不出意外的话,印度的5年目标还是能够实现的,尽管其追求的仅仅是GDP数据,但有一事实也不得不承认,印度的GDP一直在增长且增长的态势良好。
Ⅹ 印度经济数据亮眼,真繁荣还是“虚火”
印度统计局8月底的数据显示,印度4—6月份的经济增速超过20%,是印度近几十年来最为强劲的增长。但围绕这一数据的“成色”,印度国内分裂为乐观派和悲观派,两派观点截然对立,互不相让。
乐观派以印度财政部为代表。印度财政部长指出,印度4—6月份经济实现超过20%的增速,而去年同期的增速为萎缩超过24%,这是典型的“V”型复苏。印度财政部在其8月份的月度经济报告中表示,印度经济在接下来的3个季度里将加快复苏。印度财政部指出,印度7月和8月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在强劲复苏。同时,印度在处理疫情时的丰富经验也有助于处理后面可能的第三波疫情。
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苏布拉曼尼亚坚定地站在“V”型复苏的一边。苏布拉曼尼亚指出,尽管4—6月份20%的增速有去年同期的基数效应影响,但需要看到的是,今年4—6月,印度的疫情比去年深重得多,而且包括马邦、卡邦、新德里等经济发达地区均实施了地区性的封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但就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印度经济还能实现超过20%的增长,这显示出经济在强劲复苏。苏布拉曼尼亚同时预测,印度本财年的经济能够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这一预测比印度央行、穆迪等印度国内外研究机构的预测乐观很多。包括印度央行在内的机构一般预测印度有望实现9.5%的增长。
但同时,悲观派断然否定复苏的存在。印度尼赫鲁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比斯瓦吉特达尔指出,印度财政部的“V”型复苏只是基于简单的经济增速的对比,从去年4—6月的萎缩超过24%,到今年同期的增长超过20%,确实是“V”型复苏。但如果从经济总量上看,看法就截然不同。印度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6月份,印度的GDP为32.38万亿卢比,较去年同期的26.95万亿卢比,增长20.1%。但在疫情之前的2019—20财年的4—6月份,印度GDP为35.66万亿卢比。与此相比,印度今年4—6月份的经济规模仍萎缩达9.19%。环比来看,结论也是一样。印度4—6月份的经济总量与1—3月份相比,萎缩接近17%。“不,印度经济还没有恢复。没有什么‘V'形反弹。”比斯瓦吉特达尔说。
这两派的看法可能都趋向了极端,更为接近事实真相的是,印度经济确实在复苏,复苏的迹象既可以从4—6月份的数据中看出,也可从7月、8月的高频经济数据中看出。印度的农业、制造业和出口,均处于近几年来最快的增长速度。印度商工部的数据显示,本财年以来的4—8月份,印度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66.92%,较2019年同期增长22.93%。就印度出口而言,这是实实在在的“V”型复苏。印度目前的出口增速已经超出疫情之前的水平了。
但同时也需要看到的是,在印度经济增速快速上涨的同时,印度的私人消费(PFCE)占GDP的比重在持续下跌。印度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4—6月份,印度的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为55.1%,而这一数据在去年同期还是55.4%,在2019—20财年的4—6月份则是56.75%。“私人消费(PFCE)为印度经济的支柱,在印度经济发展迅速的时期,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都超过55%。但目前这一数据已经快不足55%了,且还在惯性下跌中。使问题严重的是,私人消费(PFCE)的低迷状态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状况,在疫情冲击下,印度劳动力市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目前的证据表明,印度就业市场继续保持低迷。”印度尼赫鲁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比斯瓦吉特达尔说。
印度国内的相关研究机构指出,印度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在持续下跌,这一趋势在疫情之前就存在。这也是疫情之前印度经济增速持续8个季度不断下跌的根本原因。疫情使得这一趋势更为严重和明显。由于印度经济主要依靠私人消费推动,这一数据的持续下跌影响到本轮经济复苏在今后几个季度的可持续性。私人消费的不振,成了印度漂亮经济数据下的最大隐忧。
印度财政部作为这两大观点对立的一方,其对印度经济过于乐观的看法,可能会影响其采取的政策举措。早在5、6月份,市场就预期,印度财政部可能会在消费端进行相应的政策刺激,以促进 社会 消费,但迟至今日,印度财政部仍没有出台需求端刺激措施。正如相关学家分析,没有私人消费的改善,印度经济能否持续反弹,还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