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说要印度当地,看到戴鼻环的女性要远离
在印度遇见带鼻环的女性,一定要远离的原因是因为她们一般情况下都会将你当做坏人,然后她们会寻求路人的帮助,最终的结果就是你被人打一顿了。因此,在印度遇见这类女性一定要远离。
对于这种现象,其实也是能够理解的。在印度,女性的地位一直都是不高的,再加上,印度的发展程度也不是很快,所以对于这种习俗,还是选择乖乖遵守吧。如果选择去印度游玩,那么还是要提前做好攻略的,要不然会吃很多亏的。
② 为什么印度男人喜欢互相手拉手
就算是男男性行为,在印度农村等信息闭塞的地方都和现代的同性恋身份不一样。同性恋作为一种身份是在1870年才形成的现代概念,在之前和同性发生关系只是一种行为。印度很多闭塞的农村地区,西方的同性恋身份是不成立的,只是一种亲密的行为。现代的同志身份是政治化的。正是因为各种身份是政治化的,才有西方60,70年代开始的各种平权运动。拥有同志身份的人才能获得法律上平等的权利。从长远来看这些平权运动都是解放人性的运动。同性婚姻的合法就把人类逐渐把人类的情感和性爱欢愉从繁殖的动物性中解放了出来。这种平权运动是对全人类都有益。但另一方面,为什么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因为这样一种制度需要发达的生产力作为基础。一个小农社会,农民们无法进行昂贵的辅助生殖技术,而对他们最重要就是土地与劳动力,这样就造就了异性婚姻甚至多妻在这种社会的统治地位。印度农村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的,没有经历过中国类似的土改。所以说印度闭塞地区的男男性行为关系是建立在父权带来的性别隔离,种姓制度残余以及小农经济的普遍存在基础上的,和现代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同性恋身份有根本上的区别。他们行为可能是开放的,但是性观念是落后的。由于印度各阶层差别巨大,所以不仅是落后地区,和发达国家甚至和中国相比,同性恋这个身份是相对弱化话语权比较小的。回到你说的牵手,我们先把牵手在印度文化中的意义放一边。男性互相牵手也只能是一种行为。而在现代社会是把这种行为放置于同性恋身份这个条目之下的一个标签。而在印度这个同志身份本身没有太大话语权的地方,牵手也只是一种行为而已。就像楼上说的只是放在“一种表达亲密的方式”这个条目之下。
③ 急!!!请帮帮忙:印度男人第一次与女孩见面的习俗
就我的一些了解
印度人的打招呼的动作是 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如果很喜欢一个人会很用力的握手,越用力越代表尊重。
只有非常熟悉的人之间才会有脸颊彼此相贴,带有亲吻的动作
如果男女这样代表喜欢这个异性,有心追求。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你可以参考,然后觉得怎么做,实在得去邀请你的朋友陪同吧
④ 印度人风俗习惯
印度文化习俗:
1、印度人与友人见面很讲礼节,通常是双手合掌,表示致意。合掌时,对长辈宜高,对平辈宜平,对幼辈则低,以分别示以尊敬、对等和关怀。
2、社会重男轻女,穆斯林女子一般很少抛头露面,更不与陌生人随便交往,也不可同异性握手。妇女多在前额中央点上吉祥痣,喜欢佩带项链、胸饰、耳环、鼻圈、戒指、脚镯等饰物。
3、在大多数地方,男人相见或分别时,握手较普遍。男人不要和印度妇女握手,应双手合十,轻轻鞠躬。
4、男人不要碰女人,即使在公共场合也不要和女人单独说话,妇女很少在共场所露面。
5、印度人认为吹口哨是冒犯人的举动,是没有教养的表现。他们认为把孩子放在浴盆里洗澡是不人道的。因为不流动的水为死水,孩子浴后会遭灾、夭折的。
6、被邀去吃饭不必客气.在印度人的观念中,吃东西时要大家一起分享,独食是小气而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印度人邀请人共餐,绝不是碍于情面假惺惺,而是诚心诚意的邀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回绝当然令人不高兴。
7、印度人喜欢谈论文化方面的成就、印度的传统以及外国的事和外国人的生活。
8、切莫抚摸小孩的头,在印度如摸小孩的头,对方一定翻脸。最容易引人误会的是,印度人平常表示同意或肯定的动作是摇摇头,或先把头稍微歪到左边,然后立刻恢复原状,表示“Yes”、“知道了”、“好的”,与我们点头表示差别很大,最易使人误会。
9、在印度,你若要进入印度教的寺庙,身上绝不可穿以牛皮制造的东西,穿上牛皮制造的东西,会被视为犯了禁戒,皮鞋、皮表带、皮带、手提包等牛皮制品,都不得入其寺门。印度人走进寺庙或厨房之前,先要脱鞋。他们认为,若穿鞋进去,既不礼貌,也不圣洁。不论男女老幼,统统把鞋放在门口,赤脚进去。
10、印度有“牛的王国”之称,牛是当地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在路上驾车时,千万注意不要撞到牛,更不要配戴牛制品进入庙宇,同时最好也尽量避免以牛为摄影对象。
⑤ 为什么有人说“千万不要对着印度有鼻环的女孩拍照”
因为在印度里面有鼻环的女孩子都是结婚了的,你要是贸然给她们拍照会,她们会受到自己丈夫的暴打。
⑥ 做一名印度女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7年《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连续两部印度电影 在 全球掀起票房高潮,与此同时也使人们从中看出了印度女性的地位之低下。电影《神秘巨星》中女主角尹希娅的母亲在怀孕时被丈夫狠心要求打胎,然而她却瞒着所有人偷偷生下了女儿尹希娅。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非只出现在电影中,在印度每年都会有为数不少的女婴像电影中一样在胎儿时期就被剥夺了出生的权利。
阿米尔·汗除了在电影中反映过印度女性的生活现状之外还在他所主持的综艺访谈节目《真相访谈》中对此进行过反映。《真相访谈》的第一季第一集就反映出杀女婴这种现象在印度已高度产业化。受访者阿米莎在2001年发现怀孕后被丈夫和公公婆婆以身体检查的名义骗到医院,可实际上他们瞒着她悄悄做了关于胎儿性别的检查,然后在身为母亲的阿米莎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就做了人流手术。也就是说在印度医生做这种手术根本就不需要咨询孩子母亲的意愿。
2002年阿米莎再次发现自己怀孕,然后就又发生了和上次完全一模一样的事。后来她才知道她的丈夫和公婆早就同医生用暗语进行了约定:如果怀的是男孩就说“克利须那神赐给你们孩子”;如果怀的是女孩就说“母神赐给你们孩子”。阿米莎在前后八年内经历了六次这样的事。再后来阿米莎的婆婆在一次吵架时骂道:“你在怎生也只能生出别人家的儿媳妇。现在我儿子要另找女人了,你给我从这个家里滚出去”。
另一位受访者芭尔温于1994年结婚,在婚后3年发现自己怀孕。当她生下女儿后她的丈夫很不高兴地扔下她一个人在医院就走了。又过了三年之后芭尔温再次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次丈夫带她去做了关于胎儿性别的检查。当丈夫得知怀的有时女儿时就强迫她堕胎,为此不惜对她拳打脚踢。后来 芭尔 温再次因拒绝做流产手术而被丈夫用曲棍球杆毒打。事实上类似的案例在印度绝非孤例,而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在印度全国范围内进行的采访过程中绝大多数受访者普遍认为重男轻女发生在农村的经济条件较差、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然而《真相访谈》节目通过真实事例推翻了人们的惯有思维: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同样存在残忍杀害女婴的行为。事实上杀女婴这种现象在印度已高度产业化:医院已形成从从B超到人流的整套流程。这条产业链至少有200亿的价值。这样的手术其实在印度也是违法的,然而在印度法律的力量有时竟敌不过延续多年的陋习。
这位法官说了这话之后又公开指责警务人员不该逮捕阿米莎的丈夫和公婆。最后法官公开质问道:“他们违了什么法?我压根就不知道这条法律。我都不知道的你是如何知道的?”这句话 出自经济落后、思想守旧地区的某个人之口,而是出自一位受过专业法律教育的法官之口。这位法官不是从法律角度思考问题,而是用明显陈旧腐朽的落后于时代的所谓“传统习俗”来为被告辩护。由此可见杀女婴、家暴等侵害女性权利的行为在印度并非孤例,而是被全 社会 普遍默认纵容的一种现象。
如果放纵这种现象的进一步发展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呢?首先男女比例会失调,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适婚男性 接 不了婚。其次婚姻会变成市场,女性会被用来买卖,因此会诱导出一系列犯罪。事实上已有 社会 活动家揭示出印度有些地方每年有一万五千名女性被拐卖给别人做妻子这样一种事实。曾获得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据此创造了一个概念“失踪的妇女”。阿马蒂亚·森用这个概念来表述那些本该出生却没出生、本该存活下来却夭折的女孩。
在自然状态下一个 社会 的男女比例本来大约是1.022,也就是说在正常的自然状态下男性人口大约是女性人口的1.022倍。尽管男多女少符合自然状态,不过在自然状态下并不会出现男女比例的结构性失调。然而由于在一些国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使人们更喜欢男孩,所以女孩在出生后往往就难以得到和男孩相同的照顾,结果女孩夭折的比例就因此大大增加。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在孩子出生之前就能检测出胎儿的性别,所以在印度很多女孩直接被扼杀在了娘胎中。
阿马蒂亚·森曾统计出“失踪的妇女”在印度约有3000万,而如今印度男性正好比印度女性多出3500万,而如今印度男性正好比印度女性多出3500万。这也就是说在印度有3500万男性几乎是命中注定要打光棍,同时这也意味着如果这3000万女婴能顺利出生并活到今天将大大弥补印度所缺少的那3500万新娘。这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人为的干预是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男女比例失调现象的。既然女性在印度连出生的权利都被剥夺了,那么还能有什么其他权利是能得到保障的呢?
在亚洲国家传统的小农生产体系中在体力上占优势的男性所发挥的作用往往大于女性,所以亚洲国家在 历史 上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已使这种现象在亚洲国家普遍逐渐成为过去时,然而这种现象在印度却是始终根深蒂固。2007年12月25日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印度每4小时就有1名妇女因嫁妆问题自杀。这是一个令中国男性感到震惊的新闻,要知道印度男性人口可是要比女性人口多出整整3500万啊!
如果要按我们中国人的理解模式而言:在男多女少的印度男性应该向女方支付高价彩礼才能娶到老婆,然而现实却是印度女性的家庭需要向男方支付高额的嫁妆才能把女儿嫁出去。这可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那么这种匪夷所思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印度教把女性视为邪恶的化身,所以在印度的传统观念中生女孩是最倒霉的事。既然人家是来解救你家女儿脱离苦海的,那么当然得准备丰厚的拯救费用啊。在印度不同种姓和不同 社会 地位的男性会明码标价要求女方支付嫁妆。
大学讲师的嫁妆要价一般为20万卢比,银行职员约为70万-100万卢比,获得MBA学位可得到150万-200万卢比,医生可往收取200万-300万卢比,财团家族、政府高官最高可以索要1000万卢比。1卢比约等于0.09元人民币。大家换算一下就知道是个什么概念了。这还只是女方家庭提供给男方的现金嫁妆,此外婚礼的花费以及空调、冰箱、电视等婚后家具的置备都由女方操办,有时男方家庭还会额外要求女方家庭买房买车。有些印度家庭为此不得不提前十年开始备置女儿的嫁妆。
如果女方家庭提供的嫁妆不能令男方满意,那么就会出现男方家庭毒打嫁过来的新娘这样的恶性暴力事件。2003年5月20日一位22岁的少妇巴比塔和她年仅一岁的女儿甚至因为嫁妆纠纷被夫家烧死。高额的嫁妆费用使不少印度家庭需要先给儿子结婚才能凑够女儿出嫁的费用。2007年12月25日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印度每4小时就有1名妇女因嫁妆问题自杀。这还仅仅只是因嫁妆问题自杀身亡的,至于因为嫁妆问题被丈夫家杀害的妇女并没统计在内。
高额的嫁妆费用还催生出另一种陋习——童婚。我在上文提到印度男性是按自己的种姓和 社会 地位索取嫁妆的。这也就意味着与没学位、没职位的未成年人结婚所需支付的嫁妆是最少的。印度政府进行的全国家庭 健康 调查显示:22.6%的印度女性在16岁以前结婚,44.5%的印度女性在16-17岁之间结婚。有些地区甚至还存在着为襁褓中的婴儿举行婚礼的习俗。如果说嫁妆问题是童婚盛行的经济因素,那么印度教的贞洁观则是造成童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印度教把童婚视为是保持贞洁最可靠的办法。
印度教的《摩奴法典》规定:女人一辈子只能嫁一次。所以迄今为止印度的寡居率依然位居世界首位。在印度50岁以上的女性人口中有一半是寡妇。印度教中还有寡妇殉葬的制度。尽管这已被如今的印度法律明文禁止,然而直到2006年还发生过寡妇殉葬事件。近年来印度还频频因为强奸案登上国际新闻热搜榜。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印度已成为世人眼中的“强奸之国”,以致于很多国家驻印度的大使馆都会就此告诫本国赴印的女性公民。早在2014年美国《华尔街日报》就制作了一张“印度强奸地图”。
在更早之前的2011年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记录在案的强奸案由1971年的2487起一路增长到了24206起,增长率高达873.3%。在印度平均每3分钟就会发生一起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每22分钟就会发生一起强奸案。2012年12月16日印度因为黑公交轮奸案再次登上国际新闻热搜榜。这天晚间印度首都新德里一名23岁的医学院女生在和男友看完电影后误上了一辆无牌照的黑公交。这名女孩不仅被车上6名男子轮奸,还被用钢管插入下体。
最终这名女孩在顽强支撑13天之后因内脏受损严重而死亡。这6名男子不仅对该女子实施了轮奸行为,更直接导致了女子的死亡。然而就是身负强奸和杀人两大重罪的这6名男子的姓名却没对外公开,而印度司法部门给出的解释是要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BBC根据印度黑公交轮奸案制作了纪录片《印度的女儿》,然而该片在印度一直被禁播。更为讽刺的是:每次强奸案发生后人们不是谴责罪犯,而是谴责被侵犯的女性。在相当一部分印度人的逻辑中强奸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
这反而会被视为足以证明一个男人的强大,因为他能强势征服女人。然而被强奸的女性则得不到 社会 舆论的同情,因为在印度人的传统观念中一个被他人侵犯的女儿是肮脏的、不洁的。所以很多强奸案的受害者根本就不敢报警,因为一旦自己被强奸的事被外界所知将使自己面对周遭所有人的白眼。就连身为执法者的警察在每次强奸案发生后也几乎是在第一时间谴责受害人。新德里的警察局长就曾公开说过:“女性不应当在夜晚出门。任何与 时尚 、拥有男朋友、泡吧、喝酒、和男人一同工作都可能是强奸案发生的主要动机”。
言下之意就是:女性就该不化妆、不打扮、不接触异性,安安心心在家里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如果发生了强奸案,那么一定是因为受害女性在外面抛头露面招蜂引蝶导致的,所以受害女性需要反思自己被侵犯的原因。如果在其他国家哪位警察局长在强奸案发生后不是尽力破案,而是抛出这样一番奇谈怪论,那么这位局长离下课恐怕也就不远了。然而在印度这位局长大人就公开这么说了,事后这位警察局长没受到任何处理。由此可见印度 社会 对女性的歧视程度可以说已达到深入骨髓的程度了。
⑦ 印度男孩子是不是都很热情很开放啊
不能以偏概全!你遇到的男孩子可能是新兴的印度中产阶级的子女!视野和思想都很国际化。
在印度传统中 对印度的女人不可行握手礼,打招呼时只能以合掌颔首的方式!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可以说在印度女性地位十分低下!即使现在每年都有好多女性不堪于家庭暴力自杀! (往往的原因是嫁妆没给足,受夫家虐待)
人们经常拥吻?即使在都市中也不常见(非情侣之间)
⑧ 印度宣布同性恋合法,同性恋是个人选择还是社会问题
曾经由男人来决定女人该不该受教育,白人决定黑人能不能活下去,后来我们都认为这是荒诞的,如今我们却又让异性恋来决定同性恋能不能相爱同性恋很正常同性恋不是病,不是罪,不是错,同性恋爱情和异性恋爱情没什么不一样,异性恋不是更正常只是更平常,无论同性异性每个人在人权上都是平等的,都渴望自由、平等、有尊严、有爱的生活,同性恋是世界上最纯净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可以冲破世俗的樊笼,穿透异样的眼光,接受来自社会的重重困难艰辛。经过这些最世俗的东西洗涤后的爱情,才是最为真挚动人的。在爱的灵魂体验上,同性之爱触到了异性之爱没有触到的深度,更接近爱之本质。他们都是勇敢的人,也都是最干净的人。这种爱,凡夫俗子无法领会。这其中的艰辛,也不会有人感同身受。这世上,有人相信真爱,有人怀疑真爱,IDLOVES是为同性真爱而生的,专注服务于坚定相信真爱的那一类5%的LGBT同志人群,IDLOVES认为真爱是一种信仰,神圣不可亵渎。IDLOVES虔诚地祈望世间有更多的人相信真爱、践诺真爱、弘扬真爱,IDLOVES制定了犹如宗教般的严苛规定:IDLOVES的文化基因里相信真爱是一种本能,真爱不分星球、不分国度、不分宗教、不分种族、不分性别、不分贫贱、不分年龄,真爱面前人人平等,婚姻面前人人平等。对于此,有些人理解,有些人不理解,真爱即IDLOVES的事业,IDLOVES愿意固执地信奉此真爱理念,恪守真爱这块净土阵地,真诚地希望愈来愈多的人成为“ID同性真爱信徒”,让怀疑真爱的人相信真爱,让被爱伤害的人重新相信真爱,让相信真爱的人更加相信真爱,让真爱普世,实现促进人间真情大爱的宏愿:“真爱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真爱的,不住在黑暗里”。——IDLOVES,异性天生爱异性,同性天生爱同性;异性戴异性品牌戒指,同性戴同性品牌戒指。IDLOVES就是同性戒指,同性戒指就是IDLOVES。异性戒指就是别的戒指,别的戒指就是异性戒指。同性恋是天生的,爱一样一样爱,IDLOVES是专为同性恋而生的。包括les戒指、gay戒指、自戴的、求婚的、情侣对戒、结婚戒指等正如异性恋天生爱异性恋一样,同性恋天生爱同性恋,正如异性恋不会选择同性恋戒指品牌一样,同性恋不会去选择异性恋戒指品牌,这是一个三岁小孩都明白的道理。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等,有的只是两个人刚好相爱了,就这么简单。希望每位同志都能获得浪漫、真诚、永恒、平等的爱情。让同性恋去爱异性恋和让异性恋去爱同性恋都是荒唐的。“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所说的“不一样的烟火”,一样可以绽放,愿每一种爱都不被伤害,愿每一个人都能活出内心的色彩。”,人民日报、新京报、环球时报、观察者报、Vista看天下、能量中国官方微博、头条新闻等大众媒体纷纷转载表示对同性恋的认同和支持。为同志而生,专属定情信物,为同志发声,消除偏见歧视,为同志之爱代言,传播同志正能量,为同志之爱正名,推动同志婚姻平权。中国唯一且第一同志戒指品牌。中国唯一真正支持同性婚姻并为此贡献的珠宝品牌。真正的LGBT,真正的IDLOVES。比专属还专属,比有意义更有意义。愿我们每个LGBT都能收获幸福越来越好,愿每个LGBT都能为平权事业贡献力量。
⑨ 印度22岁小伙娶38岁继母为妻,印度这个国家的婚姻观是怎样的
印度22岁小伙娶38岁继母为妻,印度这个国家的婚姻观其实主要还是以包办婚姻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婚姻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会比较注重征得孩子的同意,在孩子长大之后家长会给孩子准备相亲,一般是会给到孩子拒绝的权利,如果孩子同意和一个异性接触的话,就会选择促进这段关系的组成。而且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所以在结婚这件事情上也会考虑到贫富差距,而且在印度女生的选择权其实是非常小的,因为印度是比较注重重男轻女的,是非常不平等,会考虑优先让男孩受教育,而女性更多时候类似于生育的一个机器。而且印度的女性也不允许自由恋爱,一旦有自由恋爱这件事情上,会让女性遭受着非常大的指责,父母也会包办女性的婚姻。
最后小编对于印度这个国家印象确实是不太好的,尤其是婚姻状态当中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的。